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康复治疗
中风患者康复的具体方法
中风患者康复的具体方法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中风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身体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中风患者康复的具体方法:
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中风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治疗师可以通
过锻炼和肌肉刺激等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
2.语言治疗:中风后,患者可能会面临言语障碍或语言失调的问题,语言治
疗师可以通过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和沟通能力。
3.营养治疗:中风患者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保证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营养
师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要,提供适当的饮食建议和指导。
4.心理治疗:中风患者需要通过心理治疗师的指导,积极面对疾病和康复过
程中的挑战和困难,增强心理素质。
5.康复性工作:中风患者可以通过康复性工作来练习身体运动能力和认知能
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6.家庭照护:中风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得到家人和护理人员的支持和照顾,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地帮助中风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和康复训练。
以上是一些中风患者康复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需要在医生、物理治疗师、语言治疗师等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康复的时间和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中风患者需要耐心、坚持并保持积极的心态。
二分急救八分康复,说说中风的中医治疗--访南京市中医院脑病科主任中医师、副教授张晖
专家访谈接受了来访,张主任首先介绍说:中医提倡整体观,注重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和平衡,中医对中风的治疗康复有独特优势。
在治疗中风的同时,还注重身体其他器官机能的调理,而身体器官机能调理平衡后,又可促进中风的治疗与康复。
好些中风患者经中医治疗后,往往会惊喜地发现不仅中风得到临床治愈或者各种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而且不知不觉中身体器官其他方面功能也得到了改善。
近几年有许多研究表明:中医和现代康复技术的结合,能够更有效改善中风病情,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致残率。
2018年出台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诊治专家共识》纳入了一段“中医中药治疗”的论述,这在中国急诊疾病共识中尚属首次。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并存的现状,以及中医药在这个领域具有独到疗效这一事实。
目前,中医院脑病科对中风的治疗基本遵循“一突出、二介入、四结合”的原则。
“一突出”:突出中医特色;“二介入”:中风早期康复介入、脑血管造影与支架成形术介入检查治疗;“四结合”:针灸与中药相结合、急救与康复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相结合。
一个急性中风病人从急诊接诊到快速完善相应检查到送入病房进行救治,从医院相关科室层面建立一个完善而全面的绿色通道,最大化地抢时间救治病人。
张主任告诉我们,中风康复强调3个原则:早期、持续、正确。
“早期”即只要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和血压正常)平稳在48小时以上,经综合评估无禁忌后,就应立即进行康复治疗。
发病后的1~3个月,是康复治疗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期。
“持续”是指患者对康复治疗要有毅力和耐心。
原则上三个月以内为最佳时间,半年以内可恢复。
但是医学没有绝对化,总会有个体差异,临床上经常会有超过半年以上的病人坚持康复,症状还或多或少的得到改善。
所以只要坚持长期康复治疗,总会有奇迹出现。
“正确”是指康复并不是简单的伸伸胳膊踢踢腿,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了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吞咽训练、理疗、器械锻中风发生后,前期抢救很重要,首先要让人活下来。
中风后的康复护理计划
中风后的康复护理计划中风,也被称为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它会造成脑部的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脑细胞受损甚至死亡。
中风后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护理,以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功能。
本文将探讨中风后的康复护理计划。
一、认知康复中风后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认知障碍,如失忆、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困难等。
因此,认知康复在康复护理计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 提供结构化的日常生活给予患者一个有规律的起居作息时间表,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些活动包括起床时间、饮食时间、锻炼时间等。
通过日常生活的结构化,患者能够增加对环境的认知,提高记忆力。
2. 认知训练利用各种认知训练方法,例如记忆游戏、解谜题、阅读等,帮助患者恢复记忆和注意力。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认知训练方案。
3. 社交参与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例如和家人朋友聊天、参加康复小组活动等。
这样能够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增加认知刺激,促进康复。
二、言语和语言康复中风后的患者可能出现言语和语言障碍,如言语不流利、理解困难等。
言语和语言康复对于恢复沟通能力至关重要。
1. 失语治疗采用口语训练、声音放松和肌肉锻炼等技术,协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进展和需要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康复效果。
2. 语言理解训练通过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训练,提高患者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这可以包括听写练习、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等。
3. 语言表达训练通过练习发音、组织语言和表达思维等技巧,帮助患者改善口语表达能力。
这可以包括朗读短文、进行对话练习等。
三、运动康复中风后的患者常常出现肌肉无力、协调能力下降等运动功能障碍。
因此,运动康复在康复护理计划中也很重要。
1.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疗法,如按摩、热敷、电刺激等,促进肌肉松弛和血液循环。
物理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
2. 功能训练通过独立和协助性的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提高运动技能。
这可以包括梳洗、穿衣、吃饭等日常活动的练习。
中风针灸康复治疗PPT课件
针灸康复治疗应持续进行,以巩固疗 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程分期
根据中风的病程分期,选择合适的针 灸治疗方法,如急性期以醒脑开窍为 主,恢复期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 主。
注意事项
适应症选择
针灸康复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中 风患者,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选择适应症。
配合其他治疗
针灸康复治疗可配合其他治疗方 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以提高疗效。
治疗效果
经过4个月的治疗,患者左侧肢体肌 力逐渐恢复,可以独立行走,语言 功能也有很大改善,能够进行简单 的交流。
典型案例三
患者情况
患者张先生,48岁,因脑梗导致右侧肢体偏瘫,伴有吞咽障碍。经过急性期治疗,病情 稳定后开始针灸康复治疗。
治疗方案
采用头针、体针和耳针治疗。头针刺激头皮感觉区,调节大脑皮层功能;体针刺激上肢、 下肢的穴位,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耳针刺激耳部穴位,改善吞咽功能。
中风针灸康复治疗 ppt课件
• 中风概述 • 中风针灸康复治疗原理 • 中风针灸康复治疗方法 • 中风针灸康复治疗注意事项 • 中风针灸康复治疗案例分享
目录
Part
01
中风概述
中风的定义
定义
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血,进而引 发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
病因
治疗效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明显恢复,可以独立行走,吞咽功能也有很大改善 ,能够正常进食。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严格消毒
针灸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消毒,预 防感染。
观察病情变化
针灸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 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
预防措施
STEP 02
中风后康复
中风后康復治疗方案诊断:1、询问病史疗程、损伤部位,出现的功能障碍。
2、对病人进行康复评定(Brunnstrom法、MAS法、MRC法、肌电图测定、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上田敏评价法、FIM评定,平衡功能评定(定量,定性),高级脑功能评价法、Fngl-Meyer评价法等)。
3、结合原辅助检查(CT、MRI)或必要时予CT、MRT复查。
治疗:1、目标:通过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措施,达到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调整心理状态,促进功能恢复,充分发挥残余功能的争取,达到生理自理,回归社会。
2、康复治疗(1)急性期的康复治疗: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神经体征48小时不再进展即可康复,但严重脑出血可稍延迟。
主要①预防并发症(压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及深部静脉炎等)。
②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早期运动防止废用综合征科学运动防止误用综合征a、按摩b、被动运动(病后2-3天开始、两侧均要进行、手法轻、每日2次,各关节运动方向均要进行训练、每个方向3-5次)c、体位治疗(良肢位)抑制痉挛、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注意:1、临时体位,必须定时更换2、尽量减少仰卧位时间(姿势异常、压疮)3、防止肩关节受伤(2)恢复期的康复治疗:①分期目标:a、软瘫期:利用各种方法恢复或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运动。
b、痉挛期:控制肌痉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c、改善期:促进选择性运动、精细和速度运动更好地恢复,继续控制肌痉挛。
②训练程序:a、床上训练。
翻身b、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
(双膝立位平衡到单膝立位平衡)c、从坐到站起训练。
d、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
e、步行训练(步行前准备运动,扶持步行式平等水内步行、改善步态的训练,上下后训练、复杂步行练习)f、上肢及手功能训练(肩关节和肩带的活动,肘关节活动,腕关节屈伸及桡、尺侧偏移;掌指、指间关节各方向的活动以及对掌,对指,抓掌,释掌等,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训练)。
中风后的康复训练方案
中风后的康复训练方案中风(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后遗症可能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康复训练是中风患者恢复功能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案可以帮助患者重建日常生活技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中风后的康复训练方案,并探讨其在恢复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认知训练中风后,许多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下降。
为了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认知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认知训练可以包括如下活动:1. 记忆训练:患者通过记忆游戏、重复练习等方式来提高记忆能力。
2. 集中注意力训练:患者可以尝试通过进行一些专注力训练活动(如数独、交叉字谜)来提高注意力水平。
3. 智力游戏:像拼图、纸牌等智力游戏可以帮助患者锻炼思维能力。
二、语言和沟通训练中风后,许多患者可能面临语言和沟通能力下降的问题。
语言和沟通训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良好的言语康复:语音专业人士可以帮助患者通过言语训练来恢复语言能力。
2. 书写和阅读练习:通过书写和阅读练习,患者可以提高书写和阅读的能力。
3. 沟通技巧训练:患者可以借助沟通专家的指导,学习一些沟通技巧,如使用简单的手势、表情或辅助通讯工具。
三、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中风后,患者可能面临肢体功能的丧失或减弱。
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旨在恢复肌力、协调性和灵活性,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方法:1. 肌力训练:通过进行肌力训练,患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如下肢肌力训练、上肢肌力训练等。
2. 平衡和协调性训练:通过进行平衡和协调性训练,患者可以提高平衡感和协调性,如单脚站立、平衡板训练等。
3. 灵活性训练:通过进行灵活性训练,患者可以增加身体的灵活性,如瑜伽、伸展运动等。
四、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中风后,患者可能需要重新学习一些日常生活技能,以便恢复独立生活能力。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包括以下内容:1. 自我照顾训练:患者可以通过自我照顾训练来恢复个人卫生能力,如洗脸、刷牙等。
中风病人的7种常见康复方法
中风病人的7种常见康复方法
1、传统中医康复疗法:包括针灸、推拿、中药、食疗等。
2、运动疗法:包括关节活动、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站立训练、行走训练等。
3、作业疗法:包括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基础动作、职业劳动动作及工艺劳动动作训练等。
目的是让患者逐渐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种种需要。
4、吞咽及语言训练:对有吞咽障碍的病人施行吞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吞咽功能;对失语患者施行言语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说话能力。
5、各种理疗:包括电疗、光疗、水疗、蜡疗以及中西医结合的电针疗法、超声疗法、穴位磁疗、中西药直流电导入疗法等。
6、心理康复:研究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智力状况,运用心理疗法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
7、康复工程:包括各种矫形器的选择、使用等。
中风四年恢复如初的案例分享
中风四年恢复如初的案例分享
以下是一个中风四年恢复如初的案例分享:
患者张先生,五年前突发脑中风,导致左侧肢体偏瘫,语言不清,生活无法自理。
经过四年的康复治疗和积极锻炼,张先生的身体状况有了显著改善。
现在,他已经能够独立行走,手部功能也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能够自理。
语言方面,虽然还有一些口音障碍,但已经能够与人正常交流。
在康复过程中,张先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
同时,他也注重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规律作息。
此外,张先生还加入了一些康复俱乐部,与病友们互相鼓励、交流经验,共同进步。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中风患者经过长期的治疗和锻炼,是有可能恢复到接近正常的生活状态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风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耐心和积极配合。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请注意,以上信息并非专业医疗建议。
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正在经历类似的情况,请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中风患者恢复期康复治疗及护理
中风患者恢复期康复治疗及护理中风是以局灶性脑缺血为重要特征的脑血管疾病,表现为口眼歪斜、偏身麻木等,具有发病致死致残率高等特点,目前我国有中风患者700万例,致残率达86%。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中风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有50%以上患者遗留心理情感与运动障碍等并发症,与恢复期康复治疗不足有关。
中风恢复期给予患者积极有效康复护理对减少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
中风恢复期患者治疗以恢复肢体功能障碍为主,由于恢复期患者具有躯体方面与心理障碍,需要重视患者生理心理康复护理。
一、中风患者恢复期康复治疗护理很重要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卒中,是以弥漫性脑补缺血为主要特征的脑血管疾病,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謇涩等,具有起病急复发率高等特点。
目前我国每年新发中风患者约150-200万例。
随着医学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中风患者致残率提升,由于恢复期护理康复治疗不足导致大多数患者遗留诸多并发症。
中风恢复期给予患者有效护理对促进病情康复意义重大。
中医护理介入康复是实现残疾预防康复的重要措施,要加强与康复医师等协同合作,寻找个体化训练计划,使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得到系统规范化康复治疗。
1.恢复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对中风恢复期时间界定尚未形成统一意见,通常指发病后2周至6个月。
生活质量是英国经济学家提出的社会学概念,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生活质量是不同文化体系个体对生存目标期望及关注生存状况体验,医学界制定多种生活质量量表,影响中风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因素有很多,中风恢复期患者合并有抑郁症等生活质量较低。
中风恢复期患者出现肢体活动不利,意识障碍等社会角色功能丧失,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医学治疗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通过心理行为干预与系统康复干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恢复期治疗护理有利于病情康复中风是我国老年人群常见多发病,随着社会的进步,中风发病年龄不断提前。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中风患者致残率逐渐增加,中风急性期过后多数患者出现言语功能障碍,活动能力减弱,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心理变化,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康复护理,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改善,中风恢复期给予康复护理非常重要。
26例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
能 、语 言 和 吞 咽 功 能 进 行 康 复 治 疗 。结 果 : 2 例 患 者 , 急性 期 以 常 规 中 西 医 结 合 疗 法 治 疗 , 恢 复 期 在 治 疗 的 同时 予 以康 复 训练 , 取 得 了 良 6
好 效果。结论 :中风恢复期通过有效的康复治疗及护理 可减 轻残障,促进功能恢复 ,使 患者重新 获得 生活和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邱 永斌 吴 斌 钱如 东
汤 山 2 0 3 106 江 苏南京 军区总医 院汤 山分 院康复 中心 ,江 苏
【 摘
要 】 目 的 : 探 讨 中 风 患 者 恢 复 期 的 康 复 治 疗 方 法 。 方 法 :2 例 中 风 患 者 , 通 过 中 药 治 疗 、针 灸 推 拿 疗 法 对 患 者 的 肢 体 运 动 功 6
走 ,用力 较大 而均匀 ,动作连 贯 ,使局 部皮肤有灼 热感 , 使 皮 肤 与 皮 下 组 织 血 运 丰 富 、 营 养 改 善 。 ( )揉 捏 法 : 用 3 手 指 或 手 掌 作 相 对 的 不 断 的 用 力 旋 转 进 行 , 使 肌 肉 韧 带 营 养得 到改善。 2 5 语 言和吞 咽功 能的康 复训练 中风患 者语 言障碍 ,吞咽 困 . 难 ,易使 患者 内心 压抑 ,情 绪 异常 急躁 ,因此 语言 和吞 咽功 能 的康复训 练尤 为重要 。引导 患者进 行 以下几方面 的训练 : ① 呼吸控 制 ;② 下颌运 动 ;③ 口面 运动 ;④ 舌运动 ;⑤ 软 1 临 床 资 料 腭 运 动 。 同 时进 行 发 音 、听 觉 理 解 、 口语 表 达 等 训练 。与 病 本 组 2 例 中 风 患 者 中 , 男 1 例 , 女 l f , 年 龄 最 大 8 人 对 话 时 语 速 缓 慢 清 楚 , 给 病 人 充 分 的 时 间 回 答 问 题 , 可 6 6 or J 5 岁 ,最 t 4 岁 ,平 均 6 岁 ;5 岁 以 下 3 , 5 ~ 6 岁 i f , J6  ̄ 2 O 例 1 0 5J J 通 过 写 字 、 手 势 等 肢 体 语 言 以 弥 补 和 完 成 讲 话 内容 。还 可 . 6 ~ 7 岁 5 , 7 ~ 8 岁 2 ,8 岁 以上 1 ;全 部病 例 为 恢 利 用 收 听广 播 , 阅 读 等 方 式 训 练 病 人 发 音 。 1 0 例 1 O 例 O 例 复 期 ,病 程 平 均 2 月 ; 脑 血 栓 形 成 1 f ,脑 出 血 6 , 脑 3 结 果 个 60 例 梗 塞 后 遗 症 4 。有 高 血 压 病 史 l 例 , 冠 心 病 病 史 4 , 合 例 8 例 l例 患 者 , 其 中痊 愈 2 ,显 效 8 ,有 效 2 , 患者 住 2 例 例 例 并 糖 尿 病 病 史 l例 。 2 院最 长 7天 ,最 短8 ,平 均 住 院天 数 1 天 。 6 天 5 2 康 复 治 疗 4 讨 论 2 1 中药 康 复 治 疗 中风 病 人 恢 复 期 一般 需 3 1个 月 ,服 . —2 中风 恢 复 期 主 要 在 促 进 运 动 功 能 的 恢 复 及 功 能 代 偿 , 药 时 间 最 好 能 坚 持 5 , 复 发 率 可 降 低 5 一 % 以 中成 药 为 逐 渐 恢 复 生 活 自理 、行 动 及 工 作 能 力 , 通 过 有 效 的 康 复 治 年 %9。 首 选 , 如 血 栓 心 脉 宁 、脑 血 栓 片 、 华 佗 再 造 丸 等 , 亦 可 配 疗 及 护 理 可 减 轻 残 障 , 促 进 功 能 恢 复 , 使 患 者 重 新 获 得 生 合 使 用 益 气 滋 阴 , 温 阳养 血 类 药 物 , 如 中 药 汤 剂 补 阳还 五 活 和 工 作 能 力 , 提 高 生 活 质 量 。 要 注 意 以下 事 项 : 汤 ,镇肝熄 风汤 等。 同时注意 控制 血压 、血脂 、血粘度 、 ( )心 理 护 理 : 急 性 期 家 属 及 病 人 的 注 意 力 在 抢 救 生 1 血 糖 等 容 易 引起 中风 复 发 的 原 有 疾 病 。 命 上 ,而 在 康 复 期 则 往 往 急 于 功 能 恢 复 ,要 求 很 快 自理 , 2 2 针 灸 推 拿 疗 法 中风 患 者 生 命 体 征稳 定 、意 识 清 醒 即 甚 至 去 工 作 。要 求 用 新 药 、新 方 法 治疗 者 颇 多 。有 部 分 病 . 给 予 早 期 针 灸 治 疗 , 既 能 控 制 病 情 发 展 ,亦 能 有 效 地 减 轻 人表 现悲观 、 失望 ,精 神抑郁 。因此 ,要 多鼓励病 人树立 症 状 。选 穴 : 运 动 区 , 平 衡 区 , 言 语 一 区 、 二 区 , 口歪 舌 偏 战胜 疾病 的信心 ,要身 残志不 残 。要 实事求 是地对待 自己 者 取 地 仓 、 颊 车 、 廉 泉 、 人 中 , 上 肢 取 肩 、 曲池 、 手 i 里 、 的疾 病 和 功 能 , 力 争 取 得 良好 的 预 后 。 要 与 医 护 人 员 、 家 外 关 、合 谷 , 下 肢 取 髀 关 、 血 海 、 伏 兔 、 足 三 里 、 三 阴 交 、 庭 配合好 ,共 同战胜疾 病 。 “ 来之 ,则安 之 ”。否则 , 既 太 冲 , 以 上 穴 位 分 2 , 隔 天 轮 流 使 用 。针 灸 的 同时 配 合 推 急 于 求 愈 , 则容 易 急躁 , 反 而 不 利 。 组 拿 ,能 促 使 肢 体 功 能恢 复 , 防止 肌 肉萎 缩 ,关 节 畸 形 。 ( ) 注 意 合 理 用 药 : 由 于 病 人 往 往 同 时 患 有 几 种 2 2 3 肢 体 运 动 功 能 的 康 复 训 练 病 情 稳 定 、 神 经 系 统 体 征 病 或 多 种 症 状 ,本 来 医 生 开 给 的 药 物 已有 多 种 ,亲 友 或 家 . 好 转 的 病 人 应 尽 早 开 始 功 能 锻 炼 。先 作 被 动 运 动 , 方 法 是 属不 要 自行 再加用 许 多药物 。过多 、过乱 的应用药物 ,对 术 者 一 手 握 住 患 侧 关 节 近 端 , 另 一 手 握 其 肢 体 远 端 ,缓 慢 胃 、 肝 、 肾 或 造 血 系 统 有 可 能 产 生 副 作 用 , 不 但 不 能 加 快 活 动 关 节 ,达 关 节 最 大 活 动 度 或 引起 疼 痛 时 为 止 ,每 日3 4 - 恢 复 ,反 而 可 引 出其 他 问题 。 ( )防 止 脑 卒 中 再 发 : 在 恢 复 期 预 防 再 发 很 有 意 义 。 3 次 ,每 次 时 间 逐 渐 延 长 , 同时 指 导 患 者 自行 用 健 手 握 住 患 手 作 患 侧 肢 体 的被 动 运 动 。待 瘫 痪 肢 体 肌 力 有 所 恢 复 , 即 因为脑卒 中可 以突 然再 发 ,发 作次数越 多 ,每次 的后遗 症 可指 导进行 主动运 动 ,如 仰卧伸 手 、抬 脚 、大小关 节屈 伸 加 起 来 , 预 后 就 更 差 , 死 亡 率 也 大 大 增 加 。 为 了 防 止 再 转 动 , 逐 渐 起 、 站 立 、 行 走 、 下 蹲 并 配 合 拉 绳 、 提 物 等・ 发 , 应 全 面 实 施 二 级 预 防 措 施 , 注 意 血 压 平 稳 ,食 入 量 适 运 动 , 逐 步 提 高 肌 力 和 关 节 功 能 , 并进 一 步 训 练 手 的 精 细 宜 ,心 脏 、肺 部 有 无 合 并症 等 。 动 作 如 抓 握 、 捻 动 、 扣 扭 扣 、用 匙 筷 、 翻 书 报 等 以 提 高 生 ( )做好家庭康复:康 复期一般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属 4 活 技 能 。 应 了解 如 何做 好 家庭 康 复 。这 一 时期 药物 已不 是主 要疗 法 。 参考文献 2 4 按 摩 患 肢 按 摩 疗 法 能 调 节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的兴 奋 抑 制 . 1 舒肝解郁法 为主治疗脑卒 中后抑 郁9 例 临床观 察 [] 长 0 J. 过 程 , 促 进 局 部 血 液 和 淋 巴循 环 , 从 而 防 止 或 减 轻 肌 肉 骨 [] 王琪 ,赵建军. 春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2 0 ,2 ( 0 7 3 2): 5 0—5 . 1 骼 的 废 用 性 萎 缩 。 患 肢 应 处 于 功 能 位 置 , 勿 使 肢 体 关 节 扭 [ ] 郑 诚 东,等 . 2 临床 神 经病 学 [ ] 哈尔 滨 :黑龙 江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 M. 转 、 弯 曲 、 防 止 关 节 挛 缩 。 常 用 的 方 法 有 三 种 : ( )摩 2 0 : 5 2— 5 0 1 02 6 —7. 法 :用 手 的掌部或 指腹在 患部顺 着淋 巴回流 方 向, 由末 梢 [] 郑筱 萸. 3 中药新药临床研 究指导原则 ( 试行 )[ . 岫 北京 :中国中医药科 技出版社,20. 02 向心 地 轻 轻 抚 摩 , 可 以帮 助 静 脉 淋 巴 回 流 。 ( )探 擦 法 : 2 用 手 掌 、 火 小 鱼 际 、 掌 根 或 指 腹 在 皮 肤 上 摩 擦 , 方 向 不
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目标及训练原则
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目标及训练原则赵卫锋副主任医师西安市中医院针灸科一、目标及训练原则1.目标:通过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结合,达到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调整心理状态,促进功能恢复,充分发挥残余功能以争取生活自理、回归社会。
2.训练原则: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的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较弱肌肉力量训练。
二、分期治疗的原则(一)急性期:发病数日,应以抢救为主,尽早康复治疗,主要是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
1.预防并发症:预防褥疮、呼吸道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2.预防关节挛缩、变形①按摩;防止和减轻水肿;感觉刺激,肌张力高者―放松手法;肌张力低者―刺激的手法。
②被动活动:由小关节→大关节③体位:卧位时:肢体宜置于抗痉挛体位。
(二)恢复期的治疗(1-3周)1.软瘫期:利用各种方法恢复和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活动,应鼓励病人在床上进行主动活动(翻身→坐位Ⅰ级平衡)。
2.痉挛期:控制肌痉挛和异常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3.恢复期:促进选择性运动和速度运动更好地恢复,同时继续抑制肌肉痉挛。
运动训练按照人类运动发育规律,由简-繁,易-难。
翻身→坐→坐位平衡→双体立位平衡→单膝立位平衡→坐位→站立平衡→步行,大多数病人可越膝立位和跪行阶段。
三、简要方法:1.十指交叉握手的自我辅助活动两手十指交叉,患拇位于最上面,稍外展,由于健侧手指使患侧手指外展,整个上肢的屈肌痉挛可以减轻。
优点:①活动和转移时,偏瘫的肩受保护。
②两手交叉在一起位于中线,感觉和知觉得到改善。
③防止肩胛骨后缩及整个偏瘫侧后缩。
④防止了联合反应。
2.翻身最有意义的活动,它刺激全身的反应和活动。
3.抑制下肢伸肌痉挛:减少下肢伸肌痉挛,同时使肩胛骨前伸、抑制上肢屈肌痉挛。
4.下肢全活动范围控制―学习主动控制下肢。
5.伸髋时抑制伸膝将患肢置于床边的外侧,治疗师使足充分背屈→使膝放松于屈曲位→所有运动阻力消失→主动把脚抬到治疗床上。
中风康复急不得耐心坚持有则守
中风康复急不得耐心坚持有则守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其常见病因是脑血管堵塞或出血,导致脑组织缺氧。
中风也被称为脑卒中,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疾病。
中风后,病人往往需要康复治疗来恢复功能和生活能力。
中风康复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病人和家人们的耐心和坚持。
下文将探讨中风康复的意义,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应该如何激励病人坚持康复。
一、中风康复的意义中风后的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病人恢复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
康复治疗可以提高身体的力量和协调性,使病人恢复行动能力,促进神经的痊愈和修复,帮助病人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并避免进一步受损。
康复治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和听力康复、认知康复等。
不同的康复治疗方式可以帮助病人针对不同的功能恢复,从而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
二、康复过程中的困难中风康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病人在康复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1. 心理困难:病人可能会感到忧郁和孤独,特别是在初期康复期间。
2. 身体困难:中风导致瘫痪或部分瘫痪,使得很多病人难以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活动。
疼痛和创伤也会给康复带来挑战。
3. 语言和认知困难:病人可能会遇到语言障碍和认知障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治疗。
4. 金融和社会负担:中风康复治疗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对家庭经济带来的压力往往是很大的。
5. 康复成果的不确定性:康复的失望和沮丧会出现,因为恢复的成果常常是长时间的,可能需要数月或数年的努力,甚至更长。
三、如何激励病人坚持康复中风康复需要长期不断的努力和坚持,这需要很大的毅力和自我激励。
以下是一些激励病人坚持康复的方法:1. 为康复制定详细计划:制定详细的计划可以帮助病人依次完成康复的各个阶段。
2. 定期测评并记录进展:定期进行进展记录和测评可以帮助病人看到自己的进步,并坚定信心。
3. 集中注意力于成功故事:聆听那些康复后恢复生活的成功故事,可以帮助病人维持信心。
突发中风患者住院期间的康复计划
突发中风患者住院期间的康复计划1. 患者情况该计划适用于突发中风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康复治疗。
中风是一种常见危急疾病,患者经历了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可能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和认知能力减退。
2. 康复目标- 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提高患者的认知和语言能力- 帮助患者重新适应日常生活活动3. 康复计划3.1 肢体功能康复- 进行物理治疗,包括肌肉和关节活动训练,以恢复肢体的运动能力- 实施康复护理,包括床位转移和行走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活动能力- 提供辅助器具和适当的支持,如助行器、矫形器等3.2 认知和语言康复- 进行认知训练,包括记忆和注意力的练,以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提供语言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使用认知辅助工具,如记事本、提醒器等,以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组织和记忆信息3.3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教育患者关于日常生活活动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提供日常活动训练,包括个人卫生、饮食和穿戴等,以帮助患者重新独立完成这些活动- 定期评估和调整康复计划,以满足患者的进展和需要4. 康复团队为了有效执行康复计划,建议组建一个多学科康复团队,包括以下专业人员:- 神经科医生- 临床物理治疗师- 临床语言治疗师- 职业治疗师- 社会工作者5. 康复评估和记录在康复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评估以跟踪患者的进展。
相关专业人员应记录康复过程和结果,以评估康复计划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结论突发中风患者住院期间的康复计划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提高认知和语言能力,并帮助患者重新适应日常生活活动。
通过建立康复团队,并进行定期评估和记录,我们可以实现更好的康复效果。
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治疗
两周后,
始恢复,
急性期, 约两周内, 患肢呈弛 缓性瘫痪。 锥体束休 克所致。
痉挛始现, 无随意活 动,以共 同活动、 联合反应 为主
约持续两 周,可随 意引起共 同运动痉
挛加重。
共同运动 减弱,出 为主,能 完成较难 的功能活 动,痉挛 明显减轻
虚 阴虚、气虚
风痰、痰湿 痰
火
肝火、心火 气血 逆乱
风
肝风、外风
上犯 于脑
气逆 气
血
血瘀
2、中风病
脾
心
病位在脑
肾
有无神识昏蒙
中经络 中脏腑
本虚标实
肝
标:风火相煽,痰湿壅盛
本:肝肾亏虚、气血衰少
瘀血阻滞,气血逆乱
3、中风偏瘫恢复的发展规律
中风偏瘫特有的异常运动模式:上肢的屈肌和下肢的伸肌 共同运动的肌痉挛模式。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阶段4
阶段5
Brunnstrom的6阶段理论
共同运动 消失,痉 挛基本消 失,协调 运动大致 正常。
阶段6
4、中风恢复期康复临证思路
偏瘫恢复早期
临
表现为软瘫、肌力、肌张力低下
证
采取促进患侧软弱无力肌群收缩的
思
治疗方法,尽快提高肌力和肌张力
路
软瘫的治疗应以发展肌力为重点
偏瘫恢复中后期 表现为硬瘫,以上肢屈肌和下
痉挛期的中医康复治疗
①针灸治疗 根据刺激I a纤维、强化α运动神经元功能引起交互抑
制的原理,利用拮抗肌收缩抑制主动肌。故以“痉挛肌之 拮抗肌取穴”为基本原则。 [穴位]:上肢取肩髃、肩中(位于肩臂三角肌之中央,当后 臂肱骨之外侧,去肩骨缝2.5寸)、手三里、外关、合谷; 下肢取三皇穴(相当于脾经的阴陵泉、漏谷、三阴交)、 委中、承山。 [操作]:常规操作。
中风偏瘫现代康复治疗[宝典]
定制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包括物理治疗 、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早期介入
尽早开始康复治疗,一般在患 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开始。
持续治疗
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持续进行,并根据患者恢
复情况进行调整。
康复治疗的时间和阶段
急性期康复
后期康复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的急性期内开始, 主要目标是预防并发症、改善姿势控 制和预防痉挛。
职业技能训练
根据患者之前的职业背景,进行针 对性的职业技能训练,帮助患者重 返工作岗位。
语言疗法
语言能力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语言能力评估, 了解其语言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口语训练
针对患者的口语表达障碍,进行 发音、语速、语调等方面的训练。
阅读和书写训练
提高患者的阅读和书写能力,帮 助其更好地进行交流和表达。
中风偏瘫现代康复治 疗宝典
目录
• 中风偏瘫概述 • 中风偏瘫的现代康复治疗理念 • 中风偏瘫的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 中风偏瘫的康复护理和家庭支持 • 中风偏瘫的预防和保健
01
中风偏瘫概述
中风偏瘫的定义
01
02
03
定义
中风偏瘫是指由于脑部血 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 损伤,进而引起肢体瘫痪 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
半年后至一年内进行,主要目标是进 一步提高功能水平、增强日常生活能 力和适应社会生活。
恢复期康复
在急性期后至半年内进行,主要目标 是提高功能水平、增强肌肉力量、改 善运动协调性和日常生活能力。
03
中风偏瘫的现代康复治 疗方法
物理疗法
运动疗法
通过主动和被动运动,改 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 和协调性,促进肢体功能 恢复。
脑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成功病例
脑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成功病例**市人民医院开展脑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近年来,脑中风患者越来越多,死亡率也较高,存活者中,约四分之三的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
很多人病前为家庭、为事业努力奋斗,患中风偏瘫后就再也无法站起来,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
如果在发病早期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开展后就开始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市人民医院康复科采取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以及中医相结合,全新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模式,使中风偏瘫患者重新站起来不再是梦想。
张某,是一位高血压患者,今年63岁,一年前不幸患上了脑中风,幸好当时家人及时把他送往医院,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总算保住了性命,但却留下了很多后遗症。
偏瘫,言语不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使张某感到十分苦恼。
中风以后张某便一直瘫痪在床,每天过着痛苦、忧郁、生不如死的生活,还给家人带来很大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压力。
家人带着张某四处求医,效果都不是很明显,而且还花费了很多金钱,这种结果使张某完全丧失了治疗的信心。
正当张某准备就此听天由命、了此残生时,一个意外消息又让他感到一丝新的希望!经朋友介绍,现在**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治疗中风引起的后遗症效果不错,当地的口碑非常的好。
张某及其家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便兴奋的不已,于是第二天家人就带着张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了人民医院康复科**侠主任!根据张某的情况,**侠主任给他开出了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案。
以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为根底,辅以传统康复手段,快速修复衰老、损伤的神经因子;并能够激活自身神经细胞实现自身细胞分化、自我更新,实现自身神经细胞持续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的作用,恢复神经纤维的完整性及传导功能,进而恢复各种功能障碍。
之后结合中医调理脏腑功能,增强人体微循环、疏经通络、活血化瘀,固本培元、净化人体内部环境让细胞因子在更优越的环境下存活及工作,促进神经细胞的复苏和再生,增加新细胞的增殖分化,极大提高和稳定了治疗效果。
中风康复治疗方法
中风康复治疗方法
中风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生活方式改善:包括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
2. 物理康复疗法:包括按摩、热敷、冰敷、电疗、针灸、理疗等。
3. 语言康复:通过语言训练、说话训练等,帮助中风患者恢复言语功能。
4. 运动康复: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帮助中风患者恢复运动能力。
5. 心理康复:包括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帮助中风患者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康复。
6. 药物治疗:包括抗凝血、降脂等药物,通过药物治疗来预防中风。
7. 手术治疗:包括颅内出血、脑梗死等严重情况,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中风偏瘫的治疗方法
中风偏瘫的治疗方法
中风偏瘫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其他辅助治疗措施。
1.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血剂、抗血小板聚集剂、脑血管扩张药物等,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及脑血管再闭塞。
2.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中风偏瘫患者恢复功能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
物理治疗通过运动训练、肌肉拉伸等手段恢复患者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运动功能。
言语治疗主要针对患者的语言和咀嚼吞咽功能进行训练。
职业治疗则通过助力器具和技能训练帮助患者重新适应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3. 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包括中医治疗、针灸、推拿、理疗等,可以辅助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此外,床位转换、体位转换、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也是帮助中风偏瘫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中风偏瘫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和康复师的治疗,坚持康复训练,并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康复治疗
(1)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①预防并发症(压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及深部静脉炎等)。
②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a、按摩
b、被动运动
c、体位治疗
(2)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①分期目标:
a、软瘫期:利用各种方法恢复或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运动
b、痉挛期:控制肌痉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c、改善期:促进选择性运动和速度运动更好地恢复,继续控制肌痉挛。
②训练程序:
a、床上训练。
b、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
c、从坐到站起训练。
d、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
e、步行训练(步行前准备运动,扶持步行式平等水内步行、改善步态的训练,上下后训练、复杂步行练习)
f、上肢及手功能训练(肩关节和肩带的活动,肘关节活动,腕关节屈伸及桡、尺侧偏移;掌指、指间关节各方向的活动以及对掌,对指,
抓掌,释掌等,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训练)。
g、作业治疗训练
(3)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
①继续进行维持性康复训练,以防功能退化。
②适时使用必要的辅助器具,以补偿患肢的功能。
③对患侧功能不可恢复或恢复很差者,应充分发挥健侧的代偿作用
④对家庭环境做必要和可能的改造。
⑤应重视职业、社会、心理康复。
1、早期康复(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此期患者一般表现为迟缓性麻痹,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也不出现联合反应,机体基本处于全面松弛状态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基本目的: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如肿胀、肌肉缩短、关节活动度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尽早的改善,预防并发症。
早期康复方法:
(1)正确体位:教会家属和护理人员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的方法,要求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拍背数下。
(2)翻身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分别向两侧转动,双足撑床。
(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上举过头,侧举,指鼻,双腿屈曲撑床抬臀,双腿交叉侧移等。
(4)床边被动运动——上肢:肩胛带、肩关节(超过90°有阻力时需注意不要过度提拉)、肘关节、腕指关节(掌指关节一定要做对指、旋转)。
(5)床边被动运动——躯干牵拉,背肌挤压刺激。
(6)床边被动运动——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及踝趾关节。
(7)促进肌肉收缩的方法:利用对肌肉的突然牵张,引起肌肉收缩。
(8)排痰
(9)床头抬高坐位训练:床头渐抬高,每个位置患者能维持30min,则渐加10°再训练,直至能床边坐起。
无靠坐位平衡训练。
(10)面、舌、唇肌刺激:张口、鼓腮、叩齿、伸舌、舌顶上颚等,冰冻棉签(或冰块含服)及味觉刺激。
(11)呼吸控制训练:要求患者深吸气→缓慢呼气→放松。
(12)卧坐训练:在床头抬高未达90°前,首先训练患者侧卧后单手支撑抬头抬肩动作,直至能支撑起坐。
(13)坐位平衡:正确坐姿,床边坐位平衡,包括前后左右各向。
(14)坐位操:以加强平衡训练,包括双手交叉前平举,侧举,上手交叉指鼻,双手交叉向前指物;健侧下肢肌力训练等,可教会家属及护理人员,然后一日多次督促患者练习。
(15)床到轮椅的(或椅)的转移
(16)坐站练习:如有条件可早期给予患者斜床站立,帮助患者重新获垂直感,重获对抗重力肌的控制,重获血压的自身调节,改善立位平衡和克服直立性低血压。
一般情况下脑梗塞患者要求在入选治疗组
3-4天后达到床边坐位,二周内可训练站立,辅助力量视病情而定;脑溢血患者应尽量在二周内达到床边坐位,四周内达到站立。
(17)健手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吃饭、穿衣、洗漱等。
(18)应用电刺激:低频直流电刺激,TENS等。
(19)应用肌电反馈技术
(20)应用针灸治疗
(21)应用推拿治疗
(22)应用脑循环治疗促进脑血液循环
(23)言语治疗
(24)心理治疗
早期康复安排:
指导患者家属每日若干次完成(1)(2)(3)(8)(9)(10)(11)(17)等项;(4)(5)(6)(7)(12)(13)(14)(15)必须由治疗师完成,每日一次,每次45min;(18)(19)(20)(21)(22)由各单位自行确定进行与否;(23)(24)如无进行专业的此项训练,治疗师在功能训练过程中应进行简单的语言训练包括简单的发声练习等;并负责患者的心理疏导以求患者尽可能的配合和以最佳状态进行康复治疗。
2、中期康复(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3~5期)
此期患者可明显表现出上肢的屈肌协同运动和下肢的伸肌协同运动,并逐渐可做到某些肌肉关节的独立运动,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3~5期。
康复目的:抑制协同运动模式,尽可能训练肌肉关节能够随意的独立
的运动,提高各关节的协调性,逐渐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
中期康复方法:
卧位:被动→助动→主动
(1)抑制上肢痉挛模式。
(2)伸展躯干促进和改善躯干活动性,抑制躯干紧张,痉挛。
(3)双手抱膝左右轻摇身体以控制上下肢痉挛。
(4)肩关节屈曲下用患手触摸治疗者手再触摸自己的前额,然后再触摸自己对侧肩以训练肘关节随意屈/伸功能。
(5)肢体放置与保持活动:在患手活动期间,指示在任何一个角度停住,并保持在此位置片刻以提高患上肢的空间控制能力。
(6)肩关节各向自主运动:肩前平举、肩外展、肩外旋。
(7)肘关节各向自主运动:肘伸展、前臂旋后。
(8)腕指的自主运动:腕背伸、桡尺侧偏、拇指外展、对指等。
(9)肩胛带的活动:向上、向外、向下。
(10)桥式运动训练髋关节伸展控制。
(11)髋内收、外展的控制训练:健(患)侧中立位患(健)侧做。
(12)膝关节屈曲/伸展控制训练。
(13)髋伸展位膝关节的屈曲/伸展控制训练。
(14)患肢悬垂位训练下肢准备负重运动。
(15)俯卧位屈患膝训练。
坐位:
(16)患侧上肢支撑训练。
(17)患侧上肢支撑下做小范围屈伸肘关节。
(18)患手向前推物或双手交叉拾物。
(19)手背推移物体。
(20)前臂旋转压橡皮泥。
(21)患侧下肢屈髋运动。
(22)手指夹拾小物体(越过中线)
(23)健侧下肢肌力训练
(24)患侧下肢屈/伸膝运动。
站立位:
(25)站立平衡训练:左右前后移动重心。
(26)站立平衡操:双手交叉(可视情况而定)前平举过头,前平举后躯干左右旋转等。
(27)坐站控制训练及分解练习。
(28)双手支撑墙面做肘关节屈曲/伸展运动以促进肘关节伸展或者患手独立支撑。
(29)双腿前后站立,重心移动以小范围屈/伸患膝。
(30)髋伸展位屈膝。
(31)屈髋屈膝准备迈步。
(32)患侧下肢内收、外展和下降骨盆训练。
(33)扶持下单腿分别站立。
(34)低迈步训练以控制骨盆上提下进行迈步。
(35)足跟着地训练。
(36)双杠内步行训练(三点):健侧上肢向前扶杆→患侧下肢跟进→健侧下肢上前一步。
(37)扶拐步行训练(三点、二点):健手扶拐向前→患下肢向前迈步→健足跟上。
(38)上下楼梯:上健手扶→健侧下肢→患侧下肢
下健手扶→患侧下肢→健侧下肢
(39)床边ADL训练:洗漱、穿脱衣服、两便处理等。
中期康复安排:
以上各项基本需治疗师帮助与指导完成,一般每天1~2次,每次45min,每周练习4~5天。
家庭内一天一次,下午可指导家属练习1次。
注意事项:
所有的关节应保持最大关节活动范围,且治疗是在无痛或患者能耐受的范围之内,避免暴力,以轻柔手法为宜;治疗师应恰当保护,辅助力量应由大到小,鼓励患者独立完成。
3、后期康复(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5~6期)
康复目的:此期患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用患侧肢体,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5~6期。
康复训练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加自如地使用患侧,如何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通过训练掌握的技能,提高各种ADL能力,在保证运动质量的基础上提高速度,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方法:
继续前一阶段的训练,进一步巩固,提高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1)手指的精细动作加强训练。
(2)侧方行走训练,先向健侧后向患侧。
(3)改善步态训练:骨盆放松,屈膝加强训练。
(4)改善步态训练:踝背伸牵伸。
(5)促进患侧下肢支撑能力:站立位,健腿在前,患腿在后,指示重心前移,患足足跟不能离地。
(6)促进患侧下肢支撑能力,患肢负重,健肢前后迈步。
(7)做站立位两足轮流前交叉运动。
(8)家庭ADL指导。
(9)居室改造。
康复安排同前阶段:
此期训练以社区康复医生和家属及志愿者帮助为主,每周3-4次。
4、关于辅助器具的使用
(1)足托→足下垂
(2)腕背伸夹板→屈腕痉挛
(3)拐杖,助行器
(4)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