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三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三高中生物必修三是高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以下是关于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总结。
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主要由纤维素构成,提供细胞结构的支持和保护。
(3)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基质等,是细胞内的其他组成部分的集合。
(4)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参与细胞呼吸过程,产生ATP。
(5)核糖体:位于细胞质中,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6)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器的合成和分泌。
(7)细胞核:包含细胞的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2. 遗传与进化(1)基因:是继承性状的单位,由DNA分子构成。
(2)DNA分子:由核苷酸组成,包含遗传信息,是基因的携带者。
(3)RNA分子: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4)受精过程: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行基因的传递和遗传物质的混合。
(5)遗传的规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基因单一性、随机分离、自由组合)和硬汉·温克尔曼的遗传规律(基因分离、基因连锁)。
(6)突变:指基因发生的突然变异,可引起基因型和表型的差异。
(7)自然选择:通过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使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并繁殖,进化出适应性更强的物种。
3. 生物多样性(1)生物分类:以形态特征、遗传关系、生理特征等为基础,将生物种类划分为不同的分类级别。
(2)生物分类的方法:包括形态分类法、生态分类法和进化分类法等。
(3)现代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是指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基础,通过对化石、遗传和生态学证据的研究,认为物种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而发展演化的。
(4)物种形成:包括分离隔离、适应不同环境、进化适应等过程。
(5)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栖息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系统。
(6)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建立保护区、限制非法捕猎、保护重要物种等多种措施。
(经典)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经典)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一、遗传1.遗传是一种古老的生命现象,具有同源、异构、交叉和重组的特点,及生物起源、物种保持和演进的功能;2.遗传信息是在生物体中存储下来的,以核酸DNA以及表达信息所以RNA为载体;3.遗传机制是指生物体因外界刺激而诱发的变化;有染色体基因数量和结构变化,DNA的修饰和突变,基因的表达变化,以及传播、传递和演化等多种机制;4.遗传的原理是可以把父母两代的特性集结在,通过DNA来继承,从而形成新的一代;5.进化是生物体演变过程中遗传物质经过变异而形成新基因的结果,通过淘汰自然环境不适者而取得适应环境、发展演化的过程。
二、细胞分裂1.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是细胞增殖的基本过程,是细胞生命史中一个重要的活动;2.细胞分裂的过程可以分为: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的分割和负责数量变化的细胞质分裂三个步骤;3.染色体复制:在有丝分裂期间,发生核内DNA褪色,扩增,双分裂和缠结等一系列过程;4.染色体分割过程: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分裂两份,然后染色体分割成两条单分裂染色体就会被拉到细胞质的两侧;5.负责细胞数量变化的细胞质分裂:最后发生的细胞质分裂,是细胞数量变化的关键,当细胞质被拉多时,会形成一个胞膜中央的分割带,随着胞膜的被拉变细,最后就把细胞质分成两份,完成了细胞分裂。
三、代谢1.代谢是生物体内一系列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以及矿物质相互由酶发生反应、互相转化的过程;2.合成代谢指的是物质由小分子聚集起来构成大分子,从而储存或产生热能;3.碳水化合物代谢指的是碳水化合物--糖有氧和无氧代谢,它利用糖的若干代谢反应获得细胞里的能量;4.脂质代谢指的是脂质的活化、胆固醇的合成、脂肪酸的转化、甘油三酯的氧化,以及油脂的合成和分解;5.蛋白质代谢指的是蛋白质的合成通过一系列的调节受到激素的影响而开始,尤其是胰岛素和生长激素。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3通常涵盖了遗传学、进化论、生态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1. 遗传学基础:- 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 基因的概念: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 DNA结构:双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组成。
-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
2. 遗传变异:- 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
- 基因重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发生的基因重新排列。
- 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3. 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如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性贫血等。
- 多基因遗传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如唐氏综合症。
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 物种形成的过程和机制。
-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据。
5.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和保护措施。
6.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 生态平衡的概念和调节机制。
7. 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基因克隆、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
- 细胞工程:细胞培养、细胞融合和干细胞技术。
- 酶工程和发酵工程。
- 生物技术的应用:医药、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8. 生物伦理:-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基因隐私、设计婴儿等。
-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伦理考量。
- 科学研究中的伦理原则。
9. 科学探究方法:- 实验设计的原则:控制变量、重复实验等。
-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 科学论文的撰写和科学交流。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高中生物必修3的主要内容,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这些内容,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细胞的生存环境: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 +、Cl - 占优势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 为7.35-7.45与HCO 3-、HPO 42- 等离子有关;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①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由轴突末梢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细胞体的膜树突的膜②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所以是单向传递。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1. 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等,以及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过程。
2. 遗传学:研究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
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如DNA、RNA,以及基因的遗传方式和基因突变等。
3.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了解生物的适应性和生态位,如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4. 进化生物学:研究生物种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了解进化的基本原理和机制,如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以及人类的进化和人类行为的演化等。
5. 植物生物学:研究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植物的组织和器官,如根、茎、叶和花等,以及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6. 动物生物学:研究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动物的组织和器官,如皮肤、骨骼、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等,以及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7. 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特点和作用,如发酵过程、免疫反应和微生物的致病机制等。
8. 生物技术:应用生物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开展研究和应用。
了解基因工程、生物制药、农业生物技术和环境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9. 生物伦理学:研究生物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和道德问题。
了解生物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生物科技的伦理问题,如基因编辑、克隆技术和生殖技术的伦理考量等。
10.健康与疾病:研究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形成和治疗。
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如免疫系统、传染病和慢性病等,以及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措施等。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静息电位→ 刺激→ 动作电位→ 电位差→局部电流2、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细胞外液(如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三 (内环境)需要记忆的 必修三 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体液分布图:
细胞外液体即是内环境,存在于细胞外,约占体液的1/3,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还有脑脊液。
我们现在研究的只有前三种。
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属于人体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与外界环境相通的环境产生的)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血浆中的血细胞和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也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液体成分------血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激素、CO 2、O 2、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尿血液 素等)
有形成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二、细胞与外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食物 O 2 CO 2+H 2O H 2O 、无机盐 尿素、尿酸 H 2O 、无机盐
尿素。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浆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外界环境淋巴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胆固醇3.内环境中可以代谢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存在的物质气体:O2 CO2等其他物质:激素抗体维生素组织胺神经递质4.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消化酶,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
5.消化道,呼吸道及肺泡腔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环境;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能与外界直接接触,它们不属于内环境,也不是体液。
6.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蛋白质。
7.血液 = 血浆 +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8.组织水肿的原因:营养不良性组织水肿: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质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慢。
过敏性组织水肿:过敏反应出现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增多。
淋巴管阻塞性组织水肿:淋巴管阻塞导致淋巴向血浆的回流受阻,同时淋巴管从组织液吸收的液体也减少,导致组织液增多。
代谢性组织水肿:组织细胞代谢旺盛,向组织液释放的物质增多,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的量增加。
肾小球炎:使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下降,吸水能力弱。
9.细胞生活的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
血细胞: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
10.外界的O2进入红细胞至少穿过5层生物膜:肺泡壁的一层细胞(2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
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血浆至少穿过5层生物膜:线粒体(2层),肝细胞的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
红细胞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需要穿过6层生物膜:红细胞(1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组织细胞(1层),线粒体(2层)。
高中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必修三)1. 体内的液体环境等同于内环境吗?为什么?提示:不等同。
体内的液体环境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为内环境。
2.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为什么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提示: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Na+与Cl-大得多,数目远少于Na+与Cl-。
3.下图为内环境组成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2的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提示:图中结构2为毛细淋巴管,其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为淋巴和组织液。
(2)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a液的渗透压发生何种变化?提示: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a液(血浆)的渗透压下降。
4.经测量,某人的体温在24 h内都处于39 ℃,此人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示:不对。
此人的体温在24h内一直处于恒定状态,为39℃,说明整个过程中产热量与散热量是相等的。
5.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都是在什么调节机制下进行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能力是不是无限的?提示:都是在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下进行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能力都是有限的。
6.下图表示的是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分别是什么激素?提示: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是抗利尿激素。
(2)在体温调节过程中,与激素c具有协同作用的是什么激素?提示:肾上腺素。
(3)在寒冷环境中,皮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等。
7.强化体温调节中的“三、二、一”8.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9.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1)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植物人等)。
(2)内环境稳态遭破坏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如有可能导致代谢速率上升)。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1.细胞的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含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2.细胞的代谢:细胞的代谢包括物质的吸收、消化、运输、排泄和能量转化。
细胞通过细胞膜和内质网等结构进行物质的吸收和消化。
通过线粒体进行能量的转化和储存。
废物通过细胞膜和高尔基体等结构进行排泄。
3.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基础。
遗传基因是控制物种特征传递的基本单位。
遗传基因通过DNA分子储存。
通过DNA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机制,实现了物种的遗传变异和进化。
4.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作用。
环境是物种进化和生存的基础,包括生物圈、大气圈和水圈等。
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
5.分子与药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了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和碳水化合物等。
药物是通过干预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调控生物体内生化反应和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
在学习生物必修三的过程中,需要理解这些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物体内的细胞和分子之间相互协作,实现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遗传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而生物多样性又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了解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可以研究和应用药物,从而改善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生物必修三是一门涉及生物基本单位、生物多样性和分子生物学的综合性学科。
通过学习这门学科,可以了解生物的组成和功能,理解生物的遗传和进化机制,认识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的关系,以及研究和应用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生物的本质和生命活动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考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考点总结一、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植物的组成和生长过程:植物主要由根、茎、叶和花组成。
植物的生长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张两个过程。
2.植物的营养需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并需要养分(如氮、磷、钾等)和水分来维持生长。
3.植物的激素调控生长: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4.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其中性生殖包括花受精和胚胎发育等过程。
二、动物的生长与繁殖:1.动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长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张两个过程,不同动物的生长速度和方式有所不同。
2.动物的生殖方式: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其中性生殖包括卵生和胎生两种方式,无性生殖包括二分法和芽生等方式。
3.动物的生殖系统:动物的生殖系统包括雄性生殖系统和雌性生殖系统,它们通过生殖器官和性激素参与繁殖过程。
4.动物的生殖行为:动物的生殖行为包括求偶行为、交配行为、育儿行为等,这些行为对于确保后代繁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遗传基础知识:遗传基础知识包括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的构成和遗传规律等,了解基因的遗传方式和遗传规律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生物的遗传特征。
2.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基因的表达调控包括转录调控和转录后调控等。
3.突变与变异:突变是指基因发生的突发性改变,而变异是指基因座的多态性,突变和变异对于生物的进化和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4.进化理论:进化理论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现代进化综合理论,这些理论解释了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并产生新物种的。
四、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1.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分类包括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分类的方法,分类的基本原则包括形态分类、生态分类和进化分类等。
2.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三个层次,它们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资源非常重要。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 1)体液:人体内的总称,分为(约占)和(约占)。
(2)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含、、等。
2、血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3、用图示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的关系:4、血浆的主要成分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邻近,但又不完整相同,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许多的,而组织液淋巴中含量较少。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浸透压:①定义:是指溶液中②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③血浆浸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浸透压90%以上来自于;细胞外液的浸透压约为KPA,相当于的浸透压。
( 2)酸碱度:正常人体血浆中酸碱度范围:,与缓冲溶液中、有关。
若食品呈酸性,与发生中和反响;若食品呈碱性,与发生中和反响。
( 3)温度:正常的温度保持在度左右。
6、列举惹起组织水肿的要素:。
7、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
8、9、内环境的稳态:( 1)定义:稳态是指正常机体经过作用,使协调活动,共同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固状态;( 2)调理体制:当前以为是机保持稳态的主要体制,此中在此中饰演了主要角色。
但保持内环境稳态的调理能力是的。
(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 4)参加内环境稳态的系统直接参加物质互换的系统:、、和。
起调理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理)、内分泌系统(体液调理)、免疫系统(免疫调理)第二章第一节经过神经系统的调理1.神经调理的基本方式:;反射的构造基础:;反射弧由五部分构成;此中效应器是指。
2.反射发生的条件:。
3.喜悦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觉外界刺激后由相对变成明显的的过程。
4.喜悦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形式: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类电信号也叫;( 2)过程:①未受刺激时: 神经纤维处的电位为电位,表现为,形成原由:;②受刺激时 : 产生电位,表现为,形成原由:。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约占细胞体积的2/3,细胞外液约占1/3,主要由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需要注意的是,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因此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也不属于体液或细胞外液。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其中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血浆蛋白)、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废物包括尿素、尿酸、乳酸等,气体包括O2、CO2等。
调节方面则包括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血红蛋白和消化酶不属于细胞外液成分。
蛋白质的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相关,溶质微粒越多,渗透压越高。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酸碱度方面,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值在7.35-7.45之间。
缓冲对包括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温度方面,人的正常体温维持在37℃左右,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
四、稳态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包括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
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相对稳定,而非静态不变。
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稳态调节机制包括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
然而,人体稳态调节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度。
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激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稳态会遭到破坏。
内环境稳态的破坏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正常生命活动必要的条件。
组织水肿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和渗透问题。
代谢废物运输困难主要是由于淋巴管堵塞,而渗透问题则与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有关。
高中生物必修三常见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三常见知识点归纳高中生物的必修三里有很多考试常见的知识点,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高中生物必修三常见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常见知识点1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高中生物必修三常见知识点2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6. (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兴奋部位的电位:外负内正。
9.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0.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11.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12.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
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1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5.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应知应会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应知应会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什么是体液?包括哪几部分?含量约各占少?2、细胞外液包括哪几部分?各组分的关系是?(画图表示)3、什么是内环境?其作用是?4、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有哪些?5、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化学成分相近,主要的差别是?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有哪些?7、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什么?8、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什么物质的含量有关?9、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什么物质?10、人的血浆渗透压的大小约为多少?11、正常人血浆pH值为多少?12、血浆pH能够保持稳定的原因是?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2、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什么?由几部分构成?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4、什么是反射?反射的类型有哪些?举例?5、反射的结构基础是?6、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7、反射形成的条件是?8、静息电位的特点?形成原因?9、兴奋时动作电位的特点?形成原因?1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形式是?11、局部电流形成的原因和方向是?1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是?1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外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14、什么是突触?突触由哪几部分构成?15、常见的突触类型?1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17、递质的释放是什么方式?是否耗能?18、兴奋传递中信号的转变?在突触小体中发生的信号转变是?19、传递特点?原因是?20、什么是激素调节?什么是体液调节?关系?21、常见的内分泌器官及其分泌的激素是什么?22、熟记抗利尿激素、TRH、生长激素、TSH、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的分泌器官、化学本质和生理作用。
23、举例说明激素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哪些方面?24、什么是血糖?血糖的正常范围?25、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6、最主要的来源和去路是什么?27、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有哪些?分别由什么内分泌细胞分泌?28、血糖调节的方式?主要是哪种调节方式?29、在你吃饭后,你的血糖含量是如何保持稳定的?30、高血糖一定会出现糖尿吗?31、糖尿病形成原因?32、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有哪些方式?33、简述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34、什么是反馈调节?35、激素调节有哪些特点?36、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38、免疫系统的组成是?39、免疫器官的种类和作用?40、免疫细胞的种类?41、免疫活性物质的种类?42、T细胞和B细胞的起源和成熟的场所?43、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44、具有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45、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46、体液免疫参与的细胞?47体液免疫的过程?48、体液免疫的“作战武器”?49、细胞免疫参与的细胞?50、细胞免疫的过程?51、细胞免疫的“作战武器”?5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53、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体现了T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哪种方式?54、抗体是由什么细胞产生?它的作用是什么?抗体的化学本质?55、其合成的场所是?分泌出细胞外的方式是?抗体主要分布在哪里?其合成及分泌出细胞外需要哪些细胞器参与?56、淋巴因子来自于什么细胞,其作用是?57、溶菌酶有何作用?58、免疫过强会造成哪些疾病?59、过敏反应的特征是什么?60、免疫过弱会引起哪些疾病?61、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哪些?62、免疫学的应用有哪些?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2、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的原因是?内因和外因分别是?3、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4、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运输方式是?5、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什么特点?6、两重性的含义是?7、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8、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9、根向地性和茎背地性的原因有?10、生长素类似物在生产中有哪些应用?11、无子番茄是怎样形成的?12、植物激素有哪几大类?主要作用分别是?第四章种群和群落1、什么是种群?2、种群数量特征有哪些?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3、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适用范围是?注意事项是?4、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是怎样?5、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6、种群的空间特征有哪些常见类型?7、如何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8、“J”型曲线产生的条件(或原因)是?增长速率如何变化?9、“S”型曲线形成的原因是?增长速率如何变化?10、“K”值的含义是?11、渔业捕捞中维持种群数量为K/2的原因是?12、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3、计数前,应对培养液所做的处理是?原因是?14、计数时培养液如何滴加?多余的液体如何处理?15、对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如何计数?16、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采取的措施是?17、在计数时只记(被、不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酵母菌?18、计数结束后血球计数板如何清洗?19、什么是群落?20、群落的特征有哪些?21、什么是丰富度?常用的统计方法是?我国从南方到北方,群落的丰富度有何变化?22、群落的种间关系有哪些?各举一例。
生物必修3知识点归纳
生物必修3知识点归纳一、遗传与进化1.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性状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自由分配定律。
2.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指控制遗传特征的DNA分子,位于染色体上。
3.突变:指基因或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可能导致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异。
4.DNA与RNA:DNA是遗传物质,存储了生物体遗传信息;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到传递基因信息的作用。
5.DNA复制:指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为细胞分裂和生殖提供了遗传物质。
二、细胞分裂与生长1.细胞周期: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个阶段。
2.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是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主要分裂方式。
3.无丝分裂:是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主要分裂方式,包括发芽、分裂、成熟和死亡四个阶段。
4.生长与发育:生长是指生物体体积和质量的增加,发育是指生物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
5.组织与器官: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单位,不同的细胞组合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三、基因工程1.DNA技术:通过基因重组、DNA复制与突变等技术手段对基因进行操作和改造。
2.基因克隆:将特定基因从一个生物体中分离并导入另一个生物体中,使其表达目标蛋白质。
3.转基因生物: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生物体中,使其具备新的性状或功能。
4.DNA测序:指确定D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基因研究和基因工程的关键技术。
此外,生物必修3还包括了基因和性别、人类遗传病、进化论与发展生物学等内容。
学习生物必修3的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遗传和进化规律,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必修三常见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三常见知识点归纳1. 遗传与进化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指生物个体在繁殖过程中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基因:DNA分子中控制特定性状的功能单位。
•染色体:基因在细胞有丝分裂中可见的有形结构。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定律:包括个体的性状由两个相对独立的隐性和显性因子构成、性状的分离与重新组合两个基本规律。
•显性遗传与隐性遗传:显性遗传是指一个基因的表现会掩盖另一个基因的表现,而隐性遗传是指一个基因的表现被掩盖,直到存在两个相同的隐性基因。
进化的基本概念•进化:生物种类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进化主要通过突变、遗传漂变、基因流动、选择等方式进行。
•适应与适应度:适应是指生物对于环境的适应程度,而适应度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相对能力。
进化的证据•同源性与类似性: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在不同种类中有相似性,这表明它们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
•比较解剖学: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解剖结构,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生化对比: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生化反应和分子结构,可以揭示它们的进化关系。
•可比性的胚胎发育:不同物种的胚胎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具有相似的特征。
2. 生物的分子基础DNA与RNA•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
•RNA:核糖核酸,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转录DNA、翻译蛋白质等。
蛋白质合成•转录:在细胞核中,DNA的信息被转录成为mRNA。
•翻译:在细胞质中,mRNA的信息被翻译成为蛋白质。
酶的作用•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
•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能量代谢•呼吸作用:生物体通过分解有机物来释放能量,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光合作用: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3. 生物多样性物种与分类•物种:具有相同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殖特征,并能够繁殖后代的生物群体。
•分类:将不同物种进行分类和命名的科学方法。
生物分类系统•生物五界分类法:包括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细菌界。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一、植物生长发育1.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种子的萌发、根的生长、茎的生长、叶的生长、开花与结果等。
2.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能量和有机物,释放氧气。
3.植物荷尔蒙:植物体内的植物荷尔蒙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等生理过程。
4.植物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包括自花授粉、异花授粉、营养器官的无性繁殖等。
二、动物生殖和遗传变异1.动物生殖方式: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包括有两性生殖、半两性生殖、无性生殖等。
2.生殖细胞的形成:有丙肝心脏的动物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会发生交换和随机分配,从而形成基因的重组与遗传交换。
3.遗传变异的原因:突变、分离、自然选择等因素会导致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
4.基因的联锁与分离:染色体上基因的距离决定了它们是否进行联锁,而联锁与分离现象则影响着基因的组合与遗传变异。
5.基因的突变与表型:基因突变可以导致个体的基因型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表型的变异。
三、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态因子(如水、气候、土壤等)和生物群落组成,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完整系统。
2.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流动,同时物质也通过营养链和营养网进行循环。
3.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
4.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专门位置,包括生活方式、生活习性等。
5.生态平衡调节:生态平衡调节通过食物网中的捕食、竞争和共生等相互作用来控制各个物种的种群数量,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以上是植物生长发育、动物生殖和遗传变异、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的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生命现象、认识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血浆细胞外液组织液淋巴等①体液: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
②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全数体液的2/3。
③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全数体液的1/3。
④血浆: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⑤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为组织细胞通过营养物质,细胞的代谢产物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⑥淋巴:小部份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
淋巴内悬浮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能够协助机体抵御疾病。
注意:血液并非满是体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2、三者关系:血浆营养物质组织液↑淋巴循环淋巴循环: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聚集到淋巴管中,通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进入心脏,参与全身血液循环。
二、细胞外液的成份1、血浆:水(90%),蛋白质(7%-9%),无机盐(1%),剩余部份为血液运输的物质,如各类营养物质(葡萄糖)、各类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2、组织液、淋巴:成份与血浆相近,但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总结: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
(必然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大小要紧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要紧为Na+、Cl-。
37℃时,人血浆渗透压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注意:渗透压即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大。
二、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为。
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样维持在37℃左右。
4、总结: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
(二)内环境的稳态1、转变规律: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份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稳中。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生命的特征:生命的复杂度、活动、生命的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继承与变异等。
2.生物的组织结构:细胞是生物组成和活动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等。
4.生物的物质组成: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差异,生物的主要有机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核酸等。
第二单元:植物的结构和功能1.植物的组织结构:表皮组织、维管束组织、根、茎、叶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合作用的途径、光合产物的利用等。
3.植物的物质的运输和代谢:植物的物质的运输方式、根的吸水与运输、叶片的气孔和气体交换、植物的代谢过程等。
4.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殖:植物对光、温度、水分和土壤等环境因素的适应,植物的生殖方式。
第三单元:动物的结构和功能1.動物基本身體结构:雙體構造、器官系統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适应生境的特征: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行为特征等适应不同生境的特点。
3.动物的运动与调节:动物的运动方式、各种感觉器官和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等内容。
4.动物的营养和消化:动物的营养方式和途径、消化吸收的过程、呼吸和排泄等内容。
5.动物的繁殖和发育:动物的繁殖方式、发育的过程、内节肢动物的变态等内容。
第四单元:生物的遗传变异1.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的概念、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结构、基因的表现形式、基因的多态性等内容。
2.遗传的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正交配和连锁互换等遗传规律。
3.DNA与遗传信息传递:DNA的结构和复制、RNA的合成与功能、蛋白质合成过程等。
4.进化与自然选择:物种的起源和发展、自然选择的概念和作用等。
5.动物和植物的生物技术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组织培养、农业和医学的应用等。
第五单元:生命系统的稳态平衡1.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生态系统的层次、物种组成和种群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的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必备的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在日常的学习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高中必备的生物必修三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的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篇1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要点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两者比较:
(二)体温调节
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
3、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
4、体温调节过程:
(1)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
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
(三)水平衡的调节
1、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
的。
2、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
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
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3、水分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负反馈)
过程: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
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
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高中的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篇2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什么是生态系统?
是指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有哪些结构?
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⑵、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①、非生物成分:
Ⅰ、物质:空气、水无机盐。
Ⅱ、能量:阳光、热能。
②、生物成分
Ⅰ、生产者:指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Ⅱ、消费者:指动物,包括全部的动物
Ⅲ、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
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二、应会知识点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
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2、从功能上讲: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物质和能量基础,是生态系统各营养结构联系的纽带。
4、生产者:
⑴、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能利用能量将H2O和CO2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⑵、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进入生态系统的.起始端。
⑶、没有生产者就没有生态系统。
5、消费者:指不能将H2O和CO2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的生物。
⑴、初级消费者:指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植食性动物)。
⑵、次级消费者:指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食肉动物)。
⑶、三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动物。
以此类推……
6、分解者:能利用动植物遗体中、排出物中以及残落物中有机物维持生存的有机物的生物。
将有机物
分解为无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7、食物链和食物网:
⑴、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⑵、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以此类推。
⑶、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可能同时拥有多个消费级或营养级。
8、生态系统包括那些基本类型?依据无机环境及生物类群的特点划分:
海洋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苔原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9、森林生态系统:
⑴、分布:湿润或较湿润地区。
⑵、特点:
①、动植物种类繁多,种群结构复杂。
②、种群密度和种群结构能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状态。
⑶、生物类群:
①、植物以乔木为主,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
②、动物种类繁多,多营树栖及攀缘生活。
⑷、生态功能:
①、提供木材及林副产品。
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⑸、主要限制因子:水分、温度,其次是光。
10、草原生态系统:
⑴、分布:干旱地区。
⑵、特点:
①、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简单。
②、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
⑶、生物类群:
①、植物以草本为主,有少量灌木,稀有乔木。
②、动物多具挖洞或快速奔跑行为。
③、两栖动物、水生动物极其罕见。
⑷、生态功能:防风固沙,是畜牧业基地。
⑸、主要限制因子:水,其次是温度、光。
11、海洋生态系统:
⑴、特点:物种繁多,数量庞大。
⑵、生物类群:
①、浮游植物为植物的主要类型。
②、浅海区有大型藻类,分布在200米水深以上,能进行光和作用。
③、浮游动物为动物的主要类型。
⑶、生态功能:提供海产品,调节气候。
⑷、主要限制因子:光、温度、盐度。
12、湿地生态系统:
⑴、分布:《关于特别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定义:沼泽地、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林以及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水域。
⑵、生物类群:多种多样。
⑶、生态功能:是生活、工业水源,养育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巨大的蓄水库,能调节气候,净化污染物。
⑷、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合理开发利用。
13、农田生态系统:
⑴、特点:
①、动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单一。
②、农作物是主要生物成员。
③、人的作用占突出地位。
⑵、生物类群:农作物为主,也有昆虫、鸟类等。
⑶、生态功能:人类粮食及农副产品的主要来源。
⑷、退化因素:人的作用消失。
14、城市生态系统:
⑴、特点:
①、人起支配作用,高度开放,调节能力弱。
②、对周围生态系统具有高度依赖性。
③、对其他生态系统干扰强烈。
⑵、生物类群:主要是人,生产者微弱。
⑶、结构: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
⑷、保护:强化生态规划,改进生产工艺和管理体制,大力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