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可爱的榆林教案

合集下载

可爱的榆林教案

可爱的榆林教案

可爱的榆林教案榆林是中国陕西省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风景名胜。

作为教育事业发达的地区,榆林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上也积极探索创新,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给学生们。

本文将介绍一份可爱的榆林教案,该教案以其独特的创新和实用性而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喜爱。

榆林教案的特点这份教案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以下是该教案的主要特点:1. 游戏化学习:榆林教案注重将学习与游戏相结合,通过引入游戏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比如,在语言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款趣味性的单词配对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单词,提高词汇记忆能力。

2. 手工制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榆林教案在艺术和手工课程中引入了手工制作的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手工艺品,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用纸板、颜料和贴纸制作一个小动物模型,从中学习动物的形态和特征。

3. 实践性学习:榆林教案注重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提供更多的实践性学习机会。

例如,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从中学习科学原理。

这种实践性学习不仅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榆林教案的实施步骤榆林教案的实施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教师需要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相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 教学方法: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语言课堂上,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教学评估: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需要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

《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定边县第二小学杨海莲第一课淳朴的榆林教材分析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榆林人杰地灵,有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资源优势,榆林迅速崛起。

将这些鲜活的,学生可感知的课程资源传授给学生,是本教材的目的所在。

《可爱的榆林》地方课程,立足本地区课程资源,以学生审美、认知、实践、创造能力的综合发展为课程目标,充分利用榆林市丰富的教育资源,根据本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实行多学科整合,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与创造,是一门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时代气息的综合性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地道道的榆林人的性格特质,了解古代的和现代的榆林名人,将榆林人优秀特质传承下去。

2.学生能够独立总结榆林人的特质并互相交流名人故事。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地地道道的榆林人的性格特质,了解古代的和现代的榆林名人,将榆林人优秀特质传承下去。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总结榆林人的特质并互相交流名人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榆林人,你知道有哪些榆林人自己的节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学生欣赏课本中的插图:正在欣赏秧歌表演的榆林人,米脂婆姨扭秧歌。

)二、探索交流1.榆林人爱过节,且有很多讲究,你们知道哪些?小组交流汇报。

正月初一大拜年,初五送穷鬼、迎财神,初六小年,初七“人情”,十二老鼠嫁女,十五元宵节。

到了元宵这一天,喜庆活动到了最高潮、闹秧歌、转九曲、观灯、垒火塔塔、放焰火,锣鼓鞭炮、哨呐秧歌,到处是火树银花,欢声笑语,红火热闹。

正月十六“燎百病”,家家户户在院里燃火堆,燎衣物,大人小孩跳跃火堆,祈求吉祥。

可爱的榆林教学案

可爱的榆林教学案

绥德第一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年级四班级 3 课题1、多彩榆林主备教师上课教师备课时间8月24日学习目标1、了解榆林所处位置;2、欣赏多彩榆林,感悟红色阵地;重点难点红色榆林,文化韵味浓郁,让学生感悟红色革命阵地,深刻的了解榆林红色文化。

课前准备搜集榆林地图;询问同学或长辈,有关榆林的红色故事。

学法指导观看图片,了解榆林。

导学过程一、展示榆林地图1、请同学在地图上找出榆林所在地;2、想想榆林都包括哪些县;3、你对榆林了解有多少。

二、革命圣地-——红色榆林1、请同学们仔细看插图,说说红色榆林的红色标志是什么?(大红枣、红腰鼓)2、老师讲述红色故事,学生注意倾听红色阵地,并说出榆林的红色阵地有哪些?(小河革命旧址、袁家沟、杨家沟、神权堡)三、能源新都——黑色榆林1、了解世界七大煤田(榆林神府煤田、俄罗斯的盾巴斯煤田和库兹巴斯煤田、德国的鲁尔煤田、美国的波德河煤田和阿拉契亚煤田、波兰的西里西亚煤田。

)2、请同学们观看插图,看看煤田是什么样子,你见过吗?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3、你知道榆林地区的能源有多少?(神府煤田、延长石油集团公司榆林炼油厂、西气东输路线--天然气、锦界国华电厂。

)四、生态新都——绿色榆林1、榆林绿色生态你了解有多少;2、你看到榆林的生态怎么样,大胆的说一说。

3、小组之间讨论:你能为生态榆林做多少?五、小结课堂延伸你能说说榆林还有哪些其他颜色呢?板书设计多彩榆林红色榆林黑色榆林绿色榆林教后反思大保当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年级四班级 3 课题2、美丽的秧歌场图主备教师上课教师备课时间8月29日学习目标1、简单的了解秧歌的悠久历史;2、初步了解什么是秧歌场图;3、观看插图,欣赏榆林秧歌的欣悦与激情;4、秧歌场图与“方胜”“盘长”的简单概念。

重点难点方胜、盘长与秧歌场图的精彩瞬间。

课前准备搜集身边你说知道的秧歌场图。

学法指导学会联系生活实际,观察身边具有特色的民间风情,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可爱的榆林

可爱的榆林
四、总结。
C.黄河从榆林东部六县流过。
(2)榆林的面积、人口。
思考:你知道你家在哪个县吗?请在大屏幕的地图中煮出来。
(3)风景名胜
A.壮丽风景
B.历史古迹
2.介绍自己的家乡
(1)你知道这些美景是哪些天然形成的景观,哪些是历史、文化古迹?
(2)除了美景、古迹,你的家乡还有哪些特色?家乡还有什么令你倍感自豪的事物?




1.了解自己的家乡、认识自己的家乡,感受家乡的丰富多彩。
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1.多媒体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2.学生自带彩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听歌曲《可爱的家乡》。
2.生自己介绍家乡。
二、我们的榆林。
1.课件出示榆林简介。
(1)榆林的地理位置。
A.位于陕西省的最北边。
B.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苏沙漠的交界。
___可爱的榆林___学科教案设计
备课人
孔琪
学科
可爱的榆林
年级
5(4)
时间
2012.11.13
课题
我家在榆林




1.认识自己的家乡——榆林,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人的生活离不开自己的家乡。
2.感受家乡的丰富多彩感知社会进步给家乡带来的变化。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亲近感、归属感以及特有的喜爱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介绍家乡榆林。
二、互动分享
1.轮流发言:说说自己的家乡有什么特色、特产?
2.填一填。
我的家乡有________________。

三下可爱的榆林教案

三下可爱的榆林教案

三下可爱的榆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榆林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等。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激发学生对榆林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榆林的地理位置:介绍榆林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

2. 榆林的历史文化:介绍榆林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如革命历史、古城墙、古寺庙等。

3. 榆林的旅游景点:介绍榆林著名的旅游景点,如红石峡、镇北台、白云山等,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其美丽风光。

4. 榆林的特色美食:介绍榆林的特色美食,如羊肉泡馍、油糕、刀削面等,并引导学生了解其制作过程和风味特点。

5. 榆林的环境保护:引导学生关注榆林的环境问题,如沙漠化、污染等,并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榆林的风光和特色。

2. 采用小组讨论、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加深对榆林的了解。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以榆林的图片或视频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榆林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等基本概况。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榆林的特色美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话题。

4. 分享成果: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5. 总结课程:教师对榆林的基本概况进行总结,强调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向家人或朋友介绍榆林的风光和特色。

2. 调查家乡的环境问题,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并在下一节课分享。

3. 选择一种榆林特色美食,了解其制作过程和风味特点,在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内容1. 榆林的传统艺术:介绍榆林的传统艺术,如剪纸、皮影、陕北民歌等,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其独特魅力。

2. 榆林的风俗习惯:介绍榆林的民俗习惯,如过大年、闹元宵、赶庙会等,并引导学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年级可爱的榆林教案

三年级可爱的榆林教案

学期教学内容安排表第1---2周第一课我家在榆林(2课时)第二课筑巢红碱淖的遗鸥(2课时)第3---4周第三课千姿百态的窗棂图案(2课时)第四课黄土高原上的彩花花(2课时)第5---6周第五课古老的摩崖石刻(2课时)第六课枣乡人家的红枣情(2课时)第8---9周第七课榆林人的唢呐音乐(2课时)第八课定边皮影道情曲(2课时)第10---11周第九课杨家沟的红色记忆(2课时)第十课幸福榆林·广场上的笑脸(2课时)第一课我家在榆林课程目标:1、学习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2、通过调查、访问、参观和辩论等,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积极的为家乡现积出力。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认识到家乡在发展过程中的美中不足,坚信家乡的未来更美好,树立初步的教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通过调查,访问和参观,汇报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如何辨证地看待家乡的发展变化如何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

教具准备榆林的形象图片、中国地图、陕西地图、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浏览图片、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看图片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多媒体出示榆林各处的风光图)2、说说这些图片都是哪里?这里曾经给你留下那些深刻的印象?3、今天,就让我来学习第一课《我家在榆林》,一起去了解家乡的地理地貌及家乡引以自豪的地方吧。

4、板书课题。

齐读。

二、初步学习了解家乡的基本概况。

1、学生畅谈对家乡榆林的了解。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教师简介榆林概况。

(从地理位置、经济、交通、名胜古迹几方面进行总结。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南接本省延安市。

全市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56万,辖1区11县222个乡镇。

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

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

可爱的榆林教学案例

可爱的榆林教学案例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黄土高原上的彩花花”教学案例定边县第二小学龚玲教材分析:本课教学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剪纸的造型和色彩美感,了解榆林窗花的各种图案及寓意;欣赏剪纸艺术之美。

激发学生对剪纸的欣赏和热爱之情,向学生渗透“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思想。

为他们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弘扬民族精神打下基础。

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用课件播放各种剪纸的图案,师:大家认识这些东西吗?生:认识,是剪纸。

师:你们都在哪里见过剪纸?生:在我家窗户上。

生:我奶奶剪过。

生:.......师:这些剪纸美吗?美在哪里?学生举手发言说出剪纸美的地方。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在咱们陕北有这样一句话:“蓝天天高来黄土土厚,全装在咱的衣兜兜,天生下一双巧手手,能抹彩来会描绣。

”这天生的一双巧手,就体现在榆林的剪纸艺术中。

无论是年过半百的老人,还是年级轻轻的小姑娘,都是了不起的魔术师,因为他们可以用一把小小的剪刀就能使普通的纸片“舞动”起来。

变成一幅幅生动美丽的图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剪纸的意蕴。

二、我们的榆林1.了解窗花图案学生展示收集的的窗花图案(1)学生交流。

师:说一说你们带来的窗花有什么不同?生:颜色不同。

生:图案不同。

生:形状不同。

生:大小不同。

(2)小结:师:窗花包括转花、角花、小窗花。

转花起中心装饰作用。

角花,是三角形的纹样,安排在窗子的四边角上,主要内容是石榴、牡丹等花样,与其他小窗花相结合,使图案完整。

2.了解窗花的象征意义。

师:说说你们常见的有哪些窗花。

生:图案是鱼的窗花。

生:图案是荷花的窗花。

生:还有图案是动物的窗花。

师:你们知道这些窗花有什么寓意?(1)学生两人一组互相交流。

读一读课本41-43页。

(2)请生说一说:每逢春节,人们会用一幅幅漂亮的窗花来装饰自己的窗子,除了春节,每逢婚嫁喜事,人们也会用窗花来装饰洞房,所贴的窗花多与生育有关,如:老鼠吃西瓜——破红得子老鼠吃葡萄——多子多孙娃娃坐莲花——连生贵子三、总结师:窗花是民间剪纸的一个类别,它主要用于过年过节等喜庆环境中张贴在门窗等地方,体现喜庆的气氛,它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可爱的榆林教案

可爱的榆林教案

可爱的榆林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榆林的可爱之处教学目标:1. 了解榆林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2. 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榆林的兴趣和爱护之心。

教学内容:1. 榆林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榆林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

3. 榆林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4. 学生对榆林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榆林的话题,鼓励学生分享对榆林的了解和印象。

2. 展示榆林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核心活动: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对榆林的了解,并讨论榆林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所了解的榆林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

5. 观察实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例如参观榆林的博物馆、古城墙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榆林的魅力。

6. 自然资源探索: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科考活动,例如调查榆林的植被、动物等自然资源,培养学生对榆林生态环境的关注。

总结活动:7.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榆林的感受和想法,鼓励他们表达对榆林的喜爱和爱护之心。

8.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榆林。

教学资源:1. 榆林地图和图片。

2. 榆林的历史文化介绍资料。

3. 榆林的自然资源介绍资料。

4. 实地观察活动所需的安排和准备。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展示和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学生在实地观察和科考活动中的观察记录和报告。

3. 学生对榆林的感受和想法的书面表达。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榆林文化展示活动,例如制作榆林特色手工艺品或举办榆林文化展览。

2.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榆林的其他方面,例如榆林的民俗文化、美食等,开展相关研究和调查。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榆林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培养对榆林的兴趣和爱护之心。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观察和科考活动等互动形式,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也将得到发展。

最新可爱的榆林教案

最新可爱的榆林教案
4、让学生聆听提前准备好的《赶牲灵》。
5、小调查:
你知道的《赶牲灵》创作的背景吗?
二、张天恩赶着走头骡子唱出《赶牲灵》
1、简介张天恩。
2、了解张天恩的作品:《跑旱船》、《白面馍馍虱点点》、《十劝劝的人儿》等上百首陕北民歌,特别是《赶牲灵》被誉为中国民歌之首。
三、人生皆在歌中行的张天恩。
1、欣赏张天恩创作的《跑旱船》。
2、抽查检测。
用柳条、竹条、丝麻、丝绳编织成“驴”的框架;在裤腿内装上填充物,加上鞋和袜子、绑腿带,做成两条假腿。
后来驴身框架由钢筋铁丝焊接。
五、自学指导四:
自学靖边跑驴的保护与发展部分,思考:如何保护和发展靖边跑驴?5分钟后回答。
1、生自学,师巡视。
2、抽查检测。
申遗、继承、宣传、入教材,等等。
六、总结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歌曲பைடு நூலகம்赶牲灵》、风景图片、人物照片
学法指导
看视频学习




师:你们喜欢陕北民歌——《赶牲灵》吗?你们知道是谁创作的吗?这首民歌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的内容。)
生: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会唱的同学可以展示。
一、赶牲灵
1、《赶牲灵》这首民歌被国际上誉为中国民歌十大精品之一,是陕北吴堡县人张天恩创作的,是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课堂延伸
上网搜集有关靖边跑驴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了解这一宝贵的民俗文化。
板书设计
4、驴背上的舞蹈——靖边跑驴
教后反思
大保当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
年级

班级
1/2/3
课题
主备教师
贾义军
上课教师
贾义军、马云飞、贺兴凯

可爱的榆林教案

可爱的榆林教案

第一课黄土高原上的彩花花教学目标:了解榆林剪纸艺术,体会这些美丽的剪纸蕴含着陕北人民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会观察事物的多种方法。

教学准备:剪纸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蓝天天高来黄土土厚,全装在咱的衣兜兜,天生下一双巧手手,能抹彩来会描绣。

”这天生的一双巧手,体现在榆林的剪纸艺术中。

二、我们的榆林1、了解窗花图案(出示学生收集的的窗花图案)。

2、学生交流。

3、小结:窗花包括转花、角花、小窗花。

转花起中心装饰作用。

角花,是三角形的纹样,安排在窗子的四边角上,主要内容是石榴、牡丹等花样,与其他小窗花相结合,使图案完整。

4、了解窗花的象征意义。

(1)让学生说说常见的窗花。

(2)这些窗花有什么意义?(3)学生交流。

(4)归纳:每逢春节,人们会用一幅幅漂亮的窗花来装饰自己的窗子,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花草鱼虫、民间传说、劳动的果实、牛车马驹骆驼等家畜、保平安镇宅避邪的狮子老虎等。

(5)每逢婚嫁喜事,人们也会用窗花来装饰洞房:如:老鼠吃西瓜——破红得子老鼠吃葡萄——多子多孙娃娃坐莲花——连生贵子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每个窗格子上都贴窗花,会不会影响室内的采光呢,要想不影响室内的采光,剪出来的窗花要具有哪些特点呢?二、窗花剪纸的寓意。

1、出示“蛇盘兔”窗花、“石榴”剪纸。

2、人们会在什么时候贴这幅窗花剪纸呢?3、学生交流。

4、归纳:“蛇盘兔”象征美满幸福婚姻,剪纸艺术,有着自己特殊语言,常借动物、植物形象表达特定的含义。

石榴——多子多孙桃、万年青——长寿百合——百年好合瓜果——子孙繁多喜鹊——喜庆5、了解黄土地上的毕加索—郭佩珍。

6、你能说出郭佩珍老人的剪纸作品《陕北风情图》的灵感来源吗?7、欣赏郭佩珍老人的剪纸作品。

三、从榆林看世界。

1、欣赏不同的剪纸。

2、认真欣赏课本第50-53页的剪纸作品。

四、互动分享1、窗花剪纸中的对称美。

2、出示雪花剪纸图。

3、观察思考:你知道这些对称的图形是怎们剪出来的吗?4、观察牵牛花的剪纸步骤。

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教学计划

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教学计划

五年级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教学计划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一、教材分析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榆林人杰地灵,有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资源优势,榆林迅速崛起。

将这些鲜活的,学生可感知的课程资源传授给学生,是本教材的目的所在。

《可爱的榆林》地方课程,立足本地区课程资源,以学生审美、认知、实践、创造能力的综合发展为课程目标,充分利用榆林市丰富的教育资源,根据本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实行多学科整合,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与创造,是一门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时代气息的综合性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榆林、认识榆林,说说榆林人的性格特征。

2、了解榆林的四合院,在寻求古建筑保护与百姓生活的平衡点,试着提出自己的看法。

3、了解榆林因地制宜的窑洞,能谈谈自己对窑洞的认识。

4、认识“大漠明珠”红碱淖,使学生明白要保护自然资源。

5、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

6、通过认识榆林土豆,学习他们的土豆精神。

7、了解陕北的名人名事以及各种民俗活动。

三、教学措施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3、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4、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5、体现教学的层次性。

6、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

7、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别意识。

8、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四、教学进度本教材共11课,每课分两课时。

第一课离不开歌声的榆林------------------2课时第二课崎岖山路上唱出的赶牲灵 -----------2课时第三课陕北说书更在榆林------------------2课时第四课驼背上的舞姿 ---------------------2课时第五课去白云山逛庙会 --------------2课时第六课榆林走出的著名学者----------------2课时第七课饼香飘飘 ------- -----------------2课时第八课南塔凌霄 ----------------------2课时第九课十里盐湾 ----------------- ------2课时第十课幸福榆林.医疗保平安 ----------- --2课时。

三中可爱的榆林实施情况

三中可爱的榆林实施情况

《可爱的榆林》课程开设实施方案
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教学的要求,我校积极参与了区教研室组织的培训学习,认真学习了榆林市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实施指导意见,了解地方课程教材,初步研究了实施教学的工作部署,现就本学期《可爱的榆林》教学的计划简述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教学,让学生了解榆林的悠久的历史,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文化习俗,增强学生热爱榆林,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二、课程目标《可爱的榆林》作为一门综合性地方课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确立课程目标:7-8年级: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要求及建议:1、《可爱的榆林》课程由两位历史教师担任。

2、严格执行学校课表规定,每周2课时。

3、教师要写好符号要求的教案,。

按时、认真上好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

3、该课程的学习方式主要以探究与实践的方式进行,探究与实践活动以谈、论、讲、做为主。

4、本课程的教学以有意义的、生动活泼的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尝试探究等,拓展课程的范围。

5、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作用、有机结合队会活动等,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年级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教学计划-(1)

三年级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教学计划-(1)

神木县第十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计划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一、教材分析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榆林人杰地灵,有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资源优势,榆林迅速崛起。

将这些鲜活的,学生可感知的课程资源传授给学生,是本教材的目的所在。

《可爱的榆林》地方课程,立足本地区课程资源,以学生审美、认知、实践、创造能力的综合发展为课程目标,充分利用榆林市丰富的教育资源,根据本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实行多学科整合,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与创造,是一门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时代气息的综合性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榆林、认识榆林,发现榆林之美。

2.了解陕北人传统服饰的特点及功能,观察榆林的各种树木,欣赏绥德石刻,收集榆林民间故事和榆林小曲等。

3.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增进学生对榆林的历史、文化、社会、自然、科技、非物质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全方面知识的积累和发展。

4.加强素质教育理念和德育渗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5.促进地方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相互补充、协调关系,增强地方课的地方适应性,体现地方课的地方特点。

6.学会观察事物的多种方法,形成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这学期我继续代的是三年级1、2班学生的《可爱的榆林》,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活泼好动聪明可爱,课堂上表现的也很积极,和他们相处我也很开心。

但是探明依赖性强,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差异。

三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

三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

三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洲实验⼩学蔡宏2015.9三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安排表第1---2周第⼀课我家在榆林(2课时)第⼆课筑巢红碱淖的遗鸥(2课时)第3---4周第三课千姿百态的窗棂图案(2课时)第四课黄⼟⾼原上的彩花花(2课时)第5---6周第五课古⽼的摩崖⽯刻(2课时)第六课枣乡⼈家的红枣情(2课时)第8---9周第七课榆林⼈的唢呐⾳乐(2课时)第⼋课定边⽪影道情曲(2课时)第10---11周第九课杨家沟的红⾊记忆(2课时)第⼗课幸福榆林·⼴场上的笑脸(2课时)第⼀课我家在榆林课程⽬标:1、学习⽤各种⽅法搜集资料,并进⾏简单的整理和应⽤。

2、通过调查、访问、参观和辩论等,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积极的为家乡现积出⼒。

3、激发学⽣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认识到家乡在发展过程中的美中不⾜,坚信家乡的未来更美好,树⽴初步的教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通过调查,访问和参观,汇报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如何辨证地看待家乡的发展变化如何为家乡建设献计出⼒。

教具准备榆林的形象图⽚、中国地图、陕西地图、⽂字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课时⼀、浏览图⽚、导⼊新课。

1、同学们,喜欢看图⽚吗?今天⽼师带来了⼀组图⽚我们⼀起来欣赏吧!(多媒体出⽰榆林各处的风光图)2、说说这些图⽚都是哪⾥?这⾥曾经给你留下那些深刻的印象?3、今天,就让我来学习第⼀课《我家在榆林》,⼀起去了解家乡的地理地貌及家乡引以⾃豪的地⽅吧。

4、板书课题。

齐读。

⼆、初步学习了解家乡的基本概况。

1、学⽣畅谈对家乡榆林的了解。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教师简介榆林概况。

(从地理位置、经济、交通、名胜古迹⼏⽅⾯进⾏总结。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临黄河与⼭西相望,西连宁夏、⽢肃,北邻内蒙,南接本省延安市。

全市总⾯积43578平⽅公⾥,总⼈⼝356万,辖1区11县222个乡镇。

三年级可爱的榆林教案

三年级可爱的榆林教案

三年级可爱的榆林教案教案标题:三年级可爱的榆林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了解和探索榆林这个城市的特点和文化,培养他们对榆林的兴趣和热爱,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榆林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资源优势。

2. 了解榆林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和民俗风情。

3. 学会运用地图和图表等工具获取和整理相关信息。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5.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榆林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资源优势。

2. 榆林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和民俗风情。

3. 运用地图和图表等工具获取和整理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资料:榆林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名胜古迹等。

2. 地图和图表等工具。

3. 学生绘制地图的材料。

一、导入(5分钟)1. 呈现一张榆林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理位置,并与所在城市进行比较。

2. 提问:榆林的气候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二、探究榆林的资源优势(10分钟)1. 呈现榆林的资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榆林的资源优势。

2. 小组合作,讨论并列举榆林的资源优势。

3. 学生展示并进行讨论。

三、了解榆林的历史文化(15分钟)1. 呈现榆林的名胜古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了解榆林的历史文化。

2. 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榆林的名胜古迹。

3. 小组合作,制作海报或PPT,介绍榆林的名胜古迹。

四、探索榆林的民俗风情(15分钟)1. 呈现榆林的民俗风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了解榆林的民俗风情。

2. 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榆林的民俗风情。

3.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展示榆林的传统节日或民俗活动。

五、运用地图和图表获取信息(15分钟)1. 学生使用提供的地图和图表,获取榆林的人口、面积、产业等信息。

2. 学生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

可爱的榆林教案

可爱的榆林教案

大保当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
大保当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
大保当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
大保当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
大保当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
年级五班级1/2/3课题4、驴背上的舞蹈- -靖边跑驴主备教师贾义军上课教师贾义军、马云飞、贺兴凯备课时间2014.3.1

习1、了解靖边跑驴这一民俗。

目2、继承并弘扬靖边跑驴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占八、、1、了解靖边跑驴这一民俗。

难占
八、、2、继承并弘扬靖边跑驴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前准
视频资料



指看视频学习

、板题示标,出示学习目标。


____ 、
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学来自生活的靖边跑驴部分,思考:靖边跑驴是通过怎样的表现形式被人们接受的?5分钟后谈谈你的看法。

1、生读,师巡视。

2、抽查检测。

导三

自学指导二:
学自学多样化的靖边跑驴部分,思考:靖边跑驴有哪些表现形式?,5分钟后谈谈过你的认识
程1、生读,师巡视。

2、抽查检测。

一人跑驴、双人跑驴、多人跑驴。

“滚沙驴”派、“大骗驴”派


自学指导三:
自学跑驴的道具部分,思考:跑驴表演主要有哪些道具?5分钟后回答。

1、生自学, 师巡视。

大保当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

三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教案

三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教案

第一课发现榆林之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和发现我们的家乡——榆林的美景。

其中包括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都市之美,并可以从榆林看到世界之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发现榆林的美景。

教学难点:学生不能亲眼看到和身临其境的体会榆林各地的美景。

教学过程:一、自然之美黄土高原、毛乌素沙地和榆林境内的黄河水系,构成了榆林的骨骼和血脉,也早就了榆林的自然之美。

师:看书中图片,认识这些自然美景,并说说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生: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阅读知识链接《黄土高原》看看文中的黄土高原和我们亲眼见到的一样吗?生:畅所欲言。

二、人文之美榆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黄土文化、游牧文化、边塞文化、民俗文化、革命文化在这里交织相融。

陕北民歌、信天游、秧歌、说书、道情、剪纸、石雕、木雕、泥塑、织毯等民间艺术在这里传承发展。

师:看书中图片认识掩埋不了的风景——统万城遗址;绥德的摩崖石刻;榆林四合院;米脂姜氏庄园。

生:自由观看。

师:带着问题看书,欣赏人文景观和欣赏自然景观,有哪些不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和发现我们的家乡——榆林的美景。

其中包括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都市之美,并可以从榆林看到世界之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发现榆林的美景。

教学难点:学生不能亲眼看到和身临其境的体会榆林各地的美景。

教学过程:一、都市之美榆林的市区、县城,街道两边郁郁葱葱的大树,为人门当去夏日的烈阳,公路绿化带、广场绿地、花坛中的小花小草让人赏心悦目。

这被花草树木覆盖的黄土地,就像穿上了一件彩衣,一下子生动活泼起来,整个榆林也变的美丽而充满生机。

二、从榆林看世界师:榆林的美景数不胜数,世界上的美景那就更多了,只要我们用心去欣赏,就会发现美无处不在。

接下来,我们一起环游世界,欣赏各地的美景。

三、我会这样做师:一处景观、一朵鲜花、一个人、一首歌曲或一件事都是可以很美的。

留心观察你的周围,说说你的身边有哪些美。

生:写我身边的榆林美。

小结:榆林的美景中包括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都市之美,并可以从榆林看到世界之美。

可爱的榆林3-4__教学案

可爱的榆林3-4__教学案

双湖峪镇中心小学可爱的榆林教学案年级四班级课题3、榆林的革命志士主备教师康丽上课教师封雪花胡芝莲备课时间10月13日学习目标1、学习革命志士为了榆林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从而体会他们的献身精神及爱国情怀;2、维护家乡的利益,维护祖国的利益,这是一个少先队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重点难点使学生在理解家乡利益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怀以及维护祖国的利益。

课前准备一些革命志士的图片、事迹搜集。

学法指导学习革命志士的英雄事迹,启发学生对革命志士的热爱情怀。

导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图片)解放战争时期,榆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涌现出许多革命烈士和著名人士,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家和高级干部。

我们今天将走进他们的事迹,感受他们的精神,相信你们一定会收获许多。

二、板题示标1、学习革命志士为了榆林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从而体会他们的献身精神及爱国情怀;2、维护家乡的利益,维护祖国的利益,这是一个少先队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陕北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子洲自学指导:1、阅读第29、30页的1、2自然段,说说你读出了什么信息?2、仔细阅读李子洲写的《施、林二七被害诸烈士追悼会感》,读出感情,读出力量。

3、人们为了纪念李子洲诸多烈士,绥德人民做了什么?绥德革命烈士陵园大门上方的五角星和八面红旗的造型有什么含义?四、铁骨丹心写春秋——白明善自学指导:1、老师简介白明善的生平,学生注意听。

2、欣赏习仲勋为白明善烈士的题词。

3、欣赏清涧县城西边笔架山英烈塔。

五、跌宕人生——张秀山自学指导:1、师生共同阅读张秀山的生平简介。

2、欣赏张秀山铜像。

3、阅读资料链接《不为亲人报私仇》,了解张秀山的事迹。

4、查找张秀山的有关资料,说说张秀山爷爷还有那些感人的故事。

六、开国中将——阎揆要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由阅读第36、37页的文字,简要说说阎揆要同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七、从榆林看世界在革命战争时期,榆林涌现出许多革命烈士。

三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56课教案作业

三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56课教案作业

三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5、6课教案作业第五课土乐沙趣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滑沙运动,感受沙土带给我们的乐趣,会简单的制作一幅沙画。

学习重点:了解滑沙这项运动。

学习难点:会制作一幅沙画。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我们的榆林1.谈话,谁去过榆林,一路上你见到路两边最多的是什么?(沙子)2.生活中沙土有没有给你带来快乐?(生畅所欲言)二、了解滑沙运动1.自读58页资料链接,了解滑沙运动以及它的起源。

2.小组讨论:你认为滑沙运动应该注意哪些? 3.指名汇报,学习59页滑沙安全知识。

4.和同学讨论一下,平常玩“土游戏”时,还能有哪些创新的玩法?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最多。

5.班内展示,并说一说玩法。

三、课堂总结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导入沙土中我们有哪些有趣的玩法?二、从榆林看世界1.黄土黄沙中还有哪些乐趣,你知道吗?2.自学65、66页,了解我们身边的“土游戏”3.玩沙小主题:沙雕画制作a.读67、68页内容,了解沙雕画制作的方法和步骤.b.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制作沙雕画。

C.在组内分享自己的沙雕作品。

4.评选优秀作品三、课堂总结四、布置作业三年级《可爱的榆林》作业第五课土乐沙趣一、填空榆林最多的是()、(),这里的人们以()为伍,以()为乐。

沙土给我们带来了乐趣,其中我最喜欢()、()。

二、说一说沙雕的制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日期:__________ 次数: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第六课故事中的榆林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榆林的风景名胜和有关的传说故事,感受榆林的悠久历史,热爱我们的这片土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爱的榆林》教案年级:三年级(下)备课教师:张如梅2015.3第一课发现榆林之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和发现我们的家乡——榆林的美景。

其中包括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都市之美,并可以从榆林看到世界之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发现榆林的美景。

教学难点:学生不能亲眼看到和身临其境的体会榆林各地的美景。

教学过程:一、自然之美黄土高原、毛乌素沙地和榆林境内的黄河水系,构成了榆林的骨骼和血脉,也早就了榆林的自然之美。

师:看书中图片,认识这些自然美景,并说说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生: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阅读知识链接《黄土高原》看看文中的黄土高原和我们亲眼见到的一样吗?生:畅所欲言。

二、人文之美榆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黄土文化、游牧文化、边塞文化、民俗文化、革命文化在这里交织相融。

陕北民歌、信天游、秧歌、说书、道情、剪纸、石雕、木雕、泥塑、织毯等民间艺术在这里传承发展。

师:看书中图片认识掩埋不了的风景——统万城遗址;绥德的摩崖石刻;榆林四合院;米脂姜氏庄园。

生:自由观看。

师:带着问题看书,欣赏人文景观和欣赏自然景观,有哪些不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和发现我们的家乡——榆林的美景。

其中包括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都市之美,并可以从榆林看到世界之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发现榆林的美景。

教学难点:学生不能亲眼看到和身临其境的体会榆林各地的美景。

教学过程:一、都市之美榆林的市区、县城,街道两边郁郁葱葱的大树,为人门当去夏日的烈阳,公路绿化带、广场绿地、花坛中的小花小草让人赏心悦目。

这被花草树木覆盖的黄土地,就像穿上了一件彩衣,一下子生动活泼起来,整个榆林也变的美丽而充满生机。

二、从榆林看世界师:榆林的美景数不胜数,世界上的美景那就更多了,只要我们用心去欣赏,就会发现美无处不在。

接下来,我们一起环游世界,欣赏各地的美景。

三、我会这样做师:一处景观、一朵鲜花、一个人、一首歌曲或一件事都是可以很美的。

留心观察你的周围,说说你的身边有哪些美。

生:写我身边的榆林美。

小结:榆林的美景中包括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都市之美,并可以从榆林看到世界之美。

第二课陕北人的传统服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陕北人民从古至今的传统服饰:白羊肚手巾、老羊皮袄与二毛子皮袄、肚兜。

教学重点:观察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影视作品中,人们的着装也是各不相同的。

这是因为古今中外,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的人,衣着服饰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由此也构成了衣着服饰的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教学难点:现在我们很多人都不在穿以前的传统服饰,学生很难认识这些服饰的特点与特色。

教学过程:一、白羊肚手巾师:看图总结陕北人的服饰特征。

生:畅所欲言。

师:从榆林的历史、气候、环境特征的角度思考,为什么榆林人都喜欢戴白羊肚手巾?生:因为我们陕北的气候比较干燥与炎热,风沙也比较大。

师:看书中图片,第四套人民币也曾有我们陕北人民,头上也围着白羊肚肚手巾,是我们陕北人特有的标志。

师:影视作品《兰花花》和《陕北牧歌》中也有这样头扎白羊肚手巾的封面人物造型。

师:陕北男人喜欢头扎白羊肚手巾,陕北女人喜欢怎样的头饰呢?生:“大麻花辫子五股股拧”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陕北人民从古至今的传统服饰:白羊肚手巾、老羊皮袄与二毛子皮袄、肚兜。

教学重点:观察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影视作品中,人们的着装也是各不相同的。

这是因为古今中外,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的人,衣着服饰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由此也构成了衣着服饰的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教学难点:现在我们很多人都不在穿以前的传统服饰,学生很难认识这些服饰的特点与特色。

教学过程:一、老羊皮袄与毛子皮袄榆林有三宝——韭黄二毛子皮袄和软糜子笤帚。

这三宝之一的二毛子皮袄,正是榆林羊皮袄的精品。

二、肚兜肚兜是关中和陕北传统的贴身服饰,形状像背心的前襟上面用布带系在脖颈上,下面两边有带子系于腰间。

肚兜的面料上绣有五颜六色的各种图案,如下孩子肚兜上绣有虎头像、“五毒”图案,新婚夫妻肚兜上绣有鸳鸯戏水,象征夫妻恩爱。

师:你最喜欢什么颜色?从白羊肚手巾、羊皮袄和肚兜的颜色,你能看出陕北人对色彩的喜好吗?三、从榆林看世界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的服饰都精美绝伦,保持着鲜明的地方特色。

师:如果让你来设计一件衣服,你会怎么设计?生:我的服装设计第三课榆树成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榆树的形状、特征和作用及榆树生长的环境及其一年四季的变化。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榆树的形状、特征和作用及榆树生长的环境及其一年四季的变化。

教学难点:榆树的形状、特征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相传古时候在榆林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曾经榆树成林,榆林这个名称由此而来。

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榆林满目的常翠曾被滚滚黄沙取代,但是在一代代榆林人的努力下,绿色又回到了榆林。

现在的榆林,不只是榆树成林,柳树、柏树、槐树、杨树等都已郁郁葱葱,绿树成荫。

二、我们的榆林师:榆林,榆树成林。

你知道榆树长成什么样子吗?你知道你生活所在地周围的那棵树是榆树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认识榆树。

生:榆树树苗的树皮平滑,颜色是灰褐色或浅灰色,长大后,树皮呈暗灰色,变得粗糙;榆树的叶子总体呈椭圆形、叶尖渐尖,边缘呈锯齿状。

榆树的果实呈圆形,顶端有一个小凹口,中间包裹着榆树的种子,很像古时候的铜钱,因此榆树被人们称为“摇钱树”。

师:很好,榆树喜光,耐旱,耐寒,还可以在贫瘠的土壤里生长,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

它的根系发达,可以抗风、保持水土;生长快,寿命长,具有抗污染性,叶面滞尘能力强。

黄土高原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宜榆树生长。

三、知识链接舌尖榆钱香:榆钱有多种多样的吃法,生吃、煮粥、笼蒸、做馅等等。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榆树的形状、特征和作用及榆树生长的环境及其一年四季的变化。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榆树的形状、特征和作用及榆树生长的环境及其一年四季的变化。

教学难点:榆树的形状、特征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镇北台上的老榆树在榆林的著名景点镇北台上,生长着两棵与镇北台同龄的老榆树。

历史上,榆林北部和红山一带榆树成林连片,由于战乱、灾荒以及种种原因,红山周围的榆树已经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唯独留下镇北台上的两棵老榆树,向人们诉说着这里曾有的无尽辉煌和繁华,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思。

二、绿树成林新榆林榆林人民植树造林的历史源远流长。

而现在,榆林人民更是将植树造林的传统发扬光大。

不但有榆树林,还有杨树林、柳树林刺槐林。

三、从榆林看世界榆林人民通过植树造林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各种树木成为榆林治沙和城市绿化的功臣。

而其他国家是怎么改善生态环境的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四、我会这样做选择你家周围、校园里或者上学路上的一棵树。

观察并向大家介绍一下。

让更多的人能认识它。

我的树朋友第四课灵性的石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石雕文化。

石雕的起源、传承、发展和中间各种石雕的历史故事。

绥德县是石雕之乡,200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民间艺术石雕之乡”。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石雕文化。

石雕的起源、传承、发展。

教学难点:各种石雕的历史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绥德县是石雕之乡,200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民间艺术石雕之乡”。

绥德的汉子们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世界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表达在一块石头上,为这些石头添加了一丝灵性,将它们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师:绥德石雕艺术源远流长,世代相传。

为古老的华夏文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师:你们见过真实的狮子吗?看看图片中华清池门前的石狮,比一比和真实的狮子在外形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你认为这只石雕狮子是完全按照真实的狮子雕刻的吗?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石牌楼在古代被称为石牌坊。

自明时出现石牌坊后,明州(绥德)石牌坊艺术就如雨后春笋,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

而现在绥德最有名的石牌楼要数“天下第一楼”。

“天下第一楼”共有五门六柱十九楼,五门取意中兴之门,走向世界之门;六柱蕴含大顺之意;十九楼中十代表一,指一元复始、气象万新,九为多多益善、欣欣向荣。

整个石牌楼长36.9米,高16.9米,足有五层楼高,气势雄伟。

师:“天下第一楼”有那么多精美的雕刻,让我们看的眼花缭乱,你最喜欢“天下第一楼”中的哪块石雕呢?生:自由发表意见。

(盘龙石、凤戏牡丹、花鸟雕刻、人物雕刻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石雕文化。

石雕的起源、传承、发展和中间各种石雕的历史故事。

绥德县是石雕之乡,200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民间艺术石雕之乡”。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石雕文化。

石雕的起源、传承、发展。

教学难点:各种石雕的历史故事。

教学过程:“天下第一楼”的石狮子绥德将石狮雕刻发挥得淋漓尽致、登峰造极。

二、千狮桥在绥德,有一座桥因石狮而著名,这就是千狮桥。

千狮桥横跨无定河,桥上两边护栏柱子上及桥两端凉亭周围共有1008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石刻狮子。

桥上石狮,站、走、蹲、卧、爬、滚、腾、跃、抱等姿态各异,无一雷同。

三、从榆林看世界石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从那时起,石雕便一直沿传至今。

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石雕艺术的创作也不断地更新进步。

第五课土乐沙趣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滑沙运动,感受沙土带给我们的乐趣,会简单的制作一幅沙画。

教学重点:了解滑沙这项运动。

教学难点:会制作一幅沙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我们的榆林1.谈话,谁去过榆林,一路上你见到路两边最多的是什么?(沙子)2.生活中沙土有没有给你带来快乐?(生畅所欲言)二、了解滑沙运动1.自读58页资料链接,了解滑沙运动以及它的起源。

2.小组讨论:你认为滑沙运动应该注意哪些?3.指名汇报,学习59页滑沙安全知识。

4.和同学讨论一下,平常玩“土游戏”时,还能有哪些创新的玩法?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最多。

5.班内展示,并说一说玩法。

三、课堂总结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导入沙土中我们有哪些有趣的玩法?二、从榆林看世界1.黄土黄沙中还有哪些乐趣,你知道吗?2.自学65、66页,了解我们身边的“土游戏”3.玩沙小主题:沙雕画制作a.读67、68页内容,了解沙雕画制作的方法和步骤.b.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制作沙雕画。

c.在组内分享自己的沙雕作品。

4.评选优秀作品三、课堂总结四、布置作业第六课故事中的榆林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榆林的风景名胜和有关的传说故事,感受榆林的悠久历史,热爱我们的这片土地。

教学重点:了解了解榆林的风景名胜和有关的传说故事。

教学难点:感受榆林的悠久历史,热爱我们的这片土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你喜欢听故事吗?你听过榆林的民间传说故事吗?二、我们的榆林1.自读71页资料链接与陈忠实、高建群的话。

2.看图,认识镇北台、花马池、二郎山等名胜古迹。

3.读一读相关的传说故事。

4.小组讨论:通过读故事,你对榆林有多累哪些了解?5.班内汇报三、课堂总结四、布置作业课后收集更多的榆林的名胜古迹的图片和传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