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合集下载

医院环境、物品清洁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环境、物品清洁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XXXX医院环境、物品清洁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保证医院环境、消毒灭菌设备、医疗器械、器具、物品等消毒灭菌效果合格。

1、重点部门导管室、ICU、手术室、产房、消毒供应中心、新生儿病房、血液透析室、口腔科门诊、消化内镜室、急救中心、检验科、血库、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手术室、肿瘤血液病房等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卫生及使用中的消毒液每季度监测一次,普通病房、换药室、检查室等当疑有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与环境境污染有关时进行相关项目监测。

2、透析用水细菌培养每月一次,内毒素监测每季度一次,化学污染物监测每年一次。

3、消化内镜每季度进行生物监测一次,监测数量不少于5条,少于5条应全部监测。

4、压力蒸汽灭菌、干热灭菌、低温等离子灭菌(1)工艺监测:每锅登记温度、压力、时间、锅次、物品、消毒员等。

(2)化学监测:常规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

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3)压力蒸汽灭菌B-D试验:每日一次。

生物监测:每周一次,有植入物时每锅进行生物监测;低温等离子灭菌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灭菌循环的生物监测。

5、紫外线(1)日常监测:登记照射时间、累计使用时间、使用人签名,每周一次擦拭记录。

(2)强度监测:每半年一次。

(3)监测仪器每年校正一次。

6、消毒剂(1)化学指示卡监测:含氯消毒剂、戊二醛等易挥发消毒剂每日监测。

(2)生物监测:消毒剂(如碘伏、乙醇等)每季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菌。

高效消毒剂(如戊二醛、邻苯二甲醛)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7、清洁用品:地巾、布巾、洗涤织物每季度进行监测,不得检出致病菌。

8、污水、污物(1)污水处理活性氧浓度监测每日2次。

(2)每月进行粪大肠杆菌监测及沙门氏菌监测。

9、所有监测质量控制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监测结果超标项目,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消毒措施,复检结果质量控制合格。

医院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医院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医院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分析医院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对降低医院感染的影响。

方法每月消毒效果监测1次。

操作及判断标准按《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进行。

结果医院物品消毒质量合格率从86.52%增至94.79%,物体表面消毒质量合格率从83.91%增至93.02%,不合格科室监测点经整改后重新监测,合格率达到100%。

医务人员手消毒质量合格率从83.91%增至93.02%,不合格的医务人员经整改后重新监测,合格率达到97.85-99.19%。

医院感染发病率从5.6%降至3.6%。

结论医院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定期监测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医院感染不但影响医疗效果,而且是导致一些医疗事故的重要因素。

因而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消毒灭菌监测工作是一个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工作。

本文以廊坊市人民医院2007-2009年灭菌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的消毒灭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方盘、酒精灯、打灯机、显微镜、冰箱、试管架、无菌生理盐水试管、无菌棉试子、剪刀、镊子、一次性注射器、规格板、9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紫外线指示卡等。

1.2 对象手术室、脑外科、骨科、胸泌科、普外科、内干科、妇产科、心内科、神内科、内分泌科、五官科、内二科、儿科、小手术室、疼痛科、皮肤科、传染科、注射科、外科门诊(换药室)、肾内科、急诊科、供应室、泌尿外科、血液科、手显微镜外科、介入、激光室、眼科门诊、口腔科门诊等。

物品包括消毒液、透析液、无菌医疗物品、压力蒸气灭菌器生物指示剂等。

物体表面包括治疗台、治疗车、胃镜、肠镜、镊子、活检钳等物体表面。

手是指医务人员手。

1.3 方法及评价标准分别在各科室设置灭菌物品和物体表面监测点并抽查医务人员手。

医务人员手采用随机抽查。

监测每月进行1次。

具体操作及评价标准按《消毒技术规范》[1]、《医院消毒卫生标准》[2]进行。

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欢迎共阅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测制度手术室应当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措施,降低发生感染的危险。

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一、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日常监测在检查包装时进行目测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

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⑶、生物监测法①每周监测一次。

②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生物监测。

③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选择灭菌器常用的、有代表性的灭菌包制作生物测试包,置于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且灭菌器应处于满载状态。

生物测试包应侧放,体积大时可平放。

④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空载的灭菌器内,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规定条件下培养,观察结果。

⑷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的监测: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对于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结果判定: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

试验组培养阴性,判定为灭菌合格;试验组培养阳性,判定为灭菌不合格。

3、环氧乙烧灭菌的监测⑴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

灭菌参数符合灭菌器的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的要求。

测的培养皿或培养基做对比试验,每批一个对照皿。

第2次是对操作过程做对照试验,每室一个对照皿。

监测方法1.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

2.采样点布置3.用直径90mm培养皿在空气中暴露30min,盖好培养皿立即送检。

结果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我国洁净手术室等级标准见下表。

四、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监测时间Ⅰ、Ⅱ级洁净手术室每月1次Ⅲ、Ⅳ级洁净手术室每2个月1次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

采样方法用5cmx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mol/L 磷酸盐缓冲液(PBS)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医院各类环境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要求

医院各类环境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要求

医院各类环境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要求
1.监测内容包括空气、物表、无菌物品、使用中消毒液、工作人员手等。

2.检测时间要求
(1)环境卫生学监测:普通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供应室无菌区、ICU、CCU 及各种灭菌后的内窥镜(腹腔镜、胸腔镜、胆道镜、膀胱镜、关节镜、椎间盘镜)、活检钳及进、出透析器的透析液每月监测一次;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每季度监测一次;各类普通病房、传染病房,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监测。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每月对重点科室或区域随机抽查。

采样方法见《消毒技术规范》20.6条款。

检验科微生物监测室检验师及时将检测结果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及各临床、医技科室,院感办专职人员及科室监控护士将结果粘贴在《微生物监测登记本》上,同时对本部门、本科室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2)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每年对全院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两次。

对监测结果不合格的紫外线灯管,督促立即更换:监测结果填写在《紫外线照射强度监测登记本》上,并统计、分析和归档。

(3)卫生标准: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监测不合格的科室,负责人应查找原因,直至监测合格。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是为了确保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卫生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以下是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的详细内容:一、目的和原则1. 目的:通过对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评价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剂是否有效、消毒效果是否达标,以及掌握医院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影响因素。

2. 原则: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应遵循科学性、规范化、持续性和改进性原则,确保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卫生安全。

二、监测项目和标准1.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及环境外表、医务人员手的监测。

(1)空气监测:对洁净手术室、洁净技术房间、新生儿室、重症监护室等关键区域进行日常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监测。

(2)物体及环境外表监测:对医院各类物体表面、地面、墙壁等环境外表进行定期监测。

(3)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手卫生状况符合要求。

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医院各类消毒剂、无菌物品、使用中的消毒设备进行监测。

(1)消毒剂监测:定期对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2)无菌物品监测:对医院各类无菌物品进行监测,确保其无菌状态。

(3)消毒设备监测:对高压蒸汽灭菌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等消毒设备进行监测,确保其工作正常。

三、监测方法和程序1. 监测方法:采用国家规定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标准,包括采样、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等环节。

2. 监测程序:(1)制定监测计划:根据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特点,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

(2)监测实施:按照监测计划,进行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

(3)数据分析和报告: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撰写监测报告,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结果处理和持续改进1. 结果处理: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

2. 持续改进:督促相关科室和人员按照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的持续改进。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质量,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开展诊疗活动的科室、部门及工作人员。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后勤保障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设立环境卫生学监测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和反馈。

四、监测内容与频次1. 监测内容:(1)空气消毒效果监测:包括洁净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烧伤病房等特殊场所的空气监测。

(2)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包括床栏、床头柜、洗手池、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

(3)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包括医务人员洗手、手消毒后的采样监测。

(4)使用中的消毒剂监测:包括消毒液的浓度、有效期等。

(5)无菌物品监测:包括各类无菌包、无菌容器等。

(6)紫外线灯管监测:包括紫外线灯管的辐射强度、使用寿命等。

2. 监测频次:(1)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每月一次。

(2)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每季度一次。

(3)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每月一次。

(4)使用中的消毒剂监测:每月一次。

(5)无菌物品监测:每季度一次。

(6)紫外线灯管监测:每半年一次。

五、监测方法与判定标准1. 监测方法:(1)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用平板暴露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置在各个采样点,暴露一定时间后,进行细菌培养、计数。

(2)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用涂抹法,将采样液涂抹在物体表面,进行细菌培养、计数。

(3)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采用涂抹法,将采样液涂抹在医务人员洗手、手消毒后的手指指尖,进行细菌培养、计数。

(4)使用中的消毒剂监测:采用滴定法、比色法等方法,测定消毒剂的浓度。

(5)无菌物品监测:采用无菌操作技术,从无菌物品中取样,进行细菌培养、计数。

(6)紫外线灯管监测:采用紫外线辐射强度计,测定紫外线灯管的辐射强度。

医院空气、物表与医务人员手卫生学监测

医院空气、物表与医务人员手卫生学监测

曲阜市中医医院医院空气、物表与医务人员手卫生学监测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8月1日实施)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特制定我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与结果判断标准,请遵照执行。

一、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1. 监测科室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产房、层流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母婴同室、供应室等的空气净化与消毒质量进行监测。

2. 监测频率(1)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2)洁净手术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3)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检测。

3. 采样时间(1)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2)非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3)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

4. 监测方法(1)洁净手术室及其他洁净用房可选择沉降法或浮游菌法,参照GB50333要求进行监测。

浮游菌法可选择六级撞击式空气采样器或其他经验证的空气采样器。

监测时将采样器置于室内中央0.8m〜1.5m 高度,按采样器使用说明书操作,每次采样时间不应超过30mi n。

房间面积〉10m2者,每增加10m2增设一个采样点;(2)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法:室内面积w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①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3)平皿暴露时间:①层流洁净手术室或场所暴露30min;②非洁净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重症监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血液病病区、烧伤病房等感染高风险部门暴露15min;③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 、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暴露5min。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1、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

2、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监测一次,其含菌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化学监测: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每日监测,使用中的戊二醛每周监测一次。

用于内镜消毒或灭菌的戊二醛必须每日或使用前进行监测。

3、对消毒、灭菌物品应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每季度一次,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灭菌物品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4、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高度危险物品包、大包和难以达到消毒部位中央的物品包等包内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使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应每日灭菌前进行BD试验,每月进行生物监测。

新灭菌器及修理后灭菌器使用前必须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对拟采用的新包装材料、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5、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必须按规定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及生物监测。

6、应用紫外线灯管消毒,除进行日常监测外,每半年进行一次紫外线强度监测。

7、各种消毒后的内镜及其灭菌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细菌总数≤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

各种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活检钳等穿破粘膜的灭菌物品,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8、各科室对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每季度监测一次。

9、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定期对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

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

六、手消毒效果监测
1、采样时间:消毒后立即采样。 2、采样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 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 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 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的棉拭子,剪去操 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 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进行细菌菌落总数 和致病菌检测。
结果判定:每个指示菌片接种的溴甲酚紫 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都不变色,判定为灭 菌合格;指示菌片之一接种的溴甲酚紫葡萄 糖蛋白胨水培养基都由紫色变为黄色时,则 灭菌过程不合格。
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菌片事 先放入一次性注射器中(每个注射器中放1个菌 片),然后封装在一剥离式包装袋内。菌片在灭 菌器内布放的数量应足够多,应放在那些在性能 鉴定时发现是最难灭菌的部位,并均匀分布于整 个灭菌物品中。
采样结果计算方法: 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 细菌总数(cfu/cm2)=
采样面积(cm2)
(2)致病菌检测:按《消毒技术规范》3.17.15原 则执行。
4、结果判定
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5cfu/cm2, 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为消毒合格。
Ⅲ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金 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消毒合格。
(2)Ⅱ、Ⅲ类环境布点、采样方法
依 据 《 消 毒 技 术 规 范 》( 卫 生 部 2002 年 版 ) 3.17.8。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 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 M2,设 4角及中央5点(双对角线),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 1M处。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直径为9cm)放在室内各采 样点 处 ,采 样 高度 距 地面 1.5 米(GB15982-1995: 0.8~1.5米),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 旁,暴露5分钟,盖好立即送检,于37℃培养48小时, 计数平板菌落数,并计算出空气细菌菌落总数。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一、背景和目的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患者群体的免疫功能普遍较低,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感染。

因此,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建立一套全面、科学、规范的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体系,以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和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二、监测范围和内容1. 监测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全院各科室,包括门诊、住院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消毒供应室、实验室等。

2. 监测内容: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无菌物品、紫外线灯管等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三、监测方法和频次1.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用沉降法,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在采样前,清洁并消毒采样区域,然后将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一定时间,培养后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以评估空气中细菌的数量。

2.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用擦拭法,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使用无菌棉签和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将棉签放入培养皿中进行培养,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以评估物体表面的清洁度和消毒效果。

3. 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采用涂抹法,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在医务人员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后,取一定量的消毒剂涂抹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以评估手卫生状况。

4. 使用中的消毒剂染菌量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从各科室使用中的消毒剂中取样,进行培养,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以评估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5. 无菌物品消毒效果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从各科室的无菌物品中随机取样,进行培养,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以评估无菌物品的消毒效果。

6. 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半年进行一次监测。

使用紫外线灯管强度测试仪测试紫外线灯管的强度,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四、数据分析和处理1. 监测数据由院感科负责收集和整理,建立监测数据库。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持续改进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持续改进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持续改进制度1.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

2.监测项目及频次(1)空气监测: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产房、口腔科、母婴同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静配中心、导管室、介入室、血液透析室,内镜诊疗及清洗消毒室等每季度监测一次。

(2)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监测: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静配中心、导管室、介入室、口腔科、内镜诊疗及清洗消毒室、母婴同室、血液透析室、感染性疾病科等每季度监测一次。

(3)使用不稳定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现配现用,并在每次配制后进行浓度监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4)消毒后的内镜(如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每季度做生物监测;浸泡灭菌的内镜应每月做生物监测。

(5)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物理监测每锅做、化学监测每包做、常规生物监测做每周做,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

(6)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的监测:物理监测每次做、化学监测每包做、生物监测每天使用时应至少进行一次灭菌循环的生物监测。

(7)环氧乙烷灭菌的监测:物理监测每次做、化学监测每包做、生物监测每灭菌批次应进行。

(8)紫外线灯的监测:分日常监测和灯管辐照强度监测。

日常监测是指科室日常使用的监测记录,包含消毒时间、消毒地点、累计时间、灯管清洁等项目。

灯管辐照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

(9)血液净化系统监测:透析用水、透析液细菌培养每月1次,细菌总数<100cfu/ml;内毒素检测至少每季度1次,透析用水内毒素<0.25EU/ml;透析液内毒素<0.5EU/ml;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1次。

化学污染物至少每年测定1次,软水硬度和游离氯的检测至少每周进行1次。

(10)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污染有关时,应随时对其进行监测,并针对目标微生物进行检测。

3.不推荐医院常规开展灭菌物品的无菌检查,当流行病学调查怀疑医院感染事件与灭菌物品有关时,进行相应物品的无菌检查。

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监测

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监测

科室年度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用5cm×5cm 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 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 5 次,并随之转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

3、结果判断: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Ⅲ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Ⅶ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1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母婴同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菌为消毒合格。

手消毒效果监测标准操作1、采样时间:在消毒后立即采样。

2、手的采样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 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3、结果判定:在医疗机构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消毒合格。

Ⅲ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为消毒合格。

Ⅳ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15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为消毒合格。

母婴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工作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菌、大肠埃希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消毒合格。

时间被检物品监测结果cfu/cm2监测人备注化验单粘贴处。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环境的监测和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类病房、门诊、手术室、急诊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等所有医疗环境和相关部门。

三、监测内容1.空气质量监测:包括病房、手术室、ICU等高风险区域的空气质量监测,以及医院整体空气质量的监测。

2.物体表面监测:对医疗设备、器械、床栏、门把手、开关等物体表面进行监测。

3.手卫生监测:对医务人员、工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监测。

4.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消毒灭菌物品、设备和环境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四、监测方法1.空气质量监测:采用空气采样器进行采样,对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检测。

2.物体表面监测:采用棉签、试管等工具,对物体表面进行涂抹采样,对样本进行微生物检测。

3.手卫生监测:采用棉签、试管等工具,对医务人员、工勤人员的手进行涂抹采样,对样本进行微生物检测。

4.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采用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等方法,对消毒灭菌物品、设备和环境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五、监测频次1.空气质量监测: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监测,对于高风险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监测频次。

2.物体表面监测: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监测,对于高风险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监测频次。

3.手卫生监测: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监测,对于高风险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监测频次。

4.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监测,对于高风险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监测频次。

六、结果处理1.对于监测不合格的区域或物品,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如加强消毒、增加监测频次等。

2.对于连续多次监测不合格的区域或物品,应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3.对于监测合格的区域或物品,应继续加强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七、人员培训1.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全院医务人员、工勤人员进行感染环境监测知识的培训。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第一节医院消毒效果监测概述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因而在医院消毒、灭菌工作中必不可少。

一、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的特性1.必要性(1)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专业性强,不检验不知道结果。

(2)新建病房、新消毒设备、新消毒剂均应做效果监测。

(3)特殊对象、特殊需要,必做效果监测。

如移植术前、ICU 病房、危重患者等。

2.科学性以科学的试验设计、熟练的技术、可靠的结果、确切地分析,得出结果评价。

3.规范性以权威规范为依据,符合其基本原则要求。

如检测时机的确定、标准菌株的选择、标本数、重复次数、实验方法等确立。

二、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应遵循的原则(1)监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一定的消毒知识,具备熟练的检验技能。

(2)选择合理的采样时间(消毒后、使用前)。

(3)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

三、监测方法的分类L根据检测方法性质分(1)物理方法:测量压力灭菌温度、测量紫外线强度等。

(2)化学方法:各种化学指示卡。

(3)生物方法:嗜热/枯草芽抱灭菌效果监测自然菌存活数监测。

4.根据消毒灭菌对象性质分(1)空气消毒。

(2)表面消毒。

5.根据具体消毒对象分(1)压力蒸汽灭菌。

(2)各种器械。

(3)化学消毒剂。

(4)紫外线灯杀菌效果。

(5)手和皮肤消毒效果。

(6)空气消毒效果。

(7)物体表面消毒效果。

四、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的必要条件(1)专业实验室。

(2)必备设备器材。

(3)选择实验方法。

(4)熟练实验技术。

五、卫生部对500张床位以上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指标规定(1)医院感染率<10%,灭菌切口感染Wo.5%。

(2)医院感染的漏报率W20%,调查样本量不少于年监测患者数的10%o(3)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4)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

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判断标准

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判断标准

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判断标准一、监测方法1.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的监测方法应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

2.监测过程中应遵循标准操作程序,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监测指标1.微生物指标:包括细菌总数、革兰氏阴性菌数、革兰氏阳性菌数、大肠菌群数等。

2.化学指标:包括有效成分含量、pH值等。

3.消毒时间:手消毒剂作用时间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4.手消毒剂使用量:应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使用适量的手消毒剂。

5.手部皮肤刺激性:手部皮肤应无刺激性反应。

三、监测频率1.日常监测:每班至少进行一次手部微生物监测,以确保手部清洁消毒效果。

2.定期监测:每月进行一次手部微生物及化学指标的监测,以评估手消毒剂的效果及安全性。

3.针对性监测:当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应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及重点人群的手部进行微生物监测。

四、监测记录1.每次监测均应详细记录手部微生物监测结果、手消毒剂使用量、作用时间、手部皮肤刺激性等信息。

2.监测记录应保存完好,以便于追踪溯源及改进措施的实施。

五、监测结果分析1.根据监测结果,对不合格的手部微生物指标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2.对手消毒剂的使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以确保手消毒效果及安全性符合标准要求。

3.根据监测结果,对现有的手部清洁消毒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手部清洁消毒效果。

六、监测结果报告1.将监测结果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以便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向使用手消毒剂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反馈,提高手部清洁消毒意识和技能。

七、监测设备维护1.对用于手部微生物监测的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对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八、手消毒剂评估1.对使用的手消毒剂进行评估,确保其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对手消毒剂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清洁和消毒手部。

医院空气、物表与医务人员手卫生学监测

医院空气、物表与医务人员手卫生学监测

曲阜市中医医院医院空气、物表与医务人员手卫生学监测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8月1日实施)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特制定我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与结果判断标准,请遵照执行.一、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1。

监测科室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产房、层流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母婴同室、供应室等的空气净化与消毒质量进行监测。

2.监测频率(1)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2)洁净手术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3)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检测。

3。

采样时间(1)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2)非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3)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4.监测方法(1)洁净手术室及其他洁净用房可选择沉降法或浮游菌法,参照GB50333要求进行监测。

浮游菌法可选择六级撞击式空气采样器或其他经验证的空气采样器。

监测时将采样器置于室内中央0。

8m~1。

5m高度,按采样器使用说明书操作,每次采样时间不应超过30min。

房间面积>10m2者,每增加10m2增设一个采样点;(2)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法: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

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3)平皿暴露时间:①层流洁净手术室或场所暴露30min;②非洁净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重症监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血液病病区、烧伤病房等感染高风险部门暴露15min;③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暴露5min.(4)将送检平皿置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若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管理制度1.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及重点部门如手术部、内科监护室、外科监护室、急诊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及NICU、消毒供应中心、胃肠镜室、口腔科、急诊科、检验科等部门每季度进行环境卫生学及消毒效果(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抽查监测一次。

对普通科室每年抽查监测一次。

2.各科对本科室重点区域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依据《医院消毒、灭菌环境监测质控标准》要求进行微生物学自测。

细菌菌落总数应符合国家《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3.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相关部门的环境卫生学有关时应随时进行监测;增加采样点,查找、分析原因。

4.若发现医院感染暴发可能与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有关时,应增加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频率及内容。

5.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生物监测,使用中的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 10cfu/ml;其他消毒液染菌量:≤ 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使用中消毒剂有效浓度应符合使用要求,连续使用的消毒液每天使用前应进行有效浓度的监测。

若怀疑出现医院感染暴发与消毒剂有关时,及时进行微生物监测。

6.临床科室新增设空气净化设施使用时,应及时进行相关的环境卫生学监测,监测结果应达标。

7.紫外线灯管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线照射强度检测,日常监测包括灯管使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紫外线照射强度检测应每半年进行一次,使用中灯管强度:≥ 30W 直管型≥ 70uw/cm2;30W 高强度≥ 180uw/cm2。

8.各种消毒后的内镜及其它消毒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生物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后的内镜应每月进行微生物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9.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对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的物品抽样检查,若医院感染暴发与相应物品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

10.灭菌效果监测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消毒供应中心负责监测。

10.1物理监测(工艺监测):每锅进行,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时间等灭菌参数;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进行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分析医院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对降低医院感染的影响。

方法每月消毒效果监测1次。

操作及判断标准按《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进行。

结果医院物品消毒质量合格率从86.52%增至94.79%,物体表面消毒质量合格率从83.91%增至93.02%,不合格科室监测点经整改后重新监测,合格率达到100%。

医务人员手消毒质量合格率从83.91%增至93.02%,不合格的医务人员经整改后重新监测,合格率达到97.85-99.19%。

医院感染发病率从5.6%降至3.6%。

结论医院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定期监测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医院感染不但影响医疗效果,而且是导致一些医疗事故的重要因素。

因而与
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消毒灭菌监测工作是一个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工作。

本文以廊坊市人民医院2007-2009年灭菌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的消毒灭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方盘、酒精灯、打灯机、显微镜、冰箱、试管架、无菌生理盐水试管、无菌棉试子、剪刀、镊子、一次性注射器、规格板、9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紫外线指示卡等。

1.2 对象手术室、脑外科、骨科、胸泌科、普外科、内干科、妇产科、心内科、神内科、内分泌科、五官科、内二科、儿科、小手术室、疼痛科、皮肤科、传染科、注射科、外科门诊(换药室)、肾内科、急诊科、供应室、泌尿外科、血液科、手显微镜外科、介入、激光室、眼科门诊、口腔科门诊等。

物品包括消毒液、透析液、无菌医疗物品、压力蒸气灭菌器生物指示剂等。

物体表面包括治疗台、治疗车、胃镜、肠镜、镊子、活检钳等物体表面。

手是指医务人员手。

1.3 方法及评价标准分别在各科室设置灭菌物品和物体表面监测点并抽查医务人员手。

医务人员手采用随机抽查。

监测每月进行1次。

具体操作及评价标准按《消毒技术规范》[1]、《医院消毒卫生标准》[2]进行。

本文以2007-2009年同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根据以上医院灭菌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设置和评价标准,每个灭菌物品监测点同一物品检测3-5个样品,每个样品检测不合格,则该灭菌物品监测点评定不合格;每个物体表面监测点同一物体检测2-4个样点,每个样点检测不合格,则该物体表面监测点评定不合格;同时,在各临床科室随机抽查医务人员手消毒情况。

消毒效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我院三年同期灭菌物品消毒合格率、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与医院感染发病率见表1。

2007-09灭菌物品89个监测点中77个点合格,合格率为86.52%,12个点不合格,不合格率13.48%。

不合格的脑外科、神内科、内干科、妇产科、骨科、激光室、口腔科门诊通知整改后重新监测,合格率为100%。

物体表面87个监测点中73个点合格,合格率为83.91%,14个点不合格,不合格率16.09%。

不合格的传染科、皮肤科、妇产科通知整改后重新监测,合格率为100%。

随机抽取93个医务人员的手,70个合格,合格率为75.27%,23个不合格,不合格率24.73%。

不合格的医务人员通知整改后重新监测,合格率为97.85%。

同期医院感染发病率5.6%。

2008-09灭菌物品96个监测点中88个点合格,合格率为91.67%,8个点不合格,不合格率8.33%。

不合格的科室通知整改后重新监测,合格率为100%。

物体表面86个监测点中78个点合格,合格率为90.70%,8个点不合格,不合格率9.30%。

不合格的口腔科通知整改后重新监测,合格率为100%。

随机抽取112个医务人员的手,96个合格,合格
率为85.71%,16个不合格,不合格率14.29%。

不合格的医务人员通知整改后重新监测,合格率为98.21%。

同期医院感染发病率4.1%。

2009-09灭菌物品96个监测点中91个点合格,合格率为94.79%,5个点不合格,不合格率5.21%。

不合格的科室通知整改后重新监测,合格率为100%。

物体表面及手86个监测点中80个点合格,合格率为93.02%,6个点不合格,不合格率6.98%。

不合格的的供应室通知整改后重新监测,合格率为100%。

随机抽取123个医务人员的手,107个合格,合格率为86.99%,16个不合格,不合格率13.01%。

不合格的医务人员通知整改后重新监测,合格率为99.19%。

同期医院感染发病率3.6%。

采用χ2检验,2007-09医院灭菌物品消毒质量合格率低于2008-09(χ2=9.65,P<0.05)和2009-09(χ2=12.6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07-09医院物体表面消毒质量合格率低于2008-09(χ2=10.65,P<0.05)和2009-09(χ2=13.6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07-09医务人员手消毒质量合格率低于2008-09(χ2=7.65,P <0.05)和2009-09(χ2=8.5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007-09医院感染发病率高于2008-09(χ2=4.65,P<0.05)和2009-09(χ2=5.8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监测结果是控制医院感染效果的评价指标对医院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监测,能够客观反映医院制定和执行感染管理制度和措施的情况。

我院针对2007-09消毒效果初次监测合格率低的情况,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根据卫生部的规范和要求制定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标准,在抓好普通科室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重点科室监控,取得明显成效。

2008-09消毒效果初次监测合格率灭菌物品达到91.67%、物体表面达到90.70%、医务人员手达到85.71%,同期医院感染发病率由5.6%降为4.1%;2009-09继续保持了整改效果,消毒效果初次监测合格率灭菌物品达到94.79%、物体表面达到93.02%、医务人员手达到86.99%,同期医院感染发病率降为3.6%。

3.2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不仅是调查过程,也是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2007-2009年我院充分利用对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监测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时要求相关科室整改,重新监测后,合格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保证了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加强医院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使我院感染发病率稳定在5.6%以下,跨入全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先进行列,而全国各类医院的感染发病率约为5%~10%[3]。

此外,医务人员手的消毒合格率最低,与全国同类医疗机构如深圳市[4]、河北省秦皇岛市[5]报道相似。

手消毒与洗手是阻断因医务人员操作而传播疾病的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也是最难做好的工作[6]。

应高度重视,强化洗手消毒训练,加强每月的监测力度,从制度上促进医务人员养成正确洗手消毒的习惯。

3.3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队伍的组织建设是关键监测队伍的组织建设和协调功能的发挥,对降低医院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7]。

实践中,只有把消毒监测结果作为考核各科室的硬指标,与医务人员的晋升和经济利益挂钩,才能发挥监测队伍的组织建设协调作用。

我院高度重视监测队伍建设,把其纳入基本建设中。

从人员和经费上保证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医院感染管理队伍,加强组织网络建设,实行专门科室与临床一线科室相结合,一级抓一级,责任到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