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美观的竹器》教案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用的竹子》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用的竹子》一、教学内容《有用的竹子》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第二节。
本节课将详细介绍竹子的特点和用途,涉及竹子的生长环境、物理特性、加工过程以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竹子的基本特性,知道竹子的生长过程及其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自然资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竹子的加工过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竹子的基本特性及其生长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竹子实物、竹制品(如筷子、竹签、竹篮等)、PPT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具中的竹子实物,让他们触摸并描述竹子的感觉。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用途。
2. 例题讲解(10分钟)使用PPT课件展示竹子的生长过程,讲解竹子的基本特性。
介绍竹子的加工过程,展示各种竹制品,让幼儿了解竹子的用途。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竹子的用途,并在纸上记录下来。
手工制作:指导幼儿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简单的竹子手工作品。
各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手工作品。
教师点评,强调竹子的特性和用途,引导幼儿关注环保。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用的竹子》2. 内容:竹子的基本特性竹子的生长过程竹子的加工与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竹制品,记录下来并简单描述其用途。
2. 答案示例:筷子:用于吃饭时的餐具。
竹篮:用于盛放物品,如蔬菜、水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讨论、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了竹子的特性和用途。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参观竹林,了解竹子的生长环境,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实用美观的竹器|广西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竹器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学会使用竹子制作简单的实用美观的竹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制作实用美观的竹器,包括竹篮、竹筐、竹椅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竹器的制作工艺和流程,掌握基本的竹器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使用竹子制作简单的实用美观的竹器。
教学难点:掌握竹器的制作工艺和流程,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竹子、锯子、刀具、绳子、模板等。
学具:铅笔、橡皮、尺子、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精美的竹器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竹器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制作的?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讲解与示范1. 教师讲解竹器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2. 教师示范制作竹器的步骤和方法。
(三)学生实践1. 学生分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竹器款式进行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竹器制作工艺选材切割编织打磨2. 竹器制作流程设计图纸分工合作动手制作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知识,与家人合作制作一个实用美观的竹器,下节课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在制作竹器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教学过程详解(一)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竹器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15课 实用美观的竹器-桂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5课实用美观的竹器-桂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竹器的优点和用途;2.学习熟练掌握吸管、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3.发扬创新思维,从自然形态中获取创作灵感,制作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竹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竹器的种类和特点;2.制作竹器的工具使用方法;3.竹器制作的创新思维。
教学难点1.竹器制作的设计和创新思维;2.竹器的工艺技巧和难点。
三、教学内容1.竹器的种类和特点介绍;2.竹器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准备;3.竹器制作的步骤和方法;4.竹器的创意设计和装饰。
四、教学方法1.讲解和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合作学习和分享教学方法;3.提倡独立思考和创新创作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竹器的种类和特点介绍1.教师利用图片、实物展示、PPT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竹器和它们各自的特点;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竹器具有环保、健康、美观等优点,并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明白竹器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第二节:竹器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准备1.教师向学生展示竹子、吸管、剪刀、胶水、彩色纸等制作竹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说明使用方法;2.教师让学生独立浏览并观看“制作竹器的视频”,让学生熟悉竹器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第三节:竹器制作的步骤和方法1.教师以竹筒制作为例,向学生展示制作过程,并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2.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亲自上手制作竹筒,并在制作的过程中帮助和支持彼此。
第四节:竹器的创意设计和装饰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竹器的特点和自己的创意,设计和创作符合自己风格的竹器;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装饰方法,如贴纸、绘画、彩色纸等,美化竹器,让作品更具观赏性和实用性。
六、教学评估1.学生制作的竹器完成后,自我评价自己的作品;2.教师现场观看学生的竹器制作过程,并对学生的发挥给予评价和肯定,同时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3.教师评估学生的制作成果,包括制作符不符合规范、创意设计、装饰效果等方面。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竹片》

《美丽的竹片》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了解竹片的特性和美感。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美术表现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用竹片进行创意制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造出独特的竹片作品。
三、教学准备1.竹片若干、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2.与竹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展示竹片,引导幼儿观察竹片的特点。
2.教学活动(1)教师展示竹片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并发表感受。
(2)教师示范用竹片制作作品的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3)幼儿分组进行竹片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具体分组活动如下:①小组1:用竹片制作竹筒。
②小组2:用竹片制作竹篮。
③小组3:用竹片制作竹笛。
3.展示与评价(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4.拓展活动(1)教师展示与竹片相关的图片、视频,让幼儿了解更多竹子的知识。
(2)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竹子文化。
五、教学反思1.优点(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幼儿对竹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美术表现能力。
(2)分组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3)拓展活动让幼儿接触到更多的竹子文化,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2.不足(1)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竹片的创作缺乏想象力,需要教师更多地进行引导。
(2)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对竹片的处理不够细致,影响了作品的美观。
(3)时间安排上有些紧张,导致部分幼儿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3.改进措施(1)在下次活动中,教师将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发挥创意。
(2)加强操作指导,让幼儿学会更细致地处理竹片,提高作品质量。
(3)调整时间安排,确保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时间展示自己的作品。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竹片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美丽的竹片》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美丽的竹片》一、教学内容《美丽的竹片》是一节大班美术活动,活动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育指导手册第六册第十一期。
本次活动主要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索、制作,发现竹片的特性和美感,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竹片的纹理、颜色和形状,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2. 通过制作美丽的竹片装饰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帮助幼儿了解竹片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制作,发现竹片的特性和美感。
难点:引导幼儿用竹片制作出美丽的装饰品,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竹片、彩笔、颜料、剪刀、胶水、绳子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份竹片、彩笔、颜料、剪刀、胶水、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竹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竹片的纹理、颜色和形状,引发幼儿对竹片的兴趣。
2. 探索: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探索,发现竹片的特性和美感,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利用竹片进行创作。
3. 制作:教师示范如何用竹片制作美丽的装饰品,引导幼儿动手制作,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装饰品。
六、板书设计美丽的竹片1. 观察竹片的纹理、颜色和形状2. 探索竹片的特性和美感3. 制作竹片装饰品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生活中的竹片,观察和欣赏竹片的美。
答案:幼儿可以观察到竹片的纹理、颜色和形状,发现竹片的美感。
2.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利用竹片进行创作,尝试制作出美丽的竹片装饰品。
答案:幼儿可以与家长一起讨论,发挥创意,制作出自己喜欢的竹片装饰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幼儿对竹片的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观察、探索和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同时也了解了竹片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提高了环保意识。
在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继续观察生活中的竹片,发现和欣赏竹片的美。
《竹》中班科学教案——体验竹编艺术(1)

《竹》中班科学教案——体验竹编艺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活动手册》第六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竹编艺术”。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竹编的基本技巧,以及竹编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掌握竹编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竹编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自然材料的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竹编技巧的掌握。
教学重点: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学会简单的竹编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竹编样品、竹子、剪刀、尺子、彩笔。
学具:每人一份竹编材料包、剪刀、尺子、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竹编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竹编的特点和用途。
2. 知识讲解(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竹子的生长特点,竹编的基本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简单的竹编技巧,边示范边讲解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步骤,独立完成竹编作品。
5. 小组合作(15分钟)学生四人一组,共同完成一个竹编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6. 作品展示(5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竹子的生长特点2. 竹编基本技巧3. 竹编作品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竹编作品”为主题,完成一幅竹编画作。
2.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独立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后续教学的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竹编元素,了解更多竹编文化,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竹编技巧的掌握。
2. 实践情景引入: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 小组合作:如何确保学生有效协作,提高团队效率。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第15课 实用美观的竹器 |广西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第15课实用美观的竹器|广西版教学背景本节课是根据广西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设计的。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各种线条、颜色和基本造型,对于手工制作也有一定的热情和兴趣。
本节课旨在通过手工创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竹器,加强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让学生深入了解竹器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功能。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竹器的美。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美术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竹器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功能。
2.帮助学生利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竹器的美。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增强对竹器细节的把握,掌握竹器的基本特征。
2.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线条和色彩知识运用到竹器创作中。
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内容:1.竹器的特点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功能。
2.竹器的基本形状和构造。
3.竹器在手工制作中的表现形式。
第一步:导入环节1.老师带领学生观察几个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竹器,并请学生发现竹器的特点和日常使用功能。
2.老师向学生介绍竹器的基本形状和构造,引导学生认识竹器的基本造型特征。
第二步:学习环节1.老师请学生观察图片上的竹器,学生根据观察所得,再画出自己的竹器,强化学生对竹器基本形状和构造的认识。
2.老师给学生讲解竹器的表现形式,如线条运用、色彩运用等。
3.老师演示如何用纸、彩笔等辅助工具,将学生创作的竹器进行优化、创新,使其更具有美术价值。
第三步:实践环节1.学生根据学习所得内容,运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亲手动手制作美观实用的竹器。
2.老师在学生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竹器细节、运用线条和颜色表现竹器美感的方法。
第四步:总结环节1.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分享成功经验和体会。
2.老师邀请学生互相欣赏、交流彼此的作品,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发现不同之处,学习借鉴之处。
教学评价学生手工创作的竹器应该实用美观,有良好的功能性和美术价值。
同时,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竹器的美感特征,说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美术造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 -第15课 实用美观的竹器 |广西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 -第15课实用美观的竹器|广西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课是三年级上册美术课的第15课,主要内容为竹制家居用品的设计与制作。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竹器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使用价值,学习竹器的构造基本形态和制作方法,掌握基本竹器设计、造型技巧及竹器的组合和装饰。
2. 教材地位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材料的感知、运用,拓展学生设计思维,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有所体验和运用。
同时,本课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3. 教材目标本课主要目标是:•了解竹器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使用价值;•学习竹器的构造基本形态和制作方法;•掌握基本竹器设计、造型技巧及竹器的组合和装饰;•培养学生对自然材料的感知、运用,拓展学生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二、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设计与制作实用美观的竹器。
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道竹器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使用价值;•掌握竹器的基本构造、形态和制作方法;•学会使用竹子制作实用美观的竹器;•能够设计出简单的竹器构造、形态和装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技巧和创新思维。
3.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了解竹器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使用价值•让学生观察和感知身边的竹制品,了解熟悉度•给学生介绍竹子的特点、利用价值、应用领域等一些基本信息•了解竹器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竹器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探究竹器在现代生活中的使用价值和发展前景2)掌握竹器的基本构造、形态和制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竹子,了解竹器的基本构造和形态•分析竹器的结构原理,帮助学生掌握竹器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探索竹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技巧3)学会使用竹子制作实用美观的竹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使用竹子制作实用美观的竹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了解竹器的设计理念和审美特点,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4)能够设计出简单的竹器构造、形态和装饰•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不同的竹器的构造、形态和装饰特点•帮助学生进行简单的竹器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设计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合作设计,分享设计思路和经验5)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技巧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提高操作技巧•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知道竹器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使用价值;•掌握竹器的基本构造、形态和制作方法;•学会使用竹子制作实用美观的竹器。
三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 -第15课 实用美观的竹器 |广西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 - 第15课实用美观的竹器 | 广西版一、教材内容本课程教材主要介绍竹器的典型造型和功能,以及竹器所体现出的“简约、实用、美观”的特点,通过对竹器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竹器的分类和典型造型。
2.掌握基本的竹编方法,能够编织出简单的竹制品。
3.提高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竹器的分类和典型造型。
2.竹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如何运用竹编方法创作出具有实用和美观特点的竹器。
四、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讲解。
2.班内自学和集体讨论。
3.创意设计和手工制作。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竹器的分类和典型造型1.教师利用PPT展示竹器的分类和典型造型,让学生了解竹器的基本种类和典型造型。
2.引导学生从竹器的材质、形态、用途等方面来分析竹器的特点。
第二步:竹编基础的讲解1.教师简要介绍竹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竹筒编、梭子编、双线编等。
2.给学生提供简单的竹编工具和竹条,让学生实践基础的竹编技巧。
第三步:创意设计和手工制作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和编织技巧制作竹器。
2.教师逐一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竹器的分类和典型造型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从竹器的形态、用途等方面来分析竹器的特点。
2.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竹编技巧,并能够用竹子编织出简单的竹制品。
3.学生创作的竹器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并运用了所学的竹编技巧和艺术素养。
4.学生的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
七、教学扩展1.竹编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2.竹器与环保的关系。
3.制作更加复杂的竹制品,如筐、笼、篮等。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5课 实用美观的竹器 广西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5课实用美观的竹器广西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竹器的发展历史和特点2.学习竹器基本构造和制作方法3.能够运用竹子制作简单的实用美观的物品二、教学内容1. 竹器的发展历史和特点竹器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手工艺品,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竹器的发展与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一度成为各个地区的特色文化。
现在,在当代社会中,竹器逐渐走向工业化,但它仍然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手工制品。
竹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稳定性:因为竹子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质和硅酸盐等物质,所以它的稳定性很好。
在制作过程中,经过烘烤、陈化等处理,可以减少竹器变形和裂缝的产生。
•轻质:竹子的密度很小,所以它非常的轻,比同样大小的木材轻25%左右。
即使做出来的物品非常大,也不会很重。
•环保:竹子生长速度快、可再生性强,不需要太多的生态成本,所以它被视为一种非常环保的材料。
同时,竹制品自然的色泽和花纹,也使人们不需要进行任何化学处理。
2. 竹器的基本构造和制作方法竹器的制作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竹子的采集:在适当的季节和温度下,采集成年的竹子。
采集时应选择竹壁较厚、笋壳较薄、结节较少、病虫害少的好竹子。
2.割断竹子。
3.去皮:把竹子的皮削去,把竹子变得更加光滑。
4.切割:根据需要的大小和形状,用刀子或锯子把竹子割成合适的长度和角度。
5.排列:把准备好的竹子径直排列,跟踪需要的尺寸标记。
6.拼接:把竹片用线或绳穿孔拼接起来,或者采用接口榫和插销进行拼接。
7.打磨:用砂纸把竹器磨光,使表面光滑,根据需要,可以给它着色和油漆。
3. 运用竹子制作实用美观的物品竹器的制作不仅仅可以满足生活需要,同时也可以让自己感受到竹器的美感,创造出许多独特的、个性化的物品。
举个例子,可以制作花瓶、筷子、家具等。
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会使用竹子制作一个简单的笔筒。
主要工序包括:竹子的采集、去皮、切割、拼接、打磨等。
最后,我们会对制作好的笔筒进行着色和油漆,使其更为美观。
2024年中班下册科学活动优秀教案有用的竹子

2024年中班下册科学活动优秀教案有用的竹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下册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材料》第三节《有用的竹子》。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竹子的基本知识、生长环境、加工过程以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竹子的基本特征、生长环境和加工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竹子的生长环境、加工过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竹子的基本特征、环保意识、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竹子实物、竹制品、图片、视频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竹子实物、竹制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种植物吗?它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用途?”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详细介绍竹子的生长环境、基本特征、加工过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竹子能在短时间内长得这么高?”引导学生思考并给出答案。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竹子的用途,并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竹制品。
5. 动手实践(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有用的竹子2. 内容:竹子的基本特征竹子的生长环境竹子的加工过程竹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竹子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要求:列举出至少5个竹子的用途,并简要说明原因。
答案示例:(1)竹子可以用来制作筷子,方便我们吃饭。
(2)竹子可以制作成家具,如椅子、桌子等,环保又美观。
(4)竹子可以制作成笔筒、收纳盒等生活用品,实用且环保。
(5)竹子可以制作成乐器,如笛子、箫等,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2. 作业题目:我喜欢的竹制品要求: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竹制品,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2024年大班美术优秀教案《美丽的竹片》

2024年大班美术优秀教案《美丽的竹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美丽的竹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竹片的基本特点,掌握运用竹片进行美术创作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竹片的基本特点,认识到生活中的美。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竹片进行创意美术作品的创作。
重点:了解竹片的基本特点,掌握竹片的绘画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竹片、剪刀、胶水、画笔、颜料、展示板等。
学生准备:画纸、铅笔、橡皮、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竹子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竹子的来源,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美。
2. 竹片特点讲解(5分钟)3. 例题讲解(10分钟)演示如何利用竹片进行美术创作,讲解创作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竹片进行创作练习。
5. 作业设计(10分钟)布置作业:以“美丽的竹片”为主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6. 学生创作(30分钟)学生根据作业要求,利用竹片进行美术创作。
7.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竹片》2. 板书内容:竹片特点:形状、纹理绘画技巧:构图、色彩搭配创作要求:以竹片为主题,发挥创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美丽的竹片》美术作品创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其他美的事物,如树叶、石头等,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美术创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竹片的特点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美术创作水平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教学难点的突破:运用竹片进行创意美术作品的创作。
4.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作业设计。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美丽的竹片》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美丽的竹片》一、教学内容《美丽的竹片》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程。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让幼儿通过观察竹子的特点,运用剪、贴、画等手段表现竹子的美。
教材涉及到的章节有:1. 自然环境中的竹子:让幼儿了解竹子的外形、结构、生长环境等特点。
2. 艺术表现手法:教授幼儿使用剪、贴、画等手段表现竹子的美。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竹子的外形、结构、生长环境等特点,知道竹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运用剪、贴、画等手段表现竹子的美,提高幼儿的美术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增强幼儿的美感体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竹子的特点,学会运用剪、贴、画等手段表现竹子的美。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艺术手法表现竹子的美,提高幼儿的美术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竹片、剪刀、彩纸、画纸、水彩笔等。
学具:每人一份竹片、剪刀、彩纸、画纸、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观察竹林,让幼儿说一说竹子的外形、结构、生长环境等特点。
2. 讲解示范:教师讲解竹子的特点,示范运用剪、贴、画等手段表现竹子的美。
3. 幼儿动手操作: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剪、贴、画等手段表现竹子的美。
4. 作品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大家共同欣赏、交流。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竹子作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美丽的竹片1. 竹子的外形、结构、生长环境等特点2. 剪、贴、画等表现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收集关于竹子的图片、实物等资料,了解竹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幼儿能了解竹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竹编、竹制工艺品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要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对表现优异的幼儿给予表扬,对表现不足的幼儿给予鼓励和指导。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尝试自己设计竹制工艺品,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竹子玩教具实施方案

竹子玩教具实施方案竹子玩教具是一种以竹子为原材料制作的教育玩具,它具有环保、可持续和多功能等特点,适合用于学前教育和儿童启蒙教育。
本文将就竹子玩教具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于教育机构和家长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教具。
首先,关于竹子玩教具的选择。
在选择竹子玩教具时,应该注重其材质是否符合环保标准,是否具有一定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要考虑教具的种类和功能是否符合教育需求,是否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特点,选择适合的竹子玩教具。
其次,关于竹子玩教具的使用。
在使用竹子玩教具时,教师和家长应该注重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教具,教育孩子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理念。
同时,还要注重教具的多功能性,让孩子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再次,关于竹子玩教具的实施方式。
可以通过组织竹子玩教具的DIY活动,让孩子亲手制作自己的玩具,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还可以通过竹子玩教具进行游戏和故事讲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同时,还可以将竹子玩教具与其他教育资源相结合,创造多元化的教育场景,提升教学效果。
最后,关于竹子玩教具的评估和改进。
在使用竹子玩教具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对教具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孩子对教具的喜好和需求,及时进行改进和升级。
同时,还要注重教具的保养和维护,延长教具的使用寿命,提高教具的性能和品质。
总之,竹子玩教具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和多功能的教育玩具,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正确选择、使用和实施,竹子玩教具能够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为教育机构和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让竹子玩教具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桂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实用美观的竹器》说课稿

桂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实用美观的竹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桂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的一篇教材内容,标题为《实用美观的竹器》。
通过这篇教材,学生将了解竹器的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竹器的介绍:竹器是由竹子制作而成,具有轻巧、坚固、环保等特点。
2. 竹器的分类:教材介绍了常见的几种竹器,如竹篮、竹筐、竹席等。
3. 竹器的用途:教材展示了竹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食品储存、家居装饰等。
4. 竹器的制作过程:教材对竹器的制作过程进行了简单介绍,引导学生了解竹器制作的基本步骤。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竹器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了解常见的竹器种类及其用途。
3. 培养学生对竹器的欣赏能力和毅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竹器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描述和模仿,让学生深入了解竹器的设计和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竹器的制作过程,并通过模仿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本节课将采用讲解、示范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如下: 1. 第一课时:介绍竹器的特点和种类,展示竹器的应用场景。
2. 第二课时:讲解竹器的制作过程,并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 教材PPT或黑板、粉笔。
2. 一些常见的竹器样品。
3. 制作竹器的原材料:竹子、刀具、绳子等。
学生准备: 1. 书本、铅笔、笔记本等文具。
六、教学步骤及内容展开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竹器(如竹椅、竹席等),询问学生对竹器的了解和认识。
–激发学生对竹器的兴趣和好奇心。
2.介绍竹器的特点和种类(10分钟)–用PPT或黑板画出竹器的特点,如轻巧、坚固、环保等。
–展示几种常见的竹器样品,如竹篮、竹筐、竹席等,并进行简单的讲解。
–引导学生观察竹器的造型、纹理等特点。
中班下册科学活动优秀精品教案有用的竹子

中班下册科学活动优秀精品教案有用竹子一、教学内容在中班下册科学活动课程中,我们将探索《有用竹子》这一主题。
该内容主要涉及教材第三章“生活中材料”,具体包括竹子生长环境、竹子种类、以及竹子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竹子生长特点和种类。
2. 使学生认识到竹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竹子种类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竹子生长环境和在生活中实用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竹子实物、竹制品、PPT、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竹林景观,引导学生观察竹子特点,引发他们对竹子兴趣。
2. 讲解竹子生长环境(5分钟)通过视频和图片,介绍竹子生长环境,让学生解竹子喜温暖湿润气候。
3. 讲解竹子种类(5分钟)展示不同种类竹子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认识各种竹子。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竹制家具为例,讲解竹子在生活中应用,使学生解竹子实用价值。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见过竹制品,并进行小组讨论。
6.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利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竹子手工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有用竹子》2. 内容:竹子生长环境:喜温暖湿润气候竹子种类:毛竹、箭竹、麻竹等竹子应用:家具、建筑材料、生活用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找出家中竹制品,并描述它们特点和用途。
2. 答案示例:我找到一个竹制杯子,它特点是轻便、环保、耐用。
用途是装饮料,还可以用来装饰家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解竹子生长环境、种类和应用,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关于竹子资料,解竹子在其他领域应用,如环保、建筑等,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
幼儿园中班科学竹子教案竹制品

幼儿园中班科学竹子教案竹制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竹子》。
主要章节和详细内容包括:1. 竹子的生长过程;2. 竹子的结构特点;3. 竹制品的种类及用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竹子的生长过程和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了解竹制品的种类及用途,培养学生对自然材料的认知和利用。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竹子的生长过程和结构特点。
2. 教学重点:竹制品的种类及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竹子样本、竹制品实物、PPT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竹子,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竹子的认识。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竹子的生长过程和结构特点,讲解竹子的相关知识。
3. 实例分析:展示各种竹制品实物,让学生了解竹制品的种类及用途。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制作简单的竹制品,如竹筒、竹筏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创新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竹子制作更有趣的物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 环保教育:让学生了解竹制品的环保优势,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竹子的生长过程2. 竹子的结构特点3. 竹制品的种类及用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画出竹子的生长过程和结构特点。
2.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课堂所学,用自己的方式画出竹子的生长过程和结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课堂教学,观察学生对竹子的认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是否有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了解更多的竹制品,思考如何利用竹子制作更有趣的物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竹子的生长过程和结构特点,因为这些内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是竹制品的种类及用途,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对自然材料的认知和利用有基本的了解。
幼儿园中班科学竹子教案竹制品(1)

幼儿园中班科学竹子教案竹制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有趣的植物》章节中的“竹子”一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竹子的生长过程、竹子的用途及竹制品的制作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竹子的生长过程,认识竹子的外部形态和特点。
2. 了解竹子的广泛用途,培养幼儿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
3. 通过制作竹制品,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竹子的用途和竹制品的制作过程。
重点:竹子的生长过程、外部形态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竹子实物、竹制品样品、图片、视频等。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竹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竹子实物和竹制品样品,引导幼儿观察、触摸,让幼儿对竹子产生直观的认识。
2. 讲解竹子的生长过程(5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讲解竹子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竹子的外部形态和特点。
3. 讲解竹子的用途(5分钟)介绍竹子的广泛用途,如建筑材料、家具、生活用品等,引导幼儿关注自然资源,培养保护意识。
4. 制作竹制品(10分钟)指导幼儿利用彩纸、竹签等学具,动手制作简单的竹制品,如笔筒、小篮子等。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然后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竹子的生长过程2. 竹子的用途3. 竹制品制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竹制品,并说明其用途。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竹林,实地观察竹子的生长环境,加深对竹子的认识。
同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其他植物的用途,培养探索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3. 竹子用途的讲解与自然资源保护意识的培养4. 竹制品制作过程的指导5.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在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
竹子器械活动教案中班

竹子器械活动教案中班教案标题:竹子器械活动教案(中班)教学目标:1. 认识竹子是一种天然材料,了解竹子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制作竹子器械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作制作器械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
教学准备:1. 竹子和各种竹制品(如竹篮、竹筷等)。
2. 制作器械所需的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3.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竹子的特点和用途。
4. 教师提前准备好的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竹子和竹制品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与学生一起讨论竹子的特点和用途,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竹子的认识和经验。
活动1:制作竹子筷子1. 教师示范如何制作竹子筷子,介绍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2. 学生观看示范后,分组合作制作竹子筷子。
3. 学生制作完成后,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体验。
活动2:制作竹子风车1. 教师示范如何制作竹子风车,介绍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2. 学生观看示范后,分组合作制作竹子风车。
3. 学生制作完成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伴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活动3:制作竹子拼图1. 教师提供竹子和彩纸等材料,引导学生制作竹子拼图。
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竹子和彩纸进行拼贴,创作自己的竹子拼图作品。
3. 学生制作完成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总结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活动,总结竹子器械制作的过程和体会。
2.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以及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学生继续发挥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制作竹子器械,并带到学校与同伴分享。
2. 组织学生参观竹子工艺品展览或竹子制品加工厂,拓展学生对竹子的认识和了解。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制作过程中的合作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美观的竹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竹器的多种用途,初步学习用色单线描绘物体,表现造型。
2、能力目标:学会用疏密有致的线条表现各种竹器,体会线条造型的快乐。
3、亲近生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用线描描绘一两种竹器。
难点:画面线条的有序组织。
教学过程:
一、观赏竹器,激发兴趣。
1、检查学生带来的小竹器,挑选外形独特,编织细致的竹器展示。
2、学生介绍自家竹器的名称和用途,导入本课。
二、讲授知识,开拓视野。
1、展示线描的竹器写生作品。
2、学生分组欣赏范作,并讨论线描的表现方法。
3、讲述小组的讨论结果。
4、讲述植物语人类的关系,竹子与人类关系。
5、示范表现方法:
(1)用铅笔勾画草图
(2)描绘外形
(3)表现纹(示范表现几种编织方法)。
三、观察描绘,正确表现。
1、讲述作业要求
2、对自己带来的竹器进行描绘写生。
3、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的表现方法。
四、作品展示与点评。
1、学生评价
2、教师讲评作品好的理由与不足。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