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合集下载

三年级学习辨析标点符号的用法和规则

三年级学习辨析标点符号的用法和规则

三年级学习辨析标点符号的用法和规则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意思,使句子更加清晰和易读。

在三年级时,学习辨析标点符号的用法和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三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常见标点符号,以及它们的正确用法和规则。

句号(。

)句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用于句子的结束。

当我们想要表达完整的意思时,应该在句子的结尾处使用句号。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

”、“大家好!”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

当我们在询问问题或表达疑虑时,应该在句子的结尾处使用问号。

例如:“你今天去图书馆了吗?”、“这是什么?”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调或惊叹。

当我们要表达惊喜、兴奋或强烈的情绪时,应该在句子的结尾处使用感叹号。

例如:“多美的花啊!”、“我们赢了!”逗号(,)逗号是连接句子中相对独立的部分,使句子更加清晰和有序的标点符号。

它可以用于分隔单词、短语或句子中的不同部分。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橙子。

”、“她是一个漂亮、聪明的女孩。

”顿号是表示并列关系的标点符号,用于列举事物或概念。

它可以用于分隔两个或更多的词语、短语或句子。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香蕉、西瓜。

”、“他会唱歌、跳舞、画画。

”分号(;)分号用于连接两个独立但相关的句子,取代句号。

它可以用于表示转折、并列或补充的关系。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然而,香蕉更好吃。

”、“她喜欢阅读;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看书。

”冒号(:)冒号用于引出紧跟其后的内容,用作解释、说明或列举的引导。

例如:“我的朋友有四个:杰克、丽莎、汤姆和凯特。

”、“请注意:课堂上不允许使用手机。

”引号(‘’“”)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说话或引用他人的话语。

一对双引号或单引号用于包围引语。

例如:“她说道:‘我很高兴见到你。

’”、“他对我说:“你真棒!””括号(()〔〕【】)括号用于补充说明或解释句子中的内容,一对圆括号、方括号或花括号用于包围。

例如:“我们去游泳(在夏天非常好)。

小学三年级上册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小学三年级上册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小学三年级上册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非常重要的。

标点符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思想,使文章更加通顺流畅。

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小学三年级上册关于标点符号的知识吧!一、句号(。

)在句子的末尾使用句号,表示陈述句、命令句或者是声明句。

例如:1.我爱吃水果。

2.请把书放在桌子上。

3.太阳是星球中最亮的。

二、问号(?)在句子的末尾使用问号,表示问句。

例如:1.你的名字是什么?2.你几岁了?3.今天天气怎么样?三、感叹号(!)在句子的末尾使用感叹号,表示感叹句。

例如:1.多么美丽的花啊!2.太好了,我们赢了!3.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四、逗号(,)逗号通常用来分开并列词、词组或短语。

例如:1.我有一个大气球,一个小熊,和一本故事书。

2.请你把作业本、铅笔和橡皮都带来。

3.今天早上,我吃了一个苹果,一个香蕉和一些葡萄。

五、双引号(“”)双引号用来引用别人说过的话或者表示成语、俚语等。

例如:1.小明说:“我明天要去公园玩。

”2.我们常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他对我说:“你真的很棒!”六、书名号(《》)书名号用来标示书名、杂志名或者报纸名。

例如:1.这本书叫做《小王子》。

2.杂志《儿童文学》的内容很有趣。

3.《每日新闻报》今天的头条是关于体育的。

七、句号与引号的使用当引号后面的内容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时,引号后面要用句号。

例如:1.他说:“我不爱吃蔬菜。

”2.她笑着说:“我喜欢看书。

”八、省略号(……)省略号用来表示说话或者句子的未完成或者是中途停顿。

例如:1.我想了很久,可是我……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2.她……她真是个很有才华的画家。

九、冒号(:)冒号常常用来引导一个解释、举例、说明、引语等。

例如:1.请你告诉我:为什么你迟到了?2.他告诉我一个笑话:有一天,一只小猫咪走进了一个饭店……3.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在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大小写问题。

三年级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三年级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三年级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在三年级语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及其使用方法:逗号(,):逗号是最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用于分隔句子中的并列成分。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橙子。

”句号(。

):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用于陈述句和感叹句的末尾。

例如:“今天是星期天。

”、“哇!好美的景色啊!”问号(?):问号用于问句的末尾。

例如:“你叫什么名字?”冒号(:):冒号用于引出下文,或用于列举事物。

例如:“我的爱好是:看书、听音乐、画画。

”分号(;):分号用于分隔并列的句子或句子群。

例如:“我喜欢苹果;香蕉;和橙子。

”顿号(、):顿号用于分隔并列的单词或短语。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橙子。

”书名号(《》):书名号用于标明书籍、报刊、文章的名称。

例如:“请读《格林童话》。

”引号(“”):引号用于引用话语或特定词语。

例如:“他说:‘你好。

’”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惊讶。

例如:“太好了!我们赢了!”破折号(——):破折号用于表示语气的转变,或用于引出注释。

例如:“我——我——我不知道。

”在使用标点符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同一句话中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两个并列成分之间用“和”连接。

陈述句和感叹句末尾用句号,问句末尾用问号。

冒号后的话语或事物要用引号引起来。

书名、文章名、报刊名等要用书名号标明。

引用话语或特定词语时要用引号。

表示强烈的感情或惊讶时要用感叹号。

语文知识归纳小学三年级常见标点符号使用规则

语文知识归纳小学三年级常见标点符号使用规则

语文知识归纳小学三年级常见标点符号使用规则一、逗号(,)逗号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 用于列举:我喜欢吃苹果,橙子,香蕉和草莓。

2. 用于分割并列成分:他高兴地跑回家,拿出礼物,给妈妈一个惊喜。

3. 用于分隔主句和从句:如果下雨,我们就不去公园。

4. 用于分隔句子中的插入语:昨天,我去了图书馆。

二、句号(。

)句号用于两种情况:1. 用于陈述句和说明句的结尾:太阳升起了。

2. 用于省略号之后,表示未完整的意思:她想了想,说:“我不知道……”三、问号(?)问号用于疑问句的结尾:你喜欢吃苹果吗?四、感叹号(!)感叹号常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者强调的语气:多么美丽的夜晚啊!五、引号(‘’、“”)引号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引号(‘’),一种是双引号(“”):1. 单引号用于引用别人的话或者表示特殊意义:他说:“我很累了。

”2. 双引号用于引用书名、电影名或者演讲等官方文本:我正在阅读《红楼梦》这本书。

六、冒号(:)冒号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 用于引出直接引语、诗句或者句子的结尾:他对我说:“今天是个好日子。

”2. 用于表明解释、总结或者例证的内容:有几个国家以葡萄酒为特产: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

七、分号(;)分号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 用于分隔复杂的子句:我需要完成三个任务;买菜、做饭和洗衣服。

2. 用于连接两个独立的句子,而不使用连词:我喜欢接听音乐;她喜欢读书。

八、括号(())括号有两种:圆括号(())和方括号([]):1. 圆括号用于插入补充说明、解释或者注释的内容:他是我的朋友(我从小学认识他)。

2. 方括号用于插入补充其他相关信息或者修改原文中的错误:他是一位具有唱功的男孩子[女孩子]。

九、破折号(—)破折号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 用于分割句子中的插入语:他曾经是一位优秀的演员—一个传奇。

2. 用于连接并列词语或者数字:他们是兄弟—朋友。

十、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示未完整的意思或者延长语气:我等了很久……总结:以上就是小学三年级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希望能帮助到你。

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习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习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习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在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习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是非常重要的。

标点符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意思,还可以让我们的文章更加准确、有条理。

本文将介绍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习中应当正确运用的标点符号及其使用方法。

一、句号(。

)句号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标点符号,用于标志陈述句或命令句的句末。

当我们写完一句完整的陈述句或命令句时,应该在句末使用句号。

比如:我喜欢吃苹果。

请你停下来。

句号的使用非常简单,但是在写作时我们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过多使用句号,使文章显得单调乏味。

二、问号(?)问号用于标志疑问句的句末。

当我们提出问题或询问别人时,应该使用问号。

比如:你是哪国人?你喜欢吃冰淇淋吗?问号的使用能够让句子更具问句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语气。

三、感叹号(!)感叹号用于标志感叹句的句末。

当我们表达惊讶、赞美、疑惑等强烈情感时,应该使用感叹号。

比如:多么漂亮的花啊!他跑得真快!感叹号的使用能够突出句子的情感色彩,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感受。

四、逗号(,)逗号的使用非常常见,用于标志句子中的停顿或者分割不同的部分。

下面是逗号的几种使用情况:1. 用于分割并列词语、短语或句子。

比如:我爱吃苹果,香蕉和橙子。

他喜欢游泳,跑步和跳舞。

2. 用于分隔不同的修饰语。

比如:一个漂亮,聪明的女孩。

一只黑白相间,尾巴卷曲的小狗。

3. 用于表示插入语。

比如:小明,我们明天一起去看电影吧。

学生们,我们一起努力吧!逗号的使用能够使句子更加通顺,增加句子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五、顿号(、)顿号是一种特殊的标点符号,常用于列举事物。

当我们列举多个词语或短语时,可以使用顿号。

比如:我喜欢吃水果,比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顿号的使用能够使列举更加清晰明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六、引号(‘’、“”)引号用于标志直接引用的句子、短语或者词语。

当我们引用他人的话语或其他文本时,应使用引号。

比如:老师说:“明天要考试了,大家要好好复习。

探索小学三年级的语文难题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探索小学三年级的语文难题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探索小学三年级的语文难题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在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习过程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一直是一个困扰学生和老师的难题。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可以使句子表达更加准确,还可以提高作文的质量,使语言更加规范。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小学三年级的语文难题,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句号的使用句号是指在句子结束处使用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陈述、祈使、感叹等句子的结束。

在小学三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即主语+谓语+宾语。

当一个句子表达完整、独立时,需要使用句号作为结束符号。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

他正在看电视。

二、问号和感叹号的使用问号和感叹号分别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的结尾。

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辨别疑问句和感叹句,并正确使用问号和感叹号。

例如:你是谁?你真棒!三、逗号的使用逗号是较为常见的标点符号,用于连接句子中的成分,起到分隔、衔接和调整句子结构的作用。

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逗号的使用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规则:1. 用逗号隔开并列词语。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橙子。

2. 用逗号隔开句子成分。

例如:小明是一个勤奋、聪明、乐观的孩子。

3. 用逗号隔开长句中的状语或插入语。

例如:昨天,我去了动物园。

小明,你的书包掉在地上了。

四、句号和逗号的搭配使用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句号和逗号的搭配使用。

当一个句子中既存在句号又存在逗号时,句号一般放在最后一个逗号之后,表示整个句子的结束。

例如:小明昨天去了动物园,看到了许多有趣的动物,玩得很开心。

五、引号的使用引号主要用于引述别人的话或表示特殊含义。

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正确使用引号。

例如:老师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六、冒号和分号的使用冒号和分号是较为复杂的标点符号,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常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其使用规则,因此在写作中可以暂时不涉及冒号和分号的使用。

七、括号的使用括号用于补充说明、解释或者插入一个并不是主要内容的附加说明。

三年级上册语文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归纳及书写规范解析+练习

三年级上册语文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归纳及书写规范解析+练习

三年级上册语文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归纳及书写规范解析+练习用法归纳名称符号用法占格情况举例句号。

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占一格,写在格子左下方。

我看见妈妈走了过来。

问号用于疑问句或反问句的末尾。

占一格,写在格子左方。

小猫躲到哪里去了?感叹号!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占一格,写在格子左方。

公园里的花真美呀!,用于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占一格,写在格子左下方。

下雨了,我们撑起花花绿绿的小伞。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占一格,写在格子左下方。

大熊猫最爱吃新鲜的竹叶、竹笋。

冒号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

占一格,写在格子左下方。

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引号双引号“”单引号‘’表示文中的引用部分。

一般情况下,单独使用引号用双引号,而引用的话中还需要用引号时,外面用双引号,里面用单引号。

分别标在引用文字的前后,各占一格,分别写在格子的右上角和左上角。

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

你们瞧,春雨下到草地上,草地绿了。

”省略号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或意思没有说完的部分。

占两格,每三个点占一格,写在格子的中央。

讲信用,守纪律,讲卫生……这些事情可不容易做好。

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

分别标在引用文字的前后,各占一个。

今天,我学习了《有趣的汉字》这篇课文。

分号;用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停顿。

占一格,写在格子左方。

爷爷说:“开始,人们只会用图画出事物。

像大山,当时就画一座山;像羊,当时就画个羊头,后来慢慢写成了‘山’和‘羊’。

”破折号——用于解释说明、意思的传递或转折,声音的中断或延续等。

占两格,写在格子的中央。

叽叽,叽叽,小鸡在说:“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

”书写规范1点号的一般书写格式1.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2.问号、叹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2标号的一般书写格式1.引号、书名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上引号写在格子的右上角,并要紧贴标示的文字;下引号写在格子的左上角,也要紧贴所标示的文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标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标点

一、标点符号的使用
1.正确使用冒号、引号,这要根据说话人的位置而定。

(1)如果说话人在引语前,它后面一般应该用冒号。

他轻轻地说:“不,我不反悔!我从来不做后悔的事情。


(2)如果说话人在引语后,它后面要用句号。

“不,我不反悔!我从来不做后悔的事情。

”他轻轻地说。

(3)如果说话人在引语中间,它前后的引语是一个人的话,它后面要用逗号。

“不,我不反悔!”他轻轻地说,“我从来不做后悔的事情。


二、必背名句
课后名句、语文园地名诗句积累
冒号双引号使用口诀歌
点冒号双引号有诀窍,
人前话后正常用,
提示语后点冒号,双引号把话儿括;话前人后藏冒号,双引号把话儿括。

话分两段人在中,
冒号休息不使用,双引号把话儿括。

细心朋友要牢记,双引号如双胞胎,哥哥在前弟在后,句前句后来呼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一、二年级主要是打好基础。

可以从拼音、简单的生字、词语入手,渐渐加入较难的字词,让学生练习说话、造句。

然而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标点符号使用的重要性,造成现在有许多学生在使用标点符号时错漏百出。

一个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便会闹成很大的笑话。

在书面表达中,标点符号的作用极其显著。

因为一个看似平常的标点符号,却可以增强文本的表达效果,延伸出文本的未尽之意。

通过标点,可以把语言的语调、结构、停顿,词语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各种特殊情况清楚地表达出来。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需要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的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不断提高。

尤其是在小学三年级后,标点符号中的引号和冒号的用法,使学生常常觉得难以理解、接受和正确而熟练地运用。

三年级这个转折点,是非常关键而重要的。

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其今后的写作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三年级的时候,学生能正确使用它们,对准确表达文意,对推动语言的规范化,都有积极意义。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教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呢?这的确是一个引人深思且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明确标点符号的作用:
(1)使读者容易看懂,不至于发生误解
写文章时,一句话过长,就可以把它分成几个部分,就形成了一定的停顿。

有了停顿,读者才能明白所写的意思。

如“北京队打败了天津队得了冠军。

”这句话不用标点就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是北京队得了冠军,还是天津队得了冠军呢?读者看不明白。

只是因为停顿的地方不一样,所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了。

如“北京队打败了天津队,得了冠军。

”和“北京队打败了,天津队得了冠军。

”由于逗号的位置不同,表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

(2)便于表情达意
在书面语言里,不同的标点符号,表示不同的语气。

如“我的书找到了。

”“我的书找到了?”“我的书找到了!”第一句是陈述句,告诉别人书找到了这件事。

第二句是疑问句,向别人问这件事。

第三句是感叹句,表示找到这本书自己十分高兴的心情。

(3)便于朗读
一篇新闻、一首诗、一个剧本、一部小说,如果没有标点符号,
播音员就难以顺利地进行广播,演员难以在舞台上表演角色。

如何让三年级的学生理解和接受标点符号的重要,而不认为它是书面表达中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呢?我们不妨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来入手。

1、从故事入手;新奇、有趣的事物,对于小学生而言,总是有巨大吸引力的。

尤其是三年级学生处在低、高年级的过渡期,对故事的需求和接受力比空洞的说教效果更大。

为此,我给学生找了一些标点符号误用或不用而发生的故事,让学生增强对标点符号在书面表达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其一:《李久着急》
李久放学回家,家里每人,桌上有张纸条,上写: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
着急。

在这张纸条上,没有标点。

李久琢磨了半天,也没琢磨出这里面究竟想说些什么,很着急。

小朋友们,你们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经过讨论之后,认为原因是:没有在句子上加上标点,导致句子所包含的意思多样化,让看的人不能知道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这句话,包含着好几种可能:①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弟弟丢了,着急的是爸爸妈妈。

②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爸爸不见了,着急的是妈妈。

③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爸妈不见了,着急的是弟弟。

其二:《巧加逗号》
抗日战争期间,日寇在沦陷区搞“强化治安”,在大街的墙上写了一条标语:“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

标语的本意是: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要饿死八路军。

但写标语的人没加标点。

第二天一早,这条标语加了一个逗号,变成了: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给敌人的阴谋以沉重的打击。

如此的一节语文课,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学生更认识到了貌似平凡的标点,其实蕴藏着巨大力量,增加了学生认真学习标点的热情。

2、从朗读入手;在课文朗读中,标点符号常能给人一定的朗读语气和感情的指导。

先给学生出示一段没有任何标点符号的短文,让学生自主朗读。

结果,很少有同学能够把短文所要表达的意思读出来。

然后,再把有标点的这一段短文给学生。

学生在标点的指引下,能够比较准确地把其中的感情通过朗读来体现。

此举,又让学生对标点符
号的作用有了切身的认识。

二、标点符号的具体教学
1、以“文”为本。

在小学学习中,课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大部分的知识,都以课本为基点,再进行深入和展开。

因此,在学习标点符号时,课本是应该充分重视和利用的资源。

在三年级课本中,几乎每个单元、每篇课文,都有具代表性的标点符号使用句子。

尤其在第二单元中,“说”的三种不同情况下的标点符号使用,得到了充分而淋漓尽致地展现。

如《小摄影师》和《我不能失信》这两篇,对学生而言,就是极好的教学范本。

在《小摄影师》中,有如下对话:
“是的。

”小男孩子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在《我不能失信》中,有如下对话: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了?”“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

”庆龄说。

对于冒号、引号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学生最初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为什么会有引号,为什么引号、冒号、句号等在不同的情况下有这么多不同的用法呢?但随着文本的学习和深入,学生渐渐理解:冒号,表示下面要出现对话了,或者是告诉我们,下面的内容都是对冒号前的内容的展开;引号,则表明是把嘴里心里的话写在纸上要使用的符号。

在文本中接触多了,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对标点符号的运用原因有一个了解。

在教学中,我大胆的尝试了让学生充分活动,全面发挥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的做法,我只点拨了一下而已,教学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实验证明这样放手做,比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挖掘学生的潜力。

另外,小学生在作文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引号中,只有上引号,而忘了将下引号加上。

这时,教师可以用通俗而使学生容易接受的话语来帮助学
生改掉这一毛病。

我在学生引号的学习时,对学生这样讲,上引号是给这句话开了一扇门,话讲完了,就像人开了门之后进了门,自然不要忘了把门关上,所以我们要给它加一个下引号。

这样通俗的话,使小学生能够更方便地接受,而且,记忆效果好。

现在,如果有学生忘了加下引号,班中同学就会用这样的话来提醒。

可以说,记忆的作用比较显著。

2、练习。

标点符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

但练习的题目,可多以课本为主,课外的应选取较简单的题目。

通过练习,学生得到了巩固和运用。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

让学生做,让学生学。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小学阶段,教师不需提出过高的要求,只要学生能够较准确地使用好常用标点符号,就是学生的成功和知识的掌握、运用。

最后,让一首标点符号歌使我们在教学中运用自如。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个省略号。

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一句话完了,划个小圆圈〔。


中间要停顿,圆点带个尾〔,〕
并列词语间,点个瓜子点〔、〕
总结导语前,上下两圆点〔:〕
并列分句间,圆点加逗点〔;〕
疑问与发问,耳朵坠耳环〔?〕
命令打招呼,滴水下屋檐〔!〕
引文特殊词,蝌蚪上下窜〔“”〕
转折或注释,一横写后边〔——〕
意思说不完,六点紧相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