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第六章(1)PPT课件

合集下载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第六章正弦波振荡电路课件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第六章正弦波振荡电路课件

6.1.1 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
1.原理框图 正弦波振荡电路框图如图6.1.1所示。
其中A是放大 电路,F是反馈网 络。由图可知,产 生振荡的基本条件 是反馈信号与输入 信号大小相等、相 位相同。

••
U f FU0
图6.1.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框图

••
U 0 AU id


当 U f U id 时,必有
3 fo f
二、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分析
当串并联选频网络在f=f0时,Uf最大,相移φ=0o,因此, 采用同相放大器,就能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1.振荡频率计算
当R1=R2=R,C1=C2=C时,RC串并联 正弦波振荡电路 的振荡频率为
fo
1
2RC
可见,改变R、C的参数值,就可调节振荡频率。为了同
6 ( 1 )3 0
RC RC
振荡角频率
0
1 RC
6
振荡频率
f0
1
2RC
6

o
1 RC
6
时,电路产生振荡,振荡
图6.2.1 RC文氏桥式振荡器 (a)电原理图 (b)等效电路
一、RC串并联网络的频率特性
1.频率特性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将图6.2.1中的选频网络单独画在图6.2.2上。 图中R1=R2=R,C1=C2=C。
RC串联电路的阻抗为
Z1
R1
1
jc1
1 jRC jC
RC并联电路的阻抗为
1
Z2
R2
••
AF 1
2.振荡平衡条件


••
设 A A a ,F F f 则得 A F Aa F f 1

模电课件 第六章

模电课件 第六章

c2 c1
i +
V1
V2
c1
u-id
I
-UEE
I
I
I
ic1 1 ic 2 ic1
uBE 2 uBE 1
1 e UT
uid
1 e UT
I
I
I
ic 2 1 ic1 ic 2
uBE 1 uBE 2
1 e UT
uid
1 eUT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原理
iC1,iC2 I
iC2
iC1
I
Ir
Ir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原理 多集电极晶体管镜像电流源
3.比例电流源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原理
UBE1 IE1R1 UBE2 IE2R2 U BE1 U BE 2
IE1R1 IE2R2
IC2
IE2
R1
I E1
R1 R2
Ir
Ir
UCC U BE1 Rr R1
4.微电流电流源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原理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原理
iC1,iC2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I 路原理
iC2 Q
iC1
I 2
iC1
iC2
6 UT 4 UT2 UT 0 2UT 4UT 6UT uid
可见,增益AU正比于恒流源电流I。那 么,改变I就可以控制增益。
如果使I受到另外一个信号ub的控制, 那么就可以实现信号的相乘。
)(UGS
UGSTH )2
W1
W2
L1
L2
IO W2 / L2 Ir W1 / L1
二. CMOS共源放大第器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原理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原理 三.CMOS差动放大器

模电课件第六章负反馈技术new

模电课件第六章负反馈技术new

2019/90/3 .01
1000 模电课件a3(-225o)
相位补偿原理与技术
补偿电容Cφ值的计算:kk
f1'
2 ( R01

1 Ri 2 )(C
C01
Ci2 )
C


1
2f1'( R01
Ri2 )
A( j )
10000
(1 j f )(1 j f )(1 j f )
B Xf if 1
Xo
uo
RF
Auf
uO ui

uO is R1

Af
1 R1
1 1 B R1
RC1
if
R1
RF
RC2 RC3
RF R1
2019/9/3
+ R1 u-i
ii id
is =ui/R1
模电课件
R1 Rem
+EC + -uO
Re3
-EE
反馈组态:电压并联负反馈


uO RF
R1
Auf
uO ui
RF
uO

uO RF
R1
RC1
if
R1
+ u- i
ii id
RF
RC2 RC3 R1
+EC + -uO
Re3
R1
Rem -EE
2019/9/3
模电课件
【例4】电路的级间反馈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试
估算电路的闭环电压增益。 令输入端口断路
反馈组态 电压串联负反馈
20Tl(gjT() jdB) dB
20lg A( j) dB

《模拟电路第六章》PPT课件

《模拟电路第六章》PPT课件
电路引入了电压负反响
4. 电压反响和电流反响的判断

仅受基极电流的控制
反响电流
电路引入了电流负反响
引入电压负反响稳定输出电压,引入电流负反响稳定 输出电流!
5. 串联反响和并联反响的判断
在输入端,输入量、反响量和净输入量以电压的方式 叠加,为串联反响;以电流的方式叠加,为并联反响。
uF
iNiIiF
反响放大电路可用方 框图表示。
要研究哪些问题?
放大电路输出量的一局部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回到 输入回路,影响输入,称为反响。
怎样引回
是从输出 电压还是 输出电流 引出反馈
多少 怎样引出
影响放大电路的输入 电压还是输入电流
2. 正反响和负反响
引入反响后其变化是增大? 还是减小?
引入反响后其变化是 增大?还是减小?
uDuIuF
引入了并联反响
引入了串联反响
分立元件放大电路中反响的分析
图示电路有无引入反响?是直流反响还是
交流反响?是正反响还是负反响?假设为交
流负反响,其组态为哪种?
作用?
_
1. 假设从第三级 射极输出,那么电 路引入了哪种组态
+
+
+
+
的交流负反响? 2. 假设在第三级的
_
uF
_
射极加旁路电容, 那么反响的性质有
通过R3引入的是局部反响
通过R4引入的是级间反响 通常,重点研究级间反响或称总体反响。
二、交流负反响的四种组态
1. 电压反响和电流反响
描述放大电路和反响网络在输出端的连接方
式,即反响网络的取样对象。
将输出电压的一局部
或全部引回到输入回路来

模电课件第六章负反馈技术优秀课件

模电课件第六章负反馈技术优秀课件

引2021入/3/1负反馈后的通频带模为电课件 BW f fHf fLf fHf
4减少非线性失真
晶体管器件的非线性失真
ib
无反馈时产生的线性失真现象
xi
放大电路
xo
Q
Xi ( s )
2021/3/1
u be
X d(s) Σ
基本放大器
A(s)
X f(s)
反馈网络 B(s)
模电课件
X o(s)
5改变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Xd Xi Xf X Xdf((ss)) B B ((ss )I)I oo ((ss ))
引入电流负反馈后
放大器
Io
Rof
Uo Io
1 A o(Xs)i(B s)(s)R ΣoXd(s)
A(s)
Ao Xd
Ro
R U o I 2021/3/1
o
o
X i (s)0 RL
反馈网络
X模f电(s课)件
Xd Xi Xf
电U 压o负1反馈ARo能(osI)o稳B(定s)输出电压
X X df((ss)) B B ((ss))U U oo ((ss))
Io
引入电压负反馈后
放大器
Rof
Uo Io
RXo i(s)
1 Ao(s)B(s)
ΣXd(s)
A(s)
Ro
Ao Xd
Uo
R U o I 2021/3/1
o
o
X i (s)0 RL
反馈网络
X模f电(s课)件
B(s)
6改变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2) 电流(并联、串联)负反馈
只R要o是引无入反电馈流时放负大反电馈路,的放输大出电电阻路,的A输o(s出)是电当负阻载都电将增加,

精品课件-模拟电子技术-第6章

精品课件-模拟电子技术-第6章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6.2.2 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
图6 – 5 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
静态时, 输入短路, 由于流过电阻Re的电流为IE1 和IE2之和, 且电路对称,IE1=IE2,故
U EE U BE 2I R E1 e I B Rs1
I B1
(1)由于电路难以绝对对称,所以输出仍然存在零漂。 (2)由于每一管子没有采取消除零漂的措施,所以当温度 变化范围十分大时,有可能差动放大管进入截止或饱和,使放 大电路失去放大能力。 (3)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对地输出,即从c1或c2对地输 出(这种输出我们称为单端输出),而这时的零漂与单管放大电 路的一样,仍然十分严重。 为此,人们又提出了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6.1 零点漂移 6.2 差动放大电路 6.3 电流源电路 6.4 集成运算放大器介绍 6.5 集成运放的性能指标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图6-1 集成运放框图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6.1 零点漂移
运算放大器均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在第二章对直接耦 合方式的特点及问题作了介绍,这里主要讨论直接耦合放大电 路的零点漂移问题。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图6 – 3 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形式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 共模信号及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uc 所谓共模信号,是指在差动放大管V1和V2的基极接入幅度 相等、极性相同的信号,如图6-4(a)所示,即
Uic1 Uic2
下标ic表示为共模输入信号。通常,共模信号都是无用信号。
I E1
1
,
Rs1 Rs2 Rs

模电第六章(童诗白)讲解的ppt

模电第六章(童诗白)讲解的ppt

& Xd
& Xf
& A & F
& Uo
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
Back
Next
Home
5
• 对输出端的影响:串联反馈在输入级与反馈网络的连接 对输出端的影响: 处断开;并联反馈使输入端对地短路。 处断开;并联反馈使输入端对地短路。
+ +
& Ud
+ & U -
& A
f
& Xo
& Ii
& Id
& If
& Xo
解:据图示瞬时极性: 据图示瞬时极性:
& & & Ib = (Ii − I f ) ↓
所以,为并联负反馈。 所以,为并联负反馈。 & 短路, 若将 U 0 短路,同时将输 入信号接地, 入信号接地 , 使输入量对 反馈网络的影响, 反馈网络的影响,则:
C1 Rs + us –
I& f
& Ic2
I&i I&b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 6.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 6.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 6.4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 的分析 6.5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6.6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6.7* 放大电路中其它形式的负反 馈 本章小结 内容简介
Home
内容简介
Home
1
Back
Next
Home
4
2. 基本放大电路的计算
(1) 开环时反馈网络的负载效应
• 对输入端的影响:电流反馈使输出电流所在回路开路; 对输入端的影响:电流反馈使输出电流所在回路开路; 电压反馈使输出端短路。 电压反馈使输出端短路。

电工电子技术模块六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件

电工电子技术模块六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件

1.用模拟式万用表检测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2.用模拟式万用表检测二极管的好坏 若测得的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且两者相差很
大,说明管子是好的。 3.用模拟式万用表判断二极管的极性
注意: 用万用表测二极管时,不能用R×1和R×10K挡,
R×1挡电流太大,可能烧坏二极管;R×10K挡电压太高, 可能会击穿管子。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每个二 极管只有半周导通。因此, 流过每只整流二极管的平均 电流 IV 是负载平均电流的 一半。
(选购时:二极管额定电流 2IV)
(2)最大反向电压URM
二极管最大反向电压:U RM 2U2
(选购时:最大反向电压 2URM)
二 、滤波电路
交流 整流
脉动
滤波 直流
电压
直流电压

电压
U RM 2U 2
2、电感滤波电路
电路结构: 在桥式整流电路与负载间串入一电感L就构成了
电感滤波电路。
L
u1
u2
RL
uo
(1)从阻抗的角度分析滤波原理 (2)从能量的角度分析滤波原理
电感滤波原理
u1
u2
L
RL
uo
对直流分量: XL=0 相当于短路,电压大部分降在RL上
对谐波分量: f 越高,XL 越大,电压大部分降在XL上。 因此,在输出端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本征激发产生的自由电子带负电荷,空穴因失去电 子带正电荷。它们都是带电荷的载流子,总是成对出现 的,所以也叫“电子—空穴对”。
图6-2 自由电子和空穴的产生
2.影响半导体材料导电能力的因素 (1)掺杂性 (2)热敏性 (3)光敏性 3.半导体的分类
按化学成分不同可分为 : 元素型半导体(如硅、锗) ,化合物型半导体(如砷化镓、

模电课件第6章

模电课件第6章

所以IC2也很小。
ro≈rce2(1+
Re2 )
rbe2 Re2
(参考射极偏置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R)o
当电源电压发生变化时,IC2的变化远小于IREF的变化,电
源电压波动对IC2影响不大,故:此电流源有很高的恒定性。
6.1.1 BJT电流源电路
3. 高输出阻抗电流源
IR EF V CC V B3E R V B E 2 V EE
电流源:是指电流恒定的电源
电流源的作用
为放大电路提供稳定的偏置电流
可作为放大电路的有源负载,以 便提高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
电流源的特点: 直流电阻小,交流电阻大
6.1.1 BJT电流源电路
CH6 模拟集成电路
1. 镜像电流源
T1、T2的参数全同 即β1=β2,ICEO1=ICEO2
VB E2=VB E1 IE2 = IE1 IC2 =IC1
CH6 模拟集成电路
1. MOSFET镜像电流源
IOID 2IRE F V D DV R SS V G S
当器件具有不同的宽长比时
IO
W2 W1
/ /
L2 L1
IRE
F
(=0)
ro= rds2
MOSFET基本镜像电路流
6.1.2 FET电流源电路
1. MOSFET镜像电流源
用T3代替R,T1~T3特性相同,
CH6 模拟集成电路
6.2.1 差分式放大电路的一般结构
1. 用三端器件组成的差分式放大电路
由于电源具有恒流 特性,并带有高阻 值的动态输出电阻, 因而电路具有稳定 的直流偏置和很强 的抑制共模信号的 能力。
CH6 模拟集成电路
一般集成运算放大器都采用直接耦合方式,即级—级之间 不用任何耦合件,这样信号损失小,效率高,频响好,频带宽。 但前后级Q点会相互影响,产生零点漂移,即当温度变化使第一 级放大器静态点发生微小变化时,这种变化量会被后面的电路逐 级放大,最终在输出端产生较大的电压漂移 。

模电第六章_ppt课件

模电第六章_ppt课件
v o1 v o2 vo Avd = v i1 v i2 vid
Rc 2 v o1 rbe 2 v i1
以双倍的元器件换 取抑制零漂的能力
接入负载时
1 β(R c || R L) 2 A vd = r be
<B> 双入、单出
v o1 vo 1 Rc 1 Avd1 = Av d vid 2 v i1 2 2 rbe
V = V BE2 BE1
则 I =I E2 E1 , IC2= IC1
I R EF I C 1 2 I B IC2 2 IB
2 I C 2 (1 ) 当 2 时,IC2和IREF是镜像关系。
6.1.1 BJT电流源电路
1. 镜像电流源
当BJT的β较大时,基极电流IB可以忽略
6.2 差分式放大电路
6.2.0 概述 6.2.1 差分式放大电路的一般结构 6.2.2 射极耦合差分式放大电路 6.2.3 源极耦合差分式放大电路
6.2.0 概述
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 为什么一般的集成运 算放大器都要采用直接 耦合方式?
可以放大直流信号
2.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电源电压波动 的零点漂移 也是原因之一
V V ( V ) V V CC BE E E CC E E Io=IC2≈IREF= R R
无论C2支路的负载值如何, IC2的电 流值将保持不变。
代表符号
动态(交流)电阻
i 1 C 2 r ( ) o I B 2 v CE 2
rce
一般ro在几百千欧以上
差模输入电阻
不论是单端输入还是双端输入,差模输入电阻Rid是基本放 大电路的两倍。
R r id = 2 be

模电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1

模电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1
引言 集成放大电路的特点
把整个电路中的元器件制作在一块硅基片上, 构成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称为集成电路(IC -Integrated Circuits)。它的体积小,而性 能却很好。
集成电路按其功能来分,有数字集成电路和 模拟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种类繁多,有 运算放大器、宽频带放大器、功率放大器、 模拟乘法器、模拟锁相环、模—数和数—模 转换器、稳压电源和音像设备中常用的其他 模拟集成电路等。
ID2 = W L 2 Kn' 2 VGS2 -VT 2 2 / 2 = Kn2 VGS2 -VT 2 2
ID2 =
W
L
2
K
' n2
VGS 2
-VT 2
2 /2
= Kn2 VGS2 -VT 2 2
图6.1.5 MOSFET 镜像电流源
常用电路
2.MOSFET多路电流源
电路如图6.1.6所示, 它是6.1.5b所
用途:1.电流源具有直流电阻小,交流电阻大的 特点;作有源负载 镜像电流源
共射电路的电压增益为:
A V
=
Vo Vi
=
- b (Rc // RL )
rbe
对于此电路Rc就是镜 像电流源的交流电阻,
因此增益为
A V
=
-
bRL
rbe
放大管
比用电阻Rc作负载时提高了。
2.用作偏置电路
例:图中电路为F007偏置
示镜像电流源电路的扩展。基准电流
IREF由T0和T1以及正、负电源确定,根 据前述各管漏极电流近似地与其宽长比
(W/L)成比例的关系,则有
W2
W3
ID2
= L2 W1 L1
I REF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 出 信 号
图6―2反馈放大器基本框图
.
6
6―1―3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方程
第6章 反馈


A
Xo

X i
基本放大器的传输增益(也称开环增益或开 环放大倍数)


F
Xf

Xo
反馈网络的传输系数(也称反馈系数)


Af
Xo

Xi
反馈放大器的传输增益(也称闭环增益)




T
••
AF
Xo

Xf

Xf

A 1 AF
1 F
(6―14)
.
14
第6章 反馈
例1设计一个负反馈放大器,要求闭环放大倍数 Af=100,当开环放大倍数A变化±10%时,Af的相对变化量 在±0.5%以内,试确定开环放大倍数A及反馈系数F值。
解 因为
Af 1 A A f 1 AF A
所以,反馈深度D必须满足
D 1 AF A / A 10 % 20
第6章 反馈
第6章 反馈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方程 6―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6―3 反馈放大器的分类及对输入、
输出阻抗的影响 6―4 反馈放大器的分析和近似计算 6―5 反馈放大器稳定性讨论 6—6 运算放大器的小信号闭环带宽、
压摆率及功率带宽
.
1
第6章 反馈
6―1
6-1-1 负反馈的概念
凡是将放大电路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或电流) 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 迭加,就称为反馈。
若引回的信号削弱了输入信号,就称为负反馈。 若引回的信号增强了输入信号,就称为正反馈。
这里所说的信号一般是指交流信号, 所以判断正负反馈,就要判断反馈信号与 输入信号的相位关系,同相是正反馈,反 相是负反馈。
X i X o X i
环路增益(回归比)
.
7

••
X o A X i



X i X i X f ( 负反馈)

••
X fF Xo


Xo
A• • • Xi
1 A F



Af
Xo

A
••
X i 1 A F
第6章 反馈
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方程
.
8
第6章 反馈
由以上所述,可得如下结论:
(1)负反馈使放大器的增益下降了(1+AF)倍。
有源低通滤波器
AI
Af
(
jf)
1
j
1
FAI f
(1 FAI ) fH
.
17

AI f
AI 1 FAI
第6章 反馈
fHf (1FIA )fH

Af
(
j
f
)
1
AI j
.
13
第6章 反馈
通常用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来衡量放大器的稳
定性。
开环放大倍数相对稳定度为 A
闭环放大倍数相对稳定度为 A A f
Af
Af
A 1 AF
dAf
1 (1 AF)2
dA
A 1 AF
1 1 AF
dA A
Af
1 dA 1 AF A
Af 1 A Af 1 AF A
(6―13)
当深反馈时,AF 1,则Af
第6章 反馈
X o
输出信号
反馈电路的三个环节:
放大:
.
A
X o X d
.
反馈: F
X f X o
比较: Xi' Xi Xf
.
5
第6章 反馈
6―1―2反馈放大. 器的基本框图
比较
.
净输
Xi + ∑
入信号 .
输 入 信 号
.
Xi ′
Xf
反馈信号
Af
反馈放大器
基本放大器 . A
反馈网络 . F
取样 . Xo
.
2
从一个例子说起——稳定工作点电路
第6章 反馈
T
IC UE
UBE
IC
IB
输入量:Vi、VBE、iB
输出量:VO、VCE、iC
正向传输——信号从输入端到输出端的传输
反馈——将电子系统输出回路的电量(电压或电流),以一定的方式送回到输入 回路的过程。
.
3
反馈框图:
实际被放大信号
比较
输入
±
基本放大器
说明
第6章 反馈
负反馈 正反馈
✓负反馈具有自动调整作用,可改善放大器性能。
例:某原因 xo xf xi(xi xf)
xo 负反馈的自动调整作用是以牺牲增益为代价的。
✓正反馈使放大器工作不稳定,多用于振荡器中。
xo xf xi(xi xf)
xo
.
10
例:
第6章 反馈
判断是否为反馈电路
看电路输出与输入之间是否接 xi
xi A
xo
有元件,若有则为反馈电路,该
xf
元件即为反馈元件。
kf
例1
vi
VCC
Rf
RC
vC
RB1 RC
+
v+-i RB2
RE
vo
-
RE为反馈元件。
11
例:
RB1
RC1 RB21
C1 +
ui

u’i
T1
uf
RE1
C2 RB22
第6章+E反C 馈
RC2 C3 +
T2
uo
RE2
Af / Af 0.5%
因为
Af
A 1 AF
.
15
第6章 反馈
A Af (1AF) 100202000 因为 AF20119 所以 F 19 19 0.95%
A 2000
.
16
第6章 反馈
6-2-2负反馈使放大器通频带展宽,线性
失真减小
A ( jf ) AI 1 j f fH
Af
(jf) A(jf) 1FA(jf)
将大大简化反馈放大器
的分析计算。
( 3)深反馈条件下, 此式表明,在深反馈条
AF 1,所以
Af
A 1 AF
1 F
件下,闭环增益主要决
定于反馈系数,
而与开环增益关系不大
( 4)若正反馈,则
X i
X
i
X
f ,Af
Xo
.
Xi
A 1 AF
,增益增大了。
9
反馈极性 由于净输入信号 xixi xf
▪ 若 xf 削弱了xi,使 xi < xi ▪ 若 xf 增强了xi,使 xi > xi
(2)令1 +AF=D,称它为反馈深度,它是一个表征反馈强弱的量。
D 1 AF
1
X
o

X
f
X i X o
X i X
X i
f
X
i

X
i
X i
Xi D
若 D 1( 深反馈条件 )则 X i 0,X i X f
在深反馈条件下,反馈
信号 X f 近似等于输入信号
X i,
而真正加到基本放大器
的净输入信号 X i 将很小。这一结论,
CE

Rf
Rf 、RE1组成反馈 网络,反馈系数:
F
.
UUof
RE1 RE1 Rf
12
第6章 反馈
6―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6―2―1负反馈使放大倍数稳定度提高 负反馈稳定放大器增益的原理是因为负反馈有自
动调节作用。工作环境变化(如温度、湿度)、器件更换 或老化、电源电压不稳等诸因素会导致基本放大器的 放大倍数不稳定。
反馈
信号 反馈网络
第6章 反馈
开环 输出
闭环
取+ 加强输入信号 正反馈 用于振荡器 取 - 削弱输入信号 负反馈 用于放大器
负反馈的作用:稳定静态工作点;稳定放大倍数;提 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扩展通频带。 4
负反馈框图: 净输入信号
X i +
X
' i
输入信号 – X f
基本放大 电路A
反馈回路F 反馈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