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精选5篇)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精选5篇)第一篇: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如: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逗号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使句子支离破碎。
2、该用句号作结时不要用成逗号。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6)较长的并列短语之间一般用逗号,如:
政治的黑暗,阶级的矛盾,人民的疾苦,在他的作品里都充分地反映出来。
(7)反复的词语之间要用逗号,如:
水,水,我要喝水。
(8)并列短语作谓语或补语时,并列短语之间一般用逗号而不用顿号。如:
①这篇文章真实,感人。
②这篇文章写的真实,感人。
(2)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3)并列成分做补语且需要强调时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4)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注意】并列成分做状语,但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
如: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5)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一)局部引用的语言单位,其所引的内容一般不用标点,但如果是感叹号,则可保留,这一点和问号一样。如:
他刚走到胡同口,突然听到“啊呀!”一声大叫。
(二)带有感叹语气的引用单位放在句尾,成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把感叹号放在引号里。如:
但他终于饶放了,单是怒目而视的吐一口唾沫道:“呸!”
行家一搭眼就愣住了,不由得脱口说了一个“好!”
(a)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例如:
(1)“什么?”男人强烈抗议道,“你以为我会随便退出娱乐圈吗?!”(《南方周末》2000年3月17日18版)
(b)带有惊异语气的疑问句。例如:
(1)周朴园: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开除了!?(曹禺《雷雨》
超出这两种情况,就不宜并用问号和叹号。
③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④文明,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历史进步的结果,人类智慧的结晶。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侯老师说标点符号的使用,一直是困扰小学生、初中生的一大难点,趁着期末考之前,让我们再次重温一下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吧~毕竟考试的时候,多提一分都是好的嘛~一、标点符号歌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用法简表三、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1.太阳暖烘烘的。
(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
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大全

• (六)在句子内部,不能用冒号。 • 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
• (七)“如”之前不能用冒号。
• 如果没有润滑剂,机器就无法运转,特别 是在尖端科学技术:如原子能、宇宙航行 方面,更需要具有特殊性能的润滑剂。
• (八)语意表达重复,不能用冒号。
• 写文章要从三方面下功夫:那就是义理、 考据和辞章。
• (五)并列结构作补语、状语时,并列成分之 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 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 暑来寒去,风霜雨雪,一天天,一年年,路 灯总是在黑夜中闪亮着。
• (六)并列结构作谓语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 号,不用顿号。
•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 (七)并列短语作复指成分(即两个以上的词或词 组用作一个句子的同一成分时,同指一种事物。)时, 联合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 (三)反问句连用必须都有问号
• 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 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 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
• (四)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 后用逗号。
• 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 你就去吗,小栓的爹?
• (五)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 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续。
• “我……不行……了,请……你……”
• 3.省略号后一般不能再用点号。
号放在括号后。
• (二)句外括号是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 内容的括号。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可镂。”(荀子《劝学篇》)
• 注意:
• (1)句外括号要放在被注释被补充的句子未尾的点 号后。
• (2)在任何情况下,括号前后不能同时有点号。
标号之破折号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1、标点符号是用于表达和弥补语言之间的空缺,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器材,英文中的标点符号有十几种,分布在文学作品、书信、作文等各种语言形式中。
下面就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做一简单介绍,以供常用。
2、句号(。
)。
句号是其中最为特殊,也最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
用于结束一句话或一篇文章。
3、问号(?)。
句子中疑问号,用于表示语气问句或疑问句,采取提问语气。
4、叹号(!)。
叹号主要用于表达某种情7状、咆哮、喊叫、表示生气以及某种高度激动的语气,用于结束句子。
5、引号. 引号(“、”)也叫做报刊引文,属于书写符号。
主要用于引述某人的话语或标明某事物的名称。
6、省略号(……)——用省略号来代表文章紧紧相连、有着抒情势态的句子,读者在不绝句自行补全。
7、逗号(,)——用于连接构成单位,离开一个句子中一个句子成分,如:你,尽快回来。
8、冒号(:)——用于进一步阐明一个句子的含义,也可以用来引出相关的例子。
9、分号(;)--用于连接构成句子的并列部分,是句号的替代品,如:他们都觉得很有趣;没有人觉得无聊。
10、括号()——有时会在文中使用括号()去引用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或者去改变句子的语境,便于读者理解。
11、破折号(—)——用于表示句子中两个部分之间有什么关联,破折号后面的内容可能会加强或补充前一句内容。
13、斜杠(/)——用于表示一些连接性的东西,如:用户名/密码,在中文词语组成的句子中也有可能出现斜杠,而且要放在句中前面。
14、小圆点(.)——小圆点是用来代表列举出的内容的,也可以作为顿号的替代品。
以上就是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的大致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从掌握了这些标点符号,对语言的表达、书写有更好的把握。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大全

使用顿号注意以下示例,请看下面几个例题:
, 2、这篇文章真实、感人。
, 3、这篇文章写得真实、感人。
1、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时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
4、全文共六个部分,就有三、四个部分意思含混不清。 5、我刚要跨进大门,就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6、向中顾委和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系统的介绍了党的
4、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 。 5、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6、他独自一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 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着的是雨还是雪?
, 。 也不知脸上缓缓流淌的是水还是泪?
3、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 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不能用问 号。
• 冒号(:)两个小圆点,要说的话写后边. • 引号("")两对小蝌蚪,引文引语在中间. • 引人话语用引号,话里套话分双单.("``") • 引号还可标书名,常用尖括来替换.(<>) • 省略号(... ...),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 破折号(--),一条线,表示注释和突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中间夹入注释语,一对括号要用全.(()[]) •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用就熟练. • 第一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 第二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 第三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 第四注意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 第五注意引文有问号,问号打在引号内。
引用的两种方式
1、毛泽东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的一种重要工具,用于表达句子的结构、节奏和语调。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句子更易读、更具有逻辑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句号(.)句号用于标明陈述句或命令句的结束。
句号通常用于陈述句、声明句、命令句和简单句的结束。
例如:他是一个热情、有责任心的人。
今天天气不错。
二、逗号(,)逗号用于标明一个句子中的主要成分之间的分割,或者用于分割列举的部分。
1.用于分割句子中的主要成分例如:他昨天去了商店,买了一本书。
2.用于分割列举的部分例如: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橙子。
三、分号(;)分号用于连接两个意义紧密相关的句子,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例如:他很忙;他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
四、冒号(:)冒号通常用于引出一个解释、一个例子或一组事实。
例如:请注意:会议将于下周三改期。
五、问号(?)问号用于标记疑问句的结束。
例如:你喜欢这个电影吗?六、感叹号(!)感叹号用来标记感叹句的结束。
例如:多美的风景啊!七、引号("")引号用于引用其他人的话或引用书籍、文章中的文字。
例如:他说:“我今天很忙。
”八、括号(()括号用于插入一个解释性的内容,使句子更加清晰。
例如:我今天(星期五)要去购物。
九、破折号(-)破折号用于标记一个突然的中断,或用于提供一个解释或强调。
例如:十、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示意思上的省略或其中一种程度上的暂停。
例如:我不知道...可能明天会有结果。
总结起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于一篇文章的清晰性、连贯性和逻辑性至关重要。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确保标点符号的使用符合语法规则,避免使用不恰当的标点符号或遗漏标点符号,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表达准确性。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完整版)高中语文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标点符号的要求是:“能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除有表语音停顿外,还有表意作用。
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对标点符号的直接考查的越来越少,选择题仍是主流,分析表述题开始出现,将标点符号的考查融入阅读中进行,凸显标点符号的表意作用,将是一种新趋势。
考生必须在掌握标点符号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它来分析问题。
一、标点符号的分类。
标点符号分为标号与点号两大类。
标号包括:书名号、括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
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
二、标点符号的书写现代汉语的标点符号有明确的书写要求,考生应该规范书写,注意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一)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占一个字的位置,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最后一格有字时,可放在最后一格的外面。
(二)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在一行之首。
(三)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
(四)着重号、专名号标在字的下边。
三、标点符号的用法(一)逗号:用于句子中需强调的部分、异动的部分。
如被强调的主谓之间、谓宾之间,倒装的主谓句、句首状语、后置的状语、后置的定语等,都要用逗号将异动的部分与主体隔开。
例:(1)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数是恒星。
(主谓之间)(2)应该明白,投机取巧不是学习的最有效方法。
(动宾之间)(3)对于乔丹,他并不了解。
(句首状语)(4)怎么了,一向沉稳的齐达内先生?(主谓倒装)作用:强调被隔开的谓语、宾语、句首状语或其他异动的部分。
(二)问号:用于有疑问语气的句子末尾。
关于问号请注意以下三点:1 .有疑问词不一定是疑问句,无疑问词不一定不是疑问句。
2.选择问句,只在句子末尾使用问号,中间用逗号。
3.连续问句,连续使用问号。
例t(1)从书目知道过去有哪些书,现在有哪些书。
(有疑问词的非疑问句)(2)你是足球明星?(无疑问词的疑问句)(3)今年暑假你是去北京,去上海,还是去深圳?(选择问句)(4)他就是罗纳尔多第三?小小罗?(连续问句)(5)“应该付你多少钱,先生?”倒(装问句)作用:在于表达句末的疑问语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目标:1、依据课程标准,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4、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
5、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
6、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7、形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教学重点:1、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
2、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3、形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教学难点:1、掌握标点符号正确使用的方法。
2、形成标点符号正确使用的能力。
教学设想:1、适当介绍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把握规律,了解方法。
2、注重学生练习,注重讲析、强化。
3、引导学生整理、积累、记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
5、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一位媒婆为一位秀才作媒,写了一张纸条告诉秀才女方的长相,秀才看了非常高兴,以为自己可以娶一个漂亮老婆,请你依秀才的想法加上标点符号: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可是结婚那天,一翻开头纱,秀才吓了一跳,新娘头发稀疏、一脸大麻子、两只大脚还长短不齐,秀才生气的找媒婆理论,媒婆却说:“我早就告诉你了!”请依媒婆的意思加标点: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可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显得多么重要。
二、考点解读标点符号虽然不是安徽高考的知识点,但是在作文评分标准中有“标点正确”的要求,同时,正确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也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
标点符号简称标点,分为两大类,一是点号,一是标号。
点号有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
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专名号。
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和语气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的一套符号,在汉语表达中,它对表情达意起着一种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阅读和写作都很重要,是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功。
其涉及的知识点可归纳为五个方面:1.能够正确理解语义,辨别语气,分析语言结构,这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前提。
2.掌握七种点号和九种标号的用法,这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基础。
3.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4.具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5.具有识别、改正错误标点符号的能力。
三、必备知识梳理标点符号用法的复习与备考,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辨认识别上。
首先应弄清楚16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知道哪几种在实际运用中易混易错,然后选择相应的练习题进行训练,通过练习,探求规律,掌握方法。
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1、弄清功用。
切实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独特功用,特别是对于那些易混淆的标点,更要掌握它们的用法,从而正确地使用和判断。
2揣摩语气。
判断句子的语气要从整个句子去考虑,不能只看其中的一些词语。
如有的句子虽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只能用句号,而不能用问号。
3、分析结构。
句子的结构影响着标点的使用。
如单句内部不能用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同样,复句的各分句之间,不能使用顿号。
4、紧扣语境。
标点在一定语言环境里有一些变通的用法。
如:①我们清楚地看到,上海广大人民群众在这次抗洪斗争中为江浙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同是动宾之间,一者用逗号,一者用冒号,为什么?①句用逗号的条件是,宾语是一个比较长的主谓词组,不用逗号隔开,读起来就会感到吃力。
②句用冒号的条件是为了强调宾语的重要性,因而把它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上。
5、理解句意。
审视标点的正误要和正确理解句意结合起来。
如:老杨同志,请您稍等一下!“稍等”说明语气比较舒缓,既然是语气舒缓的祈使句,那么末尾就该用句号,而不是感叹号。
6、留意套用。
所谓“套用”是指在标点使用时,有不少情况是点号和标号连在一起使用,最常见的有引号与句末点号的套用和括号与点号的套用这两种。
它们的位置关系都有一些要求,要留意。
7、注意区别。
如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容易和破折号中表示说明或注释的用法相混淆。
看一个例子:在下列句子的◇处加标点: ①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②这次职工代表大会有三项议程◇审议奖惩条例,通过三年规划,选举职工代表会理事。
③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④胡适的学术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替中国人民的敌人◇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起帮凶作用。
四个句子,似乎都有总说与分说部分,但①②句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③④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则应用破折号。
同时,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而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
从语气方面分析,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时,中间的停顿时间较长;而用破折号表示注释时,则没有停顿时间或停顿时间很短。
四、标点符号的用法(一)点号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
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1. 句末点号。
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1) 句号(。
) 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①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
(陈述句)②请把门关上。
(祈使句)③下课了。
(独词句)句子无论长短,只要结构完整,意思独立的陈述句,句后都应用句号停顿。
要特别提醒的是句中虽然有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若全句表达的是一个陈述的语气,句末必须用句号。
如:④他让我谈谈怎样做饭。
⑤我问他姓什么。
(2) 问号(?) 问号用在一句话未尾,表示疑问的语气。
如: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②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使用问号应注意:1、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
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例如:①在战争激烈的时候,我们不是曾经来回走在田野里寻觅野草来么?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2、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未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
如:①她是从四叔家里出去就成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②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如果选择项比较短,选择项之间的停顿也比较短甚至没有停顿,选择项之间也可以不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
如:你是走还是留?他是小王的哥哥还是弟弟?3、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析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如:①请你稍微挪一下凳子好吗? ②你来一下好不好?4、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未。
如:怎么啦,你?(你怎么啦?)你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我的小祖宗你到底去不去呀?)5、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如:①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
②我没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3) 感叹号(!) 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①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如:一旦扎下根,不怕遭践踏被蹂躏,还是一回回地爬起来,开出小小花朵来的蒲公英!歌唱吧,为迎接香港回归!②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也使用叹号。
如:祥林嫂,你放着罢!③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后也用叹号。
如;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④语气强烈的独词句、非主谓句和带有强烈感情的感叹词,都可用叹号。
如:长途! 飞机! 啊呀!你走错了。
⑤在称呼语、应答词和象声词后面,以及标语口号的末尾,如果带有强烈感情,也都用感叹号。
如:嗷妈妈!唉!啪啦啦!为考取名牌大学而努力奋斗吧!使用感叹号应注意:①语气平和,表达感情相对弱的用逗号:啊,这不是我二十多年来时时记起的故乡吗?②叹号有时叠用:生活条件很差,疾病!严惩!!生命垂危!!!③若感叹部分作了陈述句的成分,则不可用:这人使大家觉得他多么老实,多么积极啊。
2. 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1) 逗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①复句中,分句内部或分句中间,经常用逗号。
如: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②句子主语较长,或主语虽短,但需要强调时,或主语后带有语气词时,主语后要用逗号。
如;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他,就是我们班主任刘老师。
你啊,真不争气。
③句子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后面有时要停顿,就用逗号。
如;这洋八股,鲁迅早就反对过的。
④句子宾语较长时,前面用逗号。
如: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
⑤状语在句首,状语之后用逗号。
如:眨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草已经准备好!⑥用在倒装句子成分之间。
如:出来吧,你们!(主谓倒装)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菇奋郁郁的。
(定语后置)我们的祖国正高速度地向前跃进,沿着胜利的道路。
(状语后置)⑦用在并列词组之间。
如: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
铅笔,橡皮,电子计算器,各式圆规,大大小小的塑料三角尺,占据了半张办公桌。
水稻、小麦、棉花,化肥、石油、煤炭,这些都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
(大并列之间套小并列)⑧用在关联词之后。
如:他现在还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
⑨句子中的特殊成分,一般要用关联词把它们和别的成分分开。
如:老李,我们的班长,昨天进京受奖去了。
.......(同位词)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
(插入语) (2)分号(;)表示分句内部已有停顿(逗号)的分句间的停顿,来揭示句中的层次关系。
①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如: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②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
如: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转折关系)早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用在因果关系句中表示两层意思)使用分号应注意:①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