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教学总结5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教学总结5篇总结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教学总结范文5篇,期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教学总结范文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酸碱指导剂及其变色情形。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及酸的通性。
(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2.进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进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摸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运用酸碱指导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浓硫酸的腐蚀性。
3.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酸碱指导剂的变色情形。
2.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工具【教具准备】白醋、苹果汁、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试管(若干)、牵牛花、万寿菊、蝴蝶兰花、玫瑰、月季、紫甘蓝、硫酸、玻璃棒等。
教学进程【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你听说过、接触过酸和碱吗?【交换回答】接触过的酸有:碳酸、醋酸、盐酸、硫酸;碱有:氨水、石灰水、烧碱。
【提出问题】用什么较简单的方法区分酸和碱呢?【展现交换】请同学们做教材P50实验10-1,交换实验结果。
【浏览记忆】请同学们浏览并知道教材P51内容,归纳什么叫指导剂?指导剂遇酸和碱溶液变色有什么规律?【浏览回答】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请同学讨论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这4种物质中,哪些多是酸溶液,哪些多是碱溶液。
【交换回答】白醋,盐酸是酸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是碱溶液。
【归纳总结】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取少量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若溶液呈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过渡】酸碱指导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共7篇)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共7篇〕第1篇: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上册)一学期光阴又即将过去.回首这一学期,我担任的九年级11、13、14三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在学校的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工作,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有许多缺乏的方面,为了更能进步自己的教学程度,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经历,现将本学期的工作作如下总结:一、认真钻研新课标教学大纲,钻研化学教材。
继续钻研新课标教学大纲,钻研化学教材。
本年度我们是第二年使用新教材,对新教材理念尚未完全理解透彻,因此,在教学中,本人继续研究新课程的特点,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并把新的教学理念用于课堂中,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使学生适应新教材、新题型、新理念,积极进展实验探究。
二、在教学中德育工作常抓不懈。
本学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把学生的思想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懈,首先狠抓学风,在各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务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
与此同时,为了进步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三、重抓根底知识,进展单元和期末复习抓根底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在教学中力求每个专题过关,在复习过程中每种题型会怎样解答。
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根底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才能不同,老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不同程度的学生进展复习指导,尽量降低后进生的复习难度。
那种为了进步教学成绩,强行要求每一个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做法,必然造成局部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局部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抓根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根本技能。
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响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
四、积极进展实验教学,进步学生实验操作才能。
积极进展老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教学,实验课前老师积极准备,尽可能使每一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进展观察和获得知识的乐趣,实在进步学生的实验探究才能。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上册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 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半金属元素;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变化与反应:
-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
3. 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 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与应用:金属与酸、金属与水的反应;
- 酸和碱的性质与溶液的酸碱指示剂;
- 盐的性质与用途;
- 燃烧与火灾的防治。
4. 常见化学实验与实验室器皿:
- 常用实验仪器:量筒、烧杯、试管、漏斗等;
- 常用实验操作:称量、过滤、蒸发、加热等。
5. 常见物质与生活、环境及人体的关系:
- 空气和水的污染与环境保护;
- 垃圾的分类与处理;
- 常见物质对人体的影响,如毒物、营养物质等。
这只是初三化学上册中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总结,具体内容还需根据教材进行学习和复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考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烧杯酒精灯漏斗滴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组成: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及杂质(0.03%)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药品:红磷(2)步骤:①检查气密性;②集气瓶中加少量水;③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塞紧塞子。
(3)实验关键:红磷必须过量;装置必须密封;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
3、氧气(1)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①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制取氧气:制取方法:②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排水法:③装置:固固加热型(高锰酸钾制氧气、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固液不加热型(过氧化氢制氧气)△④验满:利用排水法:水面有大量气泡说明已收集满:利用向上排气法:带火星木条放在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1、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 水电解实验:化学反应: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体积比 2 :1 质量比:1 :8“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过滤、吸附、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优秀5篇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优秀5篇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篇一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溶液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2、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溶质可以有多种,溶剂只能有一种。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①液态的为溶剂,固态或气态的为溶质;②都为液态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③有水时,水一定是溶剂,其它的为溶质;④不知道量的多少时可以根据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前面的为溶质,后面的为溶剂。
3、乳浊液: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4、乳化: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本来不能混合到一起的两种液体能够混到一起的现象称为乳化现象,具有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乳化剂。
5、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6、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继续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液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7、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① 溶解的过程:a、扩散吸热;b、水合放热;两个过程共同决定溶解时是吸热还是放热;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③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9年级上册化学教学工作总结5篇
9年级上册化学教学工作总结5篇总结所要反映的是全局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全貌,所以在内容安排上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全局工作不能遗漏哪个方面,单项工作不能遗漏哪个环节,否则就会影响工作总结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接下来是关于9年级上册化学教学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9年级上册化学教学工作总结1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四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
通过一学期来的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教育教学,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重视双基教学,夯实学生基础,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
重视双基教学,夯实学生基础,让学生从基础着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学期的化学课教学,使学生能掌握本学期化学课本的知识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
化学知识靠日积月累,化学素质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要靠不断的渗透与熏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经常地灌输化学的学习方法、分析方法、渗透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和技巧。
化学教学中,要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不断进行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在不知不觉地自觉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学习和分析方法,去理解知识,分析许多实际问题。
如有关环保问题、生态问题、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等,同学们都能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
二、激发兴趣,树立信心九年级化学是启蒙课程,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的培养尤为重要,在第一节课,我首先出示一块手帕,让大家猜想:用火点燃后会是什么样子?同学们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烧坏了,我微笑着没有说话,把一块手帕在酒精灯上点燃,熊熊大火持续了1分钟左右,火灭了,手帕完好无损,同学们惊呆了。
紧接着,我又变了几个小魔术:魔棒点灯、藏猫咪、清水变牛奶等,同学们强烈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_,我将他们带入化学的王国。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分类1. 纯物质与混合物纯物质是由同种元素或者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类。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2. 物质的三态物质存在的三种基本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分子之间靠近有序排列,液态分子之间稍松散,气态分子之间距离较远。
3. 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电解性质,可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根据物质的溶解性质,可将物质分为溶解性物质和不溶解性物质。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一种系统地排列化学元素的表格。
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并按照电子结构的规律分组。
三、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
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用化学符号表示状态。
2.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四、离子与离子的组合1. 离子的形成当某种物质中的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就形成了对应的离子。
2. 离子的组合根据离子的电荷和大小,离子可以以不同比例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
五、酸、碱和盐1. 酸酸是一类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具有酸味、酸性导电和酸蚀性等特征。
2. 碱碱是一类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具有苦味、碱性导电和腐蚀性等特征。
3. 盐盐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离子化合物,具有解决在水中导电、晶体呈透明结晶等特征。
六、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规则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判别元素氧化态的变化来确定。
七、酸碱中和反应1. 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酸碱中和反应是指在适当的条件下,将酸与碱按化学计量比例混合时,产生中和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2.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可通过颜色变化指示酸碱溶液的酸碱性。
九年级上化学知识点总结(推荐15篇)
九年级上化学知识点总结第1篇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8、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9、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10、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九年级上化学知识点总结第2篇1、“观”即观察,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反应前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产生的各种现象;反应中观察反应条件及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反应后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最后针对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科学结论,观察后要用最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
2、“动”“动”即积极动手实验。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
做实验前一定要了解,最后认真分析,分析实验结果和结论。
3、“记”化学在同学们脑中;“记’即记忆。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篇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2)测容器--量筒(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3)称量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
(4)加热器皿--酒精灯。
(5)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6.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篇二:第二单元:空气】1.组成:N278%、0221%>稀有气体0.94%、CO20.03%,其它气体与杂质0.03%。
2.空气中氧气的测定原理:压强差(1)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红磷。
(2)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操作要求: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3)现象: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打开弹簧夹后,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4)结论: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镁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镁会与N2、CO2反应。
③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3.氧气的性质和制备(1)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铁在氧气中燃烧烧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的目的:吸收SO2,防止其污染空气。
(2)氧气的制备: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氧气原理a.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
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5篇
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5篇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体会或情形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觅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控并运用这些规律,接下来给大家带来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期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1本学期我担负九年级三个班的化学教学,兼理化生组的备课组长,通过一学期的认真努力、扎实苦干,各方面获得较好成绩。
一、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本学期我以活化、优化、个性化为导向,联系学生实际情形,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抓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获取知识的进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运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进程中的相互学习、研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并感悟化学的科学魅力与价值。
二、主持教学研究工作,成绩显著本学期担负初三化学备课组长工作,我以身作则带领全组教师认真展开教学研究,制作优秀课件,资源共享,共同讨论了多个教研专题,按学校要求完成了一系列教研工作,成绩显著。
三、教学中的学科渗透根据初三化学的学科特点,我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环保理念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根源及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四、培优辅差工作成绩明显针对我校学生基础较差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面向全部学生,让大多数学生能听懂、会做课堂练习,同时又因材施教,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指导他们把知识向纵、横方向发展,对原有知识基础一样、学习信心较弱的落后生,重点指导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并充分利用晚自修时间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鼓励落后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优秀生的探索精神,获得良好成效。
五、展开活跃的爱好小组开学伊始,各班挑选出3—5名同学组成化学爱好小组,每周按计划展开一次成心义的化学实验活动,这大大调动了学生对化学的求索爱好,开辟了学生的化学视野,活跃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并组织走出校门调查自来水的生产进程,收集、探究金属与金属矿物,探讨本地的燃料与燃烧情形,使学生联系实际更好地掌控化学的研究方法。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0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金属: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贝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oh-no3-c-硫酸根磷酸根铵根s-p-nh4+2、化合价口诀(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铜汞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四价碳;三、许多元素有变价,四、条件相同价相同。
(2)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用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3)娴熟口诀常用元素的常用的化合价+1价k+、na+、h+、ag+、nh4++2价ca2+、ba2+、mg2+、zn2+、cu2+、+3价fe3+,al3+hg2+、亚fe2+-1价cl-、oh-、no3-3.必须记诵的制备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实验室制备氧气二:(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4)实验室制法co2:2kmn04===k2mn04+mn02+02个2h===2h20+02个2kc===2kcl+个caco3+2hcl==cac12+h20+c02个zn+h2s04==zns04+h2个(5)实验室制备氢气:(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0===2h2十+02个(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04==fes04+cu(8)炼铁原理:3c0+fe===2fe+3c02(9)生灰水[ca(oh)2]的制备方法:cao+h20==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cao+c02个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至弱: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按5个一句顺序诵读)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用物质的颜色、状态1、白色固体:mgo、p、cao、naoh、ca(oh)2、kcl03、kcl、na2c03、nacl、浓硫酸cus0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除了存有颜色的液态,其他液态通常为白色。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精选5篇)
Never underestimate your power to change yourself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精选5篇)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1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二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
回顾这一学期,本人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我在教学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我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化学课程标准。
本学期已完成了第一章至第七章以及实验部分的资料,期末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
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
无论是教师的编写提纲,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
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此刻总结如下:一、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1、课前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明白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计算题的教学外,其余的课程我都利用了多媒体教学。
③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多参考别人的教案,习题等。
2、组织好课堂教学。
①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持续相对较好的注意力。
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作业。
3、课后做好辅导工作。
用心利用自修的时间辅导学生。
二、用心参与教研活动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在教学交流方面,我们用心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有计划地对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验教材的学习,了解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特点。
九年级上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上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高锰酸钾(KMnO4)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注意:不能反过来说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因为多个氢原子和多个氧原子才能构成一个水分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篇一】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燃烧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一、燃烧1、概念:可燃物与一氧化碳发生的一种含氧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如右图所示: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二氯甲烷燃烧,说明了冷却需要温度熔融达到着火点;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之中中。
3、燃烧与缓慢氨的比较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考点一)1、燃烧的条件客观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为的失火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善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三、爆炸(考点二)①可能是化学变化(火药爆炸)也显然是物理变化(车胎爆炸)②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燃烧内急速冷却,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③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氧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在都要检验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的危险④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上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触到明火,就有爆炸事件的危险⑤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常见灭火的方法(考点三)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②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③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④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⑤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散播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它:A、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石灰石硫磺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课题2燃料和热量考点一、化石燃料①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②是古代生物遗骸变动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③属于不可核能④合理开采,综合利用,节约使用1、煤①称为“工业的粮食”②组成:主要含碳元素,还含少量的氢、氮、氧、硫等元素③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发生化学变化,得到焦炭(冶炼金属)、煤焦油(化工原料)、煤气(主要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用作燃料;煤气泄漏,会使人中毒,有可能发生爆炸)④煤燃烧会产生SO2、NO2等,会形成酸雨2、石油①称为“工业的血液”②从油井开采出来的石油叫原油,它不是产品③组成:主要含碳、氢元素④炼制原理:利用石油各异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蒸馏而使之分离(此分离过程是物理变化)3、天然气(1)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重有机物,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5篇
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5篇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1本期我继续担任九年级(6)、(7)班的化学教学工作。
通过一学期来的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教育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从上学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从考试情况来看:优等生占8%,学习发展生占30%。
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中等生所占比例不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
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针对学生以上特点,本人在分类复习时重点把学生的基础知识抓好抓牢。
二、成绩经验(一)、扎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1、认真钻研教材,中考考试说明,对教材,考试说明中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但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完成一个任务的学习花的时间较多致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无法完成。
(二)、搞好培优转差工作对于部分偏科的学生引导他们不断强化,突破重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提升兴趣。
我还和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把握偏科学生学习情况,为他们出谋划策,排解困难,并利用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开开“小灶”。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考入重点高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尊重他们的人格,以表扬为主,和他们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以达到喜欢老师并喜欢学习你所代课程,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9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优秀9篇)
9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优秀9篇)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篇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金属: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OH-NO3-CO32-硫酸根磷酸根铵根SO42-PO43-NH4+2、化合价口诀(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铜汞一二铁二三;六硫四价碳;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3)熟练默写常见元素的常用的化合价+1价K+、Na+、H+、Ag+、NH4++2价Ca2+、Ba2+、Mg2+、Zn2+、Cu2+、Hg2+、亚Fe2++3价Fe3+,Al3+-1价Cl-、OH-、NO3-3、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2H2O+O2↑(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2KCl+3O2↑(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2H2↑+O2↑(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8)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2(9)生灰水[Ca(OH)2]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CaO+CO2↑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篇二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九年级上册化学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总结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变化的自然科学。
在九年级上册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和概念,下面我将对这些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首先,我们学习了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化学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
成的纯净物质,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我们还学习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规律,了解了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其次,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
的物质的过程。
我们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了解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接着,我们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制备。
我们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
和条件,学习了盐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常见的盐类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此外,我们学习了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制备。
我们了解了金属
元素的性质和反应特点,学习了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金属盐类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我们还学习了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最后,我们学习了化学能量和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
我们了解了化学能量
的转化和利用,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
通过九年级上册的化学学习,我们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努力,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学年度秋季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本学期已完成了第一单元至第七单元以及实验部分的内容,期末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
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
无论是教师的编写提纲,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
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
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
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
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
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
为了使学生学好元
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
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
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在教学中尽量上好每一节化学实验课。
本人教学中,课前准备十分周密,演示实验现象十分明显,效果良好,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师应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
思维。
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
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
我还严格要求学生,具体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以上是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工作中也有疏漏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努力,力求更上一层楼。
张翼
20XX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