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居家和社区老年人医养结合问题(新闻采访)
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现状与路径
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现状与路径敬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现状与路径。
养老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之一,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次演讲旨在探讨如何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提高居民的养老质量。
让我们了解一下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主要集中在养老院,而社区居家养老还处于起步阶段。
传统的社区服务中心只提供一些基础服务,如娱乐活动和日常护理等。
而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主要包括医疗和护理两个方面,可以提供专业的医疗保健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目前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服务质量不稳定、专业人员的匮乏等。
那么,如何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
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明确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并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
政府还应该加强对社区居家养老机构的监管,确保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培养专业人才。
专业人员是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的核心,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医疗和护理技能,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需要加强对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机构的建设。
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应该提供舒适和便利的居住环境,设施和设备应该符合老年人的需求。
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保证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倡导家庭居家养老模式。
家庭居家养老是一种重要的养老方式,可以通过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帮助老年人在家中安享晚年。
应该鼓励和支持家庭居家养老,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服务。
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从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培养专业人才、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倡导家庭居家养老模式等方面入手,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养老质量。
时政热点:医养结合破解养老之困
时政热点:医养结合破解养老之困医疗是老年人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九部委《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
(12月23日《经济日报》)养老是我国当下亟待求解的重大社会问题。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年逾60岁的老年人口已超2亿,我国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看病住院比例要超过青年人的2倍。
因此,如何更好地保障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民生考题。
《意见》让“养”和“医”无缝对接,无疑是破解这一民生难题的钥匙,值得期待。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和养老体系处于割裂状态,卫生系统管医疗,民政系统管养老,造成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功能单一,养老的不治病,治病的不养老。
医养脱节的传统养老模式使得患病老年人不得不在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来回奔波,费时费力费神。
正因如此,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护理模式在青岛、天津等一些地方呼之欲出。
医养结合通俗地说,就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
“养”体现在生活护理、精神心理和老年文化服务方面;“医”则体现在医疗康复保健、健康检查、疾病诊治、护理服务和大病康复服务等方面。
事实上,老年慢性病康复时间长,往往是治疗结束而护理、康复未结束,许多患病老人为了以防万一,把医院当成养老院,占床严重,引发大医院“一床难求”,既浪费了优质的医疗资源,也增添了老人及亲属的经济负担。
实践证明,不管是居家养老,还是养老院养老,只有当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为一体,让“养”“医”无缝对接,才能有效破解养老这一民生难题。
从这一点看,建立医养结合体制,将医疗、护理、康复和基础养老、生活照料融为一体,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就现阶段而言,作为一项新鲜事物,医养结合面临的困难还比较多。
一方面,缺少资金、不能获得医疗机构身份、不能纳入医保定点,是养老机构发展医养结合的“拦路虎”。
另一方面,涉及健康养老的民政、卫生、社保三条主线呈分立状态,医养结合受限于部门工作壁垒难以实现政策协同。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面临困境及解决对策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面临困境及解决对策【摘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一种将医疗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新型模式。
其重要性体现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等方面。
该模式也面临诸多困境,如人员匮乏、服务资源不足和政策支持不完善。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人才培养、增加服务资源投入,同时完善相关政策支持。
只有这样,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才能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未来,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更多老年人带来福祉和关怀。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困境、解决对策、人员匮乏、服务资源不足、政策支持、发展未来。
1. 引言1.1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定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指将医疗和养老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健康护理和生活照料。
传统的养老模式主要注重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则更加注重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
通过医养结合的服务,老年人可以享受到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关怀,提升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出现是因为老龄化社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健康需求,传统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出现填补了养老服务的空白,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全面和细致的照料。
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还可以减轻家庭的养老压力,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也可以促进医疗和养老服务的融合发展,推动养老产业的创新和提升。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未来养老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市场前景。
1.2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重要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传统的养老模式往往只注重老年人的日常护理和生活服务,而忽视了健康管理和医疗治疗的需求。
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则能够整合医疗资源和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通过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紧密合作,老年人可以得到更加专业、及时的医疗护理,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面临困境及解决对策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面临困境及解决对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指将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和生活照料服务。
这种模式强调了医疗和养老服务的整合,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面临的困境1. 服务供给不足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尤其是医疗养老服务提供不足,老年人在健康养老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医疗资源也不够均衡,大城市医疗资源丰富,而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这些地区推广困难。
还存在着养老服务机构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2. 技术平台建设滞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需要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生活照料进行全面监控和服务。
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平台在老年人健康管理方面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医养结合养老的需求。
加之老年人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使得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推广受到了阻碍。
3. 资金投入不足医疗养老服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医疗设备、护理人员等方面。
目前我国医疗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服务品质无法得到保障。
养老机构经营面临着亏损和资金缺口的困境,使得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二、解决对策1. 加大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产业,扩大养老服务机构数量,并提高服务质量。
应加大对医疗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提高医疗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
2. 推动信息技术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政府应加大对信息技术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支持力度,提高信息技术平台建设水平,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管理和生活照料的监控和服务。
应加大对老年人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
3. 加大对医疗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医疗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提高医疗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品质,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照料需求。
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对策和建议
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对策和建议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当前,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正逐渐被社会和政府所重视和推崇。
养老服务需要更多地与医疗服务相结合,以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健康需求。
如何促进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社区医疗保障体系在社区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加强社区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即便是在社区养老机构,也要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每周开展定期体检和健康咨询活动,确保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
还要建立老年人的健康档案,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二、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为了更好地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在社区应该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
鼓励社会资本和医疗机构共同投资兴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健康管理等综合服务。
这样一来,老年人可以在社区就近享受到一站式的养老服务,满足他们身心健康的需求。
三、培训专业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员目前,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员和医护人员的不足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建议加大对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通过专业化的培训,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专业素质,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化、贴心化的服务。
四、倡导“以人为本”的养老模式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应该更加注重老年人的需求和个性化。
社区养老服务应该以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推动“以人为本”的养老服务模式。
通过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喜好及身体状况,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护理和生活服务,提高老年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五、加强宣传和推广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理念在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理念的宣传和推广。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建议【最新版】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供需错位。
老年群体作为异质性群体,存在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目前,老年人对体育娱乐、上门看病、文化学习和助餐等服务的需求和利用率较高,需求比分别为56.1%、 54.1%、 47.3%和39.7%。
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对上门看病和助餐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对体育娱乐和学习活动方面的需求不断减少;男性对于上门看病服务需求最高 (61.5%),而女性则对体育娱乐活动的需求最(53.3%)。
但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供给数量、质量或结构上较为趋同,多以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为主,缺少专业化的医疗保健和精神文化服务。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医养资源结合不够。
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患病几率的增加,他们对自身健康更为关注,对医疗和日常保健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但目前医养结合不足导致老年人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对医养结合重视不足,78.5%的老年人有1种及以上慢性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运动系统疾病,但是只有68.3%的老年人建立了社区健康档案;二是缺少专业人才,目前有九成以上的社区缺乏医疗健康服务人员,包括全科医生和专业护理员;三是基层医疗机构缺乏执行力度,只能为老年人开展定期体检、举办健康讲座等常规服务,上门看病、康复护理、心理咨询、应急救助等专业性较强的服务无法提供;四是老年人健康意识相对薄弱,社区健康管理滞后,缺乏正确合理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导。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虽然近年来,政府增加了扶持支持政策,但养老服务政策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老年人基本保障水平仍有待提升。
目前四川省老年人主要收入来源为退休金(或养老金),平均水平为1163元,城市平均水平为1377元,农村平均水平仅为843元,购买服务的能力相对不足;二是城乡和地区差异明显,农村地区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地区,东部地区所享受的各项补贴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三是服务设施不足,虽然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的数量增速明显,但由于运行机制障碍和政府补贴不足导致作用发挥受限;四是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目前只有10.4%的社区拥有养老服务平台,难以实现老年人需求和养老服务资源的无缝对接。
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
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居家养老服务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提供给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的各类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关爱等。
目前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量不足。
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主要表现在服务机构数量不足、服务覆盖面窄、服务内容单一等方面。
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建立更多的养老服务机构。
政府可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
二是扩大服务覆盖面。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投入,提高服务的普惠性,使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居家养老服务。
三是丰富服务内容。
目前,大部分的居家养老服务仅限于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政府可以鼓励服务机构提供更多的娱乐、文化和心理关爱等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有待提高。
虽然现在有一些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个人提供了一定的服务,但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一些行业乱象。
为了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居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
二是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政府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对居家养老服务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服务的质量。
居家养老服务的费用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的费用普遍较高,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来说,负担较重。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对策:一是加大财政投入。
政府可以增加居家养老服务的财政投入,降低服务的费用,以减轻老年人的经济压力。
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组织、社区和企业积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以降低服务的费用。
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现状与路径
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现状与路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服务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既可以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料问题,又可以为他们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为他们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这一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成为了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其发展现状及路径备受关注。
1.服务范围逐渐扩大随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不断完善,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除了提供基本的日常生活照料外,越来越多的社区开始引入医疗保健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健康咨询、疾病管理等服务。
这种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使老年人可以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疗保健服务,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2.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随着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和服务提供商进入了这一领域,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医疗保健服务。
这些专业机构和服务提供商通过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培养专业的医护人员,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3.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加大为了促进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政策,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的支持力度。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康复中心建设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推动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政府也加大了对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的资金支持,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加强医养结合服务的宣传推广为了促进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需要加强对这一服务模式的宣传推广,提高老年人对此的认知和接受度。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老年人普及医养结合服务的意义和好处,为他们提供更多选择居家养老的渠道和途径。
2.建立完善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为了提高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的专业化水平,需要加强对服务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政府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立起一批满足老年人医养需求的服务机构,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医疗保健服务。
探索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新模式
探索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新模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医疗和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老年人对高质量、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医疗养老服务需求,医疗和养老服务的融合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医疗和养老服务融合的本质是提供一站式的医疗养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从医疗、生活、健康、社交等方面全方位的需求。
医疗和养老服务企业能够通过融合发展,提供更为全面和高效的服务,同时也可以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医疗和养老服务可以分为社区服务和机构服务两种,而社区服务是医疗养老融合的理想体现。
社区医疗养老服务可以帮助老年人在其家中或社区内享受医疗和养老服务。
社区医疗养老服务可以通过为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护理人员、家政人员、健康咨询和社交活动等服务来满足其需求。
这种服务模式可以减少老年人往返于医院和养老机构的不便,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机构服务是指在某一地区设立专业医疗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其他需要特殊照顾的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养老服务。
机构服务主要包括照料、照护、医疗护理、康复治疗、心理咨询和社交活动等服务。
通过机构服务,老年人可以享受到更为专业和高效的医疗养老服务,同时也能享受到更为便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医疗养老融合发展面临许多挑战,比如资金、政策、人员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挑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同努力解决。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增加专项资金支持和建立监管机制,来鼓励医疗养老融合发展。
社会组织可以通过提供志愿服务、搭建社交平台和促进社区活动等方式,来协助老年人享受医疗养老服务。
企业可以通过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模式和发展智能养老产品,来为老年人提供更为高效和优质的医疗养老服务。
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对策和建议
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对策和建议当前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整合医疗、护理、康复等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是老年人养老的重要选择之一。
目前我国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
一、加大对社区医疗、护理、康复资源的整合力度当前,我国社区医疗、护理、康复资源分散和浪费严重,导致了老年人在社区养老服务中难以得到全面和个性化的服务。
应加大对社区医疗、护理、康复资源的整合力度,打破各部门之间的壁垒,建立多部门的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让老年人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和康复服务。
要加强对社区医疗、护理、康复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专业能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全面的医疗、护理、康复服务。
应完善社区医疗、护理、康复服务的配套设施和设备,让老年人在社区养老服务中能得到更加便利和舒适的服务体验。
二、提高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提高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关键在于加强对服务的管理和监督。
应建立健全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的考核和监督,确保他们按照规定提供服务,不断提高服务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应加强对老年人的服务宣传和教育,让他们了解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特点和优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养老服务的需求和使用率。
要加强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宣传推广,提高社会对这种养老服务模式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创造良好的养老服务氛围。
三、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要推动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
应完善相关财政政策,增加对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吸引更多的医疗、护理、康复机构进入社区,提高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
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确保养老服务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浅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便利的、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和能力。
一、现状1.1 养老服务需求增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居家养老服务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关怀、社交活动等多个方面,老年人对这些服务的需求量巨大。
1.2 存在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经济水平和社会救助能力的不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数量都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许多社区缺乏专业的养老人员和设施,导致服务品质差、服务内容单一。
1.3 养老服务模式转变慢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还比较传统,以居家服务为主导,其他形式的服务比如日间照料中心、长者俱乐部等发展较慢。
由于缺乏多样化的服务选择,老年人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二、问题2.1 人力资源匮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大量的专业养老人员进行提供,但目前我国的养老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养老人员专业素质普遍较低,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
这导致了服务质量不稳定、老年人无法得到有效的照料和护理。
2.2 养老设施不够完善社区养老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仍然滞后。
许多社区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都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缺乏较高水平的设施设备、老年人活动场所和医疗护理设施,导致老年人的养老环境和条件不够优良。
2.3 养老服务缺乏标准化管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标准。
各地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和服务内容各不相同,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和监管机制。
这给老年人和家庭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也增加了服务提供者的管理难度。
三、对策3.1 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应加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高服务供给的能力和质量。
专访:养老服务如何“医养结合”范文
专访:养老服务如何“医养结合”范文第一篇:专访:养老服务如何“医养结合”范文专访:养老服务如何“医养结合”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上指出,健康是幸福之基,支持发展养老、健康、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
作为两会热点,“养老”获得了诸多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关注。
很多人将自己的提案定位在“医养结合”上,观点虽不尽相同大都停留在“引养入医”或“引医进养”层面,即鼓励医疗机构提供养老服务业务或在养老机构中强化医疗体系建设。
对此,记者走访了拥有二十余年国内外养老从业经验的益生宜适总顾问高鹏先生。
记者:中国养老服务模式众说纷纭,养老服务将何去何从;“医养结合”论已然有不少时日,时下未见清晰轮廓,您如何见解? 高鹏:在谈论养老服务是否需“医养结合”之前,首先应该弄清楚几个常识性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否则会误入歧途,不但浪费国家大量资源、增加老人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又满足不了老人的实际需求,紊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养老服务质量令人堪忧。
1.老年人的定义是什么?2.老年群体的特性是什么?3.老年群体的需求是什么?4.养老行业困惑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近年世界各国国民健康状况、平均寿命、劳动人口结构、退休年龄等综合因素定义由之前60岁以上改为65岁以上人口为老龄人口,即老年人。
被多国采用。
通常老年群体的特性与年龄关系不大,主要与生活经历、身心状态、价值观念、社交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大致可分为四类:积极向上型、被动依赖型、固执过剩型、自身否定型。
老年群体的需求与年龄的关系也不大,与所处状态有关。
主要取决于身心健康状态、家庭成员状况、生活行为能力、周围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及个体性差异。
提到老年人,大多数人普遍会认为他们需要护理、需要医疗、需要照顾、需要精神慰藉等种种固有观念是不正确的。
恰恰相反,事实上绝大多数老人是属于积极向上型,即:对工作及生活充满热情,同时对兴趣、爱好充满激情,拥有健康感和安定感。
浅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通过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医疗护理、心理关怀等需求的一种社会服务模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承担起了重要使命。
本文将围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展开探讨。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主要包括服务内容、服务范围及服务质量。
1. 服务内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涵盖了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主要包括居所改造、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关怀、文化娱乐、健康保健等方面。
2. 服务范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针对居住在社区内的老年人群体。
这些老年人大多数身体机能退化,需要特殊的照料和关怀。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工人员开展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3. 服务质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能提供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
但也有部分服务机构存在管理混乱、服务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服务质量不达标。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人员少、资金不足以及服务质量不高等方面。
1. 人员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人员配置普遍偏少,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的需求。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数量的不足已成为制约服务质量的重要问题。
2. 资金不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拨款及社会捐赠,但资金投入普遍不足。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着设备购置、人员培训、服务扩展等方面的经费压力,限制了服务的质量和范围。
3. 服务质量不高:由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难以招聘到专业人员,有些服务机构的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养老知识和技能。
同时,一些服务机构存在管理混乱、监督不力等问题,导致服务质量不高。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策为了改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应采取以下对策:1. 加大人员培训投入:加强相关职业培训,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面临困境及解决对策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面临困境及解决对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指将医疗和养老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和生活支持。
这种模式的出现,旨在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全面的关怀。
实践中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本文将围绕这些困境展开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困境分析1. 资金投入不足: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需要高投入的资金,包括建设养老机构、引进专业医护人员、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等。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补贴和个人付费,很难满足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资金需求。
2. 专业医护人员短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来提供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但目前我国的专业医护人员严重短缺,使得很多养老机构难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3. 养老机构管理水平不高:一些养老机构管理水平不高,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优质的服务标准,导致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施效果不佳。
4. 信息化建设滞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来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但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需求。
二、解决对策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的资金支持体系,为养老机构提供更多的补贴和财政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2. 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吸引力: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进行合作,建立健康医养结合养老示范基地,为独居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和生活支持。
3. 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人才培养:政府应当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4.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政府应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确保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施效果。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未来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现状与路径
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现状与路径近年来,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得到了迅速发展。
这种服务模式突破了传统以医院为中心的养老模式,提供更为全面、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使老年人能够更好地享受到医疗、护理、康复、娱乐、社交等方面的服务。
然而,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下面从现状和路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现状:一、服务覆盖面还需进一步拓展。
当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的服务范围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相对落后的地区老年人的医养服务仍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拓宽服务范围,覆盖更多的老年人。
二、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不少服务机构还存在一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问题。
在加强服务诚信、实施专业培训、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我们需要加大力度,打造高质量的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群体。
三、资金保障体系有待改进。
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和社会捐赠,存在资金不足、分配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资金保障体系,提高社区养老医养服务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路径:一、落实政策保障。
政府需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的政策倡导和资金投入,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与医疗资源相结合,加强政府、社区、企业等多元主体合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操作效能。
二、提升服务质量。
通过制定规范化操作标准、实施专业培训、加强监管和评估等方式,提高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的服务质量。
引导居家养老服务从“内容和形式都缺乏保障”向“操作规范和服务质量可持续提升”的方向发展。
三、推广互联网技术。
通过互联网技术推进医疗信息化、智慧养老、社区服务平台等数字化服务,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增强医疗服务的透明度和效率性,同时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在线咨询、家庭康复等服务。
但在推广互联网技术时需要注意保障隐私安全和技术安全。
推进医养融合模式 解决养老“痛点”
推进医养融合模式解决养老“痛点”黄石市人大推进医养融合模式解决养老“痛点”黄石要闻黄石日报殷婷2016-12-26 08:09我要分享0 面对我市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势,在今年年初的两会上,市人大代表陈国焕提出《探索医养融合新模式、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建议,建议的办理推进了“医养融合”的养老模式,带动相关养老产业的发展。
85岁的柯素娥住在磁湖春老年公寓,由于体弱多病,经常需要打针治疗,但年事已高去医院很不方便。
磁湖春老年公寓便与胜阳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医疗服务协议,医生可随时上门为老人看病打针,一些小病在老年公寓就可以解决。
柯素娥老人告诉记者,只要电话一打他们就上门服务,解决了自己看病难的大问题。
目前,胜阳港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托管磁湖春老年公寓、夕阳红老年公寓、青山干部老年公寓300多名老年人的医疗服务。
责任医生每周定期到老年公寓查房两次,一名护士驻点服务。
为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新方法,胜阳港卫生服务中心还率先推出签约家庭服务,开展“签约家庭医生24小时呼叫预约上门服务”和“医养融合”、“居家养老”服务,取得良好效果。
“黄石在推进养老和医疗服务的衔接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市人大代表陈国焕告诉记者,随着黄石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未富先老、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化等特征叠加显现,需要照料的高龄、失能半失能、独居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原先的医疗和养老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加快推进“医养融合”的养老模式,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缓解养老压力具有重大意义。
建议提出后受到市卫计委的高度重视。
市卫计委鼓励医疗机构开办专业养老机构,由市二医院、四医院、五医院参与组建湖北鄂东医养集团,率先在全省以医疗机构为主体,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医养融合服务;针对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集中、外出就医不便的实际,支持部分医疗机构主动上门,并提供签约健康服务;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要求,城区54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6所乡镇卫生院实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为居家老年人提供集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
民生热点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解决之道
民生热点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解决之道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解决之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养老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何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民生热点话题。
本文将探讨几个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可行之道。
一、建设完善的养老设施建设完善的养老设施是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
政府应当加大对养老设施的投入,并倡导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养老设施的建设应当包括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以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
此外,养老设施的地理分布也需要合理规划,以便老年人居住的地点离设施更近,便于养老服务的提供和使用。
二、鼓励发展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一种传统的养老方式,可以提供更加亲密和温暖的养老环境。
为了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并支持家庭养老。
具体而言,政府可以提供经济补贴和税收优惠,减轻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家庭养老者的法律保护和社会关爱,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和福利。
三、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该体系应该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养老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
政府应该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并加强对养老金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老年人的养老金安全与稳定。
四、发展老龄产业发展老龄产业是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政府应该加大对老龄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力度,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其中。
老龄产业包括养老机构、老年人社区、老年人服务机构等,可以提供老年人所需的各类服务,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和养老需求。
同时,也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五、加强老年人法律保护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损害,因此,加强老年人的法律保护非常重要。
政府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专门保护老年人的法律,加大对老年人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面临困境及解决对策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面临困境及解决对策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老龄化程度加剧,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因其集中医疗、养老、护理、康复等功能于一体,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已成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该模式却面临着一些困境,如老年人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人才流失严重、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本文将就该模式的困境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困境一:老年人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老年人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顺利运行的基础。
然而,目前我国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方面都存在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如老年公寓设施简陋,设备陈旧、设施维修困难,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养老体验。
因此,建立完善的老年人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成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解决对策: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老年人生活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适老化的环境,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
同时,鼓励社会各个力量共同参与老年人生活设施建设,建立老年公寓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饮食、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另一方面,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符合老年人的生活方式的养老服务,包括提供居家护理、环境卫生、康复护理、代客购物等服务,从而提高生活品质,提高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信赖度和满意度。
困境二:人才流失严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如医疗、护理、康复等方面的工作人员。
然而,当前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缺乏高水平专业人才,且康复理论和技术不够发达,导致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相对短缺,并且存在流失严重的问题。
这一问题不仅严重制约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也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护理、康复和养老方面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
同时,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的培训和职业发展的支持和引导,使其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的几个问题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的几个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加剧,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必然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社会民生方面的危机问题。
探讨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基于我国老年群体多元化需求和目前已基本建成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医养服务体系,通过调动社会多方医疗和养老资源,实现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打造“医、养、护、康”四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文章从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概念,发展现状及模式,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等为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提供参考。
1.我国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及模式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从2018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报告来看,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41亿,占总人口的17.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58亿,占总人口的11.4%。
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 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将成为超老年化国家。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未来我国老龄人口规模还将急剧扩大,需要接收医疗护理服务的老年人数量犹为庞大,如何将“养”与“医”结合起来,亟需深入探究。
随着老年人身体各项功能下降、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退休养老的整个过程是与养“病”交织在一起,有些老年人的患病种类多、时间长,治病难度大,需医生长期进行治疗护理。
因此,如何将医疗过程融入居家养老生活,满足老年人医养一体化常态化的需求,让老年人在舒适安详的养老环境中将“养”和“医”得到更好的衔接,是目前最重要的现实问题。
目前我国现有制度无法推进医疗体系和养老体系相整合,“医”和“养”分属于卫生系统和民政系统两个部门管理,两者各自为政。
将二者进行体制上的整合,存在制度鸿沟,说明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模式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只停留在理论及概念层面,缺乏制度安排和深入的调研,全国各地基本上处于探索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者:郭委员,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居家和社区老年人的医养结合问题?
郭委员:我们说医养结合,养老是基础,医疗是保障,医养结合的痛点在“医”而不在“养”,所以解决居家和社区老年人的医养结合问题,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个是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行政化,适当降低对社区医疗机构的财政补贴,将十二项公卫项目分类纳入医保支付和长照险支付。
另外,社区医疗机构要向南方城市学习,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不低工资总额的60%,突出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后,这部分医护人员才有积极性,你的医术提高了,服务态度变得更好了,既能获得社区老年人的认可,又能提高这部分医护人员的收入。
第二个是要优化选人用人机制,激发社区医疗机构内生动力,要赋予社区医疗机构选人用人自主权,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创新医疗薪酬制度改革,提升看病强看病好的医生待遇,吸引上级医院退休后社会认知度较高的全科医生和中医,到社区医疗机构执业,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对社区医疗的信任度,让一定比例的好医生流动到或者下沉到基层,社区医疗机构才能接得住老百姓,特别是老年人就近就医。
第三个是要完善医疗和护理险制度,补齐政策短板。
全面推行长期护理险政策,有效缓解家庭护理服务支出压力。
启动居家巡诊工作,将优质医疗服务延伸到家,逐步提高家
庭医生巡诊服务费,实现家庭医生真签约真服务。
开设家庭病床服务,优化家庭病床建设相关规定,人性化设置建床时限和周期,将80岁以上老年人全部纳入建床范筹,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
另外,在现有医保政策基础上,将老年人健康护理和保健诊疗的部分项目,试点纳入医保。
做好以上三点工作,我觉得现阶段居家和社区老年人的医养结合问题将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