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体“表”简介
重要文体知识、文学常识
![重要文体知识、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5f8072c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c.png)
识记五七至九年级重要文体知识、文学常识一、重要文体(一)古代重要文体1.说——一种文体,可以记叙,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但都是作者为了说理或发表某种观点或看法的一种体裁。
如《爱莲说》《马说》。
2.铭——本是刻在金属器物或石碑上用来警戒自己或颂扬他人的文字,一般都用韵,后来成为一种专门文体。
如《陋室铭》。
3.表——古时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战国时期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可议论,也可以记叙和抒情,“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如《出师表》。
4.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5.序——亦称“叙”,或称“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该书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如《送东阳马生序》。
6.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或阐述道理等。
以唐代作为标准,古诗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之分,律诗每首八句,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之分,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将五言、七言律诗截一半就是绝句,故而绝句又叫截句。
7.词——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
从长度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古代文体常识
![古代文体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52f8d21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2.png)
1、表:议论文的作用,多是臣下的奏议,也是进呈给皇帝的奏章的总称。
2、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篇幅一般不长。
跟现在的杂文大体相似。
3、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4、铭: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这种文体有用韵的特点。
5、序:在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6、传: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
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
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a6f2e1c1ad02de80d5d8404c.png)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文学常识(一)诗歌一条线索: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六朝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两大传统: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
诗经..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诗”。
按体例编为风雅颂三部分,多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人们把风雅颂赋比兴称为诗经“六义”。
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复唱的形式,是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国风。
代表作《关雎》《伐檀》《硕鼠》。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又一部诗歌总集。
西汉刘向编辑,共收入屈原及后人仿制的作品25篇。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也是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被称为楚辞。
这种诗体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便于抒情。
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这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后人“风骚并称”,用以代指诗经楚辞,甚至代指文学方面的事情。
我们学过的《涉江》,是他的作品《九章》中的一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名句。
汉赋..汉代以赋闻世。
赋是一种介乎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它讲究字句的整齐,韵律的和谐,语言上多用四六句,多用对偶、排比等手法,辞采华丽,富于音乐美;但往往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际内容。
代表作家、作品: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扬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高中学过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置的一个官署的名字,掌管音乐,负责从民间搜集民歌,供宫廷演唱。
这些民歌的歌词保留下来,被称为乐府诗。
后世诗人仿照乐府古题所写的诗歌也叫乐府。
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出现了不少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人民性的好作品。
古代四种文体
![古代四种文体](https://img.taocdn.com/s3/m/94002ef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4.png)
古代四种文体
古代常见的四种文体,分别是记、表、书、志。
一是“记”。
“记”,古时公文的一种,如奏记。
又是记载事物的书籍和文章,如《醉翁亭记》。
二是“表”。
“表”,是采用表格形式编纂的著述,如《史记》中有《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等。
“表”还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等。
三是“书”。
“书”,即信函。
如手书、家书等。
古人的信函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四是“志”。
“志”,指记事的书或文章。
如地方志、墓志、《三国志》等,还有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古代文体表
![古代文体表](https://img.taocdn.com/s3/m/f45fb1a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c.png)
古代文体表
示
古代文体主要有“道家文体”、“儒家文体”、“后汉文体”、“原汉文体”、“小说文体”、“诗歌文体”等。
1、道家文体:具有淡泊、自然、谦虚的“道家”文体,其特点是没有太多的修辞,倾向于客观的记录。
2、儒家文体:儒家文体中,不仅赋有智者的观念,其文体也重视仪式和容貌。
3、后汉文体:“后汉文体”关注思想观念和格言警句,但也强调文章的层次感、对比性、修辞意象等,注重文章的层次感。
4、原汉文体:“原汉文体”是唐代乃至五代以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文体,素以明达、气势磅礴、形式洒脱而著称。
5、小说文体:小说文体是以具体且生动的文字来表达人物的思想、心机和言行,极具色彩感和情节性,借助艺术夸张、想象和抒情以推动文章的发展。
6、诗歌文体:诗歌文体的特点是它的语言优美、有节奏性,同时也思想深刻,强调了情感、色彩和造型。
【出师表】表(文体)
![【出师表】表(文体)](https://img.taocdn.com/s3/m/84159c0731b765ce05081487.png)
写作特色
2.叙议结合,抒情浓郁。 表文的内容一般是有叙有议。这篇表文的第一部分寓情于 议,在议论形势、方针、政策和历史经验教训之中贯穿着一条 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能够继承先帝的遗志,完成先 帝未竟的大业。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未半”,接着 依次说到先帝对贤臣的“殊遇”和注意“简拔”贤臣,最后说 到先帝对桓、灵二帝亲佞远贤做法的“叹息痛恨”。这既表明 了作者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含有激励后主刘禅效法先 帝、发扬其“遗德”以振兴蜀汉的意思。
一词多义
所以
此诚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的原因)
古今异义
所以 痛恨 卑鄙
古义: 表示原因。 今义: 表示结果。 古义: 感到痛心、遗憾。 今义: 十分憎恨。 古义: 身份地位低下
今义: 语言行为恶劣。
古今异义
秋 开张 异同
古义: 时候。 今义: 四季中的第三个季节。 古义: 扩大。 今义: 商店开始营业或一天中第一次成交。 古义: 偏义复词,文中指不同。
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平和公正,了解通晓军事,当年试用,先 帝曾加以称赞,说他能干,因而经众人评议荐举任命为中部督。我 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 够使军伍团结和睦,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句意疏通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 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 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 可计日而待也。
名句积累
陆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文天祥: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常见应用文
![常见应用文](https://img.taocdn.com/s3/m/a1fef30159eef8c75fbfb3be.png)
例文:
通知
各年级团支部: 现定4月9日下午4时在我校第二会议室召开各 年级团支部书记会议,请相互通知并准时参加!
校团委 2006年4月8日 附注:1、通常正规的通知在正文的开篇应点明通知的事由。 2、正文末还要特意交代该通知的注意事项:如, 请相互转告;相互周知;准时参加;不得缺席;请佩带证 件或笔记本等。
(3)要根据具体场合、内容、对象斟酌词句,力求自然 得体,恰到好处。
[范例参考]
请 柬
XXX: 兹订干2006年5月7日至6月30日,在xx华侨 大厦召开xx名酒展销会,并于5月7日中午11时30 分假座华桥大酒家举行开幕典礼,敬备酒宴恭候 。请届时光临指导。
海报
1、(定义)海报是贴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告知广 大群众大多是喜闻乐见的消息,如电影消息、球 讯、商品报道等等,其性质类似广告,有的还配 以绘画以增加吸引力。
2、海报的写作格式:
(1)标题:(球讯、文娱信息、喜讯、喜报) (2)正文:重在交代清楚何时、何地、何事及注 意的相关事项等内容。
(3)落款、日期。
例如:
球
讯
由我校学生会主办的足球友谊赛将于2006年 5月7日(星期日)下午5时在足球场举行,参赛队 为我校队与侨中学校校队。欢迎全体师生届时观 战。
学生会文娱部 2006年5月7日
3、练习:
请为即将(06年4月29日晚7时30分)在我校东校 区文化广场举行的“英语沙龙”文艺晚会出一份 有创意的宣传海报。
三、应用文的分类
日常应 用文书
条据类:请假条、借条、留言条等 书信类:电子信函、专用书信等
就业文书:演讲稿、竞聘词、求职信、个人简历、述职报告
应用文
礼仪类文书:祝词、欢迎(送)词、答谢词、解说词、名片、短信 会议文书:开幕词、闭幕词、会议记录、会议纪要 公文:函、通知、报告、请示 科技文书:实习报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报告、说明书
文言文的七种文体
![文言文的七种文体](https://img.taocdn.com/s3/m/7030420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b.png)
文言文的七种文体展开全文文言文的七种文体1.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从内容上看,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大多是一事一议,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这种“说”,它的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从本质上说,它是属于议论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初中阶段所学的有《马说》《爱莲说》《黄生借书说》等.2.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我们初中课本所选诸葛亮的《出师表》即“表”中范例.3.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面有一段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段小序即交代了作词的缘起与过程.4.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我们学过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5.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文言文标题中的“……记”,相当于现代文“记……”的形式.如“小石潭记”,就是“记小石潭”,即记述游小石潭的行踪以及小石潭的景物.这类文章当中,大多数是游记,一种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其次是些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包括如《桃花源记》这样的诗前序文).除以上两篇,我们学到的还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核舟记》等.6.传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人物的生平事迹.多采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这种文体,惯用于史书.一般为他人所写,如《张衡传》等,也有写自己的传记,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7.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形成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尺牍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
古代文体简介-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古代文体简介-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https://img.taocdn.com/s3/m/9381d05e5727a5e9846a612a.png)
古代文体简介|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TAG:文体文言文【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文章辨析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
”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
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
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赠序】:文体名。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
如韩愈《送石处士序》:“于是东都诸人士……遂名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
”其后凡是惜别赠立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游记】: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骈文】:又称“四六文”,以四字六句相间定句,讲求词藻华丽,注重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但内容较空,远离社会生活,其价值就不大了。
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较有名的有吴筠写的《与朱元思书》。
(华语网资料)【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写词又叫倚声填词。
词产生于唐,成熟繁盛于宋,是诗的演进与发展。
词与诗比较,更集中于抒情,极少叙事的内容,也很少揭示哲理。
其格律限制比诗更严格。
词有词牌,例如;《西江月》、《破阵子》、《沁园春》等,词牌一定了,每首词就有固定的字数、固定的句数、固定的平仄用韵。
常见应用文
![常见应用文](https://img.taocdn.com/s3/m/a1fef30159eef8c75fbfb3be.png)
例: 李老师: 今天王小华病了,头痛发烧,不能到校上课 。请假一天。 家长:王小民 4月10日
例文
请假条
李老师: 因我的生活费所剩无几,需回家去取, 特向您请假两天(3月16、17日)。请您批 准。 学生:张小光 2005年3月15日
启示
第一行正中简写“启示”二字,另起一行顶格写 称呼,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写问候语,再另起一 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最后写署名和日期。
寻车启事 **年4月1日上午7时许,兰天出租汽车公司 京B· E2885号红色夏利出租车,由司机王××( 男,45岁)驾驶外出营运,至今未归,该车发动 机号为:9750147,车架号为:970896,车 门上印有“兰天出租汽车公司11015”字样,如 有线索,请速与兰天出租汽车公司联系,联系电 话:(010)6254××××,联系人:王××, 有重谢!
书信的分类
为了适应各种情况,书信的文体也有不同。主要 有家书类书信、问候类书信、请托类书信、规劝 类书信、邀约类书信、情书类书信、吊慰类书信 、借贷类书信、庆贺类书信、致谢致歉类书信等 等。
信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 可直接接下文。否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多义段了 。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 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 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 ”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 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 “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 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 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具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 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 、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
古代文体知识
![古代文体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7384c0abb68a98271fefac0.png)
古代文体知识古人喜欢在文题上表示出体裁。
古代文体大致如下。
一、论说类1、疏又称奏疏。
臣子向君主陈述意见。
分条陈述。
畅于春秋,成于两汉。
2、表又称奏疏、奏议。
臣向君主陈述意见或有所请求的一种文体。
重情。
3、论直接阐明自己观点的一种文体。
分史论(人物论、专题论)、文论(评论文章)、策论(起源于写在简册上以对答用,发展成策论)4、说用来阐述关于某一事物、问题的道理的文章。
教材注解说,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例如《师说》《捕蛇者说》5、原推究。
对一种理论、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加以探索、考察。
《原君》6、订评议。
对某一人事物论定功过,品评优劣,常含力排众议而独抒新见之意。
因而行文有力,慷慨激昂。
订,论。
《订鬼》7、序是用来评介作品内容的。
有自序、他序。
位置在一本书的开头或结尾。
例如《指南录后序》唐宋以来,送别赠言也称序。
例如《送东阳马生序》二、记叙类1、纪传体司马迁首创,以本纪、列传为人物传记中心。
本纪记叙帝王事迹,世家记叙诸侯王和辅汉功臣的事迹,列传是名人事迹。
2、记记事、记言、记物、记人,应用广泛,不拘一格。
《核舟记》《岳阳楼记》《病梅馆记》《游褒禅山记》《记王忠肃公翱事》《书博鸡者事》3、志记事的文章。
《三国志》4、游记我国古代记叙文的一大分支。
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某地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和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等,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5、逸事也称轶事。
散失没有流传的事迹。
《左忠毅公逸事》6、笔记内容五花八门,篇幅短小精悍。
有历史掌故,遗闻逸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品,志怪杂录等。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沈括的《梦溪笔谈》7、寓言寓,寄也。
借助于比喻或故事来说明某一深刻哲理。
《愚公移山》8、小说“演义”,根据历史或传说,敷衍成长篇章回体小说。
《三国演义》。
有“志人小说”,还有“志怪小说”。
——以上可总称为“散文类”。
三、韵文类1、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古代文体简介
![古代文体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a0d0caaec3a87c24028c435.png)
古代文体简介TAG:文体文言文【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文章辨析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
”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
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
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赠序】:文体名。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
如韩愈《送石处士序》:“于是东都诸人士……遂名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
”其后凡是惜别赠立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游记】: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骈文】:又称“四六文”,以四字六句相间定句,讲求词藻华丽,注重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但内容较空,远离社会生活,其价值就不大了。
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较有名的有吴筠写的《与朱元思书》。
【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写词又叫倚声填词。
词产生于唐,成熟繁盛于宋,是诗的演进与发展。
词与诗比较,更集中于抒情,极少叙事的内容,也很少揭示哲理。
其格律限制比诗更严格。
词有词牌,例如;《西江月》、《破阵子》、《沁园春》等,词牌一定了,每首词就有固定的字数、固定的句数、固定的平仄用韵。
一种词牌有一种词牌的“三固定”,它是丝毫不可随意的。
古代文学体裁集锦
![古代文学体裁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a8a61846312b3169a451a48c.png)
古代文学体裁集锦(一)赋。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其特点是"铺采离文,体物写志"。
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quot;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成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了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成为"文赋"。
(二)骈文。
这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时期,盛行于隋唐。
其以四字六句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
骈文由于迁就于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的表达,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就渐渐衰退。
(三)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它与"论"无多大异。
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文为论说文。
如《少年中国说》《马说》《黄生借书说》《师说》《捕蛇者说》。
(四)奏议。
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
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
(五)疏。
是分条陈述的意思。
(六)表。
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七)对策。
古代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
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八)序跋。
序也作"叙""引",有如今天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写在后面的),写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quot;。
这类文章,按照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
古诗文文体知识常识
![古诗文文体知识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8454885783e0912a3162a4b.png)
古诗文文体知识常识论说文记叙文传记文赋书表书为书信的总名。
臣下向国君进言陈词,亲朋之间来往的信件,统称为“书”。
战国时乐毅的《报燕惠王书》、李斯的《谏逐客书》,即为奏书的性质。
因为是写给国君看的,所以后代将这类性质的文章通称为上书。
亲朋间往复信札性质的书,内容则可包罗很广,或议论时政,或讨论学术,或评述人物,或传授学业,或抒写际遇,或劝喻亲友,大至军国要事,小至日常生活,都可意到笔随,称心而言。
如司马迁《报任安书》,吴均《报朱元思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宗臣《报刘一丈书》等。
表,则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述意见。
刘勰《文心雕龙·章表》说:“章以谢恩,表以按劾。
”但汉代以后,其界限区别已不太严格。
唐宋以后,诸如谢恩、劝进、辞免、庆贺、贡物等也用“表”体。
表重在陈情,故在奏议文体中往往写得最为恳切感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
文章开端作“臣某言”,结尾作“拜表以闻”或“臣某顿首”,是表的一般程式。
(一)古体诗(二)乐府诗乐府诗,特别是汉乐府,多数出自社会下层人民之口,“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因而反映社会现实广阔而深刻,语言朴素自然,通俗明快,在我国诗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近体诗(四)绝句绝句,又称“断句”“截句”,分为古绝与律绝两种。
古绝为古体诗的一种,每首四句,每句五字或七字,不受律诗格律的限制,虽押韵而用韵较自由,押平声亦可,押仄声亦可。
这类诗如王维的《鹿柴》《竹里馆》《杂诗》,裴迪的《送崔九》,李白的《静夜思》等。
律绝分为五言绝与七言绝两种。
每首两联,其要求一联之间两句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押平声,与律诗相同。
至于对仗,或用于前两句或用于后两句,或两联皆用,或不用对仗,皆无不可。
现在一般通行的看法,认为律绝是在隋唐以前五、七言四行小诗的基础上受到齐梁时代讲求声律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对仗词曲词是伴随着新兴音乐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
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古文文体常识 书 说 表 序 铭 记【范本模板】
![古文文体常识 书 说 表 序 铭 记【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823edf410a6f524cdbf85b3.png)
1.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从内容上看,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大多是一事一议,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
这种“说”,它的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从本质上说,它是属于议论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初中阶段所学的有《马说》《爱莲说》《黄生借书说》等。
2.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我们初中课本所选诸葛亮的《出师表》即“表"中范例.3.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
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面有一段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段小序即交代了作词的缘起与过程。
4.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我们学过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5.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文言文标题中的“……记”,相当于现代文“记……”的形式。
如“小石潭记”,就是“记小石潭”,即记述游小石潭的行踪以及小石潭的景物。
这类文章当中,大多数是游记,一种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其次是些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包括如《桃花源记》这样的诗前序文)。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a5fa86776a20029bc642d96.png)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古代文学、文体常识文学常识(一)诗歌一条线索: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六朝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两大传统: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
..诗经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诗”。
按体例编为风雅颂三部分,多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人们把风雅颂赋比兴称为诗经“六义”。
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复唱的形式,是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国风。
代表作《关雎》《伐檀》《硕鼠》。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又一部诗歌总集。
西汉刘向编辑,共收入屈原及后人仿制的作品25篇。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也是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被称为楚辞。
这种诗体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便于抒情。
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这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后人“风骚并称”,用以代指诗经楚辞,甚至代指文学方面的事情。
我们学过的《涉江》,是他的作品《九章》中的一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名句。
..汉赋汉代以赋闻世。
赋是一种介乎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它讲究字句的整齐,韵律的和谐,语言上多用四六句,多用对偶、排比等手法,辞采华丽,富于音乐美;但往往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际内容。
代表作家、作品: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扬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高中学过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置的一个官署的名字,掌管音乐,负责从民间搜集民歌,供宫廷演唱。
这些民歌的歌词保留下来,被称为乐府诗。
后世诗人仿照乐府古题所写的诗歌也叫乐府。
表是古代什么的一种文体
![表是古代什么的一种文体](https://img.taocdn.com/s3/m/25e3510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4.png)
表是古代什么的一种文体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即臣子写给君主呈文。
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以及对政治的请求和愿望。
表的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表,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奏仪一类,是臣民对君主陈请事情的文书。
著名的有《陈情事表》,又名《陈情表》。
表是一种文体
![表是一种文体](https://img.taocdn.com/s3/m/4935b4195f0e7cd184253636.png)
⒈益州疲弊贫困衰弱
⒉盖追先帝之殊遇特殊待遇
⒊恢弘志士之气发扬光大
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遗憾
⒌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⒍由是感激感动激动
㈢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⒈庶竭驾钝,攘除奸凶。
希望竭尽我平庸的才智,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
⒉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
2.第1段提到“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有什么作用?
这是蜀国“人和”的主观条件,而且是先帝“殊遇”造成的。客观条件虽然堪忧,主观努力尚且可为。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蜀国的国君应当如何做,文章开头从三个方面使后主认识到应当有所为。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奖赏)罚(惩罚)臧否(善恶),不宜异同(偏义词,此处指“异”。
第三条建议: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
先汉兴隆:亲贤臣后汉倾颓:亲小人
1、诸葛亮首先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说明先帝创业的艰辛,然后根据刘禅的弱点提出哪些建议?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
提出了三条建议。
⑴广开言路。“诚宜开张圣听”;
⑵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⑶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
然侍卫之臣不懈(懈怠)于内(宫廷内),忠志之士忘身(奋不顾身)于外者,盖(表原因,有“原来是”的意思。)追(追念)先帝之殊遇(优待,厚遇),欲报之于陛下(对皇帝的敬称
)也
然而,侍奉守卫的大臣们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在外奋不顾身,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厚遇,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
诚宜开张(扩大)圣听,以(来,表目的)光(发扬光大,形作动)先帝遗德(遗留的美德),恢弘(发扬扩大,形作动)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随意地轻视自己),引喻(称引譬喻)失义(说话不恰当),以塞忠谏之路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体“表”简介
在中国古代文体中,有一种名为“表”的文章。
表,就是“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
古代给君王的上书,有各种名称,不同的名称与上书内容有关。
刘勰《文心雕龙·章表》云:“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意思说,“章”是用来谢恩的;“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当然,关于这些上书的名称和功用,随着不同的时代也有变化。
单以“表”来说,是秦汉时代开始有的,秦汉以至唐宋以后,虽皆沿用,但它的功用和使用范围,却有所变化。
如唐、宋以后,表文不仅多用四六文体,而且诸如谢恩、劝进、辞免、庆贺、贡物等事项,一般皆用“表”。
表,虽是古代的一种公文,但有些表文,内容充实,语言简洁明畅,特别是表文与其他一般上书奏状不同,常含有表志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因此,某些写得好的表文,就成为我国古代散文的名篇。
唐、宋以后用骈体写的表文,有的由于用典精切,词藻清丽,也成为骈体文学中的代表作。
用散体写的表文,三国时诸葛亮的《出师表》、晋李密的《陈情表》,都是名著。
《出师表》是蜀相诸葛亮准备出师北伐时上给后主刘禅的,表中反复劝勉刘禅要奋发有为,励精图治,并充满了诸葛亮个人对先帝刘备的“受恩感激”之情。
《陈情表》是李密辞不应征,上给晋武帝的表。
文中陈诉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不能远离,所以不能应召;陈说他辞命不就并不是有意矜尚名节,留恋旧朝。
两者的内容虽不同,但都意在表白心迹和恳切陈情,可知“陈情”确是表文的特点。
如《出师表》是这样结尾的: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指刘备)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郭攸之),祎(费祎)、允(董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采访征询)善道,察纳雅言(正直之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表现出一片拳拳之心、恳切之情。
李密的《陈情表》,更是一篇意在倾诉衷情之作,如其中一段写道:
今臣亡国贱俘(李密曾仕蜀,蜀亡,故称),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