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陈广泉综述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山东农业转型升级
东的总产值 。提高农 产 品平 均产 值 、提高农 民收 益 ,是 摆
在山东农业 发展 面前 的一个 问题 。近些 年来 ,随着 发展 现
代农业理念 的不断加 深 ,山东 的一 些地 市不 断探 索 发展 现 代农 业 , 提 升农业产 值 的做法 ,比如 淄博 市 沂源 县 大力 发
展有 机农业 ,建 设有机农 产 品生 产示 范基 地 ,2 0 1 1 年 实 现
郭太禄 ,等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山东农业转型升级
城 镇 化 与城 乡 统 筹
积极 发展现代农 业 促 进 山东农 业转型 升级
郭太禄 ,张 青
(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 究院 ,山东 济南 2 5 0 0 1 4 )
[ 摘
探 索。
要 ] 山 东是 农 业 大省 ,随着世 界农 业发 展 的 趋 势和 国家经 济 转 型升 级 , 山 东需要 在培 育 新 型 土地 经 营主 体 ,
生产总值 为 1 0 6 0 . 4亿 元 ,江 苏用接近一 半 的产量 实现 了山
前 山东省 农业 正处 在 由传统 农业 向现 代农 业过 渡 的关 键 时 期 ,探索 山东 发展 现代农 业 的道路 和途 径 十分必 要 。如何 实现农 业 现代 化 ,更 好地 为农 业发 展提 供新 的更 广 阔的发 展空 间是 摆在 山东农 业 面前 的 问题 。现 代农业 包 括先进 的 农 业 生产 力和 生产 关系 ,是代 表 时代先 进水 平 的农 业 生产 方式 。现 代农 业 以 “ 三化 ” 、“ 三 高 ” 为 特征 。分别 为技 术科 技化 、经 营规模 化 和生产 标准 化 ,以及 符合 产品 质量 高 、劳动生 产率 高 、经济 收益 高 的要求 。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途径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途径近年来,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市场需求变化和农民收入增长要求,农业产业需要通过转型升级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附加值和提升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途径,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优化农业结构农业结构优化是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
首先,要调整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逐步减少传统农作物的种植,增加高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
其次,要提高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水平,推动养殖业向品牌化和高附加值发展。
二、发展农业科技农业科技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要加强科技研发,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程度。
在耕作上,可以应用无人机、机器人等技术对农田进行监控和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在品种上,可以培育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推动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农业机械化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利用率,还能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民收入。
此外,还可以推广精准农业技术,提高施肥、灌溉、植保等环节的准确性和效果。
四、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要通过改进农产品的生产工艺、包装和标识,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同时,要积极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溢价能力。
通过品牌建设,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加强农业资金支持农业资金支持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其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同时,要加强农业保险和信贷体系建设,提供风险保障和融资服务,降低农业经营的风险。
此外,还要引导农民适度发展休闲农业、农家乐等农业服务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宽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
推进杭州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的问题与对策
3026㊀㊀2023年第64卷第12期收稿日期:2023-03-17基金项目:杭州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2022RKX0017)作者简介:吕晓菡(1982 ),女,浙江新昌人,高级农艺师,硕士,从事植物生理及表型等方面的研究㊂E-mail:137****0949@通信作者:胡慧圣(1976 ),男,浙江缙云人,硕士,从事数字农业相关研究㊂E-mail:huisheng.hu@文献著录格式:吕晓菡,胡慧圣,汪勤芳.推进杭州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23,64(12):3026-3028.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280推进杭州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的问题与对策吕晓菡,胡慧圣∗,汪勤芳(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㊀310024)㊀㊀摘㊀要:对于传统农业和机械化农业而言,数字技术足以推动 颠覆式创新 ,数字农业是农业的又一次革命㊂本研究通过研究农业数字化的理论内涵和现实基础,以在杭高校㊁农业研究机构㊁数字企业㊁农业企业等为对象,全面调研杭州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围绕 双强 行动的战略部署,提出多方位㊁多层次的对策建议㊂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化;对策中图分类号:F303.2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3)12-3026-03㊀㊀农业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农业的本质,是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㊂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质量兴农㊁绿色兴农㊁效益优先的原则,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3]㊂目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已成为 十四五 时期破解农业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而数字技术引入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4-5]㊂以 信息+知识+智能装备 为特征,数字技术将使农业生产效率极速增长,实现产业结构升级㊁产业组织优化和产业创新方式变革,增强农业产业整体素质㊁农业效益和竞争力,提升资源利用率㊁劳动生产率和经营管理效率[1-3]㊂杭州市作为美丽浙江的样板,近年来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新农村建设都取得显著成效,既具有良好的农业数字化研发与应用基础条件,又拥有众多优秀的农业科研机构和顶尖的数字企业,在全省实施农业 双强 行动的指引下,必能发挥数字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 头雁 作用㊂近年来,杭州通过 农业 + 数字化 ,各种数字技术陆续在农业生产㊁流通㊁服务领域推广应用,逐步推动农业产业向数字化㊁自动化㊁智能化转型升级㊂然而,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主动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仍然主要依靠传统手段,创新周期长㊁难度大㊁不确定性强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㊂1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1.1㊀是数字农业的重要环节㊀㊀近10年来,数字农业进入了全面开发应用阶段㊂2022年3月,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市数字农业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 2024年)“,各种数智平台㊁应用场景不断开发搭建,杭州农产品从生产㊁加工㊁流通到销售㊁服务的全产业链必将迅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㊂而包括育种㊁栽培㊁病虫害防治等在内的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链中最前端㊁最基础的一个环节,也是当前数字技术应用最薄弱的环节㊂1.2㊀是种业振兴的根本保证㊀㊀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㊂推进种业振兴,是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㊂要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就必须以种质资源为基础,综合应用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数字技术为工具,高效采集育种数据,构建气象㊁品种㊁病虫害㊁基因等农业数据库,结合深度学习,构建智能育种模型,打造智慧育种体系,实现育种精准化㊁高效化[6]㊂1.3㊀是精准农业的关键基础㊀㊀数字农业工厂,是智慧农业的集中表现形式,是实现精准农业的主要形式㊂对于耕地资源紧张㊁劳动力紧缺㊁环境约束大的杭州,以农业工厂为代表的都市农业,是重要的发展方向[7]㊂要打造数字农业工厂,就必须探索土壤㊁环境等信息与作物长势㊁病虫害之间的互作规律,构建品种㊁环境和作物生长生产的关联模型㊂而植物生长模型的建立,必须以作物表型㊁基因组㊁气象和土壤等环境数据库为基础,搭建智能化管控平台,实现海量数据的采集㊁管理㊁融合和分析,这些都离不开数字技术[8-9]㊂2㊀杭州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杭州市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基础设施㊁数字产业化㊁产业数字化㊁新业态新模式和政府与社会数字化5项发展指标均列全省首位㊂2021年6个区县市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百强先进县㊂全市近3400家规模农业主体全部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库管理,累计建成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37个㊁智慧农业示范园区18个,高水平数字农业示范园区10个㊁数字化美丽牧场12个㊁省级数字农业工厂17个,完成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115个㊂然而,与卓见成效的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产业数字化相比,农业科技创新的数字化转型严重滞后㊂2.1㊀高校基础研究成果向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不够㊀㊀杭州拥有浙江大学等一批在数字技术领域有相当优势的高等院校,且大多设有农业工程㊁农业信息化等数字农业相关或相近专业㊂但调研发现,这些高校的绝大多数研究成果还停留在实验室中,体现在论文上,真正应用到农业科研创新中的非常少㊂究其原因:一是高校数字农业相关研究以基础理论为主,与农业科技创新实际存在脱节㊂二是工科类高校缺乏农业相关背景与资源支撑,缺少理论转化和应用的载体与场景㊂三是高校与农业科研机构㊁农业企业的联动不够,缺少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转化体系或平台㊂2.2㊀科研机构自身完成数字化转型的能力不足㊀㊀多数农业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已经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但调研发现,农业科研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起步难㊁推进难㊁方向选择难等问题,立足自身完成数字化转型困难重重㊂究其原因:一是数字化意识相对薄弱,农业科研机构以农业科技人才为主,有数字技术背景的极少,知识储备和意识培养都还有差距㊂二是缺少政策机制保障,特别是市级科研院所㊂三是人才引进保留难,数字企业与农业企事业单位收入差距较大㊁毕业学生的就业外溢现象严重㊂四是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数字技术应用刚刚起步,距离实际应用还有较大距离㊂2.3㊀数字企业涉足农业科技创新领域较少㊀㊀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是推动产业兴旺㊁实现共同富裕,主要抓手是农业科技创新,中坚力量是数字企业㊂但调研发现,当前数字企业的涉农业务基本都在数字乡村㊁农业生产和流通等领域,极少涉足农业科技创新领域㊂究其原因:一是数字乡村的可推广性强㊂二是农业生产和流通领域效益高,生产企业和流通销售平台对于信息管理的需求迫切㊂三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公益性,以及研发周期长㊁投资回报慢等特点,影响了数字企业进入的积极性㊂2.4㊀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数字化转型进展缓慢㊀㊀一些规模较大的农业企业,专门成立了研发机构或科研团队,在制度机制和经费项目上相比农业科研院所更加灵活㊂但调研发现,其科技创新总体上仍以传统手段为主,数字技术的综合应用同样欠缺㊂究其原因:一是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领域往往比较小,品种㊁技术相对单一,运用数字技术的紧迫性不是很强㊂二是与数字企业的合作不顺畅,知识和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合作往往被数字企业主导,数字农业项目很难以农业为核心㊂三是标准体系不够完善,数字农业项目标准化不够,系统生命周期较短,农业企业对数字技术的投入产出比产生怀疑㊂3㊀推进杭州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3.1㊀打破学科壁垒,组建市级数字农业科研机构㊀㊀鼓励和引导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打破数字技术和农业科技的专业壁垒,贯通学科内容,融合技术优势,探索创新方向,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和现有优势,引进数字技术专业人才,组建数字农业科研团队,成立专门科研机构部门,综合利用数字技术解决科研和推广应用的痛点和难点,提升科研和推广效率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针对农业相对弱势的行业地位,出台特殊的人才引进和保障政策,引导数字技术人才向农业产业流动;坚持项目引导,设立数字农业相关的重大攻关专项,鼓励市级农业科研3028㊀㊀2023年第64卷第12期单位积极申报㊂对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化的研究方向进行引导和把控,争取在数字化育种㊁植株生理㊁病虫害动态监控等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明确数字农业团队的目标定位,处理好与其他学科团队之间的关系,聚焦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协助与促进其他科研团队提高科研效率㊁形成重大科研成果㊂3.2㊀瞄准 卡脖子 难题,打造升级种业创新数字化平台㊀㊀种源创新是解决种业 卡脖子 难题,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关键㊂而种源创新的基础是成熟的育种团队和丰富的种质资源,有此基础才有数字技术的用武之地㊂因此,要打造可示范可推广的种业创新数字化平台,只能依托农业科研机构㊂要有效服务各农业科研团队开展科技创新研究,还需经过二次开发,在平台基础上扩展叠加针对性的功能模块㊂一是加强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根据项目平台的设计功能,开展需求分析后系统规划二次开发内容㊂二是打造项目团队,要让农业育种专家参与功能模块设计,让有志服务种业创新的数字人才主导项目开发㊂三是持续的项目和经费支持,随着智慧种业平台的投入使用,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数字化意识不断提升,对数字功能的需求必然动态扩展,平台二次开发的内容随之增加,离不开持续的项目和经费保障㊂3.3㊀市县乡三级联动,打造杭州病虫害防治大脑㊀㊀由市农业主管部门牵头,依托市县(区)乡三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以智能病虫害监控系统为基础,利用卫星监测㊁无人机探测等数字技术,打造杭州农业病虫害防治大脑㊂一是打造杭州农业 一张图 ,基于浙农田应用场景,构建杭州市农田底图基础数据库,推进精准化㊁实时化㊁动态化农田管理㊂二是搭建病虫害智能监控系统,自动完成虫情信息㊁病菌孢子㊁农林气象信息的图像及数据采集,并自动上传至云服务器㊂三是提供辅助管理决策,通过整合作物图库㊁灾害指标㊁作物管理专家系统等模块,对病虫害发生的时间㊁地点㊁规模㊁危害指数进行评估,提出智能化的决策建议㊂四是实现病虫害有效防治,将病情信息和防治方案第一时间送到农业主体,实现自动预警,实时跟踪防治效果并及时调整防治方案㊂3.4㊀加强政府主导,打造数字化转型的杭州模式㊀㊀农业生产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技术难度高㊁投入成本高㊁运营能耗高,但行业标准化低㊁运维难度大㊁扩展升级难,严重影响了农业主体的转型意愿和动力㊂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引导㊁积极规范㊁严格监管㊂一是规范技术标准,包括硬件接口㊁数据结构㊁软件调用等,提高农业产业数字系统的通用性㊁可扩展性㊁可维护性㊁可升级性,降低数字系统生命周期的综合成本㊂二是完善咨询服务体系,成立专门的机构部门㊁事业主体或者服务团队,为农业主体与数字企业合作提供服务,切实保障农业主体利益㊂三是推行全过程监理制度,通过第三方的监理来保障农业产业数字化过程中农业主体的权益㊂农业主管部门通过制定监理的资质条件㊁审核发放监理牌照,引导涉农的事业或企业单位获取资质并履行监理职责㊂对于传统农业和机械化农业而言,数字技术足以推动 颠覆式创新 ,数字农业是农业的又一次革命㊂本研究为提高杭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探索 农业 + 数字化 的可推广㊁可复制模式,以数字技术驱动创建 新模式㊁新平台㊁新业态 ,不断提升杭州农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形成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杭州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稳步提高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杭州农业数字化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智力支撑与决策支持㊂参考文献:[1]㊀王丽娟,张玺玲,文长存.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22,63(5):1125-1130.[2]㊀张春玲,刘秋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路径研究[J].经济论坛,2019(4):141-146. [3]㊀商建维.都市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与前景展望[J].农业展望,2018,14(5):46-49.[4]㊀黄祖辉.探寻双循环新格局下应对气候变化与农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2):161.[5]㊀王曙光.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均衡增长[J].人民论坛㊃学术前沿,2020(24):40-51. [6]㊀赵春江.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战略目标研究[J].智慧农业,2019,1(1):1-7.[7]㊀唐华俊.智慧农业赋能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J].农机科技推广,2020(6):4-5,9.[8]㊀梁丽娜,李奇峰.北京都市农业数字化建设路径与前景[J].农业展望,2021,17(7):73-77.[9]㊀张晓雯,眭海霞.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实践与思考:以成都市为例[J].农村经济,2015(12):89-93.(责任编辑:汪亚芳)。
农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实施方案
农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农业转型升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农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农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实施方案展开回答写作。
一、资源优化配置农业转型升级首先需要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农民需要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农产品需求进行合理的种植和养殖规划。
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划定农用地区域,确保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农民需要通过引进改良品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政府可以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并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
三、绿色生产方式农业转型升级还需要倡导绿色生产方式。
在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中,要遵循绿色环保原则,减少使用化肥、农药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和奖励制度来鼓励农民采用绿色生产方式。
四、农投资扶持农投资扶持是实施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提供农业生产资金和技术支持。
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和农业装备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
五、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农业转型升级还需要加强农产品加工与营销。
政府可以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农民也需要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应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政府可以支持农民发展农业、农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等多种产业,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
农民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灵活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
七、农业人才培养农业转型升级需要培养专业化的农业人才。
政府要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和科研院所的支持,提高农业人才的培养水平。
农民也需要通过学习和培训,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八、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制度是保护农民利益和稳定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
未来10 年农业怎么干 6 大趋势给你启发
未来10 年农业怎么干 6 大趋势给你启发作者:陈阔辉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9年第23期文/陈阔辉未来10年,农业产业体系、生产经营体系、农业科技、农资农机体系、农产品供给侧、农业金融6个方面将发生重大变化。
一、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加速,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随着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全面落实,未来的农村土地流转也将有序推进。
有专家估计将来典型农场f基地)规模将在50~200亩左右,东北地区会更大一些,规模将达到1000~2000亩。
毫无疑问,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将有利于农业的标准化、机械化、现代化、产业化发展。
但目前高企的土地流转价格,影响了整体流转进程和效果。
如何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有效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决定未来10年流转进度的关键。
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将不断提升。
目前,农业领域已经涌现出了不少社会化服务组织,如金正大推出的金丰公社、中化集团提出的MAP(现代农业平台)、河南的甲加由、刘石创立的土地托管组织美来众联,以及各地的中小型机构等。
做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但前提是,社会化服务组织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以“社会化服务”之名,行“卖农资赚差价”之实,一定要帮农业生产者补短板,切实解决他们的需求和痛点。
社会化服务,模式大同小异,关键是看你怎么做,怎么一步一个脚印去落实。
二、生产经营主体将发生重大变化占绝对数量多数的仍然是农民,未来的农民内涵将发生重大变化,他们会更加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高学历、懂农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整个“农民”群体将逐渐分化:越来越多有农业专业背景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将从事田间管理;未来懂操作农机、维修农机的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多;未来农民更懂市场,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农人将从事农业的营销、流通相关工作;老一辈会逐渐淘汰,或从事基础性工作。
与此同时,专业大户、合作社、公司将会越来越多,并发挥更加重要和实际作用。
在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生产经营主体将以专业大户为主。
219446314_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专访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
I FOOD INDUSTRY I 19近日,记者阅读了陈文胜的新作《中国农业何以强》一书,该书从中国之问、时代之问、现实之问、改革之问四个维度,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农业效益、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三大重点,详细论述了“强不强”“怎么强”,并提出了新时期的战略重点以及如何激发动力等问题。
记者阅读后,始终有问题在耳边萦绕,比如,为什么要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为紧迫的任务是什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何处突破?政府怎样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等。
为此,记者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问题,专访了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著名“三农”问题专家陈文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农业政策的改革和完善陈文胜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彻底打破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预言,从根本上告别了食品短缺时代。
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的快速提升,农产品消费进入结构转型期,主要矛盾由数量要求转变为质量要求,由总量不足转变为阶段性供不应求和供给过剩并存所呈现出的结构性矛盾。
在此背景下,是农民的生产与市场脱节导致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不平衡、农业的质量发展不充分,农业生产的规模与效益不平衡、农业的效益实现不充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利用不平衡、农业国际市场和资源开拓不充分的矛盾,造成供不应求与供大于求并存,农业呈现阶段性、结构性供需不对称的过剩特征。
尽管农产品数量供给确实多了起来,但消费者满意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农业的多功能开发不够,难以适应市场消费结构转型的需要,导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低,人力、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陈之秀 本刊记者——专访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陈文胜人物PERSONAGE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陈文胜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基于阶段性的变化,主要解决生产力人物PERSONAGE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农业市场竞争力与效益难以提升。
陈锡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刻不容缓
陈锡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刻不容缓2013-11-26 11:07 来源:《求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和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提出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任务,也是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一、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村改革35年来,在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产量翻了近一番,各类农产品成倍增加,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但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新的矛盾和挑战。
从农业经营体制的角度看,当前迫切需要回答的两大问题是将来“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地”。
一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经商,使农业面临“谁来种地”的问题日渐突出。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底,我国农村有26261万劳动力转向了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占当年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48.76%。
尽管目前在农业中从业的劳动力还有2.7亿多人,但其中毕竟是中老年人和妇女占多数。
因此,必须未雨绸缪,及早考虑如何培养农业接班人的问题。
二是农民纯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比重正在明显下降,农业(种植业)在相当多的农户那里已经只是收入增长中的“副业”,因此,“怎么种地”的问题已难以回避。
我国人多地少,绝大多数农户承包经营的耕地规模细小且高度分散,生产效率不高,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为了增加收入,多数农户家庭不得不让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或就地从事非农产业,农民纯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比重在不断下降。
据统计,2012年全国农民人均7917元的纯收入中,来自耕地经营(种植业)的比重仅占26.6%(2107元)。
种地,对于相当多数的农户而言,正在变成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鸡肋”,正越来越成为农民家庭经营结构中的“兼业”。
因此,必须加快探索如何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提高农业效率的有效形式,也就是回答好将来“怎么种地”的问题。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特点及对策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特点及对策#陈柳钦$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天津&’’(’()摘要*过去我们狭隘地把农村产业结构理解为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单一的农业结构%这已经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从理解农村产业结构不同于农业结构的基本内涵入手%探讨了调整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三者之间及各行业内部关系的相应对策+关键词*农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图分类号*-&’./0文献标识码*1文章编号*2’’342(536(’’.7’24’’.24’.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总体上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加入89:后%我国农业要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受市场约束的程度加深+面对多变的国际国内市场%特别是我国加入89:后面临的严峻挑战%如何进一步更新我们的观念!体制和生产经营方式%尤其是如何适应国际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要求%加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深度和广度上挖掘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关系到农业!农村经济能否在开放的世界!开放的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生存与发展+一!正确理解农村产业结构的基本内涵产业结构现状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和国际经济竞争力强弱的反映+产业结构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二是研究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这两方面的差异仅仅在于人们对产业结构的审视角度不同+简单地说%产业结构是只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质的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从行业构成来看%它包括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的数量比例关系和各种产业在社会生产总量中的构成状态+根据产业发展的历程和阶段%我们将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划分为三大产业%其构成状况表现为量的组合和质的组合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将国民经济中的若干行业按一定标准划分为第一!二!三三大产业%并分析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及三大产业中各行业的内部数量比例关系+三大产业又各自分为若干行业%如农业可以细分为种植业!渔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等%服务业可以分为商业!金融业!保险业等,工业可以细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等,第二个层次是从质的结构看%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技术素质的分布状态%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分布状态+一般说来%产业结构的质的结构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627产业加工的深度!附加值的高低!资本密度的大小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6(7产业的规模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由于产业总是在一定的空间上形成和存在%因此从区域分布来看%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空间分布状态+农村产业结构则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它是指农村这个地域内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层次之间及其产业各层次内部的相互关系的结构%包括农村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各项目之间!项目中各产品之间的关系+农村产业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不是一个意义上的概念%农村产业结构强调的是产业在农村这个地域%是个区域性概念,而农业产业结构强调的是产业结构中的行业构成+从组成内容上看%农村产业由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农村工业!第三产业;;农村服务业组成,而农业产业主要指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因而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局限性太大+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对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三者之间互不协调的状况进行改变%同时改变其各行业内部的关系+过去我们狭隘地把农村产业结构理解为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单一的农业结构%并按照这种思路发展农村经济%导致农村产业结构颇不合理%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村产业结构的层次是在农村经济活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同<2.<重庆邮电学院学报6社会科学版7(’’.年第2期=>?@A B C>D E F>A G H I A GJ A I K L@M I N O>D P>M N M B A Q9L C L R>S S?A I R B N I>A M总第03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期"收稿日期*(’’&4’24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U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V6项目号*’(W=X’’.7的一部分成果+作者简介*陈柳钦623Y347男%湖南邵东县人%经济学硕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等单位的特聘研究员+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及省部级课题的主要研究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时又受着消费需求!自然资源及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影响"因此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其趋于合理化!高级化是生产力发展规律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客观要求"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能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强社会稳定!保证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农村产业结构是全国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农业结构又是基础的基础"但农村非农业的发展延长了农业产业的链条#沟通着全国地区产业之间的联系$包括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因此我国农村的区域广大!人口众多!生产落后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没有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就不可能有全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二!准确把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性"从上述农村产业结构的内容可知#农村产业结构不是单一的一个概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也不仅仅是就农村农业结构进行调整#而是要将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三个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结构进行综合调整"只调整某一个产业的内部结构#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问题的#更谈不上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只有对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三个产业结构及各个产业内部结构放在促进农村经济大发展这样一个平台上进行合理地调整#才能真正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没有准确把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性#则是我们近年来反来复去进行农业结构大调整的原因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进行了四次规模较大的农业结构调整#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由于没有将农业与农村工业!农村服务业联动调整#而致使每次调整都难以真正到位#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三元主体性"从农村产业的构成来看#农民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企业是农村工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政府是农村服务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各主体直接调整的对象和内容是不同的#因而既不能越位#也不能错位"在整个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主体错位是我国不少地方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区域性过剩和对农民增收不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不少地方政府越俎代疱#包揽一切#使农民不能独立地依据市场变化来调整农业结构"当然#我们在这里强调的主要是各主体不要错位#但并不否定各主体之间密切联系的必要性#认为各个主体在行使其职能时同样需要其他主体的力量来协助"比如#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始终是主体#但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是决不可或缺的"同样#政府作为主体在调整产业结构时#也不能没有农民的响应和实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二元导向性"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不少地方将过去的完全政策主导型急转为现在的完全市场主导型#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实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同等重要#特别在目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过渡时期#更应兼顾政策主导与市场主导作用的适宜发挥"国家为了确保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对粮食采取限量!限质的高价保护收购政策#在欧盟!日本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均已采用#我国更应如此"政策导向还体现在农业投资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确保财政支农资金逐步增加的政策框架下#政府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总目标#通过政府投资重点支持市场调节不到或农民自己办不了!办不好!影响和制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投资效益"市场导向是农业商品生产的必然趋势#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措施#它对商品性生产!农村工业和农村非政府性服务业的结构调整都起着导向作用"但必要的政府的宏观调控又是不可少的"因此#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时#必须坚持以市场导向为主#兼顾政策导向#以科技为动力#根据当地资源条件#选择适合的发展项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植则植#形成自己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才能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打破了原有的以单一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并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世纪-,年代以来的./0总量中#农村部门所占份额已经达到1,2左右"在这一背景下#国民经济结构能否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转换和升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当前的情况看#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太相适应#与国民经济结构演变的态势和格局相比#农村经济结构转换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应根据市场需求!资源优势与产业政策#合理地综合进行统一整合#以加强带动第一产业#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加快农村工业行业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与产权结构的调整#实现资产的优化重组和企业的机制创新#发挥比较优势!资源优势#创造竞争优势"从我国目前的农村产业结构现状看#我们应该调整农村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村服务业#在此基础上调整农业结构"通过农村工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农副产品加工的问题3通过农村服务业的调整和发展#解决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解决农产品相对过剩和农民增收的问题"4*54*,,5年第&期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7809!"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综合体系#其第一层次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在内的部门结构%第二层次是农$林$牧$渔各部门内部的生产项目结构%第三层是产品的品种结构#因此&农业产业结构就是指农$林$牧$渔业各部门之间$生产项目之间以及产品品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质的相互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就是按照市场原则&遵循价值规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目标&将农业各业及各业内部重新进行选择$优化&使其由低级向高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其实质是对农业各种生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历次调整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现在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非常突出&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作用使得农业增产目标和农民增收目标不一致#农产品品种重复多&特色品种少&低质产品多&优质产品少&不能满足市场对产品优质优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农业各业和各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高&养殖业比重低&粮食作物比重大&经济作物比重小#(+)农业区域性结构雷同&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特色经济不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缓慢&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率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以单一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附加值低&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抗御风险的能力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科技支撑&劳动者文化素质低&商品意识差&农业基本上还属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调整农业结构的方向是’(!)要以消费为主导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要调整传统的粮食与饲料用粮的关系&改.粮食作物0经济作物/二元种植结构为.粮食作物0经济作物0饲料作物/的三元种植结构%要大力发展畜牧业&重点建立畜禽商品基地$现代化养殖示范工程和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市场前景看好的特种畜禽和蜂产业&按照国际市场的要求&提高畜产品卫生质量标准&扩大畜产品出口份额%要加快林业的发展&其调整的方向是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为基础&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综合开发利用林业资源#(*)要积极调整农业的区域结构&加强农业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行区域化$规模化开发&同时注意避免区域农业产业结构雷同&着力形成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关联产业群#(+)要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从制度经济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它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现代组织形式&是结构调整重要的推动力&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还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龙头企业和各种金融机构投入为骨干&外资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 *"农村工业结构的调整改革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农村工业迅速崛起&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经济的.半壁河山/&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但自12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工业高速增长$整体推进的势头受阻#主要表现为’发展速度明显放慢&出口增长大幅度下降&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速度减缓甚至下降&农村工业经济效益指标明显下降&亏损企业数量增多&亏损额增加#导致农村工业目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农村工业结构与城市工业的重复率高&农村特色工业少&不能充分发挥农村工业的比较优势#12年代中期农村工业$交通运输$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的产值结构&与城镇国营$集体经济相应的四大部门的相似系数高达231-以上%乡村工业++个行业的产值结构与全国工业相对应的++个行业的产值结构&其相似系数为234+#(*)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关联度很低&关联系数只有23,56&不能使绝大多数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产流动的封闭性#(,)布局结构的分散性#分散布点$遍地开花的状况&不符合工业聚集的基本规律&从而加剧了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的不协调%使企业规模的扩大受到土地$社区关系等因素的牵制&往往损失了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占用了大量耕地&导致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企业资产结构的不合理&农村集体工业的传统产权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新形势&并导致过高的负债与过低的盈利能力# (5)农村工业企业的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竞争要求#调整农村工业结构的方向是’(!)要调整农村企业组织结构#要打破社区限制&以市场为导向大力促进专业化的发展&在加强城乡工业联系的基础上&要使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各类企业之间&尤其是大$中$小企业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要彻底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之间$企业之间的各种制度与观念壁垒&在市场作用下&进行广泛的专业化分工协作#(*)要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必须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开发农村市场和国际市场&通过开发档次不同的系列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不同层次的要求#加大科技投入&引进与培养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对农村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至关重要#(+)要调整农村企业产权结构#目前农村工业的改革面临的问题更复杂&难度更大’一方面&社区政府必须彻底从企业的产权主体地位退出&把集体资产的产权&交给真正的所有者#另一方面&改制后的公司制企业&还面临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任务&其核心是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与制衡关系#(,)调整农村工业布局结构#发展小城镇是调整农村工业布局结构的7+,7陈柳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8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特点及对策关键环节!因为乡镇企业的过于分散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而通过发展小城镇"则可以促使乡镇企业从分散逐步集中"彻底改变#乡乡点火$村村冒烟%的分散状况"实现连片发展!同时"小城镇建设将为乡镇企业#第二次创业%"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在城乡之间形成统一的产业链条"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未来&’年小城镇的建设"必须与农村工业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必须使城镇建设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结合起来!()农村服务业结构调整!我国农村服务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农村服务业历来主要重视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销售和农业技术推广等生产性服务"而严重忽视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建立和市场信息发布等经营性服务!调整农村服务业的方向是*+&,必须改造传统农村服务业!改造传统农村服务业的关键是要建设好为农服务的流通网络和流通设施!建设为农服务的流通信息网络"重在抓好三件事*一是要建立内部经济信息中心!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若干个#龙头%或集团公司联合起来组成一个联合体"建立一个经济信息中心"以信息中心为核心"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主要销售站建立信息站"进行信息采集$过滤$分析$综合"形成科学抉择"引导生产$沟通产销!二是要完善经济信息市场的服务体系!在建立内部经济信息网络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民间信息网络建设"完善系统化服务功能"注重信息价值和使用价值"加快经济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更有价值地促进农副产品的流通!三是要创造条件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使农副产品信息的传递达到快$准$全$新$特的效果!建设为农服务的流通设施"重在四个方面*一要改善仓储条件"二是要增加必要的加工设施"三要强化运营功能设施"四是建立多层次的专业市场!+-,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农村现代服务业必须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要大力发展农村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旅游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除了要大力发展农村现代信息$咨询$法律服务业外"要重点发展农村现代金融和旅游业!发展农村现代金融业*一是要发展银行$信用等金融组织!银行$信用社服务农业的重点是支持讲信用$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和农户"使资金发挥作用"滚动发展!二是要发展农村保险业!我国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抗灾能力弱"客观上需要通过保险来转移风险!发展农业保险要加强法制建设"尽快制定和颁布.农业保险法/"要建立农业风险专项基金"完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必须建立配套完善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专门从事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按社会化分工协作的要求组成的服务系统!农村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优化农村服务业结构"提升农业运行质量的必然选择!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总目标应是*建立健全农业服务组织"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具体说来"是要完善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科教服务体系$完善农村资金服务体系$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等等!当然"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规范政府服务行为!从目前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看"有政府办的农业服务组织$农村集体服务组织$新型合作服务组织和民营服务组织等形式"要将二者的市场方向和宏观调控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并得到充分发展!参考文献*0&1阎占定2论我国农业结构与市场的错位问题0312学术论坛"-’’-+(,20-1陈文科2论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0312江汉论坛"-’’-+(,20(1薛邦城2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0312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41许经勇2城乡结构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0312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51章新华2试论农村服务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调整0312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678879:9;78<:8=6>:?:@9A ?;<9;@<7B C D ?:E F 8=D <9?;:E G 9?D @9D ?AH =I D <9J A 89:8=67??A <K 78=;8LMA :<D ?A <N O P Q R S T U V S W+X Y Z [\Y []^_[_‘Y ^a b c b d _e ‘b [f g [h f Y f i f b "X Y Z [\Y [(’’-’-,H j <9?:@9*k T l m n S W o T p q l S m n p q l T r q T l s T p s oq t u s v S s w s om p p S W x n s o S y s W p S t W m n U x l m S Wr T n q S v m q S t W 2z {S p S p W tn t W x s l q {sr m p sq t o m |2z {S p}m }s l }t S W q pt T q q {m q q {sl T l m n S W o T p q l S m n p q l T r q T l sS po S ~~s l s W q ~l t y m x l S r T n q T l m np q l T r q T l sS Wq {s S l o S p q S W r q r t W W t q m q S t W p "m W oq {s WS q }l t }t p s pp t y sy s m p T l s pt Wo s m n S W xw S q {q {sl s n m q S t W p {S }u s q w s s Wm x l S r T n q T l s m o !T p q y s W q "l T l m n S W o T p q l S s p m W ol T l m n p s l v S r s S W o T p q l |"m W oq {s l s n m q S t W p {S }w S q {S Ws m r {t ~q {s q {l s s p s r q t l p 2"A #$7?=<*l T l m n m l s m p %l T l m n S W o T p q l S m n p q l T r q T l s %m o !T p q y s W q &44&-’’4年第&期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N ()z。
以智慧农业引领广东乡村振兴战略
智慧农业:凝聚乡村振兴新动能发展综述 以智慧农业引领广东乡村振兴战略文/向晓梅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关键是科技引领。
早在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我国要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作为“科技+现代农业”的最佳载体,智慧农业正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必将大范围提高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的专业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在率先基本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之后,应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实现乡村振兴,通过大幅提升我省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发展效率,为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贡献力量。
智慧农业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的科技引擎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可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与“5S”技术(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 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专家系统ES、智慧化决策知识系统IDSS)、“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及其他电子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平台。
因此,智慧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助力发达国家实现生产高效、生态平衡、质量安全当前,智慧农业相关技术已渗透到了发达国家农业的各方面。
美国、日本的农业实践表明,智慧农业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据美国农业部统计,已有69.6%的美国农场使用互联网进行农业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有38.5%和23.7%的农场分别使用DSL(数字用户线路)服务和卫星遥感服务。
在日本,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已实现播种、控制与质量安全及农产品物流等方面的智慧化,农业生产和流通效率位居世界前列。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推进广东农垦转型升级
推 进广 东农 垦 经 济转 型 升 级 ,关键 要 转变 发 展 方 式 ,调 整 产 业 结 构 ,培 育 发展 新 兴 产 业 ,本 文 将 从 发展 新兴 产业 的视 角发 表粗 浅看 法 。 新 兴产 业 是 指 随着 新 的科研 成 果 和 新 兴技 术 的 发 明 、应 用 而 出 现 的新 行 业 ,是 新 技 术 处 于产 业 化
牧 、乳 业 、水 产 、油 料 、水 果 等 热 作各 产 业 , 以确 保 国 家糖 肉安 全 和 主 要 农 产 品 供 给 。集 团 已建 成 “ 家 现 代 农 业 示 范 区 ”和 橡 胶 、甘 蔗 、奶 牛 、生 国
《 务 院关 于 加 快 培 育和 发展 战 略性 新 兴 产 业 的决 国
农 产 品 加 工和 流 通 ;节 能 减 排 、生 物 质 能 源开 发利
用 ;农 业 新 品种 、新 技 术研 发 、推 广 及相 关产 业 发 展 ;农 业 设 施 、装 备 和 农 业信 息化 技 术 的 引 进 、消 化 吸 收 和 推广 使 用 ;境 外 农 业 资 源合 作 开 发 ;以提
聚 区和 重 大 科技 成 果产 业 化 项 目,急需 组 织 实施 若
为 广 东 省 著 名 商 标 ,3 产 品被 评 为 中 国名 牌 农 产 个
品 ,2 个产 品被 评为 中国名 牌产 品 。 二 是循 环 农 业产 业 体 系 。包括 生 态 保护 、生 物
能源、生物防治、污染物资源化利用等循环农业 , 增 进 经 济 社 会 效 益 。 目前 垦 区 已经 初 步 建 立 糖 业 、 剑麻 和菠 萝 三 大循 环 经济 产 业链 和 一 个 省级 循环 经 济 示 范 区 ,在 生 物 防治 、废 弃 物 资源 化 利 用 、大 中 型 沼气 、能 源酒 精等 方面取 得初 步成 效 。与此 同时 ,
当今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与新类型
、
贸工农 一 体 化 的 高度组 织化
规模化 生 产
,
土 地产 出率
。
资源 利
用率 和 农 业 劳动 生 产率都 比 传统农 业 大 幅度提高
现代 农业 是 高度 科技 依存 型 的 产 业
, ,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 现代农 业发 展 的根 本动 力
以 常规 技术 升级 的效率革命 为支 撑
。 ,
科 学技 术进 步 对
。 ,
农 业 保 护 是世 界各 国农 业 政 策 支持 的重点
。
家 尤 为突 出 研
、 、
大部分 国家 建立 了从 中央 到地 方 配 套
、
、
协调 和 分 工 合作 的农 业 科 研 推广 体 系
,
,
对农业科
“
例 如 美 国建 立 起 以 州 农 学院 为 中心 的 农 业 教 9 育 科 研 推广 体 自 1 5 年 以 来 美 国政 府 每年用 于 农 业 科研方 面 的投 资大 体上 以 8 % 的年平均 增 长 率逐 年 增加 目前其对 农业 的科 研投 人仅次 于 基 础研究 和 国防研究 西 欧各 国 以 及 日本 澳大利亚 和
现代 农业 突破 了 传统 农业 主要从事初级 农产 品供给和 原料 生产 的
、
、
现代 农 业 是 高效 益 多功 能 的 产业
而 且具 有 原料供给
,
就业 增 收
产 供销
、
生 态保护
。
、
观光 休闲
、
文 化 传承 等多 功 能
、
,
不 断 向农 业 的广 度
、
和 深度拓 展
. 2 2
实 现 了 种养 加
新发展理念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新发展理念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研究内容与结构 (3)2.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4)2.1 农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6)2.2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外延 (7)2.3 新发展理念对农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8)3. 新发展理念在农业中的内容分析 (11)3.1 创新驱动 (12)3.2 协调发展 (13)3.3 绿色发展 (14)3.4 开放发展 (16)3.5 共享发展 (17)4.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分析 (19)4.1 现状概述 (20)4.2 存在的问题 (21)4.3 对策建议 (22)5. 新发展理念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讨 (24)5.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策略 (25)5.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26)5.3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模式 (27)5.4 完善农业开放合作机制 (29)5.5 促进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30)6. 案例研究 (31)6.1 国内外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32)6.2 案例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33)7. 结论与展望 (35)7.1 研究结论 (36)7.2 对未来的展望 (37)1. 内容简述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新发展理念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挑战。
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方式。
在农业领域,这意味着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使命。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业行业的现代化转型
农业行业的现代化转型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现代化转型已成为农业行业的必然趋势和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技术革新、资源利用、市场开拓以及农民素质提升等方面来探讨农业行业的现代化转型。
一、技术革新现代化转型的首要任务是借助新技术和设备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农业机械化、农业物联网、无人机农业等技术的应用正日益广泛。
例如,传统的农业收割机已被新一代的智能化农机所取代,使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更加高效、节约成本。
农业物联网的发展使得农民可以通过智能设备获取实时的气象和土壤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无人机的运用则可以监测农田的情况,并及时发现病虫害等问题,提供精准的植保和施肥服务。
二、资源利用农业行业现代化转型还需关注资源的合理利用,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土地利用方面,充分发挥土地多种用途的潜力,将不适宜耕种的土地用于林果种植或养殖业等。
在水资源利用方面,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在农产品加工和利用方面,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减少资源浪费。
三、市场开拓现代化转型还需要开拓新的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农民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和机会。
通过电商平台的推广和宣传,可以使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农产品的特点和品质。
此外,农产品的品牌化和地理标志的注册也是市场开拓的重要手段。
发展农业旅游也是农业行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方向,通过特色农庄、农耕体验等形式,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四、农民素质提升农民是农业行业现代化转型的主体,他们的素质提升至关重要。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
同时,加大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和项目创新,促进农业行业持续发展。
政府还要加强对农业行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创新发展模式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
2 0 —
专 题论述 2 0 1 3 . 1 0
一
毫i I 柏 蛆瓤
治 时 间 。“ 四包 ” 就是 包 农 药 配送 、 包 防治 指 导 、 包 统 立 了公 司的信 誉 , 创 出了公 司 的品牌 。三是激 发基 层
施药 、 包 防治 效果 。具 体 工作 中突 出了 “ 广、 严、 快、 活力 。总 结多 年 的工作 经验 , 进 一步 明确 了村 级服 务
效、 安全 、 低 残 留农药 5 0 t 。2 0 1 3年公 司与 1 0多 家种 业务 比例 的 4 0 %.全 季 分 次承 包 约 占公 司经 营业 务
子公 司和制 种 农户 签 订统 防统治 面 积 达 2 0万 亩 次 , 比例 的 2 0 %, 代 防代治 的 比例 约 占 4 0 %, 公 司的 经 营
科 学 发 展 观 为指 导 , 认 真 贯彻 落 实 “ 预 防为 主 、 综合 依 靠 农 药 和农 资 经 销 , 向着 “ 服 务+ 经营” 的全方位 、
防治 ” 的植 保 方 针 . 牢 固树 立 “ 公共 植 保 、 绿色植保” 综 合 化 的现代 经 营方 向发展 的新 路 子 ,顺 应 了现代
摘 要 :介 绍 了汇 丰植保 有 限 责任公 司在 张掖 市 玉米制种 田开展 专 业化 统防 统 治工作 的基 本做 法 ,
从 经济 、 社会 、 生 态 3个 方面 分析 了专业化 统 防统 治 工作 取 得的 成 效 , 总结 出 实施 专 业 化统 防 统治
工作 的 经验 与体会 , 对今 后如 何进 一 步开展 专业化 的 统防统 治 工作提 出了相 应 的对策 。
的植 保理 念 ,积 极 响应 农 业部 农作 物 病 虫 害专 业化 农 业 发展 的要 求 和农 业 产业 化 发展 的趋势 , 使“ 公共 统 防统 治 “ 百千 万 ” 行动号召 , 立 足 张 掖 市 农 业 产 业 植 保 、 绿 色植 保 ” 理 念在 认 识 上 得 到 升 华 , 在实践 中 化 发 展 的实 际 , 通 过市 场 化运 作模 式 , 建 立 统 防统 治 得 到 突破 。特别 是针 对 当地病 虫害 发生 的实 际 , 公 司
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
2021.3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王香文(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1100)摘 要:随着我国农业经济转型与变革的深入,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正在逐步进行当中。
党和国家指出,我国的农业经济急需转型和变革,为了深化这一思想,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并要求各级政府做好落实工作。
关键词:农业经济;现代化进程;管理模式的变革农业经济的转型是我国的农业向着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农业经济的转型和变革,让我国的传统农业不断的向着现代化农业变迁。
农业经济转型的本质是与农业一切相关事物的转型,包括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变革、调节机制的变革,同时也包括了相关制度的改革。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并且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如何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让农业生产力的在提升的同时使农业经济更加符合现代农业模式的需要,是首先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1 当代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在我国的社会主义体制下,工农相结合一直是宏观的发展战略,通过农业促进工业发展再由工业反哺农业转型的方式,使得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速度保持一个同步增长的状态,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来越明显,从经济层次上来说,城乡的差距尤为巨大。
为了平衡我国的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的发展,国家需要不断的进行宏观调控,特点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如果减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难点之一。
为了实现利用城市发展来促进农业发展的目的,实现城乡一体化,我国的农业必须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方向去发展。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农业转型有着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现代化农业建设步伐加快,整体的生产力正在不断的提升,并且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也在逐年下降之中。
第二,农业的内部结构不断的进行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
第三,在坚持我国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不断的提升当中。
农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以甘南州卓尼县为例
农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以甘南州卓尼
县为例
陈广泉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14(000)010
【摘要】从农业产业功能、发展内涵、增长动力、生产方式、经营方式、效益评估等六个方面入手,明确农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提出了现阶段卓尼县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农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对策.
【总页数】4页(P21-24)
【作者】陈广泉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西部丘陵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以四川省渠县发展现代农业为例 [J], 李晓燕
2.浅谈如何将藏区文化融入到德育教育之中——以甘南州卓尼县为例 [J], 李强;
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策略的研究——以甘南州卓尼县为例 [J], 卢月娥
4.基于"三变+旅游"模式的涉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以甘南州卓尼县博峪少数民族村寨为例 [J], 侯志茹;武林英;牛晓梅
5.建立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的长效机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以四川为例[J], 王大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继承、改造和提升
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继承、改造和提升李向东;季书勤;高旺盛;陈源泉;王汉芳;郭瑞;张德奇
【期刊名称】《北京农业》
【年(卷),期】2007(23)10
【摘要】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程度的加深,我国的农业发展也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加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使得农业的发展从量的生产转变为质的生产,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准则。
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改变,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关键在于农业技术的改变,我国的农业必须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
基于此,分析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相关问题,阐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变过程中的技术改造和提升。
【总页数】4页(P41-44)
【作者】李向东;季书勤;高旺盛;陈源泉;王汉芳;郭瑞;张德奇
【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09
【相关文献】
1.浅析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 [J], 宁春宝
2.分析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 [J], 刘良学
3.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继承、改造和提升 [J], 李向东;季书勤;高
旺盛;陈源泉;王汉芳;郭瑞;张德奇
4.浅议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 [J], 孙本龙
5.浅谈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变的要素 [J], 马玉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陈广泉
农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陈广泉近年来,卓尼县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受资源要素、生态环境、市场变化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从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城乡统筹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一、明确农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卓尼县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核心,以“结构调整、项目带动、产业融合、功能拓展、科技创新、品质提升”为重点,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力从六个方面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一是围绕农业产业功能,加快推进由单纯农业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并重的转型升级。
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难以满足人们日益扩大的多种需求,我们必须从广度和深度来扩展开发农业的功能,大力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理念,在保证食品和原料供给这一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其生态保护、能源原料、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大力发展集生产、生态、经济、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二是围绕农业发展内涵,加快推进由注重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转型升级。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要发挥生产发展在城乡统筹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按照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以现有的农业产业链、产业带、产业群为基础,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联结和融合,做强一产,突破单位产出,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做大二产,突破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活三产,突破市场营销,提高流通服务水平,构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
三是围绕农业增长动力,加快推进由主要依靠土地等自然资源向更加依赖科技和资本驱动的转型升级。
国民经济转型必须从三农突破
国民经济转型必须从三农突破陈文胜【摘要】@@ 1 新背景强农惠农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rn从国内来看,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农业也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充分显现.但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农业的基础地位还远未达到应有的战略高度.【期刊名称】《中国农业信息》【年(卷),期】2010(000)008【总页数】3页(P7-8,10)【作者】陈文胜【作者单位】湖南省社科院,长沙,410003【正文语种】中文1 新背景强农惠农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从国内来看,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农业也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充分显现。
但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农业的基础地位还远未达到应有的战略高度。
虽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转向越来越依靠非农产业,但在工业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农业被赋予了生态保护、环境调节、生物能源、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国际竞争等新功能;农业的属性发展、功能提升、作用扩大对其作为强民众生存之根、固国家经济之本、增国际竞争之力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
从国际上看,当前全球经济竞争中,粮价暴涨所形成的粮食危机不时引发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危机。
当粮食与石油、货币共同成为别国用来制约他国的战略武器时,在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客观上成为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核心国际竞争力的形势下,农业的这种强根、固本、增力的效用更加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不可动摇。
我国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论从组织上、规模上、效益上、技术上、生产手段上,最需要转变发展方式的就是农业。
因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仍然落后,最需要转变。
转型升级农机化 助力农业现代化——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如何服务乡村振兴
转型升级农机化助力农业现代化——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如何
服务乡村振兴
卢昌德;李晓丹;李金泉
【期刊名称】《广西农业机械化》
【年(卷),期】2022()1
【摘要】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成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则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总页数】3页(P48-50)
【作者】卢昌德;李晓丹;李金泉
【作者单位】广西南丹县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加快转型升级服务乡村振兴奋力开创农业机械化工作新局面\r——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
2.雷沃推动农机化转型升级助力山东乡村振兴
3.休闲农业和乡
村旅游蓬勃发展引领农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4.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助力乡村
振兴创新实践——评《高校智库服务乡村振兴的生态系统构建》5.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访江西省农业机械化协会副会长进贤县宏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付建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陈广泉近年来,卓尼县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受资源要素、生态环境、市场变化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从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城乡统筹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一、明确农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卓尼县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核心,以“结构调整、项目带动、产业融合、功能拓展、科技创新、品质提升”为重点,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力从六个方面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一是围绕农业产业功能,加快推进由单纯农业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并重的转型升级。
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难以满足人们日益扩大的多种需求,我们必须从广度和深度来扩展开发农业的功能,大力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理念,在保证食品和原料供给这一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其生态保护、能源原料、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大力发展集生产、生态、经济、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二是围绕农业发展内涵,加快推进由注重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转型升级。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要发挥生产发展在城乡统筹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按照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以现有的农业产业链、产业带、产业群为基础,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联结和融合,做强一产,突破单位产出,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做大二产,突破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活三产,突破市场营销,提高流通服务水平,构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
三是围绕农业增长动力,加快推进由主要依靠土地等自然资源向更加依赖科技和资本驱动的转型升级。
我县耕地资源较少,要使有限的耕地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潜力,就必须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先进技术装备农业,用优质品牌包装农业,通过开展农业科技入户示范活动、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提升农产品知名度等一系列措施,把农业增长的后劲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益的轨道上来,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四是围绕农业生产方式,加快推进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和劳动投入向更加注重可控的设施农业转型升级。
传统农业受制于土壤、温度、光照、水、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在自然灾害频发的环境下,很大程度是靠天吃饭。
我县耕地面积仅有16.3万亩,旱坡地占60%以上,中低产田占70%以上,农业基础条件非常薄弱,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靠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难度较大。
因此,要把发展可控的设施农业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五是围绕农业经营方式,加快推进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的转型升级。
实践证明,没有规模,生产经营成本就降不下来,土地产出率就不会高;没有规模,农业标准化就推行不开,农产品竞争力就不会强;没有规模,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就上不去,农业效益低下的格局就无法改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已经基本具备了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
一方面,要在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加快土地向现代农业园区、特色规模基地和专业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进行集中流转。
另一方面,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家庭种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的经营主体,促进人地资源合理配置,加强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
六是围绕农业效益评估,加快推进由单纯追求数量的传统农业向追求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随着农产品市场供给从供求基本平衡转向普遍供过于求,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质量、卫生、安全要求日益提高,农业已进入消费决定生产的阶段,需要通过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加强产加销全程监管,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理清农业转型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农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今年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统揽“三农”工作,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强化农业安全监管,保障主要农产品安全供给;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目标任务是:围绕“一个目标”,狠抓“两大重点”,突出“三种效益”,健全“四大体系”,推进“五项工程”。
具体内容是:——围绕“一个目标”:就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
——狠抓“两大重点”:就是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为核心,狠抓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核心,狠抓现代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
一是狠抓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要围绕“生产发展规模化、优势产业区域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的发展思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集中力量扶持打造一批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为一体的优质粮油、蔬菜、果品、畜牧、加工等专业示范基地,着力推进“1234”的农业发展思路,具体内容包括:建立一个优质高产高效的青稞及小杂粮生产示范基地。
即在申藏、阿子滩、喀尔钦、扎古录、完冒等乡镇建立一个规模达到5万亩以上的优质高产高效青稞及小杂粮生产示范基地。
建立两个千亩经济林基地。
在洮砚、藏巴哇两个乡镇集中连片建立两个千亩经济林基地,即可充分利用两个乡镇的光热资源等气候特点和地域优势发展经济作物,提高农民收入,又可填补全县至今无连片经济林的空白。
建立三个中藏药材生产与粗加工生产基地。
一是藏巴哇(柏林)8000亩当归生产与粗加工生产基地。
二是纳浪、木耳、柳林2万亩当归生产与粗加工生产基地,三是喀尔钦、扎古录2万亩中藏药材综合生产与粗加工基地。
使全县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以上。
建立四个高原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一是在阿子滩、申藏建立一个以日光温室和露地蔬菜生产储运为主的2000亩高原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二是在扎古录建立一个以日光温室和露地蔬菜生产储运为主的1000亩的高原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三是在纳浪建立一个日光温室和露地蔬菜生产储运为主的1000亩的高原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四是在柳林、木耳建立一个日光温室和露地蔬菜生产储运为主的1000亩的高原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二是狠抓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抓住全省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的有利时机,以建设特色农业示范县为突破口,建设具有地方特色、设施配套、技术先进的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示范园区。
把项目建设作为支撑示范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对内对外两手抓,一方面培育和壮大本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把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优、辐射能力强的重大项目选入园区,力争在城乡统筹发展上做大文章,在现代农业示范建设上有所创新,在加快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步伐上大见成效。
——突出“三种效益”,就是农业发展要突出向特色要效益,向生态要效益,向合作要效益。
一是要突出向特色要效益。
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的发展思路,立足我县的自然条件和产业现状,坚持区域化建设和规模化生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构建产地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三特”鲜明的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基地。
二是突出向生态要效益。
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甘南”的发展要求,创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推进农业绿色转型。
坚持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主攻方向,积极开展农业污染面源综合治理。
积极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村以沼气为新能源的建设项目,积极推广使用生物质能源,通过对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不断探索“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的循环农业发展之路,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排放、可循环、再利用、高效率”的低碳农业,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进程中提高生态效益。
三是突出向合作要效益。
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把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抓手,围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坚持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并举,按照“加快培育一批、努力规范一批、着力提升一批”的思路,采取“政策引导、行政推动、资金扶持、规范管理、典型示范、分类指导”等措施,围绕能人带动型、村委牵头型、龙头企业引领型、农技人员带动型等不同类型的专业组织形式,出台《卓尼县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管理条例》,以强化服务指导,规范运行管理。
——健全“四大体系”,就是健全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科技服务支撑、动植物疫病防控、现代流通网络等现代农业发展“四大体系”。
一是健全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
充分发挥我县空气清新、水源丰沛、土地肥沃、无环境污染的有利条件,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体,完善绿色种养业生产标准,加快构建绿色农业产业生产体系。
加大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的宣传培训力度,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以标准化促进优质化。
加快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步伐,力争把我县生产的主要农产品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完成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同时,积极鼓励开发认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二是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服务支撑体系。
制定出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今年计划推广培训农业实用技术1000人次,职业技能培训2000人,增加转移就业人数2000人,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500个,筛选推广10项实用新技术,推广应用20个新品种,在全县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水肥一体化、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强化科技在提升农业发展中的服务和支撑作用,使新品种、新技术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三是健全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
加快建设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改建项目,建立疫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加强力量,增加投入,确保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
四是健全完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以农超对接为重点,在发展农村便民店和农资店的基础上,扶持龙头企业建立物流配送中心,新建改建农村便利店100个,升级改造标准化集贸市场2个,蔬菜直营店20个,畅通农产品进城渠道,搞好产销对接,实现货畅其流。
——推进“五项工程”,就是围绕2012年中心工作,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推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富民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工程”、农业科技入户的“示范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阳光工程”、农村新能源建设的“生态工程”。
三、制定农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对策一是创新发展理念。
在发展理念上要从关注产量转向追求质量,从“增产”目标向“增值”目标转变。
要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加快优势产业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