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突破 语言基础知识(修辞运用题)
2024高考语言运用题专项突破:修辞类类型题导练(真题再现+技法点拨+通关训练+答案解析)
2024高考语言运用题专项突破:修辞类类型题导练(真题再现+技法点拨+通关训练+答案解析)一、选择题【真题再现】1.(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又是一年槐花儿飘香的季节,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起儿时那些带有妈妈专属味道的槐花美食?不过,槐花并不都是能吃的。
常见的槐花有三种:淡黄色的国槐花,夏末开花,可以入药但不可食用;白色的刺槐花(也叫洋槐花),夏初开花,花香味甜,可食用但不可入药;红色的槐花(变种)仅供观赏,既不能食用,也不能入药。
也就是说,我们吃的槐花美食来自白色刺槐。
白色刺槐是我国重要的蜜源、食花和景观植物,原产北美。
而我国土生土长的树种,是国槐。
国槐在我国不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
比如被奉为“神树”,种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种在庭前屋后。
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责)、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答案】D【解析】文中“槐蝉”是借代,代指高官显贵。
A.借代,用“管弦”代指音乐。
B.借代,用“桑梓”代指家乡。
C.借代,用“蛾眉”代指杨贵妃。
D.比喻,是否定喻,“心”是本体,“木石”是喻体。
故选D。
2.(2021·八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围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
围棋的棋盘、棋子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分为四部分,可以视为象征一年的四个季节;361个交叉点,和农历一年的天数大致相当;棋盘的中央是太极,黑白两色棋子代表了阴阳。
围棋棋形变化无穷,棋理深奥幽玄,充满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分点突破6正确运用修辞手法pptx课件
典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座好的建筑,不仅要容纳四时的风景,还要容纳四时的声音。紫
禁城的节气是有声音的,熟悉宫殿的人,可以从声音里辨认季节,犹如 一个农夫,可以从田野自然的变化里,准确地数出他心里的日历。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 析。
【我的分析】 题目已经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具有相 似性。分析画横线句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①句中把以声音辨别紫禁城的季节比作农夫通过田野 自然的变化区分时间,具有相似性;②宫殿的人和农夫对对象的熟悉程 度相似,紫禁城的节气和自然的变化相似,从声音里辨认季节和数出他 心里的日历相似。)
【我的作答】 __________
【我的作答】 ________ 【答案】 A
典例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村里有一幢老屋,门楣上四个大字:“旭日东升”——村里的老
屋,家家都会在门楣上写几个字:旭日东升、奔向四化、抬头见喜、鸟 语花香……一幢一幢看过去,好看极了。有的房子,虽半边坍塌,里头 的木结构仍然完整,要废弃掉,多可惜。十年前,“旭日东升”里的两 位百岁老人去世,此后无人居住,房子就破败下来。
3.借代的标志与构成 标志:多为名词。 构成:本体不出现,只出现借体。 4.借代的一般作用 大致有:①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 以使文笔简洁精练,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②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 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5.运用借代需注意的问题 (1)借体和本体关系密切,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有鲜明的代 表性,让人一听就明白所指称的事物。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 交待,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如“我家兄妹很多,已有两个五角星, 两枚大学校徽”。由于“五角星”既可指解放军,也可指铁路工人, “校徽”可代学生,也可代教师甚至校长;因此,没有“鲜明的代表 性”,会造成歧义。
2024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6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与修辞运用含解析
专题06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与修辞运用1.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基本相同。
(6分)示例:珍宝因包袱沙砾而愈益圆润,绿树因不惧骄阳而愈益葱郁,生命因直面困难而愈益绚丽,逆境与志气赐予人生的是磨砺与光明。
答:【答案】蜡烛因不怕成灰而愈益光明,落花因不拒化泥而愈益美丽,心灵因不惧牺牲而愈益通透,选择与奉献赐予人生的是淬炼与从容。
黄昏因多有云翳而愈益美丽,眼眸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灵因饱经忧患而愈益丰盈,忧患与悲悯赐予人生的是滋润与厚重。
2.仿照下列例句中妙解汉字的用语特点,再自选一个不同的例字并对其进行妙解。
(仿式可多样化,但必须要突出“妙解”二字)(6分)[例句1]愁:秋来了,叶落了,心烦了。
旱:烈日当空照,遍地水分干。
[例句2]思:耕耘心田,收获牵挂。
谤:不当面指责,只在一旁争论。
答:【答案】懑:怨多了,气满了,心沉了;冰:风起了,冬来了,水凉了;财:珍宝多,人才多,富贵来;蝶:由虫而来,飞于世间,落在草木之上;明:日月共升,普天同照;嫁:好女子找到好人家;沁:沐浴春雨,心有快意;泪:眼含玉露,满怀断肠苦;忍:立刃于心上,卧薪尝胆;守:将尺寸之地,保藏于心房之间。
【解析】此题考查对汉语中的“会意字”的意会——领悟其含义,要突出“妙”的特点,即说明得有新意。
3.请依据给出的中秋节、重阳节的对联的下联,用给出的词语分别组成两副对联的上联。
要求:语意连贯、符合节日特点,不重复运用词语。
(6分)池塘黄菊月静绮风桐叶村酒影熟中秋节上联:下联:风摇庭幕桂花香重阳节上联:下联:紫门临水稻花香【答案】中秋节:月静池塘桐叶影重阳节:黄菊绮风村酒熟4.请对下面这段文字供应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定义。
不超过70字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时代先进性。
②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使世界实现长久和平、共享发展成果、实现持续发展。
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各方都能接受的思路设计,追求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用试题专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含解析)
语用试题专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纵观历史,我们这个民族在每一个关键之处、每一个挫折时刻,都深深地刻着“道德”二字。
近代以来,中国曾陷入的危困之局。
尤其是抗日战争,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悲壮、大苦难,更是民族精神的大觉醒、大挣扎、大振作。
从政要到平民,从军人到妇孺,无数有节操的仁人志士投入到救亡图存。
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撑起了的旧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雷锋、焦裕禄等在新中国的道德星空图上,他们是德之,国之栋梁。
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而道德是为人之本,处世之基。
汉代崔寔在《政论》里说:“夫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今日之中国,欲民族复兴,首在立人。
立人之道,首在立德。
这个“德”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理想追求;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信仰;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境界;是舍我其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担当;是修齐治平的道德实践和人生磨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无与伦比风起云涌闪耀模范B.旷古未有风起云涌闪动楷模C.旷古未有风雨飘摇闪耀楷模D.无与伦比风雨飘摇闪动模范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从政要到平民,从军人到妇孺,无数有节操的仁人志士投入到救亡图存的历史洪流中。
B.从政要到平民,从军人到妇孺,无数仁人志士投入到救亡图存。
C.从政要到平民,从军人到妇孺,无数有节操的仁人志士投入到救亡图存的战斗中。
D.从政要到平民,从军人到妇孺,无数仁人志士投入到救亡图存的历史洪流中。
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解决就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办学效果的直接体现。
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经济向各个行业领域渗透,互联网营销师、人工智能分析师等新职业就如雨后的春笋一般,不断涌现。
全国卷+新高考卷2023届高考语文分点讲练与全面突破之语言文字运用修辞手法1比喻突破训练+知识讲解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突破训练一、辨别手法,分析作用(一)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进行简要分析。
(4分)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进行简要分析。
(4分)那一树树的叶子,繁茂而细小,在风中翻腾起伏,日光照耀下,向阳处一闪一闪,仿佛千百面小镜在争艳竞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进行简要分析。
(4分)诗画不分家。
富春江的涛声,在诗人吟哦声中化成一行行韵脚,而它的浪花溅落到宣纸上,便晕染成一幅幅画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辨析修辞手法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突破(新高考通用)
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9种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不常考修辞:回环、对比、反语、引用、双关、顶真、通感(移觉)、互文
一是直接设题,如近三年全国卷题;二是间接考查,放在仿写、句式效果比较,以及古诗鉴赏和文学阅读中
1、单选题: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辨析和理解。 2、主观题:①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②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③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 法。重点考查修辞手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意更加丰富。
修辞判断 效果分析 构成及效果 比喻的相似性
修辞判断 效果分析 比拟的转移性
用相关的事物 来代替 所要表达的事物。不 直接说出人或物。 (借体必须具备鲜明 的代表性)
1志、代特本征体代本3、体专2名、代标 本体 4、具体代抽象 5、局部代整体 6、绰 号代本人 7、材料代 本体 8、结果代原因
边练边悟1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有些风筝还安装了声响装置,如著名的“板鹞”风筝,通体安装笛哨,
少则数十个,多则成百上千。放飞时百哨齐鸣,宛若空中交响乐,具有独特 的魅力,大大增加了放风筝的趣味性。 答案 ①句中把放飞风筝时有百哨齐鸣的声音比作交响乐,体现了比喻的相 似性;②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交响乐由多人共同演奏,二者相似;③交响 乐很有魅力,笛哨声也很有魅力,二者相似。
(1)强调,增强语气或 语势; (2)起反复咏叹,表达 强烈情感; (3)使语言整齐有序而 又回环起伏,有音韵美。
修辞判断 效果分析
修辞判断 排比构成及效果分析
修辞判断 反复构成及效果分析
修辞名称
设问 反问
对偶
特点
种类
效果
全国卷+新高考卷2025届高考语文分点讲练与全面突破之语言文字运用修辞手法2比拟突破训练+知识讲解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拟突破训练一、辨别手法,分析作用(一)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进行简要分析。
(4分)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就在我面前浓妆淡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进行简要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1分)住在我家的那窝活泼伶俐的燕子外出觅食归来,在进屋之前先栖落在我家那棵梧桐树上,兴奋地探讨着什么,那话一句接一句,又急迫,又欢快,像一群春游归来的小学生,喋喋不休地争抢着倾述所见所闻。
老燕子看着小燕子日渐老练,心情激烈,飞上飞下,载歌载舞。
我听不懂它们的话,但我分明感受到它们的欢乐。
我聚精会神地观赏着,突然那只小燕子竟然静静落在我读书的饭桌上。
我屏住呼吸,当心翼翼地细致端详着,忍不住轻轻地、微微地笑了。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修辞手法)(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修辞手法)(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伊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很多人废寝忘食地追电视剧《狂飙》。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这部剧的收视率和口碑一路狂飙。
该剧采用正叙与倒叙交叉的手法,表现时代发展变迁下的社会图景。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与政法系统进步,黑恶势力在人情社会中崛起,在法治社会中覆灭,最终被一网打尽。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着社会的摔打,经历了良心的拷问。
创作者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抽丝剥茧地讲述黑恶势力不断攀附权贵,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一代代警察前仆后继,与黑恶势力搏击到底的经历,彰显出国家清除黑恶势力的决心,更昭示着弊绝风清的治国盛景已然到来,彰显了极强的现实意义。
众多实力派演员的演绎,赋予了角色鲜活的生命力。
他们身上都带着各自的社会身份特点与个人生活痕迹,无论是发型着装还是行为动作,都极其自然、贴合,同时又具有代表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剧作营造了丰厚的、多层次的戏剧场景,提高了观众的代入感。
1.请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了!国家版本馆以“一总三分”的格局。
充分展现了大国形象和新时代的风采,俯瞰京华的中央总馆,北望渭川的西安分馆,放怀江南的杭州分馆,臂挽流溪的广州分馆,向普罗大众讲述文明的故事。
中央总馆“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一件件弥足珍贵的展品,让人叹为观止。
有记载“版”字的商代版方鼎,有铭刻着“中国”的何尊,有苏轼行草楷书法的宋拓本《西楼苏帖》,还有刻着《长恨歌》的清代象牙扇骨,等等。
历朝历代的瑰宝荟萃一堂,彰显了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除了展示外,版本馆还具有保藏功能。
保藏区里收藏了数千年间各种类型的版本,如陶石、碧骨、金属、竹木、纸张、数字媒体等。
版本上所承载的信息反映出了丰富多元的社会风貌。
可见,建立专门的国家版本馆,征集、收藏各类图书典籍和具有文化与时代印记的资料、器物等,必能进一步彰显国家形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语文高考总复习第八章专题七核心突破二语言文字应用仿写(含修辞手法)含答案
核心突破二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题审显隐要求,仿写形神兼备一、比喻:打比方(1)概念。
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构成必需条件。
①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种类。
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4)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
知识运用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我愿播进你肥沃的土地,萌发一片葱郁的生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假如我是一个音符,我愿谱进你甜美的歌里,鸣奏一曲动人的旋律。
假如我是一滴春雨,我愿洒进你干涸的心田,滋润一段诗意的人生。
2.下面一段话运用了“博喻”的修辞手法。
请体味语境,参照画线句的结构和字数拟写出中间两个比喻句的喻体。
朋友,给你一颗青春的种子,把它种在胸膛里。
希望它在闹市,是一盏明亮的路灯;在原野,是;在江河湖海,是;在寒峰之巅,是一株乐观的雪莲。
答案(示例)一棵向上的春苗一朵奔腾的浪花二、比拟:变个脸(1)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2)种类。
①拟人,②拟物。
(3)作用。
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4)注意问题。
①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绘的环境氛围。
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来说明事物特水寒彻骨,浑身颤抖。
先砍去那些芦苇,那些世上最美的芦苇,那些离不开太湖、太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
我们从米芾的评论中可答案1.运用了比喻手法,用“树”为喻体表达植根、扎根情怀,呈现对黑土地的感情之深;运用排比手法,层层推进,呈现对黑土地的感情之强烈与不可抑制;四句喻体逐渐具体化,最终以“白桦树”为喻体,呈现黑土地独有的地域色彩,表达了只有而且唯有“黑土地”才是自己情感倾诉的对象。
2.句中“满载渣土的卡车”比喻“太阳系里飞驰的彗星或者小行星”,“其表面的尘埃、气体和水分”比喻“卡车在大街上掉下了渣土”,“流浪猫小白”比喻“我们的地球”。
原本比较抽象的流星雨出现的过程,通过打比方的说明方式,介绍得具体准确、生动形象,让我们有了比较具体清晰的了解。
3.将节令饮食比喻为写文章、练功夫,形象生动地阐述了节令饮食十分讲究时节的特点。
4.①三个“那些”构成排比,层层扩展,步步加深,点出芦苇的特点,表达作者对割去这些芦苇的不舍,增强语势。
②“离不开太湖、太湖也离不开它们”使用顶真,环环相扣,强化力度,突出二者彼此相依的紧密关系,含蓄地表明作者不愿破坏自然的态度。
5.“夏似蒸笼,冬似冰窟”将实验室夏天和冬天的环境分别比喻成蒸笼和冰窟,形象生动地写出实验室夏天酷暑冬天严寒的艰苦条件,赞美科学家不畏艰难困苦的科研精神;引用庄子“初生牛犊不怕虎”赞美了科学家邹竞年轻有为,急国家之所急,敢作敢为的奋发精神,语言典雅,增强情感表现力。
6.(1)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和比拟(2)表达效果:①“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颜真卿的字具有刚韧气质和雄浑气势。
②“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颜真卿的字具有“骨气”之美,也写出了颜真卿其人的刚烈雄壮。
2022年新高考语文复习讲义:24语言文字运用-修辞手法(含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修辞手法讲义一、考点落实【考向讲解】本考点为全国卷必考内容,一般穿插在文学类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仿用句式等题型中考查,2020新高考山东卷则专门设置了一道主观题考查“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可见其在新高考中受重视的程度。
根据相关文件,“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共9种,备考中对这些内容要重点掌握。
【重点知识】根据修辞效果的不同,我们将上述9种修辞手法分为“生动形象类”和“增强语气类”两大类。
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在某些特定语境下,一些修辞手法可能兼有上述两种表达效果。
(一)生动形象类所谓“生动形象”,是指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使得被描述事物的的某一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1.比喻定义:比喻,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
分类: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喻词有:像、就像、好像、好比、好似、恰似、如、有如、犹如、仿佛......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借喻应当注意不要与现在所说的隐喻(即暗喻)相混淆。
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
作用: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增强文采。
2.比拟定义: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分类:①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②拟物。
拟物又包括两类:一是把人当做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二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
作用:①可以鲜明地表达爱憎之情。
②使语言风趣幽默。
③运用比拟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3.借代定义: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
分类:部分代整体,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工具代本体,专名代泛称,以结果代原因,形象代本体。
作用: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有文采。
修辞手法5对偶借代夸张通感(原卷版)-高考语文分点讲练与全面突破之语言文字运用(全国卷新高考卷)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对偶+借代+夸张+通感突破训练【对偶】一、辨别手法,分析效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
“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
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_____________。
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___________,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___________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
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
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
一席___________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交相辉映喧闹无比络绎不绝原汁原味B.相互映衬热闹非凡连绵不断原汁原味C.相互映衬喧闹无比连绵不断汁醇味正D.交相辉映热闹非凡络绎不绝汁醇味正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这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B.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C.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这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D.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新题型难点突破专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新题型难点突破专练(附答案解析)【题1】……在建构秩序的过程中,国家的不可替代性在于国家的运行以暴力为基础,而暴力对人的生命构成了威胁,国家成为人类建构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
国家成了人们常说的“利维坦”。
倘若没有国家这只“利维坦”,人类社会将如同霍布斯所预测的那样陷入“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
【注】利维坦是一条鱼,拥有坚硬的鳞甲,锋利的牙齿,腹下有尖刺,令人生畏。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B.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C.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题2】每当夜幕降临,从中国传统院落大门旁边的影壁小心地往里看,就能看到像自身发光的抽象画一样的木制窗子,窗子木格细细地勾画着自己精致的线条,微弱的灯光洒在院子里,消失在甬道长廊,婆娑竹影上。
偶尔有人在室内走动,身影在洁白的窗纸上滑动,充满神秘的色彩。
19.下列各项中与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题3】刚刚,见老先生的几幅石榴画,瞬间将人点燃。
()他笔下的石榴外皮一律焦墨,稍微开了口,露出籽实,色艳红,仿佛焰火跳动着,我的味蕾似感受到汁液淋漓的甜度。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B.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D.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题4】【2021金太阳2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已经决定,明天去天一阁。
没有想到,这天晚上,台风袭来,暴雨如注,整个宁波城都在柔弱地颤抖。
第二天上午来到天一阁时,只见大门内的前后天井、整个院子,全是一片汪洋。
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修辞篇)(含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修辞篇)(含答案)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修辞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不安分的螳螂揪着一片叶子荡起了秋千;羞答答的木棉花在一点点绽放出甜甜的笑容;砂锅里飘出的令人垂涎欲滴的香气,犹如摄人心魂的美食交响乐……在新型显示技术的助推下,观众通过屏幕“看”到的世界异彩纷呈,呼之欲出的立体视觉效果令观众。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和通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秋吃月饼,最喜那饼馅里一粒一粒的桂花,尘芥一般,星子一般。
还有桂花茶,沸水冲泡,一粒一粒的小花在水里乱纷纷地逃逸,然后浮上来,在水面上铺成一片,眉头紧锁似的不情不愿。
可是,半个时辰后,揭杯盖窥一眼,它们一粒一粒,缓缓沉下去,禅坐在杯底。
好像一群怀抱理想的女子,在茫然与不甘之后,在对抗与疼痛之后,最后与生活和解,化作一抹袅袅的茶香,各自咀嚼,各自回味。
文中画线的部分,写泡桂花茶使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5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令满耳是虫声了。
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
嫩暖的阳光或者轻淡的云影覆盖在场上,到夜呢,明耀的星月或者徐缓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唯一的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虫儿们的合奏。
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曾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
其实他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
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无数中华儿女经过14年的浴血抗战,终于夺取了胜利。
新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之修辞手法新题型专练
新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之修辞手法新题型专练一、比喻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了写脱贫的文章,我走进山东管理学院的图书馆。
一排排书橱是一块块田地,书橱里的书是无数朵盛开的鲜花,学子则是一只只蜜蜂,在田地间穿梭。
图书馆里,人人捧读心爱的书籍,那翻动书页的声音似数以万计的蜜蜂在匆忙地采花蜜时发出的吟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收获季节特有的气息。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4分)【答案】①句子将一排排书橱比作一块块田地,把书比作鲜花,把学子比作蜜蜂,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
②书橱和田地的排列方式相似,书和鲜花都是美好而吸引人的事物,学子汲取知识养料与蜜蜂采蜜相似,学子在书橱间走动与蜜蜂在田地间穿梭相似。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修辞手法的能力。
解答本题,审题很关键。
考生需明白,题目不是要求分析比喻的表达效果,而是分析比喻的相似性,即分析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
考生通过阅读文本,准确把握本体和喻体,不要遗漏,并分析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答题时,考生要先答出画横线句子涉及的本体和喻体,然后具体分析这些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画线句子“一排排书橱是一块块田地,书橱里的书是无数朵盛开的鲜花,学子则是一只只蜜蜂,在田地间穿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书橱”比作“田地”,书橱和田地的排列方式相似,都具有整齐划一的特点;把“书”比作“鲜花”,书和鲜花的相似点是它们都是美好而吸引人的事物;把“学子”比作“蜜蜂”,学子汲取知识养料与蜜蜂采蜜相似,学子在书橱间走动与蜜蜂在田地间穿梭相似。
【思路】比喻+比喻解读(本体和喻体)+相似性解读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脉相互枕藉着、依偎着,匍匐在朦胧的月色里安详地睡了。
山上的树木挤挨着、拥抱着,进入了梦乡。
松树等乔木高高的婆娑的树冠,如伞如云如絮,像幽幽夜幕里的泼墨画。
山在呼吸,树在呼吸,空气在呼吸,夜在呼吸……此刻凝目,能看到天涯;此刻倾听,可听及海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突破练4语言基础知识(修辞运用题)(时间:45分钟满分:5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11分)说是客栈,其实是一栋老屋。
楼上楼下,木板木梯,烟熏火燎,古朴苍凉。
凡过往客人皆睡绷子床,棕绳紧成的方格,弹力很好,睡在上面尽管打鼾。
似乎鼾声也有了弹性,小起小落,悠悠颤颤。
①。
层层叠叠的山岭拥着小店的一点灯火,以及不远处山谷小镇上零星的红光,显出空山灵雨、虚无缥缈的神秘。
手扶栏杆,倚在楼廊上粗如石磨的柱头上,竟臆想烟雨苍茫之中,那朦胧的山坳,那店前的红灯笼,莫非都是在等待一位峨冠飘带的古诗人造访?细雨飘洒在栏杆上,印着一片片山岭的寒意,我只好缩回手来,藏于袖中。
于是,那一腔书呆子气和楼下浮躁的狗吠皆安然止住,绵绵山地四处沉寂。
晨起,漫步于小镇。
青石板铺成的街,如一条被汗水浸渍的竹扁担。
街两旁青瓦飞檐的楼房,一伸手就能够得着对门的木格子窗户。
离开一个小镇,又去一个小镇。
弯弓似的拱桥跨在两个山头上,似耸起的马鞍。
桥下的峡谷中,野三河好清,好亮,好绿。
②,弹响山村古寨的悠久岁月。
那拱桥又如琴码儿,架在这根弦上与风霜雨雪共鸣。
野三关镇,该是源于这条河吧?1()(3分)A.拟人比喻借代B.拟人比喻反复C.对偶借代排比D.比喻排比反问粗如石磨”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那朦胧的山坳,那店前的红灯笼,莫非都是在等待一位峨冠飘带的古诗人造访”运用了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好清、好亮、好绿”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楼上楼下的木板木梯,被烟熏火燎,显得古朴苍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用词简洁,节奏协调,能给读者以深刻、鲜明的印象;另外,修改后表意与原文的意思有出入。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①②②那拱桥像一根单弦处要根据前面的“客栈”与后面的“层层叠叠的山岭”来填写;②处,根据后面“那拱桥又如琴码儿”可知,这里要填写喻体,它能够“弹响山村古寨的悠久岁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11分)过了云步桥,我们开始走上攀登泰山主峰的盘道。
南天门应该近了,由于山峡回环曲折,反而望不见了。
野花野草,什么形状也有,什么颜色也有,挨挨挤挤,芊芊莽莽,要把巉岩的山石装扮起来。
连我上了一点岁数的人,也学小孩子,掐了一把,直到花朵和叶子全蔫了,才带着抱歉的心情,丢在涧里,随水漂去。
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
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①,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
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
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
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谁少了谁,都像不应该似的。
雾在对松山的山峡飘来飘去,天色眼看黑将下来。
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级,一级又一级,是乐趣也是苦趣,好像从我有生命以来就在登山似的,迈前脚,拖后脚,才不过走完慢十八盘。
我靠住升仙坊,②,紧十八盘仿佛一架长梯,搭在南天门口。
我胆怯了。
新砌的石级窄窄的,搁不下整脚。
一位老大爷,斜着脚步,穿花一般,侧着身子,赶到我们的前头。
我抓住铁扶手,揪牢年轻人,走十几步,歇一口气,终于在下午七点钟,上到南天门。
4()(3分)A.对偶借代夸张B.比拟比喻排比C.反复借代排比D.比拟比喻反复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等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紧十八盘仿佛一架长梯”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
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我精疲力竭地在下午七点钟,上到南天门。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抓住”“揪牢”“走十几步,歇一口气”“终于”等突出了登山的艰难。
6.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①②②仰起头来朝上望处根据后面“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的提示,应该填“松树的枝叶伸到半空”之类的话。
②处根据“我靠住升仙坊”“紧十八盘仿佛一架长梯”,应该填“朝上望”之类的话。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11分)从灵峰的雁荡招待所出发,过净名、灵岩,翻马鞍岭,傍着流水潺潺的锦溪走。
一路上,春花田里的大小麦长得碧绿碧绿,油菜叶子又肥又嫩,加上两旁悬崖峭壁上,处处点缀着火红的杜鹃花,越显得春意盎然。
走着走着,不觉来到剪刀峰前。
转过山谷一瞧,呀!这回既没有狂怒的白龙,也没有散碎的珠帘。
却见大龙湫瀑布不肥不瘦,从顶部飘泻下来,悠悠忽忽,晃晃荡荡,如轻纱,似薄雾,那么轻盈,那么柔和,那么娇媚而婀娜,果然另是一番姿态。
它飘飘摇摇往下坠,时而像乳白色的纱绉,时而又变为淡青色的烟雾,时而变成块块雪白的棉团,棉团又迅速向下拉长,化为许多玉色的小矛头,蛇一样往下奔窜,却又立即飘散开来,也变成乳白色的纱绉和淡青色的烟雾……它简直完全失去了水的质感,倒像是袅袅的青烟颠倒了过来,千变万化,不可捉摸,可又是一气呵成,柔媚中带有刚劲。
站在观瀑亭的旧址俯瞰潭水,①!简直是透明无色的,只在较深的地方,才泛出一层淡淡的绿色来,越近潭心,绿色越浓,凝成了宝蓝色。
瀑布悠悠晃晃地飘落潭心,②,时而像急雨鞭打江心,时而又化为幽咽动听的低唱。
忽然一阵风过,瀑布的下半截被高高吹起,碎成粒粒玉珠,向四方喷散,在阳光照射下,幻出道道彩虹,炫人眼目。
站久了,觉得空气里有那么一层蒙蒙的水气,沾湿你的衣襟。
(有删改)7(3分)(1)却见大龙湫瀑布不肥不瘦()(2)时而像乳白色的纱绉()(3)瀑布的下半截被高高吹起,碎成粒粒玉珠()比拟(2)比喻(3)比喻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时而变成块块雪白又迅速向下拉长的棉团,化为许多玉色的像蛇一样往下奔窜的小矛头。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使用四个短句,结构简明,描述动作更清晰、准确。
修改后修饰语过长,导致语意含混不清。
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①②②发出沙沙的音响处,根据上文“俯瞰潭水”和下文“简直是透明无色的”填写,另外注意这里是个感叹句。
②根据下文“像嘈嘈的急雨鞭打江心”“又化为幽咽动听的低唱”,这里应填概括下文声音的句子。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2题。
(11分)如果住在阳朔,①?就去过一次印象说,只好用“仙境”二字来形容。
那山比起桂林来,要密得多,青得多,幽得多,也静得多了。
一座座的山峰,从地面上直拔了起来,陡升上去却又互相连接,互相掩映,互相衬托着。
由于阳光的照射,云彩的流动,雾霭的聚散和升降,不断变换着深浅浓淡的颜色。
而且,阳朔的山,不像桂林的那样裸露着岩石,而是长满了茂密的丛林,把它遮盖得像穿上了绿色天鹅绒的裙子。
这还不算,最妙的是在春天,清明前后,在那翠绿的丛林中,漫山遍野开满了血红的杜鹃,就像在绿色天鹅绒的裙子上,绣满了鲜艳的花朵。
这使得人在一片幽静的气氛中,能生发出一种热烈的情感。
从桂林到阳朔,②。
但比起画卷来,那山光水色的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却是各有面目,变化万千,要生动得多的。
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远近的山峰完全被云和雨遮住了。
这时只有细细的雨声,打着船篷,打着江面,打着岸边的草和树。
于是,一种令人感觉不到的轻微的声响,把整个漓江衬托得静极了。
这时忽然一欸乃,一只小小的渔舟,从岸边的溪流里驶入江来。
顺着溪流望去,在细雨之中,一片烟霞般的桃花,沿小溪两岸一直伸向峡谷深处,然后被一片看不清的或者是山,或者是云,或者是雾,遮断了。
10()(3分)A.夸张比拟比喻B.反问比喻排比C.设问排比比喻D.借代夸张对偶①处横线前后的内容看,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要密得多,青得多,幽得多,也静得多了”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在清晨、中午、黄昏,却是各有面目,变化万千,要生动得多的。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的排比句式,突出这三个时间点“各有面目,变化万千,要生动得多的”。
修改后表达效果明显弱化。
1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①②②有人比喻为一幅天然的画卷处,上文“如果住在阳朔”,下文说印象是“仙境”,这里显然要填写对阳朔的感觉如何;另外,后面是问号,应该是疑问句。
②处,由后文“但比起画卷来”,这里要填写“画卷”为喻体的比喻句。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5题。
(11分)那些峰峦,名目繁多,有所谓“十八罗汉渡海”者,最逼真。
罗汉们或担簦,或横杖,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有回头作商量状者,有似两相耳语者,有似伸脚测水浅深者,有似临流踌躇露难色者:每个罗汉都是古貌苍颜,衣袂飘举,神态各异,栩栩欲活。
我们下了天都,①,人如在鲤鱼背上行走,既无依傍,又下临无地,侧身翘趾,一步一顿,幸舆夫出手相搀,不然,这数十丈的怪路恐无法过去。
那西海门是藏贮黄山深处的一个奇境,万山环抱,路转峰回,始得其门而入。
我们连日身处高山,此时忽像一下子跌落到平地上。
那东西两峰,屹然对立,有如雄关两座左右拱卫,又疑是万丈深海底涌起的两座仙山,这才知道“海门”二字叫得有意思,黄山因有前后海,又名黄海。
你以为两门仅仅是两座峰吗?不然,东西两门实由无数小峰攒聚而成、万石棱棱,如排签,如束笋、如熔精铁,如堆琼积玉,斜日映照,焕成金银宫阙,疑有无数仙灵飞翔上下,令人目眩头晕,但也令人气壮神旺。
天公于黄山的布置,已将天地间灵秀瑰奇之气发泄殆尽,到此也不觉有点爱惜起来,不然他何以把西海门收藏得这么深密呢?想不到我们黄山三日之行,饱览世间罕有的美景,最后还看到西海门这样伟丽的景象,等于观剧,这是一幕声容并茂的压轴;等于聆乐,这是一阕高唱入云的终奏;等于读文章,②。
啊,黄山,你太叫人满意了。
(有删改)13()(3分)A.排比比喻设问B.比拟排比比喻C.设问排比借代D.对偶借代夸张有似两相耳语者,有似伸脚测水浅深者,有似临流踌躇露难色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人如在鲤鱼背上行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你以为两门仅仅是两座峰吗?不然……”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