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修理技术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修理技术标准

1 模具的拆卸与清洁

1.1 拆卸部件必作相应标识,标识必须唯一,不得重复。

1.2 镶块或冲头拆卸时,与相应安装位置作一一对应标识。

1.3 防反措施,拆卸后必须作标识,以免安装出错。

1.4 拆卸后部件摆放整齐,螺钉、弹簧、胶垫等散件必须用盒装好,统一保管。

1.5对主要工作部件应作防护措施,如凸模刃口、凹模刃口、冲头,防止他人不小心损伤。

1.6模具拆卸后必须清洁干净,并作一定的保养。

2 模具的检查

2.1除对送修单位修理问题的检查确认外,必须自己检查所有部件工作状态是否良好。检查中若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修理技术员作相应问题处理。

2.2其它检查:模具修理单图号和模具标识图号是否一致,若有异议,核查清楚后加以更正;各部件油漆颜色是否清晰,若不清晰需按标准刷涂油漆颜色,保持模具原始状态。

3 现场修理

3.1生产现场:若出现小问题或故障,由工装制造车间修理人员到模具使用现场,根据情况修理,恢复模具正常工作状态。非专业维修人员或未经专业维修人员允许,不可自行拆模维修。

3.2 现场修理模具的验收:现场试冲,制件合格,由冲压操作员工和冲压技术员认可。

4冲裁类模具的专业修理

4.1刃口出现崩刃、啃坏刃、刃口钝化的修理

①崩刃、啃坏的部位需进行补焊修理,选择与母体材料相近的焊条补焊,补焊必须牢固可靠;刃口钝化的,对刃口面进行平模或手工修磨。

②模块断裂、开裂、模块刃口强度不够的:按模具图进行换块修理,尽量选择与原模块相同的材料。

4.2冲头、镶嵌凹模损坏的修理

①冲头出现折断、弯曲、啃坏、松动的现象,用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冲头、圆凹模刃口不允许补焊。

②镶嵌凹模出现裂纹、刃口损坏、松动的现象,用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

4.3压料机构、卸料机构损坏的修理

对损坏的部分进行修复或更换,对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修理;更换的零件要与原零件的型号和规格相同。

5 冲裁类模具专业修理的技术标准

5.1刃口修理后的技术标准:

①补焊后允许有垂直刃口的裂纹,两条裂纹距离不大于20毫米,长度不大于5毫米。

②刃口面粗糙度0.8。

③间隙值=制件厚度×(0.04~0.06)。

④镶块接缝<0.1毫米。

⑤刃口厚度要求:制件厚度<3毫米,刃口厚度≥5毫米;制件厚度≥3毫米,刃口厚度≥7毫米。

5.2冲头、镶嵌凹模修理后的技术标准:

①刃口部分磨损量:制件厚度<3毫米不能超过0.03毫米;制件厚度≥3毫米不能超过0.05毫米。

②间隙值=制件厚度×(0.04~0.06)。

③冲头、镶嵌凹模固定板配合孔不能松动。

④冲头、镶嵌凹模刃口不允许补焊。

5.3压料机构、卸料机构修理后的技术标准:

①压料板、退料板无变形;表面平整;形面的与制件贴合度达60%。

②导柱导向间隙在0.05以内,导板导向间隙在0.15以内。

③侧销机构安全可靠,零件齐全。

④卸料螺钉齐全无松动;周围间隙均匀,滑动自如。

⑤弹簧、聚胺脂完好无损,数量齐全,高度误差<1.5毫米。

⑥顶料销、打料杆无弯曲,数量齐全,高度误差<1毫米。

6 拉延、成型(整形、翻边)类模具的专业修理

6.1 型面、压料面的修理

①拉延、成型型面出现拉毛现象,要对拉毛区域进行研磨、抛光;并对经常出现拉毛的区域进行冷植焊处理。

②拉延、成型型面出现啃伤现象,对伤坏部位进行补焊处理,并研磨型面达原技术状态;并进行冷植焊处理。

6.2整形、翻边面的修理

①整形、翻边面出现拉毛、啃伤现象的,与型面、压料面的修理方法相同。

②整形、翻边发生断裂、开裂的:小的裂纹可以补焊修理,断裂和大纹裂的按模具图进行换块修理,尽量选择与原模块相同的材料。

6.3 导向面的修理

①导向间隙超过规定值,导板后面垫适当厚度的钢带保证间隙要求。

②局部拉毛和磨损的,平磨加工后垫适当厚度的钢带保证间隙要求。

6.4压料、卸料机构的修理:

压料、卸料机构的修理与冲裁类模具的修理相同。

7 拉延、成型(整形、翻边)类模具的技术标准

7.1拉延面、压料面修理后的技术标准:

①拉延形面、压料面粗糙度0.8,入模R、压料筋粗糙度0.4。

②拉延间隙为制件料厚的100%~110%。

③补焊气孔<0.5毫米,补焊裂纹<15毫米。

④冷植焊覆盖层0.04~0.06毫米。

7.2整形、翻边镶块修理后的技术标准:

①工作面粗糙度0.4。

②整形、翻边间隙为制件料厚的95%~100%。

③补焊气孔<0.3毫米,补焊裂纹<10毫米。

④与制件贴合面>70%。

7.3压料、卸料机构修理后的技术标准:

与冲裁类模具压料、卸料机构修理后的技术标准相同。

8 其它零部件修理的技术标准

8.1 斜楔装置:

①导滑面接部分不少于70%。

②导滑间隙:冲裁类不能超过0.05毫米;成型类不能超过0.1毫米。

③弹簧、弹簧定位杆工作正常。

④滑动面润滑良好,斜契滑动自如。

8.2气动装置:

①各开关无损伤或变形;气动管路通畅。

②控制阀、气动管路和连接部分无松动漏气。

8.3 顶料机构:运转正常。

8.4 废料滑:道畅通无变形、无堵塞;废料盒齐全。

8.5 标记、标识外观:

①铭牌内容填写齐全,准确,清晰;钢模字印,须准确、清晰、排列整齐。

②各部件按要求涂漆.

③模板上下平面磕碰伤处修研平整。

9 修理问题的检验

9.1自检:对模具修理后必须由修理人员进行自检,自检修理问题完成,修理质量是否达原模具状态后,并对模具进行清洁、加油和保养。

9.2专检:由工装制造车间质量专检人员进行检查,确认修理质量合格并签字认可。

9.3试模确认:对于大型的和复杂系数高的模具,模具修理合格后,由工装制造车间组织与生产车间进行试模确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