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应用教案

合集下载

大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专题普及教案

大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专题普及教案

大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专题普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大学生了解互联网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2、帮助大学生掌握常见的互联网安全威胁及防范方法。

3、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和道德规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网络诈骗的常见形式及防范策略。

(2)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和重要性。

2、难点(1)理解网络攻击的原理和防范技术。

(2)培养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自律和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互联网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防范技能。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互联网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

4、实践操作法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操作练习,如设置强密码、识别网络钓鱼等,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 分钟)(1)提问引导:询问学生在日常上网过程中是否遇到过安全问题,如账号被盗、收到诈骗信息等。

(2)展示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因互联网安全问题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如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财产损失、网络暴力对个人造成的伤害等,引起学生对互联网安全的重视。

2、知识讲解(30 分钟)(1)网络安全概述介绍互联网安全的概念和范畴,包括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

强调互联网安全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

(2)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网络诈骗讲解网络诈骗的常见形式,如虚假购物网站、中奖诈骗、网络兼职诈骗等。

分析网络诈骗的手段和特点,如利用人们的贪念、恐惧心理等。

个人信息泄露解释个人信息的范畴,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

分析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如不安全的网站、公共无线网络、恶意软件等。

网络攻击介绍网络攻击的类型,如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

讲解网络攻击的危害和原理。

(3)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强密码设置强调设置强密码的重要性,如包含字母、数字、特殊字符,长度不少于 8 位。

演示如何设置强密码,并提醒学生定期更换密码。

互联网+教育:六年级电脑课教案

互联网+教育:六年级电脑课教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其中教育领域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了盛行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接收到知识,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

本文即将介绍的就是如何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方式来进行六年级电脑课的教学,并提供一份完整的教案,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2.学会在电脑上打字和编辑文字。

3.学会使用电脑上的一些常用软件,如Word、Excel等。

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在电脑上打字和编辑文字了解键盘的基本布局、学会正确使用键盘和鼠标、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输入及常见编辑操作。

3.常用软件的操作了解电脑上的常用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套件中的Word、Excel等,学会使用这些软件进行文件的创建、编辑、保存、查找等基本操作,以及具备基本图表操作的能力。

4.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了解Internet的基本构成、学会使用浏览器进行网络浏览,了解一些常用的网站,如百度、谷歌、知乎等。

三、教学重难点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2.学会在电脑打字和编辑文字。

3.常用软件的操作。

四、教学设计1.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教师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全面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2.教学时间本节课程的教学时间为1课时,共计45分钟。

3.教学准备1.计算机课教室。

2.电脑实验室。

3.Microsoft Office软件套装。

4.课件制作软件,如PPT等。

5.网络浏览器。

6.教学步骤1.教师简单介绍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并让学生自学观看相关教学视频。

小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专题培训教案

小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专题培训教案

小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专题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优点和潜在风险。

2、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互联网。

3、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网络中常见的风险,如网络诈骗、不良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

掌握避免网络风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难点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网络行为中。

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网络环境时的判断能力和应对策略。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互联网安全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网络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在生活中的作用,如:“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上网做什么呀?”“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你们知道吗,网络世界也存在着一些危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在互联网中保护自己。

”(二)认识互联网(10 分钟)1、讲解互联网的定义和功能,让学生了解互联网可以帮助我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娱乐等。

2、展示一些常见的互联网应用,如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在线游戏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互联网的丰富多样。

(三)互联网的风险(20 分钟)1、网络诈骗讲解网络诈骗的常见形式,如虚假中奖信息、网络购物诈骗、网络兼职诈骗等。

分析案例:讲述一个小学生因为轻信网络中奖信息而被骗走零花钱的故事,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避免此类诈骗。

总结防范网络诈骗的方法: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轻易相信中奖信息、不向陌生人转账等。

2、不良信息介绍网络上存在的不良信息,如暴力、色情、恐怖等内容。

强调不良信息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讨论:如果不小心看到不良信息应该怎么办?3、个人信息泄露解释个人信息的范畴,如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讲述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带来的后果,如骚扰电话、垃圾短信、账户被盗等。

互联网学习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及教师教案设计

互联网学习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及教师教案设计

互联网学习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及教师教案设计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逐渐融入互联网学习。

互联网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给传统的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学习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并提供一些教师教案设计的思路。

一、互联网学习的优势1.1 个性化学习互联网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进度,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

通过智能化的推荐算法和学习分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1.2 资源丰富互联网上有海量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视频、电子书籍、在线课程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效果。

1.3 互动性强互联网学习提供了多种互动方式,如在线讨论、实时答疑等。

学生可以与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习动力和效果。

二、互联网学习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2.1 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课前通过互联网学习相关内容,课堂上则进行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2.2 在线作业和评估通过互联网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布置在线作业,并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提交作业和接受教师的评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远程教育互联网学习使得远程教育成为可能。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教授学生,拓宽教学范围,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师教案设计的思路3.1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设计教案时,教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提供的学习分析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2 创设互动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提供的互动功能,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和互动。

互联网应用教案

互联网应用教案

互联网应用教案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已经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对于现代教育来说,互联网的使用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部分。

互联网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广泛的信息、更便捷的合作平台和更丰富的教育资源。

因此,如何将互联网的优势与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和教案制作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将互联网应用于教学中。

一、课程设计在进行互联网教学的过程中,课程设计是非常关键的。

一份好的课程设计可以使教学更加丰富、对学生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具体来说,课程设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目标明确要想让课程设计顺利进行,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目标的确定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合理分配课程时间和任务。

此外,目标要具体、可衡量。

2. 截止期限课程设计不仅要明确目标,还应该设定时间和截止期限。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掌握知识点。

3. 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选择。

例如,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线上视频、线上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4. 教材选取教材的选取应该考虑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

所选教材要达到教学目标,同时适合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方式。

5. 测评方法测评方法是可以衡量学生学习情况和效果的重要工具。

应该确定测评方法和标准,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案制作在进行互联网教学时,教案的制作也非常关键。

一份好的教案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教学意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掌握学习方法。

具体来说,教案制作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案的核心,也是教学的起点。

在教案中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并设计相应的任务和活动。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清晰明了,避免产生歧义。

同时,教学内容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

3. 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教案中的重要部分。

学习方式应该与课程设计相一致,并具有可操作性。

互联网技术与应用教案

互联网技术与应用教案

互联网技术与应用教案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对教育领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教案旨在探讨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在教学中的作用,为教师们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

二、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1. 信息获取更加便捷:通过互联网,教师和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取海量的信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 资源共享和合作学习:利用互联网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资源共享,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 提升教学效率:在线教学平台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资源的在线管理和评价,提升教学效率,节约时间成本。

三、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示例1. 利用在线教育平台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课件、习题等资源,学生可以在线学习,提前预习或复习。

2. 利用教学资源网站进行教学辅助:教师可以利用各类在线教学资源网站,如“中国大学MOOC”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内容。

3. 利用在线测试工具进行实时测验: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测试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实时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四、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挑战与对策1. 教学资源不够优质:学生在网上搜索资料容易受到不准确、虚假信息的影响,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权威的学习资源。

2. 学生过度沉迷网络:学生可能会过度沉迷于互联网,造成学习效率的降低,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

3. 教师对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不足:部分教师对互联网技术应用不熟练,教育部门应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五、结语互联网技术与应用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质量。

教师们应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希望本教案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中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专题普及教案

中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专题普及教案

中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专题普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潜在风险和危害,如网络诈骗、网络欺凌、个人信息泄露等。

2、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互联网,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3、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2)掌握避免网络风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网络生活中。

(2)如何让学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时,保持警惕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互联网安全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展示实际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同学们,大家每天都会使用互联网,那你们觉得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又有没有遇到过什么不好的事情呢?”(二)知识讲解1、网络诈骗(1)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如虚假中奖信息、网络购物诈骗、网络兼职诈骗等。

(2)讲解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特点,如利用人们的贪小便宜心理、恐惧心理等。

(3)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诈骗的危害和后果。

2、网络欺凌(1)解释网络欺凌的定义和表现形式,如言语攻击、恶意造谣、曝光他人隐私等。

(2)强调网络欺凌对受害者的身心伤害。

(3)教导学生如果遭遇网络欺凌应该如何应对,如保留证据、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寻求法律援助等。

3、个人信息泄露(1)说明个人信息包括哪些内容,如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2)分析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如不安全的网站、随意填写问卷调查、连接不安全的无线网络等。

(3)提醒学生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和方法,如设置复杂的密码、不随意在网上透露个人信息、定期更新密码等。

(三)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你在上网时有没有遇到过可疑的情况?你是怎么处理的?(2)如何辨别网络上的虚假信息?(3)如果你的朋友在网上受到了欺凌,你会怎么做?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互联网教案模板及范文

互联网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认识到互联网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互联网的探索兴趣,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

2. 教学难点:互联网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互联网发展相关资料、案例分析。

2. 学生: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互联网接入设备。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互联网吗?请谈谈你们对互联网的了解。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互联网是一种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它连接着世界各地的计算机,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教师讲解互联网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现状。

- 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如第一台互联网主机、互联网的普及等。

2. 互联网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教师列举互联网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 学生讨论互联网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3. 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 教师讲解网络安全知识,强调保护个人隐私、遵守网络道德。

- 学生分享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经验,讨论如何避免网络风险。

第三环节: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如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互联网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五环节:课后作业1. 学生课后收集互联网相关的新闻、案例,撰写一篇关于互联网发展的文章。

2.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下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成果。

互联网教育与教学设计教案

互联网教育与教学设计教案

互联网教育与教学设计教案引言互联网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将互联网与教学相结合,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互联网教育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方式和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自主的学习环境。

教学设计在互联网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合理的教学设计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互联网教育与教学设计的关系,并提供一份详细的教学设计教案。

一、互联网教育的概念和特点互联网教育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展的教育活动,它通过网络传输技术将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提供给学生,并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互联网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资源丰富:互联网教育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电子书籍、教学视频等,大大拓宽了学习的领域。

2. 弹性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节奏进行学习,无需受到传统教学时空的限制,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

3. 个性化教学:互联网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进行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4. 互动性强: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实时交流和互动,增加学习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二、教学设计在互联网教育中的重要性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学科知识、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活动的过程。

在互联网教育中,教学设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1. 适应学生需求:教学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理解。

2. 优化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组织和整合,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学习的质量。

3. 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组织和活动设计,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

4. 促进互动和合作:教学设计可以设计各种互动和合作学习活动,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

三、互联网教育与教学设计的关系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合理的教学设计。

互联网应用教案:遨游因特网

互联网应用教案:遨游因特网

互联网应用教案:遨游因特网章一:教学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持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尤其在教育领域,互联网应用已成为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此,开展针对互联网应用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互联网浏览器——遨游,以掌握互联网使用方法和技巧的基础。

章二:教学目标1.了解遨游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功能。

2.学习使用遨游浏览器进行网站访问、搜索、下载、收藏等操作。

3.能够分析收集到的网络信息并正确运用。

4.提高信息素养能力,从中获取有用的知识信息。

5.使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互联网,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避免上当受骗等风险。

章三:教学内容1.初识遨游浏览器(1)遨游浏览器简介(2)遨游浏览器的安装与卸载(3)遨游浏览器的主要界面和功能模块介绍2.网站浏览(1)了解URL(2)网页导航和常用网站介绍(3)使用遨游浏览器打开网站(4)网站浏览的注视点3.搜索引擎的使用(1)搜索引擎的作用和分类(2)知名搜索引擎介绍(3)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4)检索策略和常用技巧4.网络资源的下载与收藏(1)资源下载的常见方式(2)网页中的图像、音频、视频和文档等资源的下载方法(3)如何收藏喜欢的网页(4)如何删除收藏网页5.网络信息访问分析(1)如何分析网页中的信息(2)如何正确评估网页的价值(3)如何做到正确、全面、及时地分析网络信息(4)如何在网络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6.网络安全与防范(1)常见网络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2)如何避免上当受骗(3)网络信息安全,防止病毒侵袭章四:教学过程1.整体的教学过程设计(1)授课方式:多媒体辅助讲解、操作演示、交流讨论等(2)教学呈现:PPT演示、实物、网络图形等辅助教具(3)教学互动:提问、小组讨论、操作实践、网络答题等2.具体的教学方案第一课时:初识遨游浏览器(1)教师介绍遨游浏览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让学生了解遨游浏览器的安装和卸载方法,并讲解安装的正确步骤(3)学生跟随教师动手实践,让学生熟悉浏览器的主要界面和功能模块第二课时:网站浏览(1)教师讲解URL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介绍网页导航和常用网站,并让学生了解网站访问的注视点(3)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如何在遨游浏览器中打开和退出网站第三课时:搜索引擎的使用(1)教师介绍搜索引擎的作用和分类(2)讲解使用知名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的方法(3)介绍搜索技巧和检索策略,并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操作体验第四课时:网络资源的下载与收藏(1)教师讲解资源下载的常见方式和网页中各类资源的下载方法(2)讲解如何在遨游浏览器中收藏喜欢的网页,如何删除收藏网页第五课时:网络信息访问分析(1)教师讲解如何分析网页中的信息,如何正确评估网页的价值(2)介绍如何在网络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第六课时:网络安全与防范(1)教师讲解网络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2)教授学生如何避免上当受骗,如何防止病毒侵袭章五: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实践表现和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

教学中互联网的使用的教案

教学中互联网的使用的教案

教学中互联网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安全、合理地使用互联网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信息,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介绍互联网的起源、发展以及与信息技术的区别。

2. 互联网的作用:阐述互联网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应用。

3. 互联网的正确使用:介绍安全上网、文明上网、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4. 网络信息的辨别:引导学生学会辨别真伪信息,拒绝不良信息。

5. 网络道德与法律:讲解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让学生自觉遵守。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正确使用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网络负面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网络道德与法律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实际操作互联网,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互联网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

2. 讲解:讲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正确使用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网络负面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网络道德与法律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实际操作互联网,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表现,检验其实际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与进步。

六、教学活动设计1. 互联网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实际使用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体验互联网的便利性。

2. 网络安全知识竞答: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竞答,增强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

3. 网络信息辨别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些网络信息,让学生学会辨别真伪,提高信息素养。

Internet教案

Internet教案

Internet教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教育领域,互联网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并提供一份Internet教案,以匡助教师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

一、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1.资源获取与分享:互联网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PPT、教学案例等。

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这些资源,并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在线学习平台:互联网上有许多在线学习平台,如Coursera、edX等,这些平台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进行学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这些平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能力。

3.网络搜索引擎:互联网上有众多的搜索引擎,如谷歌、百度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搜索引擎匡助学生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在线交流与合作:互联网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在线交流与合作工具,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在线协作平台等。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工具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学习。

二、以下是一份Internet教案,旨在匡助教师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

主题:互联网安全目标:通过学习互联网安全知识,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避免在互联网上遇到安全问题。

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展示一些互联网安全问题的案例,引起学生对互联网安全的关注和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互联网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安全问题,如网络钓鱼、病毒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等。

3.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互联网安全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4.资源分享: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互联网安全资源,并与同学分享自己找到的实用资源。

5.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出一份互联网安全守则,如不随便点击目生链接、不泄露个人信息等。

小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科技应用教案

小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科技应用教案

小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科技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优点和潜在风险。

2、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互联网。

3、培养学生识别和应对网络风险的能力,如网络诈骗、不良信息等。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常见的网络风险类型,如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

掌握正确的网络安全防护方法,如设置强密码、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等。

2、难点理解网络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网络活动中遵守。

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网络环境时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互联网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网络风险。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网络安全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网络场景,增强应对网络风险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室及相关设备。

2、准备网络安全相关的图片、视频、案例等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展示一些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图片,如在线学习、远程医疗、便捷购物等,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的优点。

提问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是否遇到过一些问题或担忧,引发学生对互联网安全的关注。

2、知识讲解(15 分钟)介绍互联网的定义和常见应用。

讲解网络风险的类型,如网络诈骗(举例:假冒中奖信息、虚假购物网站等)、个人信息泄露(举例:随意在不安全的网站填写个人信息)、网络暴力(举例:在网络上恶意攻击他人)、不良信息(举例:色情、暴力、恐怖等内容)。

3、案例分析(15 分钟)展示一些小学生遭遇网络风险的真实案例,如因轻信网友被骗取钱财、因浏览不良网站影响身心健康等。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案例,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应该如何避免。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

4、安全防护方法教学(15 分钟)讲解正确的网络安全防护方法,如:设置强密码:包含字母、数字、特殊字符,定期更换。

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特别是那些声称有大奖、免费礼物等的链接。

互联网安全教育技能培训教案

互联网安全教育技能培训教案

互联网安全教育技能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员了解互联网安全的重要性和常见的安全威胁。

2、帮助学员掌握基本的互联网安全防范技能,如设置强密码、识别网络诈骗等。

3、培养学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良好的上网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常见的互联网安全威胁及防范方法。

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

网络社交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难点理解复杂的网络攻击原理和防范技术。

养成长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互联网安全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员了解网络安全事故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网络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案。

4、实践操作法:让学员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如设置密码、识别钓鱼网站等。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20 分钟)提问学员对互联网安全的了解程度和关注情况。

分享一些近期发生的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如数据泄露、网络诈骗等,引起学员对互联网安全的重视。

2、互联网安全概述(约 30 分钟)讲解互联网安全的定义和范畴,包括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

介绍互联网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如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网络钓鱼、社交工程等。

3、个人信息保护(约 40 分钟)强调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

讲解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和危害,如网站漏洞、恶意软件、社交网络等。

传授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如设置复杂密码、定期更换密码、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使用加密软件等。

4、网络社交安全(约 40 分钟)分析网络社交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如隐私泄露、交友陷阱、网络暴力等。

教导学员如何正确设置社交网络的隐私权限,避免过度暴露个人信息。

提醒学员在网络社交中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避免陷入网络诈骗。

5、网络购物与支付安全(约 40 分钟)介绍网络购物和支付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如虚假网站、钓鱼链接、支付密码泄露等。

教导学员如何识别正规的购物网站和支付平台,避免上当受骗。

大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活动教案

大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活动教案

大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互联网安全的重要性和常见的互联网安全威胁。

2、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互联网安全知识和技能,如密码设置、网络诈骗防范、个人信息保护等。

3、培养学生的互联网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常见的互联网安全威胁及防范措施,如网络诈骗、病毒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等。

培养学生的互联网安全意识和正确的上网习惯。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复杂的网络安全技术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如何引导学生在面对网络诱惑时,坚守安全底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互联网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互联网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危害。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互联网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网络安全操作,如设置强密码、识别网络诈骗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 分钟)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互联网的情况,如上网时间、主要用途等。

分享一些因互联网安全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的新闻案例,引发学生对互联网安全的关注和思考。

2、知识讲解(30 分钟)介绍互联网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讲解常见的互联网安全威胁,如网络病毒、网络诈骗、黑客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等。

分析每种威胁的特点、危害和防范方法。

3、案例分析(20 分钟)展示一些具体的网络安全案例,如网络购物诈骗、社交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等。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和防范措施。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4、小组讨论(20 分钟)提出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互联网安全问题,如“在网上随意填写个人信息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如何识别网络诈骗的陷阱?”等。

学生分组讨论,记录讨论要点。

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提供指导。

5、实践操作(20 分钟)指导学生设置强密码,强调密码的复杂性和安全性。

小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在线专题创新教案

小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在线专题创新教案

小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在线专题创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优点和潜在风险。

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了解常见的网络风险,如网络诈骗、网络欺凌、个人信息泄露等。

(2)掌握避免网络风险的方法和措施。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网络安全知识。

(2)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形成长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网络安全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境模拟法创设网络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进行操作和应对,检验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1)提问引导: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上网做什么呀?(2)分享交流: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上网经历。

(3)引出主题: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存在一些危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在互联网中保护自己。

2、认识互联网的优点和风险(15 分钟)(1)优点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互联网在学习、娱乐、交流等方面的便利,如在线学习课程、观看动画片、与远方的亲人视频通话等。

(2)风险揭示:展示一些网络风险的案例,如网络诈骗导致财产损失、网络欺凌造成心理伤害、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骚扰等,让学生了解网络存在的风险。

3、常见的网络风险及应对方法(30 分钟)(1)网络诈骗讲解:介绍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如虚假中奖信息、网络购物骗局、假冒客服等。

应对方法:提醒学生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家长或老师沟通。

(2)网络欺凌讲解:解释网络欺凌的概念,如言语攻击、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等。

应对方法:教导学生在遇到网络欺凌时保持冷静,不要回应欺凌者,及时保存证据并告知家长、老师或向相关平台举报。

小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在线专题指导教案

小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在线专题指导教案

小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在线专题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优点和潜在风险。

2、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互联网,包括保护个人隐私、避免网络欺凌、识别网络骗局等。

3、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常见的网络安全风险。

(2)学会正确使用网络,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

2、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网络风险,并在实际中避免。

(2)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网络环境时的判断和应对能力。

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方法。

3、直观演示法: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在生活中的作用,如“同学们,你们平时上网都做些什么呀?”然后简单介绍互联网的优点,如方便获取信息、便于交流等。

同时,引出互联网也存在一些危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解(20 分钟)1、个人信息保护(1)向学生讲解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如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2)通过案例说明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带来的危害,比如被陌生人骚扰、遭遇诈骗等。

(3)教导学生不要随意在网上透露个人信息,尤其是在不明来历的网站或社交平台上。

2、网络欺凌(1)解释网络欺凌的定义,如通过网络发送恶意言论、图片等伤害他人。

(2)讲述网络欺凌的危害,对被欺凌者的心理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3)教导学生如果遇到网络欺凌应该怎么做,如及时告知家长、老师,或者向相关平台举报。

3、网络骗局(1)介绍常见的网络骗局类型,如虚假中奖信息、网络钓鱼等。

(2)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网络骗局的手段和特点。

(3)提醒学生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网上的各种诱惑。

(三)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你认为在使用互联网时,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安全?2、如果你发现同学在网上泄露了个人信息,你会怎么做?3、当你收到一条可疑的网络链接,你会点击吗?为什么?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互联网教育平台教案设计

互联网教育平台教案设计

互联网教育平台教案设计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教育平台成为了现代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一套有效的教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互联网教育平台的教案设计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教案概述在开始具体设计教案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教案的概述。

互联网教育教案设计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方法。

通过明确这些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为教学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设计一份教案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的年级、学科和学习阶段。

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明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

例如,对于语文教学,我们可以设定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目标。

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突出强调的内容。

在互联网教育平台上,教学重点的确定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考虑到在线教学的特点,将教学重点明确地传达给学生,以便于他们能够着重掌握。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包括了需要在互联网教育平台上传授给学生的具体知识和技能。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来确定。

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水平,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

五、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案设计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它决定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方式。

在互联网教育平台上,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适应在线环境,并充分发挥平台的优势。

例如,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

六、教学资源互联网教育平台提供了广泛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增强教学效果。

在教案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到这些资源的利用方式,以及如何将其有机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展示历史图片和视频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大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科技应用教案

大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科技应用教案

大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科技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互联网安全的重要性和面临的主要威胁。

2、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互联网安全防范措施和技巧。

3、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科技手段来保护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

4、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互联网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和防范方法。

个人信息保护的策略和措施。

2、难点理解复杂的网络安全技术原理。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网络安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互联网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网络安全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网络安全相关话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实践操作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网络安全操作,如设置强密码、安装杀毒软件等,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15 分钟)展示一些因网络安全问题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财产损失的案例,引起学生对互联网安全的关注。

提问学生对互联网安全的了解程度和自身在网络使用中遇到的安全问题。

2、知识讲解(30 分钟)介绍互联网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强调网络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讲解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如病毒、木马、网络钓鱼、黑客攻击等,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危害。

3、小组讨论(2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落入网络钓鱼的陷阱?如何判断一个网站是否安全?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个人信息保护(25 分钟)讲解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的重要性和容易泄露的途径。

介绍个人信息保护的策略和措施,如设置强密码、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定期更新密码等。

5、科技应用(30 分钟)介绍一些常见的网络安全科技应用,如杀毒软件、防火墙、加密技术等。

演示如何安装和使用杀毒软件、设置防火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教育应用第一章网络教育基础知识本章着重讲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教育网络的基本类型,网络对教育产生的作用,我国网络教育应用发展的现状。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网络系统物理方面的特征,包括网络的系统结构演变过程,组成网络所需的各个结构单元,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分类方式,以及网络所具有的功能特点等。

第一节网络系统结构与功能计算机网络是指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终端和网络通信设备,用通信线路链接起来,按一定的方式进行通信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是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两者相互结合的产物。

其发展历史不长,但速度很快,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单机到多机的发展过程,其演变可概括为三个阶段:一、网络的系统结构演变20世纪50年代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即"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联机系统。

20世纪60年代为"计算机——计算机"网,即利用通信线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了"计算机——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发展和广泛使用,用户对网络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希望共享网内计算机系统资源或调用网内几个计算机系统共同完成某项工作,形成了以共享资源为主要目的的计算机网络。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1.主计算机主计算机(Host)简称主机,是计算机网络中承担数据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可以是单机系统,也可以是多机系统。

2.终端终端(Terminal)是计算机网络面向用户的窗口,实现人机对话,并通过它与网络进行联系。

3.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控制处理机也叫节点计算机或前端处理机,是设置在主计算机与通信线路单元间的计算机,负责通信控制和通信处理工作。

4.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是数据传输设备,包括集中器,信号交换器和多路复用器等。

5.通信线路通信线路用来连接上述各网络单元以构成计算机网络。

通信线路可采用电缆,架空明线和光导纤维等有线方式,也可采用微波,通信卫星等无线通信线路。

除物理组成外,计算机网络还应具有功能完善的软件系统,以支持资源共享功能。

网上通信双方还必须有一套能彼此了解,全网一致遵守的规则或约定。

如:数据传送的方式,数据起始和终止标志,传送速度,校验方式,出错处理等,这些称为网络协议。

就目前的发展水平和应用情况而言,我们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定义为: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计算机物理上互连,按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系统。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从网络的作用范围来划分计算机网络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我们可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网间网(Internet)局域网是最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因其灵活,可靠,成本低而被广泛使用。

局域网的通信线路通常使用电话线,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等。

城域网是一种崭新的物理网络技术,覆盖范围为中等规模区域(相当于一座大城市)。

广域网又叫长距离网,用于长距离通信。

它在地理上可以覆盖一个地区,国家甚至洲际范围。

这种网的通信设备通常使用公用通信设备,地面无线电通信及卫星通信设备等。

互联网(网间网)是指广域网的互联,如今家喻户晓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就是这种形式的代表。

表中还大致给出了各种网络的速度(数据传输率)范围,总的规律是越长速度越慢,局域网速度最快。

在网络的距离,速度和技术细节三大因素中,通常存在这样的依赖关系:距离影响速度,速度影响技术细节,这是以距离划分计算机网络的一大原因,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网络的技术本质。

2.从网络的拓扑结构来划分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可以分为:(l)集中式网络;(2)分散式网络;(3)分布式网络。

四、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特点1.快捷的数据传送2.广泛的资源共享3.较高的系统可靠性4.易于进行分布处理5.综合信息服务功能第二节教育网络的基本类型计算机网络用于教育教学就成了教育网络。

教育网络除了具有一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如共享网络中的软件硬件功能,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传输服务等之外,还具有以下基本功能:1.教学服务功能:2.学校管理服务:3.科研服务功能:一、教室网教室网是指在一个物理教室范围内的计算机局域网,主要服务于课堂教学,通常又称网络教室。

教室网采用交换式网络有以下几个优点:1.组网容易,重构网络方便。

2.稳定,可靠,性能好,网络吞吐量大。

3.网络速度快,易于扩充网络用户,能传送多媒体信息。

二、校园网/学区内联网校园网(CampusNetwork)是指校园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总称,它所覆盖的范围不但超过了一两幢大楼局部网络的范畴,而且涉及到多幢楼内的计算机局域网互相连接的问题。

校园网往往是由多个局域网组成,同时,它又与外部的计算机网络相连,如Internet。

三、广域网/国际互联网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大量计算机网络采用共同的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TCP/IP)联接而成的,是网络之间的网络,因此被称为国际网。

Internet最早是由70年代初的美国国防部网络ARPAnet发展而来。

第三节网络在教育中的界定一、网络教育应用概念(广义):(国内)网络教育,网上教育,现代化远程教育(国外)E-learning,Network-BasedEducation,OnlineEducation,VirtualEducation,Web-BasedLearning,Cyber-Education二、网络在教育中的作用1.促进教育信息化2.支持教育改革第四节我国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一、国家家网络教育的政策指导中国发展网络教育的指导思想是: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质量。

几个重大政策有:校校通工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网络教育学院试点。

二、网络教育建设的实践成果1.中国教育科研网的建设2.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3.校校通工程的建设4.教育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建设三、国内网络教育站点介绍:1.101远程教育网2.中山大学精品课程网3.新东方教育在线4.华南师范大学远程教学系统5.网上人大6.上海市教育网7.广东省高校分布式资源网8.香港flash教学网9.华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网10.洪恩在线第二章网络教育环境的构成本章讨论了与构成网络教育环境所相关的各种知识,主要包括网络教育环境的类型,网络教育资源,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网络教学通讯工具,网络资源共享技术等内容。

第一节网络教育环境的类型一、从物理作用范围的角度进行分类就教学的物理作用范围划分,网络教学环境可分为教室网,校园网,因特网(Internet)三大类教学环境。

二、从教育传播学的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其他参与者或环境之间的信息互动方式将这些学习传播方法划分为四个类型,从而形成四种类型的网上教学环境。

1.自主的传播环境学习者主要从在线的学习资源中获取信息,基本上在不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发生交流的情况下达到学习目标。

2.一对一的传播环境典型应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学习者之间通过电子邮件这样的一对一传播方式完成学习活动。

3.一对多的传播环境典型应用是一人通过电子公告牌或电子邮件列表等通讯工具向多人进行模拟课堂的教学过程。

4.多对多的传播环境最具魅力同时也最具挑战的网络学习环境,其典型应用如利用电子会议系统实施的合作化学习,利用多用户空间技术实现的协同实验室等等三、从教育哲学的角度进行分类教育哲学分类框架从二个不同维度考察网络教育环境,一个是认识论维度,另一个是价值观维度。

小结以上几种网上教学环境分类对于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适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例如,级别较高的教育管理单位可以从物理作用范围上进行网络教学规划;教育理论工作者可以从哲学的高度进行网上教学环境的研究;具体进行网络教学活动组织的工作者则可以从通讯的角度来设计教学的类型。

第二节,网络教育资源一、网络教育资源的分类网络教育资源是指为教学目的专门设计的或者能被用于为教育目的服务的各种资源。

按资源的形态划分,网络教育资源包括教育环境资源,教育信息资源,教育人力资源。

1.教育环境资源2.教育信息资源3.教育人力资源按使用对象,网络教育资源可分为三类:学习资源,科研资源,备课资源。

二、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特点Internet信息资源作为一种信息资源除了具备一般信息资源的属性如:依附性,转换性,传递性,共享性,时效性,无限性,增值性,有用性,有限性,可选择性之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信息形式的多样性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信息的共享性信息的时效性信息的互动性内容的丰富性三、因特网教育信息资源对于因特网上教育资源的使用,我们要考虑3个问题:1.因特网上的哪些资源可以用于教育的目的2.如何才能找到所需的信息资源3.怎样确认所获资源的可用性我们把网上教育信息资源划分成下列八大类:电子书籍(EBs),电子期刊(EPs),网上数据库,虚拟图书馆,百科全书,教育网站,虚拟软件库和新闻组。

1.电子书籍2.电子期刊3.网上数据库4.虚拟图书馆5.百科全书6.教育网站7.通信新闻组8.虚拟软件库四、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获取搜索技巧1.布尔逻辑操作符2."+,-"号的使用含"文学"但不包含"翻译"的文档。

3.使用逗号,括号,引号,空格,*引号是为了告诉搜索引擎将几个关键字作为一个完整的组合字符串进行搜索。

空格的作用和"AND"类似。

*通配符代替任何字母组合。

国外常用的搜索引擎有:1.google(www。

google。

com)2.yahoo(www。

yahoo。

com)3.altavista(www。

altavista。

com)国内主要的搜索引擎有:1.北大天网(pccms。

pku。

edu。

cn)2.sohu(www。

sohu。

com)3.sina(www。

sina。

com。

cn)五、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评价(一),为何要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评价网络一方面拓展了信息空间,使得全球性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爆炸式的激增,造成了信息传递的无序性和失控现象,致使信息污染。

网络信息污染的主要形式有:信息超载。

信息超载即指信息过剩,信息超过了个人或系统所能处理或应用的水平。

信息"垃圾",主要包括冗余信息,老化信息,虚假信息,污秽信息。

信息病毒,Internet是个完全开放的环境,缺乏统一的信息发布标准以及严格的审查监控机制,信息的质量完全决定于信息的提供者。

在教学科研过程中,一条无效或错误或不健康的信息不但不会帮助解决任何问题甚至会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效应,因此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有效性必须对获取的网上信息进行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