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作战中的信息系统
体系作战能力
体系作战能力体系作战能力是信息化转型期面临的系统工程,其紧迫性和艰巨性是不言而喻的。
把握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特点规律,坚持理论先导、统筹规划、务实创新、科学求证的思路,是当务之急。
研究作战体系建设的客观规律确立作战体系建设的新理念。
体系作战的优势主要表现为:通过作战单元、作战要素之间的协同、互补,形成新的作战能力;通过决策信息的高度共享达成决策优势,并转化为行动优势;通过作战要素、作战单元的自适应和自同步,保证整个作战体系在受敌人攻击后仍然保持稳定,避免能力骤降或体系崩溃;通过动态组合具有特定功能的任务共同体,提高灵活、快速的应变能力。
对上述规律的认识是形成新理念的内核,我们应当打破思维定势,努力实现观念上的“五个转变”:将机械化战争单一军种为主的合同作战转变为多军兵种联合作战;将以平台为中心转变为以网络为中心;将单元对抗转变为体系对抗;将重视火力转变为既重视火力更重视信息力和机动力;将重视数量规模转变为重视质量效能,从而为我军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制定作战体系建设的总目标。
体系作战能力的基础是信息系统,其物质依托是信息技术及其物化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其作用机理是信息力、打击力、机动力、保障力的高度聚合和精确释放;其制胜关键是信息优势的全程获取和整体功能的发挥;其表现形式是要素融合、效能倍增的整体作战能力。
概括地讲,体系作战能力的总目标是情报预警、指挥控制、力量运用、综合保障的一体化,最终实现作战效能的最大化。
因此,体系作战能力建设要围绕“互联、互通、互操作”根本要求,突出抓好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信息化武器装备和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理论法规、体制编制和人才队伍等六大系统的整体建设,从而实现体系作战功能的高度融合,真正发挥体系作战的综合效能。
确定形成体系作战能力的新思路。
“技术上每进步多少,军事上就落后多少”。
纵观联合作战发展的历史,有三个方面应当加以关注:一要打牢以高效能的信息系统为标志的建设基础,这是前提和保证;二要突出破击敌作战体系的“撒手锏”这个重点,这是核心和关键;三要兼顾“双重任务”的时代需要,谋划当前与长远。
军队信息化的战场管理系统
军队信息化的战场管理系统军队信息化的战场管理系统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战争形态的变化,军队信息化战场管理系统与日俱增的功能和效能,成为现代军事作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就军队信息化的战场管理系统的定义、作用、发展、挑战和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军队信息化的战场管理系统的定义军队信息化的战场管理系统是指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战场上实现指挥与控制、情报收集与处理、信息传输与共享等功能的一种系统。
这个系统由各种硬件设备(如雷达、通信设备)、软件应用(如战术决策辅助系统、战场仿真系统)以及信息网络构成,能够对战场上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处理和展示,从而提高军队指挥员和机关作战人员的指挥决策能力和战斗效能。
二、军队信息化的战场管理系统的作用1. 提高指挥决策效能:军队信息化的战场管理系统通过有效的信息收集、分析和传输,能够使指挥部门及时获取战场态势,快速制定作战计划和决策,提高指挥员的决策效能和战斗力。
2. 加强战场监视和警戒:战场管理系统可以通过部署各种传感器、雷达等设备,实时监视和跟踪战场上的敌情、友情和地理环境,并通过数据分析与共享,提供战场态势信息,为指挥员提供全面准确的战场情报。
3. 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战场管理系统可通过信息网络将指挥所、战术作战单元和后勤保障系统等相互连接,实现信息共享与传输,增强军队各个层级和单元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
4. 提高兵力运用效率:战场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兵力的动态调度和优化,通过对各级部队和兵员的管理与控制,提高兵力的运用效率和灵活性,使作战行动更加精确、高效。
三、军队信息化的战场管理系统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战争的兴起,军队信息化的战场管理系统也在不断发展演化。
其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技术创新:随着计算机、通信、导航、雷达、传感器等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战场管理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实现更加精确、高效的信息处理和传输。
浅谈信息时代的体系作战指挥与控制
浅谈信息时代的体系作战指挥与控制摘要: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化部队为主力,以为信息化武器为主要手段,以信息为主导,以海陆空一体的信息化战争。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战争的变革使得体系作战指挥与控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并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本文信息系统基本特征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信息时代体系作战指挥与控制的特点和构成。
关键词:信息时代;体系作战;指挥与控制引言:信息时代是指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使得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
信息化是新一轮军事变革的核心,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推动了体系作战指挥与控制方式的变革。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作战指挥预备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一、信息化作战体系的概念传统的作战体系包括指挥机构、作战部队和武器装备等。
作为机械化战争的产物,传统的作战系统正在面临着新技术、新手段、新思想的挑战,具体包括实时共享、分布式感知以及协同决策等。
随着技术的变革以及作战理念的发展,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体系作战指挥与控制必须进行组织形态以及作战方式的调整。
信息化作战是近年来战场上的一种重要手段,信息化作战以网络为中心,以信息为主导的战争,没有信息的优势,就不可能取得战争中的主动地位。
若要发挥出信息的优势,就需要建设多维信息空间系统,使各个信息系统与作战武器体系相连接,保障战争的胜利[1]。
信息战场作战体系是指各作战单位在同一作战任务的指导下,以整体“涌现”的方式完成任务目标,其分布特征是多维战场的延伸,包括电磁、网络、心理、生理等,其自动同步行为是作战单元为达共同作战任务与目标而在作战行动上进行的自主协调,最终实现快速、高校的“涌现”。
与传统层级指挥模式不同,作战单元间的同步行为是基于感知、认知和充分信任,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基于已有的规则和技术路径,实现协同。
二、现阶段信息系统指挥控制概述(一)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现状信息系统中指挥控制室均是战争和对抗战争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军事领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支撑信息化战场的“五大系统”
支撑信息化战场的“五大系统”耿海军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是以信息化战场为依托,以战场认知系统、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打击系统、支援保障系统等“五大系统”为支撑构成的作战体系间的整体较量。
“五大系统”作为主导和支配信息化战场的重要力量,是信息化战场战斗力的源泉和争夺战场主动权的关键之所在。
战场“眼睛”——认知系统战场认知系统,是对各种军事情报信息获取装备和系统的总称。
它由分布在地面、海上、空中、外层空间的各种预警侦察设备和系统,如侦察卫星、预警卫星、侦察飞机、电子侦察船、雷达、声纳等组成。
战场认知系统作为信息化战场的“眼睛”,突破了传统侦察手段的时空局限性,基本具备了全方位、立体化、全天时、全天候的探测能力和高速自动化处理能力,对于夺取战场信息优势,赢得战争主动权至关重要。
目前,为适应信息化战场对军事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的需要,战场认知系统正呈现出综合化、网络化、一体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据报道,美国、俄罗斯等军事大国已经在发展采用光学、红外、微波等多种技术手段,由空间、空中、陆地、海上多种侦察装备和系统组成的全频段、全空域立体预警侦察系统。
战场“神经”——网络系统战场信息系统是随着信息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它主要由军事通信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等构成。
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现代战场呈现出联系紧密、高度一体的特点。
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及应用,不仅改变了战场构成特点,还使作战目的、作战形式、力量构成及运用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使现代战争进入了“无网而不胜”的新时代。
战场信息系统作为信息化战场的“神经”,如同一条纽带,把陆、海、空、天、电五维战场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战场上的兵力机动、火力打击、预警通信、指挥控制等作战行动高度一体,决策、指挥、通信等近实时化,成为高效发挥军队整体战斗力的“聚合剂”和“倍增器”。
展望未来,战场信息系统将会在全球范围内把各式各样的军用信息系统链接成一个诸网之网,使信息更加及时通畅地流向任何需要的方向。
信息化作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信息化作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信息化作战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战争的一种战争形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作战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信息化作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信息化作战的概念信息化作战是指在现代战争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收集、传输、处理和利用信息等方式,对敌方实施打击、降低其作战能力的战斗行动。
信息化作战以信息为核心,以信息系统为基础,通过信息的获取、处理和运用,对敌方实施有效打击,达到战争胜利的目的。
二、信息化作战的原理1. 信息获取与研判:信息化作战的首要任务是获取敌方的信息并进行准确研判。
通过各种手段,包括侦察、情报、网络攻击等,获取敌方的情况和意图,并对其进行分析研判,为后续行动提供依据。
2. 信息传输与保障:信息传输是信息化作战的基础环节。
通过网络、通信设备等手段,将获取的信息传输到指挥控制中心和作战单位,实现信息的快速流转。
同时,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信息保障工作,包括加密、防护、备份等措施。
3. 信息处理与分析:获取的信息需要经过处理与分析,以提取有用的情报和战术指导。
通过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等技术手段,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比对和分析,形成战斗指挥所需的实时情报和态势判断。
4. 信息运用与作战实施:在信息化作战中,信息的运用至关重要。
通过信息系统和指挥控制平台,将分析得到的情报和指导意见传达到各个战场,实施打击行动。
同时,还需要通过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和调度,实现战斗任务的协同作战。
5. 信息保密与防护:信息的保密与防护是信息化作战的重要环节。
通过使用密码学、防火墙、网络隐蔽等技术手段,保护自己的信息不被敌方获取,并对敌方的网络攻击进行拦截和反制。
同时,还需要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信息的保密管理。
三、信息化作战的意义与挑战信息化作战在现代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挑战。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作战效能:信息化作战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作战效能,实现战场指挥的精确和准确。
信息化时代下的军队作战指挥信息系统集成
信息化时代下的军队作战指挥信息系统集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军队作战指挥方式正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作战指挥信息系统集成在信息化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军队作战的背景、信息系统集成的必要性和挑战,以及如何实现有效的信息系统集成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军队作战背景在信息化时代,军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军队作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支持。
同时,战争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战已成为军队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行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实体空间。
2. 信息系统集成的必要性(1)提高指挥效能:信息系统集成可以使各军兵种的指挥系统实现互通互联,有效提高指挥效能。
指挥员可以通过集成的信息系统实时获取各部队的作战情报和指令,并能够快速做出决策。
(2)提升作战实施能力:通过集成信息系统,可以将各种战斗力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协同作战,提升作战实施能力。
同时,信息系统集成还可以实现对作战过程的全程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
(3)增强信息安全保障:信息系统集成可以构建统一的信息安全体系,对军队作战指挥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有效保护。
通过集成系统的安全策略和技术手段,大大降低信息泄露和攻击的风险。
3. 信息系统集成的挑战信息系统集成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技术、管理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1)技术挑战:不同军兵种的指挥信息系统具有不同的技术架构和数据格式,如何实现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是一个难题。
此外,信息系统集成还需要面对网络安全、数据传输和系统兼容性等方面的挑战。
(2)管理挑战:信息系统集成需要统一的管理和指挥体系。
不同军兵种之间存在着信息孤岛和管理壁垒,如何破除这些壁垒,实现军队指挥系统的集成,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机构和标准。
(3)文化挑战:军队的信息系统集成需要克服军队传统观念的束缚。
军队文化和作战思维的改变需要时间和培训的支持,军人对信息化作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联合作战信息化系统的研究和发展
联合作战信息化系统的研究和发展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事信息化系统作为现代军事技术的代表,已成为未来战争制胜的重要保障,其中联合作战信息化系统更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化系统。
联合作战信息化系统是指由海、陆、空三军所组成的作战部队联合作战时所需要的一种信息系统。
本文将从联合作战信息化系统的概念、发展历程、目标和构成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概念联合作战信息系统是个形式化名称,它的定义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和利用,以提高作战能力和战术战术水平的网络系统。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减轻作战指挥员的工作负担的同时能够让指挥官快速掌握战场信息,便于指挥作战。
同时也能让士兵快速的接受指令并执行任务,从而提高了作战效率和作战成功率。
联合作战信息化系统不仅有现代制造业所致力发展的信息技术为基础,还需要在尖端战略研究、星际技术、军事管理及精神文化等方面得到集成。
联合作战信息化系统将成为引导未来作战能力和战术水平的关键。
发展历程联合作战信息化系统的发展历程中穿插着一些标志性的事件。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当时美国国防部提出了“信息武器系统”的概念,并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冷战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此后,美国航空航天局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得以应用于现代制造业,也为联合作战信息化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雏形。
而在九十年代,作为美国国家战略学会一项研究的结论,它已被纳入当代军事战略与决策科学的体系中。
从此,充分利用一系列现代科技手段以实现信息化,成为当代军事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标联合作战信息化系统的目标是以信息化为基础,加强联合作战指挥、控制和决策。
通过建设集成作战指挥系统、智能化作战装备、多维信息传输与处理平台和高保障信息网络等子系统,实现联合作战的信息化和定向决策,提高作战效能、指挥控制能力和保障能力,以提高整体作战能力和战场胜利水平。
此外,联合作战信息化系统还要考虑到作战过程中人机协作、设备应对和作战环境等多种因素。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本质内涵是网聚能力,作用机理是信息主导,核心战法是体系破击,生成模式是无缝链接,实现途径是程序重组,集成标准是两个倍增,总体思路是作战模块+战略战役要素。
人的作用、人民战争的作用,将在信息化条件下得到更广泛、更充分、更有效的发挥。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我军首创的基本概念。
这一概念的思想理论贡献,可以概括为“一个定位、两个强调”。
即:把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定义为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的基本形态;强调其涵义核心是运用信息系统,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合集成为整体作战能力;强调把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作为我军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着力点,从研究信息化军队、信息化战争的一般规律入手,最终落脚到指导我军现代化建设和打赢的特殊规律上来。
这段话里有七层意思,简约地表明了我们对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什么”和“怎么办”的初步思考。
本质内涵是“网聚能力”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说白了,就是通过信息网络凝聚而成的新质战斗力,我们称其为“网聚能力”。
具体地说,是以军事信息系统为基础,依靠网络的“无疆界、零距离、即时性”特性,通过数据的广泛融合和信息的快速流动,把各类作战资源和能力实时有效地汇聚起来,形成具有倍增效应的整体作战能力。
它给现代战争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无网不成军,无战不经网。
美军“网络中心战”理论,看重和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网聚能力,因而实至名归地成为美军转型战略的基石。
深入研究美军《2010年联合构想》和《2020年联合构想》可以发现,在这两个联合转型文件当中,最核心的内容其实只有两句话:一是要在2010年前获得信息优势;二是要在2020年前获得决策优势。
有了这两个优势,美军才有可能获得未来联合作战的行动优势和战场胜势。
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发展一日千里,使全社会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和多网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我们已经看到军队和地方各种各样的“N网一体”,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结合无疑也会成就全球大势,并将创造出资源优化配置下无与伦比的新的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包括新的战斗力增长方式。
信息系统在军事与国防领域中的应用与战略
信息系统在军事与国防领域中的应用与战略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现代军事与国防领域。
这些系统在情报收集、作战指挥、军事装备管理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和战场效率。
本文将探讨信息系统在军事与国防领域中的应用与战略。
一、情报收集与分析信息系统在情报收集与分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高速网络和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军事情报可以迅速地被采集、传输和分析。
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各种情报来源(如卫星、无人机和间谍网络)进行整合和整编,将大量的分散信息汇总并进行智能分析,从而提供给指挥官快速准确的决策支持。
二、作战指挥与控制信息系统在作战指挥与控制中的应用已经从传统的纸质地图和无线电通信发展为高度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形式。
通过军事指挥信息系统,指挥官可以实时掌握作战部队的位置、状态和任务执行情况,准确指挥调度。
同时,通过军事通信系统,指挥官可以与部队进行远程通信,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保证指挥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军事装备管理与维修信息系统在军事装备管理与维修方面的应用可以提高装备的运用效率和可靠性。
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装备的全面监控和维护管理,包括装备运行状态的实时检测、故障诊断与预测、维修计划的制定等。
这些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装备的故障和损坏,提高战力的可持续性,减少对后勤支援的依赖。
四、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也给军事与国防领域带来了安全威胁。
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等问题随时可能对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军队需要加强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构建强大的信息安全体系。
这包括加强网络监测与防御能力,加密和保护关键信息,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等多个方面。
五、信息战和网络战的战略思考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战和网络战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系统在信息战和网络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通过网络间谍、网络攻击和网络防御等手段。
军队需要从战略层面对信息战和网络战进行思考,加强对信息作战力量的建设,提高对信息战的战略洞察和反应能力,以确保国家信息安全和军事优势。
解读支撑信息化战场的“五大系统”
战场 “ 经” 神 ——战场信 息系统
信 息 化 战 场 改变 了 以往 战场 分散 化 、 自成 体 系 的构 成特 点 。 而 是 陆 、 、 、 、 五维 一 体 化 。 海 空 天 电 而 实现 五维 一 体 化构 成 的 根本 原 因, 则是 战场 “ 经 ” — 战 场信 神 — 息 系统 的迅 猛发展 。 战 场信 息 系统 是 随 着 信息 技
明”已成 为可 能。
设 备 和 系统 , 如侦 察卫 星 、 警卫 预 星、 侦察 飞机 、 电子 侦察 船 、 雷达 、
声纳等组 成。 战 场认 知 系统作 为信 息 化战
兵种 、互 不 关联 的单一 战 场 和相
对独立的单一作战领域 的单元式
战场 较量 方 式 ,而是 以信 息 化 战
挥、 通信 等 近 实 时化 , 为高 效发 成
挥 军 队战斗 力 整体 效 能 的 “ 聚合 剂 ”和 “ 倍增 器”。1 9 年 的海 湾 91
战 争 ,美军 只 能 了解 战 区 内 1 % 5
的重 大情 况 。而在 2 0 年 的伊拉 03
2 0 架 无人 侦 察 机 等 组 成 的 战 0多
场 为依托 。 以战场 认知 系统 、 息 信 系统 、 挥 控 制 系统 、 击 系 统 、 指 打 支援 保障 系 统等 “ 大 系统 ”为 五 支撑 构成 的 作战 体 系 间 的整体 较 量。 “ 五大 系统”作 为信 息化 战场 的重 要 力量 ,主 导 和 支配 着信 息 化 战 场所 有作 战 行动 ,成 为信 息 化 战 场战 斗 力的 生成 源 泉 和争 夺 战 场主动 权的 关键要 素。
信息化时代下的军队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运维
信息化时代下的军队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运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军事作战指挥信息系统成为军队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信息化时代,军队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的运维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探讨信息化时代下军队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运维的重要性、主要挑战以及解决方案。
一、信息化时代下军队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运维的重要性军队作战指挥信息系统是指军队在作战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搜集、处理、传递和利用各类战场信息的系统。
信息化时代的军队已经离不开这些系统,它们对于提高作战效能、实现指挥决策的科学化、减少战争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军队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能够提高作战效能。
通过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监控和指挥,有效地调度资源和兵力,提高协同作战能力,使军队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有效应对各种战场情况,从而提高作战效能。
其次,作战指挥系统的信息化运维能够实现指挥决策的科学化。
信息化系统可以收集和存储大量的战场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为指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通过使用先进的算法和数据挖掘技术,系统可以帮助指挥员识别并利用隐藏在众多信息中的战场脉络,提高指挥员的决策能力,并在复杂的军事环境中保持技术优势。
最后,军队作战指挥信息系统可以减少战争风险。
信息化时代的军事作战更加复杂和危险,面临着更多的威胁和挑战。
通过运维作战指挥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中的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军队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保证军事行动的安全与顺利至关重要。
二、信息化时代下军队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运维的挑战然而,信息化时代下军队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的运维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更新给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不断更新的硬件和软件,维护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技术,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也给运维工作带来了困难。
军队作战指挥信息系统涉及多个子系统和模块,这些子系统和模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运维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整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解决各种故障和问题。
新时期我国军队作战指挥体系的构建
新时期我国军队作战指挥体系的构建在新时期,随着我国国防现代化不断提升,我军作战指挥体系也逐渐得到加强和完善。
军队作战指挥体系是决定作战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作用十分重要。
因此,如何构建新时期我军作战指挥体系,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优化指挥系统结构指挥系统是实现指挥联合的组织机构,也是指挥控制承担者。
新时期我军作战指挥体系的构建,需要加强对指挥系统结构的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作战指挥需要。
在指挥系统的构建中,不仅需要对传统的单一指挥官结构进行改革,更要拥抱新技术,构建集成化的指挥系统。
二、建立完整的作战指挥信息系统作战指挥信息系统是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为指挥员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
新时期我军作战指挥体系的构建,需要建立完整的作战指挥信息系统,并利用信息化技术为指挥员提供更为全面、精准的信息支持。
这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整合与推广。
三、加强对作战指挥的高质量培训军队作战指挥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工作,需要经过长期的培训和学习才能真正掌握。
新时期我军作战指挥体系的构建,需要加强对作战指挥的培训,向军队干部输送一批理论素养高、技艺精湛的作战指挥人才。
同时,应该注重实践操作,提高指挥员的指挥水平和应变能力,以应对各种未知的战争形势。
四、发挥科技力量支持作战指挥在新时期,科技力量的不断提升也为我军的作战指挥工作提供了新的推动力。
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指挥员的工作环境,提高指挥效率,还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信息支持。
在新时期我军作战指挥体系构建中,要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作战指挥的效能。
五、探索新的指挥方法和模式随着战争形态的不断变化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指挥方法和模式也在不断涌现。
在新时期我军作战指挥体系构建中,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军队实际的指挥方法和模式,不断创新指挥思路和工作方式,使我军的作战指挥水平不断提升。
第一章 信息化体系作战
第一章信息化体系作战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群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技术形态开始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世界军事领域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性变革,战争形态随之出现第三次时代转型。
信息、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于战斗力的诸多要素之中,机械化战争形态开始转向信息化战争形态,军队战斗力形态从机械化作战能力向信息化作战能力急剧过渡。
武器装备的建设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其信息化程度不断得到提高,从而导致了作战部队在功能、组织结构及编制体制上的模块化,为适应信息化、一体化联合作战,作战系统必须面向信息化体系方向发展。
信息化体系作战,是以信息为主导,具有一体化作战能力的作战组织结构与应用方式的整体。
它由机械化作战系统演进而来,具有着信息时代作战体系结构与应用方式的基本特征【1】。
当今世界各国军队对信息化体系作战问题都非常重视,并且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西方各国已经走在了前面。
如海湾战争中,美军凭借着绝对的信息优势,全面提升了部队的一体化作战能力,最终以极小的代价赢得了伊拉克战争的胜利。
2005年,军委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指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要把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上”,并向全军发出了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号召【2】,为我军新世纪新阶段的战斗力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研究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既是新时期战斗力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军事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内在要求。
第一节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概述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双方体系与体系的对抗成为战场对抗的基本特征,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作战能力的基本形态,是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着力点和打赢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根本之点。
而深入了解信息系统,深刻认识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相关内涵、基本特征,分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发展变化过程,是进行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信息化作战体系是这样构建的
信息化作战体系是这样构建的信息化作战,是高度依赖信息、信息系统、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敌对双方,以夺取和建立信息优势为核心,在陆、海、空、天、信息、心理等多维空间和领域展开的体系对抗。
其作战体系的构建,遵循着特有的机制和原理,主要体现在体系内诸单元、要素的组织结构及相互间关系上。
信息化作战体系的构建,其基本方式是以信息为纽带,以网络为基础,对各单元、要素进行系统集成。
具体讲,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从横向上对各种武器装备进行“一体化”改造,使其在具有更好的通用性、交互性和联动性的基础上,根据战场环境和特定的功能需求(包括作战目的,作战样式,作战环境等),来安排和处置作战单元与作战单元之间,作战装备与作战装备之间,传感器与作战装备之间等的联结和组合,以及它们在战场空间的分布情况。
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运用系统方法和信息化组织规则及机制,将各相关的子系统融合为具有最佳功效的大系统,将陆、海、空、天、信息、心理等多维战场和感知、指挥、机动、打击、防护、保障等要素,集成为高效、低耗、协调并具有制敌功能的一体化作战体系。
信息化作战体系构建的重点是实现减少信息控制层次,利于信息快速流动的信息流程网络一体化。
信息化作战体系中,信息流程的主导形式是减少信息流动“递阶”层次,在纵向流动的基础上,更注重信息横向流动的信息流程网络一体化,以确保信息有序、合理、快速流动,实现信息流动“横向一体、纵向贯通”的目标。
基本模式就是目前正在发展完善的C4ISR系统模式。
以计算机为核心技术的C4ISR系统,能大量、准确、迅速地搜集、处理、传输信息,能把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原始数据经过处理后近实时显示,辅助指挥人员制定和选择作战方案、协助指挥人员指挥控制所属部队。
同时,该系统把数字化设备“嵌入”作战体系的作战单元和要素中,建立普遍、紧密的信息链路,实现各单元、要素间高质量的互联、互通和互动。
信息化作战体系构建的关注点是单元、要素具有代偿性和信息系统具有冗余度。
体系化作战 体系架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体系化作战体系架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体系化作战是一种战略性的军事概念,旨在通过协调和整合各种作战要素和资源,构建一个紧密衔接、高效协同的作战体系。
体系化作战的目标是提高作战效能,增强战斗力,促进作战力量的战略性联合行动。
体系架构作为体系化作战的基本框架,是组织和管理各种作战要素和资源的重要手段。
它包括了作战指挥系统、情报系统、指挥控制系统、作战支援系统等各个子系统,通过信息共享、指挥协同和资源整合,实现作战行动的高效运行。
体系化作战在现代战争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弥补传统作战方式的不足,提高作战指挥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有效规避决策的盲目性和主观性。
其次,体系化作战能够充分发挥各作战要素的优势,形成合力效应,提高作战力量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战斗力。
此外,体系化作战还能够提高作战信息化水平,提供精准的情报支持,为指挥员提供全面的决策依据。
综上所述,体系化作战具有重要的实战意义和战略意义。
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体系架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作战手段,能够提高作战效能,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实施。
随着未来战争形势的不断演变,体系化作战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国际和平做出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第一部分:引言- 在引言中,我们将对体系化作战和体系架构进行简要的概述,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第二部分:正文- 正文将分为三个章节,分别介绍体系化作战的概念、体系架构的定义以及体系化作战的重要性。
- 在第二章节中,我们将详细阐述体系化作战的概念,包括其定义、特点和实施方式等。
- 接着,在第三章节中,我们将详细探讨体系架构的定义,包括其构成要素、层次结构和设计原则等。
- 最后,我们将在第四章节中探讨体系化作战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对作战效能的提升和战争胜负的影响。
第三部分:结论- 结论将总结体系化作战的优势,并分析其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 我们还将展望体系化作战的发展前景,并探讨可能的应用领域和未来趋势。
军事信息系统
聚焦实战为打赢—论我军军事信息系统未来发展方向新时期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深度应用,基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联合作战已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之一,军队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部队战斗力生成建设的重点内容;军事信息系统作为发挥体系作战能力的基础,其建设问题也始终处于焦点之中;面对新型作战样式的多种新特性,如作战空间广阔、作战力量多元、指挥协同复杂等,必须以新的理念指导军事信息系统建设;21世纪初,军事信息系统将朝着分布式、环境综合、智能决策、远程监视侦察、无缝通信和全数字化技术方向发展;预计2010年前后,各主要功能分系统的关键技术将达到新水平:决策系统技术使信息的检索、融合和显示过程智能化,可从多传感器、多信息源、多媒体连续获取数据,对这些信息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并生成相关战术景象,为作战人员提供自动实时的决策支持;甚至在信息不确定、不完全的情况下,也能提供决策支持;能对资源进行动态调度协调,使联合作战部队的战术行动协同一致;计算与软件技术从系统总体的发展趋势看,信息系统技术的进步将促进21世纪的军事信息系统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通过一体化的体系结构,实现不同的指挥层次战略、战役、战术系统一体化,各军兵种系统一体化,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侦察、预警探测、电子对抗系统等各种功能一体化,信息系统与主战武器系统一体化;通过发展机动式系统和从数据、软件、硬件到系统全方位的通用标准化系统,支持战场信息系统的柔性重组和灵活运用;通过加快太空信息支援系统建设,扩大信息的感知范围和通信能力;通过发展分布式横向互连结构,建立智能横向路由链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抗毁性和生存能力;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趋势,将全面提高信息感知能力和指挥控制能力,大大提高联合作战水平;俄军军事信息系统建设的启示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俄军就制定了完善的电子通信网络标准体系;无论是各种通信传输设备还是各种应用终端,无论是模拟技术体制还是数字技术体制,无论是固定还是野战通信网,均使用全军统一的军用技术标准、协议标准和接口标准;因此,俄军各类信息系统设备一体化程度高,电磁兼容性好,互联互通性强;虽然单装运用优势不明显,但一体化综合运用的功能却十分强大;显然,加强装备技术体制和标准建设,统一技术体制和标准规范十分重要;其中,军事技术标准应当与国家技术标准相统一;军兵种专装信息装备技术标准应当与全军装备技术标准相统一;野战信息技术标准应当与全军一体化技术标准相统一;对不符合技术体制标准的研发项目,不立项、不定型、不装备,坚决走出“先列装再系统集成”的误区,为实现系统互联、信息互通、功能互操作的一体化建设奠定基础;长期以来,俄军为适应“现实遏制战略”需要,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通信与指挥自动化系统;借鉴俄军的经验和做法,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对我军信息系统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避免各自为战的“烟囱式”局面按照俄国防部国家武器发展计划,拟于2005年前,完成对指挥自动化系统和数据传输处理系统的改造,并为陆军配备新一代战术自动化指挥系统,实现师团营连乃至单兵的网络连接;需要指出的是,俄军十分强调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一体化管理;各类信息化装备建设,均由俄军信息装备系统部门负责组织研究机构和军工企业实施,任何军区、军兵种部队和单位均不承担研制开发任务,更不得擅自随意改动装备,只提出信息化建设需求和进行装备验证;在管理体制上加强统的力度,尽快制定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形成信息化建设“路线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能够避免出现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的现象;为此,应当严格规范各级装备系统研发和使用职责,部队主要是提出建设需求,并对装备系统提出使用和反馈意见,未经允许严禁对在用装备进行改动和开发,更不能搞“大呼隆”、“大忽悠”工程,坚决避免出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现象;走军民共建的发展之路,实现通指一体的有机融合,跳出“先研制列装、再系统集成”的误区.形成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训练,是我军训练史上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深刻变革,是继科技练兵、一体化训练之后,我军训练向基于信息系统提高体系作战能力的真正聚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联合性与科学内涵;组织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训练,不仅是推进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的一次进军,更是推动军队组织形式、力量结构、指挥方式、作战思想、作战方式的深层次改革,其对信息化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超过以往任何形式的训练;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基础是信息系统,核心是体系作战能力;强调基于信息系统,实质是通过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推动机械化条件下作战能力向适应信息化战争的信息作战能力转型;实现作战能力转型,关键是基于信息系统来推进“四个转变”:由以“机械能”为基础向以“信息能”为基础的作战能力转变;由以搭建固定指挥所、指挥帐篷、用纸质地图指挥的模式为主向进入方舱、使用系统、掌握屏幕态势指挥的模式为主转变;由以语音、话传方式下达指挥口令为主向以数据口令、键盘操作下达指挥口令为主转变;由过去的经验型、概略型指挥决策为主向以量化计算、科学筹划决策为主转变;强调提高体系作战能力,实质是提高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体系作战能力的基础是信息系统,物质依托是信息化武器装备;适应联合作战要求的体系作战能力,主要包涵“八个组合要素”:即,基于情报信息融合的侦察预警力,基于指挥信息系统的指挥控制力,基于网电一体对抗的信息作战力,基于陆海空快速输送的立体投送力,基于信息与火力高度融合的精确打击力,基于综合抗击软硬杀伤的全维防护力,基于新型保障体系的联合保障力,基于末端反馈机制的效果评价力;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科技主导,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健全和拓展多种信息网络,围绕“互联互通互操作”的标准要求,突出抓好指挥信息系统、信息化装备和与之相适应的其它保障系统的整体建设,重点研发智能化、野战化、小型化、机动性好、防护力强的指挥信息系统;二是训练推动,以军事训练为主渠道,立足使命任务,拓展信息化训练内容,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层次,依托指挥信息系统组织作战单元、作战要素和作战体系的集成训练,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训练,联合训练是主线,单元合练、要素集成、体系融合是重心,首长机关指挥对抗训练是重点;当前组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训练,关键是要抓好单元合练、要素集成、体系融合训练;所谓作战单元,是指某一种作战力量编成的基本单位,是兵力出动的最小计划单元,也是基于相同作战功能的武器平台或兵力、兵器构成的基本战术组合;作战单元与作战编组、作战集团、作战体系具有依次递进关系;作战单元的划分可因军兵种不同而不同;所谓作战要素,是指构成作战体系的必要因素,如情报侦察、指挥控制、火力打击、整体防护、综合保障必不可少,而且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键因子;作战要素与作战系统、作战体系具有依次递进关系,其在纵向上贯穿于战略战役战术各个层次,在横向上存在于各军兵种和各军事专业系统;当前,应尽快界定作战要素的内涵,统一划分的标准,为全面展开联合训练扫清障碍;。
信息主导,体系对抗
1、谈谈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的内涵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使战斗力具有了倍增性。
信息系统将情报侦察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火力打击系统、综合保障系统等力量要素,综合集成为一个以信息实时、有序传递的作战体系。
由于信息系统的连接,使得作战力量可以在空间上实施分布式部署,达成作战效果的集中,从而提高了各作战体系的生存能力,降低了作战的风险和消耗。
信息感知的实时共享,增强了战斗力释放的有效性。
信息的实时共享,是指在一体化联合作战中,同一层次的信息节点,能够在近实时的时间内获得相同的战场信息。
包括信息获取、传递到处理使用过程的实时共享,各个战场、各个作战力量之间,传感器与指挥控制系统、作战平台之间,以及作战与保障之间的实时共享。
一体化联合作战,各作战力量和战场等要素之间互联互通,确保了作战体系内各作战力量、各级指挥控制和情报信息系统,以及各武器平台等信息节点,在近实时的时间内,获得相同的战场信息。
这种实时共享,使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潜在的战斗力得以有效发挥,也缩短了“OODA”的周期,使作战遵循“快吃慢”的规律。
信息认知的共同一致,使作战行动具有了自我同步性。
要形成一体化联合作战,还必须保证作战行动的主体———作战人员,对作战行动所依据各种信息具有共同一致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上级意图的明确、有关作战条令的详细,特别是官兵较高的素质和训练水平、共同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他们对实时共享的战场信息和态势图、上级的作战意图、相关作战条令等产生了共同一致的理解和认识。
这样,作战人员既可以在上级的统一指挥下迅速协调一致地行动,也可以在上级没有进一步指令的情况下,按照总的企图和目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具有主动性的自我同步行动方式实施作战。
通俗地说,就是战场态势是实时共享的,总的作战企图和上级的意图,每个作战单元各种情况下应该如何行动是明确的,大家对此的理解和认识也是一致的。
这样,各个作战单元既可以按照上级的指示统一行动,也可以在上级没有进一步指示的情况下,主动采取相应的符合作战目的、并且相互协调的行动。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C4I
发展历程
从 2006 年开始替换全球指挥控制系统 ( GCCS) , 为联合指挥控制系统将使用网络服务 ,并符合美国 国防部网络中心战要求。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C4I
美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
目前 ,初步一体化的第二代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即 C4 ISR 系统)已经取代各军兵种单 独建 设的烟囱式系统.在 2003 年伊拉克战争 中 , 实现了指挥控制系统与侦察监视系统的集成 , 形成了从传 感器到射手的一体化结构。
1) 强调联合作战,重视“一体化”建设 2) 突出从传感器到射手的综合一体化 3)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4) 发展空间优势; 5) 重视软件开发,采用商用流行技术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C4I
美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典型计划和系统
C4 ISR系统需要实现一体化 ,指挥控制需要自动 化 ,指挥体系要求由“树状纵长型”变为“网状扁 平 型”,减少指挥层次 ,缩短信息流程 ,从而使作战指挥的 效能成几何级数增长。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提升体系作战作战能力的倍增 器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C4I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又称为C4I系统或指挥自动化系
统,是在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能 满足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由多种信息 系统构成的一体化大型军事信息系统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按功能的范围和性质可分为国家 级(或战略级) 和战区级。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C4I
发展历程
1992 年 ,美国参联会首先提出武士 C4 I 计划, 旨在建立 4 个军种共同的一体化 C4 I 系统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C4I
发展历程
1993年美国国防部批准实施国防信息基础设 施(DII) 计划,用于满足美国在各种军事作战范围内 对信息处理和传输需求的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系作战中的信息系统恩格斯曾说过:“现在未必能再找到另一个像军事这样革命的领域……技术每天都在无情地把一切东西、甚至是刚刚开始使用的东西当作已经无用的东西加以抛弃……而我们在作战的技术基础这样不断革命化的条件下将不得不愈来愈多地考虑这种无法估计的因素。
”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最初的产业革命和城市化发展;而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系统,则成为当代科技发展的主导领域。
在军事上,当现代信息系统进入作战体系,便颠覆了传统作战体系的面貌,信息系统这个包含着最高技术含量的新载体,使作战出现了明显的体系化特征。
信息系统是作战体系的基础支撑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体系主要包括侦察预警、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网电对抗、综合保障等子系统,这一体系涉及的可变因素数量巨大、关系极为复杂。
只有靠信息系统才能将各类子系统集成在一起,它不仅是作战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是各系统有机连接的公共信息平台,对各作战系统有效运转起着基础支撑作用。
侦察预警系统。
这是作战体系的“耳目”。
随着不断升级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军事领域,各类侦察预警装备的性能随之提升,表现为探测灵敏度强、距离远、精确度高。
当今,高效灵敏的信息系统将分布于陆、海、空、天的多维侦察平台,诸平台统一联接到情报信息处理中心,形成多维分布、功能强大、信息共享的侦察预警系统,实现了对战场态势的实时感知。
指挥控制系统。
指挥与控制决定体系作战的成效。
通信、计算机等信息网络是指挥控制系统的主要依托,它不仅提供文电处理、指令传输,而且也能进行战场态势分析、作战进程控制与辅助作战决策等。
新一代指挥控制系统借助现代仿真模拟技术,能够根据参战双方的作战企图、兵力编成与装备性能,模拟作战过程,自动生成作战态势图,逼真显示作战结果,协助指挥员推演作战行动、优选作战方案,为指挥控制提供有力支撑。
火力打击系统。
作战体系的决定性力量最终表现为精确、强大的火力打击。
现代坦克、火炮、战机、导弹、舰艇等火力打击平台,已经普遍采用了计算机火控、数据链通信、雷达制导等高新技术,从而实现了超视距精确打击,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成几何级数增长。
此外,信息系统还能够根据预选打击目标的特点和毁伤需求,为不同的武器平台分配打击任务,实时监控打击过程,准确评估毁伤效果,并提出实施第二次毁伤的建议。
火力打击行动借助现代信息系统登上了自动化、智能化和精确化的新台阶。
网电对抗系统。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自始至终贯穿着激烈的网电对抗。
网电对抗是电磁空间和信息网络领域的斗争,不论通信对抗、雷达对抗还是网络攻击,都是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通过信息网络联接成作战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电对抗系统开始向卫星对抗、数据链对抗、红外对抗等新的领域扩展,在体系作战日趋复杂的同时,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也更加凸显。
综合保障系统。
体系作战是一种综合性系统对抗,一刻也离不开包括测绘、气象、后勤、装备等保障要素在内的综合保障。
在信息化条件下,各类保障要素凭借信息系统,开始向网络化、精确化、可视化方向发展。
测绘、气象保障广泛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形成精确、高效的保障网络;而后勤、装备保障则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视频辅助系统,使自动查询、远程维修、远程医疗等成为现实。
信息系统是作战体系联接融合的纽带体系作战与传统作战相比,具有作战空间的多维性、作战力量的多元性、作战行动的整体性、作战指挥的统一性等鲜明特征。
这些特征对联合的呼唤强烈,也使联合的难度增大。
只有通过信息系统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平台以网络的形式联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实现联合指挥、联合行动。
融合作战信息。
信息化建设初期,诸多兵种、不同类型的武器平台,由于指挥系统的信息格式和接口标准不统一,始终也无法形成同步行动的作战能力,这是困扰体系作战能力形成的主因。
只有靠强大的信息系统,才能统一各作战要素的信息格式和接口标准,使各种作战信息能够在侦察预警、指挥控制、精确打击、网电对抗、综合保障各系统,以及配置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武器平台之间有序顺畅传递,从而实现整个作战体系的信息共享、资源共用。
链接作战单元。
各作战平台与作战单元的一体化行动,依赖于实时的信息和统一的决策。
信息系统通过一体化的指挥平台,把隶属于各军兵种的作战单元联接成有机整体,实现指挥机构互联、指挥信息互通、武器装备互操作,使传统的多层次指挥体制转变为扁平化指挥体制,极大地提高了指挥效能与决策效率,推动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由松散向紧密、由协同性联合向一体化联合发展。
调度作战力量。
科学调度作战力量,是提高体系作战能力的关键。
信息系统通过全域覆盖的网络和计算机辅助功能,对各作战系统实施统一管理,并依据作战需求,科学分配、调度各军兵种的力量和资源,使各作战要素按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计划有序、协调地展开行动,从而避免了打乱仗。
信息系统是作战体系资源优化的手段体系的功能是由体系的结构决定的,只有将体系中的各分系统进行优化组合,体系结构才能达到最佳状态,体系效能也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这就需要信息系统依据作战需求,将作战体系各要素科学编组、有序组合,使作战资源的配置实现最优化。
优化力量配置。
联合作战,不同配置地域、不同作战任务的军兵种,由联合作战指挥员按照各模块的职能任务和战术原则统一配编、统一指挥。
信息系统早在开战前,就预先集成了各军兵种运行规律和特点等诸多信息,运用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原理,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前方和后方、作战和保障、军队和地方等用于作战的资源,进行智能化分析、科学化调用,实现了众多力量的最优组合、按需编配,大大提高了作战资源的利用效率。
规范战场秩序。
信息化战场上,指挥员对所属作战力量及战局的指挥与控制,是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实现的。
在海量信息中,指挥信息的流动方向标志着作战的焦点,流动位置标志着战场重心,信息密度决定着战场的关节。
这一切都依赖于信息系统合理、有序地传递、分发、调用战场信息,从而确保了战斗力要素的有序运行和众多武器平台按预定火力计划展开,实现战场秩序的高效管理。
实现精确保障。
作战保障应根据战场资源消耗和装备损坏状况,确定保障需求、调整保障计划、改变保障态势。
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保障信息的网络化、保障资源的可视化和保障决策的智能化,及时准确地向指控人员及保障对象提供装备物资的存储、分类、标识、位置、质量和运输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保障效能,实现保障的精确化、快捷化和实时化。
信息系统是作战体系自我调节的杠杆信息化作战,由于影响战场的因素多、不确定性大、情况瞬息万变,预定作战计划常常与实际作战行动产生矛盾。
这个特点要求作战体系必须具备适时、快速的自我调节能力。
而信息系统能够充分运用自身一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功能,帮助作战体系完成自适应、自协同、自检测和自修复的自我调节任务。
自适应。
作战体系是否稳定可靠,取决于能否在急剧变化中实现自我适应与平衡。
这种平衡表现为,基于信息充分共享的各作战系统、各作战单元和各作战要素,能够实时、全程地了解掌握战场态势可能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复杂变化,可对各种突然到来和接踵而至的杂乱局面进行自主适应、自行调整和自我纠偏,力争实现对作战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从而确保整个作战体系的高效运行和作战效能的稳定发挥。
自协同。
信息化作战协同与传统的按计划协同不尽相同,它更多地依赖于作战体系中各单元相互配合的默契程度。
这种默契程度越高,对作战效能产生的推动力就越大。
在作战体系中,信息流对物质流、能量流具有主导作用,各作战单元通过识别“流向”自动聚合各种力量,通过调整“流量”自动完成战术配合,通过加快“流速”自动形成新的攻击力,战场的协同自主性极大提高。
自检测。
机械化战争时代,指挥机构与所属部队之间、指挥系统与武器平台之间的指挥联络相对松散,一旦出现联络阻断,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人力进行检测。
而以信息系统为支撑的作战体系,将部队和作战平台用信息网络紧密连接在一起,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手段,自动反馈和实时检测作战体系连接与运行情况,确保了对作战体系损毁程度的快速发现和预先告知,可靠保证了作战体系运转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自修复。
在体系对抗中,核心作战单元一旦受损,便可能导致整个作战体系的崩溃。
而信息系统能够依托此断彼通、多路迂回的信息网络栅格,及时发现断裂的指挥链条,迅速调整路由,修复受损环节,重新配置作战资源。
高效率的自我修复能力,极大提高了作战体系的抗毁力和生存力。
信息系统是作战体系效能发挥的倍增器有人认为,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体系之间的抗争,关键在于研发具有精确打击能力的大规模武器系统。
其实,这还是机械化的建设思路。
事实上,体系对抗的本质是依托信息系统增强各子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确保各作战要素都能充分发挥最大效能,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舍此,再强大的武器系统其作用也是有限的。
智能化、快节奏的指挥决策。
随着信息化装备器材的迅猛发展,军队信息获取能力陡增,战场透明化不再是愿望。
但问题随之而来——冗余信息泛滥、真伪信息并存,指挥决策极易受到干扰,甚至被虚假信息所误导。
而信息系统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智能识别、辅助决策等手段,对海量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保证作战体系中的各个作战单元始终得到最急需、最准确、最有用的信息,从而确保指挥员客观判断形势,定下正确决心。
无缝衔接的作战行动。
体系作战的基本要求,是发现、识别、打击、评估等一系列作战行动紧密联接,不可脱节。
信息系统通过优化集成,打破妨碍信息高速流动、实时共享和资源优化的各种壁垒,使得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利用等诸多环节“零时间”耦合,让各个作战平台、各类武器系统实现实时联通,促进作战体系真正达到“如心使臂、如臂使指”的一体化程度。
作战体系实现性能互补。
作战体系中任何一种作战力量与作战资源在单独使用时,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只有综合使用时,才能发挥互补作用。
但在综合使用时,往往又会出现功能交叉,资源浪费。
于是信息系统通过自身的链接作用,科学重组多维战场空间的力量和资源,使得武器装备和控制单元不再是分离式、要素式的,而是以系统化、网络化的形式组合,真正实现作战功能的互补,使分散配置和相距遥远的武器装备、作战要素形成体系作战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