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小新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
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心城区土地空间分区管控工作的实施意见-赤政发〔2018〕53号

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心城区土地空间分区管控工作的实施意见正文:----------------------------------------------------------------------------------------------------------------------------------------------------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心城区土地空间分区管控工作的实施意见赤政发〔2018〕53号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为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有机衔接,优化中心城区国土空间布局,规范约束土地利用行为,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促进中心城区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市政府决定对中心城区土地空间进行分区管控。
现就中心城区土地空间分区管控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中心城区土地空间分区管控范围中心城区土地空间分区管控范围以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为基础划定。
西以西山生态公园为界(包括西山生态公园),北以昭苏河为界,西北以松山区当铺地赤峰商贸城为界,东以红山经济开发区内红山区和元宝山区区界为界,南以绿色食品产业园、二道井子遗址为界,西南以玉龙机场为界。
管控区域总面积约381平方公里。
二、中心城区土地空间分区及管控措施按照土地和城乡规划管理法律法规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划定中心城区土地空间分区,共四区,分别为已建区、适建区、禁建区、限建区。
(一)已建区范围及管控措施。
1.范围。
已建区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且目前已经开发建设并集中连片区域(该区域与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已建区范围一致)。
2.管控措施。
(1)不动产登记方面:按实际现状依法登记。
(2)现状管理方面:有关地区和部门根据城市建设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划和计划。
(3)违法行为查处方面:强化执法巡查和社会监督,实施规划督察全覆盖,严肃查处私搭乱建等违法行为。
(二)适建区范围及管控措施。
1.范围。
适建区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适宜城市建设的地区。
赤峰小新地控规工程说明-工程综合-0620

十二、市政设施规划(一)给水工程规划1. 现状概况小新地片区现状用水主要由市政管网供给,向本区供水的水厂为第一水厂和九龙水厂。
第一水厂位于红山区西部的大三家村北,始建于1975年,2001年实施供水应急工程后,供水能力扩大到3.75万立方米/日。
水厂占地面积70亩,处理工艺为消毒处理。
第一水厂水源地位于锡伯河南岸的贾家营子,开采锡伯河河谷地下水。
现有水源井9眼。
九龙水厂位于半支箭河与锡伯河交汇处西北角,建于2005年,设计供水能力为4.6万立方米/日,实际供水规模1.01万立方米/日,供水工艺消毒处理,水源为锡伯河河谷和半支箭河河谷地下水。
九龙水厂管网独立运行,供水范围为新城区的生活用水和公共设施用水。
市政供水管网已敷设至规划区东北部,在宝山路以东、学院北街以北已形成环枝结合的供水管网。
2. 需水量预测规划参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和《赤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及相关标准规范,结合赤峰市现状用水水平,同时考虑本区的规划目标、建设标准,采用分类加和法进行需水量预测。
表1-1 最高日用水量计算表预测规划区最高日用水量约5.7万立方米/日,时变化系数取1.5,则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为990升/秒。
3.给水系统规划根据《赤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区主要由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沿平双公路、宝山路、大阪路、西拉木伦大街、铁南大街敷设市政给水干管。
近期主要由九龙水厂供水为主,通过宝山路和大板路供水管道供水。
远期通过大板路、平双公路引入城北地表水厂水源,满足本规划区用水需求。
规划区供水管网成环状沿道路布置,一般沿道路东、南侧建设。
规划供水管网的建设随道路的建设和土地的开发建设同步进行。
采用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沿道路布置,间距控制在120米以内。
考虑到消防的需要,规划最小市政供水管径为DN200毫米。
(二)排水工程规划1.现状概况规划区内骨干排水系统初步形成,沿大阪路、宝山路、平双公路敷设的排水干管也已建设完成,已建成1座排水泵站(2号排水泵站),位于西拉木伦大街以北、平双公路以西。
赤峰小新地控规工程说明-工程综合-0620资料

十二、市政设施规划(一)给水工程规划1. 现状概况小新地片区现状用水主要由市政管网供给,向本区供水的水厂为第一水厂和九龙水厂。
第一水厂位于红山区西部的大三家村北,始建于1975年,2001年实施供水应急工程后,供水能力扩大到3.75万立方米/日。
水厂占地面积70亩,处理工艺为消毒处理。
第一水厂水源地位于锡伯河南岸的贾家营子,开采锡伯河河谷地下水。
现有水源井9眼。
九龙水厂位于半支箭河与锡伯河交汇处西北角,建于2005年,设计供水能力为4.6万立方米/日,实际供水规模1.01万立方米/日,供水工艺消毒处理,水源为锡伯河河谷和半支箭河河谷地下水。
九龙水厂管网独立运行,供水范围为新城区的生活用水和公共设施用水。
市政供水管网已敷设至规划区东北部,在宝山路以东、学院北街以北已形成环枝结合的供水管网。
2. 需水量预测规划参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和《赤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及相关标准规范,结合赤峰市现状用水水平,同时考虑本区的规划目标、建设标准,采用分类加和法进行需水量预测。
表1-1 最高日用水量计算表预测规划区最高日用水量约5.7万立方米/日,时变化系数取1.5,则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为990升/秒。
3.给水系统规划根据《赤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区主要由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沿平双公路、宝山路、大阪路、西拉木伦大街、铁南大街敷设市政给水干管。
近期主要由九龙水厂供水为主,通过宝山路和大板路供水管道供水。
远期通过大板路、平双公路引入城北地表水厂水源,满足本规划区用水需求。
规划区供水管网成环状沿道路布置,一般沿道路东、南侧建设。
规划供水管网的建设随道路的建设和土地的开发建设同步进行。
采用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沿道路布置,间距控制在120米以内。
考虑到消防的需要,规划最小市政供水管径为DN200毫米。
(二)排水工程规划1.现状概况规划区内骨干排水系统初步形成,沿大阪路、宝山路、平双公路敷设的排水干管也已建设完成,已建成1座排水泵站(2号排水泵站),位于西拉木伦大街以北、平双公路以西。
赤峰市西部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说明书其中有名种描写和版式对建筑与规划设计有益

项目名称: 赤峰市西部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委托方(甲方): 赤峰市规划局承担方(乙方):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事业法人代码: 40001083—0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 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第(021001)院长: 王静霞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总规划师: 杨保军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2003年4月20日主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管总工:汪志明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主管所长:朱波高级城市规划师主管主任工程师:严奉天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负责人:卢华翔城市规划师硕士许顺才高级城市规划师硕士项目组成员:刘扬城市规划师舒印超城市规划师张云峰城市规划师孙志涛城市规划师黄继军高级工程师于伟助理城市规划师陈新助理城市规划师武兴艳助理城市规划师杨毅助理城市规划师廖江维助理城市规划师代丹助理城市规划师刘琛助理城市规划师熊嫣助理城市规划师赤峰市西部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目录1. 规划设计背景 (4)1.1 城市概况 (4)1.2 项目由来 (4)1.3 规划设计范围 (4)1.4 规划设计依据 (4)2. 基地分析 (5)2.1 自然条件分析 (5)2.2 建设条件分析 (5)2.3 城市总体规划对西部新区发展的要求 (5)2.4 西部新区功能定位 (5)2.5 西部新区与母城关系 (5)2.6 城市设计要素分析 (6)3. 城市设计原则、目标和主题 (8)3.1 现代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理念的更新 (8)3.2 城市设计原则 (9)3.3 城市设计目标 (9)3.4 城市设计主题 (9)4. 总体城市设计策略 (10)4.1 功能构成与结构布局 (10)4.2 空间与景观框架 (10)4.3 景观特色分区 (11)4.4 园林绿地布局 (11)4.5 开敞空间架构 (11)4.6 道路交通及步行系统组织 (12)4.7 高度控制分区 (13)4.8 夜景照明 (13)5 街景及公共空间 (14)5.1街道空间 (14)5.2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空间 (14)5.3道路广场铺装 (14)5.4街俱小品 (14)5.5绿化种植 (14)5.6广告及指示牌 (14)5.7广场 (15)5.8滨水空间及水景 (15)6. 建筑控制 (16)6.1屋顶的要求 (16)6.2建筑形象 (16)6.3建筑材料及建筑色彩 (16)6.4建筑外部照明 (16)7. 开发时序策划 (17)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7)9. 实施建议 (17)1. 规划设计背景1.1 城市概况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的接壤处,距北京和沈阳均为400余公里。
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赤峰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

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赤峰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0.29•【字号】赤政办发〔2021〕27号•【施行日期】2021.10.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赤峰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企业、事业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赤峰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1年10月29日赤峰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内政发〔2020〕24号)和《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细化完善盟市“三线一单”加快推进应用实施工作的通知》(内环办〔2021〕53号)要求,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推动赤峰市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赤峰市生态环境特征和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就实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划框子、定规则、强基础、抓落实”的总体思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提升我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心城区用地管理的意见-赤政发〔2019〕57号

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心城区用地管理的意见正文:----------------------------------------------------------------------------------------------------------------------------------------------------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心城区用地管理的意见赤政发〔2019〕57号有关旗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委办局:为进一步规范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理,积极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引导土地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中心城区内市、区(旗)两级土地管理权限(一)中心城区为现行城市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包括喀喇沁旗和美园区和红山区农畜产品加工园区。
(二)中心城区内工业和物流仓储项目用地出让、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划拨,由市政府授权红山区、松山区、喀喇沁旗政府按照规划要求具体办理。
以上情形之外的住宅、商服以及为二三产业配套的公寓用地由市政府管理。
(三)中心城区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实行市政府统一管理,严格执行年度供地计划。
由旗区政府出资征收或收储的国有建设用地出让,需经市自然资源局出具出让土地计划手续后,由旗区政府统一委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施,土地出让价款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缴入市财政局指定账户,再由市财政局划转到委托旗区政府财政部门指定账户。
二、强化建设用地开竣工管理(四)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必须按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约定的开竣工期限进行建设。
(五)非政府原因造成土地闲置的严格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进行查处,其中未动工开发满1年的,由原供地政府自然资源部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按照土地出让或者划拨价款的20%征缴土地闲置费;未动工开发满2年的,由原供地政府自然资源部门报经本级政府批准后,无偿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
(六)未按土地批准范围进行施工建设的,住房城乡建设和自然资源部门不予竣工验收。
智慧赤峰城市总体规划

“智慧赤峰”总体规划目录一、智慧城市建设基础及主要问题 (1)(一)经济社会基础现状 (1)(二)信息化基础现状 (3)(三)主要问题 (5)二、建设智慧城市的必要性 (7)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9)(一)指导思想 (9)(二)基本原则 (10)四、主要目标 (11)五、主要任务 (12)六、重点建设内容 (13)(一)基础共享工程 (13)1、数据中心工程 (13)2、基础网络工程 (15)3、基础数据资源工程 (16)(二)专项应用工程 (17)1、智慧政务工程 (17)2、平安赤峰工程 (18)3、智慧医疗工程 (19)4、智慧教育工程 (22)5、智慧民政工程 (25)6、智慧旅游工程 (25)7、智慧城管工程 (28)8、智慧环保工程 (28)9、智慧市场监管工程 (29)10、智慧文体工程 (29)11、智慧交通工程 (30)12、智慧物流工程 (30)13、智慧农牧业工程 (32)14、智慧社区工程 (34)15、智慧水务工程 (35)16、智慧园区工程 (36)17、智慧安监工程 (37)18、智慧能源工程 (38)(三)产业规划 (40)1、大数据产业 (40)2、自主可控产业 (41)七、保障措施 (43)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建设智慧城市对提升政府效能、创新社会管理、改善民生服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赤峰市作为内蒙古东部中心城市、内蒙古自治区省域副中心城市,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提质增量、市场需求乏力、资源约束加大、城乡发展不均等重大挑战。
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深化落实国家推进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的战略部署,以赤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智慧赤峰”建设,是赤峰市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提升地区发展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抉择和必由之路。
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赤峰市城乡一体化规划》

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赤峰市城乡一体化规划》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赤峰市城乡一体化规划》规划动态加入时间:2008-11-25 10:02:34 lyp1392007年11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文批准《赤峰市城乡一体化规划(2006—2020)》,(《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赤峰市城乡一体化的批复》内政字[2007]260号)。
批复原则同意:《赤峰市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确定总面积为526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
在该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
批复要求:结合赤峰市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近期要重点做好“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结合部综合治理工作;“城中村”改造应依据《赤峰市城市总体规划》,坚持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的原则,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城中村”管理要纳入城市管理系统,实行成片改造、统一建设,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拓展空间。
在《规划》范围内,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城中村”、“城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与城市基础设施相衔接。
根据“以城带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要深入开展“城中村”改造的规划工作,并分步实施。
批复强调指出: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落实《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逐步实现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一体化、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体化目标。
《赤峰市城乡一体化规划》内容简介2006年3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厅《关于在全区开展城乡结合部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内建规字[2006]64号)文件要求各盟市规划局、建设局在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要在“十一五”期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统筹,以城带乡战略决策,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完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发展的意见》、《加快城镇化发展若干规定》,加快对城乡结合部村庄的改造步伐,实现自治区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使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落到实处,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呼、包两市城乡结合部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事宜》专题会议纪要的精神,结合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的试点情况,对全区开展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赤峰松北新城控规修编项目中期

对项目后续执行进行持续监测和评 估,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04
04
项目团队介绍
项目团队的组成和职责
项目经理
负责整个项目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 制,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并满足质量要求。
工程师
负责项目的工程实施和技术指导,解 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规划师
负责赤峰松北新城的规划设计工作, 包括空间布局、交通组织、景观设计 等方面。
01
规划研究
完成了对赤峰松北新城的现状调研,包括土地利用、交 通、基础设施等方面,为控规修编提供了基础数据和依 据。
02
方案设计
基于规划研究,完成了初步的控规修编方案设计,明确 了用地功能、道路交通、绿地景观等方面的规划布局。
03
公众参与
组织了多次公众参与活动,收集了当地居民和利益相关 方的意见和建议,为控规修编提供了参考。
推进实施计划
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明 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加强协调与沟通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 的协调与沟通,确保项目顺利 进行。
完善质量控制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 保项目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需要的资源和支持
人力支持
需要增加具备专业技能和经验的人员,以确 保项目顺利进行。
物力资源
需要购置必要的设备和材料,以满足项目需 求。
项目管理
沟通协调
项目经理成功地协调了团队成员的工作, 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并达到了预期的质 量要求。
文秘及时整理和传递了项目信息,保证了 团队内部和外部的有效沟通,为项目的顺 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05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目标
完成规划方案
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赤峰市中心城区临街建筑退红线区域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赤峰市中心城区临街建筑退红线区域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赤峰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4.29•【字号】赤政发〔2021〕28号•【施行日期】2021.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赤峰市中心城区临街建筑退红线区域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红山区、松山区、喀喇沁旗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现将《赤峰市中心城区临街建筑退红线区域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严格贯彻执行。
2021年4月29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建设管理第三章养护维修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赤峰市中心城区临街建筑退红线区域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赤峰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管理,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赤峰市中心城区(包括喀喇沁旗和美工贸园区)内城市道路两侧临街建筑退红线区域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临街建筑退红线区域(以下简称退红线区域)是指临街建筑外墙或围墙(栏)与城市道路红线之间的区域,是向社会公众开放、供公共使用和活动的场所。
第四条城市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对退红线区域管理的综合统筹调度工作,适时开展退红线区域专项整治或综合治理。
负责退红线区域城市管理工作。
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退红线区域的规划管理,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退红线区域的建设管理,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退红线区域的绿地管理,公安交通主管部门负责退红线区域的停车秩序管理,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应管理工作。
第五条退红线区域应对外开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退红线区域的用途。
第二章规划建设管理第六条中心城区新供地的临街地块,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须在《建设用地规划条件书》(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中明确:土地使用权人要将通过竣工验收的所属退红线区域移交属地城市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维护,向公众开放,供公共使用。
赤峰小新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优秀课件

2020/4/11
112
规划 设计控制要素 构思
容量——日照——朝向
城市设计指引 空间布局 绿化景观 建筑风格、色彩 交通组织
容量
日照
住宅 朝向
楼栋长度 卫生间距 停车指标 配套设施布局 户型配比
2020/4/11
113
规划 构思
方案推敲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 朝向正南, • 容量低 花香满园 G11地块容积率仅为1.1,G10地块容 积率仅1.75
空间分区
小区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布 置1组11层小高层住宅和2组6层 多层住宅。南区布置1处集中公 建和4组多层住宅。住宅布置错 落有致,高低起伏,前后错动, 形成丰富的天际线和空间效果。
图例
2020/4/11
25
规划 方案
道路系统
动态交通
小区对外设置4个主要出入口, 其中北区2个,南区2个,另沿宝山 路设置一些人行出入口。
户
居住人数
3731
人
户均人口
3.2
总建筑面积
12.72
万m2
① 住宅建筑面积
11.49
万m2
② 公建面积
0.50
万m2
③ 一层车库面积
0.74
万m2
容积率
1.64
停车位
1253
辆
地下停车位
720
辆
一层车库停车位 316
辆
地面停车位
217
辆
2020总/建4筑/1密1度
22.40%
绿地率
36.60%
备注
居民角度 开发角度
2020/4/11
聚集人气,凝聚活力,打造社区中心 舒适宜居,环境优美,形成景观特色
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赤峰市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赤峰市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12.15•【字号】赤政办发〔2023〕61号•【施行日期】2023.1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赤峰市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委办局,中区直驻赤有关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赤峰市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3年12月15日赤峰市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1〕37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2022〕79号)精神,加快推动全市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面提升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水平,推动赤峰市城乡建设步入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二、总体目标到2025年,赤峰市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广泛推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显著提升,综合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绿色生活方式普遍形成。
到2035年,赤峰市城乡建设全面实现绿色发展。
碳减排目标如期实现,绿色发展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建立,城乡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宜居宜业宜游、绿色低碳循环的城乡绿色发展新局面。
三、重点任务(一)构建集约高效绿色空间载体1.促进区域和城市群绿色发展。
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赤峰市中心城市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办法的通知-赤政办发〔2018〕47号

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赤峰市中心城市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赤峰市中心城市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办法的通知赤政办发〔2018〕47号有关旗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委办局: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赤峰市中心城市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8年9月6日赤峰市中心城市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生态宜居、绿色环保新型城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内蒙古自治区城乡规划条例》《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办法、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编制详细规划按本管理办法执行,本管理办法未涉及到的内容,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执行。
第三条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片区或控规单元编制,控规单元用地规模不小于0.5平方公里。
第四条赤峰市中心城市指红山城区、松山城区、元宝山城区、平庄城区、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陈营子组团。
第五条控制性详细规划要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并应考虑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章详细规划编制具体意见第六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具体要求:(一)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同时编制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具体指标要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中,根据城市文化传承、景观塑造、容量控制和低碳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对建筑肌理、高度、体量、色彩、密度、风格等要素提出控制引导要求;对街道、滨水地段、沿山地带等重要城市界面的建筑高度、风貌特色、建筑退界、第五立面、建筑形式、界面连续性等提出详细的控制引导要求,尤其要明确该区域建筑风格及各类建筑的建筑形式及主色调。
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赤峰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赤政办字[2016]118号
![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赤峰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赤政办字[2016]118号](https://img.taocdn.com/s3/m/0e140f5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74.png)
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赤峰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赤峰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赤政办字[2016]118号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委办局: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赤峰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8月30日赤峰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内政办发〔2016〕66号)精神,切实做好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规划引导,在城市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及详细规划中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综合考虑降水及水资源状况、原有排水设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结合城市建设、旧城区和棚户区改造等工作,因地施策,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充分发挥城市水体、绿地、道路、广场、小区等对雨水的渗透、吸纳和净化作用,促进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二、工作目标2016年10月底前,编制完成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草案。
2017年年底前,编制完成市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和三年滚动建设计划,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全面开展。
到2020年底前,具备海绵城市建设条件的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将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全面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河湖水系和山体林地田等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
到2030年底前,具备海绵城市建设条件的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具备条件的旗县城关镇参照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赤峰小新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ppt课件

规划 方案
绿化景观
层级结构
积极营造社区氛围,采取多种方 式增加社区活力、打造社区中心。 在南北两区各设置一处集中绿地, 形成: ——绿化核心 ——组团绿地 ——宅间绿地 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将集中绿地、组团绿地升级为景观 卖点,形成景观特色。
内外交融
内部绿地向外扩展与城市绿化带 相连,内外互借,景观互融。
规划 构思
方案推敲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 朝向正南, • 容量低 花香满园 G11地块容积率仅为1.1,G10地块容
积率仅1.75
• 朝向顺应规划道路 阳光•庭院 容量较高
枫林绿洲
G11地块容积率为1.51,G10地块容积
可达到或超过1.85
14
三、规划方案
15
规划 方案
规划目标
创建和谐宜居社区,打造社区发展样板。ຫໍສະໝຸດ 绿地率36.10%
G10地块技术经济指标
名称
数值
计量 单位
规划净用地
3.92
hm2
居住户(套)数 居住人数 户均人口 总建筑面积
660 2112 3.2 7.05
户 人
万m2
①住宅建筑面积
② 公建面积 地下车库面积
689
0.16 2.52
万m2
万m2 万m2
容积率
1.8
停车位
765
辆
地下停车位
720
南山
6
现状 概述
周边交通情况
周边区域交通 向北经宝山路可直达新城核心区,向南可达丹 锡高速。
基地周边交通 基地北侧为宝山路,是片区重要的城市形象大 道。东、西、南侧均为城市支路。
7
现状 概述
赤峰市西部新区城市设计的创新

赤峰市西部新区城市设计的创新作者:李国利魏得强张晓敏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5期李国利,魏得强,张晓敏(赤峰宏图测绘规划设计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城市设计目标是空间形式上的统一、完美;综合效益上的最佳、优化效果;社会生活上的有机协调,综合效益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目的,也是实现规划设计的前提.赤峰市西部新区城市设计在尊重现实的前提下,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方便、高效、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和精神文明环境.关键词:城市设计;赤峰市;新区;目标追求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1)05-0102-031 城市概况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的接壤处,距北京和沈阳均为400余公里.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著名的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史学界称之为:“中国北方文化之源”,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赤峰市草原辽阔,著名的贡格尔、巴林草原夏季绿草如茵,畜群如织,赤峰的林业资源也十分丰富.2 项目的由来为进一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推进赤峰城市建设重点的战略转移,实现赤峰市城市规划建设的跨越式发展,2002年聘请国内设计水平最高的规划设计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赤峰市总体规划及八家组团核心区城市设计.在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的指导下成功建设了新城区,有效地拓展了城市规模,改善了城市形象,并对赤峰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 新区的规划设计范围及现状条件分析3.1 规划设计范围及城市总体规划对西部新区发展的要求本次城市设计范围位于赤峰西部新区核心地段,是赤峰市未来市级行政中心、市级文化中心等所在地.总面积为183.20公顷.城市总体规划对西部新区发展的要求(1)城市未来主要空间发展方向(2)未来市级行政中心、市级文化中心所在地(3)城市近中期发展重点地区3.2 自然条件分析城市建设用地主要为二类用地,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后,均可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在西部新区南部,有锡泊河复活性断裂带穿过,西部新区北靠远山、西依西山、东望红山、南眺南山,山环水绕,乃山形水胜之地.3.3 建设条件分析3.3.1 有利因素:西部新区地势平坦、视线开阔、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核心区内现状为农业用地(主要为耕地、少量林地和村庄),新区建设中拆迁补:偿费用相对较少;现状赤(峰)承(德)公路(省道206)从核心区通过,有利于新区的开发建设和启动.3.3.2 制约因素:西部新区距母城相对较远,现状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差;赤峰机场近期难以搬迁,机场噪音以及机场净空限制对新区建设均有一定负面影响.4 赤峰市西部新区城市设计的创新当前,TRANBBS城市TRANBBS设计已成为TRANBBS规划界、建筑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可谓百家争鸣,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在实践上,从南到北,全国上下,各种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如雨后春笋,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国际竞赛、招标项目,更是把“城市设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使“城市设计”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城市设计的地位也日益提高.但如何规划城市的创新点,使一个城市的特色与其它城市有别,赤峰市在这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具体表现在:4.1 现代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理念的更新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的核心和标志,具有功能和文化的双重意义.城市中心集中体现了城市的风格面貌和文化特色,是“城市生活的焦点”.本次规划做了以下几方面:4.1.1 步行化步行街区被公认为是现代城市中心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在观念上,建筑已不再是沿着交通道路的外向型布局,而是主要在交通路两侧及围合的街区内作为三度空间实体按步行者活动需求进行内向型的建筑布局.交通组织上实行人车分流,将城市交通截流或绕行于中心区的外围.利用步行城市轴进行市中心空间布局则是另外一种手法.4.1.2 立体化为了便捷有效地组织交通和人流活动,产生了立体化的城市中心设计.这种立体化的市中心,其步行空间的组织有两种形态,一是基本以传统露天街道广场空间、桥式步行道(或地道)为主要特点进行组织,二是建筑综合体式的全新的中心设计模式.4.1.3 生态化21世纪是改善生态环境、回归自然的世纪,绿地和其他自然生态要素,越来越得到重视和保护.4.2 城市设计目标追求(1)现代化、高效率的城市新区;(2)园林化、生态型的可持续发展新区;(3)开敞舒展、亲切和谐、尺度宜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区.4.3 城市设计主题“现代”·“生态”·“特色”4.4 总体城市设计策略4.4.1 功能构成与结构布局西部新区核心区规划布局中强调功能复合,融行政办公、商务金融、文化娱乐、滨水休闲、生活居住及配套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承担着市级行政中心、市级文化中心和市级商务中心等核心职能.在规划布局上,西部新区核心区形成了中部为行政办公区、东部为滨水休闲区、南部为文化娱乐区、西部为商务金融区、北部为生活居住区的结构布局形态.4.4.2 空间与景观框架“一个景观中心、两条景观主轴、三条景观视廊、若干景观节点”.“一个景观中心”:市政大厦及市政广场,是各类功能景观轴和景观视廊的交汇点,是城市景观焦点.“两条景观主轴”即:从半支箭滨河开放绿地——城市行政中心——城市商务中心——八家城市公园的城市绿化景观轴(新区中央绿化景观带);从城市行政中心——城市文化中心——锡伯河的城市人文景观轴(新区中轴线).沿两条景观主轴形成自然与人文交融、空间收放有致的空间景观序列.“三条景观视廊”即:从西山——城市行政中心——滨河特色景区;城市行政中心——南山;城市行政中心——红山共三条景观视廊.在新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应重点控制从西山——城市行政中心——滨河特色景区的景观视廊.“若干景观节点”即:市级行政中心、市级文化中心、市级商务中心、各局委行政办公中心、市民广场、会展广场和滨河广场等.4.4.3 景观特色分区行政办公区:塑造既庄重大方又极具亲和力的现代化行政中心新形象,构筑展示政府高效亲民形象的窗口,创造园林化办公环境.商务办公区:体现现代、高效、紧凑、开敞的现代城市商务中心特征,创造园林化办公环境.文化娱乐区:创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浓郁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娱乐区景观特征.居住社区:创造亲切宁静、环境优美宜人、建筑空间和色彩富于变化和充满文化内涵的居住环境.滨水休闲区:体现开敞性、共享、宜人和充满活力的滨水景观特征.4.4.4 园林绿地布局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强调可持续发展,利用河道绿化、沿断裂带绿化、生态廊道及道路绿化将城区周边的绿色背景引入城市,连接城市绿地系统,构筑“山”、“河”、“林”、“城”四位一体的园林绿地框架.城区内则形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状、块状与带状相结合,公共绿地、防护绿地与庭院绿地相结合,平面绿地与立体绿化相结合,多层次多方位、相互渗透融合的园林绿地布局形态.西部新区核心区将形成以半支箭河滨河绿化、两处集中型广场绿化、四条绿化生态廊道为主体,六条林荫大道相串联,众多分散式庭院绿化空间为补充的相互渗透的绿化网络.4.4.5 开敞空间架构西部新区核心区将规划形成以纵向广场序列空间、横向中央绿带空间、东部滨水绿化空间为主体,街道空间相串联,社区小型活动广场和景观水体做点缀的城市开敞空间架构.广场空间包括:市政广场、市民广场、会展广场及若干街区和社区小型活动广场.绿色空间包括:滨河绿化、广场绿化、中央绿带和道路两侧绿化.水空间包括:半支箭河、广场和社区景观水体等.创造环境优美的滨河岸线将大大改善城市景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城市建设中,还应注意加强水池、水道、喷水等各种水景在城市景观环境中的应用.4.4.6 道路交通及步行系统组织核心区形成以“四横五纵”的干道网为骨架,以若干支路为补充的道路网络.充分利用地面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库,满足核心区内部及外来车辆的停放需求.结合道路和绿化带布置,建立行人专用林荫道,努力实现核心区人车分流,为市民创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4.4.7 夜景照明城市夜景照明的构成有:城市的动脉——交通照明(道路、步行街、立交桥、码头、车站等);城市的风光——景观照明(建筑、城市标志、风景园林的照明);城市的活力——公众活动的场所(集会广场、休闲园地、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的照明等),规划将核心区划分节日重点灯光区域、节日重点照明道路、一般照明区域和一般照明道路四类.4.4.8 街景及公共空间核心区中以开敞的内部空间为主要特征,在外围则强调街道空间的近人尺度和连续界面.按照规划道路宽度和核心区以多层为主的特点,城市主干路和次干路形成道路界面的物体主要是那些作为行道树的植物而不是建筑,使人们在这些道路上感受的是郁郁葱葱的园林城市的效果;而较窄的支路两侧的界面则是以建筑为主.道路广场铺装:铺装材料一般地段以人工材料为主,在公园、广场和林荫路局部可采用天然材料.铺装色彩一般地段以材料本色或浅色调为主,商业街以暖色调为主.树池一般地段应采用平树池,广场和林荫路可采用结合坐椅的高树池.街俱小品:电话亭、候车亭、垃圾桶、坐椅、指示牌、栏杆等街头设施是方便市民的街头活动以及丰富街道景观的重要元素,被称为“街道家具”.这些街头设施具体在色彩、造型以及相互搭配上还应当根据所在区域及周边建筑的情况进一步进行精心的统一设计.绿化种植:总体上,在干道以及广场这些尺度较大的地方以种植长绿树为主;而在支路及步行林荫路断面较窄的地方以种植落叶树为主,这样在冬季能够获得更多的阳光.在需要大面积绿化的地方,如公园和滨河地带等地方应尽量保持原来的植被,增加的树种也应以乡土树种为主,保证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广告及指示牌:屋项广告,霓虹灯广告、大尺度广告、建议不要在步行道、广场、公园等要求人性尺度的场合内设置大尺度广告,而应以近人尺度的广告、批示设施为主.广场:在核心区的南北向中轴线上,由北至南分别为市政广场——市民广场——会展广场.广场的规模因地制宜,与周边的建筑相配套.各个广场在主要轴线空间上形成一定的空间节奏,通过主题性的序列设计,有机地组织和引导城市活动.另外还规划有若干街区和社区小型活动广场,为各种类型的活动提供场所.滨水空间及水景:滨水休闲是核心区的重要功能之一,核心区东部半支箭滨河地带应突出亲水性设计,使它成为核心区最具活力和魅力的休闲场所.滨水空间设计应注意结合自然地形,考虑岸线的生态设计.滨河开放空间应当和滨水娱乐休闲、水上活动、观景酒店等经营性设施结合,搞好城市经营.由于赤峰地处半干旱地区,半支箭河主要为季节性河流,为达到良好的滨水景观效果,应通过采取在下游设橡皮坝拦蓄水面等措施补充水源,防止水体污染,加强水体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营造社区氛围,采取多种方 式增加社区活力、打造社区中心。 在南北两区各设置一处集中绿地, 形成: ——绿化核心 ——组团绿地 ——宅间绿地 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将集中绿地、组团绿地升级为景观 卖点,形成景观特色。
内外交融
内部绿地向外扩展与城市绿化带 相连,内外互借,景观互融。 注重宝山路沿线建筑和景观设计, 创造生动的城市街景,使社区生动 地融入城市空间。
建筑 高层户型 设计
建筑 高层户型 设计
建筑 多层户型 设计
五、实施情况
43
户型 实施情况 方案
汇报完毕 感谢观听!
备注
辆 辆 辆
用地面积为 净用地面积
用地面积为 净用地面积
规划 功能分区 方案
功能分区
规划考虑整个小区的整体性、 不同类型住宅分区的独立性、商 业的内外兼顾性、城市设计空间 形态的要求,对各功能区进行合 理布局,采用“居住组团+带状 绿地”的空间布局结构。
空间分区
小区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布 置1组11层小高层住宅和2组6层 多层住宅。南区布置1处集中公 建和4组多层住宅。住宅布置错 落有致,高低起伏,前后错动, 形成丰富的天际线和空间效果。
市政府
基 地Βιβλιοθήκη 南山赤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赤峰市小新地片区总体规划(2012-2030)
4
现状 周边建设情况 概述
万达广场
万达广场
赤峰学院
体 育 中 心
赤峰学院
赤峰体育中心
首地·红山郡
天丰商贸 天丰商贸
首地·红山郡
宝山路建设现状 5
现状 自然山水环境 概述
红山
松 山 区
新 城 区
西山
10
二、规划构思
11
规划 SWOT分析 构思 优势 不足
• 基地北侧紧邻宝山路,交通便利 • 基地内部建设条件好,没有不确定因素
• 基地西侧规划高铁线路,对住区可能有一定影响 • 规划地块面积较小,并且边界呈不规则形状,对 建筑朝向、容积率有影响
机遇
• 基地位于城市未来发展重点片区 • 已有及规划的重要城市设施,包括基地北侧赤 峰学院和赤峰市体育中心、东北部规划的大型 农贸批发市场等等,为片区发展奠定基础。
0.86公顷,代征道路面积0.78公
顷。
G10地块
G11地块
8
现状 区域位置 概述
基地周边规划的公共服务配 套设施齐全,幼儿园、小学、中 学、医疗设施应有尽有,条件便
利。
中 商 娱 小 医 幼
商
9
现状 规划设计条件 概述
赤峰市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要求
经核算规划用地需配建的公共服务设施:
红 山 区
南山
6
现状 周边交通情况 概述
周边区域交通 向北经宝山路可直达新城核心区,向南可达丹 锡高速。
基地周边交通
基地北侧为宝山路,是片区重要的城市形象大 道。东、西、南侧均为城市支路。
7
现状 规划设计条件 概述
基地由两个地块组成,总用 地面积9.39公顷,其中居住区规 划用地7.75公顷,代征绿地面积
数值 3.83 506 1619 3.2 5.67 4.60 0.33 0.74 1.48 488 316 172 23.70% 36.10%
计量 单位 hm2 户 人
万m2 万m2 万m2 万m2
备注
G10地块技术经济指标 计量 名称 数值 单位 规划净用地 3.92 hm2 居住户(套)数 居住人数 户均人口 总建筑面积 ①住宅建筑面积 ② 公建面积 地下车库面积 容积率 停车位 地下停车位 地面停车位 总建筑密度 绿地率 660 2112 3.2 7.05 689 0.16 2.52 1.8 765 720 45 21.00% 37.20% 户 人 万m2 万m2 万m2 万m2 辆 辆 辆
挑战
• 控规指标(容量、限高、日照、停车) • 规划条件(农贸市场位置、建筑风格要求) • 低成本怎样达到较好的品质?
12
规划 设计控制要素 构思
容量——日照——朝向
城市设计指引 空间布局
楼栋长度 容量 卫生间距
绿化景观
建筑风格、色彩 交通组织 日照
住宅 朝向
停车指标 配套设施布局
户型配比
13
规划 方案推敲 构思
G11地块技术经济指标 计量 单位 hm2 hm2 户 人 万m2 万m2 万m2 万m2 辆 辆 辆 辆
用地面积为净 用地面积
备注
名称 规划净用地 居住户(套)数 居住人数 户均人口 总建筑面积 ①住宅建筑面积 ② 公建面积 ③ 一层车库面积 容积率 停车位 一层车库停车位 地面停车位 总建筑密度 绿地率
图例
活动中心
规划 公共服务设施 方案
垃圾分类收集
变电箱、调压设备美化
社区综合服务
便民智慧服务站
四、建筑设计
33
建筑 沿街效果图 设计
•南侧沿街界面效果 •宝山路沿线城市界面效果
建筑 效果图 设计
建筑 建筑单体效果图 设计
建筑 建筑单体效果图 设计
建筑 建筑单体效果图 设计
建筑 设计
沿街效果图
赤峰市新城区小新地片区G10、G11地块 修建性详细规划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 赤峰宏图测绘规划设计院 2015.08
汇报内容
一、现状概述 二、规划构思 三、规划方案 四、建筑设计 五、实施情况
2
一、现状概述
3
现状 区域位置 概述
小新地片区位于赤峰市南部,是未来城市 发展的重点片区。 基地位于小新地片区中心位置,具有良好 的商业配套、外部生态环境和交通条件,未来 升值空间巨大。
规划 规划原则 方案
城市角度
创建特色、独具风格,树立建设标杆
居民角度
聚集人气,凝聚活力,打造社区中心
舒适宜居,环境优美,形成景观特色
开发角度
面积最大化,确保合理的经济效益
生活便利,经济适用,简洁高效
规划 总体布局 方案
规划 总体布局 方案
规划 总体布局 方案
规划 总体布局 方案
规划 总体布局 方案
规划 总体布局 方案
规划 主要指标 方案
•总建筑面积12.72万平方米 •总户数1166户 •容积率1.4
总技术经济指标 名称 规划总用地 规划净用地 居住户(套)数 居住人数 户均人口 总建筑面积 ① 住宅建筑面积 ② 公建面积 ③ 一层车库面积 容积率 停车位 地下停车位 一层车库停车位 地面停车位 总建筑密度 绿地率 数值 9.39 7.75 1166 3731 3.2 12.72 11.49 0.50 0.74 1.64 1253 720 316 217 22.40% 36.60%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 朝向正南, • 容量低 花香满园 G11地块容积率仅为1.1,G10地块容 积率仅1.75
• 朝向顺应规划道路 阳光庭院 • 容量较高 枫林绿洲 G11地块容积率为1.51,G10地块容积 可达到或超过1.85
三、规划方案
15
规划 规划目标 方案
创建和谐宜居社区,打造社区发展样板。
图例
规划 道路系统 方案
动态交通
小区对外设置4个主要出入口, 其中北区2个,南区2个,另沿宝山 路设置一些人行出入口。 小区路网结构采用折线路网, 形成通而不畅路网格局。规划小区 道路分为2级,小区主要道路宽5米, 宅前路4米,通达各个住宅单元。 小区所有道路及建筑系统均考虑无 障碍设计。
图例
规划 绿化景观 方案
绿化网络
点、线、面融合构建与城市绿网 密切相连的小区绿化网络系统
图例
规划 景观意象 方案
平面节点
景观意向
景观意向
景观意向
规划 景观意象 方案
灯饰
楼间景观
平面节点 环境小品 组团空间景观
小区雕塑
规划 夜景照明 方案
夜景鸟瞰图
规划 公共服务设施 方案
规划在支十街设置5层配套设施,总建 筑面积4968平米,形成小区对内和对外的商 业中心。既方便住户使用,又提升了住区的 整体档次。 垃圾收集点布置在小区组团出入口附近 隐蔽位置。公厕结合会所、商业布置。物业 管理结合会所布置。以组团为单位设居委会, 以院落为单位布置管理室,负责报刊、门卫、 小卖、牛奶供应站。其他设备用房结合商业 及物业管理用房统一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