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验指导

合集下载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实验一学习使用中国药典一、实验目的通过查阅《中国药典》2000版、2005版等有关项目和内容的练习熟悉药典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药品、设备中国药典三、实验内容(一)按照下列各项要求,查阅药典并写出查阅结果与所在药典页数。

1、硫酸吗啡控释片检查;2、硫酸庆大霉素缓释片规格;3、重组人胰岛素制剂;4、甘油的相对密度;5、葡萄糖注射液规格;6、微生物限度检查法;7、青霉素V钾片溶出度检查方法;8、最细粉;9、热源检查法10、甘草性状;11、避光、密闭、密封、冷处、阴凉处的含义;12、甘草浸膏制备方法;13、盐酸吗啡类别;14、易溶、略溶的含义;15、益母草流浸膏制备方法;16、Vc片的规格;17、吲哚美辛制剂项目;18、二甲硅油气雾剂检查;19、过氧苯甲酰凝胶pH值;20、滋心口服液的含量测定法;(二)查阅时注意事项:2005年以前的药典都分为二部。

一部中药材和中成药、二部化学药品、抗生素、生物制品等。

2005年版药典分三部,一部中药、二部西药、三部生物制品。

药典一般主要分为五部分:凡例、品名目次、正文、附录及附表、索引。

1、凡例:是解释和正确地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并把与正文品种、附录及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加以规定,避免在全书中重复说明。

主要说明一些所泻及到的术语,药物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由下列组成:名称及编排、项目要求、检验方法和限度、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标准品、计量、精确度、试药、试液、指示剂、动物试验、说明书、包装、标签。

2、品名目次:一部主要查阅的药材及饮片在第几页数。

二部主要查阅正文品种第一部分、正文品种第二部分3、正文:药典的主要内容:一部为中药材及饮片的主要内容。

二部为正文品种第一部分、正文品种第二部分西药的主要内容。

三部为生物制品的主要内容。

4、附录及附表:点击图片附录及附表(1)记录制剂的通则。

点击图片制剂的通则(2)一般检查法与测定法、试液、试药、指示剂、测定液等。

药剂学实验指导书

药剂学实验指导书

药剂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软膏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软膏剂(乳剂型基质)的一般制备方法。

二、实验指导软膏剂系指药物与适量基质均匀混合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常用的软膏基质根据其组成可分为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三类。

软膏剂主要用于局部疾病的治疗,如抗感染、消毒、止痒、止痛和麻醉等。

这些作用要求混合在基质中的药物须以适当的速度和足够的量释放至表皮或经表皮渗入表皮下组织,一般并不期望产生全身性作用。

不同类型软膏剂基质的作用特点:(1)油脂性基质主要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制备软膏剂。

此类基质涂于皮肤能形成封闭性油膜,促进皮肤水合作用,对表皮增厚、角化、皲裂有软化保护作用。

由于水合作用能引起角质层的肿胀疏松,减低组织的致密性,形成孔隙,增加了药物在角质层的扩散系数,故油脂性基质增加药物的透皮吸收,但多数情况下,烃类基质中药物释放最差。

(2)乳剂型基质不阻止皮肤表面分泌物的分泌和水分蒸发,故其引起的水合作用较油脂性基质弱。

但由于乳剂型基质中加有表面活性剂,一般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和穿透,故此类基质特别是O/W型基质中药物的释放和透皮吸收是三类基质中最快的。

由于基质中水分的存在,使其增强了润滑性,易于涂布。

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不宜用此类基质制备软膏。

值得注意的是O/W型基质制成的软膏在应用于分泌物较高的皮肤病、如湿疹时,其吸收的分泌物可重新透入皮肤(反向吸收)而使炎症恶化,故需正确选择适应证。

(3)水溶性基质易溶于水,能与渗出液混合且易洗除,能耐高温不易霉败。

多数情况下此类基质中药物的释放也较快。

但由于其较强的吸水性且没有阻止水分蒸发的作用,故用于皮肤常有刺激感,且久用可引起皮肤脱水干燥感。

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不宜用此类基质制备软膏。

制备软膏剂的方法主要有研磨法、熔融法和乳化法,可根据药物与基质的性质选用适宜方法。

软膏剂中药物的释放性能影响药物的疗效,可通过测定软膏中药物穿过无屏障性能的半透膜(玻璃纸)到达接受介质(如水)的速度评定软膏剂中药物的释放性能。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药剂学实验指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档,它是一份为药学学生提供的详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的指南。

药剂学实验旨在帮助学生练习制药技能和对药物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巧和分析能力。

在药剂学领域,准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对于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因此药剂学实验指导也必须非常详细和准确。

本文将探讨药剂学实验指导的重要性和一些编写实验指导的建议。

一、药剂学实验指导的重要性1.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药剂学实验指导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技巧,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操作和掌握实验技能。

通过遵循指导书的步骤,学生可以更快地学会如何制药和测试药品的质量,并减少实验中出现的错误。

2.促进药品质量的控制实验是制药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良好的实验指导可以确保制药人员在制造药品时遵循正确的实验步骤和质量控制方法。

如果实验指导不准确或不完整,那么药品可能会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危害患者的健康。

3.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实验指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实验技能,还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准确的实验指导书可以减少实验操作时的错误,从而降低实验的失败率。

二、编写药剂学实验指导的建议1.选择正确的实验步骤和方法编写药剂学实验指导时,必须确保选择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在选择实验方法和步骤时,必须考虑到药品的特性和制药的操作要求。

对于不同的实验,还需要关注实验需要使用的设备和试剂,以确保所有必要的操作都可以在实验中得到彻底的执行。

2.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说明实验指导书必须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说明,包括使用、操作和控制实验过程所需要的步骤。

此外,还需要包括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安全注意事项和预防操作失误的建议。

实验必要的信息越多,越能够确保实验成功并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审阅和校正指导书最后,必须进行审阅和校正药剂学实验指导。

请先让至少两位或以上的专业人员审校指导书,以及对整个流程加以更好的规划以及调整。

确保所有信息的准确性、流畅性和完整性,并在药剂学教育中密集地使用实验指导书。

《药剂学》 实验指导

《药剂学》 实验指导

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药剂学》实验指导书药学系教研室2010年10月前言药剂学实验是一门应用及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是学习药剂学重要的一环。

本着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宗旨,使学生通过药剂学实验课进一步掌握主要剂型的理论知识、处方设计原理、制备方法;掌握主要剂型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考核方法;熟悉不同剂型在体外释药及其速度常数测定;了解常用制剂机械。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试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面向未来,面向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

在内容的总体安排上,包括普通剂型的制备,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最后安排了综合训练的设计性实验,以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

为了保证达到药剂学试验的预期目的,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一、实验前预习有关实验内容明确目的了解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二、实验时要勤于思考,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与结果,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中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做到安全操作,杜绝浪费,保证制品质量。

四、实验后做好仪器与环境的清洁,认真写好实验报告。

2010年10月目录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4-7实验二混悬剂的制备………………………………………………………8-10实验三乳剂的制备…………………………………………………………11-14实验四安瓿剂的灌封及注射剂的质量检查………………………………15-17实验五散剂与胶囊剂的制备………………………………………………18-21实验六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22-27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及体外释药试验……………………………………28-31实验八栓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32-35实验九酊剂与流浸膏的制备………………………………………………36-37实验十滴丸的制备…………………………………………………………38-40实验十一微囊的制备………………………………………………………41-44实验十二设计性实验…………………………………………………………45-46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目的】1. 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药剂学实验指导-长沙医学院

药剂学实验指导-长沙医学院

药剂学实验指导主编:徐雄波主审:马宁副主编:唐靖张青松参编:王建芬王磊方敏肖志勇刘卫平吴柱魏丹丹邱玲玲冷一平高元峰长沙医学院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目录药剂学实验须知 ................................................................................................. - 1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 - 4 -实验二胶体溶液剂的制备 ............................................................................. - 10 -实验三混悬剂的制备 .................................................................................... - 15 -实验四乳剂的制备........................................................................................ - 21 -实验五散剂、胶囊剂的制备.......................................................................... - 27 -实验六颗粒剂的制备 .................................................................................... - 36 -实验七滴丸剂的制备 .................................................................................... - 41 -实验八注射剂的制备 .................................................................................... - 46 -实验九软膏剂的制备 .................................................................................... - 54 -实验十滴眼液的制备 .................................................................................... - 61 -实验十一栓剂的制备 .................................................................................... - 66 -实验十二片剂的制备 .................................................................................... - 71 -实验十三片剂薄膜包衣及质量评价............................................................... - 78 -实验十四微型胶囊的制备 ............................................................................... - 81 -附录 ............................................................................................................... - 87 -药剂学实验须知一、实验任务《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质量控制、制备工艺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是一项研究使用中药的药学实验,以探讨中药药剂学理论和中药制剂技术的课程。

中药药剂学实验具有教学、研究和应用的功能,有助于学生掌握中药的性质、质量、用药规律、基本的制剂工艺、制剂方法和制剂技术,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从事中药制剂研究与开发、临床研究、药品生产和药品质量控制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中药药剂学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药材加工、药物提取、物理制剂与化学制剂、颗粒制剂、液体制剂、外用制剂和现代中药剂型等七个方面。

其中,药材加工实验重点在于掌握中药药材的加工规范和加工工艺,包括挑选规范、烘干、清洗、破碎等技术。

药物提取实验是中药制剂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它直接影响到提取率和药品质量。

这个实验主要研究中药提取物的性质、特性和药效等方面。

物理制剂与化学制剂实验着重于揭示乳剂、悬浮液、溶液制剂和粉末制剂等制剂的基本理论和制剂技术。

颗粒制剂实验侧重于研究颗粒剂型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药效评价等方面。

液体制剂实验主要研究液剂剂型的制备、理化特性和药效。

外用制剂实验是重点调研搽剂和贴剂的制剂技术。

而现代中药剂型实验则研究了如口服膜、吸入制剂和糖衣制剂等先进中药制剂技术。

中药药剂学实验的教学流程应当规范,程序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应精细具体,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验分析技能的培养。

例如,在药物提取实验中,实验操作流程如下:1.称取药材,并将其粉碎;2.将药材置于容量瓶、锅或其他称量瓶中;3.加入所需溶剂,如水、乙醇、酒精等;4.震荡或加热提取,以促进药物的溶解;5.过滤或离心去除残渣;6.浓缩提取物;7.干燥和称量提取物。

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调整在操作中遇到的所有可能的问题,例如药材选择不当、溶剂选择不当、比例不恰当、提取工艺“过渡”等,以便得到最佳的提取结果。

中药药剂学实验的开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中药药剂学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可以在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的锻炼方面起到作用,即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提高。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药剂学实验规则药剂学是一门应用性技术学科,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印证、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各类剂型的特点和制法,通过典型剂型的制备,掌握各类剂型的基本操作和技能,为创造新品种、新工艺、新剂型打下一定基础,因此实验时就必须做到以下要求:1、实验前应认真预习,明确目的、要求,了解实验步骤、方法、和基本原理,并认真考虑每个思考题所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2、遵守实验室纪律,不得迟到。

不得在实验进行中擅自离开。

实验未完成时,不得提前退出。

3、进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除所用的笔记本、实验讲义及参考书外,其它物品不宜带入,以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4、实验室须保持安静、严肃,不得喧哗、嬉笑、打手机和吸烟。

5、学生自药架上取药品时,要在拿取、称量和放回时仔细核对,以免发生误差,称量完毕时应盖好瓶塞,放回原处。

6、实验过程要严格按着操作规程,细致观察,认真记录,注意节约,保证安全,并要求实事求是,养成良好的科学作风,学生因故请假缺实验者可以补做,无故缺席者不予补做,试验失败要求重做时,须征得老师同意。

7、实验室的药物、用具不得携带出室外,要爱护实验仪器及设备,如有损坏应立即报告老师,并作报损记录。

8、实验结束后,须将所用仪器洗涤清洁,妥善保管,并整理好药品和实验台,经老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同学轮流值日,负责实验室的清洁及安全检查工作。

1实验一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基本制备方法。

2.掌握制备液体药剂常用称量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溶液型液体药剂是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质子小于1nm)分散在分散媒(溶剂)中的真溶液,供内服或外用。

溶液型药剂外观均匀、澄明。

常用溶媒为水、乙醇、丙二醇、甘油及脂肪油等。

属于溶液型液体药剂的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和糖浆剂等。

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中药药剂学实验是中药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实验之一,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实践性考验。

因此,实验指导是中药药剂学实验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是保证学生尽快掌握实验技能并能独立操作的重要渠道。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的内容、特点以及实践中如何有效指导学生予以完善。

一、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的内容在中药药剂学实验中,指导内容通常涉及实验所需材料及设备的介绍、实验中各种操作和技能的讲解、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实验项目检查、数据分析及实验报告撰写等内容。

下面将每个方面一一分析。

1. 实验所需材料及设备的介绍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是进行实验的基础,因此必须在实验指导中进行详细的介绍。

指导老师应该介绍实验所需药材的名称、产地、性味功效等基本性质,以及实验中应使用的仪器、玻璃器皿等设备的名称、作用、特点等。

2. 实验中各种操作和技能的讲解在实验指导中,学生需要掌握实验中的各种操作和技能,例如药材的研磨、提取、制丸、制剂等操作,以及测定药品质量等技能。

指导老师应该提供充分的操作示范和演示,让学生进行反复的观察和练习。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中药药剂学实验需要进行一些化学反应和药物提取。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安全事项。

学生应了解怎样正确使用各种实验设备和药品,如何防止意外事故,减少风险并确保实验成功。

4. 实验项目检查在实验过程中,指导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定期查阅和检查,以确保学生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实验。

同时,指导老师还应该监督学生的实验过程并及时予以指导。

5. 数据分析及实验报告撰写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都是中药药剂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记录、处理和分析,以及撰写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记录和处理数据,并帮助学生编写实验报告,检查其准确性和规范性。

二、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的特点1. 理论联系实际中药药剂学实验是有明确的理论基础的,实验指导的主要特点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药剂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具有工艺学性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课占总学时数的二分之一。

实验教学以突出药剂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实用性、应用性为原则,把掌握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放在首位,通过实验应使学生掌握药物配制的基本操作,会使用常见的衡器、量器及制剂设备,能制备常用的药物制剂,通过实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力工作的能力。

实验内容选编了具有代表性的常用剂型的制备及质量评定、质量检查方法,介绍了药剂学实验中常用仪器和设备的应用。

实验内容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适当调整增删。

实验时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各项:1.实验前充分做好预习,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操作要点。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好实验服,准备好实验仪器药品,并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安静,以利实验进行。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特别是称取或量取药品,在拿取、称量、放回时应进行三次认真核对,以免发生差错。

称量任何药品,在操作完毕后应立即盖好瓶塞,放回原处,凡已取出的药品不能任意倒回原瓶。

4.要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操作,如实验失败时,先要找出失败的原因,考虑如何改正,再征询指导老师意见,是否重做。

5.实验中要认真观察,联系所学理论,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写好实验报告。

6.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包括:报损制度、赔偿制度、清洁卫生制度、安全操作规则以及课堂纪律等。

7.要重视制品质量实验成品须按规定检查合格后,再由指导老师验收。

8.注意节约,爱护公物,尽力避免破损。

实验室的药品、器材、用具以及实验成品,一律不准擅自携出室外。

9.实验结束后,须将所用器材洗涤清洁,妥善安放保存。

值日生负责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安全检查工作,将水、电、门、窗关好,经指导老师允许后,方得离开实验室。

实验1 学习查阅中国药典的方法一、实验目的1.熟悉实验室的要求。

2.熟悉和管理好基本实验仪器。

3.通过查阅《中国药典》中有关项目和内容的练习,熟悉药典的使用方法。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药剂学实验,使学生了解药物的制备、质量控制和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涉及药物的制备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

药物的制备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工艺将药物原料转化为药物制剂,使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药物的质量控制是指对药物制剂的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价,确保其符合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1. 实验材料:- 药物原料:如氯化铵、硫酸亚铁等;- 辅料:如乳糖、淀粉等;- 溶剂:如乙醇、水等;- 药物制剂:如颗粒、片剂等。

2. 仪器设备:- 称量器具:如电子天平、砝码等;- 搅拌器:如磁力搅拌器、振荡器等;- 温度控制设备:如恒温水浴、恒温箱等;- 分析仪器: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四、实验步骤1. 药物制剂的制备1.1 准备所需的药物原料和辅料,并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称取。

1.2 将药物原料和辅料加入容器中,并进行适当的混合和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1.3 根据制剂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溶剂将药物原料和辅料溶解或悬浮。

1.4 进行适当的加热或冷却处理,使溶液或悬浮液达到所需的温度。

1.5 经过过滤、干燥等处理,得到药物制剂的最终产物。

2. 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2.1 选择合适的质量控制指标,如含量测定、溶出度测定等。

2.2 根据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质量控制指标的测定。

2.3 比较测定结果与药典规定的标准,评价药物制剂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4 如发现不合格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要注意个人安全,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

2.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

3. 注意药物原料和辅料的质量控制,避免使用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药材。

4. 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正确,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5. 实验结束后,要做好实验器材和实验环境的清洁工作。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书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实验一液体制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学会溶液性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掌握溶液性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二、实验类型综合型三、实验原理及说明溶液型液体药剂系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溶剂中制成的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常用溶媒有水、乙醇、甘油、丙二醇等。

溶液剂通常采用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制备。

属于溶液型液体药剂的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糖浆剂等。

最常用的是溶液剂和糖浆剂。

溶液剂系指小分子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溶液,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称为单糖浆,其浓度为85%(g/ml)或64.7%(g/ml),不含任何药物,除供制备含药糖浆外,可作为矫味剂、助悬剂等。

在制备溶液型液体药剂时,常需采用一些方法,如成盐、增溶、助溶、潜溶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媒中的溶解度。

另外,根据需要还可加入抗氧剂、甜味剂、着色剂等附加剂。

在制备流程中,一般先加入复合溶媒、助溶剂和稳定剂等附加剂。

为了加速溶解进程,可将药物粉碎,通常取溶媒处方量的1/2~3/4搅拌溶解,必要时可加热,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不宜加热。

四、实验仪器五、实验内容和步骤溶解法制备溶液剂的工艺流程如下:(一)复方碘口服溶液的制备1.方法步骤[处方]碘0.5g碘化钾1g纯化水加至10ml[对照] 碘0.25g纯化水加至10ml[处方制法]取碘化钾,加入少量纯化水溶解配成浓溶液,加入碘搅拌使溶,再加入纯化水适量至10ml,即得。

本品可调节甲状腺机能,用于缺碘引起的疾病如甲状腺肿、甲亢等的辅助治疗。

每次0.1~0.5ml, 饭前用水稀释5~10倍后服用,一日3次。

2.注意事项(1)碘的溶解度在水中为1:2950,加碘化钾可与碘生成易溶于水的络合物,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同时使碘稳定不易挥发,并减少其刺激性。

(2)为加快药物溶解,宜将碘化钾加适量纯化水配制成浓溶液,然后加入碘溶解。

药剂学实验指导——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药剂学实验指导——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实验二十六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实训目的通过液体药剂和注射剂配伍变化的观察,进一步了解配伍变化的发生原因,并初步掌握配伍变化处方的处理方法实训器材药品氨茶碱、磺胺嘧啶钠、盐酸四环素注射液、氯霉素、维生素C、碘解磷定注射液、羟苯乙酯、胭脂红、活性炭、滑石粉、盐酸肾上腺素、双氧水、亚硫酸钠、EDTA 器材试管,烧杯,滤纸实训指导(一)物理性配伍变化1.方法步骤(1)取5%羟苯乙酯的乙醇溶液1ml,加纯化水4m1,观察现象。

取5%羟苯乙酯1ml搅拌下逐滴加入100m1纯化水中,观察现象。

(2)取胭脂红溶液1滴,加纯化水至50ml,观察此溶液显色情况。

另取上述溶液20ml加活性炭0.5g,搅匀后用干燥滤纸过滤,观察滤液显色情况。

另取20ml上液加滑石粉0.5g搅匀,干燥滤纸过滤,观察滤液显色情况。

2.注意事项(1)羟苯乙酯中加入纯化水时要边搅拌加滴。

(2)加活性炭加入的量不能太多,否则影响显色。

(二)化学性配伍变化1.方法步骤(1)取5支试管编号。

(2)分别按表26-1进行操作与记录。

表26-1化学性配伍变化操作及结果记录1号管2号管3号管4号管5号管加0.1%盐酸肾上腺素2ml 2ml 2ml 2ml 2ml 加蒸馏水2ml 2ml ---加3%双氧水--2ml -2ml 加1%亚硫酸钠---2ml 2ml 加热至沸-+-+-出现的现象2.注意事项试管编号不能错,操作时尽量注意平行操作。

(三)注射剂配伍变化1.方法步骤取6支试管,按表26-2进行配伍操作,将两种注射液配伍的结果记入表中。

2.注意事项同化学性配伍变化。

表26-2 注射剂配伍变化组号A注射液B注射液A注射液和B注射液混合后现象2.5%氨茶碱5ml 20%磺胺嘧啶钠5ml12.5%氨茶碱5ml 5%盐酸四环素5ml12.5%氯霉素1ml 5%葡萄糖1ml212.5%氯霉素1ml 5%葡萄糖10ml2%维生素C 2ml 0.25%碘解磷定1ml30.25%碘解磷定、1%亚硫酸氢钠、2%维生素C 2ml1%EDTA各1ml实训报告实验二十六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实训目的实训结果(一)物理性配伍变化1.按操作顺序,先后出现现象一;现象二。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

精品课程药剂学实验指导湖北中医学院药剂学实验指导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质量控制、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学科之一。

药剂学实验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药剂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本实验应用崔福德主编的《药剂学实验》教材,实验学时为64学时,实验指导如下:实验二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种类及其概念与特点。

2、掌握各种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及其检查方法。

3、了解低分子溶液型、胶体溶液型和高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作用机制及常用量。

二、实验原理(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概念溶液型液体制剂是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的一种制剂。

溶液型液体制剂分类为低分子溶液型、胶体溶液型和高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

1.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是指低分子量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介质(溶剂)中,供内服或外用的真溶液。

溶液的分散相小于1nm,均匀澄清。

常用溶剂为水、乙醇、丙二醇、甘油或混合液、脂肪油等。

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糖浆剂等属于溶液型液体制剂。

2.胶体型液体制剂是指某些固体药物以1~100nm大小的质点分散于适宜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制剂。

胶体型液体制剂所用的分散介质大多数为水,少数为非水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本实验中甲酚皂溶液(Ⅰ)是钠肥皂形成胶团使微溶于水的甲酚增溶而制得的稠厚红棕色胶体溶液。

3.高分子溶液剂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以水为溶剂制备的高分子溶液剂称为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剂,或称胶浆剂。

以非水溶剂制备的高分子溶液剂则称为非水性高分子溶液剂。

高分子溶液剂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

(二)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

其中溶解法为最常用。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南昌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目录前言《药剂学实验指导》,是根据《药剂学》课程内容和南昌大学08版本科药学各专业教学计划,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编写的。

临药和药学班选做的实验项目为:溶液型与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乳浊型液体制剂的制备、HLB值的选择、注射剂的制备、软膏剂的制备、栓剂的制备、膜剂的制备、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验证、微囊的制备、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的测定。

药品营销班选做的实验项目为:溶液型与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乳浊型液体制剂的制备、HLB值的选择、注射剂的制备、软膏剂的制备、栓剂的制备、微囊的制备。

实验室规则1、实验前应预习有关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

2、遵守实验室纪律,不得迟到、喧哗、吸烟和乱丢垃圾。

3、学生进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褂、清洁实验台后方能开始实验。

4、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要求自己,操作要规范化,要仔细观察现象和变化,联系课堂理论予以解释和说明并做好记录。

5、要爱护实验仪器和设备,如有损坏应立即报告实验老师。

6、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实验时应认真、细致、称量药品应核对,避免差错。

实验如有失败应认真找出原因,报告老师,征得老师同意后方得重做。

7、公用药品、实验仪器设备用后应必须放回原处,并不得私自携出实验室,以免影响他人实验和发生意外事故。

8、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台面整理清洁并将垃圾投入指定的垃圾箱内,同学轮流值日,负责实验室的清洁及安全检查工作。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二)掌握常用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

(三)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作用机制及常用量。

二、【实验教学内容】(一)实验原理1.溶液型液体制剂的概念液体制剂(1iqui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药剂学实验指导——乳剂的制备及鉴别

药剂学实验指导——乳剂的制备及鉴别

药剂学实验指导——乳剂的制备及鉴别实验⼗乳剂的制备及鉴别实训⽬的●能采⽤⼲胶法、湿胶法和新⽣皂法制备乳剂。

●会进⾏乳剂类型的鉴别。

●能⽐较不同⽅法制备乳剂的液滴粒度⼤⼩、均匀度及其稳定性。

实训器材药品液状⽯蜡、阿拉伯胶、纯化⽔、氢氧化钙溶液、花⽣油(或其他植物油)、苏丹红、亚甲蓝。

器材瓷乳钵、天平、烧杯、三⾓烧瓶、试管、载玻⽚、显微镜、试管、滴管、量筒等。

实训指导⼲胶法制备乳剂的⼯艺流程如下:湿胶法制备乳剂的⼯艺流程如下:新⽣皂法制备乳剂的⼯艺流程如下:(⼀)液状⽯蜡乳的制备 1.⽅法步骤[处⽅]液状⽯蜡 12ml阿拉伯胶 4g纯化⽔加⾄30ml[制法](1)⼲胶法将阿拉伯胶粉4g置⼲燥乳钵中,加⼊液状⽯蜡12ml,稍加研磨,使胶粉分散后,加纯化⽔8ml,不断研磨⾄发⽣噼啪声,形成稠厚的乳状液,即成初乳,再加纯化⽔适量研匀即得。

(2)湿胶法取纯化⽔约8ml升置乳钵中,加⼊4g阿拉伯胶粉研匀成胶浆后,分次加⼊液状⽯蜡,迅速向同⼀⽅向研磨,⾄制成稠厚的初乳。

然后加⼊适量纯化⽔,使成30ml,搅匀,即得。

本品为润滑性轻泻剂。

⽤于治疗便秘,特别适⽤于⾼⾎压、动脉瘤、疝⽓、痔及⼿术后便秘者。

2.注意事项(1)制备初乳时,⼲法应选⽤⼲燥乳钵;油相与胶粉充分研匀后应严格按液状⽯蜡、⽔、胶约为3:2:1的⽐例⼀次加⽔(添加的⽔量不⾜或加⽔过慢时,易形成W/O型初乳,此时再研磨稀释也难以转变成O/W型,形成后亦极易破裂。

若在初乳中添加⽔量过多,因外相⽔液的黏度较低,不能把油很好地分散成油滴,制成的乳剂也不稳定和容易破裂),迅速沿同⼀⽅向研磨。

研磨时应注意⽅向⼀致,由乳钵体内部向外,再由外向内。

其间不能改变研磨⽅向,也不宜间断研磨。

(2)本品以阿拉伯胶为乳化剂,故为O/W型乳剂,必须在初乳制成后加⽔稀释。

所制得的乳剂为乳⽩⾊,镜检油滴应细⼩均匀。

(⼆)⽯灰搽剂的制备1.⽅法步骤[处⽅]氢氧化钙溶液30ml花⽣油30ml[制法]取氢氧化钙溶液与花⽣油置具塞三⾓烧瓶中,加盖⽤⼒振摇⾄乳剂形成即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液体制剂的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可加入一些必要的添加剂,如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抗氧剂、矫味剂、着色剂等附加剂。
制备时,通常液体药物量取比称取方便。量取体积单位常用ml或L,固体药物是称重,单位是g或kg。相对密度有显著差异的药物量取或称重时,需要考虑其相对密度。滴管以液滴计数的药物要用标准滴管,且需预先进行测定,标准滴管在20℃时1ml蒸馏水为20滴,其重量误差可在0.90~1.10g之间。药物的称量次序通常按处方记载顺序进行,有时亦需变更,特别是麻醉药应最后称取,且需有人核对,并登记用量。
最后成品应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选用清洁适宜的容器包装,并以标签(内服药用白底蓝字或黑字标签;外用药用白底红字标签)标明用法用量。
(二)器材与试剂
器材:烧杯、试剂瓶、细口瓶、玻璃漏斗、滤纸、玻璃棒量筒、研钵、容量瓶、移液管、普通天平、广泛pH试纸、恒温水浴箱等。
试剂:薄荷油、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碘、碘化钾、硼砂、碳酸氢钠、甘油、苯酚、甲酚、豆油、氢氧化钠、软皂、胃蛋白酶、稀盐酸、醋酸钠、氢氧化钠、鲜牛奶、蒸馏水等。
二、【实验教学内容】
(一)实验原理
1.溶液型液体制剂的概念
液体制剂(1iqui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溶液型液体制剂分为低分子溶液型和高分子溶液型。常用溶剂为水、乙醇、丙二醇、甘油或混合液、脂肪油等。
12
实验四HLB值的选择……………………………………………….
15
实验五注射剂的制备……………………………………………….
17
实验六片剂的制备………………………………………………….
21
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
4、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要求自己,操作要规范化,要仔细观察现象和变化,联系课堂理论予以解释和说明并做好记录。
5、要爱护实验仪器和设备,如有损坏应立即报告实验老师。
6、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实验时应认真、细致、称量药品应核对,避免差错。实验如有失败应认真找出原因,报告老师,征得老师同意后方得重做。
7、公用药品、实验仪器设备用后应必须放回原处,并不得私自携出实验室,以免影响他人实验和发生意外事故。
(三)内容与方法
A.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
1.芳香水剂(薄荷水)的制备(分散溶解法)
(1)处方
I
II
8、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台面整理清洁并将垃圾投入指定的垃圾箱内,同学轮流值日,负责实验室的清洁及安全检查工作。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二)掌握常用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
(三)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作用机制及常用量。
药品营销班选做的实验项目为:溶液型与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乳浊型液体制剂的制备、HLB值的选择、注射剂的制备、软膏剂的制备、栓剂的制备、微囊的制备。
实验室规则
1、实验前应预习有关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
2、遵守实验室纪律,不得迟到、喧哗、吸烟和乱丢垃圾。
3、学生进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褂、清洁实验台后方能开始实验。
(1)低分子溶液剂系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相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制剂。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糖浆剂、甘油剂、酊剂、醑剂和涂剂等。溶液型液体制剂为澄明液体,溶液中药物的分散度大,能较快地吸收。
(2)高分子溶液剂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相液体制剂。高分子溶液剂以水为溶剂的,称为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剂,或称胶浆剂。以非水溶剂制备的高分子溶液剂,称为非水性高分子溶液剂。由于高分子的分子大小较大(100nm以下),因此也属于胶体。高分子溶液剂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
56
前言
《药剂学实验指导》,是根据《药剂学》课程内容本科药学各专业教学计划,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编写的。
临药和药学班选做的实验项目为:溶液型与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乳浊型液体制剂的制备、HLB值的选择、注射剂的制备、软膏剂的制备、栓剂的制备、膜剂的制备、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验证、微囊的制备、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的测定。
2.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其中溶解法最为常用。芳香水剂和醑剂等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如以挥发油和化学药物为原料时多采用溶解法和稀释法,以药材为原料时多用水蒸气蒸馏法。酊剂的制备还可采用渗漉法。
高分子溶液的配制过程基本上与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类同,但将药物溶解时,宜采用分次撒布在水面或将药物粘附于已湿润的器壁上,使之迅速地自然膨胀而胶溶。
31
实验九膜剂的制备………………………………………………….
35
实验十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验证………………………………….
39
实验十一微囊的制备……………………………………………….
45
实验十二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的测定………………………….
50
附录常用酸、碱浓度……………………………………………….
量取液体药物应用少量蒸馏水荡洗量具,荡洗液合并于容器中。
加入的次序,一般以助溶剂、稳定剂等附加剂应先加入;固体药物中难溶性的应先加入溶解;易溶药物、液体药物及挥发性药物后加入;酊剂特别是含树脂性的药物加到水性混合液中时,速度宜慢,且需随加随搅。为了加速溶解,可将药物研细,以处方溶剂的1/2~3/4量来溶解,必要时可搅拌或加热,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以及遇热反而难溶解的药物则不应加热。固体药物原则上应另用容器溶解,以便必要时加以过滤(有异物混入或者为了避免溶液间发生配伍变化者),并加溶剂至定量。
药剂学实验指导
前言…………………………………………………………………...
2
学生实验规则………………………………………………………...
3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4
实验二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9
实验三乳浊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