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主题班会课件5篇
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主题班会
春节的习俗与活动
01
02
03
04
贴春联和年画
春节期间,人们会在家门口贴 上红色的春联和年画,寓意着
迎接新年的喜庆和吉祥。
放鞭炮和烟花
春节期间,人们会燃放鞭炮和 烟花,以驱赶恶鬼和带来好运
。
吃团圆饭
除夕之夜,家人会团聚在一起 吃团圆饭,寓意着家庭团圆和
和谐。
拜年
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 祝福对方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02
这些节日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 的敬畏、对祖先的尊敬和对生活 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 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特色。
传统节日的发展历程
传统节日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 变,从古代的祭祀仪式到现代的节庆 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不同历史时期,传统节日的形式和 意义都有所变化,但都承载着中华民 族的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
流,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创新活动形式
03
建议在未来的活动中,可以尝试创新形式,如线上活动、跨学
科合作等,以吸引更多同学参与,提高活动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重阳节的习俗与活动
登高赏菊
重阳节期间,人们会登高赏菊、 欣赏秋天的美景。菊花是重阳节 的象征之一,寓意着高洁和长寿。 Nhomakorabea佩戴茱萸
重阳节期间,人们会在头上或手臂 上佩戴茱萸,以驱赶恶鬼和带来好 运。茱萸是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植 物。
吃重阳糕
重阳节期间,人们会吃重阳糕,这 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食品,口感 软糯、甜而不腻。
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可以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节日 中,如将现代艺术、流行文化等元素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班会5篇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班会5篇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班会5篇重温习惯中的童年记忆,用细致去感受每一个陪伴过你的人,站在充满喜庆与温馨的独特景象中,享受节日带来的刮目相看的意境。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班会,供大家参考学习。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班会(精选篇1)一、活动主题家园共育,“粽”情欢笑。
二、活动目的1、通过家长和孩子们亲自动手包粽子,让大家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2、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家长代表和我们一起过节,增进大家之间的亲密联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节日的问候。
在集体的温暖中度过异地的传统节日。
三、活动时间20__年6月8日上午九点半。
四、活动地点前进路幼儿园院内。
五、活动流程1、6月6日-7日开始报名,7日下午五点截止报名,各班选出5名包粽子比较熟练的家长。
2、集合:参赛家长九点到学校集合,到指定场地等待。
3、全部人员到齐之后,九点半准时开始,4、参赛人员领取到自己需要的材料后,等待裁判老师的指示开始进行。
初赛是每人制作3个高质量的粽子,以最先完成的为优胜,最前完成的十名家长进入决赛,决赛是在规定时间内制作的最多,质量最好的,不浪费材料且场地保持最干净的家长获胜。
活动分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不并列,出现并列继续比赛)5、制作结束后由负责人员将大家包好的粽子集中放置,然后将剩余材料整理,对于盛装不用的盛装容器洗净返还给食堂工作人员。
6、对评选出来的优胜家长,我们会为您和小朋友送上小礼物一份!7、晚上放学,孩子们就能吃上您制作的粽子了,家长们,踊跃报名参加吧!六、注意事项1、各参赛员人员按时到既定地点后应预先了解包粽子的有关方法。
2、不要随意放置器具或是材料,以至于现场凌乱。
3、注意个人和食材卫生,不应弄混弄乱。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班会(精选篇2)活动背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最高兴的莫过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了。
端午节主题活动——中国传统节日 课件(共23张PPT) 主题班会
介绍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
介绍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
《中国民俗大辞典》
详细介绍端午节的各种民俗
端午安康!
走近中国传统节日
端午节
简则君
了解端午节的故事
感受端午节的文化目Biblioteka 录感知端午节的意义
体会端午节的民俗
阅读端午节的书籍
了解端午节的故事
端午节
端午节,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 节等。
端午的由来
这个节日的起源和一个著名的诗人屈原有关。 在屈原生活的时代,各国之间的战争和斗争非常激 烈,而屈原是极少数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侵略的官 员。因此,他经常面临楚国政府其他人的打压和排 斥。 在一次楚国的政治斗争中,屈原被陷害,流放到了 今天的湖南岳阳。在那里,他继续反对楚国统治者 的侵略政策确不被理解,跳河自尽。 当地民众为了祭奠屈原,保护他不被河内生物上 海,不断摆放艾草和龙舟。于是人们袭用这种传 统,用龙舟与艾艹庆祝,祭奠先贤。
端午节习俗的演变
1.战国时期 传说屈原一事大约发生在战国时期,后人为了纪念他,将端午节定为屈原祭 日。 2.汉唐时期 汉代和唐朝时期,许多地方还会用五色丝线绣出各种动物图案,用以祈求平安 吉祥。 3.宋元时期 端午节大量引入了民间娱乐和竞技活动。例如赛龙舟、猜谜、包粽子、草药浴 等,其中赛龙舟一项尤为突出,是宋代时期发展起来的。同时,在南方地区还 有彩船游湖的活动。 4.明清时期 赛龙舟成为端午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并且在北方还有红枣馅的粽子,南方则有 豆沙和咸肉馅的粽子,成为端午节的传统美食。
体会端午节的民俗
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端午节主题班会爱国主义教育端午节传统节日PPT
端午节习俗
8
习俗八:铸铜镜
以镜辟邪的习俗,在南方沿海一带有着广泛 的运用和遗传,常能见到诞生不久的小孩子, 身上佩带着银制的镜子等饰物,这类银饰小 镜子等,就是用于孩子们辟邪。
10
习俗十: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端午 节佩饰主要有:健人/豆娘、艾虎、画额、长 命缕、挂荷包、拴五色丝线,都有着驱邪避 凶、保平安的意思。
傣族
傣族过端午也吃粽子,还要过“粽 子节”。在这一天,凡未婚的傣家 小伙子都要拿粽子包,与姑娘们相 会在大龙潭的芒果树下。
毛南族
民间称为“药节”。过药节时,习 惯采艾叶、菖蒲、黄姜等草药熬水 饮汁,或用这些草药作馅包粽食用。 民间认为端午吃这种包馅粽粑可以 解毒去病。
端午节饮食
雄
黄
酒
特点饮食二: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 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样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 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端午节所承载的这种对祖国、对 民族赤忱的爱,足以凝聚起我们 连续拼搏和奋斗的磅礴气力。
习俗十八: 打马球
击鞠亦即打马球,也是北方端午节的主要经济娱乐 活动之一。相传,唐玄宗李隆基便是这项运动的爱 好者。 马球,是骑在立刻,持棍打球,古称击鞠。清朝天 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 消逝了。
端午节饮食
特点饮食一: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各地的粽子,一样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 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 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 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 等。
端午节节日介绍·爱国主义教育
端午安康
目录
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课件(共18张PPT)
传统建筑
宫殿建筑
故宫、颐和园等宫殿建筑,展现了中
国古代皇家的权威与尊贵。 01
园林建筑
苏州园林、颐和园等园林建筑,展现
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03
寺庙建筑
少林寺、布达拉宫等寺庙建筑,体现
了中国宗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02
中 传国 承传 与统 发文 展化
的
传统文化的现状
传承方式多样
传统文化通过教育、媒体、艺术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承,保 持其活力和影响力。
化。
传统思想在现代社 会的体现
传统思想如儒家思想在现代社
会中的体现和影响。
谢 谢
中秋节是庆祝秋收和家庭团聚 的节日,习俗包括赏月、吃月
饼等。
端午节
端午节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 原的节日,习俗包括赛龙舟、
吃粽子等。
传统艺术
书法
以笔墨纸砚为工具,通过书写汉 字表达情感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绘画
以线条、色彩、构图等手段表现 自然和人物的艺术形式,如国画、 工笔画等。
陶瓷
以瓷土为原料,经过成型、烧制 等工艺制成的具有艺术价值的器 皿和装饰品。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目录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分类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元素
与发展
中
国
概 述
传 统 文
化
的
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 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独特的精神财富和物质 财富的总和。
文化的外延
文化包括语言、文学、 艺术、哲学、道德、法 律、习俗、信仰等多个 方面。
文化的特点
文化具有传承性、多样 性、地域性、民族性等 特点,是民族认同和国 家认同的重要基础。
重阳节的主题班会5篇
重阳节的主题班会5篇重阳节的主题班会1教育目的:在重阳节来临之即,利用班会活动告诉同学们要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懂得父母为我们的付出,并以此来激励我们以好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父母。
活动准备:上网查找资料,同学间互相讨论,游戏,关于重阳节诗词接龙,歌曲,音乐准备等。
活动过程:一、在节日的气氛中感悟孝敬父母的深刻意义。
配乐诗朗诵《重阳节》让全班在深沉而温暖的气氛中体味感悟重阳节的深刻内含主持人: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所以我们应该多给父母一些关怀,真心的关怀就象一杯清茶,它足以温暖冰封的心,拉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
(1)、独唱《爱的奉献》(2)、写下你的真心话让学生抒情话语说出对父母的真心话。
(3)、诗词接龙(让学生了解,尊敬老人、孝敬父母在古人心里的地位,要发扬古人的传统)(4)、全班同学知识抢答。
二、常怀感恩之心,贴近父母心灵父母是登天的梯,父母是拉车的牛。
我们一天一天的长大,父母却一天一天的衰老木桩支撑着棚架,爸爸的双腿支撑着我们的家,古老的地坛支撑着史铁生,广阔的草原支撑起一位歌者——腾格尔……支撑,可以是一种援助,可以是一个借口,可以是存在下去的理由……听完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说出内心的想法(5)、歌曲欣赏。
带着父母殷切的希望,带着自己的梦想,乘上理想之马,从此起程,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全班合唱《明天会更好》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父母的情感,让我们理解感恩的意义。
向我们美好的明天奋斗!三、总结。
主持人: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重阳节快乐,岁岁平安!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相信我们八(4)班的同学是秀的。
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是传统美德,我们要以身作则,将传统美德发扬光大!重阳节的主题班会2教学目的1、让学生从“自我”中走出来,知道要尊敬老人。
(重阳节)2、懂得尊老是一种美德,并做一个尊老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了解重阳,讨论尊敬老人,会得到别人的称赞,知道尊老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班会
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班会
中国传统节日班会
在今天的班会中,我们将会学习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习俗。
让我们一起探索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吧!
第一部分:春节-万象更新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迎接新年的日子。
我们可以聚焦在春节的起源、传说和习俗上,了解春节为什么会如此重要,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第二部分:清明节-缅怀扫墓
清明节是中国人祭祖的传统节日,也是缅怀故人和追思先人的重要时刻。
我们可以一起了解清明节的由来,清明时节人们的扫墓活动,以及清明时节的一些特别习俗。
第三部分:端午节-龙舟竞渡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广为人知。
我们可以一起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尤其是端午节时人们热衷的龙舟竞渡活动,探索其中的文化意义。
第四部分:中秋节-阖家团圆
中秋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象征着丰收和家庭团聚的时刻。
我们可以一起学习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尤其是中秋节时的中秋赏月活动,探讨其中传达的文化价值观。
第五部分:其他传统节日及总结
除了以上介绍的传统节日外,中国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节日,如元宵节、重阳节等。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些节日的由来和习俗,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进行一个总结。
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懂得珍惜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
让我们一起珍视和尊重传统,共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重阳节主题班会课件教案(通用5篇)
重阳节主题班会课件教案(通用5篇)重阳节主题班会课件教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有效时机。
利用节日机会,合理把握主题,从而以感情为纽带拉动家校的距离。
2、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增强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以文明行为,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活动过程:一、导入。
1、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古诗中的佳节指的是什么节?(这里指重阳节)小朋友知道什么时候是重阳节吗?(农历的九月初九)二、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习俗。
(1)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我们就知道在唐代,重阳节就非常受重视了。
并且,在唐代重阳节人们有登高的习俗。
(2)听故事:东汉时期,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送了命。
恒景病好后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害。
恒景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人。
在仙鹤指引下,仙长收留了恒景,教他降妖剑术外,又送他一把降妖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一天,仙人对恒景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来了。
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
”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告诉他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九月初九的早晨,恒景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
中午时分,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
瘟魔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下子就把瘟魔刺死了。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就传了下来。
(3)重阳节还有哪些习俗呢?把带来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
介绍重阳习俗之一:登高(幻灯片出示)。
重阳登高,是节日要紧习俗。
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去爬山。
“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具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所以人们认为登高能够长寿。
小学生主题班会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课件
历史演变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 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 邃文化内涵。重阳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 古时南北各地风俗各异,先秦时期,各地习俗尚未融合流传, 重阳节习俗活动鲜见于文字记载。 现存有关重阳节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之 《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丰收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据 考证,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有在季秋拜神 祭祖礼俗活动。
从古至今的尊老爱老故事
彭彩金 是金 东梅州金 个金 镇上的金 孩,金 彩金 的养母早年得了重 病,全家就靠养金 为别金 修锁挣来的金 点微薄的收金 来勉强维持 金 活。 不幸的是,养金 在金 彩金 9岁的时候,不慎在家门金 摔成了瘫痪。 金 金 金 疼金 彩金 没金 照顾,让金 帮忙寻找金 彩金 的亲金 金 母,把 她领回去。 这时,金 彩金 已热泪盈眶:“你们金 金 苦苦把我养金 了,现在, 你们金 亲金 金 母都更需要我。我是不会离开的,我要留下来照顾 你们!” 从此,彩金 金 她那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任。年仅9岁的她, 揽下了家金 所有的活:种地、耕金 、洗菜、挑金 、洗金 、做饭、 捡柴......除了当地政府给的每金 40元的特困补贴外,金 家金 计就靠 金 彩金 种地维持着。
从古至今的尊老爱老故事
东汉时期,黄香为让父亲舒适,夏扇凉席,冬暖被窝,体现孝 道;汉文帝尝药后奉母,政府发布命令,提倡孝行;汉朝政府 向70岁以上老人发放拐杖,享受特殊优待;清朝康熙、乾隆年 间,皇帝在宫中宴请65岁以上老人,尊老敬老蔚然成风。
从古至今的尊老爱老故事
鲁迅遵循母亲的教诲,一生从未喝醉。他的母亲热爱小说, 鲁迅在上海为她购买了畅销书籍。在《鲁迅书简》中,有50 封鲁迅写给母亲的问安信,展现了鲁迅对母亲的拳拳赤子之 心。
班会课件-中国传统节日之春节习俗介绍PPT主题班会 (17)
正
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 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
月
意即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初
一
正月初二
回娘家
正月初二是“狗日”,这一天(北方地区 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 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 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 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 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 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 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 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 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历史发展
• 宋代人过年开始吃饺子,宋朝称饺子为“角 子”。宋代已普遍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爆竹。 除夕、春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
• 《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 闻声于外。”到了明朝,接灶神、贴门神、 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都已经盛行。《万历 嘉兴府志》中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 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 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新 年 百 压科 岁 钱
新 年 百 科 春 联
春联,又叫“春贴”、 “门对”,它以对仗工 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 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 愿望,是汉族特有的文 学形式。对联的上下联 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 春联起源于桃符,是华 人过春节的重要标志。
节宵贺加的元月日元所人是起族闹 ”节新以夜复圆是宵以称农源节元 。又春庆晚始之一节称夜历于日宵
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 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 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 “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 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 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传统文化主题班会》课件
轻松愉快学传统文化
1
传统手工DIY
2
参与手工制作,学习传统工艺技巧,亲
身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传统音乐、舞蹈、戏曲表演
4
欣赏传统音乐、舞蹈和戏曲表演,感受 艺术的魅力,沉浸在优美的传统文化之
中。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大家可以更深入 地了解传统文化,并进行互动交流。
传统美食制作
一起学习制作传统美食,感受食物与文 化的奇妙结合,享受美味的盛宴。
致谢
在这个部分,我们向所有参与本次班会的人表示感谢,并特别感谢那些为这次班会做出辛勤付出的贡献者。
中华传统节日
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人们会举 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和放焰火。
端午节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人们吃粽子、赛龙 舟等,寓意驱邪避灾。
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团圆的象征,家人会一起赏月、吃月 饼,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元宵节
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人们会观赏灯笼、猜谜语 和吃元宵,是吉祥欢乐的节日。
中华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强调仁、义、道德等核心价值观,对中 国社会和个人有深远影响。
儒道合一文化
儒道合一文化是儒家和道家思想的融合,提倡兼 容并蓄、和谐共处。
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追求自然与道的完美,注重内省与修养, 塑造了中国深邃的哲学思想。
文化与礼仪
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礼仪,它是人际交往和 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石。
《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PPT课件
让我们一起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吧!本次班会将带领大家了解传统文化 的定义、特点以及重要节日,并一起参与有趣的传统文化活动。
导入
有关端午节的活动班会课件5篇
有关端午节的活动班会课件5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有关端午节的活动班会课件,希望大家喜欢!有关端午节的活动班会课件1一、活动背景: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因此围绕“走进端午”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地点:三二教室四、活动时间:端午节五、活动前准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六、活动过程♥活动导入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活动一端午说由来(一)端午节别称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二)端午讲故事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2、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二端午话习俗(一)赛龙舟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
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二)话粽子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
中国传统节日 课件(共21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清明节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 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 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 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 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 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 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 三,是汉民族传统节日 , 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 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 历三月初三 。上巳节是古 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 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 水边沐浴,称为“祓禊”, 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 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上巳节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 巫术活动之说,用兰汤以驱 除邪气。
寒食节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 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 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 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 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故事发生地中国山西将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这 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 地融入了清明节,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是千年如一的。
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 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 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 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 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 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 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 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 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 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重阳节敬老的主题班会5篇
重阳节敬老的主题班会5篇重阳节敬老的主题班会1一、指导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古有之。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少年儿童自小就懂得应当尊老敬老爱老,弘扬传统美德,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表达。
二、活动目标值“国际老人节”和“省老年节”之际,通过组织队员们到敬老院慰问老人,使队员们明白,今日祖国的建设蒸蒸日上,离不开前辈们年青时的悄悄耕耘、努力拼搏。
因此在他们年老之际,我们应当关怀他们,并要知道尊老敬老是美德,少年儿童自小就要懂得尊老敬老,弘扬传统美德。
三、活动要求:1、各班组织开展尊老爱幼的主题班会,让同学明白开展尊老敬老爱老活动的目的意义。
2、收集尊老敬老的故事和名人名言。
3、给父母洗一次脚,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了解父母亲,真正从内心感到父母亲对家庭的付出,对自己的关爱。
培育同学敬重长辈、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及关怀他人、喜爱劳动的好习惯。
四、到敬老院活动1)活动地点:新林敬老院2)参与对象:鼓号队人员及有关带队领导和老师3)活动内容:a、同学们把新奇的水果一一送到老人们手中,热忱地和老人们拉家常,并把问候和欢乐送给他们。
b、为老人们清扫卫生:如擦窗、抹凳子、梳头等c、校鼓号队表演通过活动对队员们进行教育,让他们不管是在如今,还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时时刻刻都要有尊老的行为、敬老的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如今做起,争做敬重老人的好孩子,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同学,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
让尊老之花到处开放。
重阳节敬老的主题班会2“尊老爱幼,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让队员学会感恩,懂得敬老爱老的重要性,本周杨匏安纪念学校开展了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
活动中,各班通过讲解并描述亲身的敬重、孝敬老人的感人故事对同学进行敬老教育,有的队员向身边的同学讲解了很多有关敬老爱老的感人的故事;有的队员讲解并描述着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对自己关心备至的感人故事……整个活动精彩纷呈,气氛非常强烈。
传统文化主题班会ppt课件
34
35
16
清明习俗-清明节吃什么呢?
在我国江南一带就用艾草 的汁拌进面粉里,再包裹进 豆沙馅儿,便成了青团。
哇,看起来 真好吃啊! 我也想吃!
~
17
清明习俗-清明节吃什么呢?
子推馍
子推燕
18
清明习俗-清明节吃什么呢?
吃螺明吃螺蛳的
习惯,这天用针
挑出螺蛳 俗话
说:“清明螺,
赛只鹅。” 农
家有清蛳肉烹食,
2
时间:农历十二叫除夕。“除”,本义是“去”;“夕”
字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
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 驱
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
3
春节
起源:
春节的来历,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
的
历史了。它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 一个
25
26
猜谜语-2
春日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适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风儿怨别离。
(打一游戏) 提醒:春天室外进行的游戏。
27
28
来源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 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 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 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
30
时间:农历九月九日
释义
阴历的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在1989年,我国把
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
习俗:
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 老年人的节日。
登高 、吃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
中国文化之传统节日主题班会
"" .
元 宵 食
或肉在要圆热或粉的西圆炸元
吃
豆加南吃圆热煮中,的美、宵
粥 。
汤 汁
北 朝
些 应
。 同
火 火
司 或
滚
而 是
汤 圆
满 之
蒸 食
可 汤
的时节时,油成在不意,煮
元 宵
俗
米浇食,团炸的糯是。有、 粥上物还团,,米包陕团油
,
美油用果豆以宝人称叫吃过
满炸糯仁沙白”还““元元
之 意 。
柒节章
七 夕
, ; ,
——
病季一了十火五正节猪夜明度一嫁偷嫁偷 不年春六正闹月 元抱十元年好挽好挽 害四,游月红十 宵大五宵一婿菜翁葱
七
节节称为内七 ””这主容夕
、或天,又节
夕
““为所是日 女少“以以活
儿女乞人乞动
节
节
巧们巧的
”
是活七新祝在 少动日后(农 女的)改日历 。主。为本七
要因阳在月 参为历明初 与此七治七 者日月维庆
中
故日又季月为三一根《一月一重中 称,因的三孟个年据周词十,要秋
“在农第部月月有我礼,五为的节
秋
中八历二分、,四国》最。每传, 秋月八月,仲分季古。早“年统是
”中月叫因月别,代
见中农节我
节
。旬十仲此、被每历 ,五秋秋季称季法
于秋历日国 ”八之最
,
,
中
秋
月
咸就晋衢潮滇苏京滇苏分品已 味口式式式式式式式式为种异
文 化 节 日 。 中
化 圈 诸 国 的 传
是 流 行 于 汉 字
统 的 祭 祖 大 节 ,
节 三 节 是 中 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课件5篇乙:哦?那还有什么来源呢?甲:嘿嘿,不告诉你哦,究竟是怎么样的故事,我们请王欣芃和施琦来为我们讲讲吧。
讲故事(王欣芃: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施琦: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乙:曹娥是个孝女,她的孝心终于感动了天地,让她找回了父亲的尸体。
我们用乐曲来缅怀一下这些爱国爱家的人吧。
请听王紫迎为我们表演小提琴独奏。
甲:虽然说,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种,但是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所以影响最广最深,他留给我们的著名诗辞有《离骚》、《天问》、《九歌》等,而当代文人也写了许多诗词来纪念屈原。
下面请听诗朗诵《端午节的情思》。
诗朗诵《端午节的情思》——遥祭屈原乙:这首诗真让我感动,屈原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了我们大家,作为一名当代学生,热爱祖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甲:听了屈原的故事,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乙:吃着粽子,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清香合:今天我们请来了胡晨旖的奶奶,来教我们包粽子,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学生学包粽子甲乙: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我们欢庆端午、缅怀屈原的主题队会即将结束了。
这生动的一课教育我们少先队员,要成为一个爱国爱校爱家的人。
下面请中队辅导员发言。
(讲话:端午背后,有我们那么多的传说、诗词、风俗,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现在有些人的注意力被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等吸引了过去,被我们注意到的传统节日反而越来越少。
马上就要怎样过端午节了,你打算怎样过这个节日?有些什么好办法能增加端午的吸引力,让大家都更加关注这个节日?看,这里是端午最明确的见证,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的肺腑之言。
(一张大的白纸,上面写:端午,我们的文化遗产。
中间贴各种画和学生的调查表,教师率先用彩色笔写“我们的端午,我们的民俗”并签名,学生随后签名。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课件2活动目标:1、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有效时机。
利用节日机会,合理把握主题,从而以感情为纽带拉动家校的距离。
2、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增强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以文明行为,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活动安排一、导入1、复习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古诗中的佳节指的是什么节?(这里指重阳节)小朋友知道什么时候是重阳节吗?(农历的九月初九)二、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习俗(1)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我们就知道在唐代,重阳节就非常受重视了。
并且,在唐代重阳节人们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2)听故事:东汉时期,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送了命。
恒景病好后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害。
恒景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人。
在仙鹤指引下,仙长收留了恒景,教他降妖剑术外,又送他一把降妖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一天,仙人对恒景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来了。
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
”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告诉他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九月初九的早晨,恒景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
中午时分,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
瘟魔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下子就把瘟魔刺死了。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就传了下来。
A:恒景能把这恶魔杀死靠的是什么?他怎么才练出这一身武艺呢?(废寝忘食) 了解“废寝忘食”的意思,你对哪个字的意思不了解呢?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B:这恶魔能被恒景杀死,靠的是什么?(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其实插茱萸,喝菊花酒就是重阳节的风俗。
(3)重阳节还有哪些习俗呢?把带来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
集体交流。
(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点了解这些习俗的意义。
)分分类:这些习俗如果分类,你认为可以怎么分?(吃和活动)三、感受体会“重阳敬老”之情1、吃重阳糕,登高望远,插茱萸辟邪等习俗是以前人们的庆祝重阳节的方式。
重阳节到了现代你知道它还是谁的节日吗?(人们把重阳节这天定为老人节,进行尊老活动。
)2、童谣欣赏:红叶飘,黄叶飘,蓝天高高白云绕。
九月九,重阳节,我跟爷爷来登高。
爷爷老,走不动,我为爷爷。
爷爷累,气呼呼,我为爷爷。
爷爷乐,笑哈哈,夸我。
我们俩,手拉手,登上山顶四下瞧。
(1)这首童谣还没写完,你们能帮我写好吗?(2)大家写得很好,我们来读读我们编的儿歌。
(3)你觉得童谣中的小朋友是个怎么样的小朋友?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呢?3、你们能把童谣编得那么好,相信平时也一定非常尊敬老人。
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出示句式:当爷爷时,我。
当奶奶时,我。
4、悄悄话:也许你平时娇气的时候会惹爷爷奶奶生气,也许你平时有不听外公外婆话的时候。
现在我们仔细想想,他们都是爱你的。
他们给我们的爱一点也不比爸爸妈妈少,你有什么悄悄话想对他们说吗?写在纸鹤的翅膀上,让纸鹤把我们的心里话带给亲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⑴把纸鹤放到指定的地点,选取典型的请同学来读一读。
⑵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在这纸鹤上还有同学们自己找来的关于重阳节的诗歌,大家可以一起读一读,欣赏欣赏。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重阳节,同时还学到了不少语文知识。
老师再此提个小小的要求,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每一位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
相信你们能做到的是吗?传统节日主题班会课件3一、活动目的:1、通过多种活动形式,颂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了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传统节日典故。
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倡导过中国节,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3、激发探索科学兴趣,增强刻苦钻研精神。
二、活动内容1、发动学生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以及圣诞节的相关知识。
2、通过多种形式述说传统节日中的来历、习俗,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三、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形式生动活泼,了解传统节日,抒发真情实感。
四、准备工作:收集节日的来历及习俗。
五、计划实施过程导入:由某个西洋节的传统节日,过渡到今天班会的主题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我看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讲述主要中国传统节日以及由来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七夕节等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团圆节”。
是汉民族古老而传统的节日。
在农历八月十五日。
此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魏晋时期已开始中秋赏月。
唐代有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之风俗。
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如今与春节、端午节一起并称中国三大传统佳节。
此节在许多少数民族当中也很盛行。
“花好月圆”是中秋节的一大特色。
该节日的节庆活动以及民俗心理是极为有情致、颇具诗情画意的。
虽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各自习俗有异,但有许多方面大致是相同的。
有关中秋节的诗句更是数不胜数,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苏轼《水调歌头》等等(二)设计小品表演有关中国节日与外国节日—我看传统节日与外来节日(三)抢答题:中国传统节日A,让学生举手抢猜中国的传统节日B,让学生抢答有关七夕、中秋、春节的诗歌和故事,与春节有关的神话,活动等;总结其他节日的寓意。
(四)情景表演1 中秋节和月亮的关系很密切,人们看见圆月,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圆,所以有人把中秋节叫作团圆节,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过节时吃的月饼也作成圆形的,叫作月饼。
你们家的中秋节一般是怎样度过的呢?2 学生表演和家人吃月饼的小品。
(五)讲述漳州地区的主要传统节日漳州民间流传一首《十二月歌》,把本地的岁时习俗以顺口溜的形式表现出来:正月鼓仔灯,二月落花生,三月□(音燕,意为浸种)豆芽,四月卖麻茶,五月来裹粽,六月塍草冻,七月印经衣,八月卖麻糍,九月放公差(风筝),十月抾秞(稻)穗,十一月卖草席,十二月卖粿箬。
如元宵是春节活动的尾声,又是传统的上元节,漳州人称之为“正月半”,客家人称之为“开大正”。
这一天,漳地的民俗活动特别多,也特别热闹、隆重。
若元宵日天气晴好,就称今年查某(女性)岁君好,民间认为今年对女性有利。
最后以一首有关传统节日的歌曲结束本次主题班会。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课件4一、活动目的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与主旨是“团圆”。
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
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我校德领组、少先总队决定在中秋节前后,开展“月圆人圆”主题活动。
二、活动时间20----年9月15日——9月25日三、活动安排第一阶段:佳节读月——主题阅读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晨读。
2、举行一次中秋主题班队会。
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主题班会时间:9月15日班队会,少先总队将进行检查。
第二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各班将资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等经过精心设计,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报中,少先总队将进行检查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