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合集下载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挑战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挑战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挑战引言“双减”政策是中国教育领域的重要举措,旨在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压力。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新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1.1 教学目标的变化“双减”政策强调减轻学生的负担,传统的知识灌输方式需进行调整。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内容的精简在课业负担减少的背景下,教材内容的精简成为必然趋势。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更有价值的知识点,以确保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核心概念和技能。

二、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2.1 注重探索与实践“双减”政策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面对的挑战是如何设计出趣味性和实践性的课堂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

例如,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

2.2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可能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新的评价方式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表现和综合能力,倾向于形成性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估。

三、家校合作的加强3.1 与家长的沟通在“双减”政策下,学校需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帮助家长理解新政策下的教学宗旨和方法,以便家校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2 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可以为家长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他们在家中开展适合的数学活动,激发孩子的数学兴趣。

例如,推荐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或相关的亲子活动。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4.1 教师培训的必要性面对新挑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亟需提升。

学校应定期组织培训,帮助教师掌握新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法。

尤其是在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多元化评价方面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4.2 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学经验的分享与创新。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备课、教研活动,相互借鉴,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究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问题的存在1. 教材内容不够贴近实际生活:过去的教材注重抽象概念和计算方法,与实际生活脱节。

学生难以理解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2. 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只依赖于讲解和习题训练,缺乏启发式方法和探究学习。

3. 学生参与度低: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4. 考试导向突出:教育制度中对考试成绩的关注过度,学生的学习目标多数限于应试,缺乏数学思维的培养。

二、对策的提出1. 设计贴近实际生活的教材:教材应该融入实际问题,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使数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2.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灵活运用启发式方法、探究式学习、讨论和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3. 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活动和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4.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

5. 评价方式的改变: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如作品展示、口头报告和小组讨论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面临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设计贴近实际生活的教材、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改变评价方式等,可以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转变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转变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转变作者:杨平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8年第2期摘要:在新课标颁布之后,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这个学科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未来生活工作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

在新课标之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还需要不断的创新,因此本文对此进行阐述和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教师带去更多的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转变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过于死板和枯燥,硬性的数学知识传输方式给学生带去压抑感,因此在新课改之后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课堂状态均发生了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对于课堂氛围的构建,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还有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一)小学数学教学体现基础性和发展性新课标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包含基础性的要素,其中包含基础知识、基础技能还有基本概念。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保持基础性才能够强化教学效果的实现,若是不能落实基础知识势必学生的高素养也无从谈起。

除此之外还需要保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性和普及性,普及性就是学生要学习更加优价值的知识,数学教学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其中的发展性主要是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更广泛的空间,由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为积极、有序、有效。

(二)小学数学教学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数学的价值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并且十分关键,因此要关注数学价值的发挥,在此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发挥,更加关系道学生是否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关注数学的应用功能还有对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察,可以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数学中看到生活的点滴,争取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教师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关注数学教学价值的发挥以及数学层次的深化,还要锻炼学生的思想和意志,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关注教学推动力。

变“学数学”为“做数学”——谈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变“学数学”为“做数学”——谈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捷, 想象 力 才 丰富 , 能 表 现 出个 性 的 积 极 弦 , 疑 激 趣 , 成 学 生 学 习情 绪 高 涨 , 才 立 促 有 欣 喜 地 看 到 , 新 课 程 里 教 材 增 设 许 多 和 在
学 科 , 如 罩 着面 纱 的 楼 兰 姑 娘 , 有 在撩 犹 只
开 面 纱 的 刹 那 才 看 到 她 的 “ 山 真 面 目 ” 庐 。
学 问题 。
我 们数 学 教 师 , 善 于撩 开 知 识 的 “ 纱 ”, 要 面 营 造 神 秘 的 境 界 , 发 学 生 强 烈 的 求 知 欲 激
望 例 如 教 学 “ 角 形 的 分 类 一 课 时 , 师 三 教
3 4
中 国科教创新导刊
C ia d c to In v to H r l hn E u a in n o a in e ad
联 系 。 为教 师 应 该 用好 教 材 ,用活 教 材 , 根 据 优 化 课 堂 教 学 的 需 要 对 教 材 进 行 适 当的 加 工 处 理 , 学 生 的 实 际 出 发 , 照 学 生 的 年 龄 作 要 从 按
特点 , 知规 律把课 本 中的 饲题 、 解 认 讲 结论 等书 面知识 , 转化 为学 生能够 亲 自 加 的 、 生生 的数 学活动 。 参 活 与其 呆板地 学数 学不如快
2 1 N 01 0 1 5

变 “ 数学 ’ 学 ’为 “ 数 学 ’ 做 ’
I oai ea 。i— nvt nHrI n o d
教 教 方 育学法
谈新课标下的课 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谢 艳 莉 ( 大埔 第二 小学 广东 梅州 5 2 0 1 0 ) 4 摘 要 : 代数 学教 学就是要 引导学生从生活 经验 的客 观事实 出发, 现 在研 究现 实同题 的过程 中学 习. 解和 发展数 学, 理 密切数 学与实际的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化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化
体现如何着 眼于学 生的发展 。 在新 课程 的数 学课 堂教学 中, 打 破 了以往 的“ 纯数学教学” 适时适度地 结合 教学 内容渗透思想 , 教育 、 美育 教育 、 术教育等 学科 教育 , 艺 并把 学生的生活知 识、 直接经验作 为课程 内容, 学生发挥学 习主 动性 , 学生感受 让 让 数学来源于 生活 , 让学生关注 生活 中的数 学 问题 。
在课改 的今天 , 许多教师不但在教学态度 上表现 出亲切 自
然, 并且在 教学语言上体现 了教师教 学观 、 生观 的转变, 去 学 过 教师让学 生发言 时, 总是说 “ 你讲给 老师听” 现在 更多 的是 说 ,
“ 请你 讲给大家 听听” 。过去提 问学 生, 学生答 不上 时, 教师 总
四、 学习方式 的变化
传统 的课 堂教学是一种“ 教师讲 授为主 , 学生视听为辅” 的 授 课方式 。 这种方 式强调师 生之 间是 比较稳 定 的“ 授受关系 ” 。
当然 , 通过 “ 反馈” 的方式 , 师生之间也有一些双 向交流 , 但其 目 的仍然是 为 了教师更 好地讲授 。 过新课 改的学 习与 实践 , 通 我
围。
现代 教学观认 为数学教学首先 关注的是 “ 教育 ” ,其次是
“ 数学 ” 在 充分利用数 学知识这个 “ 。 载体 ” 的同时, 采用 自主学
习、 探究 学习和合作 学习等适 当的学习方式 , 使学生通过 主动 参 与、 积极探 索, 在获取知识 的过程 中, 培养 学习情感 、 学习态 度 和价值观 。 这种学 习方式 , 改变 了由教师 灌输为主 的传 统教 学 模式 , 强调 学生生动 、 活泼 、 主动地学 习, 学生在学 习的过程 中敢于提 问题 , 出不 同的见解 , 说 课堂上师 生互动和学 生活 动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法的几点建议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法的几点建议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法的几点建议新的课程改革引起了教学模式的革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大程度地贯彻新课程的理念。

标签: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宗旨。

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一宗旨呢?笔者浅谈几点之见:一、教师要把握数学的本质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其内容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所以,数学教学应以辩证法的思想观点指导学生的智力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同时,数学作为一种科学的语言,作为推动科学向前发展的重要工具,并将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要重视数学的应用价值,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样才能使所学的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变换时,可引导学生体会由轴对称变换所得导到的图形从中体现出的“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出美丽的图案,这样,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不同的收获,学生体会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教学中,只有把握数学的本质,才能不断更新观念,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师要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学”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要讲清讲对现成的结论,学生只需听讲和记忆,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重教轻学,教师的精力倾注于如何把知识讲精彩,没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

在新课标下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在互动中“学中做”,也要在互动中“做中学”。

教学中,教要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学”,新的教材中,几乎每节内容都有“探究活动”,让学生去动手动脑,互相讨论,最后归纳出问题的答案,“做”与“学”是互动的,并且在多数章节的最后还安排了一两个“教学活动”,它是所学知识的再应用,是知识的升华,它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主,教学中,教师只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摘要: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因此,转变和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尤为重要。

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更要注重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三者水乳交融,使课堂充满活力,也是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创新意识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新课程强调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关键是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问最易于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认识冲突,形成悬念,产生迫不及待地探索与研究的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多样化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个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只有根据这一认识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尽可能地运用直观教具、学具,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引导他们把思考与操作结合起来,使学习形式多样化,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3.理清知识脉络,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知识的铺垫,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注重方法的迁移,不断提高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4.注重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变得聪明一些,在知识的应用中得到自我提高和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下功夫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的转变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的转变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的转变【摘要】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倡导探究性学习、重视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以及强调数学教育与社会实际的联系等方面的转变。

这些转变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推动数学教育进步的重要举措,教师们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理念、转变、实际操作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探究性学习、跨学科、综合能力、社会实际联系、教育进步、教师、更新教育理念、适应新课标。

1. 引言1.1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的影响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更多地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实际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新课标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这要求教师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掌握知识,而非单纯背诵和死记硬背。

新课标强调“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要求数学教育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育与社会实际的联系,要求教师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际应用。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的影响是朝着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思维训练和实践探索的方向发展,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要求。

1.2 教学理念的转变意义教学理念的转变意义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学理念的转变意味着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法学法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法学法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法学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创新能力的激发。

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和学生需要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新课标下的教法学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教书匠”转变为“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和优化,强调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注重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 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通过交流和讨论,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4. 游戏教学法:利用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学习策略的指导1. 目标导向学习: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2. 主动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3. 反思性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总结学习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4. 元认知学习: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五、评价方式的改革新课标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个性成长。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小学教育124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通过板书加口头讲解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数学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师将自己的学习结论强加于学生,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思考。

长期以来,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思维惰性,形成被动、消极的学习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相违背。

因此。

在教育新形势下,教师应将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各项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一、由被动学习向自主性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占据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通过“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学生只能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地进行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同时也需要学生应将以往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提升。

为实现学生由被动向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教师应实现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及时地调整学生与自身的位置关系,将课堂学习主体的地位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另一方面,教师还应积极地进行自主性教学模式的实施,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机会和空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如,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实施导学案的教学模式,通过制定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课前预习,通过自主搜索学习资料来独立的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由理论学习向实践性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只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对进行数学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的转变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的转变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新课标是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要记住公式,懂得运算的步骤,就能取得优异的分数。

而新课标则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依靠演示和讲解,而是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探讨解决方法。

通过思考和实际操作,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培养创新精神。

二、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过去,课堂上教师通常是主导者,学生则是被动接收知识的对象。

而新课标则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

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各种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同时,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讨论。

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的引导,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中提高学习效果。

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结合新课标强调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的是数学的抽象概念和理论,学生常常无法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而新课标则要求教师将数学概念和原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生活问题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面积和体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和计算,将学生的家庭、学校等实际场景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体系新课标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评价体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强调综合素质评价和过程评价。

过去,教育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导向,教师注重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计算能力。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浅析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摘要】随着小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采取一种适合新课改,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也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一种生动的方式向同学们进行讲解?如何与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相结合进行教育?是一个值得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因为小学数学教育的主体是小学生,所以教育方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又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兴趣启发性教学创造力一、注重心灵沟通,促进师生感情1.1、与学生积极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师生之间没有一种和谐的交流方式,没有真挚的感情作为前提,那这种学习是一种不健康的学习过程,这种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教育方式。

在小学学习阶段,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所以老师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能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并且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应的只有在与学生进行心灵互动的基础之上,师生之间才能培养出一种真实的情感,师生情感的培养在小学教学中是十分有必要的,由于小学教育的主体——小学生不具备太多的理性认识,所以他们对一切事物的认知都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是以自己的情感为基础而进行的。

所以,只有学生与老师之间存在感情的基础上,学生才会与老师进行真诚的交流。

同时,师生之间的积极交流,也是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一种重要方式。

从而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

学生的学习是两方面的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教师自身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教学风格会让同学们产生一种畏惧感,从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反之,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并经常对同学们表示肯定,则会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一则让全班哄堂大笑的幽默,一句发自内心表扬,一个善意友好的手势,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鼓励着学生,从而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创造情景,假设情景,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教学氛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实践研究

经验交流182作者简介:韦永确(1966— ),男,壮族,广西河池人。

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数学(部编人教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展开有着巨大的影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始终充满着激情,能够将所有的精力放到数学问题的解决之中。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转变教学方式,是对数学教学的有益探索。

一、小学数学课堂主要教学方式(1)直接讲授方式。

直接讲授方式就是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只单纯的对知识进行讲解和分析,将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的过程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单向的像学生灌输知识点,学生被动的接受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在于教师能够以绝对的权威性让学生短期内快速提高解题能力,坏处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少积极主动的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目前直接讲授方式是小学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方式。

(2)交流互动方式。

交流互动方式主要以问题为依托,进行谈话式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接收,并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进行一定的思考。

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教育方式,能够在一定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目前有不少的教师会采用这种方式教学。

(3)探究合作方式。

探究合作方式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成小组,在小组内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小组之间的成员能够充分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吸收,能够让学生较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并形成良好的实践技能。

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目前使用此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教师较少。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性(1)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小学阶段开始,学生就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有转变的必要性。

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带来新奇的感觉,能够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充分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动力和兴趣。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转变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转变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转变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新课程实施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变化;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教师评价方式多元化;新课程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首先,课堂教学模式有了质的转变,以往的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出题,学生做”这种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正常发挥。

在新课程下,“做数学”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学生的实践、思考和探索是学生理解数学的根本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不是单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多给学生创设情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师生关系的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受教育者的地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式、传统文化师道尊严的思想和意识影响,导致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心理上有较强的优越感,不愿主动接近学生,不能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这样也影响了师生关系。

新课标的实施,要求课程结构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和复合性,许多课程,如活动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从设计开发到实施,都需要师生共同完成,成为学生的合作者。

教师不仅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更要宽容学生的错误,并真诚相助,师生一起构建互相尊重、真诚相待、共同进步的师生关系。

再次,课程观念的转变,在没有实施新课程之前,教师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是完全由教材决定的,教师根据教材写成教案,课上就是“教教材、走教案”。

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一、不是稳实际,轻设计新课改教材,非常重视提供丰富的情境素材供学生学习,在素材选择上强调数学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题材涉及古今中外,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堂的情境设计也很重视,但是往往创设的情境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兴趣不高,效果不明显。

教师将计算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习;理解运算顺序;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但是创设生活情境,应当尊重生活规律。

这样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才会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不是重灌输,轻启发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然而受旧的传统教学观念的约束和影响,对新课改下的教学方式还不适应,仍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

平时不善于学习现代教育思想,他们认为只要把学生教会就行了,学习理论又浪费时间等。

因此,在教学中自然而然流露出“单一”的授课模式。

学生纯属充当知识容器,消极地接受知识,感到枯燥乏味。

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取消。

三、不是重教材,轻创新教师忠实地执行教材,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即使发现教材的内容有不合理的地方,也不敢处理。

多数教师甚至成了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传声筒,他们视教材为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毫无遗漏、毫不越位地传授教材内容视为课堂教学目的,使教材成为禁锢学生自由创造、大胆创新的枷锁。

四、是创设教学故事、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

我们都很清楚,小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尤其是对童话故事充满了好奇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创设学生周边的故事和童话故事,就能起到事半倍功的效果。

爱玩好动也是小学生的天性,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目的还没有明确,全凭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的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所以在课堂上创设游戏情景,则可以满足他们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
■ 课 改 在 缝 ・ eg i a x n k a z i i a
新 课 标 下 小 学 数 学 教 掌 方 式 的 转 变 策 珞
福建 省建瓯市芝 山中心小学 郑 贤安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 出 , 学教学 活动必须建立 数 在 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和已有 的知识 经验基础上 , 向 他们 提供 充分 的从事数学实践 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 使 他 们在 自主探索 和合作交 流 的过 程 中真正理解 和掌 握 基本 的数学知识 与技能 、 数学思 想和方 法 , 获得广 泛 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 为数学 学习的主人 。贯彻这 成 理念 , 们必须倡 导新 的教学方 式 , 建 以学 生为 我 构 主体 的学 习方法 。 长期 以来 , 我根据小学生 的特点 , 大 胆 转变数 学教学方式 ,让学 生在轻 松愉悦 中吸收知 识, 取得 了很好 的教学效果 。 创设趣 味情境 , 营造学 习氛 围 创设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 让学生在 生活情 境 中产 生学 习需要 。小 学生好奇心特别强 , 他们一旦 对一件 事发生兴趣 , 就会主动地 、 积极地 、 执著 地去探索 。而 富有情趣 的情境 , 恰好是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的最好手
… …
增加作 文训练的量 , 了做好 练习上 安排的七篇 除 作文外 , 利用一切有利 的机会 让学生练笔 。如课 还要 文精彩 片段 的仿写 , 姥 姥的剪纸 》第二 节作者夸姥 《 姥剪 纸技术高 , 是正面夸 “ 先 要什 么有什 么”、 无所 “ 不能 ”, 间接夸 “ 从小就 听人啧啧赞 叹”, 再 我 教师可 引导学生用 这两种写法夸夸身边 的人 ; 如课文略写 内 容 的扩写 , 们学习 的古诗文 , 言非常精 炼 , 我 语 我们可 指导学生把 其扩写成一篇叙事 、 景 、 写 抒情 的记叙文 : 如课 文结尾 的创 造性续写 , 林 冲棒打洪教头 》 一 文 《 最后 一节 , 学生创造 一个新 的结尾 , 教头被 打败 让 洪 后没 有灰溜溜 地走开 , 那他 怎么样 了 ; 内心情 感体 如 验的刻 画 , 了 《 学 半截蜡烛 》, 中伯诺德 夫人的两 课文 次心理描写运用 了不 同的方法 , 第一处用 了夸张的方 法 , 二处用 了联想 的方法 , 第 学生可 以用 以上两 种方 法试 着写写 自己独 自在家过夜的紧张心理 。 还有 自然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贵州省威宁县海拉乡红辉小学唐小林近年来,人们对于素质教育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早期教育思想更受到家长和教师的关注,小学数学是素质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和改革思路开始被社会广泛关注。

尤其在新课标实施后,经过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小学数学教育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难以解决。

本文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入手,深入分析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新课标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希望能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水平提升,并为广大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借鉴。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各学校的广大教师人员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原来枯燥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被淘汰,师生关系也显得更加民主和谐。

但随着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改变,在其实施和改革的过程中,仍表现出诸如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尚未得到全面落实、教学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教学方法传统呆板、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实效差等问题。

由此也证明,新课标下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还有一些明显不足,目前仍处于改革初级阶段,今后的深入改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一)教学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教学就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对教学要求有了进一步提高,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进取心和学习性都不强,还是犯了“穿新鞋走老路”的错误,使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较差,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陈旧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数学教学与实际联系不足在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都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状况,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备课、上课,而且在课堂讲授过程中,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强,这一脱节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即使在新课标中,教师也未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导致新课本与教学老方法不融合。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几个关键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几个关键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几个关键摘要: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一直以“填鸭式”的教学为主,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不仅扼杀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2011年版新课标明确提出:今后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四基”和“四能”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

主要探讨了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关键一、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数学教学是一种抽象性较强的教学。

小学生正处于心理、身体发展的时期,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兴趣,性格活泼、好动、天真,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数学教学就是一种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着主导性地位,而学生只是教学过程的辅助角色,实际上,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出现了反效果,因此,这也呼唤对教学模式的改革,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数学的落脚点应该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应该从数学教学内容向数学教育转变,将数学教学的内涵由“知识”层面提升到“育人”层面,注重“以人为本”,即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价值观,这种改革模式就是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

概括起来,新课标数学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四基”“四能”以及“兴趣与习惯”,“四基”即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以及基本活动经验;而“四能”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四基”“四能”以及学生兴趣与爱好的培养上。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关键1.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效果,教师必须要为数学教学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诉求,从学生实际的需求以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与学生心理特点、生活环境相符的数学学习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逐渐生活化和情境化,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环境下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1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转变越来越重要。

结合这些年的教学体会及新课标的要求,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的设计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情景与教学资料完美结合等都是现实新课标教学目标行之有效的方式。

一、重视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构成结果的生动过程往往被教师“全包了”,学生只是理解知识的“容器”。

不断地被教师塞进知识,从而使数学课堂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

在教学中,我由传统单一的知识灌输者逐步转变成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

教学时,我大多数是开门见山,直奔本堂课的`重难点提出问题,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圆周长计算公式”时,首先提出问题:我们都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材上的小朋友围绕圆形花坛转一圈到底有多少米呢?这节课同学们能不能自我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呢?之后,我就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大小不一样的圆并标出了圆的直径,组织学生用准备好的线围绕着圆量出圆的周长。

引导学生用圆的周长除以所在圆的直径,得出圆的周长总是圆的直径3倍多一些。

此时,教师及时介绍圆周率。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得出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学生体验了知识构成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欢乐,由被动理解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

最终针对本堂课的重难点进行最有效的巩固练习,教师及时辅导。

二、进行进取提问要想学生40分钟内都会专心听你的课那是不可能的,他们或多或少会开小差,他们有的可能连书本都不拿出来或不翻开,甚至还会说话打闹。

这时如果采用提问的方式的话,就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可是提问时,不能只提问一些选择性的问题,因为这样他们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小,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本事;另外,提问要有均匀性,不能反复提问某个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消退的。

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作者:袭丽红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06期摘要:新课标下的教学方式,其核心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人结合多年对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摸索,分别从非智力因素、教学方法、合作精神、度的问题等四个方面,浅述新课标下数学教学方式的思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方式;非智力因素;再创造通过我阅读诸暨市直埠镇教育办公室马伟大老师的论文,我很受启发和鼓舞。

论文中有两点观点我很赞同:①创设“合作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②注重课堂教学的“空白效应”。

我从事数学教学多年,今天看到马伟大老师的文章,也对新课标数学教学方式产生了以下的思考:《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即从数学自身的特点,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那么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我们的教学方式应怎样转变呢?一、培养非智力因素,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是重中之重从近几年的中考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对“双基”会了、懂了,但是在解题时不熟练、不准确,数学思想方法教师都讲了,强调了,学生也练习了,但是解题时想不到,用不上,只会照搬题型,遇到新的情境就束手无策。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没有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及活动,把知识、方法、思想真正落实下来。

造成学生思维处于被动状态,即使学生具有勇敢的精神,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教师要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培养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求知欲、毅力等),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设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才能自然有效地形成知识的再创造,获得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展开,仅用过去的那种以老师为中心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通过题海苦战掌握点死知识的方式已经过时了,教师如果还在凭着老经验跟着感觉走,这不仅教不好学生,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

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得研读教材和新课标,重新设计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作如下转变。

一、善于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产生学习需要。

知识的产生,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知识的建立,也应以生活为依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以讲授为主传授知识的。

所以,在学习新知之前,要为学生做铺垫复习,这是完成学习目标的保证,明显地以“教”知识为目的,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限制了学生的探索空间。

把这一环节变为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激发学习的内在需求,必然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甚至会产生探究过程中的意志力,使探究活动不断深入。

如教学片段:圆的认识
师:同学们,老师用圆形的物体也得到了一个圆片,别看这小小的圆片,里面的知识可真不少,你们想学吗?(老师这么一问,学生情绪高涨。

)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探究圆的知识?(同学们纷纷举手,有了探究目标。

)生1:我想用折一折的方法来学习圆的知识。

生2:我想采用量一量的方法来学习圆的知识。

生3:我想采用比一比的方法来学习圆的知识。

生4:我想采用画一画的方法来学习圆的知识。

(老师抓住时机,适时鼓励同学们采用多种方法。


师:“你们可真会想办法,一下子说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请同学们分小组用你喜欢的方法试一试,互相交流,看谁得到的圆的知识最多。


在这一交流过程中,学生一次次的成功,一次次的产生自信。

这种情感体验的不断实现,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力,运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这是生活实践中“需要”的学习,对学生更有“挑战性”和“开放性”,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二、自主探究,激发智慧火花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

例如:在口算训练里,我出了“230+450”一题后,很多学生很快说出了答案,并说出他们的计算方法。

有的说“230+400=630,630+50=680”有的说:“200+400=600,30+50=80,
80+600=680”,还有的说:“200+450=650,650+30=680”方法多样,课堂活跃。

学生们跃跃欲试,都想发言,还有的学生问我:“老师究竟有多少种算法?”于是,我趁机让他们分组展开讨论,说一说还有哪些算法。

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学生总结了十余种算法。

课后教师又激励学生:你们想不想把你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别人,如果有兴趣,放学后就可以到集贸市场去练习……这样,学生探究的欲望才能不断生成,思维才能不断的发展。

三、实践操作,享受学习乐趣
实践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的矛盾的重要手段。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的产生,都离不开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而小学生的认识是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动作进行思维,靠直观感知获取知识。

因此,要解决学科性质与学生认识水平的矛盾,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相互配合,提高感知效果,为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学习《对称》一课,学生通过观察认识了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之后,我安排了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个对称图形,然后画出对称轴。

学生在折、剪、找、画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到:对称图形两边的大小、形状、图案等都一样,对折后完全重合在一起,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

操作性的体验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四、评价激励,品尝成功喜悦
评价是一种获得或处理用以确定学生和教学有效性的论据的方法。

单一的分数评价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激励性评价的目的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材。

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过程。

我们要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神态等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在教学中努力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

例如,我在第一册看图画一画的教学时,许多学生都是仿照例子图中有几个物体,就画几个“○”,而有些学生却画了“△”“☆”等图形,又如看图写数练习中的香蕉图,有的学生写5,表示有5支香蕉,而有的学生就写成1,表示满意1串香蕉;看数画线练习,大部分学生根据图中的画法,是数字几就划去几个“○”,而有个别学生看到数字几就划去第几个“○”,说明这些数不仅可以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

对这些具有个性的、创造性的解法和不同发现及时地给予展示,并有针对性地作出恰当评价,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