电解质调整
CRRT治疗中电解质的调整
✓ 低钠/高钠
CRRT治疗电解质紊乱
➢ 低K、Mg、Ca血症:
✓ 按临床具体情况补充 ✓ 置换液的配置按照正常生理值配置
➢ 高K、Mg、Ca血症:
✓ 减少置换液中的浓度 ✓ 严重时可以不加K、Mg、Ca,但需更严密监测电解质
目录
contents
பைடு நூலகம்
1
CRRT与电解质紊乱的关系
4
CRRT导致的电解质紊乱
➢ CRRT导致的电解质紊乱以低钾、低磷最常见 ➢ 低钾:发生率4%~24%
✓ CRRT开始时往往合并高钾,使用不含钾置换液未及时调整 ✓ 电解质监测不及时 ✓ 配置操作失误导致少加或忘记加钾
5
CRRT导致的电解质紊乱
➢ 低磷:
✓ 置换液不含磷,CRRT中低磷发生率17.6%~65.1% ✓ 血磷正常值0.97-1.61mmol/L,低于0.32mmol/L时可出现明显临床症 状。 ✓ 低磷对机体的影响:氧离曲线左移、心肌收缩力减退、急性呼衰、 免疫功能减退、神经及肌肉细胞功能障碍等。 ✓ 静脉补充磷酸盐、含磷置换液
✓ 10%CaCl 6.4ml
✓ 25%MgSO4 3.2ml ➢B 液:5%NaCO3 250ml
成分
Na+ K+ ClCa2+ Mg2+ 葡萄糖 HCO3渗透压
血清浓度 (mmol/L) 135-145
3.5-5.5 95-105 1.1-1.34 0.8-1.2
4-6 24-27 280-320
➢ 磷制剂的补充:
✓ 时机:一般CRRT开始第二天开始补充或血磷低于0.4mmol/L ✓ 常用药物:甘油磷酸钠(格利福斯) ✓ 剂量:30-40ml/d,5%葡萄糖稀释缓慢匀速滴注 ✓ 1ml甘油磷酸钠含磷1mmol。
水电解质紊乱的诊断和调整
调整水电解质平衡时,应谨慎使用利尿剂等药物,避免加重电解质紊乱 ;同时,根据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确 保摄入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
06 预防与康复建议
合理饮食
保持水分平衡
适量饮水,避免过多或过 少的水分摄入,根据个体 情况调整。
电解质紊乱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电解质紊乱是指人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如钠、钾、氯、钙等 )的平衡失调,导致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病理状态。
分类
根据电解质异常的性质和程度,电解质紊乱可分为高渗性、 低渗性、等渗性和混合性四类。其中,高渗性和低渗性电解 质紊乱较为常见,等渗性和混合性相对较少见。
水电解质紊乱的诊断
尿液检查
了解肾脏排泄功能及电解 质平衡情况。
其他检查
如心电图检查可发现电解 质异常引起的心律失常等 。
诊断标准和流程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 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判断是否存在水电解质紊乱 。
确定水电解质紊乱的类型和 程度。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制定相 应的治疗方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 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 或咨询专业医生。
均衡膳食
摄入足够的电解质,如钾 、钠、钙和镁,通过多样 化的膳食实现。
避免极端饮食
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可能 导致电解质紊乱,应避免 。
规律作息
充足的睡眠
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 体恢复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适度的运动
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适量的运动,有 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和电解质平衡。
避免过度劳累
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可能 导致电解质流失过多,应注意休息 。
电解质失衡护理措施
电解质失衡护理措施一、维持水代谢平衡1.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确保患者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以保持水代谢平衡。
2. 观察尿液排出量:密切观察患者的尿液排出量,如果尿液排出量过少,可能存在脱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3. 监测血浆电解质浓度: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浆电解质浓度,如钠、钾、氯等,以了解电解质失衡的情况。
二、调整电解质平衡1. 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调整电解质平衡。
如果电解质失衡严重,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补充钠、钾、氯等电解质。
2. 调整饮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电解质的食物摄入,如香蕉、橙子等。
3.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以调整电解质平衡。
三、改善营养支持1.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为患者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2.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医生的建议,为患者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身体正常代谢。
四、观察病情变化1.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2.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呼吸等,以了解病情变化。
五、预防并发症1. 保持清洁卫生:保持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定期更换敷料:定期更换患者的敷料和导管等医疗用品,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预防褥疮:定期为患者翻身、按摩等护理措施,以预防褥疮的发生。
4. 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应采取措施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抬高患肢、进行被动活动等。
六、心理护理1. 提供舒适的环境: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如安静、温暖、光线柔和等。
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体贴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3.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CRRT治疗中电解质的调整20201
✓ 10%CaCl 6.4ml
✓ 25%MgSO4 3.2ml ➢B 液:5%NaCO3 250ml
成分
Na+ K+ ClCa2+ Mg2+ 葡萄糖 HCO3渗透压
血清浓度 (mmol/L) 135-145
3.5-5.5 95-105 1.1-1.34 0.8-1.2
4-6 24-27 280-320
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创伤、烧伤、脓 毒症和MODS、中毒等。
➢ CRRT治疗方案:
✓ CVVH模式,置换液速率2L/h,血流量200mL/min。 ✓ 开始置换液钠离子浓度高于患者血清钠离子5~10 mmol/L, ✓ 第一个24h内血钠上升速度不超过12mmol/L ✓ 此后每24h不超过8 mmol/L
4L置换液配方中 10%KCL加入量
(ml)
置换液终浓度 (mmol/L)
1
0.32
8
2.52
10
3.15
12
3.78
CRRT治疗严重高钾血症
➢ 指针:常规措施疗效不佳、高钾血症较严重或因明显的组织
分解引起大量钾离子从受损细胞中释放预计血清钾水平会迅 速升高时,则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 治疗模式:
(3)CRRT治疗中钠离子的调整
➢绝大多数钠异常无需CRRT治疗,可以内科治疗 。
➢钠离子紊乱的纠正要缓慢。 ➢高钠:加入10%NaCl提高置换液钠浓度,以免血
钠下降过快。 ➢低钠:加入注射用水降低置换液钠浓度,以免血
钠升高过快。
1)、重度低钠血症的CRRT治疗
CRRT治疗重度低钠的适应症: 严重低钠血症合并AKI、
计算浓度 (mmol/L)
电解质紊乱的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
电解质紊乱的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电解质紊乱是指人体内电解质的浓度因各种原因而偏离正常范围,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和问题。
电解质扮演着维持身体各种生理功能平衡的重要角色,因此对于电解质紊乱的了解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解质紊乱的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
一、常见症状1. 钠离子的紊乱:钠离子是维持体液浓度和体积的重要因素。
当钠离子浓度过高(高钠血症)时,症状可以包括口渴、脱水、尿量少、皮肤干燥等。
而当钠离子浓度过低(低钠血症)时,症状可能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抽搐等。
2. 钾离子的紊乱:钾离子是参与神经肌肉功能的重要电解质。
高钾血症(钾离子浓度过高)可能导致心脏节律紊乱、肌无力等症状。
而低钾血症(钾离子浓度过低)则可能引起心率失常、肌肉无力等问题。
3. 钙离子的紊乱:钙离子对于神经肌肉功能和骨骼健康均至关重要。
高钙血症(钙离子浓度过高)可能导致消化系统问题、神经系统异常等。
低钙血症(钙离子浓度过低)则可能引发手足抽搐、异常心律等症状。
4. 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平衡是维持身体正常代谢的重要因素。
当体内酸性过高(酸中毒)或碱性过高(碱中毒)时,肌肉疲乏、呼吸困难、意识混乱等症状可能出现。
二、治疗方法1. 诊断电解质紊乱:通过临床症状、血液检查或尿液检查等手段来确定电解质的紊乱情况,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补充电解质:针对不同的电解质紊乱情况,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补充相应的电解质。
补充过程需要严密监测,防止补充过量或不足。
3. 治疗原发病:有些电解质紊乱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肾脏疾病、心脏病等。
治疗原发病有助于纠正电解质紊乱。
4. 调整饮食:在轻度的电解质紊乱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帮助纠正。
例如,低钠血症患者可以适量增加摄入钠离子的食物如咸菜和高盐食物,高钾血症患者则需要限制钾的摄入。
5. 药物治疗:一些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可能需要使用药物进行调节,如利尿剂用于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钠和水分。
三、预防措施1. 注意饮食均衡:合理搭配各类食物,摄入足够的电解质有助于维持正常水平。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肠外营养,作为一种替代口服摄入的方式,广泛应用于不能通过肠道摄取足够营养的患者。
然而,在实施肠外营养的过程中,电解质调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电解质的平衡对于维持心血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1. 钠的调整钠是人体内最重要的阳离子之一,在维持细胞膜稳定性、神经传导及肌肉收缩中起着关键作用。
肠外营养中钠的调整非常重要,过高或过低的钠浓度都可能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的紊乱,从而对心血管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制定肠外营养液配方时,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需要,确保钠浓度的合理调整。
2. 钙和镁的平衡钙和镁是心血管功能维持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肠外营养中,适当调整钙和镁的浓度有助于维持心脏稳定的收缩-舒张节奏,减少心律失常的风险。
特别是在高危患者身上,正确调整钙和镁的比例可以维持正常的电刺激传导,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3. 钾的平衡钾是血管平滑肌细胞内最主要的阳离子。
在心脏肌细胞中,稳定的钾离子浓度对于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和传导至关重要。
肠外营养中,因失去了口服摄入的途径,钾的补充和调整变得不可或缺。
然而,过高或过低的钾浓度均可能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甚至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
因此,在给予肠外营养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和调整钾离子的浓度。
4. 磷的调整磷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对心血管功能有着重要影响。
肠外营养中,磷的平衡调整是非常关键的。
过高或过低的磷浓度都可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高磷酸盐浓度可导致高钙血症,引起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从而加重心血管疾病。
反之,低磷血症则可能导致心脏肌肉功能异常和心律失常。
因此,在制定肠外营养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磷浓度进行恰当的调整。
5. 氯的平衡氯是体液内的主要阴离子之一,与钠一起维持血浆渗透压及酸碱平衡。
肠外营养中,合理调整氯离子的浓度可以维持电解质平衡,从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CRRT治疗中电解质的调整
治疗方案:采用 CRRT治疗同时进 行酸碱平衡调整
调整过程:监测血 气分析调整碳酸氢 根浓度和钠离子浓 度
结果:酸碱平衡 得到纠正患者病 情稳定
CRRT治疗中电解质调 整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研发方向:新型电 解质替代品、新型 电解质监测技术等
应用前景:提高治 疗效果、降低治疗 风险、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等
经验总结:及时调 整电解质平衡确保 CRRT治疗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
案例二:低钠血症的处理
患者情况:男性65岁因急性肾衰竭入院 诊断:低钠血症血钠浓度低于135mmol/L 治疗方案:采用CRRT治疗调整电解质平衡 治疗效果:血钠浓度逐渐恢复正常患者病情稳定
案例三:酸碱平衡紊乱的纠正
患者情况:男性 50岁因急性肾衰 竭入院
添加副标题
CRRT治疗中电解质的调整
汇报人:
目录
CO NTE NT 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CRRT治疗概述
03 电解质调整的重要 性
04 CRRT治疗中电解质 的调整方法
05 CRRT治疗中电解质 调整的案例分析
06 CRRT治疗中电解质 调整的未来展望
添加章节标题
CRRT治疗概述
CRRT治疗定义
药物相互作用:注 意药物之间的相互 作用避免药物对电 解质水平的影响。
饮食调整:鼓励患者 摄入富含电解质的食 物如香蕉、土豆等以 辅助治疗。
CRRT治疗中电解质调整 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钾血症的处理
患者情况:男性 50岁糖尿病肾病 高钾血症
治疗方案:采用 CRRT治疗调整电 解质平衡
治疗效果:成功降 低血钾浓度改善患 者病情
治疗目的: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轻心脏负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电解质紊乱监测与调整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电解质紊乱监测与调整在重症监护室,电解质紊乱是常见的临床问题,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监测和调整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电解质紊乱是至关重要的。
一、电解质紊乱的意义与分类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电解质的浓度超出正常范围,导致细胞内外环境失衡。
常见的电解质包括钠、钾、钙、镁等。
根据电解质的浓度与细胞内外浓度的关系,电解质紊乱可分为高渗性、低渗性以及等渗性紊乱。
二、重症监护室患者电解质紊乱的监测为了及时发现和纠正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电解质紊乱,监测工作至关重要。
主要监测指标包括血清电解质浓度、动脉血气分析、尿液电解质等。
1.血清电解质浓度监测血液中的电解质浓度是反映体内电解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重症监护室中,密切监测患者血清钠、钾、钙、镁等电解质浓度的变化,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动脉血气分析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是评估患者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的重要方法。
通过分析动脉血液中的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碳酸氢根浓度(HCO3-)等指标,可以了解患者的酸碱平衡情况和电解质紊乱程度。
3.尿液电解质监测尿液电解质监测可以反映患者身体对电解质的排泄和重吸收情况。
通过监测尿液中钠、钾、氯等电解质的浓度,可以判断肾脏功能和电解质代谢情况。
三、重症监护室患者电解质紊乱的调整一旦发现患者存在电解质紊乱,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1.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在重症监护室中,酸碱平衡紊乱往往与电解质紊乱有密切关系。
例如,代谢性酸中毒可能与血液中的碳酸氢根浓度增高有关。
因此,通过给予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调整酸碱平衡,可以同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2.调整电解质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电解质药物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低钠血症患者,可通过静脉给予盐水或生理盐水提高血钠浓度;对于低钾血症患者,可以给予口服或静脉补充钾盐。
3.饮食调整与监测合理的饮食调整也是纠正电解质紊乱的重要手段。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与肠道免疫功能的调节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与肠道免疫功能的调节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补充营养物质,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命功能。
对于无法通过口饮食摄入足够营养的患者,肠外营养是一种必备的治疗手段。
然而,长期的肠外营养不仅会对电解质平衡产生影响,还可能对肠道免疫功能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正确的电解质调整和对肠道免疫功能进行调节显得尤为重要。
一、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1. 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性电解质是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生理功能的关键元素。
在肠外营养中,由于不能通过口腔摄入食物,因此需要通过静脉途径进行补充。
但是,不正确的电解质补充可能导致电解质平衡紊乱,进而对患者的生理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2. 钠的调整钠是体内最主要的阳离子,对维持细胞蜕基、神经肌肉传导和体液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肠外营养中,钠的补充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而言,正常情况下每千卡的营养素需要补充0.5-1克的钠。
3. 钾的调整钾是细胞内最重要的阳离子,对于神经肌肉传导和酸碱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在肠外营养中,钾的摄入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过多或过少的钾摄入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4. 钙和磷的调整钙和磷是维持骨骼、神经肌肉传导和酸碱平衡的重要成分。
在肠外营养中,钙和磷的摄入量需要严格掌握,以维持体内的正常代谢功能。
过高或过低的血清钙或磷含量都会对机体造成不利影响。
二、肠外营养中肠道免疫功能的调节1. 肠道免疫功能的重要性肠道免疫功能是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防御机制。
正常情况下,肠道充满有益的菌群,与肠道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维持肠道免疫平衡。
然而,长期的肠外营养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影响肠道免疫功能的正常发挥。
2. 益生菌的应用益生菌可以通过调整肠道菌群结构,增强免疫功能,预防肠道感染。
在肠外营养中,应用益生菌可维持肠道健康,促进营养吸收。
常见的益生菌有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菌种进行应用。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对肠道黏膜屏障的调整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对肠道黏膜屏障的调整目前,肠外营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而在肠外营养治疗中,电解质调整对于肠道黏膜屏障的调整不可忽视。
本文将就电解质调整对肠道黏膜屏障调整的重要性以及机制进行探讨。
一、肠道黏膜屏障的重要性肠道黏膜屏障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屏障之一,它对于防止病原微生物和毒素的入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还能够保护机体对抗肠道炎症和损伤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保持良好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二、电解质调整的作用在肠外营养治疗中,电解质调整对于调整肠道黏膜屏障具有重要作用。
电解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细胞代谢所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通过维持体内外液体平衡、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和水的运动等方式,为肠道黏膜屏障提供稳定的环境。
1. 钠、钾和氯的调整钠、钾和氯是人体内浓度最高的电解质。
它们通过维持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调节细胞内外液体的平衡,保障了肠道黏膜屏障的正常功能。
在肠外营养中,合理调整钠、钾和氯的摄入量,能够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并对肠道黏膜屏障的恢复和修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2. 钙、镁和磷的调整钙、镁和磷是人体内浓度较高的重要电解质。
它们不仅对维持细胞内外液体平衡起到重要作用,还参与了多种生理过程,包括细胞信号转导、酶的活性以及骨骼的形成等。
在肠外营养中,适当地调整钙、镁和磷的摄入量可以促使肠道黏膜屏障的修复和再生。
3. 锌、铜和铁的调整锌、铜和铁是人体内微量元素中的重要成分,它们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在肠外营养治疗中,合理调整锌、铜和铁的摄入量可以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并促进肠道黏膜屏障的修复。
三、电解质调整对肠道黏膜屏障的调整机制电解质调整对于肠道黏膜屏障的调整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来实现:1. 维持酸碱平衡细胞内外的酸碱平衡对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至关重要。
适当调整电解质的摄入量,可以维持细胞内外的pH值在正常范围,保障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正常发挥。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与肠道免疫功能的优化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与肠道免疫功能的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肠外营养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通过静脉途径或通过胃肠切断的患者补充热量和营养素的方法,肠外营养已经成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
然而,肠外营养虽然在满足营养需要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但在肠道免疫功能方面存在一些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肠外营养中电解质的调整与肠道免疫功能的优化。
一、肠外营养中电解质的调整肠外营养涵盖了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素,其中电解质的平衡调整尤为重要。
电解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钠、钾、氯、磷等离子。
在肠外营养中,合理调整电解质的摄入量对于维持机体内液体和溶质平衡非常重要。
1.1 钠的调整钠是维持机体内外液体平衡的重要离子,其在肠外营养中的调整非常关键。
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钠的摄入量来调整机体的钠盐平衡。
高钠血症患者可适量减少钠的摄入量,而低钠血症患者则需要增加钠的摄入量。
1.2 钾的调整钾是调节肌肉收缩和维持心脏节律的必需电解质。
在肠外营养中,积极调整钾的摄入量可避免低血钾的发生。
对于高血钾患者,应减少钾的摄入量。
而对于低血钾患者,可适量增加钾的摄入量。
1.3 氯的调整氯是机体维持酸碱平衡和细胞水分平衡的重要电解质。
在肠外营养中氯的调整通常与钠的调整相伴而行。
对于失钠性低氯血症患者,可适量增加氯的摄入量来维持酸碱平衡。
二、肠道免疫功能的优化肠道免疫功能是指肠道黏膜屏障和免疫细胞对感染的抵抗能力。
肠外营养虽然能够满足营养需求,但长期的肠外营养会导致肠道免疫功能的下降。
因此,优化肠道免疫功能成为了肠外营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2.1 益生菌的应用益生菌作为一种有益于肠道健康的微生物,可以改善肠道免疫功能。
临床研究表明,在肠外营养中加入益生菌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减少有害菌的繁殖,从而提高肠道免疫功能。
2.2 肠道免疫营养支持在肠外营养中,合理的营养配方也可以优化肠道免疫功能。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与肠道免疫功能的保护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与肠道免疫功能的保护肠道免疫功能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肠外营养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够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在肠外营养过程中,电解质的调整对于维持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和肠道免疫功能的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与肠道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一、电解质调整对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肠道免疫功能是肠道黏膜屏障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具有保护机体免受外来致病因子侵袭的重要作用。
而电解质在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的同时,也对肠道免疫功能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
1. 钠、钾的平衡调整钠和钾是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的关键离子。
肠道免疫细胞的功能需要在适宜的离子浓度环境中进行,而外源性电解质的调整可以通过维持细胞内外钠、钾离子的平衡,促进肠道免疫细胞的功能。
2. 钙、镁的调整钙和镁参与多种生化反应,对维持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发挥着重要角色。
肠外营养中的钙和镁调整可以保证机体营养需要的同时,维持肠道正常的免疫功能。
3. 氯、磷的平衡调整氯和磷是体内重要的离子成分,调整氯和磷的平衡可以维持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稳定,从而对肠道免疫功能产生正向调节作用。
二、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的优化策略为了保护肠道免疫功能,肠外营养中的电解质调整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策略。
1. 个体化调整每个患者的电解质需求有所差异,因此在制定肠外营养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例如,对于存在肾脏功能损害的患者,应特别注意钠、钾、磷等电解质的限制。
2. 定期监测在肠外营养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十分重要。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以保证肠道免疫功能的正常发挥。
3. 考虑电解质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电解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在调整电解质浓度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电解质之间的平衡。
例如,钠和钾之间的平衡关系需要特别重视,不可仅关注单纯的补充。
4. 配合其他治疗手段除了电解质调整,肠外营养中还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手段来保护肠道免疫功能。
电解质紊乱的治疗过程中的饮食调整
电解质紊乱的治疗过程中的饮食调整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电解质的浓度偏离正常范围,导致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受到影响的一种疾病。
在电解质紊乱的治疗过程中,饮食调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电解质紊乱的常见类型及其相应的饮食调整方法。
一、钠离子的电解质紊乱钠离子是维持体内水平衡和神经肌肉正常功能的重要电解质之一。
当体内钠离子浓度偏高时,称为高钠血症;当体内钠离子浓度偏低时,称为低钠血症。
钠离子的电解质紊乱可通过饮食调整来纠正。
对于高钠血症患者,应限制盐的摄入。
避免咸味强烈的食品,如咸肉、咸鱼等。
同时,增加水分的摄入量,多喝水或饮用清淡的汤水,有助于稀释血浆中的钠离子,加速其排出。
对于低钠血症患者,应增加盐分的摄入。
可以适量增加食盐的使用,注意控制盐分的摄入量。
此外,还可以多食用富含钠的食物,如海带、海鱼、虾皮等。
同时,还需限制水分摄入,避免过多的饮水或摄入高水分的食物,以减少尿液的稀释,提高体内钠离子浓度。
二、钾离子的电解质紊乱钾离子在体内起着调节细胞膜电位、维持神经肌肉功能、参与酸碱平衡等重要作用。
当体内钾离子浓度偏高时,称为高钾血症;当体内钾离子浓度偏低时,称为低钾血症。
钾离子的电解质紊乱可通过饮食调整来纠正。
牛肉、鸡肉等肉类食品,以及土豆、土豆制品、香蕉、柑橘类水果等。
避免食用含钾多的调味料和罐头食品。
同时,还应增加钾的排泄,可以通过使用利尿剂来促进尿液中钾离子的排出。
对于低钾血症患者,应增加钾的摄入量。
可以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蔬菜(西兰花、白菜)、水果(香蕉、苹果)、豆类及其制品等。
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钾的吸收。
三、钙离子和镁离子的电解质紊乱钙离子和镁离子对维持神经肌肉功能、骨骼生长等都非常重要。
当体内钙离子浓度偏高时,称为高钙血症;当体内钙离子浓度偏低时,称为低钙血症。
当体内镁离子浓度偏高时,称为高镁血症;当体内镁离子浓度偏低时,称为低镁血症。
钙离子和镁离子的电解质紊乱也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来纠正。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对肠道黏膜屏障的优化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对肠道黏膜屏障的优化肠道黏膜屏障在维持肠道健康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炎症性肠病,消化道创伤或手术等),黏膜屏障可能受到破坏,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肠外营养作为一种替代性的营养支持方案,可以通过适当的电解质调整来优化肠道黏膜屏障的功能。
本文将探讨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对肠道黏膜屏障的优化效果。
I. 引言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对于维持肠道健康至关重要。
黏膜屏障由多种元素组成,包括上皮层、黏液层和肠道菌群等,它们共同作用以防止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进入机体。
然而,某些因素(如疾病或创伤)可能导致黏膜屏障的破坏,进而引发炎症反应和其他相关病理变化。
肠外营养是一种常用于无法经口摄入食物的患者的替代性营养支持方式。
它通过静脉给药,将所需的营养物质输送到体内,以维持患者的营养需求。
然而,不正确的电解质配置可能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肠外营养中,适当的电解质调整对于优化肠道黏膜屏障的功能至关重要。
II. 电解质调整对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正确的电解质调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1. 维持内环境稳定:电解质的平衡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
适当的电解质配置可以维持细胞内外液体平衡,提供良好的生理环境,有利于肠道黏膜屏障的正常功能。
2. 维持黏膜屏障完整性:一些研究表明,适度的电解质调整可以增强黏膜细胞的黏附能力,促进黏膜屏障的修复。
特定电解质的调整(如氯离子、钙离子等)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3. 调节黏膜免疫反应:适当的电解质调整可以对黏膜免疫反应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补充适量的锌离子可以增强抗炎和抗氧化反应,从而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免受破坏。
III. 电解质调整的具体措施在肠外营养中,通过适当的电解质调整来优化肠道黏膜屏障的功能是可行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解质调整措施:1. 补充锌离子:适量的锌离子可以增强肠道黏膜屏障的功能,促进黏膜修复。
电解质水调配工艺流程
电解质水调配工艺流程
电解质水调配工艺流程:
①原料准备:准备所需的电解质原料,如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硫酸氢钠等。
②计量配料:精确测量每种电解质的量,确保配方比例正确。
③溶解电解质:将计量好的电解质依次加入到纯净水中,确保充分溶解。
④混合搅拌:使用搅拌设备,将电解质溶液混合均匀,直到所有固体完全溶解。
⑤调整pH值:如果需要,使用酸或碱调整溶液的pH值到理想范围。
⑥初次过滤:通过过滤器去除可能存在的未溶解颗粒或杂质。
⑦质量检查:进行中间产品测试,检查电解质浓度和pH值是否符合标准。
⑧二次净化:利用反渗透或微滤技术进一步净化电解质水,去除可能的微生物和微粒。
⑨消毒处理:采用紫外线照射、臭氧或热力消毒,确保水中的微生物被彻底杀灭。
⑩灌装:将处理好的电解质水灌装到预先清洗消毒过的容器中。
⑪密封包装:对灌装后的容器进行密封,确保产品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
⑫标签与包装:贴上标签,标注产品信息,然后进行外包装,准备成品入库。
⑬成品检验:进行最终产品质量检查,确保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
⑭存储与配送:将合格的电解质水存储在适宜的条件下,并安排物流配送到销售点。
⑮市场反馈收集:上市后,收集消费者反馈,评估产品效果,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与肠道免疫功能的修复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与肠道免疫功能的修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肠外营养已成为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治疗方法,为不能通过消化道摄入食物的患者提供必需的营养和能量。
在肠外营养的过程中,电解质的平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电解质调整也可以影响到肠道免疫功能的修复。
本文将探讨肠外营养中电解质的调整与肠道免疫功能的关系,并探讨一些优化肠外营养对肠道免疫功能修复的策略。
一、电解质调整对肠外营养的重要性肠外营养作为一种人工供给营养和能量的方式,需要考虑电解质的供应与平衡。
电解质(如钠、钾、镁、钙等)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等。
因此,在肠外营养中,要确保电解质的供应充足,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同时,电解质调整也可以影响到肠道免疫功能的修复,因为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都受到细胞内外环境的影响。
适当的电解质调整有助于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从而保证免疫细胞正常的运作和免疫功能的修复。
二、优化肠外营养对肠道免疫功能修复的策略1. 合理调整电解质含量在肠外营养中,合理调整电解质的含量非常重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营养需求,确定合适的电解质配比,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例如,对于丢失大量电解质的患者,可适当提高电解质的含量;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则需要注意限制电解质的摄入量,防止电解质紊乱。
2. 加强微量元素的补充除了常见的电解质(如钠、钾等)外,微量元素(如锌、铁等)在肠外营养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这些微量元素是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还可以增强免疫细胞对抗细菌和病毒感染的能力。
因此,在肠外营养中,要特别注意对微量元素的补充,以维持免疫功能的修复。
3. 引入益生菌食品益生菌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细菌,可以增强肠道免疫功能。
在肠外营养中,可以适当引入含有益生菌的食品,如乳酸菌饮料、酸奶等,以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和肠道免疫功能的修复。
当然,在引入益生菌食品时,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产品。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对肠道屏障功能的修复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对肠道屏障功能的修复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一种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供给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
在某些情况下,肠道无法正常吸收和消化食物,因此需要使用肠外营养来维持患者的营养需求。
然而,长期应用肠外营养可能会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本文将探讨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对肠道屏障功能的修复作用。
1. 肠外营养与肠道屏障功能肠道屏障是人体内防止有害物质侵入血液的重要屏障之一。
它由肠道表面的上皮细胞层、黏膜层以及黏蛋白组成,屏障功能的损伤可导致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引发感染和炎症反应。
长期应用肠外营养会使肠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导致肠道血液灌流不足、黏膜脱落等情况,从而损害肠道屏障功能。
2. 电解质调整的重要性电解质在人体内发挥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它们是维持细胞内外稳态的关键物质。
在肠外营养中,适当调整电解质含量和比例可以帮助修复肠道屏障功能。
例如,富含钾和镁的肠外营养可以增加血管舒张和黏膜对缺血的耐受性,改善肠道屏障的功能。
此外,适当增加肠外营养中的锌可以促进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保护肠道屏障免受损伤。
3. 电解质调整对肠道屏障功能的修复3.1 钠的调整适当调整肠外营养中的钠含量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外液体平衡,防止肠道充血和水肿,从而保护肠道屏障功能。
在肠外营养中,钠的含量通常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2 钾的调整钾是肠道屏障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
适当增加肠外营养中的钾含量可以提高肠道血流,增加黏膜血流灌注和抗缺血能力,促进肠道屏障功能的修复。
然而,过量的钾摄入可能会引起高血钾,因此钾的含量应该由专业医生进行调整。
3.3 镁的调整镁是一种重要的电解质,对肠道屏障功能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肠外营养中适当增加镁的含量可以促进肠道平滑肌的放松,增加肠血流,改善黏膜对缺血的耐受性。
这对于维持肠道屏障功能非常重要。
3.4 锌的调整锌是肠道屏障功能的关键调节因子之一。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与胃肠道黏膜屏障的关联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与胃肠道黏膜屏障的关联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指通过肠道以外的途径供给营养物质,常用于无法通过口腔摄取或肠道吸收营养的患者。
在PN中,电解质的调整对于维持机体内稳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而言,电解质的平衡调整与胃肠道黏膜屏障的维护密切相关。
一、电解质调整对胃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1. 钠离子调整:适当调整PN中的钠离子含量可维护正常的电解质平衡,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
过高或过低的钠离子浓度都会导致黏膜屏障的破坏,引发黏膜细胞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和氧化应激等不良反应,进而增加胃肠道黏膜通透性。
2. 钾离子调整:正确调整PN中的钾离子含量有助于维持酸碱平衡和正常的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过高或过低的钾离子浓度均可引起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使胃肠道黏膜易受到应激、感染等伤害。
3. 钙离子调整:适当调整PN中的钙离子含量可以维持胃肠道黏膜屏障的结构和功能。
钙离子参与黏膜细胞间连接的维持和紧密连接蛋白的合成,维护着黏膜屏障的完整性。
若钙离子供给不足,会导致黏膜屏障变薄,并加剧其他营养物质对黏膜细胞的损害。
二、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调整的策略1. 个体化调整:由于每个患者的电解质代谢和需要存在差异,肠外营养中的电解质调整应该个体化。
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病情、基础疾病等因素,调整和监测PN中电解质的含量,以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2. 适当监测:在使用PN过程中,对患者的电解质状态进行适当的监测非常重要。
这可以通过定期检测血液中的电解质浓度、酸碱平衡状态以及尿液中的排泄量等方式来实现。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PN中电解质的含量,以维持机体内稳态。
3. 营养专家参与:在调整肠外营养中的电解质含量时,应有营养专家的参与。
他们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的功能。
三、其他因素的影响除了电解质调整外,肠外营养中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与胃肠道黏膜屏障的关联密切。
电解质调整1血钾氯化钾的配制及输注要求氯化钾的最大输注
电解质调整1, 血钾(1)氯化钾的配制及输注要求氯化钾的最大输注速率最大输注速率配制要求20mEq+50ml NS 1.5g+50ml NS中心静脉20mEq/hr 1.5g/hr 30mEq+50ml NS 2.2g+50ml NS40mEq+100ml NS 3g+100ml NS外周静脉10mEq/hr 0.75g/hr 10~40mEq+250ml NS 1.5~3g+250ml NS(2)补钾要求经中心静脉补钾时应每小时复查血钾,有心脏疾病患者血钾水平不宜低于4.2mmol/l肾功能正常:UO>25ML/小时,肌酐正常。
肾功能正常的补钾标准血钾补钾其他>4.1mEq/L 不补钾3.9~4.1mEq/L 10 mEq KCL IV/1h 0.75g KCL IV/1h3.6~3.9mEq/L 20mEq KCL IV/1h 1.5g KCL IV/1h3.1~3.5mEq/L 30 mEq KCL IV/1.5h 2.2g KCL IV/1.5h2.5~3.0mEq/L 40mEq KCL IV/2h 3g KCL IV/2h<2.5mEq/L 60mEq KCL IV/3h 4.5g KCL IV/3h 通知上级医师>5.0mEq/L 停止所有补钾肾功能障碍:UO<25ML/小时,肌酐升高肾功能障碍的补钾标准血钾补钾其他>4.1mEq/L 不补钾3.9~4.1mEq/L 5 mEq KCL IV/1h 0.3g KCL IV/1h3.6~3.9mEq/L 10mEq KCL IV/1h 0.75g KCL IV/1h3.1~3.5mEq/L 15 mEq KCL IV/1.5h 1.0g KCL IV/1.5h2.5~3.0mEq/L 20mEq KCL IV/2h 1.5g KCL IV/2h<2.5mEq/L 30mEq KCL IV/3h 2.2g KCL IV/3h 通知上级医师>5.0mEq/L 停止所有补钾口服补钾标准血钾补钾其他>4.3mEq/L 不补钾4.2~4.3mEq/L 20 mEq KCL po 1.5g KCL po3.8~4.1mEq/L 40mEq KCL po 3g KCL po3.4~3.7mEq/L 40 mEq KCL po q2h*2 3g KCL po q2h*22.8~3.3mEq/L 40 mEq KCL po q2h*3 3g KCL po q2h*3<2.8mEq/L 40 mEq KCL po q2h*3 3g KCL po q2h*3 通知上级医师>5.0mEq/L 停止所有补钾(3)高钾血症的处理——立即停止补钾——静注钙剂:选用5%的CaCL2 5~10ml 静注2~5分钟,立即起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质调整
1, 血钾
(1)氯化钾的配制及输注要求
氯化钾的最大输注速率
最大输注速率配制要求
20mEq+50ml NS 1.5g+50ml NS
中心静脉20mEq/hr 1.5g/hr 30mEq+50ml NS 2.2g+50ml NS
40mEq+100ml NS 3g+100ml NS
外周静脉10mEq/hr 0.75g/hr 10~40mEq+250ml NS 1.5~3g+250ml NS
(2)补钾要求
经中心静脉补钾时应每小时复查血钾,有心脏疾病患者血钾水平不宜低于4.2mmol/l
肾功能正常:UO>25ML/小时,肌酐正常。
肾功能正常的补钾标准
血钾补钾其他
>4.1mEq/L 不补钾
3.9~
4.1mEq/L 10 mEq KCL IV/1h 0.75g KCL IV/1h
3.6~3.9mEq/L 20mEq KCL IV/1h 1.5g KCL IV/1h
3.1~3.5mEq/L 30 mEq KCL IV/1.5h 2.2g KCL IV/1.5h
2.5~
3.0mEq/L 40mEq KCL IV/2h 3g KCL IV/2h
<2.5mEq/L 60mEq KCL IV/3h 4.5g KCL IV/3h 通知上级医师
>5.0mEq/L 停止所有补钾
肾功能障碍:UO<25ML/小时,肌酐升高
肾功能障碍的补钾标准
血钾补钾其他
>4.1mEq/L 不补钾
3.9~
4.1mEq/L 5 mEq KCL IV/1h 0.3g KCL IV/1h
3.6~3.9mEq/L 10mEq KCL IV/1h 0.75g KCL IV/1h
3.1~3.5mEq/L 15 mEq KCL IV/1.5h 1.0g KCL IV/1.5h
2.5~
3.0mEq/L 20mEq KCL IV/2h 1.5g KCL IV/2h
<2.5mEq/L 30mEq KCL IV/3h 2.2g KCL IV/3h 通知上级医师
>5.0mEq/L 停止所有补钾
口服补钾标准
血钾补钾其他
>4.3mEq/L 不补钾
4.2~4.3mEq/L 20 mEq KCL po 1.5g KCL po
3.8~
4.1mEq/L 40mEq KCL po 3g KCL po
3.4~3.7mEq/L 40 mEq KCL po q2h*2 3g KCL po q2h*2
2.8~
3.3mEq/L 40 mEq KCL po q2h*3 3g KCL po q2h*3
<2.8mEq/L 40 mEq KCL po q2h*3 3g KCL po q2h*3 通知上级医师
>5.0mEq/L 停止所有补钾
(3)高钾血症的处理
——立即停止补钾
——静注钙剂:选用5%的CaCL2 5~10ml 静注2~5分钟,立即起效。
——5%碳酸氢钠:5~10分钟起效,持续约2小时。
——50%葡萄糖100~200ml加胰岛素(4g糖加IU正规胰岛素)静脉滴注15~30分钟以上,30分钟起效,持续约4~6小时。
——利尿剂:速尿40~80mg/kg,缓慢静注
——阳离子交换树脂保留灌肠
——透析或血液滤过。
2 血钠
(1)血钠调整
血钠变化=(输注Na-血清Na)/(体液总量+1)
公式中所计算结果实际意义是输液1L后相应的钠浓度变化。
体液总量根据患者体重进行估计,一般儿童为体重的60%,成人50%~60%,老年人为45%~50%。
常用输液制剂的Na浓度及细胞补液分布
输液种类Na(mmol/l) 细胞外液分布(%)
5%葡萄糖0 40
0.2氯化钠34 55
0.45%氯化钠77 73
乳酸林格氏液130 97
0.9%氯化钠154 100
3%氯化钠513 100
5%氯化钠855 100
(2)高钠血症
高钠血症的治疗包括两方面:一是治疗导致水分丢失的原发病,二是纠正高渗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当患者血容量下降时首先应补充等张的晶体液以纠正循环功能障碍。
在高钠血症纠正过程中应注意血清NA降低不宜过快。
在发生高钠血症的数分钟内,脑细胞即可因水向胞外的移动而缩小,同时胞内渗透压升高,随着胞外其他电解质进入胞内,数小时后脑组织体积可部分恢复。
其后的细胞内有机物质的聚集可以进一步提高胞内渗透压,脑组织体积恢复,这一过程需要数天的代偿时间。
此时如过快的降低血清NA浓度,由于细胞内仍处于高渗状态,胞外水份进入细胞内的速度超过细胞内电解质及有机物质排出速度可导致脑水肿。
出现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急性高钠血症(起病数小时内)可以稍快但不宜超过每小时1mmol/l的下降速度。
而对于发生较长或病史不清楚的患者血清钠降低速度最高不能超过每小时0.5mmol/l,一般控制在每天下降10mmol/l左右,
治疗目标为降低至145mmol/l.
(3)低钠血症
院内发生的低钠血症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最多见原因是由于摄取入水量超过机体排除量而导致,因此对住院患者应谨慎使用各类低张性液体。
低钠血症并非总会导致血浆下降,因为影响渗透压的因素除了钠离子还包括葡萄糖,尿素,乙醇等其他有机溶质。
细胞膜对这些溶质的通透性是不一样的,如葡萄糖不能自由透过细胞膜,而尿素则可以通过,由于习惯上用“张力”指代溶液中不能透过细胞膜的颗粒所造成的渗透压,因此低钠血症又以此分为低张性和非低张性低钠血症。
低张性低钠血症中稀释性低钠血症最常见,多因水潴留引起,严重时可引起脑水肿。
高张性低钠血症时水由胞内向胞外移动,如当严重高血糖或甘露醇输入时,此时尽管血清钠浓度下降但血浆渗透压升高,同时伴细胞的脱水。
因而又被称为转移性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治疗中最重要的是避免纠正过快导致的渗透性脱髓鞘作用,多发生于纠正速度超过12mmol/l/天,少数即使在9~10mmol/l/天也有可能发生,因此纠正最高速度不宜超过8mmol/l/天,严重者在最初几个小时内可以达到1~2 mmol/l/天,一旦临床表现缓解或血清达到125~130 mmol/l应立即停止快速纠正。
1)低张性低钠血症
有神经系统症状
——低血容量时则首先应给予等张性的生理盐水。
尿液浓缩(渗透压≥200mOsm/l)且无低血容量表现
——限制水摄取入
——给予高张性的盐水,同时加用速尿以避免容量负荷过重。
存在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给予适当的激素补充。
尿液稀释(透压<200mOsm/l=而症不严重。
——限水及密切观察
——症状严重(如癫痫发作或昏迷)时给予高张性盐水。
无神经系统症状
——限制水摄入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最大限度<800ml/天)
——严重心功能衰竭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有助于水排出
——绊利尿剂增加水的排出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绊利尿剂应注意保证适当的钠补充。
2)非低张性低钠血症
主要治疗目标是原发疾病,速尿有助于加速血清钠的恢复。
肾功能障碍引起的非低张性低钠血症主要靠透析。
3 镁
镁离子的补充方法
血镁离子浓度补充方法
>1.2mEq/l 不补充
1.8~
2.0 mEq/l 2gMgSO4 IV>1hr
1.5~1.7mEq/l 4gMgSO4 IV>2hr
<1.4 mEq/l 4gMgSO4 IV>2hr,同时通知上级医师4 钙
钙离子补充方法
血钙离子浓度补充方法
6.0~
7.5g/dl 检查游离钙
游离钙≥6.0 g/dl 不补充
游离钙<6.0 葡萄糖酸钙2g IV>30分钟
4.1~
5.9 g/dl 葡萄糖酸钙2g IV>30分钟
≤4 g/dl 葡萄糖酸钙2g IV>30分钟通知上级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