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省高考试题(理综物理)解析版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浙江卷物理部分答案及解析
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浙江卷)物理部分答案及解析江苏省特级教师戴儒京一、选择题(7小题)14.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答案】A【解析】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仅受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
以A为研究对象:因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所受合力为A的重力,所以A仅受重力作用,所以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
本题考查牛顿定律。
15.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B.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C.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D.打雷时,呆在汽车里比呆在木屋里要危险【答案】B【解析】电力工人高压带电作业,全身穿戴金属丝网制成的衣、帽、手套、鞋,可以对人体起到静电屏蔽作业,使人安全作业。
因为塑料和油摩擦容易起电,产生的静电荷不易泄漏,形成静电积累,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
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因为两腿间电压不高,不会被电死,一辆金属车身的汽车也是最好的“避雷所”,一旦汽车被雷击中,它的金属构架会将闪电电流导入地下。
16.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答案】B【解析】光电管加正向电压情况:P从A右移时,参与导电的光电子数增加;P移到某一位置时,所有逸出的光电子都刚参与了导电,光电流恰达最大值;P再右移时,光电流不能再增大。
2010年浙江理综卷(含完整答案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非择题部分(共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2.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茶叶病毒的核酸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D.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3.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走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保留接触抵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上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5. 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爱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B. 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 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D. 图⑤表示甲电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去极化状态6. 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 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B. 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基础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C. 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D. 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现象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8. 有X 、Y 、Z 、W 、M 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 、Y 、Z 、W 同周期, Z 、M 同主族; X +与M 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 2->W -;Y 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2010高考物理(浙江卷)附详细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物理综合能力测试非择题部分(共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 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一定为零的压力一定为零B. 上升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物体受到的重力C. 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物体受到的重力D.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等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物体受到的重力【答案】A 【解析】以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仅受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为g ,方向竖直向下。
以A 为研究对象:因加速度为g ,方向竖直向下,故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 所受合力为A 的重力,所以A 仅受重力作用。
选项A 正确15. 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 B. 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 C. 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 D. 打雷时,呆在汽车里比呆在木屋里要危险【答案】B 【解析】电力工人高压带电作业,全身穿戴金属丝网制成的衣、 帽、手套、鞋,可以对人体起到静电屏蔽作业,使人安全作业。
因为塑料和油摩擦容易起电,产生的静电荷不易泄漏,形成静电积累,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
一辆金属车身的汽车也是最好的“避雷所”,一旦汽车被雷击中,它的金属构架会将闪电电流导入地下。
选项B 正确16.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
则可判断出如图所示。
则可判断出A.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 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B A v U C1 U C2 U /I /A 甲 乙丙D.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答案】B 【解析】光电管加正向电压情况: P 右移时,参与导电的光电子数增加; P 移到某一位置时,所有逸出的光电子都刚参与了导电,光电流恰达最大值;P 再右移时,光电流不能再增大。
2010年浙江省高考试题(理综物理)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试题、解析、命题思路及评析一、2010年浙江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命题思路着眼基础减轻负担物理命题着眼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
如第19题、第23题侧重考查了电场性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核。
其中主干知识力学、电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5%以上。
如22、23、24题侧重考查了力和运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核心内容。
强调解决物理问题通用方法的运用,淡化解题技巧,避免繁复计算。
试题设计有利于那些注重分析物理过程、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有利于减少教学中大量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给中学物理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联系实际注重建模命题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理模型,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15、17、20题都是涉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第23题以当前能源中的热点问题光电池为情境,要求通过建模解决。
通过对这些试题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重视物理规律的灵活应用,物理模型的建立。
重视实践体现探究命题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的同时,考核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探究。
如21题I要求学生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所测量的数据的正确及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测量;21题Ⅱ要求学生对新给的电阻与电流图象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有区别,认真做与不认真做有区别。
如(I B)13题中关于建发电站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可以开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接课改稳中求进命题理念承前启后,稳中求新,逐步推进。
试题在实验题的设计、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联系实际方面有所创新,比上年更多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物理】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物理部分(浙江卷)精校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4.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B. 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对物体受到的重力C. 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D.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15. 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B. 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C. 小鸟停在单要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D. 打雷时,呆在汽车里比呆在木屋里要危险16.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
则可判断出A.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 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17. 某水电站,用总电阻为2.5Ω的输电线输电给500km外的用户,其输出电功率是3⨯106KW。
现用500kV电压输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输电线上输送的电流大小为2⨯105AB. 输电线上由电阻造成的损失电压为15kVC. 若改用5kV电压输电,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9⨯108KWD. 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 P=U2/r,U为输电电压,r为输电线的电阻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先错的得0分。
)18. 在O 点有一波源,t =0时刻开始向上振动,形成向右传播的一列横波。
t 1=4s 时,距离O 点为3m 的A 点第一次达到波峰;t 2=7s 时,距离O 点为4m 的B 点第一次达到波谷。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该横波的波长为2mB. 该横波的周期为4sC. 该横波的波速为1m/sD. 距离O 点为1m 的质点第一次开始向上振动的时刻为6s 末 19. 半径为r 带缺口的刚性金属圆环在纸面上固定放置,在圆环的缺口两端引出两根导线,分别与两块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的平行金属板连接,两板间距为d ,如图(上)所示。
2010年浙江省高考物理试卷
2010年浙江省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3分)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对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2.(3分)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B.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C.小鸟停在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D.打雷时,待在汽车里比待在木屋里要危险3.(3分)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4.(3分)某水电站,用总电阻为2.5Ω的输电线输电给500km外的用户,其输出电功率是3×106kW.现用500kV电压输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输电线上输送的电流大小为2.0×105AB.输电线上由电阻造成的损失电压为15kVC.若改用5kV电压输电,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9×108kWD.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P=,U为输电电压,r为输电线的电阻5.(3分)在O点有一波源,t=0时刻开始向上振动,形成向右传播的一列横波.t1=4s 时,距离O点为3m的A点第一次达到波峰;t2=7s时,距离O点为4m的B点第一次达到波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横波的波长为2mB.该横波的周期为4sC.该横波的波速为1m/sD.距离O点为1m的质点第一次开始向上振动的时刻为6s末6.(3分)半径为r带缺口的刚性金属圆环在纸面上固定放置,在圆环的缺口两端引出两根导线,分别与两块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的平行金属板连接,两板间距为d,如图1所示.有一变化的磁场垂直于纸面,规定向内为正,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在t=0时刻平板之间中心有一重力不计,电荷量为q的静止微粒,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第2秒内上极板为正极B.第3秒内上极板为负极C.第2秒末微粒回到了原来位置D.第3秒末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7.(3分)宇宙飞船以周期为T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0.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宇航员在A点测出的张角为α,则()A .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B.一天内飞船经历“日全食”的次数为C.飞船每次“日全食”过程的时间为D.飞船周期为T=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78分)8.(20分)Ⅰ: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代替弹簧,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他们在橡皮绳下端面依次逐个挂下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m=0.1kg,取g=10m/s2),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加i(下标i表示挂在绳下端钩码个数).然后逐个拿下钩码,同样记录绳下端面的坐标X 减i,绳下端坐标的平均值X i=(X加i+X减i)/2的数据如下表:(1)同一橡皮绳的X加i X减i(大于或小于);(2)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甲或乙);(3)选择一组数据用作图法得出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k(N/m);(4)为了更好的测量劲度系数,在选用钩码时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Ⅱ: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某同学测得电流﹣电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用上表数据描绘电压随电流的变化曲线;(2)为了探究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已作出电阻随电流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指出图线的特征,并解释形成的原因.9.(16分)在一次国际城市运动会中,要求运动员从高为H的平台上A点由静止出发,沿着动摩擦因数为μ的滑道向下运动到B点后水平滑出,最后落在水池中.设滑道的水平距离为L,B点的高度h可由运动员自由调节(取g=10m/s2).求:(1)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与高度h的关系;(2)运动员要达到最大水平运动距离,B点的高度h应调为多大?对应的最大水平距离S max为多少?(3)若图中H=4m,L=5m,动摩擦因数μ=0.2,则水平运动距离要达到7m,h值应为多少?10.(20分)如图所示,一矩形轻质柔软反射膜可绕过O点垂直纸面的水平轴转动,其在纸面上的长度为L1,垂直纸面的宽度为L2.在膜的下端(图中A处)挂有一平行于转轴,质量为m,长为L2的导体棒使膜成平面.在膜下方水平放置一足够大的太阳能光电池板,能接收到经反射膜反射到光电池板上的所有光能,并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光电池板可等效为一个电池,输出电压恒定为U;输出电流正比于光电池板接收到的光能(设垂直于入射光单位面积上的光功率保持恒定).导体棒处在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中,并与光电池构成回路,流经导体棒的电流垂直纸面向外(注:光电池与导体棒直接相连,连接导线未画出).(1)现有一束平行光水平入射,当反射膜与竖直方向成θ=60°时,导体棒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求此时电流强度的大小和光电池的输出功率.(2)当θ变成45°时,通过调整电路使导体棒保持平衡,光电池除维持导体棒平衡外,还能输出多少额外电功率?11.(22分)在一个放射源水平放射出α、β、γ和三种射线,垂直射入如图所示磁场.区域Ⅰ和Ⅱ的宽度均为d,各自存在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两区域的磁感强度大小B相等,方向相反(粒子运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1)若要筛选出速率大于v1的β粒子进入区域Ⅱ,要磁场宽度d与B和v1的关系.(2)若B=0.0034T,v1=0.1c(c是光速度),则可得d;α粒子的速率为0.001c,计算α和γ射线离开区域Ⅰ时的距离;并给出去除α和γ射线的方法.(3)当d满足第(1)小题所给关系时,请给出速率在v1<v<v2区间的β粒子离开区域Ⅱ时的位置和方向.(4)请设计一种方案,能使离开区域Ⅱ的β粒子束在右侧聚焦且水平出射.已知:电子质量m e=9.1×10﹣31kg,α粒子质量mα=6.7×10﹣27kg,电子电荷量q=1.6×10﹣19C,(x≤1时).2010年浙江省高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3分)(2010•浙江)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对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分析】把AB看成一个整体,不计空气阻力,整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加速度为g,方向向下.然后把A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解答】解: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仅受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再以A为研究对象:因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所受合力为A的重力,所以A仅受重力作用,即A和B之间没有作用力.故选A.2.(3分)(2010•浙江)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B.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C.小鸟停在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D.打雷时,待在汽车里比待在木屋里要危险【分析】穿金属的衣服和待在汽车里时,可以对里面的人体起到静电屏蔽作用,从而可以保护人的安全,由于塑料和油摩擦容易起电,用塑料的话,产生的静电荷不易泄漏,反而会早造成危险.【解答】解:A、电力工人高压带电作业,全身穿戴金属丝网制成的衣、帽、手套、鞋,可以对人体起到静电屏蔽作用,使人安全作业.所以A错误.B、因为塑料和油摩擦容易起电,产生的静电荷不易泄漏,形成静电积累,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所以B正确.C、小鸟的两只脚之间的距离很小,所以小鸟的两只脚之间的电压也很小,所以不会对小鸟造成危害,所以C错误.D、一辆金属车身的汽车也是最好的“避雷所”,一旦汽车被雷击中,它的金属构架会将闪电电流导入地下.所以D错误.故选B.3.(3分)(2010•浙江)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分析】光电管加正向电压情况:P右移时,参与导电的光电子数增加;P移到某一位置时,所有逸出的光电子都刚参与了导电,光电流恰达最大值;P再右移时,光电流不能再增大.光电管加反向电压情况:P右移时,参与导电的光电子数减少;P移到某一位置时,所有逸出的光电子都刚不参与了导电,光电流恰为零,此时光电管两端加的电压为截止电压,对应的光的频率为截止频率;P再右移时,光电流始终为零.,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截止电压U越大.从图截象中看出,丙光对应的截止电压U最大,所以丙光的频率最高,丙光的波长最截短,丙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也最大.【解答】解:A、根据,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截止电压U越大.甲光、乙光的截止电压相等,所以甲光、乙光的频率相等;故A错截误.B、丙光的截止电压大于乙光的截止电压,所以丙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则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故B正确.C、丙的频率最大,甲乙频率相同,且均小于丙的频率,故C错误.D、丙光的截止电压大于甲光的截止电压,所以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于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故D错误.故选B.4.(3分)(2010•浙江)某水电站,用总电阻为2.5Ω的输电线输电给500km外的用户,其输出电功率是3×106kW.现用500kV电压输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输电线上输送的电流大小为2.0×105AB.输电线上由电阻造成的损失电压为15kVC.若改用5kV电压输电,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9×108kWD.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P=,U为输电电压,r为输电线的电阻【分析】已知输送的电功率和输电电压,根据I=求出输电线上的电流;由△U=Ir求的损失电压;根据P=I2R求出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解答】解:A、B由P=IU得输电线上输送的电流,由△U=Ir得输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U=6×103×2.5=15×103V,故A错误,B正确.C、若改用5kV电压输电,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故C错误.D、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P计算时,U为输电线上的电压降,而不是输电电压.故D错误.故选:B.5.(3分)(2010•浙江)在O点有一波源,t=0时刻开始向上振动,形成向右传播的一列横波.t1=4s时,距离O点为3m的A点第一次达到波峰;t2=7s时,距离O点为4m的B点第一次达到波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横波的波长为2mB.该横波的周期为4sC.该横波的波速为1m/sD.距离O点为1m的质点第一次开始向上振动的时刻为6s末【分析】本题是根据所给信息来求波长、波速、周期等问题,“A点第一次达到波峰”的含义是波传到该点时,又向上振动了四分之一周期到达波峰,同理理解“第一次到达波谷的含义”.【解答】解:由于波源开始向上振动,所以当第一次出现波峰时,根据得:①第一出现波谷时有:②联立①②解得:v=1m/s,T=4s,波长λ=vT=4m振动从O传到距离O点为1m的质点所需时间,故AD错误,BC正确.故选BC.6.(3分)(2010•浙江)半径为r带缺口的刚性金属圆环在纸面上固定放置,在圆环的缺口两端引出两根导线,分别与两块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的平行金属板连接,两板间距为d,如图1所示.有一变化的磁场垂直于纸面,规定向内为正,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在t=0时刻平板之间中心有一重力不计,电荷量为q的静止微粒,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第2秒内上极板为正极B.第3秒内上极板为负极C.第2秒末微粒回到了原来位置D.第3秒末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分析】由图可知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则由楞次定则可得出平行板上的带电情况;对带电粒子受力分析可知带电粒子的受力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粒子的运动情况;根据粒子受力的变化可知粒子加速度的变化,通过分析可得出粒子的运动过程.【解答】解:0~1s内情况: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板上极板带负电,金属板下极板带正电;若粒子带正电,则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而向上做匀加速运动.1~2s内情况: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板上极板带正电,金属板下极板带负电;故A正确;若粒子带正电,则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下而向上做匀减速运动,2s末速度减小为零.2~3s内情况: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板上极板带正电,金属板下极板带负电;故B错误;若粒子带正电,则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下而向下做匀加速运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故D错误;3~4s内情况: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板上极板带负电,金属板下极板带正电;若粒子带正电,则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而向下做匀减速运动4s末速度减小为零,同时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故C错误;故选A.7.(3分)(2010•浙江)宇宙飞船以周期为T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0.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宇航员在A点测出的张角为α,则()A.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B.一天内飞船经历“日全食”的次数为C.飞船每次“日全食”过程的时间为D.飞船周期为T=【分析】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飞船的周期及半径可求出飞船的线速度;同时由引力提供向心力的表达式,可列出周期与半径及角度α的关系.当飞船进入地球的影子后出现“日全食”到离开阴影后结束,所以算出在阴影里转动的角度,即可求出发生一次“日全食”的时间;由地球的自转时间与宇宙飞船的转动周期,可求出一天内飞船发生“日全食”的次数.【解答】解:A、飞船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为又由几何关系知∴故A正确;B、地球自转一圈时间为To,飞船绕地球一圈时间为T,飞船绕一圈会有一次日全食,所以每过时间T就有一次日全食,得一天内飞船经历“日全食”的次数为故B不正确;C、由几何关系,飞船每次“日全食”过程的时间内飞船转过α角所需的时间为t=;故C错误;D、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故D正确;故选:AD.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78分)8.(20分)(2010•浙江)Ⅰ: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代替弹簧,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他们在橡皮绳下端面依次逐个挂下钩码(下(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m=0.1kg,取g=10m/s2),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加i标i表示挂在绳下端钩码个数).然后逐个拿下钩码,同样记录绳下端面的坐标X,绳下端坐标的平均值X i=(X加i+X减i)/2的数据如下表:减i(1)同一橡皮绳的X加i 小于X减i(大于或小于);(2)乙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甲或乙);(3)选择一组数据用作图法得出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k(N/m);(4)为了更好的测量劲度系数,在选用钩码时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Ⅱ: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某同学测得电流﹣电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用上表数据描绘电压随电流的变化曲线;(2)为了探究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已作出电阻随电流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指出图线的特征,并解释形成的原因.【分析】I、(1)钩码数增至某值时橡皮筋的伸长量比减至同一数值时小一些.这是由于实验中加挂钩码过多,拉力过大,橡皮筋的伸长超过了弹性限度,减挂钩码时弹性尚未恢复;(2)根据所提供数据判断每增加一个钩码形变量是否相同,差别大的不准确;(3)根据描点法可以得出图象,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的大小;(4)尽可能使伸长量在弹性范围内,同时有足够大的伸长量,以减小长度测量误差.II、(1)根据所提供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可以描绘电压随电流的变化曲线;(2)随着电压、电流的增大,灯丝的温度升高,这样会对灯丝的电阻率产生影响,因此曲线会出现变化.【解答】解析:I:(1)同一橡皮绳的X加<X减.由于实验中加挂钩码过多,拉力过大,橡皮筋的伸长超过了弹性限度,减挂钩码时弹性尚未恢复.故答案为:小于.(2)根据所提供的数据可知,即同学实验数据,每增加一个钩码,橡皮筋的形变量差距很大,这说明甲同学的数据中只有前几个数据可认为在弹性范围内,故乙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故答案为:乙.(3)根据甲乙同学所得数据得挂在橡皮绳下端的个数与橡皮筋该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由上表利用描点法作图得:根据胡克定律F=k△x可知在F﹣△x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的大小,=57~70N/m.由图k乙答: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k为57~70N/m.(4)尽可能使伸长量在弹性范围内,同时有足够大的伸长量,以减小长度测量误差.Ⅱ:(1)根据所提供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可以描绘电压随电流的变化曲线如下所示:(2)根据(1)中图线可知:电阻随电流增大,存在三个区间,电阻随电流的变化快慢不同.第一区间电流很小时,电阻变化不大;第二区间灯丝温度升高快,电阻增大快;第三区间部分电能转化为光能,灯丝温度升高变慢,电阻增大也变慢.9.(16分)(2010•浙江)在一次国际城市运动会中,要求运动员从高为H的平台上A点由静止出发,沿着动摩擦因数为μ的滑道向下运动到B点后水平滑出,最后落在水池中.设滑道的水平距离为L,B点的高度h可由运动员自由调节(取g=10m/s2).求:(1)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与高度h的关系;(2)运动员要达到最大水平运动距离,B点的高度h应调为多大?对应的最大水平距离S max为多少?(3)若图中H=4m,L=5m,动摩擦因数μ=0.2,则水平运动距离要达到7m,h 值应为多少?【分析】清楚运动员的运动过程,可运用动能定理研究A到B得过程把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与高度h的关系联系起来.求s的最大值,方法是把这个s先通过平抛运动规律表示出来,通过数学函数知识(可以配方)求极值.【解答】解:(1)设AB与水平面夹角为θA运动到B过程,摩擦阻力做功为μmgcosθ=μmgL由A运动到B过程应用动能定理:mg(H﹣h)﹣μmgL=mv B2﹣0⇒v B=(2)离开B点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h=gt2⇒t=.水平方向:x=v B t解得:x=2=2当h=时,x有最大值,x max=H﹣μL∴对应的最大水平距离S max=H﹣μL+L.(3)把数据代入x=2x=2=7﹣5=2m⇒h2﹣3h+1=0,解得:h1==2.62m h2==0.38m.答:(1)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与高度h的关系是v B=;(2)当h=﹣时,x有最大值,S max=H﹣μL+L(3)h的值有:h1==2.62m,h2==0.38m.10.(20分)(2010•浙江)如图所示,一矩形轻质柔软反射膜可绕过O点垂直纸面的水平轴转动,其在纸面上的长度为L1,垂直纸面的宽度为L2.在膜的下端(图中A处)挂有一平行于转轴,质量为m,长为L2的导体棒使膜成平面.在膜下方水平放置一足够大的太阳能光电池板,能接收到经反射膜反射到光电池板上的所有光能,并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光电池板可等效为一个电池,输出电压恒定为U;输出电流正比于光电池板接收到的光能(设垂直于入射光单位面积上的光功率保持恒定).导体棒处在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中,并与光电池构成回路,流经导体棒的电流垂直纸面向外(注:光电池与导体棒直接相连,连接导线未画出).(1)现有一束平行光水平入射,当反射膜与竖直方向成θ=60°时,导体棒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求此时电流强度的大小和光电池的输出功率.(2)当θ变成45°时,通过调整电路使导体棒保持平衡,光电池除维持导体棒平衡外,还能输出多少额外电功率?【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求解力学问题,再运用电学知识求解电流和功率等问题.【解答】解析:(1)导体棒受力如图tanθ=⇒I==光电池输出功率(即光电池板接收到的光能对应的功率)为:P=IU=(2)维持导体棒平衡需要的电流为:I'==<I∵I'<I,而当θ变为45°时光电池板因被照射面积增大使电池输出的电流也增大∴需要在导体棒两端并联一个电阻,题目要求的就是这个电阻上的功率.由并联电路特点得:光电池提供的总电流I总=I'+I额外以下关键是求I总光电池输出功率为P'=I总U(P'为当θ变成45°时,光电池板接收到的光能对应的功率.)已知垂直于入射光单位面积上的光功率保持恒定(设为P0)由右图可知P=P0L1L2cos60°,P'=P0L1L2cos45°已知电池输出电流正比于光电池板接收到的光能∴===⇒I总=I=⇒I额=I总﹣I′=(﹣1),光电池能提供的额外功率为 P 额=I 额U=(﹣1).答:(1)此时电流强度的大小为,光电池的输出功率.(2)还能输出额外电功率为(﹣1).11.(22分)(2010•浙江)在一个放射源水平放射出α、β、γ和三种射线,垂直射入如图所示磁场.区域Ⅰ和Ⅱ的宽度均为d ,各自存在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两区域的磁感强度大小B 相等,方向相反(粒子运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1)若要筛选出速率大于v 1的β粒子进入区域Ⅱ,要磁场宽度d 与B 和v 1的关系.(2)若B=0.0034T ,v 1=0.1c (c 是光速度),则可得d ;α粒子的速率为0.001c ,计算α和γ射线离开区域Ⅰ时的距离;并给出去除α和γ射线的方法. (3)当d 满足第(1)小题所给关系时,请给出速率在v 1<v <v 2区间的β粒子离开区域Ⅱ时的位置和方向.(4)请设计一种方案,能使离开区域Ⅱ的β粒子束在右侧聚焦且水平出射. 已知:电子质量m e =9.1×10﹣31kg ,α粒子质量m α=6.7×10﹣27kg ,电子电荷量q=1.6×10﹣19C ,(x ≤1时).【分析】(1)要使大于v1的β粒子进入区域Ⅱ,则速度为v1的粒子应与I、Ⅱ边界相切,则作出临界轨道,由几何关系可知半径,则由洛仑兹力充当向心力可求得磁场宽度;(2)分别求出电子与α粒子的转动半径,根据两半径的关系可知α粒子的转动轨迹,由几何关系可得出距离;根据α和γ射线的性质可得出去除两种射线的方法;(3)得出速度为v2的粒子的半径,作出运动图象,可求得离开时的位置及方向;(4)根据粒子在磁场运动利用对称性可设计出的方案.【解答】解:(1)作出临界轨道,由几何关系知r=d;由得若要筛选出速率大于v1的β粒子进入区域Ⅱ,要磁场宽度d与B和v1的关系为;(2)对电子对α粒子:作出轨道如图竖直方向上的距离y=ra﹣=0.0007m=0.7mm区域Ⅰ的磁场不能将α射线和γ射线分离,可用薄纸片挡住α射线,用厚铅板挡住γ射线.α和γ射线离开区域Ⅰ时的距离为0.7mm;可用薄纸片挡住α射线,用厚铅板挡住γ射线.(3)在上述条件下,要求速率在区间v1<v<v2的β粒子离开区域Ⅱ时的位置和方向,先求出速度为v2的β的粒子所对应的圆周运动半径R2=画出速率分别为v1和v2的粒子离开区域Ⅱ的轨迹如图速率在v1<v<v2区域间射出的β粒子束宽为(2y1﹣2y2)。
2010年浙江省高考理综试题真题、答案(Word版)[1]-推荐下载
O 点为 3m 的 A 点第一次达到波峰;t2=7s 时,距离 O 点为 4m 的 B 点第一次达到波谷。则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C )
A. 该横波的波长为 2m
B. 该横波的周期为 4s
C. 该横波的波速为 1m/s
D. 距离 O 点为 1m 的质点第一次开始向上振动的时刻为 6s 末
解析:
由 t
由 U Ir 得输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 U 6 103 2.5 15 103V
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 P
I 2r
P2
r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06 (
)2
2.5
9 1011W
U2
5
18. 在 O 点有一波源,t=0 时刻开始向上振动,形成向右传播的一列横波。t1=4s 时,距离
三、2010 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
A.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一定为零 B. 上升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大于 A 对物体受到的重力 C. 下降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大于 A 物体受到的重力
B.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 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
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解析:
a
P
正向电压
b
光电管加正向电压情况: P 右移时,参与导电的光电子数增加; P 移到某一位置时,所有逸出的光电子都刚参与了导电,光电流恰达最大值;P 再 右移时,光电流不能再增大。
A.
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
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浙江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生物.化学试题.解析.命题思路及评析一.2010年浙江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命题思路着眼基础减轻负担物理命题着眼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
如第19题.第23题侧重考查了电场性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核。
其中主干知识力学.电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5%以上。
如22.23.24题侧重考查了力和运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核心内容。
强调解决物理问题通用方法的运用,淡化解题技巧,避免繁复计算。
试题设计有利于那些注重分析物理过程.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有利于减少教学中大量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给中学物理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联系实际注重建模命题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理模型,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15.17.20题都是涉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第23题以当前能源中的热点问题光电池为情境,要求通过建模解决。
通过对这些试题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重视物理规律的灵活应用,物理模型的建立。
重视实践体现探究命题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的同时,考核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探究。
如21题I要求学生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所测量的数据的正确及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测量;21题Ⅱ要求学生对新给的电阻与电流图象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有区别,认真做与不认真做有区别。
如(I B)13题中关于建发电站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可以开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接课改稳中求进命题理念承前启后,稳中求新,逐步推进。
试题在实验题的设计.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联系实际方面有所创新,比上年更多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2010年浙江理综卷(含完整答案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非择题部分(共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2.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茶叶病毒的核酸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D.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3.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走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保留接触抵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上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5. 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爱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B. 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 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D. 图⑤表示甲电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去极化状态6. 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 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B. 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基础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C. 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D. 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现象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8. 有X 、Y 、Z 、W 、M 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 、Y 、Z 、W 同周期, Z 、M 同主族; X +与M 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 2->W -;Y 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2010浙江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清晰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题,共计42分)1、(6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2、(6分)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射线是由氦原子核衰变产生B.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C.γ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D.通过化学反应不能改变物质的放射性3、(6分)如图所示,在铁芯上、下分别绕有匝数n 1=800和n 2=200的两个线圈,上线圈两端与u =51sin314t V 的交流电源相连,将下线圈两端接交流电压表,则交流电压表的读数可能是()A.2.0V B.9.0V C.12.7V D.144.0V4、(6分)“B 超”可用于探测人体内脏的病变状况,如图是超声波从肝脏表面入射,经折射与反射,最后从肝脏表面射出的示意图.超声波在进入肝脏发生折射时遵循的规律与光的折射规律类似,可表述为=(式中θ1是入射角,θ2是折射角,v 1、v 2分别是超声波在肝外和肝内的传播速度),超声波在肿瘤表面发生反射时遵循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相同.已知v 2=0.9v 1,入射点与出射点之间的距离是d ,入射角为i ,肿瘤的反射面恰好与肝脏表面平行,则肿瘤离肝脏表面的深度h 为()A. B.C.D.5、(6分)(不定项)关于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种波均会发生偏振现象B.用白光做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实验,均可看到彩色条纹C.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运动速度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D.已知地震波的纵波波速大于横波波速,此性质可用于横波的预警6、(6分)(不定项)为了探测X 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以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 1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T 1,总质量为m 1.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r 2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m 2,则()A.X 星球的质量为M =B.X 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x =C.登陆舱在r 1与r 2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D.登陆舱在半径为r 2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2=T 17、(6分)(不定项)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选择一定速度范围内的带电粒子.图中板MN 上方是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板上有两条宽度分别为2d 和d 的缝,两缝近端相距为L .一群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具有不同速度的粒子从宽度为2d 的缝垂直于板MN 进入磁场,对于能够从宽度为d 的缝射出的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带正电B.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为C.保持d 和L 不变,增大B ,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之差增大D.保持d 和B 不变,增大L ,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之差增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计78分)1、(10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已提供了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纸带、带小盘的细线、刻度尺、天平、导线.为了完成实验,还须从下图中选取实验器材,其名称是__①__(漏选或全选得零分),并分别写出所选器材的作用__②__.2、(10分)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实验中,为了探究3根材料未知、横截面积均为S =0.20mm 2的金属丝a 、b 、c 的电阻率,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M 为金属丝c 的左端点,O 为金属丝a 的右端点,P 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始终为I =1.25A,电压表读数U 随OP 间距离x 的变化如下表:x /mm 6007008009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100220023002400U /V 3.95 4.50 5.10 5.90 6.50 6.65 6.82 6.937.027.157.858.509.059.75(1)绘出电压表读数U 随OP 间距离x 变化的图线;(2)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并进行比较.3、(16分)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有长为L =2m、宽为d =1m 的金属“U”型导轨,在“U”型导轨右侧l =0.5m 范围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t =0时刻,质量为m =0.1kg 的导体棒以v 0=1m/s 的初速度从导轨的左端开始向右运动,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导轨与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λ=0.1Ω/m,不计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接触电阻及地球磁场的影响(取g =10m/s 2).(1)通过计算分析4s 内导体棒的运动情况;(2)计算4s 内回路中电流的大小,并判断电流方向;(3)计算4s 内回路产生的焦耳热.4、(20分)节能混合动力车是一种可以利用汽油及所储存电能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有一质量m=1000=90km/h匀速行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50kW.当驾驶员看kg的混合动力轿车,在平直公路上以v1到前方有80km/h的限速标志时,保持发动机功率不变,立即启动利用电磁阻尼带动的发电机工作给电池充电,使轿车做减速运动,运动L=72m后,速度变为v=72km/h.此过程中发动机功率的用于轿2车的牵引,用于供给发电机工作,发动机输送给发电机的能量最后有50%转化为电池的电能.假设轿车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保持不变.求(1)轿车以90km/h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F的大小;阻(2)轿车从90km/h减速到72km/h过程中,获得的电能E;电(3)轿车仅用其在上述减速过程中获得的电能E维持72km/h匀速运动的距离L′.电5、(22分)如图甲所示,静电除尘装置中有一长为L、宽为b、高为d的矩形通道,其前、后面板使用绝缘材料,上、下面板使用金属材料.图乙是装置的截面图,上、下两板与电压恒定的高压直流电源相进入矩形通道,当带负电的尘埃碰到下板后连.质量为m、电荷量为-q、分布均匀的尘埃以水平速度v其所带电荷被中和,同时被收集.通过调整两板间距d可以改变收集效率η.当d=d时,η为81%(即离范围内的尘埃能够被收集).不计尘埃的重力及尘埃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板0.81d图甲图乙;(1)求收集效率为100%时,两板间距的最大值dm(2)求收集效率η与两板间距d的函数关系;(3)若单位体积内的尘埃数为n,求稳定工作时单位时间下板收集的尘埃质量ΔM/Δt与两板间距d的函数关系,并绘出图线.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题,共计42分)1、(6分)C 甲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甲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 项错误;甲对绳的拉力和乙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B 错误;由于不计冰面的摩擦力,甲、乙两人在大小相同的拉力F 作用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由s =at 2和a =得,t =,若m 甲>m 乙,则t 甲>t 乙,即乙先到达中间分界线,故甲赢得胜利,C 项正确;同理,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同样是乙先到达中间分界线,甲能赢得比赛的胜利,D 项错误.2、(6分)D α射线是原子核衰变中放出的由氦核组成的粒子流,A 项错误;β射线是原子核衰变中核内放出的高速电子流,它是由核内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时放出的,B 项错误;γ射线是原子核衰变过程中,产生的新核具有过多的能量,这些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C 项错误;化学反应只是原子间核外电子的转移,不改变原子核的结构,所以不能改变物质的放射性,D 项正确.3、(6分)A 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 1=V,由公式=可得,U 2=U 1=V=9V.因公式=的适用条件是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相等,即理想变压器,但题中变压器的铁芯不闭合,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要远小于原线圈的磁通量,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应比上面的计算值小很多.故A 项正确.4、(6分)D 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将v 2=0.9v 1代入,得sin β=sin i ,由几何关系可得肿瘤离肝脏表面的深度为:h =cot β==,D 项正确.5、(6分)BD 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偏振现象,A 项错误;用白光作光源,单缝衍射条纹和双缝干涉条纹均为彩色,B 项正确;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速度并不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声波在介质中可认为匀速传播,而质点做变速运动,C 项错误;地震波的纵波传播速度大于横波的传播速度,纵波先到达地球表面,所以可以用于横波的预警,D 项正确.6、(6分)AD 选飞船为研究对象,则=m 1,解得X 星球的质量为M =,A 项正确;飞船的向心加速度为a =,不等于X 星球表面的加速度,B 项错误;登陆舱在r 1的轨道上运动时满足:=m 2,=m 2,登陆舱在r 2的轨道上运动时满足:=m 2,=m 2.由上述公式联立可解得:=,=,所以C 项错误,D 项正确.7、(6分)BC 带电粒子能够从右缝中射出,进入磁场时所受洛伦兹力方向应向右,由左手定则可判定粒子带负电,A 项错误;由qvB =m 得,v =,射出粒子运动的最大半径为r max =,射出粒子运动的最小半径为r min =,故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为v max =,B 项正确;射出粒子的最小速度为v min =,Δv =v max -v min =,若保持d 和L 不变,增大B 时,Δv 增大,C 项正确;若保持d 和B 不变,增大L 时,Δv 不变,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计78分)1、(10分)①学生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钩码、砝码或电火花计时器、钩码、砝码②学生电源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提供交流电压;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的位置和时间;砝码用以改变小车的质量;钩码用以改变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还可用于测量小车质量.2、(10分)(1)(2)ρ=ρa =Ω·m=1.04×10-6Ω·mρb =Ω·m=9.6×10-4Ω·mρc =Ω·m=1.04×10-6Ω·m通过计算可知,金属丝a 与c 电阻率相同,远大于金属丝b 的电阻率.电阻率的允许范围ρa :0.96×10-6~1.10×10-6Ω·m ρb :8.5×10-4~1.10×10-7Ω·m ρc :0.96×10-6~1.10×10-6Ω·m3、(16分)(1)见解析(2)0.2A沿顺时针方向(3)0.04J解析:(1)导体棒先在无磁场区域做匀减速运动,有-μmg =ma ,=v 0+at ,x =v 0t +at 2代入数据解得:t =1s,x =0.5m,导体棒没有进入磁场区域.导体棒在1s 末已停止运动,以后一直保持静止,离左端位置仍为x =0.5m.(2)前2s 磁通量不变,回路电动势和电流分别为E =0,I =0后2s 回路产生的电动势为E ==ld =0.1V回路的总长度为5m,因此回路的总电阻为R =5λ=0.5Ω电流为I ==0.2A根据楞次定律,在回路中的电流方向是顺时针方向.(3)前2s 电流为零,后2s 有恒定电流,焦耳热为Q =I 2Rt =0.04J.4、(20分)(1)2×103N(2)6.3×104J(3)31.5m解析:(1)汽车牵引力与输出功率关系P =F 牵v 将P =50kW,v 1=90km/h=25m/s 代入得F牵==2×103N当轿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有F阻=2×103N.(2)在减速过程中,注意到发动机只有P用于汽车的牵引.根据动能定理有Pt-F阻L=mv-mv代入数据得Pt=1.575×105J电源获得的电能为E电=0.5×Pt=6.3×104J.(3)根据题设,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仍为F阻=2×103N.在此过程中,由能量转化及守恒定律可知,仅有电能用于克服阻力做功E电=F阻L′代入数据得L′=31.5m.5、(22分)(1)0.9d(2)η=0.81()2(3)见解析解析:(1)收集效率η为81%,即离下板0.81d的尘埃恰好到达下板的右端边缘,设高压电源的电压为U,则在水平方向有L=vt①在竖直方向有0.81d=at2②其中a===③当减小两板间距时,能够增大电场强度,提高装置对尘埃的收集效率.收集效率恰好为100%时,两板间距即为dm.如果进一步减小d,收集效率仍为100%.因此,在水平方向有L=vt④在竖直方向有⑤其中a′===⑥联立①~⑥各式可得d m =0.9d 0.⑦(2)通过前面的求解可知,当d ≤0.9d 0时,收集效率η均为100%.⑧当d >0.9d 0时,设距下板x 处的尘埃恰好到达下板的右端边缘,此时有x =()2⑨根据题意,收集效率为η=⑩联立①②③⑨及⑩式可得η=0.81()2.(3)稳定工作时单位时间下板收集的尘埃质量为ΔM /Δt =η×nmbdv 0当d ≤0.9d 0时,η=1,因此ΔM /Δt =nmbdv 0当d >0.9d 0时,η=0.81()2,因此ΔM /Δt =0.81nmbv 0绘出的图线如下。
浙江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2010 年高考浙江理综试卷中的物理试题14.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一定为零AB. 上升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大于 A 对物体受到的重力vC. 下降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大于 A 物体受到的重力BD.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等于 A 物体受到的重力15. 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B.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C.小鸟停在单要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D.打雷时,呆在汽车里比呆在木屋里要危险16.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I /A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甲乙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
丙则可判断出()U /VA.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U c1 U c2O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17.某水电站,用总电阻为 2.5 的输电线输电给 500km 外的用户,其输出电功率是3×106kW 。
现用500kV电压输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输电线上输送的电流大小为 2.0 ×105AB. 输电线上由电阻造成的损失电压为15kVC. 若改用5kV电压输电,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9×108 kWD.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 P= U 2/r ,U 为输电电压, r 为输电线的电阻18. 在O点有一波源,t=0时刻开始向上振动,形成向右传播的一列横波。
t1=4s 时,距离 O 点为 3m 的 A 点第一次达到波峰;t2=7s 时,距离 O 点为 4m 的 B 点第一次达到波谷。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该横波的波长为2mB. 该横波的周期为4sC. 该横波的波速为1m/sD. 距离 O 点为 1m 的质点第一次开始向上振动的时刻为6s 末19.半径为 r 带缺口的刚性金属圆环在纸面上固定放置,在圆环的缺口两端引出两根导线,分别与两块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的平行金属板连接,两板间距为d,如图(左)所示。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浙江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试题、解析、命题思路及评析一、2010年浙江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命题思路着眼基础减轻负担物理命题着眼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
如第19题、第23题侧重考查了电场性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核。
其中主干知识力学、电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5%以上。
如22、23、24题侧重考查了力和运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核心内容。
强调解决物理问题通用方法的运用,淡化解题技巧,避免繁复计算。
试题设计有利于那些注重分析物理过程、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有利于减少教学中大量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给中学物理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联系实际注重建模命题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理模型,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15、17、20题都是涉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第23题以当前能源中的热点问题光电池为情境,要求通过建模解决。
通过对这些试题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重视物理规律的灵活应用,物理模型的建立。
重视实践体现探究命题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的同时,考核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探究。
如21题I要求学生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所测量的数据的正确及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测量;21题Ⅱ要求学生对新给的电阻与电流图象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有区别,认真做与不认真做有区别。
如(I B)13题中关于建发电站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可以开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接课改稳中求进命题理念承前启后,稳中求新,逐步推进。
试题在实验题的设计、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联系实际方面有所创新,比上年更多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2010年浙江高考真题(含答案)理综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4页,选择题部分1至5页,非选择题部分6至14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120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Cl 3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 .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 .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 .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 .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2.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B .用DNA 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C .将重组DNA 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D .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3.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选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若a 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 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 B .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 点 C .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 -c 段相似D .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 -d 段相似 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培养保留有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B .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C .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D .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5.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
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浙江卷)含答案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非择题部分(共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2.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茶叶病毒的核酸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D.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3.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走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保留接触抵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上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5. 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爱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B. 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 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D. 图⑤表示甲电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去极化状态6. 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 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B. 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基础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C. 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D. 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现象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8. 有X 、Y 、Z 、W 、M 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 、Y 、Z 、W 同周期, Z 、M 同主族; X +与M 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 2->W -;Y 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浙江卷)
2010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1. 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一定为零 B . 上升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A 对物体受到的重力C . 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D .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等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解析:以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仅受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为g ,方向竖直向下。
以A 为研究对象:因加速度为g ,方向竖直向下,故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 所受合力为A 的重力,所以A 仅受重力作用。
2. 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 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B . 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C . 小鸟停在单要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D . 打雷时,呆在汽车里比呆在木屋里要危险解析:电力工人高压带电作业,全身穿戴金属丝网制成的衣、帽、手套、鞋,可以对人体起到静电屏蔽作业,使人安全作业。
因为塑料和油摩擦容易起电,产生的静电荷不易泄漏,形成静电积累,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
一辆金属车身的汽车也是最好的“避雷所”,一旦汽车被雷击中,它的金属构架会将闪电电流导入地下。
3.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
则可判断出( B ) A .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 .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 . 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 .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解析:v正向电压反向电压光电管加正向电压情况:P 右移时,参与导电的光电子数增加;P 移到某一位置时,所有逸出的光电子都刚参与了导电,光电流恰达最大值;P 再右移时,光电流不能再增大。
光电管加反向电压情况:P 右移时,参与导电的光电子数减少;P 移到某一位置时,所有逸出的光电子都刚不参与了导电,光电流恰为零,此时光电管两端加的电压为截止电压,对应的光的频率为截止频率;P 再右移时,光电流始终为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试题、解析、命题思路及评析一、2010年浙江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命题思路着眼基础减轻负担物理命题着眼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
如第19题、第23题侧重考查了电场性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核。
其中主干知识力学、电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5%以上。
如22、23、24题侧重考查了力和运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核心内容。
强调解决物理问题通用方法的运用,淡化解题技巧,避免繁复计算。
试题设计有利于那些注重分析物理过程、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有利于减少教学中大量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给中学物理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联系实际注重建模命题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理模型,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15、17、20题都是涉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第23题以当前能源中的热点问题光电池为情境,要求通过建模解决。
通过对这些试题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重视物理规律的灵活应用,物理模型的建立。
重视实践体现探究命题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的同时,考核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探究。
如21题I要求学生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所测量的数据的正确及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测量;21题Ⅱ要求学生对新给的电阻与电流图象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有区别,认真做与不认真做有区别。
如(I B)13题中关于建发电站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可以开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接课改稳中求进命题理念承前启后,稳中求新,逐步推进。
试题在实验题的设计、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联系实际方面有所创新,比上年更多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的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物理课改的顺利进行。
全卷在考核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科学方法及科学态度的考核,通过减少题量,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加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及发散性思维的考核。
二、2010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评析今年浙江理科综合物理试题总体特点:(1)结构和题型稳中有变;(2)部分试题立意新颖,有一定的开放性;(3)突出实验、分析综合和数学能力的考查。
选择题对物理知识的考查既注重了知识点的覆盖面,又重视物理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如15、17、20题。
实验题命题继承了去年实验题的特色,如21题“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突出考查了学生实验操作的体验,体现了探究性,22题“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注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能力的考查,21题、22题还注重对学生数据处理能力、探究能力的考查。
实验题的这一命题导向对于今后教学重视实验操作体验和学生实验基本素养的培养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计算题突出考查了力与运动、能量守恒观点的运用,注重新情景下实际问题的建模,对科学思维方法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有较高要求。
如22题虽然只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两个知识点,但注重了多因素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23题情景新颖,不仅考查了力的平衡、电路计算、安培力、能量守恒等知识,同时还关注新能源发展方向与低炭生活理念,突出了运用能量观点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思维方式。
24题有机整合了原子物理和磁场内容,各小题的设置有一定的梯度,最后一题是新颖的设计题,目的是利用物理基础知识考核对称(逆向)思维能力,学生虽然会感到一定的难度,但对今后物理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总之,今年的物理试题更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重视实验基本技能和探究能力的考核,重视建模能力和设计能力的考核。
三、2010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及解析14.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对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vA 解析:以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仅受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为g ,方向竖直向下。
以A 为研究对象:因加速度为g ,方向竖直向下,故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 所受合力为A 的重力,所以A 仅受重力作用。
15. 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 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 B . 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 C . 小鸟停在单要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 D . 打雷时,呆在汽车里比呆在木屋里要危险B 解析:电力工人高压带电作业,全身穿戴金属丝网制成的衣、帽、手套、鞋,可以对人体起到静电屏蔽作业,使人安全作业。
因为塑料和油摩擦容易起电,产生的静电荷不易泄漏,形成静电积累,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
一辆金属车身的汽车也是最好的“避雷所”,一旦汽车被雷击中,它的金属构架会将闪电电流导入地下。
16.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
则可判断出( B ) A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 . 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B 解析:正向电压反向电压光电管加正向电压情况:P 右移时,参与导电的光电子数增加;P 移到某一位置时,所有逸出的光电子都刚参与了导电,光电流恰达最大值;P 再右移时,光电流不能再增大。
光电管加反向电压情况:P 右移时,参与导电的光电子数减少;P 移到某一位置时,所有逸出的光电子都刚不参与了导电,光电流恰为零,此时光电管两端加的电压为截止电压,对应的光的频率为截止频率;P 再右移时,光电流始终为零。
W h mv eU m -==γ221截 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截止电压截U 越大。
从图象中看出,丙光对应的截止电压截U 最大,所以丙光的频率最高,丙光的波长最短,丙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也最大。
17. 某水电站,用总电阻为2.5Ω的输电线输电给500km 外的用户,其输出电功率是3×106kW 。
现用500kV 电压输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输电线上输送的电流大小为2.0×105AB .输电线上由电阻造成的损失电压为15kVC .若改用5kV 电压输电,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9×108kWD .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P =U 2/r ,U 为输电电压,r 为输电线的电阻B 解析:由IU P =得输电线上输送的电流A U P I 33361061050010103⨯=⨯⨯⨯==由Ir U =∆得输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V U 3310155.2106⨯=⨯⨯=∆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W r UP r I P 11262221095.2)5103(⨯=⨯⨯===∆18.在O 点有一波源,t =0时刻开始向上振动,形成向右传播的一列横波。
t 1=4s 时,距离O 点为3m 的A 点第一次达到波峰;t 2=7s 时,距离O 点为4m 的B 点第一次达到波谷。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C )A .该横波的波长为2mB .该横波的周期为4sC .该横波的波速为1m/sD .距离O 点为1m 的质点第一次开始向上振动的时刻为6s 末BC 解析:由v x t ∆=∆得:4341T v s t +== 43472Tv s t +== 解得 s T s m v 4/1==、 波长m vT 4==λ振动从O 传到距离O 点为1m 的质点所需时间s v x t 111==∆=∆19.半径为r 带缺口的刚性金属圆环在纸面上固定放置,在圆环的缺口两端引出两根导线,分别与两块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的平行金属板连接,两板间距为d ,如图(左)所示。
有一变化的磁场垂直于纸面,规定向内为正,变化规律如图(右)所示。
在t =0时刻平板之间中心有一重力不计,电荷量为q 的静止微粒,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第2秒内上极板为正极B .第3秒内上极板为负极C .第2秒末微粒回到了原来位置D .第3秒末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0.2d r /2πA 解析: 0~1s 内情况: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板上极板带负电 ,金属板下极板带正电; 若粒子带正电,则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而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1~2s 内情况: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板上极板带正电 ,金属板下极板带负电;若粒子带正电,则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下而向上做匀减速运动,2s 末速度减小为零。
2~3s 内情况: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板上极板带正电 ,金属板下极板带负电;若粒子带正电,则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下而向下做匀加速运动。
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dr d t BS dU E 21.0π=∆∆⋅==3~4s 内情况: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板上极板带负电 ,金属板下极板带正电;若粒子带正电,则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而向下做匀减速运动4s 末速度减小为零,同时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20. 宇宙飞船以周期为T 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 ,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地球自转周期为0T 。
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宇航员在A 点测出的张角为α,则( AD )A .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2/sin(2απT RB .一天内飞船经历“日全食”的次数为T /T 0C .飞船每次“日全食”过程的时间为)2/(0παTD .飞船周期为)2/sin()2/sin(2ααπGM RR T =AD 解析: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Trv π2=由几何关系知)2/sin()2/sin(ααR r r R =⇒=)2/sin(2απT Rv =∴GM rrGM r T r T m rmM G πππ22)2(322==⇒=A)2/sin()2/sin(2ααπGM RRT ⋅=飞船每次“日全食”过程的时间为飞船转过α角所需的时间,即)2/(παT 一天内飞船经历“日全食”的次数为T 0/T 21. (20分) Ⅰ.(10分)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代替弹簧,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他们在橡皮绳下端面依次逐个挂下钩码(每个钩友的质量均为m =0.1kg ,取g=10m/s 2),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 加i (下标i 表示挂在绳下端钩码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