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中医药

文献研究

生进行“医—患”检查练习,使学生就能够清楚眼部的体征。通过这种教学方式,除达到增强理解和加深记忆外,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3示教练习、

组织有序:项目有视力检查、色觉检查、结膜囊冲洗法、滴眼药水法、涂眼药膏法、泪道冲洗法、外耳道清洁法、外耳道滴药法、鼻腔滴药法等。采用的方法为:①课前准备:讲授适应症、禁忌证、操作前准备、操作过程;②示教练习:教师示教应统一操作程序、统一标准、示教设备要齐全,练习用具数量及完好程度要有保障。根据情况组织全班同学示教练习和分组示教练习。如远视力检查,采取全班示教—分组练习;如滴眼药水法、鼻腔滴药法,全班分4组,每组1位教师先示教,然后2位学生一组互换练习。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投入练习;在分组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巡回指导,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实践操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不规范的操作予以及时纠正。③课堂考核评价。

考核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既有压力也有动力激励机制,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约15分钟进行,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随机抽取几对同学采用“真人真做”,先由全班同学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对不足、不规范的操作给予补充和纠正;对表现好、突出的同学给予表扬;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上的不足也应该进行自我评价,充分发挥课堂小结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与促进作用。

3.4利用录像、

充实教学:项目有眼科常用检查法、眼科护理管理、眼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耳鼻咽喉科常用检查法、耳鼻咽喉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口腔科常用检查及口腔保健等。通过录像弥补了理论教学的不足,解决了实践教学的困难。今后还要鼓励教师制作必要的操作技能标准录像带和多媒体课件。

3.5肢体语言、

生动课堂:教师适当运用肢体语言来体现所讲授的内容,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鼻出血的简易

止血方法时(指压止血法)、鼻科病人的护理正确擤鼻法时,若

仅从理论上讲听起来很抽象、乏味。如果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后,再演示指压止血法、正确擤鼻法,并要求学生一起动手练习,由于鼻出血有些同学经历过,却不知道只用两个手指都能止血;擤鼻涕每个人都擤过,却不知道正确的擤鼻方法,这样做,可使学生耳目一新,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展现了肢体语言的独特魅力,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升华,记忆深刻。

3.6案例讲述、

有助教学:临床学科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讲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临床学科的教师把临床上典型病例带入课堂讲解就是最好的故事,教师把故事带进课堂,用讲故事的方法去讲理论,可以避免那种陈旧的说教式的讲课风格。幽默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在谈笑中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让学生在故事天地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应该成为职业学校教师必备的素质。

4良好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要把一堂课上好,良好的课堂秩序是前提和保证。在课堂上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并放大他(她)的优点,这样既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同时也通过树立榜样来激励和教育普通学生向优秀的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部分学生中存在的不足则以恰当的方式给予纠正。如:有的同学习惯趴在桌子上读书写字;有的看书写字把书本斜着放;有的女学生喜欢留很长的刘海,甚者低头时整个脸都遮住了。任其发展不仅是影响形象,还会影响视力,在讲授屈光不正病人护理时,通过组织同学进行近视的成因和预防讨论就可以帮助纠正这些不良习惯;另一方面通过给她们介绍护士应有的良好职业形象,帮助她们纠正不良姿态,不断提高其自身素养。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肖芸*

方肇勤*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203)2008年5月6日收稿

摘要:建立动物模型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而中医对于疾病的发病、诊断、治疗等一直多以人为观察对象。本文旨在总结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为继续进行中医证候实验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建议今后的中医动物实验研究,侧重以下方面:建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非创伤性辨证论治体系、包括相应的辨证标准;利用分子生物学的快速进展,从基因、蛋白质等微观层次研究中医证本质;开展遗传性病证动物的研究等。关键词:中医;证候;模型

中图分类号:R24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08)05-0064-03

1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制备

1.1模型种类:

迄今为止的证候模型,覆盖广泛,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淫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1 ̄9]。其中,

按照脏腑辨证,包括:肾虚证(肾阴虚、肾阳虚证)动物模型、脾虚证动物模型、肝脏证候(肝郁、肝阳上亢)动物模型、心脏证候动物模型(心气虚)、肺脏证候动物模型等。按照气血津液辨证,包括:气虚证动物模型、血虚证动物模型、血瘀证动物模型等。按照六淫辨证,包括:寒证、热证动物模型,按

照卫气营血辨证,包括温病动物模型。另外还有痹证动物模型、厥脱证动物模型等。各种模型以脾虚、肾虚、血瘀证最多。1.2造模方法:

多可分为三种[10]。1.2.1中医病因模型:

在中医病因学说的基础上,利用各种病证模型,如冷水浴制造阳虚模型;温湿箱加高糖高脂饮食制作温病湿温之湿热中阻模型。还有利用中药四气五味特性制成的特色模型,如青皮、枳壳、附子制作的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11]。

1.2.2西医病理模型:

发现某些药物的毒性反应、或手术后的不良反应所致特异病理改变与中医某些证候中典型的病理改变

64

2008年5月

相一致的,于是将该种病理模型纳为中医证候模型。典型者如利血平造模形成的脾虚证模型。

1.2.3中医病因加西医病理模型:综合上述两种模型的优势,较贴近理想的中医病证模型。如吕爱平等以Ⅱ型胶原免疫所致关节炎动物模型为基础,以风寒湿痹证为外因、肾虚为痹证内因的学说为依据,利用中西医结合肾本质研究的成果,采用复合因子方法制作痹证动物模型[12]。但由于中、西医的发病机制不同,具体相关性尚有待深入研究,故该种模型目前应用较少。

2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辨证依据

2.1症状[13]:观察其寒热、饮食、二便、面色、活动度、神色、舌r值、爪r值、尾r值、体重、形体虚实、毛色、呼吸、眼神、耳、鼻、唇、腹、二阴、爪和尾显微拍照(颜色、胖瘦、光泽、爪舒展、爪伸展、爪老嫩、爪洁净、爪溃烂);闻气味等。

2.2体征:体温、步态、心率、舌、脉,肌力,神经功能等。

2.3病理改变:相关病变系统、器官的组织切片,观察具体病理改变。

2.4生化指标:目前实证的生化指标,主要根据具体病变系统和器官而定。如中风血瘀证观察血液流变学改变和脑虚证所涉及的指标以免疫学相关指标为主,其它指标相对较少。具体体现在:气虚证以研究免疫学相关指标为主,血虚证以研究外周血象及骨髓造血细胞为主,阴阳虚证以研究肝脾肾组织化学及各种酶、核酸为主,如cAMP、cGMP[14]。

2.5分子生物学指标:基因芯片技术目前在中医药科研中得到广泛应用[15]。当使用证的动物模型,或在疾病模型基础上通过辨证区分为不同的证,对主要的病变组织了解后,便可以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有关组织基因的变异,以了解证与证、证与病、证与体质之间的差异。沈自尹关于肾本质的研究,可作为这方面代表。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生命科学的发展,这样的研究会取得更多成绩。

2.6治疗反证:将针对该证候的方药使用于证候模型动物,观察是否有效,以反证该模型的制作的成功与否。

3对现有中医证候模型的评价

一般而言,成功的模型建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模型与原型之间有相似关系。②模型能够代替原型。③对模型的研究,应该能够得出原型的信息。就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而言,所谓原型就是指中医证候以及具有中医特色病证结合的病理反应[16]。田金洲等也提出证候模型应该符合中医四诊信息所表达的证候表现特征,而不是用想象的某些生物指标来替代[17]。

证候动物模型目前面临的问题包括:

3.1传统致病因素和证候模型并非一一对应。中医病因多为非特异性的因素,一种病因可致多种病证,多种病因又可致同一种证,中医传统病因并不一定是能直接引起相应中医证候的客观因素,如湿温中湿热中阻模型,单独外湿未必能造成该种证候,只有“外湿与内湿相合”才能形成其湿热中阻证。由此导致中医证候模型的可重复性差,可信度不高。

3.2病理模型可靠性差。诸多病理模型,伴有明显症状体征和理化指标的变化,造模成功率高、易于观察、总结,但实际上造模结果多为一些药物、手术等的继发反应或不良反应,甚至毒性反应,且这种模型的制作并无临床病因学支持,与中医临床更无甚联系,而毒性反应所导致的症状和指标改变,停药后可能自愈,故该类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越来越受怀疑。另外,利用西药副作用制作的病理模型还可能导致同一药物导致不同甚至相反证型的尴尬:如甲状腺素造模,有的定为肾阴虚、有的定为阴虚、有的定为阳虚;用糖皮质激素造模,有的出现肾阴虚、有的出现肾阳虚,这种矛盾固然与用药剂量、用药时间有关,但也与药物副作用广泛、不确定有关[18]。

3.3以方验证的模式推导出的证候属性,值得推敲。由于缺乏统一的动物模型标准,在许多新药实验中曾广泛使用以方验证的模式。但在临床新药实验中可以出现不同方药对于同一疾病模型效果一样的情况,如对同一溃疡模型,清热止血方药与温中止血方药均可显示减轻胃黏膜损伤,缩短出凝血时间等相同效果,那么该模型性质按照中医辨证观点,究竟属寒性还是热性?由此看来,由药物反证模型证候属性,不完全可靠。

3.4以简单的实验室指标,来判断证候属性,实则与中医整体观的特色相悖。证候实质研究的传统目标是追求研究指标的高特异性,而其研究结果的特点却恰恰是其弱特异性[19]。以脾虚证研究为例,实验指标有70余种,涉及消化系统、植物神经系统、能量代谢、免疫、内分泌、造血功能等方面,特异性相对较高的仅有酸刺激后唾液淀粉酶活性下降和木糖吸收率下降两个。多年来为克服弱特异性,中医证候实质研究者作出不懈的努力,但实践结果收效甚微。

4解决现有中医证候模型面临问题的对策

4.1建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非创伤性辨证论治体系,现在已有方肇勤等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对动物的辨证指标,尽量采用可动态观察、非创伤性的原则。因为对证候演变的观察是中医疾病诊断的特色之一,而任何创伤性的检测,对于动物都是一个恶性刺激,改变了原有的“证”,不利于这种动态观察。但由于人与动物的交流障碍,将临床的四诊合参完全照搬到动物身上,不切实际,所以我们要尽量发明、创造这样一些检测仪器和方法,以收集到动态、真实、客观的动物症状。在这方面,方肇勤课题组已经有多年探索与经验,已取得一定成果[20]。4.2加强对临床基础的研究。疾病的生理、病理基础研究得越彻底、证候动物模型的复制就越容易成功

4.3严格临床疾病的辨证标准,尽量做到客观化、细化、易操作。参照临床的辨证标准,结合动物自身特点,制定动物证候模型的辨证指标。将临床辨证标准与动物特性相结合,指定可操作的特定种属动物的证候模型辨证标准。

4.4大力支持动物四诊方法、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唯有将动物四诊普及、才有可能进行动物模型的辨证。

虽然动物模型在中医证候的研究中仍然有许多缺憾和不足,但其在中医学科研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实现中医现代化做出的巨大贡献。只是,为了让动物模型更符合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的特色,使研究成果能有效运用于中医临床,我们只能既要坚持中医特色、理解中医经典,又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灵活运用于中医科研中。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对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我们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小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概论.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9,19(3):191-193.

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