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秋兴八首》注释、分析

合集下载

杜甫《秋兴八首》翻译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翻译赏析

杜甫《秋兴》翻译赏析杜甫《秋兴八首》翻译赏析《秋兴八首》是唐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下面小编带来杜甫《秋兴》翻译赏析。

杜甫《秋兴》翻译赏析篇1《秋兴·瞿塘峡口曲江头》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

其古诗全文如下: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前言】《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

第六首怀想昔日帝王歌舞游宴之地曲江的繁华,在无限惋惜之中,隐含斥责之意。

【注释】35.瞿塘峡:峡名,三峡之一,在夔州东。

曲江:在长安之南,名胜之地。

36.万里风烟:指夔州与长安相隔万里之遥。

素秋:秋尚白,故称素秋。

37.花萼:即花萼相辉楼,在长安南内兴庆宫西南隅。

夹城:据《长安志》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从大明宫依城修筑复道,经通化门,达南内兴庆宫,直至曲江芙蓉园。

通御气:此复道因系方便天子游赏而修,故曰“通御气”。

38.芙蓉小苑:即芙蓉园,也称南苑,在曲江西南。

入边愁:传来边地战乱的消息。

唐玄宗常住兴庆宫,常和妃子们一起游览芙蓉园。

史载,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在逃往四川之前,曾登兴庆宫花萼楼饮酒,四顾凄怆。

39.珠帘绣柱:形容曲江行宫别院的楼亭建筑极其富丽华美。

黄鹄:鸟名,即天鹅。

《汉书·昭帝纪》:“始元元年春,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

”此句是说因曲江宫殿林立,池苑有黄鹄之类的珍禽。

40.锦缆牙樯:指曲江中装饰华美的游船。

锦缆,彩丝做的船索。

牙樯,用象牙装饰的桅杆。

此句说曲江上舟楫往来不息,水鸟时被惊飞。

41.歌舞地:指曲江池苑。

此句是说昔日繁华的歌舞之地曲江,如今屡遭兵灾,荒凉寂寞,令人不堪回首。

42.秦中:此处借指长安。

帝王州:帝王建都之地。

【翻译】谙练一种时空的分身术,瞿塘峡、曲江头,距离被心灵无限地缩短。

杜甫《秋兴八首》诗词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诗词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诗词赏析秋兴八首唐代: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夔州的高城上又迎来了落日。

每当晚上北斗星出现的时候,我就按照它的方向来寻找长安的所在。

听到巫峡的猿啼,我真的流下泪来。

我也希望乘着浮槎回到自己的故乡,但这愿望终究还是落空了。

《秋兴八首》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秋兴八首》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秋兴八首》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诗中“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两句,以“玉露”和“枫树林”为喻,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暗示了国家的衰落和人民的苦难。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两句,以“江间波浪”和“塞上风云”为喻,描绘了波涛汹涌、风云变幻的景象,暗示了国家局势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痛苦。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以“丛菊”和“孤舟”为喻,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两句,以“寒衣”和“暮砧”为喻,描绘了人们忙碌的生活场景,暗示了国家的贫困和人民的苦难。

第二首写身在孤城,从落日的黄昏坐到深宵,翘首北望,长夜不寐,表现出诗人对长安的强烈怀念之情。

诗中“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两句,以“夔府孤城”和“北斗”为喻,描绘了作者身处夔州的孤独和对长安的思念之情。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两句,以“听猿”和“奉使”为喻,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两句,以“画省香炉”和“山楼粉堞”为喻,描绘了作者所处环境的凄凉和寂寞。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两句,以“藤萝月”和“芦荻花”为喻,描绘了夔州的自然景色,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诗人的孤独。

第三首写晨曦中的夔府,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而这种宁静给诗人带来的却是烦扰不安,抒发自己有志而不遇的慨叹。

诗中“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两句,以“千家山郭”和“江楼”为喻,描绘了夔州的宁静和美丽。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两句,以“信宿渔人”和“清秋燕子”为喻,描绘了夔州的生活场景,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诗人的孤独。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两句,以“匡衡抗疏”和“刘向传经”为喻,抒发了诗人对自己的才能和理想的感慨。

杜甫秋兴八首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赏析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赏析:题解:《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滞留夔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

杜甫时年五十五岁。

当时蜀地战乱不息,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

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这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命意蝉联而又各首自别,时代苦难,羁旅之感,故园之思,君国之慨,杂然其中,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沉实高华的艺术精品。

清代黄生《杜诗说》就说:“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怀乡恋阙,吊古伤今,杜老生平俱于见此。

其才气之大,笔才之高,天风海涛,金钟大镛,莫能拟其所到。

”这里所选的第一首,是领起的序曲。

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

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句解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

杜甫秋兴八首诗词鉴赏

杜甫秋兴八首诗词鉴赏

杜甫秋兴⼋⾸诗词鉴赏杜甫秋兴⼋⾸诗词鉴赏 《秋兴》⼋⾸是⼤历元年(766)杜甫五⼗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它是⼋⾸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组七⾔律诗,体现了诗⼈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持续⼋年的安史之乱,⾄⼴德元年(763)始告结束,⽽吐蕃、回纥乘虚⽽⼊,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

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

诗⼈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境是⾮常寂寞、抑郁的。

《秋兴》这组诗,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

这组诗,前⼈评论较多,其中以王嗣奭《杜臆》的意见最为妥切。

他说:秋兴⼋⾸,以第⼀⾸起兴,⽽后七⾸俱发中怀;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篇⽂字可见⼋⾸诗,章法缜密严整,脉络分明,不宜拆开,亦不可颠倒。

从整体看,从诗⼈⾝在的夔州,联想到长安;由暮年飘零,羁旅江上,⾯对满⽬萧条景⾊⽽引起国家盛衰及个⼈⾝世的感叹;以对长安盛世胜事的追忆⽽归结到诗⼈现实的孤寂处境、今昔对⽐的哀愁。

这种忧思不能看作是杜甫⼀时⼀地的偶然触发,⽽是⾃经丧乱以来,他忧国伤时感情的集中表现。

⽬睹国家残破,⽽不能有所作为,其中曲折,诗⼈不忍明⾔,也不能尽⾔。

这就是他所以望长安,写长安,婉转低回,反复慨叹的道理。

为理解这组诗的结构,须对其内容先略作说明。

第⼀⾸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巫峡的秋⾊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氛,令⼈感到秋⾊秋声扑⾯惊⼼,抒发了诗⼈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这⼀⾸开门见⼭,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

诗意落实在丛菊两开他⽇泪,孤⾈⼀系故园⼼两句上,下启第⼆、三⾸。

第⼆⾸写诗⼈⾝在孤城,从落⽇的黄昏坐到深宵,翘⾸北望,长夜不寐,上应第⼀⾸。

最后两句,侧重写⾃⼰已近暮年,兵⼽不息,卧病秋江的寂寞,以及⾝在剑南,⼼怀渭北,每依北⽃望京华,表现出对长安的强烈怀念。

杜甫诗词《秋兴八首·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杜甫诗词《秋兴八首·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杜甫诗词《秋兴八首·其一》原文译文赏析《秋兴八首·其一》唐代: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赏析】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这一首开门见山,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

诗意落实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上,下启第二、三首。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

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最典型地表现了杜律的特有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

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

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

“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

“巫山巫峡”,诗人所在。

二句下字密重,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接着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在非常寂寞抑郁的心境下创作了这组诗。

本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秋兴八首·其一唐代: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注释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

萧森:萧瑟阴森。

兼天涌:波浪滔天。

塞上:指巫山。

接地阴:风云盖地。

“接地”又作“匝地”。

丛菊两开: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

“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

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赏析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这一首开门见山,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

诗意落实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上,下启第二、三首。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杜甫诗《秋兴八首》赏析

杜甫诗《秋兴八首》赏析

杜甫诗《秋兴八首》赏析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照朝班。

瞿唐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朱帘绣柱围黄鹤,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月夜,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沈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游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秋兴八首》是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写下来的以想望长安为主题的一组七言律诗,它是杜集中七律的代表作。

“秋兴”这个题目,意思是说因感秋而寄兴。

这兴也就是过去汉儒说《诗经》的所谓“赋比兴”的“兴”(在四声应读去声)。

晋代的潘岳有《秋兴赋》,也是一篇感秋寄兴之作。

但《秋兴赋》的体裁是属于辞赋类。

而杜甫的《秋兴八首》则是律诗,是唐代新兴的一种诗体。

若论它们创作的成就和对后世发生的影响,杜甫的《秋兴八首》当然不是潘岳的《秋兴赋》所可比拟。

这八首律诗是组诗,它从夔州的秋天景物说起,抒写了对长安想望的种种心情。

而以第一首为全诗纲领。

它的开头四句:“玉露彫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古诗秋兴八首其一翻译赏析

古诗秋兴八首其一翻译赏析

古诗秋兴八首其一翻译赏析《秋兴八首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

古诗词全文如下: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前言】《秋兴八首其一》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

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

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律诗。

【注释】1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玉露:白露。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2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

萧森:萧瑟阴森3兼天涌:波浪滔天4塞上:指巫山。

接地阴:风云盖地。

"接地"又作"匝地"5丛菊两开: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

"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

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6故园,此处当指长安7催刀尺:指赶裁冬衣。

"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8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

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砧:捣衣石9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砧,捣衣石【翻译】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鉴赏】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

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最典型地表现了杜律的特有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杜甫诗选秋兴八首》(杜甫)全文翻译鉴赏

《杜甫诗选秋兴八首》(杜甫)全文翻译鉴赏

《杜甫诗选秋兴八首》(杜甫)全文翻译鉴赏杜甫诗选秋兴八首杜甫系列:杜甫诗选|杜甫诗集杜甫诗选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1。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2。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3。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4。

【注释】1玉露:即白露。

凋伤:衰败零落。

巫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长江流经的山下称为巫峡。

气萧森:气象萧瑟阴森。

2江间:指巫峡。

塞上:边关,指夔州一带的山,因其险峻而称塞上。

兼天:连天。

波浪连天,因此说「兼天」;风云盖地,因此说「接地阴」。

这两句极写萧森阴晦的景象,内含一种勃郁不平之气。

3这两句落到自身,感叹身世之萧条。

丛菊两开,诗人去年秋天离开成都,到此时已经过了两个秋天了。

4催刀尺:催人裁剪新衣。

白帝城:在今天的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

急暮砧:指傍晚的捣衣声显得更加急促。

【译文】白露使枫树林凋零衰败了,巫山巫峡气象萧瑟阴森。

巫峡波浪滔天,巫山阴云密布。

我已是第二次看到菊花盛开,往日流过的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我的一叶孤舟系在了夔州,我急于归乡的心也被紧紧地系住了。

天气寒冷催人裁剪寒衣,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从白帝城高处传来。

【赏析】本诗是组诗《秋兴八首》中的第一首,作于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寓居夔州期间。

当时安史之乱已基本平息,但国家局势并没有就此安定下来。

内有藩镇割据,战乱不断;外有吐蕃、回纥虎视眈眈,骚扰进犯,就连偏远的蜀地也暗藏着战乱的危机。

成都尹严武奉召回京后,杜甫失去了依靠,于是顺江东下,漂泊到夔州,那年他已五十五岁了。

体弱多病,加上壮志难酬、内心孤寂,使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倍感凄凉,故触景生情,写下了八首七言律诗,题名《秋兴八首》。

《秋兴八首》既描写了夔州萧条凄清的秋色,又抒写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困苦和悲愁,以及他在年迈多病之时依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整组诗情调悲凉,意境深幽。

此诗为组诗的第一首。

诗人通过描写悲凉萧瑟的秋景,将自己思念故土、期盼早日归乡的心情表达了出来。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杜甫《秋兴·其一》赏析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赏析《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赏析,欢迎阅读。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玉露凋伤枫树林1,巫山巫峡气萧森2。

江间波浪兼天涌3,塞上风云接地阴4。

丛菊两开他日泪5,孤舟一系故园心6。

寒衣处处催刀尺7,白帝城高急暮砧《秋兴八首·其一》翻译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秋兴八首·其一》赏析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

《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

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

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律诗。

王船山在《唐诗评选·卷四》中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

前三首写夔州秋景,感慨不得志的平生,第四首为前后过渡之枢纽,后四首写所思之长安,抒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的情愫。

声身居巫峡而心系长安就是这组诗的主要内容和线索。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杜甫诗词《秋兴八首》的诗意赏析

杜甫诗词《秋兴八首》的诗意赏析

杜甫诗词《秋兴八首》的诗意赏析《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

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第二首写诗人身在孤城,从落日的黄昏坐到深宵,翘首北望,长夜不寐,表现出对长安的强烈怀念。

第三首写晨曦中的夔府,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而这种宁静给作者带来的却是烦扰不安。

第四首是组诗的前后过渡,“故国平居有所思”一句挑出以下四首。

第五首,描绘长安宫殿的巍峨壮丽,早朝场面的庄严肃穆,以及自己曾得“识圣颜”至今引为欣慰的回忆。

第六首怀想昔日帝王歌舞游宴之地曲江的繁华,在无限惋惜之中,隐含斥责之意。

第七首忆及长安的昆明池,展示唐朝当年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富饶的盛景。

第八首表现了诗人当年在昆吾、御宿、渼陂春日郊游的诗意豪情。

全诗感物伤怀,借深秋衰惨冷寂之景抒写人之暮年,知交零落,漂泊无依,空怀抱负的悲凉心境,表达了深切的身世之悲、离乱之苦和故园之思。

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夔府的秋日萧瑟,诗人的暮年多病、身世飘零,特别是关切祖国安危的沉重心情为基调,其间穿插着轻快欢乐的抒情。

每一首都以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作者的思想情绪。

《秋兴八首》【年代】:唐【作者】:杜甫【内容】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去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秋兴八首赏析

秋兴八首赏析

• 听说长安政局变化很大(指长安先破于安史, 后陷于土蕃,而反思国家和个人所经历的动 乱与流亡,有说不尽的悲哀。王侯第宅都换 了新主人,文武官职也和往朝大不一样了。 • 关山的战鼓震天,征讨吐的军书飞驰不停。 秋江里玉石雕刻的鱼龙寂寞地静卧,回想起 故国长安的如烟往事,我思绪翩翩,难以入 眠。
• 第四首以安史之乱为中心,写长安近况,是 八首的枢纽。首联因听说长安政局变化很大 (指长安先破于安史,后陷于土蕃,而反思 国家和个人所经历的动乱与流亡,有说不尽 的悲哀。中四句承首联,皆“闻道”之事, 具体写“似弈甫寓居四川 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 安为主题的组诗,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
• 1.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 【秋兴八首(其一)】 故以玉喻之。凋伤:使草木凋 落衰败。 • 玉露凋伤枫树林, • 2.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 巫山巫峡气萧森。 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萧瑟阴森。 塞上风云接地阴。 • 3.兼天涌:波浪滔天。 丛菊两开他日泪, • 4.塞上:指巫山。接地阴:风 孤舟一系故园心。 云盖地。“接地”又作“匝 寒衣处处催刀尺, 地”。 白帝城高急暮砧.
• 【注】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 (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 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 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这首诗的首联,描绘 了巫山、巫峡一带萧瑟、阴森的秋景,以此来衬托情 思。颔联写江上波浪很大,关塞上的风云连接大地, 周围一片阴晦。这两句所写的自然现象,是社会动荡 不安,自感没有出路的象征。
• “汛汛”、“飞飞”连用表示动作重复; “还”、“故”,流露诗人烦恼的心情。颈 联连用典故,自比匡、刘,深感命运蹇厄, 事与愿违。尾联用同学多不贱反衬自己的落 拓,不得志。“五陵此处代指长安;轻衣肥 马代指权贵。这联感怀身世,悲愤沉郁,如 诉如泣。引出第四首。

杜甫《秋兴》全八首通译与赏析

杜甫《秋兴》全八首通译与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通译与赏析1.【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优势云接地阴.丛菊两开异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冬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译文】枫树在暮秋露珠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覆盖在萧瑟阴沉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寰宇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不曾回家,就不免悲伤落泪.划子还系在岸边,固然我不克不及东归,漂荡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冬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曩昔了,我对家乡的怀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邃深挚……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流浪.怀念故园的心境. 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巫山.巫峡一带萧瑟.阴沉的秋景,以此来衬托情思.颔联写江上波浪很大,关塞上的风云衔接大地,四周一片阴晦.这两句所写的天然现象,是社会动荡不安,自感没有出路的象征.颈联句意是:菊花已两度凋谢(即已是两年),花上凝集着本身回想曩昔岁月的眼泪,一只孤单的划子紧系着我回籍的心.这两个句子表达了滞留的悲苦及对家乡的怀念情感.尾联联说人们都动刀动尺赶制冬衣,傍晚,高高的白帝城传出阵阵捣衣声,诗人以此表示岁月催人的感叹.全诗真实地表述了滞留异地的哀痛.2.【秋兴八首(其二)】夔府孤城夕照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喷鼻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译文】孤城夔府夕照西垂的时辰,我经常依凭北斗星思恋遥远的京城.在巫峡听到猿猴的哀鸣让我也禁不住泣下沾襟,未能像汉朝张骞乘着八月的木槎随严武如期还,因病我没能去装潢着画墙,供奉着喷鼻炉的尚书省供职,笳的悲鸣经由矮墙隐约传白帝城.过了许久,请君看!藤萝上面的月光已经延长映照至洲前的芦荻花.第二首时序由日暮而至深夜,写夔府秋夜北望京华.首联承上首末联,由傍晚入笔.颔联,把怀念京华与出身之感慎密交错.颈联承“每依北斗望京华”.“奉使虚随八月槎”来.尾联写京华望而不见,回到眼远景物.3.【秋兴八首(其三)】千家山郭静朝晖, 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 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全苦衷违.同窗少年多不贱, 五陵衣马自轻肥.【译文】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洗澡在秋天的朝晖中,我天天去江边的楼上,坐着看对面青葱的山岳.持续两夜在船上住宿的渔人,仍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虽已是清秋季候,燕子仍然展翅飞来飞去,汉朝的匡衡向皇帝切谏,他把功名看得很淡薄,刘向传授经学,怎奈事不遂心.前人尚且如斯,我更是不必说了,年少时一路肄业的同窗大都已飞黄腾达了,他们在长安邻近的五陵,穿轻裘,乘肥马,过着富贵的生涯.第三首紧接三首“洲前芦荻花”的夜色转摹夔州秋天朝景.前四句写清白的秋色与烦扰的心境.每当千家万户还沉静在山郭朝晖中,本身却孤身一人坐在江边山楼上,看捉住宿江中的渔船,燕子老是在高低翻飞.“汛汛”.“飞飞”连用暗示动作反复;“还”.“故”,吐露诗人懊末路的心境.颈联连用典故,自比匡.刘,深感命运蹇厄,事与愿违.尾联用同窗多不贱反衬本身的落拓,不得志.“五陵此处代指长安;轻衣肥马代指显贵.这联感怀出身,悲忿沉郁,如诉如泣.引出第四首.4.【秋兴八首(其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堪悲.贵爵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军书驰.鱼龙热闹秋江冷,祖国平居有所思.【译文】据说长安政局变更很大(指长安先破于安史,后陷于土蕃,而反思国度和小我所阅历的骚乱与亡命,有说不尽的哀思.贵爵第宅都换了新主人,文武官职也和往朝大不一样了.关山的战鼓震天,征讨吐的军书飞奔不断.秋江里玉石镌刻的鱼龙热闹地静卧,回想起祖国长安的如烟旧事,我思路翩翩,难以入眠.第四首以安史之乱为中间,写长安现状,是八首的枢纽.首联因据说长安政局变更很大(指长安先破于安史,后陷于土蕃,而反思国度和小我所阅历的骚乱与亡命,有说不尽的哀思.中四句承首联,皆“闻道”之事,具体写“似弈棋”的内容.颔联感叹世道的变迁,时局的动荡,侧重内忧,国运今非昔比,老一辈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主.尾联写在这国度完整.秋江清凉.出身凄苦.晚年潦倒的情形下,往日在长安的生涯经常呈如今怀想之中.5.【秋兴八首(其五)】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仙境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译文】蓬莱宫北据高原,南望爽垲,天晴和日朗,南望终南山如指掌,京城坊市街陌如在槛内.西望仙境栖身着王母娘,老聃骑牛从洛阳而来,紫气刹那溢满了函谷关.雉尾扇开合像祥云移动,日照耀在皇帝的衮袍上,我看清了圣上的尊容.老病的我独卧孤舟惊愕年纪已高,早年为数不久不多列队上朝时的情景历历在目.第五首写长安宫阙之盛,回想帝居的巍峨绚丽,早朝的肃穆肃静,回想本身曾在中心政权中任右拾遗职“识圣颜”的光辉阅历.极写玄宗在位的宁靖气候,气候万千,激情万丈,以衬托如今的国危平易近困.穷途落拓.晚年流散的快乐和抑郁.前四句写殿远景物.后四句追溯当年上朝之事.这首写对京都长安宫阙的想望,经由过程回想当年早朝的盛况与今日的长江岁晚相比较,抒发了浓厚的今昔之感.6.【秋兴八首(其六)】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想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译文】从瞿塘峡口至曲江头,万里景致都换了秋装.花萼楼经复道直达曲江与蓉园,通的是皇帝的御气,在芙蓉苑游兴正浓的玄宗却失望地听到安禄山兵变的告.宫殿里珠帘绣柱环绕着临空欲飞的黄鹄,锦缎做揽,象牙做桅杆的游船乘风破浪,惊起一群群白鸥,回想那歌舞泰平承平之地曲江,关中自古就是帝王之洲,惋惜眼下却成为干戈相见,狼烟连天的疆场.第六首抒写对曲江的怀想,首句直承上首的尾联“一卧沧江惊岁晚”,写本身在瞿塘峡口联想曲江.瞿塘峡口的秋色,是面前的风景,而曲江头的秋色是心里想象.用“万里风烟”把客蜀望京.抚今追昔忧过感时的庞杂情感交错成一派渺茫而又深挚壮阔的艺术境界.本篇慨叹安史之乱以来,长安城满目疮痍.诗人在万里之外的瞿唐峡口,回想往日玄宗游幸曲江的盛况,对自古帝王州的今昔盛衰变更,不堪感叹.7.【秋兴八首(其七】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旗子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金风抽丰.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译文】开凿昆明池是汉时之功,汉武帝的旗子还在面前猎猎作响.池里的石像为织女,却不克不及趁月纺织,鲸鱼石刻造型活泼,鳞甲传神,几乎要舞动金风抽丰.江面上沉没的菰米似乎沉沉黑云,白露至,粉红的莲花纷纭凋零,露出了莲蓬.关塞高入云天,只有一线天容鸟飞过,我独自四处流浪于江湖,却无一己安身之地.第七首抒写对昆明池的怀想.既展示当年唐朝国力隆盛.景物绚丽.物产富裕的汗青画面,又慨叹旧事不堪回想,长安远离,苦衷茫然.8.【秋兴八首(其八】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喷鼻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候,白头吟望苦低垂.【译文】昆吾御宿这些亭台楼阁逶迤而来,紫阁峰的倒影映入渼陂.喷鼻稻,鹦鹉之有余;碧梧,凤凰栖之至老.春天的丽人采花拾草,互相问候,游伴天晚仍然棹他游,游兴不减.老汉的如椽文笔曾气候凌云,惋惜回望往日长安的繁荣生,再想今日贫病潦倒,白首低垂,不堪哀叹.第八首经由过程对昆吾山和美陂一带的回想想象,抒发今昔兴衰之感,也是对这一组诗的总结.美陂是当时长安郊区的一大景不雅.旅游盛地.诗人曾与岑参等人在此泛舟.喝酒.吟诗.作乐,并有《渼陂行》一诗记录当时盛况.【综述】全诗境界在夔州与长安之中推移,祖国之思与沉沦之感交错,写夔州为所见,写长安为所思,虚实相生.八首一气贯通,满是抒情,是格律诗扩展表示规模的测验测验.格律精工,章法周密而又富于变更,字句锤炼,辞彩华茂,说话鲜艳,思惟沉郁,乐律顿挫顿挫,与《咏怀事迹》五首作风近似,代表诗人晚年律诗的审美新偏向.。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赏析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一、原诗: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二、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三、注释:1.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2.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

萧森:萧瑟阴森。

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

接地阴:风云盖地。

"接地"又作"匝地"。

5.丛菊两开: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

"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

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6.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7.催刀尺:指赶裁冬衣。

"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8.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

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砧:捣衣石。

9.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砧,捣衣石。

四、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杜甫《秋兴八首》翻译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翻译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翻译赏析《秋兴·瞿塘峡口曲江头》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

其古诗全文如下: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前言】《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

第六首怀想昔日帝王歌舞游宴之地曲江的繁华,在无限惋惜之中,隐含斥责之意。

【注释】35.瞿塘峡:峡名,三峡之一,在夔州东。

曲江:在长安之南,名胜之地。

36.万里风烟:指夔州与长安相隔万里之遥。

素秋:秋尚白,故称素秋。

37.花萼:即花萼相辉楼,在长安南内兴庆宫西南隅。

夹城:据《长安志》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从大明宫依城修筑复道,经通化门,达南内兴庆宫,直至曲江芙蓉园。

通御气:此复道因系方便天子游赏而修,故曰“通御气”。

38.芙蓉小苑:即芙蓉园,也称南苑,在曲江西南。

入边愁:传来边地战乱的消息。

唐玄宗常住兴庆宫,常和妃子们一起游览芙蓉园。

史载,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在逃往四川之前,曾登兴庆宫花萼楼饮酒,四顾凄怆。

39.珠帘绣柱:形容曲江行宫别院的楼亭建筑极其富丽华美。

黄鹄:鸟名,即天鹅。

《汉书·昭帝纪》:“始元元年春,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

”此句是说因曲江宫殿林立,池苑有黄鹄之类的珍禽。

40.锦缆牙樯:指曲江中装饰华美的游船。

锦缆,彩丝做的船索。

牙樯,用象牙装饰的桅杆。

此句说曲江上舟楫往来不息,水鸟时被惊飞。

41.歌舞地:指曲江池苑。

此句是说昔日繁华的歌舞之地曲江,如今屡遭兵灾,荒凉寂寞,令人不堪回首。

42.秦中:此处借指长安。

帝王州:帝王建都之地。

【翻译】谙练一种时空的分身术,瞿塘峡、曲江头,距离被心灵无限地缩短。

十五年前我写《乐游园歌》,花萼楼、芙蓉园历历在目。

安禄山的铁蹄已使一切烟消云散。

那时,黄鹄还在亭院内高飞,成群的白鸥被游人的舟楫惊起。

杜甫《秋兴八首》翻译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翻译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秋兴·瞿塘峡口曲江头》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

其古诗全文如下: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前言】《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

第六首怀想昔日帝王歌舞游宴之地曲江的繁华,在无限惋惜之中,隐含斥责之意。

【注释】35.瞿塘峡:峡名,三峡之一,在夔州东。

曲江:在长安之南,名胜之地。

36.万里风烟:指夔州与长安相隔万里之遥。

素秋:秋尚白,故称素秋。

37.花萼:即花萼相辉楼,在长安南内兴庆宫西南隅。

夹城:据《长安志》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从大明宫依城修筑复道,经通化门,达南内兴庆宫,直至曲江芙蓉园。

通御气:此复道因系方便天子游赏而修,故曰“通御气”。

38.芙蓉小苑:即芙蓉园,也称南苑,在曲江西南。

入边愁:传来边地战乱的消息。

唐玄宗常住兴庆宫,常和妃子们一起游览芙蓉园。

史载,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在逃往四川之前,曾登兴庆宫花萼楼饮酒,四顾凄怆。

39.珠帘绣柱:形容曲江行宫别院的楼亭建筑极其富丽华美。

黄鹄:鸟名,即天鹅。

《汉书·昭帝纪》:“始元元年春,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

”此句是说因曲江宫殿林立,池苑有黄鹄之类的珍禽。

40.锦缆牙樯:指曲江中装饰华美的游船。

锦缆,彩丝做的船索。

牙樯,用象牙装饰的桅杆。

此句说曲江上舟楫往来不息,水鸟时被惊飞。

41.歌舞地:指曲江池苑。

此句是说昔日繁华的歌舞之地曲江,如今屡遭兵灾,荒凉寂寞,令人不堪回首。

42.秦中:此处借指长安。

帝王州:帝王建都之地。

【翻译】谙练一种时空的分身术,瞿塘峡、曲江头,距离被心灵无限地缩短。

十五年前我写《乐游园歌》,花萼楼、芙蓉园历历在目。

安禄山的铁蹄已使一切烟消云散。

赏析杜甫的《秋兴八首》

赏析杜甫的《秋兴八首》

赏析杜甫的《秋兴⼋⾸》赏析杜甫的《秋兴⼋⾸》(2009-05-30 08:54:00)转载▼标签:夏京春⽼师⼤学语⽂分类:⼤学语⽂作品赏析杜甫⽂化赏析杜甫的《秋兴⼋⾸》其⼀ ⽟露凋伤枫树林1,巫⼭巫峡⽓萧森2。

江间波浪兼天涌3,塞上风去接地阴4。

丛菊两开他⽇泪5,孤⾈⼀系故园⼼6。

寒⾐处处催⼑尺7,⽩帝城⾼急暮砧8。

【注释】1. ⽟露:指霜。

2. 巫⼭巫峡:这两处均在今四川省巫⼭县。

萧森:萧瑟阴森。

此时已⾄深秋,所以峡中显得幽深⽽阴暗。

3. 江间:指巫峡。

兼:连。

兼天涌:波浪滔天。

4. 塞上:即巫⼭。

接地阴:风云笼罩,尤其阴暗。

5. 两开:两次开放。

杜甫于永泰元年(765年)夏离开成都,秋居云安,次年秋⼜停留在夔州,从乘船离开成都到现在已经过了两个秋天,所以说“丛菊两开”。

他⽇:往⽇。

6. ⼀系:长系。

故园⼼:指思念长安的⼼情。

7. ⼑尺:指作⾐裳的⼯具。

8. ⽩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

砧:捣⾐⽯。

其⼆ 夔府孤城落⽇斜1,每依北⽃望京华2。

听猿实下三声泪3,奉使虚随⼋⽉槎4。

画省⾹炉违伏枕5,⼭楼粉堞隐悲笳6。

请看⽯上藤萝⽉7,已映洲前芦荻花。

【注释】1. 夔府:即夔州。

唐太宗贞观⼗四年(640)夔州曾设都督府,所以也称夔府。

2. 京华:京城,指长安。

3. 听猿句:即“听猿三声实下泪”的倒⽂。

《⽔经注·江⽔》:“故渔者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 奉使:指杜甫以检校尚书⼯部员外郎的朝官⾝份作严武的参谋。

虚随:严武永泰元年(765)死于成都,杜甫“归秦”的梦想落空,所以说虚随。

槎(chá):⽊筏。

⼋⽉槎:实为“博望槎”,因张骞封博望侯。

5. 画省:古尚书省⽤胡粉涂壁,画古贤⼈像,故称“画省”。

杜甫任的⼯部员外郎是尚书省的郎官。

违伏枕:因伏枕卧病⽽远离朝廷。

6. ⼭楼:指夔府。

粉堞(dié):城上涂⽩⾊的矮墙。

隐悲笳:悲笳之声城楼之间隐约可闻。

杜甫《秋兴八首》全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全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全赏析《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写下来的以想望长安、感慨国事为主题的七言律诗,它是杜集中七律的代表作。

这八首律诗是组诗。

它从夔州的秋天景物说起,抒写了诗人想望长安往事的种种心情。

第一首为全诗的领起。

它的开头四句是因秋发兴。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这与宋玉《九辩》所说的“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相比,发兴相同,而境界、气势和感情的深沉郁勃远远过之。

接着写诗人留滞峡中的凄紧情况。

“丛菊两开他日泪”,杜甫寓夔州,已两见菊花开矣。

“孤舟一系故园心”句,就隐约地说出对长安的想望。

第二首虽然仍旧是写自己居夔境况和夔州景色,而第二句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已明白地指出了感情结聚点。

这也可以说是为整组诗点出了主题。

第三首的“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因望京华引起了诗人对身世遭遇的回忆和伤叹。

诗人想望长安,当然首先要回忆起往年疏救房琯这一件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事。

肃宗至德元年(756),宰相房琯以陈陶斜败绩贬官。

杜甫时任左拾遗,抗疏论不应以小过罢相,因言词激切,触忤肃宗,下三司推问,幸得宰相张镐替他辩解,方得免罪。

诗人在这次政治斗争中所遭受的打击,在他的生命史上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伤痕。

他在诗里把匡衡、刘向来和自己作比。

匡衡,汉元帝时,数上疏论议政治得失。

刘向,亦汉代人,成帝(刘骜)时,讲论五经于石渠。

诗人自谓和匡衡一样,抗言政治之得失,但遭际不如——“功名薄”;如果象刘向一样的讲经,也不减于他,但与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用世之心又相违。

第四首直接转入长安,是这组诗的大转捩。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等句,表明了对“安史之乱”后局势的无限感慨。

以下数首都是对长安往事的想望,抒发对国事的今昔之感。

一提到长安,不能不使诗人想到大唐宫殿以及昆明池、曲江和渼陂诸名胜。

特别是曲江,它给予诗人的印象极其深刻难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玉露凋伤枫树林①,巫山巫峡气萧森②。

江间波浪兼天涌③,塞上风云接地阴④。

丛菊两开他日泪⑤,孤舟一系故园心⑥。

寒衣处处催刀尺⑦,白帝城高急暮砧⑧。

【作品注释】
①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②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

萧森:萧瑟阴森。

③江:长江。

兼天涌:波浪滔天。

④塞:关隘险要之地,此指夔州。

接地阴:风云盖地。

“接地”又作“匝地”。

⑤丛菊两开: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

“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

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⑥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⑦催刀尺:指赶裁冬衣。

“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⑧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

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砧:捣衣石。

【作品分析】
《秋兴八首》这组诗,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

它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秋兴(其一)》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这一首开门见山,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

内容意象从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

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四处砧声所打断。

这中间有从夔府到长安,又从长安回到夔府的往复。

最后诗意落实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上,下启第二、三首。

【思考与练习】
1.理解诗人在写景中所蕴涵的深沉的思想情感。

2.体会本诗章法谨严,情景交融,语言练达,格律精工的艺术特点。

【链接】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钟云:《秋兴》偶然八首耳,非必于八也。

今人诗拟《秋兴》已非矣,况舍其所为秋兴,而专取盈于八首乎?胸中有八首,便无复秋兴矣。

杜至处不在《秋兴》,《秋兴》至处亦非八首也。

清·金圣叹《杜诗解》
若谓玉树斯零,枫林叶映,虽志士之所增悲,亦幽人之所寄托。

奈何流滞巫山巫峡,而举目江间,但涌兼天之波浪;凝眸塞上,惟阴接地之风云。

真为可痛可悲,使人心尽气绝。

此一解总贯八首,直接“佳人拾翠”末一解,而叹息“白头吟望苦低垂”也。

清·李沂《唐诗援》
王阮亭曰:《秋兴》八首,皆雄浑丰丽,沉着痛快,其有安于长安者,但极言其盛,而所感自富其中。

徐而味之,凡怀乡恋阙之情,慨往伤今之意,寇盗交兵,小人病国,风俗之非旧,盛衰之相寻,所谓不胜其悲者,固已不出乎意言之表矣。

宗子发曰:《秋兴》诸作,调极铿锵而能沈实,词极工丽而尤耸拔,格极雄浑而兼蕴藉,词人之能事毕矣,在此体中可称神境。

乃世犹有訾议此八首者,正昌黎所谓“群儿愚”也。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

……五、六,则贴身起下……,“他日”、“故园”四字,包举无遗,言“他日”,则后七首所云“香炉”、“抗疏”、“弈棋”、“世事”、“青琐”、“珠帘”、“旌旗”、“彩笔”,无不举矣;言“故园”,则后七首所云“北斗”、“五陵”、“长安”、“第宅”、“蓬莱”、“曲江”、“渼陂”,无不举矣。

……发兴之端,情见乎此。

第七,仍收“秋”,第八,仍收“夔”,而曰“处处催”,则旅泊经寒之况,亦吞吐句中,真乃无一剩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