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9:天津市2018年能源平衡统计(实物量)(一)

合集下载

中国城镇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

中国城镇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

中国城镇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宋德勇;徐安【摘要】This paper amends IPCC's carbon emission coefficient of the electricity in 2006. Based on China's energy balance table,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urban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s 30 provinces during 1995 and 2008.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carbon emission is analyzed by the division of high, medium and low carbon emission zones, while the STIRPAT model is employed to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rban emission, featured in rapid growth since 2001 particularly, played the dominant role of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 There is a strong regional difference of urban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for eight provinces of high-emission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50% of China's total urban carbon emissions in 2008. The per capita income of urban residents exerted the greatest impact on urban carbon emissions, followed by the urbanization rate and energy intensity. The population had relatively little influence on carbon emissions. There are differences among the influence on carbon emission as a result of urban average income increase, the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and energy intensity reduce. The intensity-affected difference constructs the main reason of regional difference in urban carbon emission. On the one hand, China's rising urban incomes and urbanization need some space for carbon emissions, while on the other hand, towns need to follow sustainable low-carbon development path.%修正了IPCC关于电力碳排放系数的计算方法,根据中国(省市)能源平衡表估算了1995-2008年中国30个省市的城镇碳排放,划分了高、中、低三个不同排放区域,分析城镇碳排放的区域差异,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城镇碳排放及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镇碳排放是中国碳排放的主体;城镇碳排放总体快速增长趋势,2001年后表现尤为明显;中国城镇碳排放存在很强的区域差异,2008年高排放区域的八个省市城镇碳排放总量占全国城镇碳排放总量的5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对城镇碳排放影响最大,然后是城镇化率和能源强度,人口总量对碳排放影响较小;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能源强度降低对城镇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这种影响强度的差异是导致城镇碳排放存在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决定了城镇发展需要一定的碳排放空间,另一方面,城镇需要走可持续的低碳发展道路.【期刊名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卷),期】2011(021)011【总页数】7页(P8-14)【关键词】城镇碳排放;区域差异;影响因素;STIRPAT模型【作者】宋德勇;徐安【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F29当前中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据统计,1995年中国城镇化率为29.04%,2008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5.68%,增长了16.64%,年均增长1.28%。

城市能源平衡表编制探索

城市能源平衡表编制探索

41CENTRAL ISSUE区域治理作者简介:曹寅雪,生于1986年,中级工程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节能咨询。

城市能源平衡表编制探索南京市节能评审中心 曹寅雪摘要:区域的能源平衡表是研究一个地区能源消费情况、流向的基础,本文提出了城市能源平衡表编制的主要方法,探索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而摸清本地区碳排放现状就成了当下的首要任务。

能源平衡表作为反映一个地区能源系统流向的基础工具,是分析地区碳排放现状的重要手段。

通过能源平衡表的数据,可以进一步分析一个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行业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加工转化水平、能源利用水平等,从而发现节能减碳的具体方向。

关键词:能源平衡表;编制方法;常见问题中图分类号:P7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8-0041-0001目前,根据我国的各级能源核算制度,国家和省级都通过编制对应的《能源平衡表》匡算总体的能源情况,而对市一级而言,全面、准确采集能源的输入输出数据较为困难,本文试着探索市一级能源平衡表的编制。

一、能源平衡表的构成能源平衡表全面反映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的能源供应、加工转换、终端利用的能源流程,以及各种能源在各流程中的转化和流向的关系。

其主栏表现的就是能源流向和经济活动的关系,而宾栏则是平衡表所包括的各能源品种。

以原煤为例,在第一矩阵“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中,反映了其通过本地生产、地区间调入、进口等途径增加的可供消费的能源数量,扣除地区调出、出口、库存增加等途径减少的量,各项之和得到该地区可供消费的能源数量。

第二矩阵“能源加工转换”则反映了煤炭在火力发电、供热等环节中的投入量。

第四矩阵“终端消费”则是除掉“加工转换”环节外,各终端直接消费的数量,体现的是能源的终止。

二、能源平衡表的编制方法简述以能源平衡表的构成为出发点,编制方法从主栏的“经济活动流向”和“能源品种”对能源消费量数据进行编制,并对数据交叉进行核验。

能源统计年鉴2013

能源统计年鉴2013
6-2 天津能源平衡表(实物量)-2012 ENERGY BALANCE OF TIANJIN (PHYSICAL QUANTITY) -2012


一.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 1.一次能源生产量 2.外省(区、市)调入量 3.进口量 4.境内轮船和飞机在境外的加油量 5.本省(区、市)调出量(-) 6.出口量(-) 7.境外轮船和飞机在境内的加油量(-) 8.库存增(-)、减(+)量 二.加工转换投入(-)产出(+)量 1.火力发电 2.供 热
55.55
0.54 16.40 0.10 127.32
0.05 57.62
0.01 55.64
0.70 281.30 28.22 3.83
48.00 19212.29
47.39 719.74 13.62
280.80 185.11 0.50
16.25 0.61 0.03 0.21 5.83 1.20 4.70 4.70
82.73
223.68
22.92 0.53
0.13
2.92
223.68 209.88
22.39
0.13
3.58 74.90 0.20 1.13
0.01 122.33 328.97 22.92 0.13
16.40
0.10
74.37
56.14
55.55
16.40
0.10
74.37
43.22 21.35 0.10 0.03 6.00 0.13 6.66 1.37 5.29
0.85 11.13 253.75 7.80 11.13 0.11 13.60 65.04 9.73 12.47 133.23 126.80 6.43 -0.15 1544.62 253.75 29.41 27.71 1.01 0.14 11.88 0.55 29.41

能源平衡表

能源平衡表

能源平衡表
1 基本概念和编制原则
重要作用
3.反映能源的供给结构和消费结构。即通过对各种能源的 生产、进口、出口、地区间流入与流出以及库存的描述, 反映资源供给的来源结构、品种结构;对各种能源加工转 换、回收利用、终端消费以及消费去向和方式的描述,反 映能源消费的类别结构、行业结构、使用方向结构以及加 工转换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等。
能源平衡表
1 能源平衡表编制原则
编制原则
2、投入、产出、使用的对应一致原则:
能源平衡表的加工转换,要坚持投入、产出、使用 的对应一致原则,即有投入,就一定要有产出,同时也 应该有使用,缺一不可。使用包括消费、出口(地区间 调出)或增加库存。
能源平衡表
1 能源平衡表编制原则
编制原则
3、协调与统一的原则:
能源平衡表
主要内容
01 能源平衡表基本概念和重要作用 02 能源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03 能源平衡表的构成 04 能源平衡表表式 05 能源平衡表数据测算(来源) 06 审核要点与常见错误
能源平衡表
1 基本概念和重要作用
基本概念
能源平衡表是由各种能源品种的单项平衡表组成的,是以 表格的形式,将各种能源的资源供应、加工转换和终端消 费等各种数据汇总记入若干张表格内,直观地描述报告期 内地区各种能源的供应与需求和他们之间的加工转换关系, 以及能源供应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
能源平衡表
1 能源平衡表编制原则
编制原则
1、能量守恒原则:
编制能源平衡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能量守恒定律。根据能量 守恒原则,在能量转换和使用的过程中,能源的总量保持不变。能 源平衡表就是根据这一原则设计的,所以,平衡表资料的搜集也要 遵循这一原则,有来源(资源供应)就要有去向(消费或者损失), 反之,有能源的消费,就要有能源供应(来源)。

6-1 北京能源平衡表(实物量)-2010

6-1 北京能源平衡表(实物量)-2010

1105.59 47.14 493.37 0.68 16.92 19.43
0.31
0.02
12.20
0.37
0.31
0.02
3.97 0.01 0.73 0.86
0.37
焦炭 (万吨)
焦炉煤气 (亿立方米)
高炉煤气 (亿立方米)
转炉煤气 (亿立方米)
其他煤气 (亿立方米)
其他焦化产品 (万吨) Other
7.65
38.66
3.38
0.61
油品合计 (万吨) Petroleum Products Total (104 tn)
原油 (万吨)
汽油 (万吨)
煤油 (万吨)
柴油 (万吨)
燃料油 (万吨)
Crude Oil
Gasoline
Kerosene
Diesel Oil
Fuel Oil
(104 tn)
(104 tn)
2628.22 500.12
2416.88 500.12
201.29
6.42
3.63
0.37
2670.03
2455.45
198.62
12.47
3.49
0.34
-305.89 -198.66
-299.10 -194.70 -3.96
-6.79
-37.38 -1516.50 -695.57 -612.51 -5.71 -207.15
257.05
116.10
350.39
34.89 -50.54
4.25 1372.80 10.50 390.87 234.70 50.16 561.10
1.88 371.53 4.63 17.96 0.49 9.45 41.04 392.15 0.14 0.05 392.63 237.00 5.83 39.97 0.44 39.95 127.27 0.20 9.51 3.74 9.78

2024年天津能源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天津能源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天津能源市场规模分析引言天津是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能源市场在天津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天津能源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1. 天津能源市场的概述天津能源市场包括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两个方面。

传统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新能源则指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

天津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供应地,煤炭在天津能源市场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在天津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2. 天津能源市场的规模2.1. 传统能源市场规模天津的煤炭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数据显示,天津煤炭市场年交易量超过XX万吨,交易额达到XX亿元。

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也在天津能源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天津是中国的石油进口港口之一,因此石油市场规模较大。

天然气市场也在快速增长,年交易量和交易额都在逐年增加。

2.2. 新能源市场规模天津在新能源方面也有不言而喻的优势。

风能和太阳能在天津都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根据数据显示,天津风能市场年发电量超过XX万千瓦时,太阳能市场也有不错的发展势头。

生物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也得到了天津的积极发展。

天津的生物能市场在农业废弃物和工业废弃物的利用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

3. 天津能源市场的特点3.1. 区域性特点作为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天津的能源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天津周边省份的能源需求对天津能源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2. 工业需求主导天津的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工业需求是天津能源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工业企业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量大,推动了传统能源市场的规模增长。

3.3. 节能环保发展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在天津的发展备受关注。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为天津新能源市场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有力保障。

4. 天津能源市场的发展趋势4.1. 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增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市场在天津的发展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中国主要年份石油平衡统计(1980-2015)

中国主要年份石油平衡统计(1980-2015)
52445.7 16229.7 2626.9 265.5 493.2
1868.2 87.6 27.8
1033.6 7321.6 327.3 1683.2 77.6 757.8 284.5
9304.7 5180.4 1630.4 1234.4 356.3 39.7 295.8 254.7 -50.6
2.进口量包括境内轮船和飞机在境外的加油量.出口量包括境外轮船和飞机在境内的加油量.
中国主要年份 摘编自《
单位:万吨
项目
可供量 生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年初年末库存差额
消费量 在消费量中: 1.农.林.牧.渔业 2.工业 3.建筑业 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6.其他 7.生活消费 在消费量中: (一)终端消费 工业 (二)中间消费(用于加工转换) 发电 供热 制气 炼油损失量 (三)损失量
1466.3 17986.0 2581.8 16221.1 500.0 2880.5 3983.9
43103.3 15579.9 2334.5 319.8 525.7
1489.1 181.7 39.7
摘编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6》
2012
47864.7 20747.8 33088.8 3884.3 -2087.6 47797.3
29495.6 11107.5 2896.0 1306.4 429.1 14.4 1146.1 155.4 -7.9
41243.4 15857.8 2663.3 385.3 593.1
1684.8 194.4 77.4
2011
45659.2 20287.6 31593.7 4117.0 -2105.0 45619.5
平 注衡:1.差生额产量为原油产量.

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P能源统计报表制度(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福建省统计局印制2019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福建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一、总说明 (3)二、报表目录 (4)三、调查表式 (6)(一)基层年报表式 (6)1.四下企业主要能源产品产量(P106表) (6)(二)基层定报表式 (7)1.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205-1表) (7)2.能源加工转换与回收利用(205-2表) (8)3.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费情况(205-3表) (9)4.工业企业用水情况(205-4表) (10)5.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205-5表) (11)6.能源生产、销售与库存(205-6表) (12)7.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205-7表) (13)(三)综合年报表式 (14)1.能源平衡表(实物量)(P303-1表) (14)2.能源平衡表(标准量)(P303-4表) (16)(四)综合定报表式 (17)1.地区能源消费与单位GDP能耗(P406表) (17)2.全社会用电量情况(P407表) (17)四、填报目录 (18)(一)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和能源加工转换与回收利用目录(205-1表、205-2表)..18 (二)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目录(205-3表) (21)(三)能源生产、销售与库存目录(205-6表) (26)(四)全社会用电量情况目录(P407表) (27)五、主要指标解释 (28)(一)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205-1表) (28)(二)能源加工转换与回收利用(205-2表) (31)(三)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205-3表) (32)(四)工业企业用水情况(205-4表) (55)(五)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205-5表) (57)(六)能源生产、销售与库存(205-6表) (58)(七)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205-7表) (60)(八)能源产品指标解释 (61)六、附录 (71)(一)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71)(二)热焓表(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 (73)(三)季度地区能源消费总量核算方案 (77)一、总说明(一)为了解全省能源供应、需求的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进行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电厂指标解释

电厂指标解释

安全生产综合统计分析系统指标释义安全生产综合统计分析系统指标释义安全生产综合统计分析系统项目组2013/11/1第1章目录(一)生产产出141。

发电量 (14)2.试运行发电量 (14)3.上网电量 (15)4。

上网电量基数内 (15)5.上网电量基数外 (15)6。

试运行上网电量 (15)7。

购网电量 (15)8。

其他电量 (15)9。

供热量 (16)10。

被替代售电量 (16)11。

购热量 (16)(二)生产能力17●发电能力 (17)12.期末发电设备容量 (17)13。

期末发电设备综合可能出力 (17)14.平均发电设备容量 (17)15。

运行容量 (18)16。

检修容量 (18)17。

备用容量 (18)18。

临检容量 (18)●供热能力 (19)19.期末供热设备容量 (19)(三) 发电运行 (19)21。

负荷率 (19)水电指标 (19)22. 上游水位 (19)23. 尾水位 (20)24.降雨量 (20)25.期初水位 (20)26。

期末水位 (20)27。

期初存水量 (20)28。

期末存水量 (20)29.入库总水量 (20)30.出库总水量 (21)31。

发电平均流量 (21)32.入库最大流量 (21)33。

入库最小流量 (21)34。

平均入库流量 (21)35。

水量利用率 (22)36。

平均水头 (22)37。

水能利用系数 (22)38。

发电耗水率 (22)39。

水库储能值 (22)40.其他耗用损失 (23)41。

发电耗水量 (23)42.弃水量 (23)44。

可调水量 (23)●风电指标 (24)45。

平均风速 (24)46。

限电量(弃风电量) (24)47。

限电比例(弃风率) (24)48。

设备可利用率 (24)●太阳能指标 (25)49.辐射总量 (25)50。

限电量(弃光电量) (25)51.限电比例(弃光率) (25)52。

设备利用率 (25)(四) 燃料指标 (25)●燃料技术经济指标 (25)53。

能源统计报表表式

能源统计报表表式

能源统计报表表式(一)综合年报表综合机关名称:能源平衡表(实物量)表 号:P303—1表 制表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国统字()号 有效期至:200年6月说明:. 本表由各设区市统计局根据现有资料加工编制并负责报送。

第一部分“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免报。

.本表的统计范围为辖区内除军队系统以外的全部能源生产和消费活动。

. .平衡关系: ()列平衡关系:(煤炭合计);(石油合计)。

求和后取绝对值);(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加工转换投入产出);(终端消费量);≥;≥;≥;(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活消费)。

.报送时间为月底前,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说明:.本表由表乘以折标准煤系数生成,由各设区市统计局负责报送。

.平衡关系:列关系:(合计当量值)(合计等价值)上述两式不适用第行消费合计。

能源平衡表(标准量)200 年表 号:P303—4表 制表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国统字()号 有效期至:200年6月行关系:(平衡差额)12-21-23;(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加工转换投入产出);(终端消费量);≥;≥;≥;(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活消费)。

行至列的消费量合计加工转换的投入量(加工转换部分的全部负值求和后取绝对值);行、列的消费量合计(加工转换投入产出)(损失量)(终端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包括发电、供热损失)行列的单元数值能源加工转换损失(等价值损失,发电、供热没有损失)行列的单元数值.报送时间为月底前,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主要能源消费与库存表号:P109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字()号综合机关名称:200年有效期至:200年6月说明:.本表由省直有关部门报送。

. 统计范围为全省铁路、民航、公路、水路运输企业及石油经营企业。

不包括部门所管理的工业、建筑业等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

. 报送时间为月底前,报送方式为邮寄报表。

(二)综合定报表综合机关名称: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00年(半年、年报)表号:P406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字()号有效期至:200年1月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年月日说明:.本表由各设区市统计局报送。

2-能源统计

2-能源统计

能源消费与库存统计。 ⑵ 能源消费与库存统计。是视能源为消费 资料,将能源作为原料或燃料来消费时, 原料或燃料来消费时 资料,将能源作为原料或燃料来消费时, 由全部有能源消费行为的单位执行的报 告制度。这里, 告制度。这里,库存不包括能源生产企 业的产品库存。 业的产品库存。这项统计调查的目的是 观察能源消费环节的活动和状况。 观察能源消费环节的活动和状况。 以消费为核心) (以消费为核心)
比如:用煤发电, 比如:用煤发电,煤本身所含的热能一部分转 换成了电能,另一部分热能则散入空气( 换成了电能,另一部分热能则散入空气(能的 总量是不会减少的。 总量是不会减少的。 煤的能量=电能+ 煤的能量=电能+放到空气中的热能
8、能源消费——是能源流程的终点。能源消费 能源消费——是能源流程的终点。 ——是能源流程的终点 的数量、质量、 的数量、质量、构成变化等是衡量现代化经济 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能源消费量—— ——指各需用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 能源消费量——指各需用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 际消费的各种能源数量; 际消费的各种能源数量;
5、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是由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为完成能源统计任 务定期搜集和整理能源基本统计资料的调查组 织形式,是各企业、各地方按国家统一规定的 织形式,是各企业、各地方按国家统一规定的 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自下而 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自下而 上地向国家和各级领导机关履行的一种报告制 具体又可分为定期报表制度和年度 定期报表制度和年度报表制 度,具体又可分为定期报表制度和年度报表制 度。
3、能源统计的总体功能: 、能源统计的总体功能 提供信息咨询 监督 4、基本任务 基本任务——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 是准确、 是准确 及时、 整理和分析整个能源系统流程的统计资料, 集、整理和分析整个能源系统流程的统计资料, 如实反映能源经济的发展水平、能源经济效益、 如实反映能源经济的发展水平、能源经济效益、 能源综合平衡状况等发展变化情况, 能源综合平衡状况等发展变化情况,为宏观决 策和管理,为企业生产、 策和管理,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统计信 息及依据。 息及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
一.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 1.一次能源生产量 2.外省(区.市)调入量 3.进口量 4.境内飞机和轮船在境外的加油量 5.本省(区.市)调出量(-) 6.出口量(-) 7.境外飞机和轮船在境内的加油量(-) 8.库存增(-).减(+)量
二.加工转换投入(-)产出(+)量 1.火力发电 2.供热 3.煤炭洗选 4.炼焦 5.炼油及煤制油 油品再投入量(-) 6.制气 焦炭再投入量(-) 7.天然气液化 8.煤制品加工 9.回收能
2.60
焦炭(万吨)
702.51
292.18
64.92
2.60
694.01
焦炉煤气(亿立
3.07
3.07
-213.
0.97
8.50 164.72
1.58 -0.93
164.72
2.51
0.25
64.28
0.01
2.60
867.23
4.65
64.28
0.01
2.60
867.23
3832.89
1.75 533.79 15.94 417.29 123.50 3.83 2.04 3.40 46.74 44.55 2.57 41.98
3547.32
221.03
摘编自《中国能
天津市2018年能源平衡统计(实物量)(一) 其他洗煤(万 煤制品(万吨) 煤矸石(万吨)
64.28
0.26
14.99
4.65
64.28
0.26
2.60
摘编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9》
867.23
5.58
高炉煤气(亿立 转炉煤气(亿立 其他煤气(亿立
-6.10
0.27
0.38
0.27
-6.48
193.09 -42.91
11.80 -2.92
236.00
186.99 186.99
14.72
12.07 12.07
229.90
三.损失量 四.终端消费量
1.农.林.牧.渔业 2.工业
用作原料.材料 3.建筑业 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 6.其他 7.居民生活
城镇 乡村 五.平衡差额 六.消费量合计
煤合计(万吨
3832.89
原煤(万吨)
3547.32
3848.89 281.95
3265.04 281.95
-394.53 -0.03
-115.69 -0.03
96.61 -3232.81 -2202.21 -809.57
116.05 -3011.78 -2202.21 -809.57
-221.03
天津市2018年能源 洗精煤(万吨)
221.03 226.75
―5.72 -221.03
-221.03
2.00 598.08 15.94 481.58 123.50 3.83 2.04 3.40 46.74 44.55 2.57 41.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