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中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09山东济宁市15分)
• 【甲】人恒过……而死于安乐也。 •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 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 “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 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 矣。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 突然终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 ⑤引:拿来。 1.解释加线词语(4分) • 人恒过然后能改 • ②其母引刀裂其织
五、(09辽宁省大连市7分)
• 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 安乐也。 • 1.解释加线的词。(3分) • (1)发于声而后喻 ( ) •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 • (3)然后知生于忧患 ( ) • 2.翻译。(2分)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3.请概括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 人”指的是哪一类人。(2分)
• 3.[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分) • 4.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 有什么关系?(3分)
• 一(09年山东省临沂市12分) • 1.①兵器 ②军备(军队) ③ 疆界(答“限制” 也算对) ④信任,信用 • 2. ①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 利。 ②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 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民无信不立 (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4. [甲]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 [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 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 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 容”)之一。
九、(06年河南省10分)
• (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 于安乐也。 • (二)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臵胆③于坐, 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 (终灭吴) • 注:①焦思:焦虑思考。②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解释句中加线词。(2分) • (1)衡于虑而后作 • (2)人恒过
• 五、(09辽宁省大连市7分) • 1.(1)明白(了解、知道) (2)如果(假若) (3)这样 • 2.(通过这些)使他(们)的心惊动,使他(们) 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们)所没有的才 能。 • 3.受艰苦磨炼之后,能够成就不平凡事业 的人。
六、(09湖南省衡阳市7分)
• 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也。 • 1.选出加线字用法相同一项(1分) ( )
• • • • • • • • •
1.解释句中加线词(4分)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 ) ②行拂乱其所为( ) ③此可以处吾子矣( ) ④处江湖之远( ) 2.翻译。(2分) (1) 此可以处吾子矣。 (2)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甲文列举六位历史名人成才史实和乙文“孟母三迁” 故事都说明了什么?(2分)
• 3. 选文第③层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 其从正面推论是哪句话?(3分) • • 4. 孟子以六位历史人物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 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是哪 两句?(3分)。 ( ) • A.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 B.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D.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十、(05北京市海淀区12分)
• 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 乐也。 • 1. 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两方面问题,一是造就人 才,二是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用现在说法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 2. 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 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举例具体分析。(3分)
《孟子二章》中考链接金题宝典 一、(09年山东省临沂市12分)
[甲] 天时不如地利,……战必胜矣。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 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 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 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 不立”。
• 1.解释文中加线的字。(2分)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② 足兵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④民信之矣 2.翻译。(4分)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3.翻译。(4分)(1)曾益其所不能。 • (2)人恒过然后能改。 • 4.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 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 的什么观点相类似?(2分)
• 八、(08年浙江省衢州12分) • 1.(1)(被)选拔(2)责任(使命、任 务)(3)使……困苦(4)了解(明白) 2.D • 3.(1)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2) 人经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 4.生于忧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 2. 翻译(2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
• 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 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4.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 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 简要谈谈认识。(4分)
八(08年浙江省衢州12分)
• • • • • • • • 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句中加线词(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3)必先苦其心志( )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2.对句中加线词理解错误一项( )(2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到) • 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 乐也(因而)
• 2.翻译(4分) •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4分) • •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 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 四、(09山东省济宁市15分) • 1.①常常犯错误②割断 • 2.①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②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 容了。 • 3.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 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 4.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 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 (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
• 三、(09 年北京市9分) • 1.(1)起,指被任用(2)犯错误(或:犯过 失) • 2.(1)使他经受饥饿(之苦)。(或:使他经 受饥饿,以致身体消瘦)(2)使他做事不顺。 (或:所行不顺,使所做的事颠倒错乱。/在他 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所行不顺,使 他的经历总是不顺畅如意) • 3.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二(08年浙江省湖州市8分)
• • • • • • 天时不如地利,……战必胜矣。 1.解释加线的词(3分) ① 池非不深也 ②委而去之 ③兵革非不坚利也 2.翻译(2分)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 • 3.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寡助”的理解。(3 分) • 答:
• 二(08年浙江省湖州市8 分) • 1.( 3 分,每个l 分)① 池:护城河。②委: 放弃,丢下③兵革:武器装备。兵,兵器。革, 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 2 、( 2分)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 (或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 3.(3分,能联系现实,言之有理,文从句顺即 可。)道即仁义,在古代指君王实行仁政,争取 民心,现代普遍指一个人乐善好施,胸怀宽广, 乐于助人,从而获得很多人的肯定,支持和帮助.
• • 4.“孟母三迁”成就了孟子,使他“学六艺,卒成大儒 之名”,也说明了孟母具有忧患意识。在生活条件日益 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 一名句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 七、. (09辽宁省辽阳市10分) • 1.(4分) ①违背; ②通“弼”,辅佐③安顿; ④ 处在 • 2.(2分)(1) 这里可以安顿我儿子了。( 2) 这样, 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 乐而衰亡。 • 3.(2分)围绕“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来 答即可。 • 4.(2分)围绕“要居安思危,不论是个人还是国 家都要增强忧患意识”来答即可。
• 十、(05年北京市海淀区12分) • 1. 治理国家(1分,意思对即可) 忧患可以使 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 亡 • 2. 这段文字以“先必”二字领起“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 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 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 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 • 3.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4. A D
• • • •
六、 (09湖南省衡阳市7分) 1.B2.B3.D 4.示例:“逆境能成才”的历史人物 ①文王拘而演《周易》 ②仲尼厄而作《春秋》 ③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 ④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 ⑤孙子膑脚,兵法修列⑥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⑦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 ⑧《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 3.下面理解不正确一项:(2分) ( )
• A.本文第一、二层主要论证古往今来受大任、成 大业的人都是在困境中造就观点。 • B.本文第三层从人应有“生于忧患”的心态角度, 对上述观点进一步阐发。 • C.本文第四层提出文章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 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 • D.从全文看,主要是从“生于忧患”角度来论证 的。 • 4.本文主要论述了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经受多 方面的艰苦磨砺,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 结果或成就的道理,请列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
三、(09 年北京市9分)
• 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 死于安乐也。 • 1.解释加线词。(2分) • (1)舜发于畎亩之中 • (2)人恒过然后能改 • 2.翻译(1)饿其体肤 _______ • (2)行拂乱其所为 _________ • 3.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死 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3
• • • •
A.困于心 苛政猛于虎也 B.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肉食者谋之 D.舜发于畎亩之中 何陋之有
• 2.选出下列加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2分) ( )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 •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在乎山水之间也 • C.人恒过,然后能改 还过岳殿东 • D.征于色,发于声野芳发而幽香
• 九、(06年河南省10分) • 1.(1)奋起,指有所作为(2)经常 • 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 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 3.(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 • 4.(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 • 面对困难一定不能泄气,而要勇于面对,并设法 克服;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国家,若要生存发 展,都必须有忧患意识,适度的忧患意识;(答 出是否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பைடு நூலகம்、.(09辽宁省辽阳市10分)
•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也。 • (乙)孟子幼时,其舍①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 “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②旁。孟子又嬉为 贾人③炫卖④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子也。” 复徙居学宫⑤旁。孟子乃嬉为俎豆⑥揖让进退⑦之事, 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长,学 六艺⑧,卒成大儒之名。(选自刘向《列女传· 卷一· 母 仪》) • 【注释】 ①舍:住屋。②市:市场。③贾人:商人。 ④炫卖:边喊边卖。⑤学宫:学校。⑥俎豆:古代祭祀 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⑦揖让进退:即打躬作 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⑧六艺:古代 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 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