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事件清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责任1
鸦片战争中的小故事
![鸦片战争中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9ff0b2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6.png)
鸦片战争中的小故事1. 引言在中国历史上,鸦片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它标志着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不平等条约时期的开始,也是中国封闭自守的结束。
鸦片战争中发生了许多小故事,下面将详细探讨其中的几个。
2. 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在进入具体的小故事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19世纪初期,英国通过贸易逆差向中国输出大量银子,导致英国政府急需寻找能够平衡贸易逆差的商品。
他们发现中国对于鸦片的需求非常大。
英国便从印度等地输入大量鸦片,以换取中国的茶叶、丝绸等商品。
然而,清政府对鸦片进行了禁止,并派遣林则徐等人进行禁烟的斗争。
这引起了不满,最终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3. 林则徐与禁烟斗争3.1 林则徐的背景林则徐是清政府任命的福建布政使,他负责执行禁烟政策。
他深感鸦片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决定采取行动来制止鸦片的泛滥。
他是禁烟斗争的领导者之一。
3.2 禁烟斗争的过程林则徐首先调查了福建省内的情况,发现鸦片的使用非常普遍。
他下令禁止鸦片的种植和销售,并派遣官员进行扣押和销毁。
他还发布了禁烟檄文,呼吁人民停止吸食鸦片。
禁烟令遭到了一部分商人的抵制,但林则徐不为所动。
他采取强硬手段,扣押了大量鸦片,并与英国商人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最终,福建省内鸦片的销售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4. 鸦片战争的爆发4.1 英方的反应英国商人对于禁烟措施感到愤怒,他们向英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保护他们的利益。
英国政府派遣国内最好的军舰前往中国,并向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要求。
4.2 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年,英国领导的联军对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中国军队由于装备落后,无法与联军抗衡。
战争期间,中国不得不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个沿海港口等。
5. 鸦片战争中的其他故事5.1 孔庆东的勇敢抗争孔庆东是一名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抗英义士。
他不满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决定自发组织抵抗。
他鼓动人民起义,成功抵御了英军的进攻。
鸦片战争事件清王朝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
![鸦片战争事件清王朝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e653c13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8.png)
鸦片战争事件清王朝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
任?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极为重要的事件,对清朝产生了深
远影响。
在鸦片战争中,清王朝在很大程度上应承担部分责任。
首先,清王朝对鸦片贸易的管理不力。
清朝长期实行禁烟政策,但清政府在执行禁烟政策时缺乏坚决和有力的措施。
他们对鸦片走
私和鸦片贸易表现出宽容态度,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打击鸦片问题。
这种对鸦片问题的怠慢,使得鸦片贸易在中国蔓延开来,大量鸦片
流入中国市场,危害了中国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健康。
其次,清王朝政府内部的腐败和困境也加剧了鸦片战争的发生。
清朝政府腐败严重,贪污行为泛滥,造成了国力的衰退和军队的薄弱。
这使得清政府在面对西方国家强硬的态度时,无法有效地保护
国家利益,进一步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此外,清王朝的外交政策也存在一定的责任。
清政府长期采取
封闭态度,对外交往的限制严格,没有与外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关系。
这种封闭的态度限制了清政府掌握外部情报和了解外国实力的能力,使得清朝在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总之,鸦片战争事件发生时,清王朝在鸦片贸易管理不力、内
部的腐败困境和外交政策上的错误判断都应当为鸦片战争的发生负
一定责任。
这场战争对清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中国现代史
的起点,清王朝应从中汲取教训,进行政治和社会的改革,以实现
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鸦片战争事件清朝政权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
![鸦片战争事件清朝政权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9823f16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e.png)
鸦片战争事件清朝政权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鸦片战争事件:清朝政权自负的责任鸦片战争是一场发生在清朝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的政权和国家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清朝政权自身而言,鸦片战争的爆发和失败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责任。
无力控制鸦片走私首先,清朝政权在鸦片战争前夕未能有效控制鸦片走私问题,导致鸦片在中国境内广泛流通。
鸦片成瘾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稳定,而清廷的无力控制鸦片走私问题使得这一问题进一步恶化。
清朝政府应当加强对鸦片走私的打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保护国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易于被西方列强欺凌其次,清朝政权在鸦片战争中易于被西方列强欺凌,暴露了其外交能力的不足。
在面对西方列强入侵和侵略的时候,清政府缺乏足够的决心和实力进行抵抗和保护国家利益。
这种软弱和妥协态度使得西方列强进一步侵占中国的领土和资源。
鸦片战争的失败可部分归因于清朝政府对外强权的屈服和缺乏应有的抵抗能力。
不善于改革与进步最后,清朝政权缺乏改革和进步的意识,没有有效地应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在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清政府仍然坚持守旧的体制和政策,未能及时进行改革与变革。
这种保守主义的态度限制了清朝政权的发展和应对危机的能力,进一步削弱了其在鸦片战争中的地位。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事件中清朝政权负有一定的责任。
其无力控制鸦片走私、易于被西方列强欺凌以及不善于改革进步,都是导致鸦片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在我们的历史中,鸦片战争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教训,清朝政权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鸦片战争事件清国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
![鸦片战争事件清国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eb90a8e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b.png)
鸦片战争事件清国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的
责任?
鸦片战争事件中,清国政府承担了一定的责任。
以下是清国政
府在该事件中负有的责任:
1. 疏于边防管理:清国政府在鸦片战争前期未能有效管理边防,对于英国贩卖鸦片活动疏于监管,造成贩卖活动的大量扩散。
这使
得鸦片的流入逐渐增多,导致了中国社会的混乱和瘫痪。
2. 忽视法律执行:鸦片贩卖活动属于非法活动,然而清国政府
却对相关法律执行疏于关注。
政府官员往往被贩卖者收买,忽视鸦
片贩卖活动的打击和取缔,进一步加剧了鸦片问题的恶化。
3. 缺乏外交手段:清国政府未能有效应对英国的侵略行为。
在
鸦片战争中,清国政府未能运用外交手段来解决争端,对于英方的
要求未能坚决拒绝并采取有效的抗议措施。
这使得英方得以继续欺
凌中国,加剧了鸦片战争的爆发和影响。
4. 经济政策错误:清国政府在鸦片战争前未能制定出有效的经济政策。
政府未能意识到英国的目的是为了在中国推广鸦片从而控制中国市场。
由于缺乏对外经济政策的正确理解和反应,清国政府未能遏制英国的进一步侵略行为。
总之,清国政府在鸦片战争事件中负有一定的责任。
其疏于边防管理、忽视法律执行、缺乏外交手段以及经济政策错误等问题加剧了鸦片问题的恶化,并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鸦片战争与中国的权力分配问题
![鸦片战争与中国的权力分配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3c16b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10.png)
鸦片战争与中国的权力分配问题鸦片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彻底颠覆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结构,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这场战争的根源是中国政治体制中权力分配问题的失衡,而战争本身更加加深了这个问题的根源和矛盾。
本文将从权力分配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和中国问题的关系。
一、权力分配问题是鸦片战争的根源在鸦片战争前,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以封建王朝为主导,皇帝是绝对的统治者。
但此时的朝廷实际上已经完全被地方官员和各类势力牢牢掌握。
清朝刚刚上台时,鸦片战争之前,社会处于混乱状态,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治理,地方官员掌握了大量的权力。
其中,外交、海防、军队、道路、商税和宗教等重要事务和财政受到了各种地方势力的干扰和控制。
不同的势力互不相让,权力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
因此,在中国,权力分配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二、鸦片战争从源头上加剧了权力分配问题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接二连三地遭受了外部压力。
不仅失去了海上贸易的大部分利益,还被强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削弱了政府的主权,外交和财政完全被侵蚀。
此外,政府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局势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随着解放思想,中国的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权力中心。
国家和政党权力已经不再是全部的权力,许多其他权力的权力存在和发展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三、现在权力分配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中,中国的政治体制已然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革。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的政治体制逐渐走上一条寻求自我创新、消化和吸收国外政治经验并加以融合的道路。
然而,当前的中国仍然还存在一些权力分配问题,如高官拉帮结派、乱收费、集体贪腐、滥用公权力等等,这些问题的处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部门的治理能力。
自2013年度起施行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通过简政放权和“放权带责”等措施,鼓励社会组织和市场力量的发展,以增强公共服务提供的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权力分配问题上,这些措施的出现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可能性,但是它们仍需要继续完善和改进。
鸦片战争事件中国王朝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
![鸦片战争事件中国王朝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008244c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7.png)
鸦片战争事件中国王朝自己又该负怎样的
责任?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此相关的责任分配一直
备受争议。
尽管不能全面深入地探讨鸦片战争的方方面面,我会简
要阐述中国王朝在这一事件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首先,中国王朝在鸦片战争中应当对自身治理不善承担一定的
责任。
在战前,清朝政府对于对外贸易的管理和监管不力,无法有
效控制鸦片的流入。
此外,内部政治腐败和薄弱的军事力量也使得
清朝政府无法有效地应对外国侵略。
其次,中国王朝在鸦片战争中对外国势力的态度也应受到责备。
当时,虽然不少清朝官员认识到鸦片问题的严重性,但却出于各种
原因未能采取及时、果断的行动。
这一反应迟缓的态度,进一步削
弱了中国在对外政策上的实力与影响力。
最后,中国王朝在鸦片战争中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也应当承担
责任。
由于清朝政府在战争中败北,不得不向外国势力作出让步,
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地位。
这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后来的历史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鸦片战争事件中,中国王朝应该对自身治理不善、
对外政策反应迟缓以及签订不平等条约等方面负责。
然而,鉴于历
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元因素的影响,一个简单的回答无法全面涵盖
所有相关问题,请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以获取更全面的认识。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损失情况介绍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损失情况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f3c192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b.png)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损失情况介绍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损失情况,希望能帮到你。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损失情况中国就鸦片战争损失严重,当然这种损失不是简单的数字用来衡量的,它包括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
关于鸦片战争损失具体如下:政治上,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同英法俄等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丧辱国权的不公平条约,损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
其中领土接近200万平方米,包括香港等地,主权包括关税权、领海权等权利,由此中国半殖半封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对一个国家的意义重大,中国每一代领导人都在为此做最大努力,一直到现在2016年中国的一些领土都没有收回。
经济上,西方国家的把手由沿海伸到内陆,不断加大外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用化学合成布料换取中国的丝绸,并掠夺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使得无数的白银流向外国,严重的冲击了中国国民经济并使之日渐萧条,生存艰难。
除此之外,西方国家在战后向中国索取了白银赔款,放火烧了圆明园,抢夺了中国无数宝贝,有些至今还流落在国外。
文化上,条约给予了外国人在中国内地可以进行传教的权利,这使得各国的宗教文化在内地广泛传播,中华上下几千年的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
第四,邪恶的鸦片买卖变得合法化,更多的中国人吸食鸦片,间接地消耗了中国国力。
除此之外,鸦片战争损失还有中国战士的无数的士兵,这是对中国当时造成的最大伤害,无数的家庭流离失所。
鸦片战争的发生经过鸦片战争的过程曲折漫长,时间跨度长达两年半以上,这期间清政府与英军之间并不一直是处于战争状态,而是时断时续的进行着战争。
甚至有些局部战争之间并无多大的联系。
鸦片战争的过程按照时间上的顺序可以划分为战前双方的情况,英国远征军第一次提兵北上,中国民众自发组织抗击侵略者和广州虎门之战,英军第二次北上到最终的清军失败等几个阶段。
早在开战前三个多月,林则徐就在广州一带大量抓捕烟贩,并在虎门硝烟。
鸦片战争故事
![鸦片战争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a721a7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6.png)
鸦片战争故事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也是中国与西方
列强进行的一场不平等条约战争。
这场战争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由于中国清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限制,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最终导致中国的失败和签订了《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是中国对鸦片的禁运政策。
当时,英国通过
印度向中国大量输出鸦片,以换取中国的茶叶、丝绸等商品。
然而,由于鸦片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清政府决定禁止鸦片的进
口和贩卖。
这一举措引起了英国商人的不满,他们向英国政府施压,要求保护他们在中国的贸易利益。
1840年,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英国海军先后攻占了
中国的广州、厦门等港口城市,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根据《南京条约》,中国不仅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还赔偿了大量的
赔款,并且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
此外,中国还被迫签订了不平等
的条约,剥夺了主权和领土,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的失败,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软弱,也暴露
了中国与西方列强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巨大差距。
这场战
争对中国的影响深远,不仅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危机,也加速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总的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它揭示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也促使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希望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于鸦片战争的故事
![关于鸦片战争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b5617f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3.png)
关于鸦片战争的故事
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它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从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初,英、法、美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家迫切需要掠夺海外殖民地作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于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便成为他们向东方侵略的重要目标。
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口岸”,派兵侵略中国,6月,英军舰队到达广州海面,因为广州军民在林则徐领导下防守严密,英军无机可乘;转攻厦门,也被击退。
后来英军乘浙江防务空虚,攻占定海,并沿海北上攻占天津海口大沽。
清政府被洋枪洋炮吓破了胆,把林则徐革职并派主降派直隶总督琦善代替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前往
广东。
1841年2月,英军乘琦善撤除战备,攻陷了广州的虎门,5月又占领了泥城、四方炮台,炮击广州。
8月,英国扩大侵略战争,攻陷厦门。
第二年,英军沿长江向下游进攻,6月攻陷吴淞,7月攻陷镇江,进犯南京。
腐朽的清政府向侵略者屈膝投降,于1842年8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从此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侵略、控制和掠夺,使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逐步解体,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试卷一及试卷三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试卷一及试卷三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b30670524de518964b7dfe.png)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试卷一及试卷三试题及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试卷一论述题:电影《鸦片战争》开篇说:“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
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
分析造成近代中国如此深重的苦难,除了列强的原因,清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呢?(100 分)答: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落后于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1. 社会制度腐败(1 )吏治和军队腐败1840 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
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
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鸦片战争中,禁烟抗英有功的大臣如林则徐、邓廷桢等被革职查办,甚至发配充军;而主张对敌妥协的琦善等人反而受到重用。
钦差大臣奕山到广东,竟然把人民群众诬蔑为“汉奸”,主张“防民甚于防寇”。
清政府特别害怕战争持续下去,会引发农民起义,因而急于向英国侵略者谋求妥协,为此不惜割地、赔款。
(2 )战争指导思想错误,既害怕列强,更惧怕人民指导思想的错误是与其政治立场分不开的。
统治者以“和外安内”为战争指导思想。
多数权贵害怕列强的坚船利炮,丧失了抵抗的信心,为了个人和统治者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
他们尤其惧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组织起来后危及封建统治,所以,屡屡压制、打击和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不惜割地赔款向列强谋求妥协。
在中法战争后期,1885 年3 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大捷,使法国侵略者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茹费理内阁还因此而垮台。
可是清政府当权者却力主避战求和,竟以此为和谈资本,加紧妥协求和活动,接受法国条件,签订《中法新约》,并下令前线清军停战撤兵。
分析造成近代中国如此深重的苦难,除了列强的原因,清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呢?
![分析造成近代中国如此深重的苦难,除了列强的原因,清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呢?](https://img.taocdn.com/s3/m/3a05ac0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d.png)
分析造成近代中国如此深重的苦难,除了列强的原因,清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呢?电影《鸦片战争》开篇指出:“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
”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
除了列强的原因,清政府自己也应该承担责任。
本文将分析造成近代中国苦难的原因,并探讨清政府的责任。
要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社会制度落后和经济技术的落后。
前者是更根本的原因,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社会制度腐败是造成近代中国苦难的根本原因之一。
自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王朝统治中国的皇帝和权贵大多昏庸愚昧,对世界大势和御敌之策缺乏了解。
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
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在鸦片战争中,禁烟抗英有功的大臣如林则徐、邓廷桢等被革职查办,甚至发配充军;而主张对敌妥协的琦善等人反而受到重用。
钦差大臣奕山到广东,竟然把人民群众诬蔑为“汉奸”,主张“防民甚于防寇”。
清政府特别害怕战争持续下去,会引发农民起义,因而急于向英国侵略者谋求妥协,为此不惜割地、赔款。
清政府的战争指导思想错误,既害怕列强,更惧怕人民。
指导思想的错误与其政治立场密不可分。
多数权贵害怕列强的坚船利炮,丧失了抵抗的信心,为了个人和统治者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
他们尤其惧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组织起来后危及封建统治,所以,屡屡压制、打击和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不惜割地赔款向列强谋求妥协。
在中法战争后期,1885年3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大捷,使法国侵略者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茹费理内阁还因此而垮台。
可是清政府当权者却力主避战求和,竟以此为和谈资本,加紧妥协求和活动,接受法国条件,签订《中法新约》,并下令前线清军停战撤兵。
中法战争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
中国人在鸦片问题上有什么责任(武纺作业)
![中国人在鸦片问题上有什么责任(武纺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3ab5a47be1e650e52ea99b5.png)
近代史作业问:中国人在鸦片问题上有什么责任,在道德谴责上应该怎样反省?答:社会背景:①最初英方对中国怀有敬意,并非从一开始就想侵略中国。
②鸦片贸易在国际上是合法的,在诸多国家,鸦片作为药品而广泛使用,而鸦片作为毒品被销毁,大清国还是走在了世界前列。
中国人在鸦片问题上的责任:㈠政治层面:①贪污受贿严重。
从大清顺治年间到乾隆晚期该现象逐渐猖狂,官员贪污受贿以获得大量不义之财。
而鸦片走私,成为了这些官有扩充腰包的又一有效途径。
同时,乾隆后期的奢侈过度,到后来,慈禧挪用军费庆生,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②军政体制:清朝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对于军队的建设尤为重视,因此军队的俸禄很高,导致军队有充足的白银来吸食鸦片。
㈡经济上人民贫穷:当时,英国与中国贸易处于逆差状态。
而中国在世界人眼中又是极其富有的,我们从唐朝时期,就大量出口丝绸,茶叶的高档奢侈品。
然而,令英国人大大吃惊的是如此大国的人民竟是如此贫穷,或者说,封建的统治之下,统治者是不可能让自己的百姓富裕起来,根本买不起外来商品,而小农经济,让中国人更不需要购买外来商品。
从而使英国无法扭转逆差局面。
㈢文化过于单一:思想文化单一且发展缓慢。
从汉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明朝“八股取士”,到清朝大兴“文字狱”,严重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中国始终处于“人治”社会,百姓长期被压迫,对人权的认识几乎为零,使其奴性十足。
无法参与到我家政治经济中去。
与此同时的西方社会,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文化运动,已经进入法治社会。
㈣国防科技落后:这里不做详细说明,个人认为,国防科技的落后,是前面三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道德谴责上应该怎样反省?(个人不是很理解此问,貌似这不是道德谴责可以解决的。
就简单说说我们该怎样改进吧)答:在这个新的时代里,我们更应该结合时代背景,汲取前人经验。
政治上,实行民主,法治,个人反对专制,无论是以党的名义专制,还是以个人名义专制。
尽力减少贪污枉法行为。
鸦片战争事件中国政权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
![鸦片战争事件中国政权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54c3ed4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9.png)
鸦片战争事件中国政权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鸦片战争是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期间的一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政权面临了许多挑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应该为这些挑战负责。
以下是中国政权自己应该负责的一些责任。
1. 经济政策错误:中国政权在鸦片战争前,对外贸易实行封闭政策。
这种封闭政策导致了中国经济的相对落后,无法应对外国的挑战。
中国政权应该承担责任,没有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并开放对外贸易,从而造成了对外贸易不平衡的局面。
2. 没有有效管理鸦片问题:鸦片贸易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中国政权没有积极管理和打击鸦片贸易,导致鸦片在中国大量流入,并且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中国政权应该对此负责,因为他们没有有效控制鸦片问题,使得社会秩序混乱。
3. 军事准备不足:鸦片战争中,中国政权的军事准备明显不足。
他们没有足够的技术、武器和战略来对抗外国的侵略。
中国政权应该为他们没有做好军事准备这个错误负责,这使得他们在战争中处于劣势并最终失败。
4. 外交策略不当:中国政权在鸦片战争中采取了不恰当的外交策略。
他们没有充分利用外交手段来解决争端,也没有有效地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
中国政权应该为他们在外交方面的失策负责,这使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总之,鸦片战争事件中,中国政权应该对其自身的问题负有一定的责任。
经济政策错误、鸦片问题管理失当、军事准备不足和外交策略不当,都是中国政权应该承担的责任。
通过认识和汲取教训,中国政权可以在未来处理类似问题时更加积极和有效。
鸦片战争中重要人物大结局
![鸦片战争中重要人物大结局](https://img.taocdn.com/s3/m/71f8d67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b.png)
鸦片战争中重要人物大结局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统治者仍旧沉溺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不仅没有作深刻的自我反省,反而将一切责任推卸于下属。
而那些在鸦片战争中担任重要角色的大吏,几乎无一从鸦片战争中反省出真正的救国之道,不是苟安于世,就是媚敌以换取所谓的和平。
唯一有所触动的,是一批知识分子,尽管他们的认识在今天看来十分不足,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人救国之路的足迹最初正是从这里延伸开来。
鸦片战争后,北京的茶坊酒肆之中大书“免谈时事”四字当道光帝得到英军退出长江的消息时,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两年多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天下终于太平了。
他对此的第一反应颇合其禀性——立即下令沿海各省撤军,以节省浩繁的军费。
由林则徐辑录京中来信而编的《软尘私议》中有一则描绘了战后北京的景象:议和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
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
这种现象自然与道光帝的好恶相关。
尽管战争的结局是残酷的,但道光帝并没有作深刻的自我反省,他将一切责任推卸于下属,把奕山、奕经、文蔚、牛鉴等抗敌主将送上刑部大堂,统统定为斩监候。
道光帝心中认定,战败的原因在于这批奴才未能实心实力办事,天朝的厄运在于缺乏忠贤智良之臣。
邓廷桢由伊犁释放回京后,道光帝召见时仍称“用错了人”(指用林则徐)。
基于这种认识,他在战争中得到的教训仅仅是慎选良臣。
战争结束后,道光帝曾下令各省修筑海防工事,但因未有军事学上的检讨,各地竟然旧样复制,全无改进。
奕山于1842年10月奏报广东仿造西式战舰一艘,并提议停造旧式师船,经费改用于建造西式战舰。
道光帝颇为欣赏,命奕山将图样交闽、浙、苏三省官员参考。
然而,造西式战舰有材料、技术等诸多困难,更有经费之艰,各地官员假词推托,他便不再追问。
时任两广总督的祁贡于1842年11月因仿造火轮船,“内地匠役往往不得其法”,提议从澳门雇用夷匠。
这可一下子触动了道光帝的神经,他宁可不要火轮船,也不能让这些危险的夷匠入境,连忙下旨阻止。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https://img.taocdn.com/s3/m/bf4e1223b9f3f90f77c61b41.png)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2)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
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 )。
A.人造地球卫星升天B.DNA重组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D.试管婴儿培育成功2.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3.发动了早期有组织的全球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增长的极限》、《回答未来的挑战----学无止境》等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报告的学术团体是()。
‘A.罗马俱乐部B.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所C.兰德公司D.赫德森研究所4.新时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开放、重建与发展的根本指针是()。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拿来主义”C.拨乱反正D.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5.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胡塞尔,伽达默尔B.海德格尔,萨特C.弗洛伊德,荣格D.罗素,维特根斯坦6.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7.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得力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骨干的倡导;其主要倡导者是()。
A.蔡元培B.胡适C.陈独秀D.李大钊8.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者、《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作者是()。
A.李嘉图B.亚当·斯密C.恩格斯D.萨缪尔森9.由于早期社会法律制度远未健全,法学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界限不清。
作为独立学科的现代法学的诞生要推至19世纪,其标志是()。
A.资产阶级法学体系的建立B.社会法学派崛起C.分析法学派崛起D.新自然法学派崛起10.世界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
鸦片战争事件清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1
![鸦片战争事件清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1](https://img.taocdn.com/s3/m/5f03f79ff7ec4afe05a1df9e.png)
试卷代号:1394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开卷)论述题:电影《鸦片战争》开篇说:“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
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
分析造成近代中国如此深重的苦难,除了列强的原因,清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呢?(100分)答:鸦片战争,即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重大事变,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以此为开端的。
虽然英军的大炮打开了中国近代的大门,使中国走向了现代化,但它带给我们中华民族的伤害,对中华文化的践踏,至今让我们痛心疾首。
战争所带来的影响深远,时至今日我们也不能忘怀,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清朝封建制度及思想的腐朽1、政治上:国家制度封建制度不仅落后而且腐败,鸦片战争期间统治中国的清王朝,由于闭关锁国,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
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
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他们还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在这样腐败的政府领导和指挥下的战争,是注定要失败的。
2、经济上、思想上、军事上:经济上:封建主义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严重影响了整个国家经济,阻碍了当时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的发展。
思想上:科举制度在其后期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弊端,特别是八股取士更是浪费人才,使得中国的科学技术停滞不前。
军事上:经济上和思想上的原因直接导致了武器装备等诸方面的劣势,加上军队素质,使得中国军队的综合实力、战斗能力远远低于侵略者。
3、从对外关系上:中国封建末期的王朝主要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打击阻碍对外贸易,导致中国人看不到也学不到外面的新东西新思想新制度,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生产技术革命的机会。
从辛亥革命和鸦片战争中,我们应该如何增强责任感
![从辛亥革命和鸦片战争中,我们应该如何增强责任感](https://img.taocdn.com/s3/m/3184d80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7.png)
从辛亥革命和鸦片战争中,我们应该如何增强责任感鸦片战争,历史上鲜明的一页,记下了中华民族的艰苦创业,也刻下了动人心魄的英雄故事。
列强入侵,山河蹂躏,不但没有扑灭人们斗争的火焰,反而使反帝反封建的星火燃烧更旺,虎门硝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伟大形象,这些闪着光芒的爱国主义动向,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不可欺!是的,中国人民不可欺!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有志气,虽然出现了鸦片战争,如此血淋林的事实,但这不能表明中华的柔软,林则徐、关天培不正在我们中间广为传颂吗?难道我们不应该为祖宗在如此境况下有如此气概而自豪吗?但也是这一页,带着软弱,带着污点,给中华以奇耻大辱;割地赔款;奴颜媚骨;屈膝投降;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引领下,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城打响了辛亥首义第一枪,成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政权——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之后革命烽火迅速燃遍全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没有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也就谈不上革命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发扬辛亥志士们振兴中华、富强祖国的民族自觉精神,继续沿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努力为完成国家的现代化事业和祖国统一大业而贡献一份力量。
当我翻开这一页历史,心情是沉重的。
但现在,我们的国家再也不会退回到这条路上了,中华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香港、奥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现在,奥运健儿在赛场上拼搏,不正在扬我国威吗?在中国快速崛起的今天,站在新世纪的时代高度,当代青年应当当起革命精神的传承者角色。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振兴中华,使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自觉精神。
鸦片战争事件清政权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
![鸦片战争事件清政权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3ffec34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4.png)
鸦片战争事件清政权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间发生在中国的一场军事冲突。
在这场战争中,清政权面临了巨大的困境和失败。
那么,清政权自己又该为鸦片战争负怎样的责任呢?鸦片贸易对清政权的冲击鸦片贸易对清政权的影响不可忽视。
清政权未能有效控制这种非法毒品在国内的传播,从而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人民痛苦的加剧。
清政府在管理鸦片贸易方面的不力,使得英国等西方国家有机可乘,对中国发动了侵略。
对外政策的失败清政权在处理对外关系方面的失败也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清政府未能正确评估外国势力对中国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阻止。
与此同时,清政府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无视、对外国商人利益的忽视以及对外国人权利的剥夺也引起了外国势力的不满和反抗。
军事准备和行动上的失策鸦片战争期间,清政权的军事准备和行动也存在失策。
清政府未能及时调整军事战略,无法有效抵抗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军事进攻。
同时,在军事指挥和作战策略方面也存在缺陷,导致战争失败和领土丧失。
内政和治理的失败清政权的内政和治理能力不足也是导致鸦片战争责任的原因之一。
清政府未能有效治理国内腐败问题、排除贪污官员,导致国家财政困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这使得清政府难以有效应对鸦片战争带来的危机。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中清政权自身存在着不可回避的责任。
无法控制鸦片贸易、对外政策的失败、军事准备和行动上的失策以及内政和治理的失败都为鸦片战争的爆发和清政府的失败负有一定责任。
这场战争是对清政权弱点和不足的揭示,也告诫我们应当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和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鸦片战争事件清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责任1
试卷代号:
1394
国家开放大学2020 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试题(开卷)
论述题:电影《鸦片战争》开篇说:“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
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
分析造成近代中国如此深重的苦难,除了列强的原因,清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呢?(100 分)
答:鸦片战争,即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 年至1842 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重大事变,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以此为开端的。
虽然英军的大炮打开了中国近代的大门,使中国走向了现代化,但它带给我们中华民族的伤害,对中华文化的践踏,至今让我们痛心疾首。
战争所带来的影响深远,时至今日我们也不能忘怀,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清朝封建制度及思想的腐朽1、政治上: 国家制度封建制度不仅落后而且腐败,鸦片战争期间统治中国的清王朝,由于闭关锁国,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
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
不少将帅贪
生怕死,临阵脱逃。
他们还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在这样腐败的政府领导和指挥下的战争,是注定要失败的。
2、经济上、思想上、军事上: 经济上:封建主义的自给自足的小
农经济严重影响了整个国家经济,阻碍了当时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的发展。
思想上:科举制度在其后期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弊端,特别是八股取士更是浪费人才,使得中国的科学技术停滞不前。
军事上:经济上和思想上的原因直接导致了武器装备等诸方面的劣势,加上军队素质,使得中国军队的综合实力、战斗能力远远低于侵略者。
3、从对外关系上: 中国封建末期的王朝主要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打击阻碍对外贸易,导致中国人看不到也学不到外面的新东西新思想新制度,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生产技术革命的机会。
而外国尤其是欧洲正是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海外大扩张的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巨大差异所导致的。
二、困难的财政与落后的经济制度追溯鸦片战争失败的直接经济原因,是因为其困难的财政。
嘉庆年间,清政。
府为镇压白莲教起义,前后凡二十年,耗去军费达两亿两。
从此,清政府陷入财。
政危机。
1840 年的国库存银,从雍正和乾隆年间的6000--7000 万两降到了约1034 万两,次年又减少40%,为679 万两。
财政匮乏对调兵行动影响极大,具体的整装银,盐菜口
粮,车船行粮路费等,整个战争时期,清政府共花费战费约2000 余万两。
部库支绌,军费浩繁,鸦片战争已与康乾年间的征战不同。
征调之际,统治者不得不认真考虑用费。
财政困难是导致道光帝忽战忽和的重要因素。
因此,统治者尽可能地少抽调一些兵丁,尽可能地晚一些抽调。
深究其经济原因,还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缓慢。
道光时期,社会经济结构依旧是自给自足的小衣经济占主要地位,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虽然商品经济在这一时期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它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中所占的比重却还是微乎其微。
三、清政府在指挥上的失误1、打击主战派,重用主和派2、消极防御3、盲目指挥纵观鸦片战争一战,清政府如果认真备战,积
极发动群众抗战,就算谈不上完全打败侵略者,但给予其重创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然而,清政府从上到下,弥漫的是一种消极避战、怯战的情绪,只知道一味求和,扼杀群众的抗战积极性,从而失去了赖以战胜侵略者的最深厚的基础。
如此一来,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只能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