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2.1《原子的构成》第1课时 课件(共39张PPT)
P53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练习]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 离子。如, 铁是由 铁原子 构成 的,氧气是由 氧分子 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 二氧化碳分子 构成 的,水银是由 汞原子 构成的。
[练习]
2.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
粒是 水分子 .水在化学变化中
的最小粒子是 氢原子和氧原 . 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练习]
1.判断古生物年代常用碳-14原子。 已知碳-14原子核电荷数为6,中 子数为8,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为( ) B
A.14 B.6 C.8 D.12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电子数 = 6
[练习]
2.科学家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摆 钟的“光晶格钟”,成为世界上最 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 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为38,则
较体积很小,但却集中了原子的主
要质量.其中正确的是( B )
A.②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课后习题]P58
(5)填写表中的空格
原子 核电 质子 中子 核外电
种类 荷数 数 数 子数
氧88
8
8
硫 16 16 16 16
镁 12 12 12 12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电子数
[课后习题]P58
硫原子的质量为BKg,镁的相对原子质量
为C,则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B/A .
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 AC/12 Kg.
相对原子质量
=
1个原子的质量 1个碳12原子的质量 ×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C=
X
AKg
×
1 12
[练习]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 离子。如, 铁是由 铁原子 构成 的,氧气是由 氧分子 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 二氧化碳分子 构成 的,水银是由 汞原子 构成的。
[练习]
2.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
粒是 水分子 .水在化学变化中
的最小粒子是 氢原子和氧原 . 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练习]
1.判断古生物年代常用碳-14原子。 已知碳-14原子核电荷数为6,中 子数为8,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为( ) B
A.14 B.6 C.8 D.12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电子数 = 6
[练习]
2.科学家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摆 钟的“光晶格钟”,成为世界上最 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 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为38,则
较体积很小,但却集中了原子的主
要质量.其中正确的是( B )
A.②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课后习题]P58
(5)填写表中的空格
原子 核电 质子 中子 核外电
种类 荷数 数 数 子数
氧88
8
8
硫 16 16 16 16
镁 12 12 12 12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电子数
[课后习题]P58
硫原子的质量为BKg,镁的相对原子质量
为C,则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B/A .
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 AC/12 Kg.
相对原子质量
=
1个原子的质量 1个碳12原子的质量 ×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C=
X
AKg
×
1 12
第一课时 原子的构成(15张PPT)
归纳小结
1、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
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2、实验在原子内部结构研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强化练习
1、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 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核电荷数为79 C、质子数为34 B、核外电子数为34 D、中子数为45
【方法点拨】根据原子的构成及“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即可计算。 【解析】某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9,由于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该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19,而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所以中子数为19+1=20,则该原子中粒子总数为: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 =19+20+19=58。
强化练习
新课讲解
二、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探究
1、原子结构的探究历程 近代科学原子论(1803年)
• 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
• 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
新课讲解
汤姆森发现了电子(1897年)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 他认为原子中存在更小的微粒,原子是可分的。
新课讲解
α 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和原子有核模型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α 粒子散射实验。 根据实验,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新课讲解
2、α 粒子散射实验
少数α 粒子发生偏转 大多数 α 粒子 未发生 偏转
α 粒 子 束
极少数 α 粒子 被反弹 回来
新课讲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2.1《原子的构成》 第1课时 课件(共24张PPT)
玻尔
1913年:电子在核外是分层 排布的,处在一系列稳定的 轨道上运动。
轨道模型
薛定谔
1926年:用量子力学的方法 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
电子云模型
推荐读物
总结
1.原子的构成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原子核原子Leabharlann [带正电][不带电]
质子
[带正电]
居于中央, 占体积小, 占质量大。
中子[不带电]
2.相对原子质量
核外电子[带负电]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某原子的
一个该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1
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 × 12
谢谢各位老师 的莅临指导
钠
11
12
11
23
铁
26
30
26
56
反馈练习
原子 种类
氢
核电 荷数
1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1
0
1
相对原 子质量
近似值 1
碳6
6
6
6
12
氧8
8
8
8
16
钠 11 11
12
11
23
在一般化学计算中,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如课本64页的表3-4;准确值可从153页附录中查到。
揭开原子奥秘的化学史
体验活动:相对水果质量
某水果的
一个该水果的质量
相对葡萄质量 =
一个葡萄的质量
例:若桃子的实际质量是葡萄(10.0g)的两倍, 则水果A的相对葡萄质量为2。
活动评价量规
评分标准 事先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并调零 天平两端都使用称量纸 左物右码没有放反 正确使用镊子夹取砝码 称量读数的小数点正确 相对水果质量数值计算正确 相对水果质量单位正确 实验结束天平整理复位
初中化学《原子的构成》PPT课件
2、 原子的构成
原 质子: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 质子: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 的正电荷 中子: 中子:中子不带电 中子不带电 子
原 子
电子: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电子: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 一个单位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
粒子种类 电性 质量
质子
1个单位正电荷 个单位正电荷 个单位
1.6726×10-27 kg ×
原 子 核
质子数 中子数
核电荷 数
核外电 子数
相对原 子质量
பைடு நூலகம்
氢 碳 氧 钠 铁
1 6 8 11 26 6 8 12 30
1 6 8 11 26
1 6 8 11 26
1 12 16 23 56
原子构成中的规律: 原子构成中的规律:
⑴、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为核电荷数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为核电荷数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为核电荷数)
原 子 核 质子数 中子数 氢(H) ) 1
原子的种 类 氦(He) )
核外电 相对原 子质量 子数 1 2 3 4 5 6 1 4 7 9 11 12
2 3 4 5 6
2 4 5 6 6
锂(Li) 铍(Be) 硼(B) 碳(C)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总结出:
1、 2、 3、 4、 …………
作业
• 1、教材P72页1(3); 4 • 2、高效速练P37 4、5、7、8、10、 11
⑵、质 子 数 不 一 定 等 于 中 子 数 ⑶ 、原 子 中 不 一 定 含 有 中 子
质子数+中子数 (4)、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相 对 原 子 质 量 的计 算 公 式(2) • 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 • = 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的构成1PPT课件
原子的发现历史
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由四种基本 元素组成:土、水、火和空气。
19世纪初,科学家通过实验发 现许多化学元素具有类似的性质, 于是提出了元素周期表的概念。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 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具有带 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
原子的基本单位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其中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围绕原子核旋 转。
电子
01
02
03
04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数量与 质子数相等。
电子的负电荷与质子的正电荷 相互抵消,维持原子整体中性
状态。
电子的轨道和能级决定了原子 的化学性质和电子云的形状。
电子通过电磁力与原子核相互 作用,维持原子结构的稳定。
质子与中子
质子带有正电荷,数量决定了元素的 种类。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相近,约为电子质 量的1836倍。
电负性具有相对性,同一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中,随 着原子序数的减小,电负性逐渐减小。
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对于预测元素化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判断元素间的化学反应活 性、酸碱性等。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在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通常位于左侧,非金属元素通 常位于右侧。但也有一些元素,如硼、铝等,其金属 性和非金属性并不明显。
原子质量的测量
原子质量是指原子的质量,其单 位是道尔顿(Da),1 Da = 1
g/mol。
原子质量的测量通常采用质谱仪, 通过测量不同同位素的质量来确
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同位素的质量可以通过精确测量 其质子数和中子数来确定,相对 原子质量则是根据其在自然界中
的丰度加权平均得到的。
同位素
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 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PPT课件
1.原子核由( A )构成。
A.质子和中子 B.电子和中子 C.质子和电子 D.质子、中子和电子
2.一种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 。已知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
136,则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B( )
A. 50 B. 86 C. 136 D. 222
2021
26
3、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B )
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原子本身带电吗?为什么?
质子和电子数目相等、电性相反,互相抵消 ,所以原子不带电
2021
14
➢原子一般来说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但并不是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氢)。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
a.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又称为核电荷数
b.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 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021
19
三、相对原子质量 几种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铁
1个原子的质量/Kg 1.674×10-27 1.993×10-26 2.657×10-26 9.288 ×10-26
2021
20
1、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 所得到的比。符号为Ar。
位于原子的中心
核外电子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
负电荷
在核外作高速的无规则20的21 运动
12
粒子种类 质子
电性
质量
1个单位正电荷 1.6726×10-27kg
中子 电子
不带电
1.6749×10-27kg
1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质量的 1/1836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一个 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
原子的构成PPT课件42 鲁教版优质课件
1、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 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核内 质子数为25,中子数为30,则锰原子的核外电 子数为 (A )
A.25 B.30 C.55 D.80
2、下列对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B)
A. 原子的质量由质子和电子决定 B.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 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 铁块难压缩,说明铁原子间无间隔
• 质子和原中子子核的质量每都个比质子电的子质量的是质1.6量72大×1得0-2多7Kg;
(带正电)
原子
中子(不带电)
(不•显电质性子) 和中子的质量每大个中致子相的等质量;是1.674×10-27Kg
• 原子的核质外量电几子乎(一全个部电集子带中一在个原单子位核负上电荷) • … …思考:每个怎电样子理的质解量原约为子质整子体质量不的显1/1电836性?
• …碳 -…13
6
7
6
碳 -14
6
8
6
各种金属 稀有气体
金刚石
原子的性质: 1.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 原子之间存在间隔 3. 原子总在不断运动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不放过反常现象
原 子
中子(不带电) 不
不迷信、敢质疑
显
电 性
大胆推测、猜想
核外电子(带负电)
动手实验
在原子中
善于思考、总结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J.J.Thomson ,1856~1940)
正 电
带负电的电子
荷
就像“葡萄干”
一样镶嵌在带
电
正电的“布丁”
子
中。
“葡萄干布丁”原子结构模型
《原子的结构》课件(第一课时)(共17张PPT)
一切物质都是由 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 子——原子构成。 原子是坚实的、不可 再分的实心球。
汤 姆 森 的 原 子 模 型
汤姆森
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他认 为原子中存在更小的微粒,原子是可分的。
卢瑟福
直到1911年,
著名科学家卢瑟 福通过α粒子散 射实验,得出了 原子的结构。
α
α 粒子束发生偏转示意图
A 2、原子核中肯定含有
A、质子 B、质子和中子 电子
D 3、原子是由
C、中子 D、
A、电子和中子构成的
B、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质子和原子核构成的
D、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4、判断题:
√ ( )⑴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 ( )⑵钠的原子核中有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核外有11个电
子,钠原子不显电性。
× ( )⑶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 ( )⑷分子的大小及质量都比原子大。 × ( )⑸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A 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 在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不一定相等
C 原子里有相对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D 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可以相同
阅读:课本P53,确定原子的构成 10-15~10-14 m
约10-10m
原子的构成
质子(+)
原 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中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 单位正电荷
不带电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 的负电荷
观察表格,思考下列问题(见课本53页)
表3-1几种原子的构成
课题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课件
小结:
从表中可以得出:
1、核内质子数就是核电荷数;质子数==核电核 数
2、原子中,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 3、质 子 数 不 一 定 等 于 中 子 数,原 子 中 不
一 定 含 有 中 子(比如氢原子); 4、构成原子的必要粒子是质子和电子,决定原
子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它必不可少。
你知道吗?
精品
课题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 知识目标: ❖ 1、掌握原子的构成及各微粒的带电情况。 ❖ 2、掌握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 ❖ 能力目标: ❖ 通过分析表格数据,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 情感目标: ❖ 培养微观想象力,认识到物质的可分性。
能力知源识于回运顾用
1、分子和原子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4)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n代表电子层数).
3、原子结构示意图
如: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弧线表示电子层 核内质子数
圆圈表示 原子核
每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Fra bibliotek3.原子结构示意图
画法:画圆圈,标核电, 弧线呈扇面,数字一条线。
Na
练 一
画出下列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练
氢原子 硫原子
氯原子
钠原子
❖ 师友合作
❖ 阅读P53原子的构成和表3-1 几种原子的构成的内容,回答以下 问题:
❖ 1、什么是核电核数?质子数和核电核数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核数和外电子数在数量上有什么关
系?
❖ 3、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吗?是不是原子都含有中子数? ❖ 4、决定原子种类的是哪一种粒子?
找找规律
这三大类元素的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有什么规律?
人教版课题2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22张PPT)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知道原子的结构
2 知道原子结构的发现史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
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 :
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
构成的,即原子。
古希腊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
道尔顿原子模型
1803年
• 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 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 • 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 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探索者,才使人类对事
认识一步步走向深入,也越来越接近事物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现在所学的
理论,还会随着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不
入和发展
反馈练习
正电荷 的原子核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______
质子 负电荷 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_______ 外带______
中子 构成。由于核内质子、核外电子所带 ______
核外电 1 6 8 11 17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例:氢原子 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 例:氢原子
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
问题3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资料上的几位科
家的原子结构理论有哪些不足?从中你得到什
启示
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辛
究方法
道尔顿原子实心球模型 1803年 汤姆生原子枣糕无核模型 1897年
卢瑟福的原子有核模型(1909年)
问题2
描述原子的构成,想象原子的空间结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原 子
(正电) (不带电) 中子
质子(一个单位正电荷
(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得多
α粒子散射实验(1911年) ——原子有核
学习目标
1 知道原子的结构
2 知道原子结构的发现史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
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 :
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
构成的,即原子。
古希腊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
道尔顿原子模型
1803年
• 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 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 • 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 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探索者,才使人类对事
认识一步步走向深入,也越来越接近事物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现在所学的
理论,还会随着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不
入和发展
反馈练习
正电荷 的原子核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______
质子 负电荷 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_______ 外带______
中子 构成。由于核内质子、核外电子所带 ______
核外电 1 6 8 11 17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例:氢原子 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 例:氢原子
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
问题3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资料上的几位科
家的原子结构理论有哪些不足?从中你得到什
启示
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辛
究方法
道尔顿原子实心球模型 1803年 汤姆生原子枣糕无核模型 1897年
卢瑟福的原子有核模型(1909年)
问题2
描述原子的构成,想象原子的空间结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原 子
(正电) (不带电) 中子
质子(一个单位正电荷
(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得多
α粒子散射实验(1911年) ——原子有核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电子就围绕着这个原 子核旋转。
⑦科学头条—发现原子核
新西兰-卢瑟福-原子核-1908诺奖 卢瑟福“核式”原子模型
核式 结构
模与体系在的原型天星模原原子子子的的核全中,部心它质有的量一质,个量电带几子正乎在电等它荷于的 型周类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 似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6
7
8
1897年: 1909年: 1913年:
⑦科学头条—发现原子核
1909年,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α粒 子是一种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微粒)
金
α粒子发射源
箔
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卢瑟福得出结论:
•①大原多子数内α部粒有子很大能的穿空过间金箔并不改变原来的方向 •②一原小子部中分心改有个变质了量原大来、 的方向 •带极正少电数荷α、粒体子积小被的反原弹子了回来
③近代原子学说—系统
1803年-英国-道尔顿-原子论 道尔顿实心原子模型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 尔顿提出了较系统的近代 原子学说,开创化学新时 代,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 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1
2
3
4
公元前5世 1789年: 1803年: 1827年: 纪:德漠 拉瓦锡定 道尔顿系 布朗发现 克利特古 义原子 统原子论 布朗运动 代原子论
④原子客观存在的现象
1827年-苏格兰-布朗-布朗运动
④原子客观存在的现象
1827年-苏格兰-布朗-布朗运动
1
2
3
4
5
公元前5世 1789年: 1803年: 1827年: 1905年:
纪:德漠 拉瓦锡定 道尔顿系 布朗发现 爱因斯坦
克利特古 义原子 统原子论 布朗运动 证明原子
代原子论
的存在
⑤原子客观存在现象的解释
原子核
型
⑩巧妙地补充
1932年-英国-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5诺奖
表1原子结构模型发展史
解决问题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那么 原子是不是真的不可再分呢? 原子由更小的微粒构成,是可以再 分的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质子
一个氧原子 电子
原子核 中 子
原子的结构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汤姆生发 卢瑟福α粒 玻尔的原
现电子 子实验发现 子轨道模
原子核
型
⑧年轻的力量—量子理论
1913年-丹麦-玻尔-电子轨道
玻尔重新省视了卢瑟福的 模型,他认为电子应该位 于原子内确定的轨道之中, 而不是像先前认为那样可 以自由的向内或向外移动。
6
7
8
9
1897年: 1909年: 1913年: 1919年:
原子核
(带正电荷) 中子(中子不带电)
注:⑴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⑵ 在原子中 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表3: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结构
1
2
公元前5世 1789年: 纪:德漠 拉瓦锡定 克利特古 义原子 代原子论
②近代原子学说—开端
1789年-法国-拉瓦锡-定义原子
拉瓦锡定义了原子一 词,从此,原子就用 来表示化学变化中的 最小的单位。
1
2
3
公元前5世 1789年: 1803年: 纪:德漠 拉瓦锡定 道尔顿系 克利特古 义原子 统原子论 代原子论
汤姆生发 卢瑟福α粒 玻尔的原 卢瑟福发现
现电子 子实验发现 子轨道模 质子
原子核
型
⑨又一个惊喜
1919年-卢瑟福-发现质子-对于原子核的设想
6
7
8
9
10
1897年: 1909年: 1913年: 1919年: 1932年:
汤姆生发 卢瑟福α粒 玻尔的原 卢瑟福发现 查德威克
现电子 子实验发现 子轨道模 质子 发现中子
6
7
1897年: 1909年: 汤姆生发 卢瑟福α粒 现电子 子实验发现
原子核
⑦科学头条—不可思议的发现
1909年,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α粒 子是一种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α粒 子是一种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微粒)
原子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带正电荷) 中子(中子不带电)
注原:子⑴的质原量子的=质质量子主的要质集量中+在中原子子的核质上量+电子的质量 ≈ 质子的质量+中子的质量
表2: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
原子的结构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代原子论
的存在
⑥电子的发现
1897年-英国-汤姆生-发现电子、测定电 子质量-1906诺奖
汤姆生“西瓜式”原子模型
18正97电年荷英国物理电学子家汤姆生
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从而打 破原子不可再分的概念,汤姆 生认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 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电子就 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原子 中,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 了中性原子。
提出问题
在化学变化中原 子是不可分的,那么 原子本身是不是真的 是实心球体,不可再 分呢?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出自道家学说
以科学家的视角看这个无边的世界
1
公元前5世 纪:德漠 克利特古 代原子论
①古代原子论—敢于假说
古希腊-德漠克利特朴素原子论
春秋-墨子-端说
•认为世界万物是由大量不可分 割的微小物质粒子原子构成的; •原子永恒、不生不灭; •原子的数目是无穷的,有大小、 形状和位置的差异; •原子本质没有区别。
项目:三项基本能力达标 学段:初三 科目:化学 版本:鲁教版 课题位置: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 课题名称:《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执讲教师:CD ***学校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CD 威海市乳山市***学校
知识回顾
1.分子:保_持__物__质__化___学__性__质__的___最__小__粒子 2.原子化:学___变__化__中__最___小__的__粒__子_____ 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用分子和原子知识解释化学变化的 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 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1827年-苏格兰-布朗-布朗运动 1905年-爱因斯坦-证明原子存在
⑤原子客观存在现象的解释
1827年-苏格兰-布朗-布朗运动 1905年-爱因斯坦-证明原子存在
1
2
3
4
5
公元前5世 1789年: 1803年: 1827年: 1905年:
纪:德漠 拉瓦锡定 道尔顿系 布朗发现 爱因斯坦
克利特古 义原子 统原子论 布朗运动 证明原子
⑦科学头条—发现原子核
新西兰-卢瑟福-原子核-1908诺奖 卢瑟福“核式”原子模型
核式 结构
模与体系在的原型天星模原原子子子的的核全中,部心它质有的量一质,个量电带几子正乎在电等它荷于的 型周类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 似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6
7
8
1897年: 1909年: 1913年:
⑦科学头条—发现原子核
1909年,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α粒 子是一种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微粒)
金
α粒子发射源
箔
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卢瑟福得出结论:
•①大原多子数内α部粒有子很大能的穿空过间金箔并不改变原来的方向 •②一原小子部中分心改有个变质了量原大来、 的方向 •带极正少电数荷α、粒体子积小被的反原弹子了回来
③近代原子学说—系统
1803年-英国-道尔顿-原子论 道尔顿实心原子模型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 尔顿提出了较系统的近代 原子学说,开创化学新时 代,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 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1
2
3
4
公元前5世 1789年: 1803年: 1827年: 纪:德漠 拉瓦锡定 道尔顿系 布朗发现 克利特古 义原子 统原子论 布朗运动 代原子论
④原子客观存在的现象
1827年-苏格兰-布朗-布朗运动
④原子客观存在的现象
1827年-苏格兰-布朗-布朗运动
1
2
3
4
5
公元前5世 1789年: 1803年: 1827年: 1905年:
纪:德漠 拉瓦锡定 道尔顿系 布朗发现 爱因斯坦
克利特古 义原子 统原子论 布朗运动 证明原子
代原子论
的存在
⑤原子客观存在现象的解释
原子核
型
⑩巧妙地补充
1932年-英国-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5诺奖
表1原子结构模型发展史
解决问题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那么 原子是不是真的不可再分呢? 原子由更小的微粒构成,是可以再 分的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质子
一个氧原子 电子
原子核 中 子
原子的结构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汤姆生发 卢瑟福α粒 玻尔的原
现电子 子实验发现 子轨道模
原子核
型
⑧年轻的力量—量子理论
1913年-丹麦-玻尔-电子轨道
玻尔重新省视了卢瑟福的 模型,他认为电子应该位 于原子内确定的轨道之中, 而不是像先前认为那样可 以自由的向内或向外移动。
6
7
8
9
1897年: 1909年: 1913年: 1919年:
原子核
(带正电荷) 中子(中子不带电)
注:⑴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⑵ 在原子中 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表3: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结构
1
2
公元前5世 1789年: 纪:德漠 拉瓦锡定 克利特古 义原子 代原子论
②近代原子学说—开端
1789年-法国-拉瓦锡-定义原子
拉瓦锡定义了原子一 词,从此,原子就用 来表示化学变化中的 最小的单位。
1
2
3
公元前5世 1789年: 1803年: 纪:德漠 拉瓦锡定 道尔顿系 克利特古 义原子 统原子论 代原子论
汤姆生发 卢瑟福α粒 玻尔的原 卢瑟福发现
现电子 子实验发现 子轨道模 质子
原子核
型
⑨又一个惊喜
1919年-卢瑟福-发现质子-对于原子核的设想
6
7
8
9
10
1897年: 1909年: 1913年: 1919年: 1932年:
汤姆生发 卢瑟福α粒 玻尔的原 卢瑟福发现 查德威克
现电子 子实验发现 子轨道模 质子 发现中子
6
7
1897年: 1909年: 汤姆生发 卢瑟福α粒 现电子 子实验发现
原子核
⑦科学头条—不可思议的发现
1909年,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α粒 子是一种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α粒 子是一种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微粒)
原子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带正电荷) 中子(中子不带电)
注原:子⑴的质原量子的=质质量子主的要质集量中+在中原子子的核质上量+电子的质量 ≈ 质子的质量+中子的质量
表2: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
原子的结构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代原子论
的存在
⑥电子的发现
1897年-英国-汤姆生-发现电子、测定电 子质量-1906诺奖
汤姆生“西瓜式”原子模型
18正97电年荷英国物理电学子家汤姆生
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从而打 破原子不可再分的概念,汤姆 生认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 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电子就 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原子 中,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 了中性原子。
提出问题
在化学变化中原 子是不可分的,那么 原子本身是不是真的 是实心球体,不可再 分呢?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出自道家学说
以科学家的视角看这个无边的世界
1
公元前5世 纪:德漠 克利特古 代原子论
①古代原子论—敢于假说
古希腊-德漠克利特朴素原子论
春秋-墨子-端说
•认为世界万物是由大量不可分 割的微小物质粒子原子构成的; •原子永恒、不生不灭; •原子的数目是无穷的,有大小、 形状和位置的差异; •原子本质没有区别。
项目:三项基本能力达标 学段:初三 科目:化学 版本:鲁教版 课题位置: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 课题名称:《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执讲教师:CD ***学校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CD 威海市乳山市***学校
知识回顾
1.分子:保_持__物__质__化___学__性__质__的___最__小__粒子 2.原子化:学___变__化__中__最___小__的__粒__子_____ 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用分子和原子知识解释化学变化的 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 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1827年-苏格兰-布朗-布朗运动 1905年-爱因斯坦-证明原子存在
⑤原子客观存在现象的解释
1827年-苏格兰-布朗-布朗运动 1905年-爱因斯坦-证明原子存在
1
2
3
4
5
公元前5世 1789年: 1803年: 1827年: 1905年:
纪:德漠 拉瓦锡定 道尔顿系 布朗发现 爱因斯坦
克利特古 义原子 统原子论 布朗运动 证明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