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PPT教案

合集下载

《山鬼》大学语文教案 PPT

《山鬼》大学语文教案 PPT
1、作为一位杰出得政治家与爱国志士得 精神与巍巍人格,一直以来感召与影响了 无数中华儿女。 2、作为一位伟大得诗人 (1)开创了中国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 创得新时代。 (2)开创了新体诗—楚辞。
楚辞体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 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就是泛 指楚地得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 屈原得创作为代表得新诗体。 这种诗体具有浓厚得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 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 物”(《东观余论》)。 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得作品,及汉代人模 仿这种诗体得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 这就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 影响得诗歌总集。
现实意义
1、屈原得爱国精神与为理想为祖国献身 得精神。 2、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得许多伟大人物 为了理想为了祖国甘于奉献自己青春与 生命。
总结
在学习这首诗得过程中,我们介绍了屈 原命途多舛得经历,感受了诗人希望报效 祖国却又不能实现得苦楚,作者在这首诗 中以楚国民间传说为题材,创造了美丽得 山鬼形象,非常细腻地刻划了山鬼痴情得 复杂心态,表现了人类对爱情得忠贞追求, 诗人也借山鬼得形象表现自己忠君忧国、 期盼回到楚王身边得思想。
山鬼艺术图画
欣赏
山鬼图
(作者:顾炳鑫)
山鬼图 (作者:刘万林)
山 鬼 图 (作者:刘凌沧)
Hale Waihona Puke 鬼图(作者:顾炳鑫)山鬼得爱情强烈、固执、不顾一切,更追求生命得美 好(岁既宴兮孰华予,年华渐渐逝去,谁能让我得生命放出光 彩)这就是一首爱情之歌,也就是人生理想之歌。
山鬼不就是鬼,她就是山中得精灵, 您可以说她就是山神。
情节
女主人公跟她得情人约定某天在一个地方 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就是满怀喜悦地 赶到了,可就是她得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 风雨来了,她痴心地等待着情人,忘记了回 家,但情人终于没有来;天色晚了,她回到住 所,在风雨交加、猿狖齐鸣中,倍感伤心、 哀怨。

大学语文教案培训课件.ppt

大学语文教案培训课件.ppt

得名。
。。
5,五、六十年代诗歌
五六十年代的诗歌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讴歌
党与革命领袖,讴歌社会主义,讴歌火热的现

实生活是常见的主题。政治抒情诗是这一时期 最受欢迎的文体之一。

6,八十年代诗歌
①归来者主要是“胡风分子”、“右派”和文

革搁笔的诗人,他们的诗歌或反思文革,或反 映真实生活,或沉思知识分子命运,或探索生
元初的诗文作家受江湖诗派和元好问的影响较
深。到了中期,元人在主观上努力学习唐人的

浑融流丽、体式端雅,而力矫宋诗的瘦硬生涩

之弊。但是在实际创作中他们的学唐多止于形 貌,且多取平和淡远、温润流丽一类;后期诗

人则大多学中晚唐秾丽奇诡之体。由于未能取 法乎上,所以成就有限,艺术独创性尤其不足。

2,明代诗歌
通俗易懂的元、白诗派。

④长庆以后,士人心态内敛。诗歌创作进入一

个新阶段。在这一片诗的退潮中,杜牧、李商

隐突起。特别是李商隐,以其善感灵心、细腻 丰富的感情,用象征、暗示、非逻辑结构的手

法,表现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把诗歌表现心 灵深层世界的能力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创

造了唐诗最后的辉煌。

情绪、诗的内在韵律,而并不注重音乐性和外
在的格律形式。

4,三、四十年代诗歌

①“左联”倡导的革命诗歌运动是30年代的另

一诗潮,他们已1932年成立的中国诗歌会为中
坚,特点是密切反映时代变化,抒发革命激情,
追求形式的大众化、通俗化,追求刚健壮阔的
力之美。
。。

大学语文全套课件PPT课件

大学语文全套课件PPT课件
大学语文全套课件ppt
• 大学语文概述 •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 • 大学语文阅读理解 • 大学语文写作技巧 • 大学语文实际应用 • 大学语文案例分析
01
大学语文概述
大学语文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人文性的学 科,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 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文 化素养。
特点
大学语文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审美 性等特点,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学生 可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增强对中 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
培养综合素质
大学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 质,包括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阅 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文化 素养等,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传承中华文化
大学语文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 载体,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学生 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 历史,增强文化自信。
详细描述
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引导学生关注 文学的创新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 审美能力。具体案例包括莫言的《红高粱家 族》中的乡土文化表达、余华的《活着》中
的生命意义探索等。
外国文学案例分析
总结词
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认知
详细描述
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解读,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 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学传统,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 化认知。具体案例包括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的 历史观、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的现代人困境等。
外国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
总结词
外国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是大学语文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可以了 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特点和风格。
详细描述
外国文学流派包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 然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代表作品有《哈 姆雷特》、《悲惨世界》、《百年孤独》等。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和学习,可以拓宽视 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发展状况。

大学语文 ppt课件

大学语文 ppt课件
• A.借象征抒情 • B.借典故抒情 • C.借景抒情 • D.直接抒情
• 5、 《摸鱼儿》中,上片抒写了对春的种种情感,其中 有 ( ABCD )
• A.伤春 B.惜春 C.留春 D.怨春 E.恨春
• 6、《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所包蕴的情感内容有 ( ABDE )
• A.对报国无门的悲愤 B.对妥协政策的怨刺 • C.对羁旅行役的愁苦 D.对国势危殆的忧虑 • E.对权奸当道的怒斥
《一句话》
• 闻一多,原名家骅,又名亦多。著名的诗 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在中国共产党的教 育影响下,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的斗争。
• 新格律诗的积极倡导者,提倡“三美”: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 出版诗集《红烛》、《死水》,创办《新 月》杂志。有《闻一多全集》。本篇选自 诗集《死水》。
• 主旨:本文揭露了中国现实的黑暗,抒发 了对理想中国的企盼,对民众革命的信心, 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 诗人深厚执着的爱国主义情怀,表达了作 者热切期待中华民族美好未来并坚信理想 中国必然实现的思想感情 。
• 本词的上片借物起兴,借景抒情,表现抗 金的大好形势一去不复返,南宋王朝岌岌 可危的状况。
• ⑴伤春——匆匆春归
• ⑵惜春——既盼春早到,又怕她快速离去 而希望她晚来
• ⑶留春——拟人化
• ⑷怨春——无可奈何,春离去
• 本词的下片托古喻今,借古典抒情。 • ⑴第一层——失宠 • ⑵第二层——失宠的原因:遭妒被阻,难修旧
的惧怕和镇压; • “咱们的中国” 暗示民众当家作主的国家。
• 艺术特点:
• 1.诗中大量运用了隐喻象征手法。其中,“一句
话”隐喻火种,“火”隐喻民众革命,“说出来 就是祸”暗示反动统治者对民众革命的惧怕和镇 压,“能点得着火”暗示民众普遍存在着不满和 反抗情绪,“火山”象征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 “霹雳”象征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咱们的 中国”暗示未来的祖国将由人民当家作主,表现 出诗人对理想中国的向往和赞颂。

大学语文说课PPT教案

大学语文说课PPT教案

感谢您的聆听 您的关注使我们更努力
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关注我 每天分享干货
2020-12-资源
六 教学效果与反思
2020-12-06
大学语文说课
3
一、课程定位 《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合语文教育的工具性、
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在整个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是为培养高职学生语文素 质和人文素质以及各种综合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
2020-12-06
大学语文说课
4
重语文能力培养

价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方法。
识 目 标
2、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 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和自 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专业课的学习打
下坚实的基础。
2020-12-06
大学语文说课
7
能 力 目 标
2020-12-06
1、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 析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所学 知识和方法,解决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 实际问题。
以学生发展为本 重重人人文文精精神神建建树树
重职业素质引导
2020-12-06
大学语文说课
5
• 1、变“讲授”为“引导” • 2、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 3、与实践相结合 • 4、拓展知识面
2020-12-06
大学语文说课
6
三、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学
基础知识,具备阅读、鉴赏、分析、评
2、提高学生正确对待职业、满足职 业需要的语文综合能力(包括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
大学语文说课
8
素 质 目 标
2020-12-06
1、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操,培养 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人格,提升文学 品味。

《大学大学语文教案》课件

《大学大学语文教案》课件

《大学大学语文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学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素养。

2. 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大学语文概述教学重点:了解大学语文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的区别。

2. 第二章:文学作品欣赏教学重点:欣赏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的主题、手法和艺术特色。

3. 第三章:实用文书写作教学重点:掌握实用文书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第四章:中国文化常识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等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

5. 第五章:审美与鉴赏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分析艺术作品的美学特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学作品和实用文书案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写作和审美实践,提高实际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4.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大学语文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生动的课件,辅助教学。

3. 视频:引入相关文学、艺术视频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5. 实践基地: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实践活动。

《大学大学语文教案》课件六、第六章:古代诗词鉴赏教学重点:理解古代诗词的韵律、意象和情感。

教学难点:分析古代诗词的艺术特色和创作背景。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评价: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实践活动。

大学语文第二版ppt课件

大学语文第二版ppt课件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口语表达能力
大学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朗诵、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
沟通技巧培养
大学语文还涉及沟通技巧的培养,教会学生在与人交流时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 的观点和情感。
05 大学语文的评估 与考核
评估方式
பைடு நூலகம்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创新性,以及 小组讨论的表现等。
写作方法与技巧
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方法和技巧,如叙述、描写 、议论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写作实践与评改
通过写作实践和互评互改的方式,让学生在 实际操作中锻炼写作能力,促进写作水平的 提升。
03 大学语文的教学 方法
课堂讲解
讲解内容
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作者背景、作品背景、文 学风格、语言特色等。
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演讲、辩论等方式提 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公 共场合的发言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
教授写作技巧和方法,提 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 逻辑思考和文字表达能力 。
跨文化交际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 际能力,提高学生在国际 交流中的语言应用水平。
写作技巧
写作基础知识
教授写作的基本要素和规范,包括文体、结 构、语言等方面,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写作基 础。
THANKS
感谢观看
大学语文第二版
目录
• 大学语文概述 • 大学语文的核心内容 • 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 大学语文的实践应用 • 大学语文的评估与考核 • 大学语文的未来发展
01 大学语文概述
大学语文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大学语文是一门针对非中文专业大学 生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 养大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

大学语文说课ppt课件

大学语文说课ppt课件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
重重语语文能力力培培养养 重重人文精精神神建建树树 重职业素质引导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素 质 目 标
1、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 情操,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和健康人格,提升文学品味 。
2、培养学生忠诚爱国、 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廉洁 守信、自主探究、团结协作 等职业精神。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 2、增加话题讨论和即兴演讲
• 3、评价的时候先肯定,再提出不 足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三)教学过程
11 第一环节: 呈现任务 22 第二环节: 自主探究 33 第三环节: 交流评价 4 第四环节: 知识延伸
容大 学 语 文 说 课 内
一 课程定位 二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三 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四 教学过程设计 五 教学资源 六 教学效果与反思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一、课程定位
《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 融合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 在整个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是为培养高职学生语 文素质和人文素质以及各种综合素质的公共基础 课程。

大学语文教案课件

大学语文教案课件

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 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杜甫《乐游园歌》:此身饮罢无归处,独 立苍茫自咏诗。
王国维《人间词话》:寥寥八字,遂关千 古登临之口。
唐五代词
三、西蜀词人群
赵崇祚《花间集》
温庭筠(812870?),字飞卿。 诗与李商隐并称 “温李”;词与韦 庄并称“温韦”, 有《金荃集》。
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 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 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女冠子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 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 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 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 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 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 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皇甫松《梦江南》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 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 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唐五代词
牛希济《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淡
星稀小。残月脸边 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 回首犹重道:记得 绿罗裙,处处怜芳 草。
晏几道《鹧鸪天》:从别后,忆相逢,几回 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 梦中。
词之有别于诗者,不仅在外形之句调韵律, 而尤在内在之情味意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缪钺《诗词散论》:一曰其文小。
陈亮《水龙吟·春恨》:恨芳菲世界,游人未 赏,都付与、莺和燕。
刘禹锡: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 拍为句。

《大学大学语文教案》课件

《大学大学语文教案》课件

《大学大学语文教案》课件第一章:古代文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分类。

3. 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二、教学内容1. 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古代文学作品的分类和特点。

3. 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和欣赏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体会和欣赏感悟。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语文》2. 课件:古代文学作品图片、音频、视频等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的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3. 期末考试:学生对古代文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现代文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现代文学作品的题材和风格。

3. 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和文化背景。

二、教学内容1. 现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现代文学作品的题材和风格。

3. 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和欣赏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现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和文化背景。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体会和欣赏感悟。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语文》2. 课件:现代文学作品图片、音频、视频等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的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3. 期末考试:学生对现代文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外国文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外国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外国文学作品的题材和风格。

3. 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跨文化意义和艺术特色。

二、教学内容1. 外国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外国文学作品的题材和风格。

3. 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和欣赏技巧。

powerpoint演示文稿大学语文教案三

powerpoint演示文稿大学语文教案三

氓《诗经》学习目标语言知识:读懂文意,辨识、说明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文学知识:了解《诗经》的内容、精华所在、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基本艺术手法;识记这是一首选自《诗经卫风》的叙事诗、“弃妇诗”;课文阅读分析:理请这首诗的基本情节和叙事层次;概括这首诗的主旨;分别概括女主人公和“氓”的性格特征;理解这首诗塑造人物形象所用的对比手法,联系课文有关诗句进行分析;指出这首诗中运用“赋”、“比”、“兴”的语句,分别说明其表达作用。

关于《诗经》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约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305篇作品。

《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故称《诗经》。

《诗经》从内容上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称“国风”,是地方乐曲,有十五国风,共160篇,其中大多上民歌。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产生于王都附近的诗,大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共105篇。

“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祭祀时的乐歌,计40篇。

《诗经》中十五国风的大部和小雅中一部分作品,都是普通劳动人民所作,比较真实,多方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是《诗经》中的精华所在。

关于《诗经》2 在表现形式上,《诗经》以四言为主,常用重章叠句,起着充分抒情达意的作用,有一种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赋、比、兴是《诗经》的基本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朱熹语),即描写景物时用白描,叙事时直接陈述,抒情时直抒胸臆。

比,“以他物比此物也”(朱熹),即比喻和比拟。

兴,也叫起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也就是由歌咏眼前景物从而联想咏及其他物。

一般用于诗歌开头,也可用于中间部分。

文体/背景 ? 《氓》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

是叙事诗、四言诗、弃妇诗。

卫本是西周时代武王之康叔的封地,原先建都于河南朝歌一带(今河南淇县),紧傍淇水。

《大学语文1绪论》课件

《大学语文1绪论》课件

分段
将文章分成若干段落,每个段落应有一个中 心意思,避免长篇大论。
使用标题
给每个段落加上简短的标题,以突出文章的 重点。
引用文献
在写作中引用相关的文献资料,以支持自己 的观点和论据。
写作实践与评析
写作实践
根据所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进行实际 的写作练习,如写短文、写评论等。
同学互评
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提出 建议和意见,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
THANKS
[ 感谢观看 ]
自我评析
在完成写作后,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 我评价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 改进。
教师评析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析,指出优 点和不足,提供改进的建议和指导。
CHAPTER 06
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总结
课程内容概述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大学语文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学习 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 的语文基础,提高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
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学科基础地位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旨 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为其他 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跨学科特性
大学语文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学科 领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养。
培养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 念
大学语文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文章应具有实质性的内容,避免空洞和无意 义的表述。
逻辑严密
文章的结构应严谨,段落之间要有逻辑联系 ,避免跳跃和断裂。
表达清晰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晦涩难懂 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语言规范
遵循现代汉语的规范,避免使用不规范的表 达方式。

《大学大学语文教案》课件

《大学大学语文教案》课件

《大学大学语文教案》课件第一章:诗歌欣赏1.1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和情感培养阅读和欣赏诗歌的兴趣1.2 教学内容诗歌的定义和特点诗歌的语言和形象诗歌的情感表达诗歌的欣赏方法1.3 教学步骤引入诗歌的概念和特点分析诗歌的语言和形象探讨诗歌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欣赏1.4 教学活动诗歌欣赏讨论诗歌朗读和解读诗歌创作练习1.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第二章:散文阅读2.1 教学目标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分析和欣赏散文的语言和形象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的兴趣2.2 教学内容散文的定义和特点散文的语言和形象散文的情感表达散文的欣赏方法2.3 教学步骤引入散文的概念和特点分析散文的语言和形象探讨散文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进行散文欣赏2.4 教学活动散文欣赏讨论散文朗读和解读散文创作练习2.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第三章:小说欣赏3.1 教学目标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分析和欣赏小说的情节、人物和环境培养阅读和欣赏小说的兴趣3.2 教学内容小说的定义和特点小说的情节结构小说的人物塑造小说的环境描写小说的欣赏方法3.3 教学步骤引入小说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探讨小说的人物塑造引导学生进行小说欣赏3.4 教学活动小说欣赏讨论小说朗读和解读小说创作练习3.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学生小说创作的质量第四章:戏剧欣赏4.1 教学目标理解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分析和欣赏戏剧的情节、人物和对话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的兴趣4.2 教学内容戏剧的定义和特点戏剧的情节结构戏剧的人物塑造戏剧的对话艺术戏剧的欣赏方法4.3 教学步骤引入戏剧的概念和特点分析戏剧的情节结构探讨戏剧的人物塑造引导学生进行戏剧欣赏4.4 教学活动戏剧欣赏讨论戏剧朗读和解读戏剧创作练习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学生戏剧创作的质量第五章:文言文阅读5.1 教学目标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阅读和翻译文言文培养阅读和欣赏文言文的兴趣5.2 教学内容文言文的定义和特点文言文的语言和语法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方法文言文的欣赏方法5.3 教学步骤引入文言文的概念和特点分析文言文的语言和语法指导学生阅读和翻译文言文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欣赏5.4 教学活动文言文阅读和翻译练习文言文讨论和解读文言文创作练习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学生文言文阅读和翻译的质量第六章:现代文学作品分析6.1 教学目标掌握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特点学会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形式培养对现代文学的欣赏能力6.2 教学内容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形式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批评方法6.3 教学步骤介绍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形式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批评方法深入解读现代文学作品6.4 教学活动现代文学作品讨论现代文学作品朗读和解读现代文学作品的批评练习6.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学生文学作品的批评质量第七章:古代文学作品鉴赏7.1 教学目标理解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意象和风格培养阅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7.2 教学内容古代文学作品的定义和特点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古代文学作品中意象的创造与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风格分析7.3 教学步骤引入古代文学作品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探讨古代文学作品中意象的创造与运用引导学生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风格7.4 教学活动古代文学作品鉴赏讨论古代文学作品朗读和解读古代文学作品的模仿创作练习7.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第八章:外国文学作品探讨8.1 教学目标理解外国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探讨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和主题思想培养对外国文学的跨文化欣赏能力8.2 教学内容外国文学作品的定义和特点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形式特点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批评方法8.3 教学步骤引入外国文学作品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探讨外国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形式特点引导学生运用翻译和批评方法阅读外国文学作品8.4 教学活动外国文学作品探讨讨论外国文学作品朗读和解读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批评练习8.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第九章:比较文学研究9.1 教学目标理解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文学作品培养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9.2 教学内容比较文学的定义和特点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比较文学研究的案例分析9.3 教学步骤介绍比较文学的定义和特点教授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文学作品9.4 教学活动比较文学研究讨论比较文学案例分析比较文学研究练习9.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学生比较文学研究的质量第十章:文学批评与写作10.1 教学目标理解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10.2 教学内容文学批评的定义和特点文学批评的写作步骤和方法文学批评的案例分析10.3 教学步骤介绍文学批评的定义和特点教授文学批评的写作步骤和方法10.4 教学活动文学批评写作讨论文学批评写作工作坊10.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学生文学批评文章的质量第十一章:现代诗歌创作11.1 教学目标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创作现代诗歌的基本技巧培养创作现代诗歌的兴趣和能力11.2 教学内容现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现代诗歌的创作技巧现代诗歌的鉴赏和批评11.3 教学步骤介绍现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教授现代诗歌的创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现代诗歌的创作和鉴赏11.4 教学活动现代诗歌创作讨论现代诗歌朗读和解读现代诗歌创作练习11.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学生现代诗歌创作的质量第十二章:现代散文写作12.1 教学目标理解现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写作现代散文的基本技巧培养写作现代散文的兴趣和能力12.2 教学内容现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现代散文的写作技巧现代散文的鉴赏和批评12.3 教学步骤介绍现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教授现代散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现代散文的写作和鉴赏12.4 教学活动现代散文写作讨论现代散文朗读和解读现代散文写作练习12.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学生现代散文写作的质量第十三章:现代小说创作13.1 教学目标理解现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创作现代小说的基本技巧培养创作现代小说的兴趣和能力13.2 教学内容现代小说的定义和特点现代小说的创作技巧现代小说的鉴赏和批评13.3 教学步骤介绍现代小说的定义和特点教授现代小说的创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现代小说的创作和鉴赏13.4 教学活动现代小说创作讨论现代小说朗读和解读现代小说创作练习13.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学生现代小说创作的质量第十四章:现代戏剧创作14.1 教学目标理解现代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创作现代戏剧的基本技巧培养创作现代戏剧的兴趣和能力14.2 教学内容现代戏剧的定义和特点现代戏剧的创作技巧现代戏剧的鉴赏和批评14.3 教学步骤介绍现代戏剧的定义和特点教授现代戏剧的创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现代戏剧的创作和鉴赏14.4 教学活动现代戏剧创作讨论现代戏剧朗读和解读现代戏剧创作练习14.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解读的情况学生现代戏剧创作的质量第十五章:文学综合实践15.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所学文学知识和技巧培养文学作品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升文学鉴赏和创作的综合素养15.2 教学内容文学综合实践的项目和目标文学综合实践的步骤和方法文学综合实践的评估和反思15.3 教学步骤介绍文学综合实践的项目和目标教授文学综合实践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综合实践并进行评估和反思15.4 教学活动文学综合实践讨论文学综合实践项目实施文学综合实践成果展示和评价15.5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和实施的情况学生文学综合实践成果的质量学生对文学综合实践的评估和反思深度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文学体裁的定义、特点和欣赏方法。

《大学语文教案》课件

《大学语文教案》课件

《大学语文教案》PPT课件一、第一章:教案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理解教案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教案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能够编写简单的教案1.2 教学内容教案的概念与作用教案设计的原则与要求教案设计的步骤与方法教案案例分析与实践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操作法1.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评价教案编写质量评价教学效果评价二、第二章: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2.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掌握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能够编写具体的教学目标2.2 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和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结构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表达2.3 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引导法教学内容的设计法教学媒体的选用法2.4 教学评价教学目标达成的评价教学内容设计的评价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评价三、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设计3.1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原则教学过程的步骤与方法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3.2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定义与作用教学策略的类型与选用教学策略的实施与评价3.3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引导法教学策略的实施法教学媒体的运用法3.4 教学评价教学过程的评价教学策略的适用性评价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评价四、第四章: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4.1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概念与作用教学评价的类型与方法教学评价的实施与反馈4.2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概念与作用教学反思的内容与方法教学反思的实施与改进4.3 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引导法教学反思的实施法教学改进的策略法4.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效果评价教学反思的深度评价教学改进的实施评价五、第五章:教案案例与实践5.1 教案案例分析教案案例的选取与分析教案案例的优点与不足教案案例的改进与优化5.2 教案实践操作教案的实施与操作教案的调整与改进教案的总结与反思5.3 教学方法教案案例的分析法教案实践的操作法教案总结的反思法5.4 教学评价教案案例的分析评价教案实践的操作评价教案总结的反思评价六、第六章: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6.1 教学资源的概念与分类理解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掌握教学资源的分类及特点学会整合各类教学资源6.2 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处理掌握教学资源的获取途径学习教学资源处理技巧实践整合与应用教学资源6.3 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整合法教学资源的应用法教学媒体的选用与操作法6.4 教学评价教学资源的丰富度评价教学资源整合的合理性评价教学媒体应用的有效性评价七、第七章:课堂管理与纪律维护7.1 课堂管理的重要性理解课堂管理的作用掌握课堂管理的原则学会制定课堂管理策略7.2 纪律维护的方法与技巧掌握纪律维护的技巧实践课堂纪律的管理7.3 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的引导法纪律维护的实施法课堂问题的处理法7.4 教学评价课堂管理的有效性评价纪律维护的实施效果评价课堂问题处理的及时性评价八、第八章:课程教学与评价方法8.1 课程教学的方法理解课程教学的目标掌握课程教学的方法学会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8.2 学生评价的方法学习学生评价的原则掌握学生评价的方法实践学生评价的实施8.3 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的引导法教学方法的调整法8.4 教学评价课程教学的效果评价学生评价的公正性评价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评价九、第九章:课程教学与评价实践9.1 课程教学的实施实施课程教学计划调整教学策略以应对突发情况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事件9.2 学生评价的实施设计并实施学生评价工具收集学生学习成果的证据进行学生评价并进行反馈9.3 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的实践法学生评价的操作法教学反思的记录法9.4 教学评价课程教学的实施评价学生评价的实施评价教学反思的深度评价十、第十章:教案设计的持续改进10.1 教案设计的反馈与改进收集教案设计的反馈信息分析反馈信息,确定改进点实施教案设计的改进措施10.2 教学方法的更新与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实践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评价创新教学方法的效果10.3 教学评价教案设计改进的成效评价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评价教学效果的长期跟踪评价10.4 教学反思教案设计改进的反思教学方法创新的反思教学实践的全面反思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学语文教案》的PPT课件,包括教案设计概述、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教案案例与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课堂管理与纪律维护、课程教学与评价方法、课程教学与评价实践以及教案设计的持续改进等十个章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成语
居安思危: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书 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 患”。指处于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 出现的危险和困难。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53
载舟覆舟:出自《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 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民众犹 如水,统治者犹如舟,水可以承载舟,亦可以倾 覆舟。也就是说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 推翻统治者。比喻取得民心的重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 其道得之,不处也;贪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 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经典原意】
孔子说:“富裕和尊贵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
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会接受;贫穷 与下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脱离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
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
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
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
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
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大惠学语,文教信学 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
2020-12-06
孔子 大学语文教学
50
2 .“十思”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谦冲自牧,虚心纳下,慎始敬终,知人善任。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51
3 .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 其惠, 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18
(五)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020-12-06
颜回
孔子说:“颜回多么有修养啊!一竹筒饭,一瓢水,
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和愁苦,
颜回却没有改变他的快乐。颜回多么有修养啊!”
大学语文教学
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
而不能肯定。“
大学语文教学
11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 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 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 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 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 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事。”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26
萧 何 月 下 追 韩 2020-12-06
胯下之辱与韩信
大学语文教学
27
《容忍与自由》
胡 适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28
要点:
1. 新文化运动与胡适。 2. 容忍与年纪。 3. 容忍与雅量。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29
新文化运动与胡适
大学语文教学
57
Dr.Feng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58
感谢您的聆听 您的关注使我们更努力
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关注我 每天分享干货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59
孔子说:“一国军队,
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但
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
迫他改变志向。”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22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
的好事,而不促成别人的
坏事。小人则正好与此相
反。”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23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 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 已。”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30
“新文化中旧道 德之楷模,旧伦 理中新思想之师 表。” ——蒋中 正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民国 初年 活跃 在北 平八 大胡 同中 的红 妓女 凤仙、 小桂 合影。
31
江冬秀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32
规矩
2020-12-06
《王制》 出自《礼记》是 指古代君主治理天下的规 章制度,内容涉及封国、职 官、爵禄、祭祀、葬丧、 刑罚、建立成邑、选拨官 吏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的 制度。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Dr.Feng
大学语文教学
1
(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
人。
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
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2
2020-12-06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
焦裕禄
它,君子就不会摆脱。
君子如果抛弃了仁德,又怎能叫君子呢?君
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违背仁德的,就是在紧迫时
也一定会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时也一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7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8
(二)
【经典原意】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 道德像爱好美色那样的人。”
2020-12-06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54
择善而从: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追 随,引申为做事或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 做。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55
垂拱而治:出自《尚书•武成》: “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 下治。”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 不费力。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56
正本清源:最早出于《汉书·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 正本之论,删定律令”,后来明确见于《晋书·武帝纪》 “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正本:从根本上整顿; 清源:从源头上清理。意思是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 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2020-12-06
12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奇心
孔子说;“对于学问道德, 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 它不如以它为乐。”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13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14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 彻夜不睡去思考,没什么益 处,不如去学习。”
秩序
大学语文教学
33
公输班为楚造云梯之械,
成,将以攻宋。子墨子
闻之,起于鲁,行十日
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
2020-12-06
班。
大学语文教学
34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35
新 教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加尔文
36
信仰与身体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37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42
2020-12-06
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 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 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 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 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 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 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15
子曰:“我非生 而知之者,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四)
2020-12-06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什么部 懂的人,而是喜欢古代的东西, 勤奋努力地去追求的人。”
大学语文教学
16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工作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
住不寻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
小心谨慎,以有道德的人为标准去匡正
2020-12-06 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大”学语文教学
24
休息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25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

则乱大谋。”

孔子说:“花言巧语足
以败坏人的道德,小事
不能容忍,就会坏了大
43
“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 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 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 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2020-12-06
大学语文教学
44
文章结构:
人君当思 为什么思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思些什么
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2020-12-06
47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凡元首 承天命
2020-12-06
分析问题
善始,繁 克终,寡
取易 守难

董以严刑
振以威怒

免不怀仁
恭不心服
怨不在大 可畏惟人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大学语文教学
48
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
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则思谦冲而自
戒奢侈无度 (第1、2条)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 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