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县的渔文化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我县的渔文化建设

文化既是文明的凝结,也是文明的传承。象山石浦是全国四大群众性渔港,是上海等大中城市渔产品的主要供应基地。昂扬“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主旋律的“中国开渔节”和石浦民间富有渔区色彩的“三月三”传统节日,是国内最富特色的海滩民俗节,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发展中心有关专家认为“该节日是中国国内汉族地区唯一的节日,有望予以专项保护”。因此,挖掘我县的渔文化内涵,搞好我县的渔文化建设,对于促进我县甚至我国的渔民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渔文化的内涵

渔文化是指人们在从事渔业生产的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广义上的渔文化,是指社会上影响与涉及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的所有文化因素的统称。

渔文化具体地包括实体性渔文化与非实体性渔文化两大部分。

1、实体性渔文化又可分为两类:一是由渔区建筑的布局、造型、颜色,各种渔业设备、设施、生产工具,渔区种植的花草树木,设立的文化牌、雕塑,渔产品的观赏、包装等组成的渔区实体性的物质文化;二是由渔区图书馆、资料室、学校收藏的以及民间流传的各种图书、报刊、资料等构成的实体性的精神文化。

2、非实体性渔文化可分为三类:一是由渔民之间、渔民与非渔民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渔风、渔俗等构成的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二是由渔区的各项规章制度、机构体制、渔民的行为守则、捕鱼休鱼制度等构成的非实体性的制度文化;三是由渔民参加的各类节庆、喜庆、环保志愿行动等所构成的一种实践性的精神文化。

二、渔文化建设的措施

根据以上渔文化的内涵,抓好我县的渔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搞好渔区实体性的物质文化建设。第一要搞好“一居三馆”建设。“一居”是指民居,搞好民居建设,就是要建设好保存好典型的渔区民居风貌。我县可以把檀头山岛的大王宫村,半边山的半边山村等作为重点保存对象,同时,建设好“浙江省渔业第一村”的东门村。恢复和建设石浦镇的渔埠、渔街、渔店、渔铺、渔号。从长远规划而言,应把石浦东至台胞码头、西至原海军码头的背山面海的渔港路规划好,将来按石浦老街等原形和海洋文化之精髓把它建设成为国内独树一帜的“渔文化街”。“三馆”即海洋生物馆、海洋科技馆、海洋陈列馆,要按寓科教于娱乐、寓旅游于观赏、动静结合的原则搞好这三馆建设。第二,要搞好各种渔载体文化建设。在渔镇、渔村和渔文化主题公园中设立各种渔雕塑,设置渔名街、渔名店、渔名船,创新渔灯渔具、渔服渔饰。同时搞好渔产品的文化包装。

2、搞好渔区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建设。第一,要搞好有关渔文化的图书、报刊、资料等的收藏建设,收藏要定机构、定人、定时,并配合必要的场所的种种物质辅助设施。第二,要积极创新实体性的渔文化精神产品,邀请国内外专家编印新渔村、新风貌书刊。邀请知名的艺术家、歌唱家编造渔广告、渔歌、渔明信片等,并着手编辑出版有关渔文化研究等理论刊物。

3、搞好渔区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建设。第一,要抓好渔村的人际关系建设。在渔民之

间弘扬宽容大量、团结合作、奋发向上的精神,提倡互助互爱、遵纪守法的良好道德。第二,要抓好渔风、渔俗建设。继承渔风、渔俗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船俗文化、婚俗文化、节俗文化、食俗文化,并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不断创新。

4、搞好渔区非实体性的制度文化建设。第一,制订渔区的各项规章制度、行为守则,建立适合渔村特色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第二,要与时俱进,创新渔区制度文化。进一步完善捕渔休渔制度,重点抓好各种节庆制度建设。

5、搞好渔区实践性的精神文化建设。这主要是指抓好渔区的各种重大活动建设。第一,要发展渔文化旅游,积极开展海洋垂钓、海上休闲等娱乐活动。第二,要搞好渔区重大节庆、喜庆活动。除了搞好“开渔节”、“三月三”民俗节之外,重点搞好“海洋餐饮节”,定期推介、评比渔名菜名点。第三,要定期开展渔文化理论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我县作专题报告、讲座,交流渔文化理论研究成果。

总之,渔文化建设要把自然美、社会美、知识美、艺术美、心灵美有机地融合起来,使渔区精神面貌日新月异,渔业经济得以壮大,使我国的渔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这是渔文化建设目的之所在。(魏行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