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中医儿科简答题
![中医儿科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0539bd8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4.png)
1.简述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答: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2.简述呕吐的病机及治则。
答:总属胃失与降,气逆于上。
治法先宜祛除病因,结合与胃降逆为其总的治则。
3.如何鉴别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答:过敏性紫癜: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等,或服食某些致敏食物、药物等诱因。
紫癜多见于下肢伸侧及臀部、关节周围。
为高出皮肤的鲜红色至深红色丘疹、红斑或荨麻疹,大小不一,多呈对称性,分批出现,压之不退色。
可伴有腹痛、呕吐、血便等消化道症状,游走性大关节肿痛及血尿、蛋白尿等。
血小板计数,出血、凝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均正常。
应注意定期检查尿常规,可有镜下血尿、蛋白尿。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粘膜见瘀点、瘀斑。
斑点多为针尖样大小,一般不高出皮面,多不对称,可遍及全身,但以四肢及头面部多见。
可伴有鼻衄、齿衄、尿血、便血等,严重者并发颅内出血。
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急性型一般低于20X109/L, 慢性型一般在3OX1O9/L~8OX1O9/L之间。
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
4.简述单纯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答:-单纯型肾病为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类型之一,常具四大特征:(1)全身水肿;(2)大量蛋白尿;(3)低蛋白血症;(4)高脂血症。
其中以大量蛋白尿与低蛋白血症为必备条件。
5.试述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与正常顽皮儿童、多发性抽搐症的区别。
答: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时期行为障碍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差,动作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伴有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为主要临床特征。
正常顽皮儿童:虽有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但大部分时间仍能正常学习,功课作业完成迅速。
能遵守纪律,上课一旦出现小动作,经指出即能自我制约而停止。
多发性抽搐症:是一种以运动、言语与抽搐为特点的综合征,常见头部、躯干、上下肢小抽动。
并有喉部发出奇特鸣叫声,或有骂人语言。
第一节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第一节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cf041216fc700aba68fc03.png)
第一节.小儿生理及病理特点
一、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脏腑娇嫩、形气 未充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两个方面。 二、小儿的病理特点为发病容易、传变 迅速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两个方面。
一 小儿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是指五脏六腑;形是指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精血津液;气是 指生理活动功能;诸如肺气、脾气、肾气等等。 小儿时期机体各器官的形体发育和生理功能都是不成熟和不完善的, 脏腑的形气都相对表现为不足,其中以肺、脾、肾三脏尤为突出。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儿之初生,如木方萌”,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年龄越小, 速度越快。无论在形体增长方面还是功能活动方面均不断趋向完善。历 代医家据此提出“纯阳”一说,如《颅囟经· 脉法》:“孩子三岁以下, 呼为纯阳”,《医学正传· 小儿科》:“夫小儿八岁以前曰纯阳”。 对于“纯阳”,不能理解为“盛阳”,也不能理解为有阳无阴。对此, 《温病条辨· 解儿难》指出:“古称小儿纯阳,……非盛阳之谓。”所谓 “纯阳”,主要是指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尤如草木方 萌,旭日初生。
三 小儿的五脏特点
由于小儿的体质与成人有所不同,中医常将小儿五脏特点归纳为“心肝有余,肺 脾肾不足”。 “心有余”:在生理上表现出小儿神思敏捷,聪明好奇,病理上可表现为烦躁、 夜啼和口舌生疮等心火有余的实证,尚有心气不足,心神怯弱,易受惊吓的虚证 一面。 “肝常有余”:小儿时期少阳升发之气旺盛,如草木方萌、欣欣向荣,病理意义 主要为小儿患病后,肝木之气易亢旺而动风。病理上起病急骤可见高热惊厥、肢 体抽搐神志昏迷等症状,起病缓慢可见性情急躁、好动不静、两眼时眨、手足蠕 动等症状。 “脾常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对水谷精 微的需求较成人为多,然小儿脾胃薄弱,饮食稍增,则易引起运化失常。运化不 足,饮食停滞,短期内多生腹胀、大便不调诸症,长期则更伤脾胃,水谷不能化 生精微,气血乏源,又易导致气血两虚的病证,临床多见面色萎黄、四肢痿软乏 力等。 “肺脏娇嫩”:小儿肺脏尤娇,卫外不固,易受侵袭。在病理上表现为易伤难调。 常见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及肺炎喘嗽等。 “肾常虚”:小儿肾阴肾阳均未充盈、成熟,因此要注意对小儿肾阴肾阳的固护, 让它逐渐充盈成熟而不可克伐。肾精不足可导致各种疾患,如佝偻病,遗尿等。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eaa3b9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5.png)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一、生理特点1.生长发育快速:儿童的生长发育迅速,身高、体重和器官的生长都明显快速。
特别是在出生后的前两年和青春期时期,生长速度更为显著。
2.心血管系统特点:儿童的心脏和血管系统发育不完全,心率较快,血压相对较低。
此外,儿童的血液循环和体温调节功能也不完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
3.免疫系统特点: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功能较差,易感染。
特别是在新生儿期,抗体和免疫细胞的产生相对较低,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
4.消化系统特点:儿童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吸收功能较低。
胃酸和胰蛋白酶的分泌不足,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5.泌尿系统特点:儿童的泌尿系统功能不成熟,肾小球滤过率较低,肾小管浓缩和稀释功能也不稳定。
因此,儿童容易出现尿量增多、尿频、尿失禁等泌尿系统问题。
二、病理特点1.疾病易感性: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
此外,儿童接触的环境较为广泛,对社会上的病原体较易接触,使疾病的易感性进一步增加。
2.疾病多样性:儿童的疾病种类多样,包括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由于儿童的生理功能和免疫力不完善,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
3.疾病严重性:尽管大部分儿童疾病在成人中较为常见,但儿童患病后病情常常比成人严重。
这是因为儿童的生理功能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弱。
4.疾病影响发育:儿童的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慢性疾病、饮食不良、营养不足等都可能导致儿童的身高和智力发育迟缓。
综上所述,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具有生长发育迅速、免疫系统不完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易感染、疾病种类多样等特点。
了解儿童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对于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儿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需要加强儿童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控工作,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发展。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课件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89f27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2.png)
病理特点:易患呼吸道感染、 消化道疾病、皮肤病等
治疗原则:以预防为主,治疗 为辅,注重营养和护理
护理要点: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
学龄前儿童病理特点
免疫系统发育 不完全,容易
感染疾病
消化系统发育 不成熟,容易 出现消化不良、
腹泻等问题
呼吸系统发育 不成熟,容易 出现呼吸道感
染等问题
营养需求:幼儿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生长发育 饮食建议:均衡饮食,多样化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 健康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等 运动锻炼:鼓励幼儿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
营养需求:蛋白质、脂肪、碳 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教育:进行早期教 育,如音乐、语言 、视觉等刺激,促 进大脑发育
婴儿护理与教育
婴儿护理:包括喂奶、换尿布、洗澡等日常护理 教育:包括语言、认知、社交等方面的教育 亲子互动:与婴儿进行互动,增进亲子关系 安全防护:注意婴儿的安全,防止意外伤害
幼儿护理与教育
幼儿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迅速,抵抗力弱,易受疾病影响 幼儿心理特点: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需要引导和培养 幼儿教育方法:游戏教学,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饮食建议:均衡饮食,多样化 食物,适量摄入
健康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 惯,避免挑食、偏食
运动锻炼:适量运动,增强体 质,促进生长发育
小儿护理与教育
新生儿护理与教育
喂养:母乳喂养或 配方奶喂养,注意 奶量、奶温、奶瓶 清洁等
睡眠:保证充足的 睡眠时间,营造安 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洗澡:注意水温、 时间、手法等,保 持皮肤清洁
铁质补充:预防缺铁性贫血 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定期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情况
中医儿科学笔记整理
![中医儿科学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ec2500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6.png)
中医儿科学笔记整理一、中医儿科学基础。
1. 小儿生理特点。
-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发育及生理功能都处于不完善和不成熟的状态。
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属不足,其中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
-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是机体的形态结构方面,还是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方面,都是在不断地、迅速地向着成熟、完善的方向发展。
2. 小儿病理特点。
-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御邪能力较弱,抗病能力不强,容易被外邪所伤,感邪之后,邪气易于鸱张,病情容易发生变化。
-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清灵,对药物的反应灵敏,病情好转的速度较成人为快,疾病治愈的可能性也较成人为大。
3. 年龄分期。
- 胎儿期:从男女生殖之精相合而受孕,直至分娩断脐,胎儿在母体中孕育,约40周。
- 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满28天。
此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存,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多种疾病。
- 婴儿期:出生28天后至1周岁为婴儿期。
此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需要摄入的热量和营养素特别高,但消化功能尚未完善,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
- 幼儿期:1周岁至3周岁为幼儿期。
此期小儿生长速度稍减慢,但活动范围增大,接触周围事物增多,智能发育较前突出,语言、思维和应人应物的能力增强,但识别危险的能力尚不足,故易发生意外创伤和中毒等。
- 学龄前期:3周岁后(第4年)到入小学前(6 - 7岁)为学龄前期。
此期小儿体格发育速度又减慢,达到稳步增长,而智力发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能做较复杂的动作,语言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但仍易发生传染病和各种意外事故。
- 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 - 7岁)到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开始之前称学龄期。
此期小儿体格生长仍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脑的形态发育已基本与成人相同,智能发育更成熟,理解、分析、综合能力逐步增强。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在中医儿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在中医儿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b5866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e.png)
临床应用
1、新生儿护理
了解小儿生理特点对于新生儿护理至关重要。医护人员需要新生儿的体温、 体重、黄疸等基本情况,确保其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对于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 态,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等,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儿童保健
儿童保健是保障小儿健康包括合理喂养、预防接种、早期教育等。对于一些遗传代 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先天性心脏病等,需要在早期发现并给予干预治疗。
3、病例三:小华因脾胃虚弱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中医采用健脾和胃、益 气养血的中药治疗,并调整小华的饮食结构。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小华的身体状 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贫血症状得到了纠正。
五、结论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在中医儿科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小儿的生理特点 和病理变化,能够更好地应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治疗小儿疾病。中医治疗在小儿疾 病中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外治法等优势,对于小儿疾病的康复和健康成长 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中医儿科学教学中,应重视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讲解 和分析,以提高学生对中医儿科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水平,为培养合格的中医儿科 人才奠定基础。
1、生长发育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身体各器官和系统都在不断发育成熟。孩子 们的身高和体重在不断增长,骨骼和肌肉系统也不断完善。此外,孩子们的神经 系统也在不断发育,包括大脑的结构和功能都在逐步完善。
2、代谢和内分泌
小儿的代谢和内分泌系统也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新陈代谢旺盛, 对能量的需求较高,同时内分泌系统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例如,新生儿的甲状 腺功能尚未完全发育,需要其甲状腺激素水平。
1、整体观念: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调理身体,改善小儿体质,提 高小儿的抗病能力。通过对症治疗和身体调理的结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小儿生理病因病机特点
![小儿生理病因病机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8b43563186bceb19e8bbca.png)
幼儿期生理病理特点
1.体格生长速度渐趋缓慢: 2.生理功能日趋完善:能控制大小便。 3.语言、动作、思维活动迅速发展: 4.易发生脾胃病: 5.时行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户外活动增多,感染机会增加。 6.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中毒、烫伤。
幼儿期保健
1.合理喂养: 应重视断奶前后的合理喂养。
2.做好预防保健; 3.培养小儿良好生活习惯; 4.重视幼儿早期教育; 5.防止意外伤害。
易寒易热—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稚阴
未长”,易呈阴伤阳亢,表现热的证候。 以及由于“稚阳未充”,机体脆弱,容易 阳虚衰脱,出现寒的证候。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脏气清灵,随拨随应,对于治疗反应灵敏。 宿病较少,病情相对单纯。 在疾病过程中情志因素干扰相对较少。 所以轻病容易治愈; 重病只要及时诊治,护理得宜,多能痊愈。
学龄期保健
1.保证充分的饮食营养。 2.劳逸结合。 3.保护视力。 4.预防龋齿。 5.加强体育锻炼。 6.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青春期
女:11~12岁到17~18岁 男:13~15岁到19~21岁 男女大约相差2年,并有个体差异。
青春期生理病理特点
1.体格形态发育迅速:身高、体重。
2.出现第二性征:女性月经初潮,男性遗精。
小儿年龄分期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青春期
胎儿期生理病理特点
1.胎儿完全依赖于母亲而生存,孕妇与胎儿之 间在生理、病理方面存在密切联系。
2.在整个孕期内,尤其受孕的前三个月,胎儿 的各脏腑器官迅速发育、分化,并基本形成。
常发育,可致流产、死胎、先天畸形。
——物理、药物、感染、劳累、营养缺乏、 心理因素都可影响胎儿正常发育。
小儿生理特点及病理特点并解释
![小儿生理特点及病理特点并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6e6517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9.png)
小儿生理特点及病理特点并解释嘿,咱今儿就来唠唠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
你知道吗,小儿
就像那初绽的花朵,娇弱又充满生机!
小儿的生理特点那可多了去了。
就说他们的脏腑娇嫩吧,这就好比
是刚造好的精致小机器,各个部件都还没经过太多打磨呢。
他们的肌
肤那叫一个嫩啊,“就像剥了壳的鸡蛋似的”,轻轻一碰都得小心翼翼的。
而且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那成长的劲头就跟春天的小草一样,“蹭蹭”地往上窜。
再说说病理特点。
小儿容易生病,这就像他们走在路上时不时会遇
到小坎坷一样。
他们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可能上午还好好的呢,下
午就不舒服了。
比如有点小感冒,可能很快就会引发咳嗽、发烧啥的。
这就像点燃了一根小火柴,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一场小火苗。
但同时呢,他们恢复得也快呀,就像一阵风过后,小草又能挺直了腰板。
咱就说我邻居家那小孩吧,有次出去玩出了一身汗,回来家长没注意,第二天就感冒了。
那小脸通红通红的,看着就让人心疼。
不过呢,经过精心照料,没几天又活蹦乱跳的了。
小儿的这些特点啊,咱做家长的可得心里有数。
要像呵护宝贝一样
细心照料他们,注意他们的饮食、穿衣、睡眠等等。
可不能马虎大意,不然小家伙们可要遭罪了。
总之,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是很独特的,我们要充分了解,才能更好地照顾他们呀,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难道不是吗?。
简述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简述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5fa65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e.png)
简述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儿童生理功能和疾病表现方面的特殊特点。
相比成年人,小儿在生理上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他们对疾病的表现、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对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进行简要概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关心小儿的健康。
小儿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生长发育阶段、器官功能和免疫系统方面。
儿童从出生到青春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身体各器官和系统都在不断发育完善。
由于生长发育水平的不同,儿童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结构与成人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对于某些疾病的表现和诊断需要考虑这些生理特点。
小儿的代谢和药物代谢也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
儿童的代谢速率较高,药物的代谢和清除速度可能会比成人更快,对于药物的使用和剂量选择需要进行特别注意。
小儿的药物敏感性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谨慎选择。
小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因此容易受到感染。
特别是对于病毒和细菌的免疫反应可能不如成人强烈,容易引起各种传染病和炎症性疾病。
小儿的免疫系统对于外界环境和抗原的应对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和加强,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儿童的免疫保护和预防接种。
小儿的疾病表现也常常与成人不同。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以及认知能力的不同,他们可能无法表达疾病的具体症状,例如疼痛或不适。
在进行疾病诊断时,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体征,进行全面评估。
某些疾病在小儿中的发病率较高,如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发育异常等,这也是需要特别重视的方面。
对于小儿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也需要针对他们的生理特点进行调整。
在给予药物治疗时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剂量的选择和调整,避免出现药物过量或不足。
在进行疾病预防和保健工作时,也需要考虑儿童所处的环境和生活习惯,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对于临床医疗工作和家庭护理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并关注小儿的生理特点,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也可以帮助家长和护理人员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小儿的健康成长。
儿童生理病理病因特点(中医儿科)
![儿童生理病理病因特点(中医儿科)](https://img.taocdn.com/s3/m/db63846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9.png)
病理特点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与成人相比,小儿的机体生机蓬勃,脏腑之气清灵,随拨随应,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 并且
小儿宿疾较少,病情相对单纯。因而小儿为病虽具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特点,但一般说来病情 好转的速度较成人为快,疾病治愈的可能性也较成人为大。例如:小儿感冒、咳嗽、泄泻等病证多 数发病快好转也快,小儿哮喘、癫痫、阴水等病证虽病情缠绵,但其预后较成人相对为好。正如张 景岳在《景岳全书•小儿则》中所说:“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 可愈,非若男妇损伤、积痼痴顽者之比。"对于儿科 的轻病浅证固然要有信心,即使是重病顽证、 危急病症也不要气馁,要充分应用各种治疗手段,调动小儿机体自身的抗病康复功能,去争取最佳 的治疗效果。
病因特点
外感因素
乳食因素
先天及情志因素
意外和其他因素
外感因素
•外感六淫邪气与疫病之气,均易于伤害小儿而致病。 • 六淫邪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在 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若“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的改 变,非其时而有其气,便成为导致人体患病的原因,称为“六淫”。由于小儿为稚阴稚阳之 体,脏腑娇嫩,又寒温不知自调,因而与成人相比,小儿更易被“六淫”邪气所伤。 • 小儿“肺脏娇嫩”,卫外功能较成人为弱,最易被风热、风寒邪气所伤,产生各种肺系 疾病:小儿脏腑娇嫩,又易被燥邪、暑邪所伤,形成肺胃阴津不足、气阴两伤等病证:小儿 为纯阳之体,六气易从火化,小儿伤于外邪以热性病证为多。 • 疫疥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其引发的疾病有起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 易于流行等特点。小儿之体为“稚阴稚阳",形气未充,御邪能力较弱,是疫彷邪气所伤的 易感群体,容易形成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儿科学文献知识】生理病因病理特点
![【儿科学文献知识】生理病因病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70d2faaf7ec4afe05a1dfb5.png)
生理病因病理特点小儿自出生到成人,始终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
小儿无论是在形体、生理方面,还是在病因、病理及其他方面,都与成人有着显著的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小儿看成是成人的缩影。
有关小儿的生理、病因、病理特点,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归纳起来有: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病因方面主要表现为外感、食伤、先天因素居多。
病理方面主要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掌握这些特点,对于指导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生理特点(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指五脏六腑;娇,指娇弱,不耐攻伐;嫩,指柔嫩;形,指形体结构、四肢百骸、精血津液等;气,指各种生理功能;充,指充实旺盛。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概括地说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脏腑的形态未曾成熟、各种生理功能未曾健全。
脏腑柔弱,对病邪侵袭、药物攻伐的抵抗和耐受能力都较低。
如小儿与成人相比易于感受风寒或风热邪气,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证;又如小儿使用攻伐之品,与成人相比用量小、禁忌多。
小儿形、气均未充盛,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还不能完全表达,如小儿的语言能力、行为能力都较成人为差,生殖能力至青春期后才能逐步具备等。
肾气的生发是推动小儿生长发育、脏腑功能成熟完善的根本动力。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小儿的脏腑功能处于“娇嫩”、“未充”的阶段,这种脏腑功能的“娇嫩”与“未充”,需要在肾气的生发、推动下,随着小儿年龄的不断增长,至女子“二七”14岁左右,男子“二八”16岁左右才能逐渐成熟完善起来。
肾气包括寓于肾中的元阴元阳,禀赋于先天并赖于后天水谷精微之气的不断充养,因而其自身就必须在小儿成长过程中逐渐得到充盛。
034.小儿生理与病理生理特点
![034.小儿生理与病理生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7268ecebb4cf7ec4afed01a.png)
034.小儿生理与病理生理特点《心血管麻醉及体外循环》胡小琴主编发表日期:2006-11-7 16:31:06 浏览数: 13第三十四章小儿生理与病理生理特点董声焕小儿是生长发育的机体,在不同年龄阶段,各器官系统都有适应其发育时期的生理特点,在病理情况下的反应与成人有明显差别,而这又是以小儿各器官的形态学特点为基础的。
围产期的特殊问题更是仅见于新生儿。
婴儿越小,其生理特点就越明显,其病理反应的特殊性也就更不同于成人,但有些普遍性的规律又是与成人一致。
麻醉医师要对这些特点有充分认识,才能在处理手术患儿时做得更合理、更符合患儿需要。
本章扼要介绍与小儿心脏手术关系密切的循环、呼吸等几个系统的特点,重点在新生儿和婴幼儿与成人的差别,年长儿与成人一致处则不再讨论。
第一节神经系统成人脑重1350g;新生儿的脑相对较大,重量350g,但皮层不发达,沟回少。
有功能的细胞成分少,神经髓鞘形成不完全。
由于解剖上的发育不成熟,神经——肌肉的协调不完善,对脏器功能的调节不稳定,控制能力差,且易於疲劳。
新生儿脑血管脆弱,在缺氧、CO2潴留、高钠血症、血压波动或快速输入高渗液体(碳酸氢钠溶液)时易引起颅内出血,使颅内压升高。
清醒气管插管或吸痰时负压过大也可引起颅内压的升高。
婴儿时期颅压增高可从前囟查知,持续的颅压增高可使颅缝开裂,前囟扩大。
新生儿即有视觉。
早产儿吸入高浓度氧,动脉血氧分压高於正常时可引起视网膜血管收缩,继则有血管上皮损害,形成部分或完全梗阻。
急性期后血管可自视神经乳头向玻璃体增生,日后形成纤维组织,部分病例视网膜剥离,导致盲目。
新生儿时期即有痛觉,新生儿对痛刺激的反应是心率加快,血压增高,颅压升高,还有内分泌的改变。
对新生儿任何痛疼的操作都要应用止痛药。
住院和手术对小儿心理、情绪有重大影响,影响的大小与患儿年龄有关,也和手术的大小有关。
长时间住院,患儿与家庭和母亲隔离,对患儿的情绪极为不利。
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特点,在手术前用患儿可以理解的语言,给以恰当的心理准备,也被证明对患儿是有益的。
小儿病理特点
![小儿病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91554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f.png)
小儿病理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儿病理的研究也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小儿病理是指分析和研究儿童身体各个部分发生疾病及其它病理状态
时的特点,如发育障碍、精神病理学等等。
小儿病理包括三个层面:生理病理、发育病理和心理病理。
生理病理是指小儿的一些疾病及其相关的病症,尤其是一些慢性疾病,如哮喘、肥胖和糖尿病等,在小儿身上表现出来的特点。
这些特点包括:小儿体重和身高低于正常值,营养不良,免疫力也低,容易患病,病症穹略发展慢。
发育病理是指,小儿机体发育过慢或过快,从而引起严重的发育障碍,影响到小儿的智力、心理和精神发育。
发育病理的主要特点是:孩子的身体发育状况落后于同龄人,语言发展不够正常,学习能力偏低,社会交往能力差,容易出现焦虑、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心理病理是指小儿的心理特征,尤其指小儿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
小儿心理病理的特点有:注意力不集中,反应不够敏感,情绪不稳定,易生气,做事欠条理,对新事物不够开放等。
这些都会影响小儿的正常心理发育,严重影响小儿的健康。
综上所述,小儿病理特点有生理病理、发育病理和心理病理三个方面,各方面都有其特点。
小儿健康不仅仅是关注他们的营养和发育,而且要综合考虑其心理发展,给予他们全面的照顾。
只有注意到小儿的特殊病理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医认为:
小儿各系统发育有一个逐渐完善、逐渐成熟 的过程。各部分的生理机能、神经心理的发 育都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稚嫩到 成熟的。
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防御能力差,抗病能 力弱:
皮肤、粘膜、淋巴系统;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因子;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由于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旦患病则脏腑 的修复能力强;而且小儿病因相对单纯,多为外 感六淫、时邪疠气或内伤乳食;少久病痼疾,少 情志干扰;同时小儿脏腑清灵,对药物的反应比 较敏捷。虽然病情传变较快易见危、重证候,但 只要抓住病机,及时正确的审慎施治,则病情好 转多比成人快:
《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篇》说:“婴儿者,其 肉脆血少气弱”。《小儿病源方论·养子十诀》 云: “小儿一周之内,皮毛、肌肉、筋骨、 脑髓、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皆未坚固”。 《育婴家秘》也说:“血气未充……,肠胃脆 弱……,神气怯弱”等。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一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时期,年龄 越小,生机越旺盛、生长发育的速度越快。 周岁内的小儿在体重、身高、头围、胸围、 出牙、囟门关闭等方面,每个月都会有很 大的增长变化。如体重至周岁与初生时比 可增长3倍,身高增长1.5倍,头围增长 0.5倍,动作发育及语言智力、脏腑功能 活动均快速发育,不断的完善而逐渐发展 成熟。
也,阴气未至,故曰纯阳”。“纯阳”是说小儿时期的 阴阳是生理状态下的阳相对旺盛,阴相对不足。 当代医家将“纯阳”的生理含义释为“生机蓬勃、发育 迅速”。 “纯阳”的病理意义。叶天士《幼科要略》云:“襁褓 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小儿一旦患病,病 邪易从阳化热,而且热邪易化火动风,故临床小儿热病 (证)最多,而且易在热病(证)中出现壮热、惊惕甚至抽 搐、神昏(厥)等证;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小儿患病后脏腑 修复力强,较成人更易康复。
稚阴稚阳
“稚”是幼稚、嫩小、不成熟的意思;
“阴”一般是指五脏六腑的形体结构、四肢 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有形物质;
“阳”一般是指体内脏腑器官的各种生理功 能活动。
《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提出小儿是“稚阳未 充”、“稚阴末长”。
当代医家将“稚阴稚阳”的生理含义释为:”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稚阴稚阳”的病理意义表现为发病容易, 传变迅速,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儿科 刘小 凡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学习要点】 1、了解小儿体质特点对指导儿科临床的重要
意义。 2、熟悉“纯阳”与“稚阴稚阳”的含义。 3、掌握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其对临床的指
导意义。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不同于成人。
(在形体、生理等方面有差异,而且在发病情况、疾病种 类及病情演变等方面亦有很大的不同。 )
“纯阳”与“稚阴稚阳”的相互关系
小儿为“纯阳”、“稚阴稚阳”之体说,是随着中 医儿科医疗实践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完善的小儿体质 特点理论,它们各有其不同的生理含义和病理意义。
“稚阴稚阳”说是对“纯阳”说的补充和完善,是 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小儿体质阴阳的特点:“稚阴 稚阳”是说明小儿时期机体的阴阳均不完善、不成 熟。
《晋书·郭璞传》云:“时在岁首,纯阳之 月”。
病态
肝主风。 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
心肝有余。 万全云:“此所谓有余不足者,非经云虚
实之谓也”。
(1)肝常有余
小儿体属纯阳,如岁首之月,为木之方萌, 少阳肝木之气蓬勃生长的自然有余, 此为 肝常有余的生理含义;其病理意义为小儿 患病后,肝木之气易亢旺而动风。
《幼科发挥·五脏虚实补泻之法》说:“云 肝常有余……盖肝乃少阳之气,人之初生, 如木之方萌,乃少阳之生长之气,以渐以 壮。故有余也”。
古代医家用“纯阳”、 “稚阴稚阳”;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作了精辟的概括。
当代医家则用“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 机蓬勃,发育迅速”和 “发病容易,传变 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加以说明。
一、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形,指脏腑结构、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 血津液等有形物质;
气,指脏腑功能活动。小儿时期无论脏腑的 形质与脏腑功能活动均未臻完善,年龄越小, 这种特点越显著
古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小儿则》中说: “小儿脏气清痴顽者比 之”。
3、纯阳与稚阴稚阳
纯阳:小儿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越快。生机越
旺盛。( “纯阳”出自《易经》) 《颅囟经》中,首先提出了“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
阳,元气未散”即小儿为“纯阳”之体的学说。 《冯氏锦囊秘录·小儿急慢惊风》云:“天癸者,阴气
“纯阳”则是表明小儿之不完善、不成熟的阴阳中, 又是以“阳”生为主导趋势来带动“阴”的成熟完 善。小儿之阳既是“纯阳”又是“稚阳”,即既未 成熟完善,又是在蓬勃生长,且总是以蓬勃生长为 显著特点。
故“纯阳”与“稚阴稚阳”说互补,全面解释了小
4、五脏特点
明代著名儿科医家万全提出小儿: “五脏之中肝有余, 脾常不足肾常虚, 心热为火同肝论, 娇肺遭伤不易愈”。 即:小儿五脏的特点是:肺脾肾不足,
古代医家用“纯阳”说对此特点进行概括。
二、病理特点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抵御疾病的能力未成熟完
善,故在同样的致病条件下较成人更易发病,且外感六 淫、时邪疫疠之气的病征、肺系病证、脾胃系病证更为 多见;而一旦患病,则病情的变化很快,往往寒热错杂, 虚实并见,即“易虚易实”、“易热易寒”。 “易虚易实”是指小儿一旦患病,邪气易实,正气易虚, 实证可以较迅速转化为虚证,或出现虚实并见的证候; “易热易寒”是说小儿发病过程中,由于体属“纯阳”、 “稚阴”,易表现 出“热”的证候,又属“稚阳”, 故又易表现出“寒”的证候,而寒热又易于转化或表现 出“寒热并见”的证候。 如小儿最易外感咳嗽,外感咳嗽又易发展为肺炎喘嗽而 见热、咳、喘、煽(痰)等实热证候;而肺炎喘嗽又最易 变化而见面色苍白或青灰,肢冷汗出,脉细弱、气促等 心阳虚衰甚心阳虚脱的危重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