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域划分为几个级别
我国有几级行政区划——一篇文章帮你理清
![我国有几级行政区划——一篇文章帮你理清](https://img.taocdn.com/s3/m/dfa07b2c31126edb6f1a10c3.png)
我国有几级行政区划——一篇文章帮你理清我国目前的行政区划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建国前后初步形成,建国之后多次调整逐步形成完善的。
为什么说建国前后,因为建国之前解放区已经形成了一部分较为成熟的行政区划,比如内蒙古自治政府就成立于1947年,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
除去特殊情况,我国行政区划基本上是省级、市级、县级、乡级,四个等级。
(副省级、副地级行政区属于特殊情况)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我国的行政区划。
一、省级行政区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全国共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1.省我国目前的行政区划中有23个省。
在隋唐'三省六部制'中,省指的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中央机构,而不是地方行政区划。
省作为地方行政机构开始于元朝,成熟于明清,民国时期沿用,建国后也采用了省这一行政区划。
元朝设立的行省,全称是“行中书省”。
中书省是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所谓行中书省就是“行动中的中书省”,是中央政府在地方的全权机关。
当时元朝在中国设立了很多行省,但是在今天京津冀鲁晋地区没有设行省,这个地区直辖于中书省。
看下图的岭北行省到了北冰洋了,真是大啊!现在的23个省包括: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吉林省(省会长春)、辽宁省(省会沈阳)、江苏省(省会南京)、山东省(省会济南)、安徽省(省会合肥)、河北省(省会石家庄)、河南省(省会郑州)、湖北省(省会武汉)、湖南省(省会长沙)、江西省(省会南昌)、陕西省(省会西安)、山西省(省会太原)、四川省(省会成都)、青海省(省会西宁)、海南省(省会海口)、广东省(省会广州)、贵州省(省会贵阳)、浙江省(省会杭州)、福建省(省会福州)、台湾省(省会台北)、甘肃省(省会兰州)、云南省(省会昆明)。
2.自治区我国非常重视各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1945年10月23日,中央在关于内蒙工作方针的指示中指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行政单位级别划分
![中国行政单位级别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c1d9c80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5.png)
中国行政单位级别划分
中国行政单位级别划分:
1. 中央级:指中国中央政府的机构,如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等。
2. 省级: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例如广东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等。
3. 地级:包括市和地区。
例如上海市、广州市、青海西宁地区、辽宁
大连市等。
有些地级市还设有区的行政单位,如北京市的东城区、西
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等。
4. 县级:包括县、市辖区、自治县和旗。
例如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等。
5. 乡级:包括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民族乡、民族镇。
例如湖南省岳
阳市汨罗市塔峰镇、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枫树乡、四川省宜宾市南溪
区宜和乡等。
6. 村级:包括村和居民委员会。
村级单位是中国基层政权的基础,是
最接近人民群众的行政单位。
例如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江头村、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德兴居民委员会、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闫各庄村等。
以上就是中国行政单位级别划分的列表。
根据不同级别的行政单位,各级政府会有不同的职责和权力范围,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服务人民。
中国行政区标准
![中国行政区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e8547b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f.png)
中国行政区标准
一、级别划分
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分别是: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和县级行政区。
1.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2.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等。
3.县级行政区:包括县、县级市、市辖区、自治县等。
二、命名规范
1.行政区划命名应遵循“名实相符、含义明确、用语规范”的原则。
2.命名应使用汉字,避免使用生僻字和易混淆的名称。
3.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中不得含有“洋”、“皇”、“帝”、“市”等字
样。
三、编码规则
1.行政区划编码采用12位数字编码,前6位代表行政区域,后6位代表顺序
号。
2.编码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础,采用分层编码方法,每一级行政区划占用一
个编码位。
3.编码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小到大,以避免重码。
四、界线划定
1.行政区划界线应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有利于发展”的原则划定。
2.界线划定应明确、规范,避免重叠和争议。
3.界线划定后应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五、机构设置
1.各级行政区均应设立相应的行政区划管理机构,负责行政区划的日常管理
工作。
2.机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接受上级行政区划管理机构
的指导和监督。
3.机构设置应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
六、公开透明
1.行政区划管理工作应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
2.行政区划调整应提前向社会公告,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
中国地区行政级别划分
![中国地区行政级别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587f4e2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e.png)
中国地区行政级别划分中国的行政级别划分是按照组织的性质及管理的职责划分的,主要分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及乡级等五个行政级别。
国家级行政级别实行中央集权制。
中央政府同省级政府一样,代表国家,发布法律、行政法规,设立部门,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实行专制统治。
中央政府有权代表全国建立部门、行政机关,制定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行行政管理和民主管理,实行行政统治。
省级行政级别是省级政府的行政级别。
省级政府,受中央政府的领导,以保障国家利益为任务,管理本省一切行政活动。
省级政府有权制定、发布政令、公报,组织和批准本省各级行政机关之间的行政关系,实行行政管理和民主管理,实行行政统治和公民管理。
地市级行政级别是地市级政府的行政级别,是省级政府的下一级行政级别。
地市级政府受中央和省级政府的领导,以保障本地区的国家利益为任务,统筹本地区一切行政活动。
地市级政府有权制定、发布政令、公报,组织和批准本地区各级行政机关之间的行政关系,实行行政管理和民主管理,实行行政统治和公民管理。
县级行政级别是县级政府的行政级别,是地市级政府的下一级行政级别。
县级政府受中央和省级政府的领导,以保障本县一切行政活动为任务,实行统筹本县全局的行政管理。
县级政府有权发布管理本县各种行政活动的政令、公报,管理本县各级行政机构,实行行政管理和民主管理,实行行政统治和公民管理。
乡级行政级别是乡级政府的行政级别,是县级政府的下一级行政级别。
乡级政府受中央和省级政府的领导,以保障本乡一切行政活动为任务,实行统筹本乡的行政管理。
乡级政府有权发布管理本乡各种行政活动的政令,管理本乡内各级行政机构,实行行政管理和民主管理,实行行政统治和公民管理。
以上五个行政级别构成了中国的行政级别划分体系,各级政府依据职权范围和相应实行行政管理、民主管理和公民管理。
除行政机构以外,也包括社会团体、党派组织等,为中国的政治、社会与经济等活动提供支持和保护。
国家、省、地市、县以及乡级等行政级别的划分,是国家政府为各地实行有效行政管理所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
简述我国行政体系五级划分
![简述我国行政体系五级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1ad4432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6.png)
我国行政体系五级划分
中国行政体系五级划分是指按照行政区划的不同层次,将中国领土划分为五个不同的行政级别。
这五个级别分别是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和村级行政区。
1. 省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是中国行政体系的最高级别,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撤销、更名需要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省级行政区下面是地级行政区。
2. 地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包括地区、盟、自治州和市。
地级行政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以及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需要国务院审批。
地级行政区下面是县级行政区。
3. 县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包括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县级市和市辖区。
县级行政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以及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也需要国务院审批。
县级行政区下面是乡级行政区。
4. 乡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包括乡、民族乡、镇、街道、苏木和民族苏木。
乡级行政区的变更需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乡级行政区下面是村级行政区。
5. 村级行政区:村级行政区包括行政村和社区。
村级行政区的变更需要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中国行政体系五级划分的法律依据是《行政区划管理条例》。
该条例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需要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
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以及自治州、自治县、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需要国务院审批。
自治州、自治县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县、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也需要国务院审批。
中国地理行政区划
![中国地理行政区划](https://img.taocdn.com/s3/m/26e0604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a.png)
中国地理行政区划中国地理行政区划是根据国家的行政管理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划分为不同的行政区域。
这些行政区域根据面积、人口、地理特点等因素进行划分,以便于国家对各个地方的管理和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一、国家级行政区划国家级行政区划是中国地理行政区划的最高一级。
中国国家级行政区划包括了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
这些行政区划分别是:1. 省: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青海。
2. 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 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
这些国家级行政区划都有自己的行政中心和行政机构,负责督促和执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
二、省级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区划是中国地理行政区划的第二级。
除了国家级行政区划之外,中国还划分为了333个地级行政区。
这些省级行政区划包括了22个省(省份)、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和4个直辖市。
1. 省(省份):除了直辖市之外,中国其他的行政区域被归类为省。
2. 自治区:中国的自治区指的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享有特殊自治权的行政区域。
这些自治区有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 特别行政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指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这两个地区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包括了独立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
4. 直辖市:直辖市是中国的一个特殊行政区域,比其他省级行政区划的地位更高。
中国的直辖市有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
三、县级行政区划县级行政区划是中国地理行政区划的第三级,是中国最基层的行政区域。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目前有2850个县级行政区划。
县级行政区划一般称为县,但也有少数行政区划称为市、区等。
县级行政区划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实施国家政策、管理本地区的经济、教育、卫生、文化等事务。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的行政区划](https://img.taocdn.com/s3/m/6cfe565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e.png)
乡管辖的区域一般以行政村为单位 ,每个行政村下辖若干个自然村。
镇
定义
镇是一种较乡高级的农村 基层行政单位,通常拥有 更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优 势。
建制与规模
镇的建制和规模相对较大 ,一般拥有较为完善的城 镇设施和公共服务。
管辖范围
镇一般管辖若干个行政村 和居委会。
民族乡
定义
民族乡是一种以少数民族聚居为基础建立的基层行政 单位。
历史沿革
古代行政区划
在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经历了从春 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到秦汉时期的郡 县制,再到唐宋时期的道州制和元明 清时期的行省制的演变过程。
现代行政区划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行政区划 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如1949年的 大区制、1954年的省辖市、1983年的 市管县等。
行政区划的意义
01
行政管理
行政区划是行政管理的基础,有利于政府对地方行政区 域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02
社会管理
行政区划有助于社会管理,通过明确行政区域界限,减 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03
经济规划
行政区划对于经济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政府对地 区经济发展进行合理布局和资源配置。
02 省级行政区划
安徽省
简称:皖
省会:合肥
行政区划代码:340000
安徽省
行政区域面积
139600 km²
下辖地区
16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52个县、45个市辖区
人口
6324.1万人(2021年常住人口)
安徽省
地理位置:华东地区
经济:安徽省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 动力资源。
风景名胜:黄山、九华山等
河北省
中国级别划分标准
![中国级别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a5e890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a.png)
中国级别划分标准中国级别划分标准通常用于对中国各级行政区划进行分类,以进行统一管理和规划。
在中国,行政区划被划分为五个级别:省级、地级、县级、乡级和村级。
每个级别都有一定的权力和责任。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级别的划分标准。
1.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是中国行政区划的最高级别,包括23个省(包括台湾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
省级行政区的划分标准包括: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因素等。
省级行政区具有独立的立法、行政、司法和财政权力,负责本省或直辖市的整体管理和发展。
2.地级(地区、自治州、盟、计划单列市):地级行政区是中国行政区划的第二级别,包括33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22个地区、30个自治州、9个盟和3个计划单列市。
地级行政区的划分标准包括:人口规模、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自治能力等。
地级行政区负责本地区的整体管理和发展,除少数特殊地区外,地级行政区还可以设立市级行政区。
3.县级(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县级市、市辖区):县级行政区是中国行政区划的第三级别,包括2854个县级行政区,包括1471个县、117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370个县级市和844个市辖区。
县级行政区的划分标准包括:人口规模、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行政能力等。
县级行政区负责本县级行政区的整体管理和发展,除少数特殊地区外,县级行政区可以设立乡级行政区。
4.乡级(乡、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5.村级(村、社区):村级行政区是中国行政区划的最低级别,包括多个村和社区。
村级行政区的划分标准主要根据人口规模和地理条件。
村级行政区负责本村级行政区的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
总结起来,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五个级别:省级、地级、县级、乡级和村级。
每个级别都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和职责,以实现行政管理的分层和分工,促进各级行政区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稳定。
中国行政区域划分方法及区域销售布局
![中国行政区域划分方法及区域销售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e121bac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6.png)
中国行政区域划分方法及区域销售布局行政区域划分是指将一个国家或地域划分为不同的行政单元,以便管理和组织社会事务。
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方法主要基于地理、人口、经济等因素,旨在实现最佳的管理效能和资源配置。
1. 行政区域划分方法1.1 省级划分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最高级别是省级划分,中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的划分主要基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行政考虑等因素。
省级行政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2 市级划分在省级行政区之下,中国行政区域划分为市级划分。
市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和自治州等。
市级划分主要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等因素。
市级行政区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3 县级划分县级行政区是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层单位。
县级行政区包括县和县级市。
县级行政区的划分主要考虑地理因素、历史文化和行政管理等因素。
县级行政区为基层政府和社会事务提供了重要的管理和服务支持。
2. 区域销售布局区域销售布局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在行政区域内进行销售网络的规划与布局。
在中国,区域销售布局往往与行政区域划分密切相关。
2.1 市场调研与定位在制定区域销售布局前,企业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与定位。
通过了解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和消费者行为等情况,企业可以确定目标市场和销售策略。
2.2 区域划分与渠道建设企业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将行政区域划分为不同的销售区域。
每个销售区域可以设立销售团队或代理商网络,以便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需求。
同时,企业还可以开发适合不同销售区域的销售渠道和网络。
2.3 销售资源配置与管理区域销售布局还需要考虑销售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企业可以根据各销售区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分配销售人员、销售物资和市场营销活动。
同时,建立有效的销售管理体系,监控销售业绩和市场反馈,以便及时调整销售策略。
结论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方法和区域销售布局在社会管理和商业运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行政区划及地理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及地理区划](https://img.taocdn.com/s3/m/4a8c925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1.png)
中国行政区划及地理区划中国是位于东亚的一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面积的国家。
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是由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和县级行政区三个层级组成。
中国地理区划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北部和南部五大地理区域。
一、行政区划1.省级行政区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其中,23个省分布在全国各地,5个自治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它们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
4个直辖市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和重庆市,它们具有省级行政权力。
2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它们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经济和司法权力。
2.地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是指地级市、盟和地区。
地级市是城市行政区划的最高层级,目前中国共有337个地级市。
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共有12个盟。
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共有5个地区。
3.县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包括县、市辖区、旗、自治县、自治旗、特区、林区和农场。
县是中国的基本行政区划单位,目前全国共有2851个县。
市辖区是地级市下的行政区划单位,旗是盟下的行政区划单位,自治县和自治旗是自治区下的行政区划单位。
特区是指特别行政区下的行政区划单位,目前中国只有深圳市设立了特区。
林区是指一些山区和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设立的行政区划单位,农场是指一些农业生产单位设立的行政区划单位。
二、地理区划1.东部地区中国的东部地区是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主要包括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华东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和山东省,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华南地区包括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的门户之一。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https://img.taocdn.com/s3/m/991d2f6daf1ffc4ffe47ac2e.png)
一、中国城市的行政区划级别城市的行政区划级别是指行政区划的层级,目前,中国城市的行政区划层级共有三级: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
副省级城市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地级市。
二、中国城市的7级行政级别1级:准国级香港,澳门2特区(对外享受国家和地区中的地区级,可以单独参加国际的经济,社交,体育活动和申办国际级的活动,如奥运会等,高度自制,有自己的区旗,区徽)2级:正部级4大直辖市:北京(010)、上海(021)、天津(022)、重庆(023)直辖市:是中国一级行政区,政治、经济各方面都直接与中央挂钩。
3级:副部级副省级城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行政级别相同。
副省级城市为中国大陆地区城市的行政地位之称,源自改革开放1980年代,当时由于其特有的经济地位而被称为“计划单列市”,和省会等较大城市一样,具有宪法授予的部分立法权。
按照中国大陆行政区划来划分,“副省级城市”属于省辖市之列的地级市。
根据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中编[1994]1号)经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同意成为“副省级城市”,包括重庆共计有副省级城市16个,因重庆于1997年划分为直辖市减少为15个。
其最高行政官员(市长)对应的行政级别为副省长级(副部长级)。
重庆是第一个副省级城市。
计划单列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
所有副省级城市早先都是计划单列市,后来规定省会城市不再设为计划单列市,所以上面的10个计划单列省会都已经相继取消了,现在的计划单列市只剩下厦门、宁波、青岛、深圳、大连等5个非省会城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无需上缴省级财政。
我国目前的计划单列市有五个,分别是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和厦门。
它们享受着省一级的经济权限。
注:直辖市与计划单列市主要区别是:直辖市是一级行政区。
计划单列市仅仅是在经济上享受省级待遇。
按照地理大区的顺序分别如下:东北地区(4个):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黑龙江省:哈尔滨(0451)吉林省:长春(0431)辽宁省:沈阳(024)、大连(0411)华东地区(6个):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山东省:济南(0531)、青岛(0532)江苏省:南京(025)浙江省:杭州(0571)、宁波(0574)福建省:厦门(0592)华中地区(1个):武汉湖北省:武汉(027)华南地区(2个):广州、深圳广东省:广州(020)、深圳(0755)西南地区(1个):成都四川省:成都(028)西北地区(1个):西安陕西省:西安(029)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是计划单列市,其它的都是所在省份的省会。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https://img.taocdn.com/s3/m/9d3c85d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5.png)
一、中国城市的行政区划级别城市的行政区划级别是指行政区划的层级,目前,中国城市的行政区划层级共有三级: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
副省级城市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地级市。
二、中国城市的7级行政级别1级:准国级香港,澳门2特区(对外享受国家和地区中的地区级,可以单独参加国际的经济,社交,体育活动和申办国际级的活动,如奥运会等,高度自制,有自己的区旗,区徽)2级:正部级4大直辖市:北京(010)、上海(021)、天津(022)、重庆(023)直辖市:是中国一级行政区,政治、经济各方面都直接与中央挂钩。
3级:副部级副省级城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行政级别相同。
副省级城市为中国大陆地区城市的行政地位之称,源自改革开放1980年代,当时由于其特有的经济地位而被称为“计划单列市”,和省会等较大城市一样,具有宪法授予的部分立法权。
按照中国大陆行政区划来划分,“副省级城市”属于省辖市之列的地级市。
根据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中编[1994]1号)经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同意成为“副省级城市”,包括重庆共计有副省级城市16个,因重庆于1997年划分为直辖市减少为15个。
其最高行政官员(市长)对应的行政级别为副省长级(副部长级)。
重庆是第一个副省级城市。
计划单列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
所有副省级城市早先都是计划单列市,后来规定省会城市不再设为计划单列市,所以上面的10个计划单列省会都已经相继取消了,现在的计划单列市只剩下厦门、宁波、青岛、深圳、大连等5个非省会城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无需上缴省级财政。
我国目前的计划单列市有五个,分别是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和厦门。
它们享受着省一级的经济权限。
注:直辖市与计划单列市主要区别是:直辖市是一级行政区。
计划单列市仅仅是在经济上享受省级待遇。
按照地理大区的顺序分别如下:东北地区(4个):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黑龙江省:哈尔滨(0451)吉林省:长春(0431)辽宁省:沈阳(024)、大连(0411)华东地区(6个):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山东省:济南(0531)、青岛(0532)江苏省:南京(025)浙江省:杭州(0571)、宁波(0574)福建省:厦门(0592)华中地区(1个):武汉湖北省:武汉(027)华南地区(2个):广州、深圳广东省:广州(020)、深圳(0755)西南地区(1个):成都四川省:成都(028)西北地区(1个):西安陕西省:西安(029)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是计划单列市,其它的都是所在省份的省会。
中国地区划分
![中国地区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4f4124b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6.png)
中国地区划分1. 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面积辽阔,人口众多。
为了更好的管理和统筹发展,中国将其领土划分为多个地区。
中国地区划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地理、行政和经济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中国的地区划分。
2. 地理划分中国的地理划分主要基于其地理特征和地形地貌。
根据地理位置和地势分布,可以将中国划分为以下四个地区:2.1. 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和人口密集的地区之一。
这个地区包括中国的东海岸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达的港口。
东部地区由于其靠近海洋和沿海地区,享受到了较为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交通便利。
2.2. 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是中国最为广袤但相对不发达的地区之一。
这个地区包括中国的大部分西部和西南地区,是一个地理条件相对较为恶劣的地区。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3. 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位于中国的内陆地区,被东部和西部地区环抱。
这个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和交通中枢,包括一些重要的省份和城市。
中部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工业基础。
2.4. 南部地区南部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包括中国南部和西南部的一部分地区。
这个地区气候温暖,多样的地形地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南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旅游区。
3. 行政划分中国的行政划分基于行政管理的需要,将国土划分为多个行政区域。
根据行政划分,中国分为以下四个级别的行政区域:3.1. 省级行政区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是中国的最大行政划分单元,共计34个。
每个省级行政区都有其独立的行政与政府机构,负责本地区的行政管理和发展。
3.2. 地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是中国省级行政区下面的划分单位,包括地级市、自治州和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等。
地级行政区在中国的行政管理体系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负责地方行政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
3.3. 县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是中国地级行政区下一级的行政划分单元,包括县、自治县和旗等。
中国九大行政区划及其特点
![中国九大行政区划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a5c03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c.png)
中国九大行政区划及其特点一、引言行政区划,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实际情况,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层次的区域,以便进行地方行政管理。
中国作为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拥有复杂多样的地理、民族和历史文化特点,因此,行政区划的设置也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地级市)、县(自治县、县级市)、乡(镇、街道)四个层次。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的九大行政区划及其特点。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2.1 特点1.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单位,负责本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
大部分省是以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特点来命名。
2.自治区:设立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自主管理地方事务的权利。
自治区的名称通常以主要民族名称命名,如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
3.直辖市:直接由中央政府管辖,具有与省同等的行政级别。
直辖市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高度自主权。
直辖市名称多以地理位置命名,如北京市、上海市等。
4.特别行政区:根据“一国两制”原则设立的行政单位,具有高度自治权。
目前中国有两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是香港和澳门。
三、市(自治州、地级市)中国共有333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283个地级市、17个自治州、31个盟。
3.1 特点1.地级市:作为省下辖的中间行政单位,负责本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
地级市的命名方式多样,有的以地理位置命名,有的以历史和文化特点命名。
2.自治州:设立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自治制度。
自治州的名称通常以主要民族名称命名,如楚雄彝族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
3.盟:设立于蒙古族聚居区,实行民族自治制度。
盟不属于一级地方政府,而是由所属旗、自治县、市组成的行政单位。
四、县(自治县、县级市)中国共有2844个县(包括自治县、县级市),是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
4.1 特点1.县:作为地级市下辖的行政单位,负责本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
中国行政划分
![中国行政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498e54f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b.png)
中国行政划分
中国行政划分是指对中国的行政区域进行划分的过程,它是实现国家集中统治的必要手段,是实施社会主义国家政策的基础条件。
中国行政划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历代建立的各种行政区域,实施了中国历史上的统治模式,在有关实践和学术研究的推动下,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行政划分体系和方法。
中国当前的行政划分体系主要分为四级,全国及31个省级行政区是最高级行政划分。
它是实现中央的集中统治的主体,实施全国性的政策,支撑起全国和社会的统一。
政府、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均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进行管理、规划和推进,是实施现代行政管理制度的重要单位。
紧接着是自治区、自治州、直辖市和省辖市等二级行政划分,它们均在国家法律和立法的规定下自治,负责实施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也负责保护当地土著族群的权利和主权。
最小的三级行政区划分是县级行政单位,它承担着实施政府政策、服务公民、做好社会治安等重要任务。
此外,中国还设立了更小一级的行政区划,如街道、乡镇、园区、社区等,这些行政区划负责对当地社区进行管理、保护、服务,如城市行政区划负责保护城市社区的环境、实现社区公共服务的建设,乡镇负责实施农村政策等。
中国的行政划分,从古代的土地制度,到今天完善的行政划分,经历了一个漫长发展的过程,民族和地域结构得到完善,国家大势日
趋强大,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未来,中国将立足于世界经济新常态,深化行政划分改革,坚持“一国两制”的定位,实现更大范围的民族团结与发展,推动国家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国行政级别
![中国行政级别](https://img.taocdn.com/s3/m/129790e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c.png)
中国行政级别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行政级别也非常复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了中国的行政级别分类方式,由最高到最低排列为:五级行政区域,省级行政区,市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和乡镇行政区。
一、五级行政区域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四级行政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五级行政区。
其中,一级行政区指的是中国的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二级行政区主要指的是中国34个地级市;三级行政区指的是中国274个县,即市辖区、县级市、县和自治县;四级行政区指的是中国的乡镇和街道;五级行政区指的是中国的村社区。
二、省级行政区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共有23个省,即: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和陕西省。
每个省有一个省会,省级行政区的最高管理机构是省人民政府。
三、市级行政区
市级行政区是各省政府的行政区划单位,其区域范围比省级行政
区小,但是比县级行政区较大。
中国地域划分
![中国地域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ab489e4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c.png)
中国地域划分中国地域划分是对中国国土进行划分和区域分级的一项工作,目的是为了方便行政管理、经济发展、统计统计、社会调查等诸多方面的工作推进。
中国地域划分主要依据的是地理、历史、经济、民族等多种因素,涉及到的范围广泛,分为多个层级和不同的划分方式。
中国地域划分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级:国内外、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村级行政区。
其中,国内外是最基本的划分,即将中国国土划分为境内和境外两个范畴。
省级行政区划分主要依据的是行政区域划分,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地级行政区划分是在省级行政区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国有333个地级行政区。
县级行政区划分是在地级行政区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国有2852个县级行政区。
乡级行政区和村级行政区则是县级行政区划分的下一级。
中国地域划分的划分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行政区划,还可以根据其他因素进行划分。
例如,根据地理区域划分,中国地域可以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可以分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等;根据民族分布划分,可以分为汉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
这些划分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进行选择和运用。
中国地域划分的改革和调整是常态化的,根据国家的需要和发展的要求,地域划分可能会发生变化。
例如,中国最近实施了一系列的行政区划调整,涉及到了多个省份和地区。
这些调整旨在优化行政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对于推动地方发展和提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中国地域划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作,涉及到多个层级和多个划分方式。
这项工作对于中国的行政管理、经济发展和社会调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国土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随着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变化,中国地域划分也将继续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3现行行政区域的划分
![3现行行政区域的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ae9a9074be23482fb4da4c75.png)
熟悉四个直辖市名称、位置
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找出四个直辖市
我们在?(京)
北京和哪个相邻?(津)
哪个直辖市临海?(津、沪)
四个直辖市面积最大的是?(重庆)
位于长江沿岸的直辖市?(上海、重庆)
观察、比较、回答
熟悉两个特别行政区名称、位置
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找到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都在哪个省南部?(广东)
课后分析
本节课只是让学生初步对34个省级单位中的熟悉五个自治区名称、位置,
四个直辖市名称、位置,两个特别行政区名称、位置有一个简单认识。对简称认识字。
作业批
改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抄在书上
熟悉五个自治区名称、位置
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找出五个自治区
面积最大的是?(新)
跨经度最多的是?(内蒙古)
五个中面积最小的是?(宁)
像“十”字的是?(宁)
五个自治区只有一个没有边境?(宁)
纬度最南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看视频《中国的行政区划》
看书P7页
现行行政区域的划分:
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县级(县、自治县、县级市)
乡级(乡、民族乡、镇)
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7.1和1999.12.20日回归成为特别行政区。
倾听
观看
读书、画书
你知道你的户口所在地吗?
说明:北京市——怀柔区——怀柔镇
1级2级3级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视频、flash、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结构
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秋游的时候,老师是不是对同学们进行分组了呀?这是为什么呢?(便于管理)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国也进行了划分,我们叫做行政区划。
行政区域的划分
![行政区域的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527e36eaf705cc17552709c1.png)
四、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
行政中心
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湖北(鄂)武汉 广西(桂)南宁 山东(鲁)济南 江苏(苏)南京 新疆(新)乌鲁木齐 福建(闽)福州 四川(川、蜀)成都 辽宁(辽)沈阳 陕西(陕、秦)西安 台湾(台)台北 天津(津)天津 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湖南(湘)长沙 广东(粤)广州 河南(豫)郑州 河北(冀)石家庄 山西(晋)太原 江西(赣)南昌 浙江(浙)杭州 黑龙江(黑)哈尔滨 云南(云、滇)昆明 贵州(贵、黔)贵阳 吉林(吉)长春 安徽(皖)合肥 西藏(藏)拉萨 宁夏(宁)银川 青海(青)西宁 甘肃(甘、陇)兰州 海南(琼)海口 重庆市(渝)重庆 北京(京)北京 上海(沪)上海 内蒙古(内蒙古)呼和浩特
④我国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⑤下列各自治区名称正确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 C、西藏藏族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自治区
练习题
1、5个自治区中既不临海又不临国的 宁夏回族自治区 2、我国位置最东和最北的省区是 黑龙江省 3、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有 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东省、台湾省 4、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 重庆市 它的简称是 渝 6、跨经度和纬度最广的行政区分别为 内蒙古自治区 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7、34个省级行政区中既临渤海有临黄海的有 辽宁省 和 山东省 8、 5个自治区中面积最小的是 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蒙古
湘 鄂 赣 藏琼台
港 澳
川黔滇
桂粤闽
渝
• 有感于无数中国人不能历数本国行政区划,为加强国 民爱国意识,特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有一级区划简称 自编歌诀,以便大家记忆。 • • • • • • • • • • • 京津沪渝直辖市 蒙宁新藏桂自治 一国两制港澳 东北三省黑吉辽 冀晋鲁 归华北 苏浙皖赣在华东 湘鄂豫 归华中 华南还有粤闽琼 川滇黔 归西南 西北还有陕甘青 外加台湾省 ---------- 四个直辖市 ---------- 五个自治区 ---------- 二个特别行政区 ------------------二 ---------十 ---------三 ---------个 ---------省 -------------------
三级行政区域
![三级行政区域](https://img.taocdn.com/s3/m/6494f46b1ed9ad51f01df2b5.png)
下列省(区)与简称、行政中心的连线, 正确的是( D ) A.广西——粤——桂林 B.福建——闽——厦门 C.青海——青——兰州
D.贵州——黔——贵阳
我国省区中既临渤海 又临黄海的是?
答案:辽宁 山东
下列各是哪个省(区)?
广东 E
陕 西 B 山东 C
A 青海
D
黑龙江 F 辽 宁
北回归线穿过的 省级行政区有? (自东向西)
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①东北三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②黄河中下游四省二市:
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山东省、北京市、天津市 ③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淅江省、江苏省、上海市 ④北部:边疆一区内蒙古自治区 ⑤南部沿海:四省一区(两特)
广东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台湾省及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⑥西南:三省一区一市 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⑦西北内陆三省两区 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台湾、广东、 广西、云南
选出下列省区与所处的区位 组合正确的,并改错。
A内蒙古自治区——东北
C福建省——南部沿海
北部边疆
B安徽省——黄河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
D甘肃省——北部边疆
西北
河北省周围有哪些省 级行政区?
答案:辽宁、天津、山东、河 南、山西、内蒙古、北京
3 1 2 4
5
6
7
1.青海,2.甘肃,3.内蒙古,4.陕西, 5.山西,6.河南,7.山东
行政中心
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湖北(鄂)武汉 广西(桂)南宁 山东(鲁)济南 江苏(苏)南京 新疆(新)乌鲁木齐 福建(闽)福州 四川(川、蜀)成都 辽宁(辽)沈阳 陕西(陕、秦)西安 台湾(台)台北 天津(津)天津 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湖南(湘)长沙 广东(粤)广州 河南(豫)郑州 河北(冀)石家庄 山西(晋)太原 江西(赣)南昌 浙江(浙)杭州 黑龙江(黑)哈尔滨 云南(云、滇)昆明 贵州(贵、黔)贵阳 吉林(吉)长春 安徽(皖)合肥 西藏(藏)拉萨 宁夏(宁)银川 青海(青)西宁 甘肃(甘、陇)兰州 海南(琼)海口 重庆市(渝)重庆 北京(京)北京 上海(沪)上海 内蒙古(内蒙古)呼和浩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行政区域划分为几个级别
行政区划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市、县、自治州、自治县;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镇、民族乡。
中国行政区域划分为几个级别
二、划分原则
某些国家在一级政权内部,为了实现某一单项职能的管理而划分的区域,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如美国行政区域的数目很多,其中大部分是单职能的,包括学区、司法区和其他各种专区如消防区、水土保护区、住宅区、公路区等。
国家都是按地域划分行政区。
各国的行政区划有不同的划分和名称。
不论何种类型的国家,行政区划的划分总要符合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并考虑政治、经济、民族、人口、国防、历史传统等各方面的因素。
社会主义国家行政区域的划分通常根据以下原则:
①政治原则。
促使国家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便利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②经济原则。
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民族原则。
根据少数民族的居住状况和其他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巩固各民族的团结。
这些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
此外,也顾及历史传统、人口分布、地理条件和国防需要等因素。
行政区划虽因国家本质不同而有其明显的阶级性,但也有一定的历史连续性。
例如,中国从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建立统一国家并施行郡县制以来,历代行政区划虽有变更,但变化并不太大。
英、法、美等国的行政区划也是从19世纪继承发展下来的。
三、当代行政区划
新中国的行政区划基本沿袭了民国时期的市制,包括直辖市(华北事务部直辖市)、大区直辖市、省辖市(专级市)和专辖市(县级市)、专辖镇(县级镇)、县辖镇(乡级镇)等。
至1956年撤销大区之后,中央政府第一次全面直接管理整个国家(除台湾地区),民国时期推行的「市县分立、省直管县」带来很大弊端。
首先是直辖市的粮食问题,基于「地区自治」的原则,直辖市很难从一路之隔的邻省调粮,于是乎各直辖市纷纷扩地,形成了市管县的先例。
到八十年代,各省主要的城市地区均实行了「市管县」,因此八二年《宪法》将中国的行政区划描述为「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
宪法忽略了省派出机构「地区行署」和市辖区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也直接忽略了直辖市和较大的市以外其他市的市下区划。
改革开放以后,各地逐步将地区行署改为市。
过去,由于交通不便,省直接管理县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设置“行署”这个省政府派出机构,对县直接管理。
就是这样,行署的个数很有限,权力也不大,对县的管理更多的是为之协调以解决困难。
交通已经极其方便,加上通信发达,尤其是互联网的网上处理公文的能力,省直接管理县已经是十分方便的事了,更应该严格按《宪法》的规定,省直接管理县。
过去,把由县直接改为地级市,实际就是“省直管县”,只是平白地增加了许多厅级干部,而地级市为了能够符合《宪法》,竟然不顾一切,把县改成区,使自己成了“设区的市”,这些做法在地级市本身经济实力不强的条件下,往往不是为县域经济输血,而是搜刮县域经济的能力,不利于县的发展,拉大了城乡差距。
今天进行“省直管县”的行政体制改革,如果依然把地级市看成是一级政权,不是由县人大会议直接选举省人大代表,而是由地级市人大会议选举省人大代表,在省与县之间横插了一级政权—地级市,这从根本上讲是“违宪”的,实际就是对行政体制膨胀的妥协。
改革必须在这些方面勇于先行先试,闯出一条体现民权、关注民生的人民政府为人民的路子。
事实上,只有撤销违宪的地级市,才能真正实现简政放权,才能真正做到精兵简政,才能强县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