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初二数学教学听课记录及评析
初二数学教学听课记录及评析
听课记录
本次听课的教学内容为初二数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首先介绍了本节课的研究目标: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2. 教师使用了多媒体工具展示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并解释了图像的特点。
3. 教师进行了数学公式与图像的对应关系的讲解,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
4.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二次函数的应用场景,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5. 教师安排了几个练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并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评析
本节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设计都具有一定的水平,但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1. 教师可以增加更多的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2. 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3. 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合作研究的元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教师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细节和互动环节还有一些待提高的地方。
希望教师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1. 引言本文档是对初中数学课堂进行观察的记录和分析。
通过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氛围,旨在提供对于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改进建议。
2. 观察记录2.1 学生研究情况观察- 学生参与度高: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浓厚的研究兴趣。
- 学生理解能力差异:一部分学生对于某些概念和知识点理解困难,需要个别辅导和巩固。
- 学生注意力集中: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保持良好的注意力,积极倾听和思考。
2.2 教师教学方法观察- 启发式教学:教师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 多媒体辅助:教师使用多媒体工具展示数学概念和例题,提高学生理解和记忆效果。
- 学生互动:教师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合作研究和思维碰撞。
2.3 课堂氛围观察- 秩序良好:课堂上学生之间和教师之间的交流秩序良好,互相尊重和倾听。
- 鼓励表现: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表现,增强学生的研究动力和积极性。
- 积极氛围: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表现出友好和合作的态度。
3. 分析和建议经过对初中数学课堂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针对学生理解能力差异,教师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和巩固措施,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2. 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升多媒体教学的效果,通过更生动、有趣的展示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鼓励学生更多地互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能力。
4. 教师应继续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并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研究潜力。
4. 总结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对课堂教学的改进建议。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氛围,可以发现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兴趣。
以上是对初中数学课堂观察的简要记录和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能够有所帮助。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作业模版)初中数学
(作业模版)
学员姓名
蒋学增
学员单位
文安县德归中学
观察时间段
2013.11
观察对象
初二
授课内容
整式的乘法
观察点
教学过程客观描述
教学实施优缺分析
教学行为调整建议
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
10x10x10如何表示引入同底数幂的乘法,进一步结合例题探究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含义
三、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具体的讲解,学生对基本概念 基本规律有了系统而正确的认识,数学的解题能力得到了体现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总结一个固定的模式,这样上课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混乱的局面了
优点就是简洁,提高课堂效率 缺陷就是缺少趣味性,课堂变动枯燥乏味
我觉得应该比比谁算的快 用这样的小比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
结合具体的同底数幂的计算,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题型推到抽象的计算公式
这样的方式非常好,由具体到抽象,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再多做一些练习,巩固新的知识点,从而起到真正的过度作用
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
这节课虽然说学生有了一定活动时间和内容 但是总体来看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组织也缺乏系统性
充分体现了数学课讲练结合的特色,将知识点的讲解溶入了学生的实践之中 切实体现了 提高学生能力的目标
加大练习量 真正起到巩固知识点 提高数学能力的目的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15篇及评析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15篇及评析摘要:1.引言:初中数学听课记录的重要性2.听课记录的内容和格式3.15 篇听课记录的概述4.评析听课记录的方法和标准5.15 篇听课记录的详细评析6.结论:听课记录对提高数学成绩的作用正文:数学是一门需要严谨思维和逻辑推理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好数学知识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听课记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课堂知识。
本文将介绍15 篇初中数学听课记录及评析。
一、听课记录的内容和格式听课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主题、重点知识点、老师讲解的例题和方法、自己的疑问和理解等。
听课记录的格式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也可以按照知识点分类记录。
无论采用哪种格式,都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二、15 篇听课记录的概述本文选取了15 篇初中数学听课记录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有理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几何图形等各个方面。
这些听课记录都具备较好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能够反映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评析听课记录的方法和标准评析听课记录的方法主要包括:检查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条理性和深度。
标准主要有:记录内容是否完整、记录是否准确、条理是否清晰、是否能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等。
四、15 篇听课记录的详细评析(此处省略,具体评析内容需要根据实际的听课记录进行分析)五、结论通过对15 篇初中数学听课记录的评析,我们可以发现,听课记录对提高数学成绩具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听课记录可以帮助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其次,听课记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通过评析听课记录,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掌握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观察与记录方法
掌握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观察与记录方法数学是一门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学科,而初中数学教学中观察与记录方法的运用,则是确保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掌握解决观察与记录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 观察的重要性观察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观察的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观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理解数学规律。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或趣味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观察和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3. 记录的重要性在观察的基础上,记录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数学问题理解的关键。
通过记录,学生可以将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整理出来,形成清晰的思维导图或笔记,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4. 记录的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记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学生可以使用笔记本、数学作业本或电子设备等工具进行记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表格、图表等形式进行记录,以便更好地整理和归纳观察到的信息。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文字、图像、符号等多种方式进行记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 观察与记录的结合运用观察和记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二者结合运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观察,然后通过记录整理观察到的信息。
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总结,进一步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
6.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记录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与记录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的训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竞赛和活动,通过比赛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七年级数学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doc
学员姓名吴永刚观察对象七年级观察点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学员单位授课内容教学过程客观描述提问:1.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 2.填空: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的点有数距这个,这些点表示的是 ;与原点的离是5的点有个,些点表示的数是相反数的概念: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称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概念的理解:(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在原点的两旁,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⑵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是一⑶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一”号,就表示这个平头川初级中学观察时间段相反数2013-9-25教学实施优缺分析教学行为调整建议教学过程中创设的这-问题是为了引出相反数的成对出现这一特性,学生既能理解乂能综合运用,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准确掌握了相反数的定义,并能化简较繁的符号,运用还算灵活.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更能帮助学生提高听课效率,帮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教教师应该多设计教具、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引出相反数的定义,并对定义进行讲解与强调,如“只有和互为”怎样理解?接着通过练习加深对相反数的理解,没有利用“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练习题,让学生自己观察总结并归纳这一规律,而我是宜接的告诉学生,我遏三、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让学生正确梳理相反数的定义,理解相反数的概念.学生在认识相反数的定义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相反数的书写格式数的相反数,如:一3是3的相反数,一a是a的相反数,一(一3)是(一3)的相反数,所以一(一3)=3,于是当a是负数时,一a是一个正数.⑷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是0 . 即如果x与y互为相反数,那么x+y=O;反之,若x+y=O,则x与y互为相反数.(5)相反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指一个种类.如:“一3是一个相反数”这句话是不对的.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2是相反数B-3和+3都是相反数C. —3是3的相反数D. —3与+3互为相反数E. +3是一3的相反数F. 一个数的相反数不可能是它本身.例2化简下列各数中的符号:⑴一(一16);制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空间根据把新认知的课题的解决与学生生活形成一定的态度结合起来,这一诱发兴趣方法,会利用相反数,应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
初二数学学习中的课堂观察与记录
初二数学学习中的课堂观察与记录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中学阶段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初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进行了一系列的课堂观察,通过记录和总结,我深刻认识到了数学学习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和技巧。
本文将详细描述我的观察和记录,并从中归纳出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初二数学课堂上,我观察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通过趣味的数学游戏、数学谜题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这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同学们表现出了更高的学习动机和更积极的参与度。
二、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初二数学学习中,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在观察中,我发现老师们通常会将知识点拆分为几个基础概念,逐个进行讲解,并用生动的例子和图表进行说明。
这种有层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三、提供丰富的练习与实践机会数学是一门需要多练习的学科。
在观察中,我发现老师们会在课堂上提供大量的练习题,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解题的灵活性和思考能力。
此外,老师还会组织实践活动,如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合作学习机制在初二数学学习中,我观察到老师们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合作学习机制。
课堂上,老师鼓励同学们相互探讨和解答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难题。
这种互动和合作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及时反馈和评价数学学习过程中,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对于学生的进步非常重要。
在观察中,我发现老师们会定期进行课堂测验,通过检查和评分,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这种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结论:通过初二数学学习中的课堂观察与记录,我深刻认识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提供丰富的练习与实践机会、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合作学习机制,以及及时反馈和评价等因素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数学教师课堂观察报告
数学教师课堂观察报告第一节课堂观察在本次观察中,我选择了一位中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进行观察。
这位教师的教学方式独具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开始时,教师以幽默的方式打破了学生的紧张氛围,通过问学生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来引起大家的兴趣。
他还用几个生动的例子向学生展示了数学应用的实际场景,让学生们对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接下来,教师介绍了本节课的主题,然后给学生们分发了一些小组活动的任务。
学生们被要求合作解决一个复杂的实际数学问题。
教师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我注意到,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积极的讨论和合作,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尊重其他人的意见。
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巧妙地引导了学生们从简单的问题开始,逐步引导他们走向更高难度的数学问题。
他提醒学生们要注意思维的转换,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同时,教师还通过讲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定理,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并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整堂课下来,教师的语言表达清晰明了,思路清晰,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并跟随。
尽管其中有些学生在某些问题上遇到了困难,但教师总能巧妙地给予启发和引导,使他们逐渐解决问题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第二节课堂观察在第二堂课中,教师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他通过精心准备的多媒体课件,结合示例和图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
教师首先对上节课的复习,然后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些实例,从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他鼓励学生们思考问题的本质,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法。
与此同时,教师还运用游戏和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注意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他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师还通过举一反三的例子,拓宽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更广阔的领域中。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15篇及评析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15篇及评析【最新版】目录1.引言:初中数学听课记录的重要性2.详述 15 篇听课记录的内容3.对 15 篇听课记录的评析4.总结: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和听课记录的作用正文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学好数学可以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听课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听课记录对于提高数学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 15 篇初中数学听课记录,并给出评析,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这 15 篇听课记录涵盖了初中数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有理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几何图形等。
每篇听课记录都详细记录了课堂内容,包括老师讲解的重点、难点和例题。
同时,部分同学还在记录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这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然而,在 15 篇听课记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部分同学的记录过于简单,仅仅记录了老师的板书和解题过程,缺乏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总结。
其次,有的同学虽然记录了课堂内容,但在课后并未及时复习和巩固,导致课堂所学知识不能很好地吸收。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1.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
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要努力理解老师讲解的知识点,并在记录中加以总结,以便课后复习。
2.注重课后巩固。
课后及时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可以尝试做课后习题,以及参加课外辅导等活动,以提高数学成绩。
3.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堂外要主动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参加学术活动等方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总之,做好听课记录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一个重要方法。
通过分析这 15 篇听课记录,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3篇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3篇1.教学环节: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正比例函数,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建模思想,为初中阶段其他函数的研究提供思想和方法。
2.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变量、函数和函数解析式的意义。
他们已经接受了一定的列式表示函数关系的训练,为本节课的新知识做好了准备。
但是,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并不扎实,需要进一步巩固。
对于新的抽象数学概念的研究和理解,存在困难。
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定义,难点则在于如何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教学方法分析本节课采用“问题——猜想——探究——应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索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应用。
5.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索发现,合作交流;归纳结论,解决问题;知识运用,巩固新知;反思小结,提炼规律;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6.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安排比较充实,可能会导致在个别环节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
作业的设计也存在不具备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
观测点1:本节课的亮点有三个方面。
首先,教师的语言清晰,镇静地表达了自己的说课内容;其次,教师充分概括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最后,教师的着装合理。
观测点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加了四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通过建立“路程问题”的数学模型来理解路程与时间的对应函数关系,为导出正比例函数做铺垫。
第二个活动是研究变量,找到灯亮关系,写出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函数关系。
第三个活动是通过几个具体实例,概括、归纳出一类具有共性的函数关系式,导入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最后一个活动是小试身手,让学生判断哪些式子表示y是x的正比例函数,并指出正比例系数k的值。
时间:2021年5月10日听课学校:XX中学授课教师:李老师你选的观测点:听课人亮点和不足主要亮点:李老师语言清晰,表达清晰明了,让学生容易理解;课堂上安排了充分的操作活动和练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和归纳出课程的重难点;学生在自我操作过程中,能够积极探究和思考,掌握了知识点。
教研活动观察记录数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以“探究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探讨探究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活动过程1. 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本次活动首先由我校数学教研组长陈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陈老师执教的内容是《分数的意义》。
陈老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逐步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
在课堂上,陈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 交流探讨观摩课后,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大家一致认为,陈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部分教师的交流发言:(1)张老师:陈老师的课堂氛围很好,学生参与度高。
她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
(2)李老师:陈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有层次,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步掌握分数的意义。
同时,她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王老师:陈老师的课堂评价方式很新颖,她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这种评价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3. 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在交流探讨的基础上,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2)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探究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三、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数学教师们对探究式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纷纷表示要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以下是活动效果的具体体现:1. 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与分析
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与分析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举足轻重。
他们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技巧和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能力。
为了更好地展示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况,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第一节:数学的启蒙时间:上午9:00 - 上午9:45课堂:九年级二班教师:李老师在本节课中,李老师以培养学生对数学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态度为目标。
她首先以一个趣味的数学题作为引子:“阿姨给小明买了一本漫画书,小明自己存了10元,阿姨给了他y元,现在小明有15元,那么阿姨给了他多少钱呢?”这个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还促使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李老师采用板书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找到答案。
通过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她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
最终,学生们积极参与,得出正确答案:阿姨给了小明5元。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老师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第二节:数学定理的讲解与应用时间:上午10:00 - 上午10:45课堂:八年级三班教师:王老师本节课的目标是讲解和应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定理。
王老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通过展示平行线的相关图像和示例,引起学生的兴趣。
王老师将问题重点放在学生的探索中,创设了一些趣味性质相同但是图形不同的问题。
学生们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中,积极讨论和探索,逐渐发现平行线的性质。
接着,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分析性质,引导学生从实例中归纳出平行线的定理。
学生们逐渐理解并掌握了平行线的基本原理。
本节课的教学亮点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探索和思考,学生们得到了对平行线性质的深入理解。
第三节:数学应用题的解答与策略时间:下午2:00 - 下午2:45课堂:七年级一班教师:张老师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解答数学应用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数学听课记录40篇
七年级数学听课记录40篇第一篇:数与式的认识在这堂课上,老师首先讲解了数与式的概念。
数是用来计数和度量的,而式则是由数、运算符号和字母组成的。
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我们了解到了数与式的区别和联系。
同时,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基本运算,并带领我们做了一些简单的练习。
第二篇: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在这堂课上,老师教给了我们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首先,她向我们解释了整数的概念,即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然后,她介绍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并通过一些实际例子进行了讲解。
最后,老师布置了一些练习题,让我们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篇:整数的乘法和除法在这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她首先讲解了整数的乘法规则,包括正数相乘、负数相乘和正负数相乘的结果。
然后,她讲解了整数的除法规则,包括正数除以正数、负数除以正数和负数除以负数的结果。
同时,老师还解释了除法中可能出现的余数和商的概念,并通过一些实例进行了讲解和练习。
第四篇:分数的认识在这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分数的概念。
她解释了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组成的,分子表示分割的份数,分母表示总的份数。
同时,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分数的相等、约分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概念,并通过一些例子进行了讲解和练习。
第五篇: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这堂课上,老师教给了我们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她首先讲解了分数的加法规则,包括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和异分母分数的相加。
然后,她讲解了分数的减法规则,包括同分母分数的相减和异分母分数的相减。
同时,老师还通过一些实例进行了讲解和练习,巩固我们的学习成果。
第六篇: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在这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她讲解了分数的乘法规则,即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同时,她还讲解了分数的除法规则,即分子相除、分母相除。
并通过一些实例进行了讲解和练习,帮助我们掌握分数的乘除运算。
第七篇:小数的认识在这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小数的概念。
她解释了小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结合表示方式,并通过一些实例向我们展示了小数的应用场景。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资阳初中数学4班刘忠林)
当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物品会合理分类时,再通过一个小游戏出示数学知识的分类题,让学生根据分类情况实行讨论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并归纳出同类项的概念,这样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并让学生经历了由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使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得以突破,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成功的乐趣。
生:系数是加起来,等号右边的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与等号左边的是相同的。
师: (总结并板书: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师:能否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代数式2a+3;2a+3a+1 ?为什么?
生:第一个代数式不能。第二个代数式中2a和3a能够合并为5a,不能和1合并。因为它们不是同类项。
师:(强调:只有同类项才能实行合并。)
生:(整理交流)1、理解了同类项。2、学会了合并同类项。3、合并同类项的时候带上本身的符号。4、生活中学会了分类整理。
本节教学内容,教材上安排非常简单:从“求大长方形面积”的问题出发,引进了同类项合并的方法。
本节课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实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生:(在判断-125和3是不是同类项时有些迟疑。)
师:(指出)数字和数字也是同类项,能够实行运算。
师:(大屏幕投影代数式:(1)3x-1+5x2-1-2x-6x2(2)8x2-9x4+2x-x4-2x+x2(3)-xy-y2+3x2+xy+x2-y2)找出上述代数式中的同类项。
8生活动,其他学生观察,只有少数学生参与进去了,多数学生觉得无事可做。
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作业模版)
讲堂察看记录与剖析〔作业模版〕学员姓名学员单位凉山小学察看时间段察看对象七年级讲课内容相反数察看点教课过程客观描绘教课实行优缺分教课行为调整建议析发问:1.数轴的三因素是什教课过程中创建一、课前么?的这一问题是为情境创建2.填空:了引出相反数的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激发学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成对出现这一特备,更能帮助学生提高听课效生学习兴 2 的点有 ______个,这性,学生既能理率,帮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趣的问题些点表示的数是解又能综合运习.情境创______ ;与原点的距用,还可以激发学设〕离是 5 的点有 ______生的学习兴趣.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______.相反数的观点:引出相反数的定义,并对定义二、知识只有符号不一样的两个进行解说与重申,如“只有和观点的理数,我们称它们互为相学生正确掌握了互为〞如何理解?接着经过练解和深入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相反数的定义,习加深对相反数的理解,没有〔学生思观点的理解:并能化简较繁的利用“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维的启迪(1)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符号,运用还算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练习和指引过数分别在原点的两旁,灵巧.题,让学生自己察看总结并归程〕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纳这一规律,而我是直接的告(2) 一般地,数 a 的相诉学生,我截止了学生探究知反数是- a .识的思想空间.(3)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就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如:- 3是 3 的相反数,- a 是 a的相反数,-(-3)是( -3) 的相反数,因此-( -3)=3 ,于是当 a 是负数时,- a 是一个正数.(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是 0.即假如 x 与 y 互为相反数,那么 x+y=0;反之,假定 x+y=0,那么 x 与y互为相反数.(5)相反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一种特别的关系,而不是指一个种类 .如:“- 3 是一个相反数〞这句话是不对的.三、知识例 1以下说法正确的有让学生正确梳理观点掌握〔〕 A. 2 是相反数 B-3相反数的定义,依据把新认知的课题的解决与后的应用和+3都是相反数 C .-理解相反数的概学生生活形成必定的态度联合与展现 3 是 3 的相反数 D.-3念. 学生在认识起来,联合〔学生表与+3互为相反数 E .+3相反数的定义基这一引发兴趣方法,会利用相达、展现是- 3 的相反数 F .一础上,进一步明反数的定义去解题.的问题选个数的相反数不行能是确相反数的书写择和活动它自己.格式.组织〕例 2 化简以下各数中的符号: (1) -( -16) ;(2) -(+20) ;(3) +(+50).例 3 填空: (1) a -4 的相反数是 ______, 3 -x的相反数是 _____.(2)-1.6 是______的相反数, ______的相反数是-0.2 . (3)假如- a=-9,那么- a 的相反数是______.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四、对学〔〕A.符号不一样的两个数叫生学习情这一环节的实行不只使学生对做相反数 B.零的相反况的掌握数是它自己化简的技巧在于所学的新知识获得实时牢固和与调整数清数前“-〞提高,同时又使得还存在模糊C.一个数的相反数必定〔学生学的个数,依据认识的学生获得进一步澄清,是负数 D.- 8 是相反数习反响的“奇负偶正〞的这就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第2.先说出以下式子的意指引确立原那么化简.一时间获得最清楚的认识,这和教课调义,再化简符号.〔 1〕正是高效的价值所在.-〔- 7.3 〕〔 2〕-整〕〔+5〕〔 3〕-〔 +2.8 〕〔4〕-〔- 2003〕。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课观察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课观察报告篇一: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篇二:初中数学优质课观摩心得初中数学优质课观摩心得晏友伦5月20日——22日,我有幸参加了米易一中听课学习活动,倾听了十节示范课,历时三天,本次学习使我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使学生能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进而感受生活数学之美。
现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
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二、教学过程精致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
每位教师都能尽力做到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度、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使教学向理论联系实际方向倾斜(来自: 小龙文档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课观察报告)数学学科本来是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在这些示范课中,教师举出太阳直射地面,火箭升空,追击问题等直观的教学方法,将数学问题机智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找出教育教学中找到各方面与别人的差距,积极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我们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1.重点突出,重难点很好把握
2.公式的推导最好是在学生充分动手的基础上来进行,而不是教师简单的板书行为,最好由学生自行进行,教师可以做适当的点拨。
应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同时对公式的特征还应该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总结,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运用公式。
三、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
课堂练习.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5x+6=3x2(2)(x-2)(3x-3)=0
分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应把它化为一般形式,然后代入公式即可.
解:(1)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为3x2-5x-1=0
a=3,b=-5,c=-2
b2-4ac=(-5)2-4×1×(-2)=49>0
x= ∴x1=2,x2=-
(过程略)
由上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而定,因此:
(1)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当b-4ac≥0时,将a、b、c代入式子x= 就得到方程的根.
(2)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3)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
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学员姓名
李晓红
学员单位
顺平县高于铺一中
观察时间段
2013.11.5
观察对象
九年级
授课内容
《一元二次议程解法公式法》
观察点
教学过程客观描述
教学实施优缺分析
教学行为调整建议
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
知识回顾:
1、用配方法解方程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与分析
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与分析一、引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他们的教学方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培养。
本实录旨在记录一位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和相关分析,以期对数学教学的提升和改进有所帮助。
二、课堂实录教学目标:学习并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
教学内容:二次函数的图像、顶点坐标、轴对称、单调性、零点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阶段- 教师引出话题,并激发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兴趣。
- 通过几个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二次函数的应用场景,并了解与线性函数的区别。
2. 概念讲解- 教师利用幻灯片或黑板,简明扼要地讲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和相关概念。
- 通过图像展示和数学公式的介绍,让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图像绘制- 教师要求学生拿出铅笔和纸,在纸上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
-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的变化规律,帮助他们理解二次函数的顶点、轴对称以及正负性。
4. 性质分析- 教师提问学生,让学生观察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引导他们发现顶点坐标和常数项的关系。
- 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和零点的概念。
5. 解题实践-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对二次函数图像的观察解决问题。
-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自主解答并进行互相评价。
三、课堂分析通过以上课堂实录,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
具体分析如下:1. 激发兴趣:教师在课前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主动性。
2. 清晰讲解:教师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将抽象的二次函数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3. 图像绘制: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二次函数的顶点、轴对称和正负性。
4. 引导分析:教师通过提问和让学生观察图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并帮助他们理解顶点坐标与常数项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x1= ,x2=
例题讲解详细,板书工整,再次复习了用公式法解题的步骤。
对于练习题的设计上要注重精挑细选,要有代表性,要有梯度、有一定的难度。其数学的联系应该包含思维的训练,方法的总结,模型的建立,实际问题的解决等等。
(过程略)
由上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而定,因此:
(1)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当b-4ac≥0时,将a、b、c代入式子x= 就得到方程的根.
(2)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3)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
a(x13+x23)+b(x12+x22)+c(x1+x2)的值.
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是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但是一切的教学任务都是在学生为主导的前提下进行,教学中学生的主题作用。
老师应时刻关注数学教学的特点,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状态,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认知的水平,学习习惯等,我们要时刻组织学生学习。
课堂练习.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5x+6=3x2(2)(x-2)(3x-3)=0
分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应把它化为一般形式,然后代入公式即可.
解:(1)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为3x2-5x-1=0
a=3,b=-5,c=-2
b2-4ac=(-5)2-4×1×(-2)=49>0
x= ∴x1=2,x2=-
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
应用:
1.某数学兴趣小组对关于x的方程(m+1) +(m-2)x-1=0提出了下列问题.
(1)若使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m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m并解此方程.
(2)若使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m是否存在?若存在,请求出.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2.设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1)试推导x1+x2=- ,x1·x2= ;(2)求代数式
(1)6x2-7x+1=0(2)4x2-3x=52(老师点评)
学生思考方程: 用配方法怎样解?
条理清楚,知识点衔接得当
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教师应该多设计教具、多媒体等教学工具。
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
情景设计:已知ax2+bx+c=0(a≠0)且b2-4ac≥0,试推导它的两个根x1= ,x2=
(4)由求根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两个实数根.
1.重点突出,重难点很好把握
2.公式的推导最好是在学生充分动手的基础上来进行,而不是教师简单的板书行为,最好由学生自行进行,教师可以做适当的点拨。
应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同时对公式的特征还应该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总结,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运用公式。
三、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
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学员姓名
李晓红
学员单位
顺平县高于铺一中
观察时间段
2013.11.5
观察对象
九年级
授课内容
《一元二次议程解法公式法》
观察点
教学过程客观描述
教学实施优缺分析
教学行为调整建议
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
知识回顾:
1、用配方法解方程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2、(学生活动)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