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局面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优质课件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选贤任能。
孟子,战国时期儒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 倡“仁政”治国,提出 “春秋无义战” ,倡导
“自然资源”持续利用
的思想。
主张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人能认识自然规律,要
荀子
按自然规律办事
孟子、荀子 其中哪一个主张保护环境?
(可持续发展)
孟 子
历史七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在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 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 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 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
——易中天
学习目标
1.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 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的原理理解这一现象。
代表人物 孟子 荀子 墨翟(墨子) 韩非 (韩非子)
代表作 《孟子》 《荀子》 《墨子》
主要思想观点 “仁政”,民贵君轻 实行“礼治”
“兼爱”“非攻”;选贤能 之人治国;提倡节俭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 《韩非子》 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无 为而治;人生应追求精神自 由,保持独立人格;发展了 老子的思想
历史地位: 道家学派创始人。
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 老子思想: 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 转化; 善于从正反两方 面思考问题。
《道德经》 学说记录:
动脑筋: 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 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 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 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想 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它 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 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 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共28张PPT)
再见
问题探讨
孔子的三段话,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 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 才能学有所成。
新课讲解
畅想天地
问题探讨
三、百家争鸣
什么是百家争鸣?百家 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问题探讨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和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 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主要 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民家、 纵横家、兵家等。
合开发项目真正成了“德政工程”、“民 心工程 ”。 *县是沿淮农业大县,也是国家扶贫工 作重点 县,国土 面积×× ××平 方公里,耕地 ×××.××万亩,总人口×××万人,其中 农业人 口×××.×万人 。我县 自××× ×年被 列 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以来,切实 加强领 导,不断 加大综 合治理 开发力 度,农 业 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农产品产量得 到明显 提高,农 民收入 得到不 断增加 ,农业 综
韩非
新课讲解
《韩非子》书影
问题探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你认为孟子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精神?
矢志不移,意志坚定,正直高洁,不阿谀奉承的精神。
问题探讨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各派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
并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相互辩论,相互抨 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促进了思想文化的 繁荣。
荀子
问题探讨
孟子、荀子 其中哪一个主张保护环境? (可持续发展)
荀子
新课讲解Biblioteka 庄子 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 学派代表人物,主张顺其自 然,“无为而治”。
庄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共27张PPT)
老子
姓 名:
年代: 国籍:
春秋时期 楚国
《道德经》书影
李耳
创立的学派: 道家学派 思想观点:
顺应自然 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 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政治主张:
约公元前571年~公 元前471年
“无为而治”
重要著作: 地位:
《道德经》 (道家的经典)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 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 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 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易中天
课堂练习
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B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C ) A.《春秋》 B.《尚书》C.《论语》D.《诗经》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 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孔子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 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一、孔子和儒家学说
儒家学派代 表人
孔 子
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 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世界 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晚年到鲁 国,主要从事教育和编订古籍工作。 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 城北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2、 “诸子百家”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旧的社会制度 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3、 “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哪些派别?
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影响最大。
三、百家争鸣
4、 “诸子百家”为何而“争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上册 第 8 课 百家争鸣
层面 个人 家庭 政府
日常规范 用礼仪规则来要求自己,可以不犯错误 父母健在时,要对他们表示尊敬和爱戴 君主遵守礼仪规则,臣民就听从他召唤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9/14/2019
18
12.近年来,我们的党和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同时要求各地公安机关 配枪上岗,对涉嫌恐怖主义的行为毫不手软。这样的执政理念体现了( )
23
(4)春秋战国是诸侯割据争霸、战争硝烟频仍的时期。关于战争,各家观点 不一,请浅谈墨家(墨子)和儒家(孟子)的看法。 墨家(墨子):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儒家 (孟子):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9/14/2019
24
【生活之窗】 (5)“热爱学校,爱护校园”是每一位学生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美德。但平 时在校园内,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花木被折断、桌椅被破坏、 门窗玻璃被打破等。针对校园内破坏公物的行为,请你分别用儒家、法家 的思想观点来加以分析,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儒家:损坏公物是品德问题,可以说服教育。法家:损坏公物是违法行为, 应严厉惩戒。认识:说服教育是主要方法,纪律惩罚是辅助手段,两者相 结合,对学生形成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都起着重要作用。
9/14/2019
11
5.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说明( ) C
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
C.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9/14/2019
12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言论。孔子的言论被其弟子 整理成哪一本书( C)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礼记》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08课百家争鸣-1-课件
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
后世影响极大。
三、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产生的含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 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 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2、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百家”主要指 哪些学派?各派代 表人物有哪些?
2
、 主
儒家
要
兵家
思
想 派
墨家 道家
别 、
法家
代
表
孔子
人 物
老 子
及
孙武
其
思
墨子
想
孟子
韩非子
庄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 ,希望人们互助互爱, 反对以大欺小、倚强凌 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 义战争。
《墨子》书影
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亚圣 孟子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 一切战争;
• 名丘,字仲尼,
• 春秋末期鲁国人,
• 儒家学派创始人,
• 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 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 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 史文化名人之一
2、思想核心
核心思想是 “仁”
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主张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 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3、政治思想
主张“以德治国”; 爱惜民力,体察民情
2016年秋最新人教版七上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八课 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导航
1
掌握老子开创额道家学派以及他的主要思想主张
2
掌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 他在思想、教育领域的重要成就
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统治者应体恤民意,爱惜民力,社会就和谐。
孔子像
政治主张
为政以德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反对苛政,统治者要实行德政,使人民信服,社会才会稳定。
材料研读
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 望阶争按级鸣照本”阶指旧级当的的时贵利代族益表等和各级要阶体求层系,,开对各始宇派瓦宙政解、治.新社力兴会量的对的土万学阶事者层万或崛物思起作想。出家解都释希, 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文化 私学的兴起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含义: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 艳的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它是这一时期的变化在思想上的反映。
“无为而治” 《道德经》(道家的经典)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思想的精华是朴素辩证法
难—— 易 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长—— 短
间 的
——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高—— 矮
事 物
强—— 弱
都 有
老子“满齿不存,舌头犹在”。 “大道无形,道在口中。”
——要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前—— 后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体现出民本思想。 有利于改善民生;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 气。这些对今天提倡的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政治主张
以礼治国,恢复周礼来维系社会秩序。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29张PPT)
总结:核心思想“仁”
爱心和同情心 •仁者爱人
人际关系的准则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政治主张
• 以德治国,爱惜民力,体 察民意
• 反对苛政,实行德政
教育主张
打破教育垄断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教育的原民则间和发教展育方法
《论语》
• 有教无类 • 因材施教 • 温故而知新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
孔子 孟子 墨子
韩非子 庄子
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1.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 的根本原因。
2.分春型裂秋时的战期国,政时 社局期 会正 变和处 化社于 剧会社 烈会 ,变天转革时代, 造成下未思定想,和学术言氛论围空的前空自前由,自由。
导致思想文化空前繁荣。
著作 《庄子》
法家学派代表人
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
法令、权术、威 势
生平 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学说的 创始人。
思想主张
1、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 权术和威势;
2、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 义; 3、提倡法治,提出建立中 央集权专制统治。
著作 《韩非子》
兵家学派代表人
孙子
生平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 末期齐国人。春秋末期著名军事 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 。
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要从 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体现了辩证思想)
《塞翁失马》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相互转 化
《塞翁失马》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认为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 折断,过刚易折,唯有以柔克刚。
老子的思想主张
1、世间万物运行自有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课标要求:1.了解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儒墨法家的基本主张。
2.知道孔孟荀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3.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的意义。
4.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
重难点:百家争鸣;孔孟荀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名词解释:百家争鸣“百家”泛指数量多;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这里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各派争艳的情况。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产生了儒、法、道、墨、兵等各种思想流派。
各派著书立说,各抒己见,相互辩论,学术繁荣,后世称之为百家争鸣。
课文解读:一、百家争鸣的原因1.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的出现。
2、具体体现:经济: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政治: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战争;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阶级关系:诸侯士大夫(新兴的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思想文化:学在官府为学在民间,学术下移,私学兴办3、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二、代表人物1、老子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
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
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1)老子名片(2)老子思想2、庄子孔子请教老子孔子拜访老子后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
“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
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8课 百家争鸣 (共24张PPT)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急剧变化 ,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各学派纷纷著书
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1)请你说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诸家代表人物各一名。 孔子、墨子、老子、韩非。 (2)上述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位?说出你的理由。
(3)你觉得上述人物中的哪些观点值得被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
(3)最能体现他的思想观点的寓言故事是( B ) A.守株待兔 B.塞翁失马 C.刻舟求剑 D.愚公移山 (4)他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用?请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有用。使人认识到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 可能会被弱者打倒;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
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等。
3.孔子关于“仁”的学说有利于( )B A.强化君主的专制
B.建立和谐社会
C.启发人思考问题 D.实现富国强兵 4.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对教育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 )C A.主张“为政以德” B.按出身贵贱招收门徒 C.主张“因材施教”
D.以《论语》作为教材
5.明朝状元赵秉忠在《状元卷》中提出“天民说”,认为皇帝必须爱护人 民,否则就违背天意。这一观点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 A.无为思想 B.法治思想 C.非攻思想 D.民本思想 6.近年来,我们的党和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同时要求各地公安机关配 枪上岗,对涉嫌恐怖主义的行为毫不手软。这样的执政理念体现了( )A ) D
D.《韩非子》
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 “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 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
第8课 百家争鸣(精美实用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精美实用课件(部编版)
贰·孔子和儒家学说
二、孔子
1.人物简介
孔子像
阅读教材P38-P39,完成以下关于孔子的简介
姓名 生活年代
国籍
地位
职业 著作
人物简介 孔丘
春秋后期 鲁国
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
官吏、学者、教师 《论语》(弟子整理)
二、孔子
2.思想核心
从以下孔子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 强调仁是需要考虑什么。
意孔见子,在三教思学而中行,。”发现和总结出了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的
教学原则和方法。比如在《论语》中,我们学到的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孔子
5.文化贡献
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思想由其弟 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 想作出巨大贡献
第二单元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 和社会变革
课标要求: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
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 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 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学习目标:
1.通过教材梳理和史料解读,能说出 老子和孔子的生平、思想和代表作。 2.通过回顾所学知识,能回忆说出春 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 期思想文化和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 3.通过表格归纳,能说出战国时期不 同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张,理解百家 争鸣的意义。
孔子学院全球分 布图
叁·百家争鸣
回顾所学知识,说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领域
主要变化
政治
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瓦解、各国纷纷掀起变法 运动
经济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41张PPT)
思想碰撞
你觉得哪个学派的观点和主张最能适合当时新兴地主阶 级的需要?
法家。各国为了发展封建经济,纷纷在国内变法,以严刑峻 法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法家主张最能顺应统治者的需要。
“诸子百家”为解决社会问题,提出各种主张和方略,并不断辩 论,取长补短,相互影响。对此,你有何感触?
1)我们应该学习诸子先贤们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 培养自己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墨子名片
墨子: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 始人。思想主张: “兼爱”:要求人们互爱互利; “非攻”:反对掠夺战争,残害生命; 尚贤: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节俭:提倡勤俭节约。
孟子
孟子名片
“亚圣”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 人物。思想主张: 提倡实行“仁政”,轻徭薄赋; 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提出“春秋无义 战”。
“兼爱”;“非攻”;选贤;节俭 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结束语
春秋战国时期各大家的思想的碰撞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 化特征,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进取,希望同学们接过前 辈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创造百家争鸣、百花齐 放的盛世景象!
问题思考: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参考答案: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 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探讨自然、社会和人性,提出各种治 国方略和政治思想,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荣。再者,百 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也有力地 促进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总之,百家争鸣形成了 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分析】 〔一〕课标要求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二〕设计思路本课教学设计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以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聚焦历史学科核心概念的设计理念,秉承以学生为本,教师引导,重视学生课堂生成,结合部编版历史七年级 上册教科书,着重把握重难点内容,围绕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以及百家争鸣的影响实施教学。
〔三〕教材分析《百家争鸣》为统编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五课。
课标要求: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从宏观上讲,春秋时期,生产力提高,王室衰微,社会动乱。
进入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社会更加动乱,原有的制度分崩离析。
在此社会大变革的形势下,思想文化领域空前繁荣,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本课内容讲述了中国两千多年以前出现的以儒、墨、道、法四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这不仅在当时促进了思想学术的繁荣,而且为中国传统文化开展奠定根底,乃至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为人处世产生巨大影响力。
因此,本课的核心概念是思想的变革与秩序的重建。
由此,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孔子及其思想,以及百家争鸣中主要思想流派的思想主张。
从微观上讲,本课共分为三目,分别为:“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其中“老子〞和“孔子和儒家学说〞反映了道家和儒家思想学派在春秋时期的发端;而“百家争鸣〞则是战国时期各思想流派争鸣到达了空前的程度,春秋时期的思想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根底。
据此,为了帮助学生更有利于理解教材,我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整合后的标题为:①“百家争鸣的奠基〞;②“百家争鸣〞的主要思想流派;③“百家争鸣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学生。
关于“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通过观看动画片、影视剧等方式,对孔子有初步的了解,知道一些诸子百家相关的寓言故事,具有一定的知识储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8课 百家争鸣
(3)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 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4 评价: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5 相关书籍: 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6 学说影响: 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 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8课 百家争鸣
【特别提示】 孔子的思想经过历代改造,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在中国传 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思想对今天建设和 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第8课 百家争鸣
助学资料❸
孔子的教育言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 思想主张 (1)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 ,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 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 德规范。 (2)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 察民意。
第8课 百家争鸣
(3)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 会才会稳定。 3.教育成就❸ (1)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 无类”❹,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 育在民间的发展。 (2)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 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第8课 百家争鸣
【史论术语】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最早由老子提出。老子认为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部编本初一上历史 (8)百家争鸣
孔子像
一、孔子和儒家学说
2、主要贡献:
(1)政治思想:
孔子
①仁:“仁者爱人”,反对苛政刑杀, 提倡和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礼:“克己复礼”、贵贱有序;
③德:“为政以德”。
[1]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2]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论语·为政》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 语·学而》; [5]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 语·述而》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7]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
福建老君像
《道德经》英文版
一、孔子和儒家学说
1、孔子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
人。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 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称为 “圣人”。他的言行记录在 《论语》一书中。孔子曾这 样形容他的一生:“吾十有 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
《论语》
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 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 名人之首。 世界第75位诺贝尔奖获得 者评价孔子:“人类要在21世 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 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孔子在柏林 孔子在汉城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制作战国著名思想家名片
墨 子 生活时期: 历史地位: 主要思想、成就: 孟 子 生活时期: 历史地位: 主要思想、成就: 庄 子 生活时期: 历史地位: 主要思想、成就:
荀 子 生活时期: 历史地位: 主要思想、成就:
韩 非 生活时期: 历史地位: 主要思想、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争鸣是指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 现及各家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孟子 儒家
墨子 墨家
庄子 道家
韩非子 法家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教师过渡讲解
时间轴中学历史
春秋
战国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秦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自主学习,构建结构
难点:如何理解诸子百家思想,
2
形成唯物史观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01
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02
自主学习,构建结构
03
主题探究,精讲点拨
04
及时检测,巩固反馈
05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总结视频信息,初步感知百家争鸣概念、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教师过渡讲解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02
下就能太平。
03
主要作品:《道德经》(即《老子》)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主题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主题一:走进老子朴素辩证的世界
教师过渡讲解
受中国的孔子和孟子的影响“很大”,
而受老子的影响则是“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 父、智慧之父,是世界文化 名人,也是世界百位历史名 人之一。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
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
学习目标及落实途径孔子有一定的前认知,可以
结合小学学过的相关故事展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年级学生思辨性不强,要利用史料阅读,帮助学 02
生辩证看待诸子思想。
学情下的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分析
1
重点: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
实是再合适不过了。我们称他为“孔夫子”,而
“子”就是“先生”的意思。
材料一
——摘编自费正清著《费正清中国史》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主题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主题二:解读孔子弘毅人生的思行
4.大学之道 杏坛至乐
史料解读: 材料三:
法家 战国 韩非子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韩非子》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自主学习,构建结构
二、构建知识结构
百家争鸣
春秋后期 老子 孔子
发端 继承与发展
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主题探究,精讲点拨
01
探究主题一
走进老子朴素辩
证的世界
02
探究主题二
解读孔子弘毅人
生的思行
03
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
下汲桶,唾手可得。
——尼采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主题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主题二:解读孔子弘毅人生的思行
1.三十八字总结一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 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
——《论语》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一、表格梳理先秦思想家成就
学派 时期
代表 人物
思想主张
春秋 孔子 “仁”“礼”、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儒家 战国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战国 荀子 “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春秋 道家
战国
老子 朴素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庄子 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墨家 战国 墨子 兼爱、非攻
作品
《论语》 《孟子》 《荀子》 《老子》 《庄子》 《墨子》
本课主要有三个子目录,即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 争鸣。三个子目录之间存在着历史发展内在的递进逻辑关系。
微观 层面
关注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 高抱负和理想,以及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学习目标及落实途径
课程标准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老子》
讲生平、听故事、学思想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主题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主题一:走进老子朴素辩证的世界
教师过渡讲解
老子(李耳)主要思想成就
提出朴素辩证法思想: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
01 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对立面,而且对立面可以相互转
化(朴素的辩证法)。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1
目 录
5
分析教材地位与作用
2
学习目标及落实途径
3
学情下的重难点突破
4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教学效果及反思评价
分析教材地位和作用
宏观 层面
春秋战国时期单是击社此处会添大加标动题荡的时期,学术自由,思想空前繁 荣,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中观 层面
探究主题三
辨析诸子百家的
思想争鸣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主题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主题一:走进老子朴素辩证的世界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老子
历史小故事: 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
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 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 软的舌头却还在!”
人法地,地法人,天法道, 道法自然。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 往来。
听故事:苛政猛于虎 孔子和弟子子路路过泰山 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 女 ,当地虎患严重,她的亲 人都被老虎咬死了,她在墓 碑前不停的哭泣。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主题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主题二:解读孔子弘毅人生的思行
4.大学之道 杏坛至乐
史料解读:
材料二: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育家,在
东亚一直被视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确
主题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主题二:解读孔子弘毅人生的思行
2.艰难时世 志存高远
史料解读: 材料:
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主题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主题二:解读孔子弘毅人生的思行
3.天地立心 生民立命
史料解读: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主题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主题二:解读孔子弘毅人生的思行
3.天地立心 生民立命
史料解读: 材料二: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 材料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主题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主题二:解读孔子弘毅人生的思行
3.天地立心 生民立命
学习目标及落实途径
01 学习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等基本史实,感知春秋战国学术
自由、思想发展的繁荣。 02
识读《老子》《论语》,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辩证分析
老子、孔子的思想。 03
通过史料研读,学习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学会运用唯物史观
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历史现象。
04
了解百家争鸣,弘扬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学习先贤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