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本故事:小乌龟看爷爷
中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教案
![中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34c80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1d.png)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乌龟去看爷爷的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学会尊敬老人。
难点:帮助幼儿运用词汇描述小乌龟看爷爷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图书、卡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提高表达能力。
3.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小乌龟、爷爷的图片;小乌龟回家的路线图;草地、河流的背景图。
2. 材料:小乌龟手偶;小乌龟回家的路线卡片。
3. 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小乌龟手偶,引导幼儿说出小乌龟的特点。
2. 故事讲述:教师运用图片、图书等教具,讲述小乌龟看爷爷的故事。
3. 故事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乌龟看爷爷的过程,鼓励幼儿描述小乌龟回家的路线。
4. 情景表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幼儿扮演小乌龟,教师扮演爷爷,进行互动表演。
6. 作业:让幼儿根据小乌龟回家的路线图,画出小乌龟回家的路程。
7. 课后反思:教师总结教学效果,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六课时:学习生词和句子内容:学习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如“爷爷”、“小乌龟”、“草地”、“河流”等;学习句子“小乌龟慢慢爬”、“爷爷笑着迎接小乌龟”等。
安排: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让幼儿认读生词和句子,加强记忆。
2. 第七课时:情景对话练习内容: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情景对话练习,如“小乌龟遇到兔子”、“小乌龟过河”等。
安排: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对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第八课时:绘画活动内容: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画出小乌龟看爷爷的场景。
安排:提供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进行绘画创作。
4. 第九课时:手工制作内容:制作小乌龟手偶。
中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教案及反思
![中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5a4a11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9.png)
中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感知小乌龟去看望爷爷的过程。
2. 能够正确发准“龟、爬、湖”等词语的字音,并理解其意思。
3.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语言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小乌龟看爷爷》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2. 学习生字词:龟、爬、湖、快、慢、礼物、高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能够表达小乌龟去看望爷爷的过程。
2. 教学难点:让幼儿正确发准“龟、爬、湖”等词语的字音,并理解其意思。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故事图片。
2. 生字词卡片。
3. 小乌龟手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课件或故事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名字《小乌龟看爷爷》。
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小乌龟看爷爷》,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幼儿认读、跟读,帮助幼儿掌握生字词的发音和意思。
4. 角色扮演:教师带领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体验故事情节。
5. 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部分,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7. 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给爸爸妈妈讲《小乌龟看爷爷》的故事。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对生字词的发音掌握不够准确,个别幼儿在表达时存在语言障碍。
针对这一问题,我应在课后加强对幼儿的个别辅导,帮助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和交流能力,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2. 评估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3. 检测幼儿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是否能够正确发音并理解其意思。
七、家园共育1. 教师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
小乌龟看爷爷小班语言教案
![小乌龟看爷爷小班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048d7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4.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理解故事中小乌龟去看望爷爷的过程。
3. 教育学生学会关心长辈,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小乌龟看爷爷》:讲述了一只小乌龟在父母的鼓励下,克服困难,去看望爷爷的故事。
2. 词语:小乌龟、爷爷、爸爸、妈妈、困难、鼓励、看望等。
3. 句型:小乌龟说:“我要去看爷爷。
”爸爸说:“孩子,路上小心!”妈妈说:“祝你一路顺风!”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故事情节,能够简单描述小乌龟看爷爷的过程。
2.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学会关心长辈。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片。
2. 教学卡片(包含故事角色、词语、句型等)。
3. 录音机、故事音频文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故事音频,引导学生听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讲述故事:利用课件或图片,讲述故事《小乌龟看爷爷》,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仿故事中的对话,加强口语表达能力。
4. 词语学习:教授故事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跟读并掌握。
5. 句型练习:运用句型进行口语练习,让学生学会表达关心长辈的情感。
6. 总结:通过故事讲解,引导学生学会关心长辈,培养尊老爱幼的美德。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小乌龟看爷爷》,表达对长辈的关心。
六、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访问活动,让学生扮演小乌龟,去拜访自己的爷爷或奶奶,体验亲情。
2. 鼓励学生绘画或制作小乌龟的手工作品,展示自己的创作能力。
3. 举办故事分享会,让学生向同学们讲述自己家庭的故事,增进同学间的交流。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倾听、发言、角色扮演等。
2. 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口语练习中的表达准确性、流畅性等。
3. 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中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教案
![中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0a818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7.png)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能够简单描述小乌龟去看爷爷的过程。
2. 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达的能力,提高语言理解力。
3. 学习乌龟的品德,懂得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小乌龟看爷爷》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2. 学习生词:乌龟、爷爷、小河、桥梁、鱼儿等。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小乌龟看爷爷》。
2. 生词卡片。
3. 画有乌龟和爷爷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或图书《小乌龟看爷爷》,引起幼儿兴趣。
2. 讲述故事:简单讲述故事情节,让幼儿了解小乌龟去看爷爷的过程。
3. 重点讲解:讲解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如乌龟、爷爷、小河、桥梁、鱼儿等,让幼儿掌握。
4. 情景表演:分组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扮演故事角色,加深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理解。
5.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小乌龟的品德,如尊老爱幼、勇敢、坚持等,让幼儿学会欣赏和模仿。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小乌龟看爷爷》的主要情节。
2. 家长协助幼儿用生词卡片进行认读练习。
3. 家长引导幼儿讨论小乌龟的品德,培养幼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倾听、表达和互动。
2. 评估幼儿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理解程度,以及生词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幼儿对小乌龟品德的认识和践行情况,如尊老爱幼、勇敢、坚持等。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小乌龟手工制作活动,加深对乌龟形象的认识。
2. 开展乌龟运动会,让幼儿体验乌龟爬行的乐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邀请家长参与故事角色扮演,增进亲子关系,共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习惯,提高课堂纪律。
3. 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语言教案《小乌龟看爷爷》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幼儿园语言教案《小乌龟看爷爷》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6c0ab9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f.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幼儿园语言教案《小乌龟看爷爷》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小乌龟看爷爷》,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关爱家人,培养幼儿的亲情观念。
教学重点:1. 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小乌龟的情感变化,引导幼儿体验关爱家人的情感。
2. 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积极参与、主动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小乌龟看爷爷》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2. 故事中涉及到的亲情观念和家庭关系。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卡片等教具,帮助幼儿观察、理解故事内容。
2. 情境体验法:设置情境,让幼儿参与其中,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和亲情观念。
3. 引导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故事动画《小乌龟看爷爷》,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2. 讲述故事: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小乌龟看爷爷》,引导幼儿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3. 讨论故事:引导幼儿围绕故事内容进行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亲情观念。
4. 情境体验:设置情境,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亲情之情。
五、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小乌龟看爷爷》,感受家人的关爱。
2. 鼓励幼儿绘画一幅关于家人的画作,培养幼儿对家人的情感。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关注幼儿在讨论、情境体验等环节的表现。
针对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在作业设计方面,注重培养幼儿对家人的关爱,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感受亲情之情。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兴趣。
中班语言活动《小乌龟看爷爷》
![中班语言活动《小乌龟看爷爷》](https://img.taocdn.com/s3/m/8d8e9c7c2b160b4e777fcf07.png)
中班语言活动《小乌龟看爷爷》(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小乌龟关爱爷爷的感情,激发幼儿关爱爷爷的行为2、观察图片,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讲述苹果树变化的过程活动准备:挂图18号磁带机录音机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用完整的句子讲述故事3、难点:观察图片,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讲述苹果树变化的过程活动过程1、引入主题猜谜语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好不好?身披盔甲慢慢爬,爱缩脑袋寿命长。
(猜一个小动物)这只小乌龟它想爷爷了,想去看看爷爷,你们知道一路上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吗?那,小乌龟去看爷爷,一路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2、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出示挂图讲述故事。
师:小乌龟想爷爷了,他说:我要去看爷爷,顺便给他送去一颗苹果树师:小乌龟走啊走啊,背上的果树发生了哪些变化?(苹果树长高了,开花了)师:走啊走啊,小乌龟走得慢,苹果树开花了。
你们看谁来了?幼:蝴蝶来了、蜜蜂来了。
师:背上的果树还发生了哪些变化?幼:苹果树长满叶子,结苹果了,小鸟飞来了师:爬啊爬啊。
小乌龟爬得慢,结出了小苹果谁来了?幼:小鸟来了、大鸟来了师:果树还发生了哪些变化?(苹果成熟了,可以吃了、、、、、)师:爬啊爬啊,苹果成熟了,爷爷的家到了。
师:这一路上苹果树发生了什么变化呀?师:苹果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小结:小乌龟爬得很慢,爬了很长时间才到了爷爷的家,瞧!背上的苹果树都开花结果了3、完整欣赏故事,尝试看图讲述故事师:乌龟看爷爷,路上发生的事情有趣吧?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师:下面请小朋友看着图片,一起来讲一讲《小乌龟看爷爷》的故事,会讲的小朋友声音可以讲得响一点哦!师:爷爷看到了小乌龟,他为什么很高兴?师:你喜欢小乌龟吗?为什么?小结:懂事的好孩子,会关心自己的爷爷。
师:老师也喜欢小乌龟,我知道你们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你们是怎样关心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呢?课后延伸:幼儿用书。
中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教案及反思
![中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d47b7c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d.png)
中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能够简单描述小乌龟去看望爷爷的过程。
2. 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小乌龟看爷爷》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2. 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讨论故事中的家庭关系,引导幼儿尊敬长辈,关心家人。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小乌龟看爷爷》。
2. 角色头饰:小乌龟、小兔子、爷爷等。
3. 图片卡片:小乌龟、爷爷、家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与家人相处的趣事,引导幼儿关注家庭关系。
2. 讲述故事:播放故事课件或朗读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参与故事表演,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家庭关系,让幼儿认识到尊敬长辈、关心家人的重要性。
5. 总结: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鼓励幼儿在家庭中积极表达对长辈的关心和爱意。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回顾教学过程,评估幼儿在倾听、表达和家庭观念方面的提升。
2. 教学方法: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教学内容:考虑是否有必要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幼儿的需求和兴趣。
4. 教学改进: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幼儿在倾听、表达和参与角色扮演等方面的表现。
2. 幼儿反馈:收集幼儿在活动结束后的感受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故事和活动的喜爱程度。
3. 家长沟通: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幼儿尊敬长辈、关心家人的教育成果。
七、教学拓展1. 家庭作业: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讲述家族成员之间的故事。
2. 主题活动: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家庭聚会、尊敬长辈的日子等,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尊敬长辈、关心家人。
中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教案及反思
![中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f8cd68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d.png)
中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听懂故事内容,理解小乌龟去看爷爷的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简单地复述故事情节。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尊重长辈、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小乌龟去看望爷爷,经历了一系列的困难,但最终成功到达爷爷家。
2. 故事重点:让幼儿理解小乌龟在去看爷爷的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以及它是如何克服的。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小乌龟和小鸟的手偶、乌龟和小鸟的图片。
2. 环境:安静舒适的故事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要讲的故事《小乌龟看爷爷》,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故事讲述:教师用课件和手偶生动地讲述故事,让幼儿观察小乌龟和小鸟的行为。
3. 故事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乌龟在去看爷爷的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以及它是如何克服的。
4. 故事复述:教师邀请幼儿简单复述故事情节,检验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故事过程中的反应,及时引导和启发幼儿的思考。
2. 在故事讨论环节,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言,培养幼儿的表述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 对于故事内容的延伸,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相关的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孝顺父母、尊重长辈的品德教育。
六、教学延伸活动:1. 手工制作:让幼儿用纸壳、彩纸等材料制作小乌龟或小鸟的手偶。
2. 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小乌龟去看爷爷的路上遇到的风景。
3.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培养幼儿的的表现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过程中的反应,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 通过故事复述,评估幼儿对故事情节的记忆力。
3. 在教学延伸活动中,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和创作能力。
八、教学建议:1. 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使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小乌龟看爷爷》教案8篇
![《小乌龟看爷爷》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2261f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e.png)
《小乌龟看爷爷》教案8篇教案的提前准备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确保课堂目标的达成,一个清晰的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明确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活动更加有的放矢,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小乌龟看爷爷》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小乌龟看爷爷》教案篇1【设计意图】《小乌龟看爷爷》这次活动把小乌龟行动缓慢的特征融进了一个饱含亲情的故事情节中。
这个活动目的在于通过理解故事、讲述故事等引导幼儿开展活动,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激发对周围人的情感。
为此,我在设计中,我着眼于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为切入点,让幼儿通过观看课件画面,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和老师共同讲述故事,进行故事表演,突破老师讲幼儿听的传统讲故事的方式。
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不注意对他们进行爱的情感教育,也不注意自身的修养,使得这些孩子只知索取,不知给予,表现出缺乏爱心,为此我在目标中加了让幼儿体验亲情懂得如何关心周围的人。
通过故事激发他们爱周围人的情感,活动最后让幼儿以爱爷爷为支点延伸到关心爱周围的人。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中的小乌龟因行动缓慢而发生的趣事,体验角色之间的亲情。
2、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大胆表述。
3、体验关爱长辈的情感。
【活动重点】通过图画,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课件、动物头饰若干、小动物贴绒教具。
【活动过程】一、播放课件,感知故事内容。
1、猜谜语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有一个小动物身上有个大罗锅,走起路来慢悠悠)2、播放课件,感知故事内容。
3、教师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面有谁;小乌龟带了什么礼物去看爷爷;路上碰到了谁,他们说了什么话;小乌龟带了礼物看爷爷,爷爷心里是怎么想的。
二、学讲故事中的对话。
教师边讲边出示教具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并学讲故事中的对话和短句。
1、出示小乌龟教师讲我很想爷爷了要去看爷爷,给他带一颗苹果树请幼儿学说一遍。
2、教师继续出示教具小蝴蝶和小鸟说你要去干什么啊小乌龟说我要去看爷爷给他带一颗苹果树去请幼儿学说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幼儿园- 小乌龟看爷爷.doc
![幼儿园- 小乌龟看爷爷.doc](https://img.taocdn.com/s3/m/16987e43581b6bd97f19eab8.png)
小乌龟看爷爷活动目标:1、通过果树开花结果,感知小乌龟行走缓慢的特征。
2、理解故事内容,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讲述。
3、体验小乌龟给爷爷带来快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小乌龟看爷爷的卷轴画小乌龟图片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猜猜是谁呀?(出示小乌龟)小乌龟有什么本领?(学小乌龟爬)小乌龟爬行的速度怎么样?2、小乌龟要到什么地方去?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二、途中的变化1、小乌龟背了什么?这棵树长的怎么样?(这棵树没有树叶,只有树干和树枝)它为什么要背着树呢?那我们继续跟着小乌龟,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2、小乌龟走路的速度怎么样?走啊走啊,这棵树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棵树开花了,把谁引来了?它们来干什么?3、小乌龟继续往前走,走啊走啊,会发生什么事?花朵怎么了?刚才小乌龟走啊走树就开花了,现在走啊走怎么就花谢了,结出果子来呢?那是怎么回事呢?(小乌龟爬行速度慢,经历了很长时间,所以苹果树都慢慢开花结果了。
)现在谁来看果树了?他们来干什么?4、小乌龟现在到什么地方了?原来小乌龟要到爷爷家呀。
这回果树又怎么了?它是一棵什么树?原来小乌龟背了一棵苹果树。
5、小乌龟在路上发生的事还是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遍故事吧,故事的题目叫《小乌龟看爷爷》。
三、完整欣赏故事1、小乌龟只是去看爷爷,可是他背上的苹果树为什么会经历了开花、结果,成熟这么长的一个过程呢?小结:小乌龟动作慢,小朋友做事不学小乌龟,大家都要快快的。
2、到了爷爷家,爷爷看见小乌龟带来的苹果树心里怎么样?你喜欢小乌龟吗?为什么?3、小乌龟真是个孝顺的孩子想爷爷了就带了苹果去看望。
那我们小朋友想爷爷奶奶的话,会怎么样啊?小结:我们小朋友都那么爱自己的爷爷奶奶,他们是最疼爱我们的人了。
以后我们去爷爷奶奶家做客,也带上一些礼物,爷爷奶奶肯定很开心。
四、课后反思:这个活动后发现有几点不足:在卷轴式图片上的小树苗可以稍稍添加一些小绿芽,这样幼儿就能更容易的分辨出这是一棵小树苗,在画卷中的颜色可以明显一些,不要都是绿色的;在上课的时候,自己还可以放松一些,不要总是把小乌龟拿在手里;在完整听故事提问后可以小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