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对策

“十二五”时期我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对策
“十二五”时期我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对策

“十二五”时期我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对策探讨

摘要: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新形势,同时,我国外贸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外贸转变发展方式,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外贸结构、竞争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外贸体制的转变。

关键词:外贸结构;外贸竞争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外贸体制2011年,我国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在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我国外贸发展也面临着明显的问题。我国出口增长单纯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效益、高能源消耗实现,出口效益低下,国际竞争力弱。出口产品大多为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品。同时,外需不足,出口增速不稳;出口成本上升,价格优势减弱;出口结构调整滞后,短期难以改变。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发生巨大变化。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我国外贸发展的外部形势极其复杂。我国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市场,突显出现在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性。不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我国外贸发展将难以持续。为推动外贸发展和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2005年10月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2009年,中央更进一步提出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方式需要加快转变的步伐,传统外贸发展方式

建筑业十二五规划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一一年七月

目录 序言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1) (一)发展成就 (1) (二)主要问题 (2) (三)面临形势 (3)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3) (一)指导思想 (3) (二)基本原则 (4) (三)发展目标 (5) 三、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 (7)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7) (二)加强技术进步和创新 (8) (三)推进建筑节能减排 (9) (四)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9) (五)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11) (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12) (七)深化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13) (八)加快“走出去”步伐 (14) (九)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14)

序言 规划范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三定”规定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本规划涵盖内容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建设监理、工程造价等行业以及政府对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安全、工程标准定额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背景。本规划是在我国“十一五”刚刚结束,“十二五”开局之际,针对建筑业制定的发展规划。 规划组织编制。本规划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之一。编制工作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牵头,会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标准定额司,共同组织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工程建设造价协会等单位,在建筑市场、质量安全、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程造价管理等7个专题规划基础上编制完成。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发展成就 ——工程建设成就辉煌。“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完成了一系列设计理念超前、结构造型复杂、科技含量高、使用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工程;完成了上百亿平方米的住宅建筑,为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做出了突出贡献。 ——产业规模创历史新高。2010年,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5206亿元,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451亿元;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9547亿元;全国工程监理企业营业收入1196亿元。“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6.5%,全国工程监理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3.7%,均超过“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左右,2010年达到6.6%。建筑业全社会从业人员达到4000万人以上,成为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国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形成较大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途径措施 从总体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人均国民收入已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特别是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过多年的实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并且正在日益完善,它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到更强的推动作用。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 中国目前取得的经济成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邓小平特别了不起的地方,是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放在一起。这就说明他对世界局势有一个基本判断,这个判断就是,一个民族国家要发展,离不开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包括经济事务和政治事务。所以中国政府一直对全球化持积极态度,一直坚持对外开放,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应该说政府是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中国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大赢家之一,如果没有国际贸易和出口,中国的很多增长都将是不可能的。似乎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对国际体系采取的战略都还是防御性的战略,如保护主权,使自己免受伤害,等等。但是,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角色似乎不得不发生真正的改变,这样它才会对全球公共品供给和全球秩序作出贡献。 在过去较长时期,出口导向和扩大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而消费需求一直保持着不温不火的角色。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形成较大冲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 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则在于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普通老百姓收入的提高,不仅会扩大消费需求,有助于消费升级,而且也会逐步提高产品消费的环保意识,这恰恰为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2009年政府主导投资的投资乘数作用小,为世人所诟病,主要是因为多数投资带动的仍是过剩行业的发展。而这些过剩行业并无扩大投资的需要,所以投资的乘数作用小。如果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并得到有效落实,居民收入增加将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投资乘数作用必然扩大。 除此以外,还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具体工作:

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畜牧业生产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一家一户“小作坊”式饲养已逐渐被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所取代,国内外消费市场对畜产品提出安全、优质、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新要求,日益突出的畜禽生产污染成为阻碍畜牧发展的瓶颈,如何保留畜牧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产品质、量上有新的飞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循环发展?理性的思考告诉我们,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是促进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产业化程度的有效途径,是解决畜牧生产污染、保障生存空问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畜牧业标准化发展 1前言 为加快我国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步伐,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农业部组织编制了《全国畜牧业标准体系“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全面阐述了我国建设畜牧业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畜牧业标准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以及加强畜牧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等方面[1]。 目前,我国畜牧业标准管理机构基本健全,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畜牧业标准对于推动畜牧业技术进步、规范畜产品市场秩序、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标准化管理工作得到

加强。畜牧业标准管理体系基本建立[2]。畜牧业标准管理部门为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总站为技术支撑机构,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畜牧业标准的技术归口管理。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牧业主管部门也都设立了相应的质量标准管理机构,有些省成立了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畜牧业标准管理逐步趋向规范化和科学化[3]。 2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禽生产的主要方式,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根本特征。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规划科学化、生产规模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企业化、防疫程序化、污物处理无害化”的要求,发展规模养殖,改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技术,实现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生态化[4]。 2.1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规模、规范饲养、生态平衡”的要求,支持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化规模养殖场,使之符合畜禽生长、疫病防控、环境保护、生产管理等要求[5]。抓改造,就是要对已经建起来的粗放型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尽快改进和完善动物防疫和环保基础设施条件,确保符合疫病防控和标准化养殖要求。密度太大的规模养殖场,要下决心调减养殖规模,减少场内养殖数量,满足防疫工作需要[6]。 养殖小区是由传统分散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一种重要过渡形式,关键是要做到人畜分离、集中管理,切实解决好防疫配套和粪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练习题考试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练习题 第一章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 一、单选题 1、(),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a.1987年 b.1988年 c.1989年 d.1990年 2、在下列能源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是()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核能 3、我国不少地区降水出现增加趋势,以()增加值最大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4、从()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2000年 5、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拥有量的() a.1/2 b.1/3 c.1/4 d.1/5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气候系统的是() a.大气圈 b.水圈 c.冰雪圈 d.岩石圈 2、从地域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

a.西北 b.华北 c.东北 d.东南 3、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a.砍伐林木 b.开垦林地 c.空气污染 d.采集薪材 4、酸雨发生并产生危害的条件有() a.气候异常 b.发生区域有高度的经济活动水平 c.缺少中和酸性污染物的物质 d.森林减少 5、下列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柴薪 b. 煤 c.石油 d.天然气 三、判断题 1、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着变化() 2、气候不同于天气() 3、如果没有温室气体,则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应是18°C() 4、燃烧煤所产生的主要是一氧化碳() 5、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 第二章“低碳经济”:一种文明的转型 一、单选题

国家商务部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 商贸发〔2012〕48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巨大成就,贸易大国地位逐步确立,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外贸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存在,迫切需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进一步增强外贸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扩大国际影响力的作用。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外贸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我国依靠资源能源、劳动力等有形要素投入的传统外贸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外贸发展方式必须进行适应性转变。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主动适应国际经贸格局变革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更加复杂。发达国家大力推动制造业回归,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增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国际贸易环境更加复杂。要适应国际经贸格局调整,我国外贸发展方式必须进行主动性转变。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推动贸易强国进程的战略举措。我国已是贸易大国,但大而不强。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我国外贸商

品的质量、档次、附加值还不高,企业研发、设计等核心竞争力还不强,行业协调能力和政府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能力还不够。要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动贸易强国进程,我国外贸发展方式必须进行战略性转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结构、促协调为重点,深入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走出去”等重大战略,强化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着力提升外贸发展传统优势,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外贸新优势,提高外贸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外贸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原则。坚持出口与进口协调发展,促进贸易平衡;坚持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提升规模效益;坚持外贸与外资、外经协调发展,增强互动作用;坚持外贸与内贸协调发展,实现有效互补;坚持多种所有制主体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坚持东部与中西部协调发展,实现外贸全方位发展。 (三)发展目标。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目标是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动贸易强国进程。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要着力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行业组织的协调能力,提高政府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能力;进一步优化主体结构,做强大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商品结构,稳定传统优势产品贸易,推动知识产权、品牌、高附加值产品贸易;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

(农业畜牧行业)重庆市十二五畜牧业专项规划(优品)

(农业畜牧行业)重庆市十二五畜牧业专项规划

渝农发〔2011〕373号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1—2015年)》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农业(农林水利、农林水务、农业水利)委(局),畜牧兽医局,市级有关单位: 《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年)》是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而编制,衔接了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全国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和《重庆市农业农

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相关规划,按专家论证建议意见认真进行修改,经过市农委2011年第8次主任办公会议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十月八日 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1—2015年)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九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畜牧业现有基础与面临形势 (3) 第一节发展成效 (3) 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5) 第三节主要任务 (10) 第二章总体目标与战略重点 (11) 第一节总体目标 (11) 第二节战略重点 (15) 第三章产业布局 (18) 第四章体系建设 (21) 第一节畜禽良种繁育 (21) 第二节饲草饲料生产 (22) 第三节动物疫病防控 (24) 第四节产业化经营 (26) 第五节质量安全监管 (28) 第六节科技创新与推广 (30) 第七节信息化服务 (33) 第五章重点工程 (36)

建筑业及建筑市场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履行“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协会职责,抓住行业发展中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报告。6月4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在京召开“中国建筑业产业政策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组会议。郑一军会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商丽萍处长、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曾少华所长、部干部管理学院张兴野院长、部政策研究中心李德全主任、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副院长王守清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工程管理系主任刘伊生教授、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系主任贾宏俊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许杰峰教授、中天建设集团董事长楼永良、河北建设集团董事长李宝元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建一局集团、中建三局集团、上海建工集团的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吴涛秘书长主持。出席会议的协会领导还有徐义屏副会长和王增彪、周福民副秘书长。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对“中国建筑业产业政策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课题框架进行讨论,明确课题分工和进度安排,协会领导对完成课题研究提出要求。 郑一军会长强调指出,课题研究一定要研以致用。温家宝同志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建筑业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贯彻中央提出的方针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倡导节能减排,推动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有哪些政策,哪些措施,哪些步骤,来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就是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为政府制定建筑业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一份既符合国家经济工作发展规划,又符合行业实际的咨询报告。 郑会长指出,对于课题研究,要采取剥洋葱式的做法。首先,要摸清情况,找出问题。建筑行业目前在规模、结构、职工素质、体制机制等等方面都存在哪些问题要找准,分析透。第二,学习借鉴国外经验,进行比较研究。要把我们和发达国家,或者说建筑业发展比较健康、效率比较高、效益比较好的那些国家相比,找出差距。第三,通过研究,提出对策。要

畜牧业发展规划

畜牧业发展规划 一、畜牧产业发展 (一)畜牧产业发展情况 畜牧业是我县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发展速度。2011年年底全县大牲畜存栏达到7.1万头,其中牛存栏7.08万头。生猪存栏68.61万头,羊存栏52.27万只,家禽存栏1043.14万只,兔存栏309.94万只,肉类总产量13.2万吨,蛋类3.78万吨,奶1.53万吨,畜牧养殖业产值达到16亿元,农民人均畜牧养殖业收入可达到1800元。畜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全县畜牧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畜牧业生产正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迈进。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化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一是龙头企业畜产品加工结构亟需调整。全县畜产品加工企业13家,为全县畜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沂水六合凯利达食品有限公司及山东金泉肉制品加工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对全县及周边地区的肉鸡养殖业将发挥强有力的带动作用。但是全县生猪屠宰加工龙头企业与生猪生产能力不相适应,加工能力

滞后,对外市场开拓能力低,防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二是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受市场波动大。目前产业化建设刚刚起步,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还不能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畜牧业生产和购销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手段,畜牧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还比较脆弱。三是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组织化程度不高,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衔接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养殖与加工销售环节利益分配不均衡,加工流通环节处于强势地位;风险保障政策不完善,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与自然灾害的能力偏弱。 2、畜牧标准化程度仍需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受生产经营者思想观念和某些条件的限制,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没能形成系列性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粪尿污染与废弃物污染等畜牧污染源治理工作需要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养殖、加工、市场流通的监管工作滞后,非法生产、经营、使用违禁药物,制售假冒伪劣饲料,畜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等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仍然存在。 3、土地流转调整困难、供应不足成为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是土地实行分散承包,造成土地流转困难。二是受基本农田保护和“四荒地”交通、水、电条件限制,养殖用地可利用资源紧缺。 (三)十二五发展规划

结合我的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结合我的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结合我的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经验,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强调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向结构优化、规模经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要效益。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明显进步,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并且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 下面就我的家乡就我的家乡甘肃省而言,甘肃省是一个资源丰富、生态脆弱、产业结构偏重、少数民族比例较大、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西北省份,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既是甘肃两千六百多万人民的迫切要求,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期望。如何从甘肃实际出发,走出西部省份赶超东部并与世界接轨的发展道路,是甘肃省上下探索的核心问题。循环经济是对发达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的结晶,是有效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环境约束矛盾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增长在保持适度规模和速度的前提下,实现物质消耗减量化并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从根本意义上讲,循环经济解决的是发展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经济发展如何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问题,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实现形式,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具体体现。甘肃省通过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和认识,认真分析了省情,把发展循环经济确立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是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衡量经济发展得好不好,要看是否具有高的质量和好的效益。一是看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还是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如果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增长、低质量的增长,不是好的经济发展。二是看经济增长是否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基础上。如果伴随着经济增长不能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增长只能是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重复,经济效益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这样的经济发展不是好的发展。甘肃虽然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资源利用率低、发展效益不高、部分

“十二五”中国建筑业发展展望

“十二五”中国建筑业发展展望 [ 2011-2-12 8:38:00 ]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展望未来,中国建筑业发展的热点市场在哪里?发展要点有哪些?结构如何调整?方式如何转变? 发展背景 在城市化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加大的总体发展趋势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十二五建筑业发展将基于以下的总体形势和现状。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近30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接近50%,城市居民和城镇就业人员比例也均接近总数的50%,全国城市和城镇总数还在不断增加,这是中国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GDP高速增长为大规模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改革开放 30多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2.4倍,年均增长6.5%.2008年国家为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政府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四万亿人民币,强力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带动地方巨量投资。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建筑与住宅已经成为与石化、电子、汽车并列的居民主要消费需求领域,很多居民家庭住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配套到配套完善,房地产与建筑业也因此发展兴旺。目前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30多年来基本上保持40%到60%的水平,其中很大程度是政府投资。我国建筑业近三十年来,从完全的计划经济发展到近日的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取得了巨大得发展成就。建筑业的产值和规模屡创产业新高,近年来每年的市场规模均达数万亿之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2010年美国ENR评选的全球225强建筑承包商,中国企业首次荣登榜首,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分列第一和第二。我国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大大增强。当前,国内各类型的大型高难度工程项目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我工程企业还成功建造了一批在国际上都非常有影响力的建设项目,诸如奥运工程、大型国际机场、跨海大桥、高速铁路、海底隧道等。可以自豪地讲,中国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建筑业不断拓宽市场领域,国际市场发展强劲。对外工程承包与国内建筑业发展的整体趋势是一致的,增长迅猛。特别是2000年以后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市场拓展的领域更广,承包的市场规模更大,承包工程的层次更高,承包的方式更加的国际化。中国建筑企业在境外承包十亿美元和百亿美元以上的大工程在不断增加;市场领域从东南亚和非洲逐步向南美、欧洲、美国渗透。建筑业的支柱产业作用日渐凸显。建筑业规模这些年是递增的,每个五年计划也是递增的。截至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22.5万亿,建筑业总产值达到7.6万亿元,建筑业增加值达2.2万亿,注册资质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有50多万家,从业人员达到 4000万。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3.8%提高到了2009年的6.6%,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起支撑性作用。 市场热点 十二五时期,对国内宏观经济和建筑业来讲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和更大规模发展的时期,而从世界经济形势来看是后危机时期,准确把握建筑市场的发展变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摘要: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8点意见。. 关键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abstract: this paper to speed u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change, is thoroughly apply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goals and strategic measures, china is the 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 faces important and pressing the realistic subject. to speed u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change the key work puts forward opinions at 8. . keywords: to speed u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change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涉及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改革与创新,又涉及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的更新与调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立足扩大内需保增长,在扩大内需中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通过

从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看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精)

从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看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飞速发展。综合海关和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1978年至2008年,我国对外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年均增长18%,累计增长124倍;占世界贸易份额从 0.8%增加到8.9%,世界排名从第九位上升至第三位。我国经济总量在三十年间能实现年均9. 8%的高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成,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幅上升,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对外贸易功不可没。 但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严重困难,并进而拖累经济增长。可以说,金融危机放大了我国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近年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和我国外贸发展现状看,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使我国从贸易大国发展为贸易强国,更好地发挥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已刻不容缓。 一、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上世纪70、80年代,特别是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格局出现新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发展中国家地位上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国家始终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地位持续攀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8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货物贸易出口中所占比重达38%,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中国仅次于德国,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已跃居世界第一。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显突出,已成为国际经济和贸易秩序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区域贸易成为主流 得益于地理和传统上的优势,区域内贸易始终在国际贸易中占重要位置。根据WTO 的数据,2008年,区域内贸易在北美地区的贸易总额中占55.8%,在亚

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现代畜牧产业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全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基础,编制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畜牧业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全县畜禽养殖方式逐步由农户散养向规模养殖转变,在面临禽流感、猪“高热病”等重大动物疫情威胁和“瘦肉精”、三聚氰氨奶粉等畜产品安全事件的冲击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稳定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实施了“畜牧富民计划”、“畜牧强农工程”、“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X创建活动”,畜牧业发展取得可喜成效。 (一)养殖总量明显增加。2010年全县出栏生猪25.3万头、牛0.55万头、羊7.3万只、家禽1675万只,肉蛋奶总产5.9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35.2%,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规模养殖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畜禽规模养殖户2104户,规模养殖比重达73.2%,比“十五”末增加了11.2个百分点,生猪、肉禽和奶牛养殖已被列为全省优势发展区域。 (三)畜禽良种全面推广。XX绿健种猪XX荣获“XX省AAA种猪企业”,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优良生猪、优质黄羽肉鸡、青脚麻鸡、樱桃谷肉鸭、天府麻鸭、皖西白鹅、XX 白鹅、波杂山羊、荷斯坦奶牛等畜禽良种全面推广,猪、牛、

羊、禽良种率分别达92%、73%、85%和94%。 (四)标准化程度逐步提高。先后有25个养猪场被列为国家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XX温氏小王种鸡场、XX华农喻河原种猪场和XX绿健种猪场、金凤凰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分别通过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X场和省级标准化畜禽养殖示X小区(场)认证。 (五)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XX达诺乳业、全椒未来饲料跻身于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温氏、XX华农、管坝牛肉和隆盛禽业进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温氏累计投资近2亿元建设一座产能20多万吨的饲料厂、年孵化苗鸡1600万只的小王种鸡场、年产8万头商品仔猪的小王种猪场和中心种猪场,发展合作养殖户500多户。XX雨润集团独资的全椒福润禽业XX年屠宰3000万只家禽项目已经建成。全县78个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五统一”的经营模式,密切了养殖户与市场的连接,推进了全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六)品牌建设显著增强。创立了“达诺”和“妙客”乳制品、“管坝”牌五香牛肉、“咯咯宝”牌鸡蛋、“华山”牌草鸡、“未来”牌系列饲料等优质品牌,并获得国家著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申报并获得“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畜产品)”8个。 (七)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十一五”末,全县农民人均牧业收入1235元,比“十五”末增加500元,年均增速达7.9%,农民牧业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由2005年的13.6%提高到2010年的20.2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考试答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考试答案 注意:题目顺序可能会有不同,请注意核对!为杜绝试卷答案的完全一致性,本群只提供考核通过基本分60分的标准答案,未提供答案的题目请自行答题。 ? 1.近年来,以( C )为主体的全球投资贸易新格局正在形成。(单选题3分) o A.TTIP o B.TPP o C.自由贸易协定 o D.世界贸易组织 ? 2.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机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单选题3分) o A.物质基础比较雄厚 o B.世界经济复苏缓慢 o C.国内需求潜力巨大 o D.全面深化改革增添新动力 ? 3.下列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D )。(单选题3分) o A.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但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 o B.重化工业比重不断上升,但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o C.服务业发展有所加快,但依然滞后 o D.产业布局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但区域产业差异性过大 ? 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加快形成“五个更多”的新经济发展方式,下列对“五个更多”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单选题3分) o A.更多地依靠外需特别是出口贸易拉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o B. 更多地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

o C.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o D.更多地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推动发展的重点放到“四个着力”上,对“四个着力”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D )。(单选题3分) o A.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新活力 o B.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 o C.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体系 o D.着力培育封闭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 6.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是( D )。(单选题3分) o A.建立自贸区 o B.改革开放 o C.出口 o D.投资、消费 ?7.要推动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破除( D )。(单选题3分) o A.农村传统风俗习惯 o B.现有行政区划 o C.户籍制度 o D.城乡二元体制 ?8.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D )。(单选题3分) o A.全面从严治党 o B.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o C.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o 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广东省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建筑业产业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指导和促进广东省建筑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重振广东建筑业。根据广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从广东省建筑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出发,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要求,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5-2020年。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推动建筑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筑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行业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秩序逐步规范,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广东建筑业一度推动着广东省经济以及城市化的发展。 工程建设成就辉煌。广东建筑业完成了广州塔、广州西塔、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设计理念超前、结构造型复杂、科技含量高、使用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工程;为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做出了突出贡献。 产业规模平稳增长。广东建筑业总产值一直排在全国的前列,在1993年到1995年间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上世纪90年代广东建筑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每年都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95年达到历史最高峰7.61%,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6.8%。

2000年至2013年共完成施工建筑面积42.58亿平方米。2008年至2013年建筑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22%。2000年以来,建筑业总产值位居全国第4至6位。 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效明显。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大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管理体系,重视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的研究,突出核心技术攻关,设计、建造能力显著提高。超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及超高泵送技术等数百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塔桅结构提升施工技术、深港西部通道工程建设创新等“四新”(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实现节能、利废、环保等目标。制定颁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数十项工程建设设计、施工与验收标准规范。全省建设科技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监管机制逐步健全。改革开放以来,创新制度建设,出台了诚信评价体系、安全动态管理以及市场与现场有效联动等一系列建筑市场监管、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定额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市场和现场两场联动的监管机制逐步健全,监管力度逐步加大,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逐渐提高。 (二)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东建筑业发展碰到不少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建筑产业的竞争格局发生改变,广东建筑业呈现下滑态势。 广东建筑业综合竞争力下降,市场扩张能力不足。据统计,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一是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加快“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地方主体税种建设,逐步建立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收体系,引导地方政府由重视工业项目向重视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方面转移。二是完善资源环境税费制度,进一步提高资源税费和扩大征收范围,调整资源税征收方式。三是改革出口退税机制,降低或取消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今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力争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引爆点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环保技术。要积极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抓紧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资源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带动转变。 实施结构调整战略。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为目标,积极稳步推进城镇化,将农民转变为市民是新的消费源泉。努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一、二、三次产业协调推动。积极促进产业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第一产业由薄弱转为稳固;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第二产业由大变强;与城镇化结合,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和部门,促进第三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依照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对各区域进行分类指导。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国家扶持机制。鼓励区域之间开展各类合作,鼓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技术、资本和产业。科学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等的政策支持。 实施环境友好发展战略。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以节能、降耗、减排、增效为主要切入点,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作为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禁止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强化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应用低碳技术、智能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实施内外需均衡发展战略。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着力提高投资效益的同时,努力稳定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积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低价位、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强廉住房、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消费、就业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小企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民间资本投入。要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出口结构,继续抑制高消耗、高排放产品出口过快增长,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 从强化制度入手 尽快形成相应体制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接下来我们交流的话题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主要围绕为什么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和如何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展开讨论. 大家都知道,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没有任何国家的经济能够独善其身,我国也不例外。尤其是,作为拉动我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对外贸易更是遭受了极大的冲击。外贸出口自2008年11月份以来经历了连续13个月的负增长。我市外贸发展也经历了严峻挑战。2009年全市完成进出口48.35亿美元,同比下降15.1%。其中出口完成30.63亿美元,同比下降15.7%;进口完成17.72亿美元,同比下降13.9%。 从对外贸易市场结构看:我市对主要传统市场的进出口下降,但降幅 自8月份开始收窄。其中前五位出口市场是对美国出口61661万美元,同比下降14.2%;对欧盟出口54260万美元,同比下降19.4%;对东盟出口37457万美元,同比下降7.9%;对韩国出口24058万美元,同比下降18%;对日本出口20910万美元,同比下降17.8%。 从对外贸易行业看:2009年,石化产品出口65043万美元,同比下降17.8%, 主要是各种化学品、塑料及其制品出口的下降。机电产品出口40821万美元,同比下降37.8%,其中钢铁制品、机械设备、电子产品、运输工具等均不同程度下降。 从外贸企业看: 2009年,我市部分重点企业进出口下降,出口下降较大的企业有东岳化工出口13863万美元,同比下降28.1%;兰雁集团出口5910万美元,

同比下降26%;中轩出口7679万美元,同比下降27.4%。 国际金融危机对外贸的冲击,表面上是对外贸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外贸发展方式的冲击。 一、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我们一起来看几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我国铁矿石进口居世界第一,对进口矿的依赖程度高达70%。我国钢铁工业产能也居世界第一。但是由于三大矿业巨头垄断世界铁矿石市场,铁矿石谈判从2002年至今,几乎每一年谈判的主题都是涨价,进口铁矿石价格已经由不足30美元涨到150美元,而钢材价格仅由2000元左右涨至目前的4400多元。2009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3亿吨,中国钢铁企业要比去年多付700多亿美元。三大矿业巨头在今年初又提出加价100%甚至更高的要求,还要改长协价为短期议价。而中国钢企的表现,几乎都是从反对到烦恼,最后被迫接受。 拖了半年的2010年铁矿石谈判,结果快要出来,还是涨价,宝钢股份总经理马国强日前表示,铁矿石定价机制的变化是“大势所趋”,目前全球钢厂都在按照临时价格进口铁矿石。该言论被解读为中国钢铁企业将再次败北。 2009年我市主要钢铁企业进出口情况:

畜牧业发展前景与分析

宣汉县畜牧业发展前景与分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宣汉县是一个农牧业大县,畜牧业比较发达,牛、生猪养殖出栏总量、奶产量居全市之首,畜牧业已成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实现农牧民增收的优势产业,畜牧业促农增收的潜力正在不断显现,我们已经迈出了向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步伐。但到底什么是现代化的畜牧业,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化畜牧业,我们与现代化畜牧业还有哪些差距,要采取哪些措施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义 通俗来讲:现代畜牧业就是要对传统畜牧业进行改造,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装备以及经营理念去发展畜牧业,做到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优良、质量安全、优质生态、高产高效。也可以用“七个化”来概括,即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商品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畜牧业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过去我们一直在强调走小群体、大规模,千家万户增总量的发展路子,想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通过发展畜牧业实现增收,但现在已经不太能适应新时期下新农村建设、食品安全、市场竞争风险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传统的生产模式和养殖水平对农牧民增收的贡献额比较有限,需要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提高我们的养殖水平,扩大养殖规模增加效益,发展优良品种提高牲畜的个体产出比重。实践证明,要加快***县经济发展,实现农牧民“十二五”末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就必须要通过现代化的措施来充分挖

掘畜牧业的潜力。2009年我们从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着手,开展了对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刚开始有些人不太能理解,认为投资大,折旧期长,以前我们也搞过类似的设施建设,但大部分没有正常的运转起来,有的地变成了私人的,有的养殖小区变成了居民区,那现在为什么还要搞?下面,通过分析现代畜牧业和传统畜牧业的利弊来阐述一下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意义。 (一)从养殖效益来说。 能让农牧民摸得着、看得见的就是装到口袋的钞票,因此养殖户最关心的就是养殖效益。传统畜牧业养殖规模小、收入少、养殖品种大多为土种;现代畜牧业是规模化、集约化、品种优良化的养殖。从规模上看,散养户一般就育肥二三十头牛,1年3批最多90头,每头利润300元,可获利2.7万元;如果迁入养殖小区扩大养殖规模,1批育肥100头牛,1年300头,养殖小区收购价高于居民区,每头利润380元,可获利11.4万元。从品种上看,普通的本地品种奶牛一天挤7、8公斤牛奶,优质黑白花高峰期一天挤30多公斤;育肥牛普通的品种一般产肉150公斤左右,优质肉牛品种可达200公斤以上,如果是高档肉牛品种一公斤牛肉就可以买出一头普通肉牛的价格,全世界都出名的神户牛肉应该很多人都知道;再拿品种退化严重的土种羊来说,平均产肉量不到20公斤,育肥后出栏每只利润最多100元左右,而优良的肉羊品种如小尾寒羊、萨福克、优质哈萨克羊等品种,平均产肉量可达25公斤,有的达30公斤以上。无论是从规模上的综合效益还是从个体的产出效益,现代畜牧业发展优势显而易见。 (二)从技术推广、疫病防控上来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