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画垂线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四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

画垂线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四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利用生活情境:展示一些与垂线相关的图片,如教室里的墙壁、窗框,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找出这些图片中的垂线吗?为什么?”
2. 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思考垂线的定义和特点,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
3. 引发好奇心:通过提出问题:“垂线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吗?我们如何画出垂线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四)总结归纳
1. 学生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垂线的定义、性质和画法。
2. 教师补充: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确保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垂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
(五)作业小结
1.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垂线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关系,能够判断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二)过程与方法
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主动探索垂线的性质和画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引导学生提问: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分层提问:针对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三)小组合作
1.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小组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让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和交流。
1. 利用实物和图片:通过展示教室里的直线和线段,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垂线的定义和性质。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 认识平方千米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 认识平方千米
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 土地的面积。我国还用“亩”作土地面积单位。 1亩约等于667平方米。现在,“亩”这个单位 已经不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了。
部编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做一做。
“鸟巢”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0公顷,( 5 )个“鸟巢” 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
部编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如果1块地板砖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1公顷 大约能铺多少块地板砖?1平方千米呢?
1公顷=10000平方米 10000÷1=10000(块)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000000÷1=1000000(块) 答:1公顷大约能铺10000块地板砖。1平方千 米大约能铺1000000块地板砖。
乘以进率100
平方千米
除以进率100
公顷
部编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有一个边长是1200米的正方形玉米地,它的面 积是多少平方米?有多少公顷?大约是多少平 方千米?
1200×1200=1440000(平方米) 1440000平方米=144公顷≈1平方千米 答:它的面积是1440000平方米,有144公顷, 大约是1平方千米。
部编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认识平方千米
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km2)作单位。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00公顷
部编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部编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认识平方千米
公顷和平方千米
部编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填一填。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平方厘米 )、( 平方分米 )、
( 平方米 )。 2.1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3.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 公顷 )”作单位。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二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 (共20张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二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 (共20张PPT)

54 27
49 35
46 43
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 年最少?
1980年乡村人口最多, 2010年最少。
探究新知
58 21
54 27
49 35
46 43
哪年城乡人口相差的数量 最大?哪年最小?
1980年差距最大, 2010年差距最小。
探究新知
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像下面这 样画,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谢谢观看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和在乎自己 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 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 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 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 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 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 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 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 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 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 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课时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课时教案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你们猜猜看,里面装的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通过神秘礼物,一下子吊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老师的礼物充满好奇,顺利地进入下面的教学。

师:(拉出1个黄球)是什么?什么颜色?(再拉1个白球)现在呢?(又拉出一个黄球)再看看,(再拉出一个白球)。

那你们猜,下一个会是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生:黄球,因为一个黄球后面就是一个白球,它是有规律的。

)师:他认为这串球是按照一个黄球间隔一个白球这样的规律排列的。

真是这样的吗,我们拉出来看看,真的哦,是黄球。

其实老师这份神秘的礼物就是一串球,像这样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的排列方式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得出并板书“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

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没有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呢?你能再举出例子吗? (如:白天和黑夜、楼层和楼梯、马路边电线杆和广告牌、木桩和篱笆、窗框和玻璃、树木和空档、跨栏的栏架和空档、桌子和方凳等等。

)师: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起来,看了后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师:这样的排列显得非常有秩序,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学生常常对“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概念的理解有点困难,原因在于生活当中间隔排列的现象有很多:有多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也有整体间的间隔排列。

因而,假如不解决好“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这个概念,将会给后面的探索规律造成一定的困难。

这里,教师创设了拉球这个看似简单的环节,别具匠心地给学生一串直观形象的一一间隔排列实例,并尝试让学生给这种排列起名字,引导学生在脑海里深刻建立起“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这个概念。

但仅仅如此,数量上不够,类型上也不够丰富,所以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例举、交流生活中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进一步理解“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表达出规律存有的普遍性和数学源于生活。

更能表达教学智慧的是,教师故意不将球串拉完,为下面对规律的探索做好铺垫。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课时《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课时《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课时《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课时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商的变换规律,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内容在学生已有的除法知识基础上进行拓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除法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在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一位数的除法运算。

但在实际应用中,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情况,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商的变换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教学难点:商的变换规律及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课堂时间。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明有24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展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案例,如:360÷40。

让学生观察并进行笔算,引导学生发现商的变换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类似的除法运算练习,如:256÷32、180÷20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选取几个典型的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课时用计算器探索某些计算规律教案与反思金品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课时用计算器探索某些计算规律教案与反思金品

6.2 用计算器探索某些计算规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教学内容教材第62、63页用计算器探索某些计算规律⏹教学提示“用计算器探索某些计算规律”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一,角谷猜想:双数除以2,单数乘3再加1,得出结果,如此反复,最后得出结果是1,停止。

此探索活动设计的目的,一方面给学生创造用计算器计算的素材,二是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愿望,体验数学探索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活动二,探索按特殊规定组成的大数减小数中的规律:任意取三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三位数和一个最小三位数;用大数减去小数,得到一个新三位数;用新三位数中各个位上的数字,重新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和一个最小的三位数;重复上面的计算,到结果是495为止。

此活动要求学生要按给出的顺序和要求用计算器计算,然后,通过学生不同数字、相同计算结果的交流,了解任意取三个不相同的数字,按给出的顺序进行计算,最后的结果都是495。

教学时,师生要共同探究,有条理进行,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特殊术运算的规律,能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和归纳推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计算器计算、探索并发现特殊数运算规律的过程,掌握用计算器探索计算特殊数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激发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和愿望。

⏹重点、难点重点经历用计算器探索、发现已有特殊数数学规律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难点经历探索活动,使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计算器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导入师:在数学运算中,有很多有趣的算式。

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用计算器探索某些特殊数的运算规律。

(板书:用计算器探索某些计算规律)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引出课题--用计算器探索某些计算规律。

(二)探究新知1、活动一:角谷猜想。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 第二课时 教案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 第二课时 教案

5.2分数的意义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真正含义。

2.结合具体事例,在交流、操作等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分数的过程。

3.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目标: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真正含义,能用分数表示整体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自助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12块糖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多少块?每份是这些糖果的几分之几?你是如何确定分子和分母的呢?还可以怎么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教师引出课题:分数的意义(二)二、新知讲解你能说出下面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吗?1:第一个图,把月饼切成均匀的两半,二分之一表示半个月饼。

2:第二个图,把一个正方形等分成4分,四分之一表示涂色部分占正方形整体的四分之一。

3:第三个图,有六面旗子,均分成了三份,每份两面旗子,三分之二表示四面旗子。

4:第四个图是一条线段。

把线段等分成八份,八分之三表示其中的三份。

5:第五个图是把一段一米长的线段等分成五份,那么每份就是五分之一米,五分之四表示五分之四米。

一块月饼、一个图形、6面小旗、一条线段、一个计量单位......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讨论一下,1里面有几个二分之一,几个十分之一,几个十三分之一。

(讨论)1:1里面有两个二分之一。

因为二分之一代表把1等分成两份,每份就是二分之一。

一共有两份,所以一共有两个二分之一。

2:1里面有十个十分之一。

因为十分之一代表把1等分成十份,每份就是十分之一。

一共有十份,所以一共有十个十分之一。

3:......接着请大家再讨论一下,九分之四里面有几个九分之一?三个九分之一是几分之几?(讨论)1:九分之一是把1等分成九份,每份的量,所以九分之四是指四个九分之一。

小学四年级数学 第二课时: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 第二课时: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思文教育小四数学第二课时: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奥数检测1.某玩具厂把630件玩具分别装在5个塑料箱和6个纸箱里,1个塑料箱与3个纸箱装的玩具同样多,每个塑料箱和纸箱各装多少件玩具?2.百货商场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两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

如果2个纸箱同1个木箱装的球鞋同样多,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3.一桶油连桶180千克,卖出一半油后,连桶还有100千克,问原来油和桶各多少千克?4.一筐梨,筐匡共重38千克,卖掉一半后,连筐还有20千克,问原来梨和筐各多少千克?5.油5盒一样的茶叶,如果从每盒中取出200克,那么5盒茶叶中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4盒茶叶的质量相等。

原来每盒茶叶有多少克?6.某食品店有5箱饼干,如果从每个箱子里取出20千克,那么5个箱子里剩下的饼干正好等于原来3箱饼干的质量。

原来每个箱子里装有多少千克饼干?7.一个木器厂要生产一批课桌。

原计划每天生产60张,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4张,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

原计划要生产多少张课桌?8.有两盒图钉,甲盒有72只,乙盒有48只,从甲盒中拿出多少只放入乙盒,才能使两盒中的图钉数量相等?9.有两袋糖,一袋有68粒,另一袋有20粒。

每次从多的一袋中拿出6粒放入少的一袋里,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数目同样多?二、知识回顾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2、亿以内数的读法: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角的度量》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角的度量》教学课件
1.什么叫角?
2.角有( 1)个顶点,( )2 条边。
3.画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复习
第一页,共17页。
例1: 怎样测量下面两个角的度数?
1
2
要知道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测量。
第二页,共17页。
外圈刻度
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
刻度线
0刻度线
中心点
0刻度线
内圈刻度
角的计量单位是 “度”, 用符号 “ °” 表示。把半圆分
( √) 5.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 ) 6.直线比射线长。
( ×) 7.大于90°的角叫钝角。 ×
第十五页,共17页。
• 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数的角,只要求写出 来。
• 75° 120° 180°
第十六页,共17页。
再见
第十七页,共17页。
成 180 等份, 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 1 度, 记作 1°。 1°
第三页,共17页。
小组讨论: 怎样测量下面两个角的度数?
1
2
第四页,共17页。
1
第五页,共17页。
第六页,共17页。
第七页,共17页。
2
第八页,共17页。
测量角的方法 :
1
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 2、零度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点对点,线对边,读数要看另一边;0在内读内,0在外读外。
第九页,共17页。
0
中心对顶点,
0线对一边,


它边看度数,
歌 谣
内外要分辨。
第十页,共17页。
考考你
第十一页,80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02课时_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02课时_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02课时_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亿以内数的读法》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快速地读出亿以内的数,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实例和练习题,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的读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理基础,对数的读写能力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学生在读写较大数字时,可能会存在读错数位、读错数值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地读出较大数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能够正确、快速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能够正确、快速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2.教学难点:学生在读写较大数字时,可能会存在读错数位、读错数值等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创设情境,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接触到大量的数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引导学生关注数字的读法,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亿以内数的读法,让学生初步掌握数的读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数的读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设计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数的读法,进一步巩固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何快速地读出较大数字,让学生发挥潜能,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第二课时教学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第二课时教学课件
小丁
估计: 度量:
40° 45°
50° 45°
四年级
数学
小丁
四年级
数学
欢欢
估计:90°
四年级
数学
欢欢
估计:120°
四年级
数学
欢欢
四年级 数学
这个角是90°。
欢欢
四年级
数学
欢欢
四年级 数学
第二个角是120°。
欢欢
小丁 小宁
四年级 数学
欢欢 小伟
小丁 小宁
四年级 数学
欢欢
先估一估。
小伟
四年级 数学
165°-90°=75°
小伟
165° 90°
四年级 数学
90°-15°=75°
小伟
15° 90°
四年级 数学
∠2=75°
四年级
数学
小宁
一条边指着 0°刻度线。
四年级
数学
小宁
欢欢
一条边指着 0°刻度线。
四年级
数学
小宁
还需要计算。
欢欢
怎样量一个角的大小呢?
四年级 数学
老师
量角的步骤是什么?
老师
四年级 数学
量角的步骤是什么?
老师
四年级
数学
欢欢
挑战量角
学习指导:
老师
1.任意画两个比较难测量的角。
2.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它们的度数。
四年级 数学
四年级
数学
小丁
估计:
40°
四年级
数学
小丁
四年级 数学
这个角是45°。
小丁
估计: 度量:
40° 45°
50°
四年级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课时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认识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课时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认识

4.2 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认识⏹教学提示认识“两点之间的距离”,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是,看图回答问题。

教材呈现了“从小明家到学校的路”情境图并设计了两个问题。

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知道:(1)从小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以走;(2)估计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中间的路,因为这条路直,走的比较短。

活动二,实际测量。

教材呈现了“从A 到B的三条线”先估计,再测量的活动要求。

目的是通过估计和测量活动,逐步由生活经验提升到理性认识。

知道“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同时也知道“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

教师教学时要注意:一、要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选取与呈现现实生活情景和生活现象作为学习的内容,可使数学由“陌生”变为“熟悉”,由“严肃”变为“亲切”,有助于增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愿意亲近数学,想学数学。

二、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

让数学回归生活,使学生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距离,会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和动手测量的过程,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两点间线段最短的知识描述生活中的事物,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

难点运用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直尺或教学挂图。

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从你家到学校有几条路?你通常走哪一条?为什么?(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认识”。

设计意图:从回顾从家到学校的最短路线开始教学,为本节课学习新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做了有利的铺垫,为新知的学习从生活中寻找原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课时编码》课件(完美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课时编码》课件(完美版)

出生月
出生日
检验码 顺序码
其中第十七位,奇数表 示男,偶数表示女。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新知讲解
说一说:200904172这是哪名同学?
2009年入学的(4)班学 号为17号的女生。
新知讲解
寻找生活中运用数字编码的例子,在全班进行交流。
课堂练习
巧补天窗。
1、小红的身份证号是××××27200507215821,小红 的出生日期是( 2005 )顺序码是( 582)。
2、拥有430285196908122067这张身份证的主人是 ( 男 )性。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身份证号和银行 卡号都是编码。
编码中隐藏着 信息。
新知讲解
编码中隐藏着那些信息?
自学要求: ①身份证的编码,看看其中包含什么秘密。 ②观察银行卡的编码,看看其中包含什么信息? ③确定犯罪嫌疑人。
新知讲解
身份证中的信息。
××××××2 0 0 1 0 8 0×××4×
出生年 县、县级市、区代码 地级市、盟、自治州代码 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
课堂练习
红光小学教师的工作证编号是由出生日期和报到顺序 组成的,如果一位女教师1982年7月4日出生,报到顺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认识》(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认识》(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认识》(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认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掌握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分类。

第二课时将继续深入研究三角形的性质,通过丰富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能够识别和命名三角形。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特性,如稳定性、边的概念等,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三角形的事物接触较多,但如何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还需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识别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如稳定性、边的概念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正确识别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性。

2.难点: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直尺、圆规、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学生自带三角形物品、练习纸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如三角形的定义、命名等。

然后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品,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分类。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三角形的相关图片,如三角形标志、建筑物的三角形结构等,引导学生了解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性,如稳定性等。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纸,让学生完成一些关于三角形的练习题,如识别三角形、分类三角形等。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并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个别辅导。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分享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课时 画直线的垂线长方形正方形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课时 画直线的垂线长方形正方形教案

7.2 过一点画直线的垂线,画长方形、正方形⏹教学内容教材80、81页过一点画直线的垂线,画长方形、正方形⏹教学提示画垂线、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

首先介绍工人师傅用角尺画垂线的方法,然后说明我们通常用三角尺来画垂线。

接着安排了两个画图活动。

活动一,画垂线。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教材用图示分别呈现了画垂线的三个步骤。

教学时,教师可以示范画一个,边画边介绍画的步骤。

如,过直线上的一点画垂线:①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②平移三角板,使得直角顶点与已知点重合;③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新画的这条直线就是过直线上一点画出的已知直线的垂线。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可先让学生尝试画,然后交流自己的画法。

活动二,画长方形。

因为画长方形是画垂线方法的具体运用,所以按教材要求,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画一画,然后交流自己的画法。

如果学生自己画有困难,教师可以示范。

教材还安排了试一试,要求学生独立画一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

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画垂线的方法,要画美观。

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动手画的时间,教师也要重视画图方法的指导。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用直尺和三角板按要求画垂线、长方形、正方形。

过程与方法1、经历学习画垂线、自主尝试画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过程,掌握其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尝试画图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重点、难点重点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难点画长方形、正方形。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三角板、角尺。

学生准备:三角板、直尺、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旧知,揭示本质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垂直,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

(1)拿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2)展示学生作品。

这两条折痕互相垂直吗?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说出:只要它们相交成直角,就说明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2、点明课题,提出挑战师:刚才我们把正方形的纸对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板演下面各题并演算
8.02+15.28 108.5-35.05 25-16.07
提问:小数加减法如何计算呢?
二、笔算练习
1、完成下表,并说说你了解到什么信息。(单位元)
2、根据信息说说你了解到什么?
三、解决问题
1、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研联合体(数学)备课
备课教师
备课单位
课题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编号
导学目标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教学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退位减法。
预习感知
★学习指导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加法,这节课我们复习一下。
二、探究新知
一、复习检查:
1、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
2、口算下列各题
0.7+0.9 4.7-0.5 0.56-0.46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5.7+0.2 3.6-1.6 7+2.3
2、班里要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
问题:可以怎样买?需要付多少钱?
四、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课后小结:
★达标测验:
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三、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基础训练相应题目。
材料补充
个性化修改补充
教后感:
对本教案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