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讲义第一章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第1章) ppt课件_

组织行为学(第1章) ppt课件_

8/4/2020
2
第一章 概述
其他学者对组织行为学定义
• 鲁森斯:组织行为学是对组织中人类行 为的解释、预测和管理。
•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 它探讨个体、群体与以及结构对内部组 织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 织的有效性。
8/4/2020
3
二、组织行为学的特点
• 跨学科性 • 层次性 • 适应性(权变性)
一、技术进步的影响
计算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
技术促使工作性质的变化
▪ 工作中技术和人性成份不可分的混在一起 ▪ 工作不再被那么严格地定义和设计 ▪ 客户影响到组织内的工作以及用于评价工作
的标准 ▪ 组织结构不再能够完全体现工作场所的特性
8/4/2020
12
第一章 概述
二、全球化和劳动力多元化的影响
1、普遍主义与个别主义
普遍主义强调常规(美欧);个别主义更关注 个体间的关系与信任(亚洲)
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3、中性与感性
中性文化中,情绪被很好地控制,不轻易外露; 感性文化则相反
4、精确(Specific)与弥漫(Diffuse)
8/4/2020
16
第一章 概述
四、“临时性”的影响
稳定的群体被临时的群体所替代,团队包 括来自不同部门的成员,成员也在不断变 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活质量
8/4/2020
8
第一章 概述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方法
• 现场研究法。包括现场实验、调查和观察 • 实验室实验 • 经验总结法 • 案例比较分析法
8/4/2020
9
二、研究内容
1、微观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资料(正式版)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资料(正式版)

互应性交流沟通
(二)交叉性交流沟通(P239-241)
• 交流过程中非适当反应或非预期反应,就 可能成为交叉的交流沟通。
AA BB
AA BB
AA BB
CC
CC
CC
下属
主管
上级
这次加薪 我能否被 加薪?
任务都完成 不好,还谈 什么加薪
老王,今天下 班后希望你留 下来处理一件 紧急任务。
下属
呀!今晚我有 个重要约会, 为什么你不能 找别人呢?
无冲突
公开的质问或怀疑 轻度的意见分岐或误解
三、冲突的管理(167)
(一)减少冲突的策略: 1、回避;2、缓和;3、限制;4、对质 (二)引起冲突的策略: 1、运用沟通 2、引进外人 3、重新建构组织 4、任命一名吹毛求疵者或批评家
第三节 谈 判 一、谈判过程
(一)准备和计划 (二)界定基本规则 (三)阐述和辩论 (四)达成协议 (五)实施协议
第四节、人际沟通的相互作用分析 一、相互作用分析的概念
(1)冲突对组织的利弊 (一)概念:
培养团结协作的文化氛围,尊重 所谓竞争,是指人们为了各自不相同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或为了同一目的,但在达到目的过程中必然损害或牺牲对方利益的行为。 第四节、人际沟通的相互作用分析
一(、一相 )互概(作念用:分2析)的概念建设性冲突与破坏性冲突的区分
• 所谓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的 目的而进行的配合或协同活动。
• 合作的主要形式:分工和互助(158)
• 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
(四)合作与竞争的形成
人们之间利害相依的关系可分为三类: 1、利害一致和共同利益的关系 2、冲突或利益矛盾的关系 3、利益共存或混合利害关系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 336页)(1)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 336页)(1)
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组织行为学 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个
体行为、群体行为、激励、领导和权威、人 际沟通、群体结构和过程、群体冲突、组织 及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等
❖ 组织行为学关心人们在组织中做什么,研究这 些行为是如何影响组织绩效的;
----从《刘老根》说起……
❖ 它也探讨组织是如何影响组织中的个体和群体行 为,以及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又是如何影响组织的。 希望通过对组织行为的分析研究,能够解释和预测 组织成员为什么会这样的行为,以及在特定的情境 下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学也把整个组织作为它们的研究 目标,而不是把重点仅仅放在较窄的组织中 的个体和群体行为上。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 环境的变化、制度的变迁乃至技术的进步, 都会对组织行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直接引 发组织变革、结构调整并对组织文化造成冲 击。组织行为学关注的是组织与环境之间的 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变化对组织绩效带来的 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规模与发展阶段、组织所应用的技术、 组织文化、组织的变革与创新等等,而核心 仍是发挥组织的功能,提高组织的效率。
❖ 王选:“任何大的成功,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需要团队合作。一个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能为别人 着想的人,我看到不少能力出众的人,就是因为不 能团结人,因而很难有大的成就。”
第一节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B) 是关于行为何如何改善行为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起点就是从个体的行为 出发,分析和解释各种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并对工作中的个体行为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进行研究。这个领域主要是心理学家的贡献, 从内部因素看包括态度、能力、个性、价值观、 知觉、学习和动机等;而影响一个人行为的外 部因素主要是组织的环境和政策,如组织结构 与工作设计、工作设施与技术、领导与奖励制 度、管理控制方式等会对组织成员产生什么影 响。

组织行为学讲义

组织行为学讲义

第一节 知觉的概念
一、个体反映客观事物的心理活动形式
(由低级到高级)
感觉
知觉
思维
1.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因而感觉是零散 的,代表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对人高矮的感 觉,对花儿芳香的感觉.
-- 感觉是构成知觉和思维反映形式的基础,也是人的行 为的基础.
2.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如对某人的整体 印象. -- 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将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
领导素质四因素问卷调查 讨论:除了四因素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也 可用于测验领导者的素质?
“三记耳光” 讨论:使用观察法能从此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第二篇 个体心理与行为
--包含知觉、个性等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第三章 知觉与行为
第一节 知觉的概念 第二节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第三节 知觉的错误 第四节 案例讨论
3.个体生理条件的差异
第四节 案例讨论
“光环广告” 讨论:在此案例中运用了哪几种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 观因素?
伪装 讨论:还有哪些综合利用知觉错误的例子?
达尔文搜集甲虫 讨论:管理者在分配下属工作时,应如何正确看待并处 理兴趣及特长问题?
爆炸示范 讨论:如何理解现场爆炸是最引人注目的广告,也是 最令人信服的广告?
于一致的压力,因而个体对单元中两个对象的态度一般是属于 同一方向的.
当个体对单元内两个对象因素的感情关系相调和时,其认 知体系便呈现平衡状态;当个体对单元的知觉与对单元内两个 对象的感情关系矛盾时,其认知体系便呈现不平衡状态;
认知体系的这种不平衡状态将引起个体心理紧张,产生不 满意的情绪.个体可通过适当调整以消除这种不平衡状态.
分类: 目的公开法
目的内隐法

组织行为学 讲义

组织行为学 讲义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什么是组织行为学一、组织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会遇到或者听说各种各样组织类别,例如学校、公司、政府、政党、医院、军队以及宗教团体。

那么什么是组织呢?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资源与结构,时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一般组织都具有如下的共同特征:1、目标。

目标决定了任何组织作为社会组成部分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2、资源。

一个组织需要把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当作投入,通过转化变成其他组织或个人所需要的各类产出,才能生存与发展。

3、结构。

只有分工清晰,协作通畅,组织才能正常运作。

4、互动。

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

任何组织都有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其它组织,都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都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

按照组织目标,组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营利组织;(2)非营利组织;(3)公共组织。

二、行为提起行为,人们容易想到上班、娱乐、社交、旅游、学习、健身活动。

这些都是别人可以不借助仪器而直接观察得到的人的外显活动。

组织行为学所谈论的行为主体是人,或称为人类行为。

影响人类行为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之分。

影响行为的内在因素又称主体因素或主观因素,包括人的身体因素、情绪因素、素质因素、性格因素、思想因素等。

影响行为的外在因素是人所处的环境因素。

环境就是围绕在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又可以分为宏观社会环境,指的是人的种族背景、民族背景、社会政治背景、社会经济背景、语言文化背景等;微观社会环境指的是具体的家庭背景以及邻里、学校、企业、地方性的风俗习惯等。

综上所述,行为是指人或动物表现的,和生理、心理活动紧密相联的外显的运动、动作或活动。

三、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应当是指人们在作为组织成员时,表现出的行为。

根据分析水平的不同,可把组织行为分成以下两种:1、微观组织行为(1)个体行为,如态度、能力、认知、学习等。

(2)人际行为,如沟通、领导、谈判等。

(3)群体行为,如群体动力、工作团队等。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跨学科性
组织行为学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和人 力资源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应用性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为组织 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工具。
系统性
组织行为学强调对组织中人的行为进行全面、系 统的研究,以揭示其内在规律。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
• 人文性:组织行为学关注人的心理和行为,强调以人为本 的管理理念。
详细描述
实验法也是组织行为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 一,通过在一定条件下控制某些变量,观察 和测量组织成员的行为反应,从而揭示变量 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在实验中改变工作 条件或奖励方式,观察员工的工作绩效和行 为变化,进而探讨不同管理策略对员工行为 的影响。
案例研究法
总结词
通过对特定组织的深入调查和分析,了解组织内部成员的行为和互动方式。
织的竞争力,使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学科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人 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旨在 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研究领域
组织行为学涉及个体、群体和组 织层面的行为与心理,包括知觉、 沟通、领导力、激励、决策等。
应用价值
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人力资 源管理、团队建设等领域具有广 泛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组织 的竞争力。
展望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组织行为学将更加注重跨文化、多样 性、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技术影响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为组织行为学提供更多数据和实证支 持,推动该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组织变革与适应
面对全球经济和环境的不确定性,组织行为学将更加关注组织变革 与适应性的研究,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应对挑战。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讲义1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讲义1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过 程
一、管理科学的发展与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一)由组织管理学到组织行为学 A科学管理学派 1、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为了适应美国高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急需 要一种高效率合理化的管理体系。
2、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泰罗:美国人,科学管理之父,搬运生铁和铁铲改造试
二、组织行为学的内容体系
个体心理与行为 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心理与行为
行 为 规 律 的 理 论 模 式
三、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助于达成个人目标,提升组织绩效 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
的关系 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价值观比较、态度比较、跨文化研究、组织文 化、组织环境
冲突、组织内权力与政治
激励、领导、沟通的伦理问题、道德问题
三、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
1、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2、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 3、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 4、对关注工作生活质量。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准则
史考伯的信条同安祖·卡耐基于出一辙。卡耐基甚至在 他的墓碑上也不忘称赞他的下属,他为自己撰写的碑 文是:“这里躺着的是一个知道怎样跟他那些比他更 聪明的属下相处的人。”
超Y理论
摩尔斯和洛希两位学者分别在两个工厂和两个研究所进行试验, 在一个工厂和一个研究所用X理论,在另一个工厂和研究所用Y理论 进行实验。结果:X理论在工厂中有效而在研究所无效,Y理论则相 反。
B行为学派
一、人际关系学派
(一)霍桑实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代表人物是梅奥,创 立了早期的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

第一章 导论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第一章  导论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方法
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实证方法 组织行为学研究建立在大量的经验材料的分析基础上,在经过控制的条 件下收集数据,并采用合理严谨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测量和解释。具体方 法包括案例研究、现场调查、实验室试验、现场实验以及聚合定量评价 等方法。 (2)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是指全面地考虑因素,同时严谨地考虑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罗宾斯认为,系统研究是通过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考察来解释其中的原因 和结构,并把结论建立在科学的论证之上。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5.群体心理学 群体心理学是研究结成群体的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社会心理 学分支。
二、社会学
1.社会关系 社会学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2.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 系。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三、管理学
1.职能学派 管理职能学派又称管理过程学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哈罗德· 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里奇提出的。 2.协作学派 职能学派说明了组织成员的基本行为规律是职能活动,但是该学派将组 织、组织目标、组织制度视为既定的前提,没有探讨组织如何形成、组 织目标如何产生、组织制度如何制定并能够得以实施。 3.决策学派 了解了组织成员参与协作的原因后,需要进一步了解如何通过管理措施 调整组织成员的行为,最终使得组织能够持续高效地运作。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组织行为学的现状
一、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发展
1.社会学理论的影响 (1)社会交换理论 (2)社会认知理论 (3)自我决定理论
2.研究对象的发展 (1)组织承诺 (2)职位外行为 (3)创造力与创新 (4)团队协作的有效性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组织行为学》讲义(1)

组织行为学》讲义(1)
组织行为学》讲义(1)
4、渴望尊严假设
• 人总是希望自己的工作受到他人的认可, 人需要得到关心、尊重和尊严,尤其是需 要从管理者那里得到这种待遇。
组织行为学》讲义(1)
5、共同利益假设
• 组织需要人、人也需要组织。 • 组织是在其成员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的。
人们把组织看作是实现自己目标的手段, 组织也需要由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 缺少这一共同性,组织就很难存在。
组织行为学》讲义(1)
第二讲 个体行为管理
组织行为学》讲义(1)
一、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
组织行为学》讲义(1)
(一)对个体行为的解释
• 个体行为是个体变量和环境变量的函 数,其公式为:
B = f(P,E)
B:个体行为 P:个体变量 E:环境变量 f: 函数关系
组织行为学》讲义(1)
个体行为与绩效模式
后选择一种最佳方案。 • 寻找选择方案主要是根据经验进行,并选择那些
成功可能性最大的方案。 • 由于各种限制因素,决策者选择的方案只能是一
种符合要求的、有效的、但未必是最理想的方案。
组织行为学》讲义(1)
两种决策模型的区别
• 前者依次考虑有限的各种选择方案,而 后者则考虑所有可能的方案
• 前者按最先找到的可行方案决策,而后 者则按最理想的方案决策。
(8)近因效应
• 被观察者最近一次的表现容易给观察者 留下较深的印象和影响,从而使观察者 忘记他在过去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组织行为学》讲义(1)
(三)决策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讲义(1)
1、什么是决策?
• 决策定义:简单的说就是做出决定。现 代管理大师德鲁克指出:“决策就是判 断,就是进行方案选择”。依此,可以 把决策理解为:为了解决问题而从两个 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 过程。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36页)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36页)
任、有恒。
第二部分 认识自我与他人
你了解你的角色吗?正确的角色认识相当重要。
1. 作为下属的角色; 2. 作为同事的角色; 3. 作为上司的角色;
面对成功与失败,你的归因合理吗? 人的能力、气质与性格---人职相匹配的基础; 人才测评的理念与实践。
第二部分 认识自我与他人
人的情绪过程为什么需要管理?---EQ成功之道 1. 认识自己; 2. 认识他人; 3. 移情能力; 4. 人际交往能力; 5. 自我激励能力。
Thanks for listening!
1. 领导艺术是方法整合,领导艺术是资源配置,领导艺术是区别对待; 2. 领导艺术就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对策; 3. 领导艺术是因势利导; 4. 领导艺术是平衡协调; 5. 领导艺术是量力而行; 6. 领导艺术是达成绩效; 7. 领导艺术是凝聚人心; 8. 领导艺术是大道无形。
第四部分 领导与团队管理
什么是组织?
组织的重要性—组织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与载体
组织好比人的穿着与外貌,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
1、战略; 2、技术; 3、文化; 4、环境; 5、素质; 6、生命周期; 7、权力分配等。
第五部分 组织管理的技巧
组织的发展是组织结构不断更替的过程
1. 1、直线型组织结构; 2. 2、职能型组织结构; 3. 3、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 4. 4、事业部型组织结构; 5. 5、灵活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网络型,混和型等。
2. 面向管理层的激励模式:(可变)年薪制、管理者收购(MBO)、承包 制、利益共同体、职业生涯激励、股票期权等;
3. 无定向激励模式: (仿真)员工持股、(仿真)股票期权、(可变) 延期收入、在职消费多种福利选择方案等。

《组织行为学》标准完整可编辑版-第一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标准完整可编辑版-第一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马工程《组织行为学》教案《组织行为学》编写组2020年2月第一章个体心理与行为一、教学目的个体的行为千差万别,环境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是引起这种差别的两个重要原因,其中心理因素是本章介绍的内容。

本章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个体的知觉与决策风格、人格特征、能力倾向、情绪调节功能、压力应对方式,以及态度和价值倾向如何对个体行为选择产生影响,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个体行为对于组织的影响。

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4课时四、教学重难点1.理解知觉的定义及过程。

2.掌握归因的主要理论。

3.理解决策的含义及经典的决策模型。

4.掌握价值观的含义及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5.理解态度的概念并认识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6.掌握能力的概念及分类。

7.掌握常见的人格模型。

8.理解情绪、情绪智力和情绪劳动的定义。

9.了解压力的成因和后果。

10.掌握职业枯竭的定义和对于个体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1.内容摘要第一节介绍了知觉、归因与决策的定义和相关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个体认知的指导意义。

知觉是指个体为了给观察到的对象赋予一定的意义,而进行的组织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知觉的过程包括五个阶段:注意、组织、解释、检索、判断。

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对观察到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并推断其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解释和推断自己与他人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是激励下属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决策在狭义上指的是在几种行为方案中做出选择,广义地说,决策还包括在做出最后选择之前必须进行的一切活动。

本节关于知觉、归因与决策的内容主要来自于西方管理学者与心理学者的研究。

在中国的管理情境下,应当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立场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

第二节介绍了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内涵、态度的定义和相关理论。

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更可取,工作价值观对员工行为和绩效都存在一定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讲义-社会知觉与归因

组织行为学讲义-社会知觉与归因

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节知觉:信息处理模型一、信息处理模型阶段1:选择性注意/理解人们经常受到周围环境中的物理和社会因素的干扰。

由于人们没有心智能力完全理解所有这种信息,因此,会选择性地感知周围环境中的部分信息。

在此,是注意力在起作用。

注意力(attention)是开始自觉意识到某事或某人的过程。

注意力可以集中环境或记忆中的信息。

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对那些明显(salient ['seiljənt])的刺激。

当某事从环境中凸现出来时,它就是明显的:✓异常:种族、性别、头发颜色或年龄等方面,一个人与众不同✓明亮:黄色的衬衫✓处于反常态:比如有恐高症的人爬陡峭的山峰✓与社会地位不符:比如一个公司总裁骑摩托车上班✓与常人不同:在时速100英里的道路上以时速20英里的速度开车✓极端的积极(声誉卓著的名人)或极端的消极(恶性交通事故的罹难者)✓可视场合占主导地位:坐在首席的位置一个人的需要和目标经常决定哪种刺激是显眼的。

此外,研究还表明,人们往往更多关注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信息,这会导致消极的偏见。

阶段2:编码和简化观察到的信息不是以本原形式储存在记忆里的。

编码是必要的。

原始信息被解释或翻译成心智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s[.reprizen'teiʃən]),为完成这一过程,知觉者把信息片段分配到认知范畴(cognitive ['kɔgnitiv] categories ['kætigəri])中。

人们将人、事和物的特征与映像中包含的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对这三者做出解释和评价。

映像(schema)代表一个人对特定事件或刺激类型的心智画像或者概括。

通过各种认知范畴的标签可使映像具有意义。

人们通过编码来解释和评估周围的环境。

有意思的是,这一过程可以导致对同一或同一事件有不同的解释和评估。

第一、人们用不同的映像信息作出解释。

最近的研究表明关于什么样的行为构成性骚扰,男人和女人对此有不同的观点。

组织行为学讲义精品课教案(全套)

组织行为学讲义精品课教案(全套)

组织行为学讲义第一章组织行为导论本章的重点、难点及要求:1、了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

2、掌握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理解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和作用。

基本概念:组织、行为、组织行为、组织行为管理第一节组织行为的概念从字面意义上说,组织行为是指人们在各种组织中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行为。

下面分别分析组织、行为、组织行为三个基础概念,以便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组织行为的内涵。

一、组织(一)组织的定义。

组织的定义多种多样,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组织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有某种目标、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和分工的社会技术系统。

(徐联仓)(2)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因此,组织也可以说是动态的组合活动(动词的组织)和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名词的组织)的统一。

(孙彤)对于组织的含义的表述同样多种多样,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组织是一种有意协调的社会单元,有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上运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或一系列目标。

(2)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

(Stephen P.Robbins )(3)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共同目标,通过各部门劳动和职务的分工合作和不同等级的权力和责任的制度化,有计划地协调一群人的活动。

(薛恩E·H·Schein))(4)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张德)由此可见,所有的组织的共同特征:(1)目标:每一个组织都有明确的目标,如企业要使盈利最大化、学校要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医院要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目标决定了任何一个组织作为社会组成部分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目标的作用是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使大家协作一致,运用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完成组织的使命与任务。

(2)资源:组织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必须拥有相应的资源,如企业拥有人才、资金、机器、设备、品牌、技术等各种资源。

第一章 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第二节 关于个体行为解释 讲义 _20200503110031

第一章 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第二节 关于个体行为解释  讲义 _20200503110031

第一篇个体心理与行为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知识框架第二节关于个体行为的解释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1.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1)学习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华生认为,学习就是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的是可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华生主张心理学应当摒弃意识、意象等主观的东西,只研究能观察到的并能够进行客观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没有必要理会这一过程的中间环节。

(2)行为源于后天学习在华生看来,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用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映的一种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上,有的隐藏在内部,人和动物没有多大差别,都遵循相同的规律。

(3)刺激影响行为华生认为,行为受到客观刺激的影响,一定的刺激必然会引起一定的反应。

用公式表示为S-R(刺激一反应)。

在众多场合,华生都采用这一公式来描述行为,采用较为直接的物理学和生理学术语来设想这些刺激和反应。

2.对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观点的评价(1)否认遗传的作用华生认为,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一反应,从刺激可以预测反应,从反应也可以推测刺激。

在他看来,刺激是指客观环境和体内组织本身的变化,反应是指整个身体的运动,包括手臂、腿及躯干的活动,或者所有这些运动器官的联合运动。

因为刺激是客观存在的,不取决于遗传,而行为反应又是因为刺激引起的,所以行为也不取决于遗传。

华生的心理学把控制行为作为研究目的,而遗传是不能进行控制的,所以遗传的作用越小,控制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因此,华生否认了遗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发展的作用。

(2)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华生强调环境决定论,他在提出此观点时虽然注意到了个体遗传基础,但是却片面夸大了环境和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在忽视个体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还忽略了促进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因。

二、新华生主义新华生主义又被称为新行为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由爱德华•托尔曼、克拉克•赫尔和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等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华生行为主义的基础上改造,加入了中间变量而诞生的一系列学术流派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及其学习研究方法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及其理论基础,掌握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并初步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及科学的研究方法应具备的主要特征,熟悉四个步骤的研究过程;
知识要点:
1.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2.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学科
3.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目的
4.组织行为学技能的五个等级
;狭
;广义的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组织行为学不是研究人的一般心理行为规律的,而是研究各种工作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规律的;这些工作组织涉及的面很宽,比如工商企业、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甚至部队等;工作行为主要包括涉及影响组织成员积极性和组织绩效的行为管理、差异管理、激励管理、团队管理和权力管理等;
1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还有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有关人的行为的知识与理论,来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律;
2组织行为学涉及三个重要的方面,即观察、个体、群体;对他人行为的了解,主要是通过观察获得的;观察者运用自己的眼、耳、鼻、舌、皮肤等,直接观察人的行为,或者采用录像机和摄影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协助观察;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去推测人的内在的心理状态;个体是组织的基石,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的核心,研究组织行为的规律性,首先要研究个体是如何影响组织的,同时,要研究组织通
过什么来影响个体的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及满意度,个体差异又如何影响其行为和工作绩效;群体是介于个体与组织之间的一级组织,它是个体直接工作的地方,个体对组织和社会的贡献是通过群体实现的;
3研究与学习组织行为学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人的行为,理解人的行为,预测人的行为,引导人的行为,控制或改变人的行为,以便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工作绩效;通过科学的测试手段,对组织成员的心理素质及各方面的能力进行诊断,做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了解他人,理解他人,激励他人;
二、组织行为学的技能
一个管理者具备组织行为学的技能是很重要的;美国密歇根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约翰·威根将组织行为学技能分为五个等级,即本本型、本本与情景结合型、能力型、熟练型和专家型;
,他


,
;
行为学;微观的组织行为学主要是分别研究个体、群体和领导的心理与行为规律;宏观的组织行为学把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组织的心理与行为规律;1988年,美国的罗伯特·维卡教授和富兰克林·斯克伯兹教授,又进一步提出了“组织科学Organizational Sciences”的概念;他们从微观和宏观、理论和应用这两个方面,把组织科学划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如图1-3所示;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
二、四个步骤的研究过程
三、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
研究方法是揭示研究对象的手段;方法与手段是达到目的的桥梁,学好用好组织行为学,要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方法;它是正确全面结实研究对象的重要手段;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六个主要特性:
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
科学的研究方法,必须公开说明研究的全过程、所使用的程序、所测的变量和所采用的测量方法;要使其他的研究人员只要按照这样的程序去做,就能得到同样的结论;
2.收集资料的客观性
如实地客观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这是最重要的原则和特点,研究者要尽量避免受自己的个性或主
;
,就
资料;
2.分析和评价
在收集客观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系统分析和评价,说明个体、群体、组织的行为和环境产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要强调分析方法的系统性,最后,提出研究评价报告;
3.预测和推断
运用上面系统分析和评价所得到的带有规律性的结论进行演绎推论,就能预测和推断个人、群体或组织在未来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可能产生的行为反应和工作绩效,从而对他们的工作作出计划安排;
4.检查和验证
接着在实施计划安排的实践中,进一步检查和验证上面的预测和推论是否准确;如果实际结果与预测相符,则验证了预测的准确性,并进一步验证了前述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如果实际结果与预测不相符,则应根据在实践中所收集到的新数据和资料,对原来的预测和安排进行修正,甚至对所根据的研究结论本身进行重新审查或修正;
三、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观察法
对他人行为的了解注意是通过观察获得的;观察是取得直接资料和间接经验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没有条件进行访问或实验的场合,观察是取得资料的主要途径;除了观察者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观察人们的行为外,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采用录像机和录音机协助观察;观察法多种多样,大致有两种分类方法:
;
;凡是
,保
,也
测验的质量,现在许多国家明确规定,用于人员选拔的测验量表,信度系数必须达到或超过0.8,效度系数必须达到或超过0.6,方才合乎要求,否则不能予以认可;
4.案例法
案例法是研究人员利用组织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访问谈话,发调查表和实地观察所搜集的资料,以及从组织的各种记录与档案中去搜集有关个人、群体或组织的各种情况,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如实地记录下来,提供给学生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进行研究或讨论、分析;案例法是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历史与现实、教学与研究、科学与艺术五统一的极好方法;它提供了许多学习和研究的建议,为解决未来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作了虚拟的培训;
5.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法是根据被试者所担任的职务,测试者编制一套与岗位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场景,将被
测试者放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由测试者观察其才能、行为,并按照一定规范对测试行为进行评定;情景模拟测评,一般通过公文处理、小组讨论、上下级对话、口试等方法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在人员选拔、岗位晋升工作中应用广泛,从讨论中可以了解被试者的语言表达、思维、应变、驾御等方面的能力;由于情景模拟方法具有针对性、客观性、预测性、动态性等特点,所以对人员考核的信度、效度较高,但对主持者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
6.实验法
由于人类行为的复杂性,许多变量不容易控制,因而人们很难确定,一定形式的行为就是某一组织特点的直接产物,而实验法能克服现场研究法中的缺点;这种方法要求先假设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另一个或另几个因变量的影响,然后设计一个实验,有系统地改变自变量,再测量这些改变对因变量的影响;例如对工作场所内的嗓音强度予以不同的改变,以探求噪音强度与对工作效率、工作速度是否存在函数关系;实验法有两种类型:
,
,使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