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做】新版(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 可能性1 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优秀6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优秀6篇)数学《可能性》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04页“可能性”。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一个装着黄球的盒子,一个贴着红、绿贴纸的骰子,若干投影片投影仪。
学具准备:六个装有红、黄、白三种颜色小球的盒子,六个骰子,若干红、绿贴纸,水彩笔若干。
全班分6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1、目标确定:“可能性”是新教材的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也接触过,但作为数学中的概率知识来学习还是第一次,对他们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重组教材,制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学生能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经历猜测和简单的试验初步了解可能性的大小。
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⑴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概括其结果。
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⑴情感目标: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在和伙伴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⑴教材的重点难点:有关概率知识对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设计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尤为重要,所以我把体验、描述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为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领悟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总数数量多少的密切关系为本节课的难点。
2、教学策略选择:根据学生的心里特征和教材实际,本节课选择了演示、观察、操作、启发、和情境性等教学策略,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重视体验等多种学习策略,力求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
整堂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学习方式,推出可能性的几种情况与“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可能性(1)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4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可能性(1)【教学内容】:教材P44例1及教材练习十一第1、2、3、4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是确定发生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难点: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教学情境真实地搬到现实生活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真实地参与中学习与积累知识。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抽签卡纸、盒子、彩色球、铅笔。
生:棋子。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猜一猜是什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2.师揭题: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事件。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3.出示谜语: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
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学生可能会说:铅笔。
师追问:确定吗?让学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铅笔或确定是铅笔。
4.出示奖品铅笔,并说明这是奖励表现最优秀的学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互动新授1.引入: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
但节目形式不能重复,每个类型只能有一个节目,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确定每一个同学演什么节目呢?组织小组讨论,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
2.活动: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
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哪种节目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3.抽签指生抽一张。
(以抽到跳舞为例)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可能性》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可能性》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含义,掌握求可能性的方法,并能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含义,掌握求可能性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骰子、硬币、扑克牌等。
2. 学具准备:每组一个骰子、一个硬币、一副扑克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游戏导入:邀请几名学生上台,进行抛硬币游戏,引导学生关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抛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2. 探究新知(1)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求出抛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
(2)小组汇报: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可能性公式。
(3)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含义,掌握求可能性的方法。
3. 实践应用(1)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可能性知识。
(2)小组合作:每组发放一个骰子、一个硬币、一副扑克牌,让学生合作完成以下任务:a. 抛骰子,记录每次抛出的数字,计算每个数字出现的可能性。
b. 扔硬币,记录每次抛出的结果,计算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
c. 洗牌,抽取一张牌,计算抽到红桃、黑桃、方块、梅花的可能性。
4. 总结与拓展(1)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可能性知识。
(2)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彩票、抽奖等。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可能性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可能性2. 板书内容:(1)可能性的含义(2)求可能性的方法(3)可能性在实际中的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导入、小组讨论、实例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了可能性的含义,掌握了求可能性的方法。
《可能性1、2》(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可能性1、2》(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事件的可能性2. 不确定事件与可能性3. 可能性的大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难点:掌握可能性的大小及其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可能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事件的可能性引导学生举例生活中的一些事件,让学生认识到事件的可能性。
(2)不确定事件与可能性让学生了解不确定事件的概念,并能够判断事件是否为不确定事件。
(3)可能性的大小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可能性的大小,并能够对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排序。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4.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可能性事件,与同学分享,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可能性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事件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态度。
重点关注的细节:可能性的大小对“可能性的大小”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数学中,可能性的大小是指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程度。
这个概念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可能性∣人教新课标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可能性|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含义,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 可能性的计算3. 可能性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可能性的含义,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与学生讨论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如“明天会下雨吗?”等,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2. 新课导入(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介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可能性的计算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如:一个袋子里有红球、蓝球和黄球,摸出一个球的可能性是多少?(3)可能性的应用让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抛硬币、掷骰子等游戏,计算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3.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可能性的含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并判断其可能性。
2. 让学生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如抛硬币、掷骰子等。
3. 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练习与讨论,让学生理解了可能性的含义,掌握了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注意事项:1. 本教案适用于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学。
2. 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3. 课后作业要适量,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可能性-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可能性-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可能性的概念2. 可能性的计算方法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可能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2. 讲解可能性概念(1)定义:可能性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几率。
(2)表示方法:用分数或百分比表示。
3. 讲解可能性计算方法(1)直接计算法(2)树状图法(3)列表法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掷骰子问题(2)抽签问题(3)中奖问题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可能性知识进行解答。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与可能性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可能性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了可能性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课后作业的设计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可能性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七、教学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动画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可能性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部分。
这个部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
以下将详细补充和说明这个重点细节。
最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案设计(封面范本)设计主题:《位置》教学设计(第1课时)学科:学校:授课教师:日期:二〇年月日(内容范本)《位置》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行、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语言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的过程,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要用两个数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将本课教学内容制成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一)激活经验1.导入:我们在以前学习了用方位确定位置,我们在生活中还常常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提问:这有一排同学,举手的是张亮同学。
你能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吗?(演示PPT课件)3.引导:有的同学从左往右数,还有的同学从右往左数,但都是只用一个数就表示出了张亮同学的位置,为什么只用一个数就能表示出张亮同学的位置呢?(演示PPT课件)4.提问:怎样表示出周明同学的位置?赵雪同学的位置呢?(演示PPT课件)(二)引入新课1.提问:如果不是只有一排同学,而是教室里的座位,你还能只用一个数就表示出某个同学的位置吗?(演示PPT课件)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位置”。
(板书课题:位置)【设计意图】创设“一排座位”的情境,激活学生“用一个数可以表示一个物体在一排物体中的位置”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用一个数可以在直线上确定位置。
在此基础上,借用“现成”的情境,由“线”扩展到“面”,将一维空间生长为二维空间,产生新的问题,引出新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尝试和探究欲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可能性》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圆的认识28》人教版一、教材背景介绍《5.1圆的认识28》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单元,主要介绍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圆,理解圆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圆的认识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性质和相关定理。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和相关定理。
2.难点:圆的相关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四、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圆的概念:圆是由平面上到一个定点距离等于一个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
•圆的元素:圆心、半径。
2. 圆的性质•直径、半径、弦、弧的关系。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3. 圆的相关定理•同弧对应的圆周角相等定理。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圆的切线定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复习圆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学习和讨论教师介绍圆的相关定理,并进行案例分析讨论。
3. 练习和检测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课堂检测。
4. 总结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
六、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数学相关书籍,参加数学竞赛或活动,拓展数学知识和视野。
七、教学反思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馳,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以上是对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圆的认识28》的课堂教学计划,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圆,掌握圆的相关知识,提升数学水平。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可能性(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可能性(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可能性概念,能够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理解并掌握可能性概念。
2. 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可能性概念。
2. 教学难点: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数学知识。
2.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盒子,告诉学生盒子里有红球和白球,让学生猜测摸出一个球的可能性。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可能性这一概念。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可能性概念。
(2)学生分享探究成果,教师总结并板书可能性概念。
3. 案例分析(1)教师出示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可能性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享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点评并讲解解题思路。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总结。
6.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可能性概念,能够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环节。
这一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可能性概念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重要环节。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可能性(1)∣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可能性(1)∣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能够用适当的词汇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事件的可能性2. 描述事件可能性的词汇3. 可能性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 教学难点: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可能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事件的可能性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事件的可能性,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描述事件可能性的词汇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习描述事件可能性的词汇,如“一定”、“可能”、“不可能”等。
(3)可能性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练习与讨论(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想,提高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4.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可能性的理解。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练习与讨论:评价学生在练习与讨论中的表现,以及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 在练习与讨论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应注重评价学生的过程表现,以及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可能性的概念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4 可能性 》教案(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4 可能性》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可能”和“不可能”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区分不可能事件和可能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可能”和“不可能”的概念。
2.难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可能性”的概念,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2.工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3.教辅资料:练习册、参考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用教学PPT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看图片,讨论这些图片的可能性。
2. 探究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事件,引导学生理解“可能”和“不可能”的含义,并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
3. 拓展教师出示一些更复杂的场景,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可能性,并让学生讨论其中的原因。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任务卡练习,每组选择一个事件,讨论其可能性,然后向全班汇报。
5. 总结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可能性”概念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练习题。
2.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件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写出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可能性•不可能性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可能性”展开,学生在实践中更容易理解这一概念。
但在引导学生分析事件可能性时,发现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一些局限性,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训练。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人教版教案:可能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可能性》章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分析事件的可能性。
具体内容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概率的基本概念,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估计概率。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学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并通过实验来估计概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分析事件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实验材料,包括硬币、骰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例如,让学生抛硬币,观察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
2. 讲解:讲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
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估计概率。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事件的概率。
例如,让学生抛硬币多次,记录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并计算概率。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可能性确定性不确定性概率七、作业设计(1)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
(2)掷一个骰子,得到偶数点的概率。
2. 答案:(1)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2。
因为硬币有两个面,正面和反面,抛出去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同。
(2)掷一个骰子,得到偶数点的概率为1/2。
因为骰子有六个面,其中三个是偶数点(2、4、6),另外三个是奇数点(1、3、5),得到偶数点的可能性相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
在实践中,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能够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并能够通过实验来估计概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可能性例1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可能性例1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可能性的概念2. 可能性的计算方法3. 可能性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可能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可能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可能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可能性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可能性概念(1)定义:可能性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2)分类: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3)可能性大小:用分数或百分比表示。
3. 讲解可能性计算方法(1)求一个事件的可能性:将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次数。
(2)求两个事件的组合可能性:将两个事件发生的次数相乘,再除以总次数。
4. 案例分析提供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如何计算可能性?(2)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3)如何提高可能性?6. 总结与拓展(1)总结可能性知识,强调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拓展:介绍概率论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7.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收集生活中与可能性相关的例子,进行分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交流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倾听他人意见等。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
⼈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案(⼀) 教学⽬标 1、对⼀些事件的可能性⽤⼀定(肯定)、可能、不可能作出判断。
2、通过⼩组活动并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些事件的可能性⽤⼀定(肯定)、可能、不可能作出判断叙述出来,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让学⽣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能对⼀些事件的可能性作出正确判断。
教学⼯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趣导⼊ 师:播放课件 师:同学们,六⼀⼉童节马上就要到了,为了庆祝六⼀,⽼师决定在咱班举 办六⼀⼉童晚会,你想表演什么节⽬呢? ⽣:唱歌、跳舞…… 师:如果⽼师给你规定三个节⽬:唱歌、跳舞、朗诵,那你想表演什么节⽬ 呢? ⽣:唱歌、跳舞、朗诵…… 师:如果⽤抽签的⽅式来确定⾃⼰要表演的节⽬,你还能确定⾃⼰要表演的 节⽬吗? ⽣:不能。
(⼆)探求新知,合作学习 师:盒⼦⾥有三张卡⽚,上⾯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让我们来抽⼀抽吧! 课件出⽰: 师:⾸先,猜⼀猜你会抽到什么? ⽣1:可能抽到唱歌 ⽣2:可能抽到跳舞 (多找⽣说⼀说) ⽣3:可能抽到朗诵 师:这时我们都是可能抽到什么时候 (板书:可能) 师:好!现在我们就开始进⾏抽签。
师拿着箱⼦,指名⽣去抽签,并读出⾃⼰签上写的节⽬。
⽣:抽到唱歌 师:唱歌让⽣(XX)抽⾛了,你还可能抽到唱歌吗? ⽣:不可能 (板书:不可能) 师:接下来你再抽,会抽到什么呢? ⽣1:可能抽到跳舞 ⽣2:可能抽到朗诵 (多找⽣说⼀说) 师指名让⽣前去抽签,并读出⾃⼰签上写的节⽬ ⽣:抽到朗诵 师:唱歌和朗诵都被抽⾛了,只剩下跳舞了 课件出⽰: 接下来你会抽到什么呢?不可能抽到什么? ⽣:抽到跳舞,不可能抽到唱歌和朗诵 师:是可能抽到跳舞,还是⼀定抽到跳舞 ⽣:⼀定 (板书:⼀定) 师:我们在什么地⽅⽤到过可能、不可能、⼀定这三个词语? ⽣:在⽣活中 师:那么,我们今天就认识了解⼀下可能性 (板书:可能性) (三)⾃主探究,巩固新知 1摸球抽奖 师:⼤家都抽过奖吗? ⽣:抽过 师:看,我给⼤家带来了什么? ⽣:抽奖箱 师:这⾥⾯有三个球,三个球的颜⾊分别是红、黄、蓝,咱们就真的来⼀次摸球抽奖。
可能性(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可能性(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判断。
2.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 通过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的概念。
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计算方法。
3. 可能性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的概念,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可能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判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索新知(1)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的概念,并学会区分。
(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计算方法a. 引入概率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b.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求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 应用拓展(1)可能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可能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2)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判断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5.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6. 课后作业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可能性 人教新课标(PDF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可能性人教新课标(PDF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判断。
2. 使学生掌握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 事件的分类: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3. 可能性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如何计算可能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事件发生的确定性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确定性事件的特征,即事件发生的结果是唯一确定的。
(2)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不确定性事件的特征,即事件发生的结果有多种可能性。
(3)事件的分类根据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将事件分为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
(4)可能性的计算方法介绍可能性计算的基本方法,即通过概率公式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4.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五、课后作业1. 判断下列事件是确定性事件还是不确定性事件,并说明理由。
2. 计算下列事件的可能性。
六、板书设计1.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 事件的分类: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3. 可能性的计算方法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应用”,因为这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 第1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教案
前言:
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
第5单元简易方程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教材P52~53例1、例2及练习十二第1、3、7、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现实生活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难点: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思考、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导入:你今年几岁了?再过两年呢?再过三年、四年、n年呢?
学生回答自己的年龄,根据教师的问题回答:过几年就用年龄十几,n年就加n。
2.质疑:这里的n表示的是什么?(一个数)
3.揭题:今天咱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1.出示教材第52页例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可能性(11)-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可能性(1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事件的可能性2. 概率的计算3. 实际问题的解决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事件的可能性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概率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的解决,概率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可能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事件的可能性: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事件的可能性,并能够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2)概率的计算: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实践应用:(1)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事件的可能性概念和概率的计算方法。
(2)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事件的可能性和概率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1. 事件的可能性2. 概率的计算3. 实际问题的解决七、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事件的可能性和概率的计算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但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实践应用”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应用阶段,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可能性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实践应用”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实践应用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练习题的设计与实施练习题的设计应当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旨在巩固学生对可能性概念的理解,并训练他们计算简单事件概率的能力。
线上课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点评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材分析:本单元可能性内容由原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移动来,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原来的实验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
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第二次在五年级上册,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学会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但实践表明,低年级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理解有困难,并且《标准(2011)》对这部分内容也进行调整,第一学段不再学习概率的内容,将可能性的教学移到第二学段。
教材编排特点:1.运用数据分析来体会随机性,强调对可能性大小的定性描述在可能性知识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概率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对随机思想的理解,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简单随机现象中数据的随机性,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定性描述,而不要把丰富多彩的可能性内容变成了机械的计算和练习。
《标准(2011)》中也提出运用数据分析来体会随机性,加强对可能性大小的理解,使这部分内容更具可操作性,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
2.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促进教学知识的理解本单元教材不仅利用丰富多彩的呈现形式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学习素材,同时注意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注重方法的指导和知识的整理要体验随机现象中数据的随机性,就要求学生在进行相关试验活动或游戏活动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例如摸球时不能看着球摸,也不能摸完一次后不摇匀了就接着摸,这样就不能很好的体现随机性。
教材在相关例题及习题中明确提出了“放回去摇匀再摸”“按要求涂一涂”“随意摸一张”等要求,对学生的试验和游戏活动进行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更好地体验数据的随机性。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景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
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单元可能性
第1课时可能性(1)
【教学内容】:教材P44例1及教材练习十一第1、2、3、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是确定发生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难点: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教学情境真实地搬到现实生活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真实地参与中学习与积累知识。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抽签卡纸、盒子、彩色球、铅笔。
生:棋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猜一猜是什么?
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
2.师揭题: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事件。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
3.出示谜语: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
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学生可能会说:铅笔。
师追问:确定吗?让学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铅笔或确定是铅笔。
4.出示奖品铅笔,并说明这是奖励表现最优秀的学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互动新授
1.引入: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
但节目形式不能重复,每个类型只能有一个节目,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确定每一个同学演什么节目呢?
组织小组讨论,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
2.活动: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
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
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哪种节目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3.抽签指生抽一张。
(以抽到跳舞为例)
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
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
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可能会抽到跳舞?
指生回答:不可能,因为剩下的两张签里没有跳舞。
找生抽一张,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
(以学生抽到的是朗诵为例)
4.引导:最后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这一张可能是什么吗?
生可能会回答:一定是朗诵,因为只剩下朗诵这张卡片了。
5.师小结: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第一次同学们用的词是“可能”,第二次同学们用的词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
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
当然,不同情况下,它们有时也会发生变化。
(板书:可能不可能一定)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45页上方“做一做”。
出示:两个盒子,一号盒子放的全部是红棋子,二号盒子放的有红棋子和绿棋子。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哪个盒子里可能会摸出绿棋子?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等问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组织摸一摸活动,并验证,再集体汇报。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3.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3题。
先让学生自主连一连,教师发彩色球让学生验证摸一摸,再说一说为什么这么连。
4.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
1.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
2.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
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它通常包含经常、偶尔两种情况。
五、作业: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2、4题。
【板书设计】:
可能性(1)
可能(不能确定)
可能性不可能
(完全确定)
一定
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