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
《职业教育心理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出版社)
本章学习提要第一节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现象的结构心理过程个 性心理现象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感 觉知 觉记 忆思 维想 象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能力性格气质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教育心理学(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学生与教师、教学媒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相互作用获得知识信息,形成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造教学环境,使用教学媒体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
个体对活动过程的监控与调节,以及对活动效果和价值的评估。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教学内容学习与教学的要素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一)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职业教育情景中学与教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教学环境教学媒体教学内容学习与教学的要素•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学生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行为表现,然后根据感知的结果来推断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
1、根据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分为:(1)参与式观察(2)非参与式观察2、根据取样方式可分为:(1)时间取样观察(2)事件取样观察1、优点:比较客观简便易行2、局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不好确定研究者通常比较被动•实验法是指在严格控制无关变量的条件下,有计划、有组织地操作自变量,根据观察、测定、记录与此相伴随的现象或行为(因变量),以确定实验条件与现象或行为的因果关系。
•实验法就是操作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记录因变量以寻找因果关系。
•有控制的观察1、优点:具有可控性可重复验证能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2、(实验室实验)局限:生态效度较难保证,结果的可推广性较差调查法是就某些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他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工作分析()就是把一种完整的工作分解为一个个重要的活动项目和工作要求项目。
也就是在多种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把一种工作的特点、活动项目及其内容、使用的工具与设备、工作环境、操作标准和从业要求等要素,准确而又较为详尽地描述出来。
关键事件技术()工作研究的输出模式:工作研究的任务是考察职业特性,主要是着眼于工作行为所应达到的结果(即输出),以便确定从业者应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或能力,并作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目标与内容。
这种策略以工作(的功能、任务和结果)为中心,而不是以从业者为中心,来考察职业素质与教育,被称为输出模式。
工作研究的输入模式:即考察职业劳动中究竟使用了哪些知识或技能,也就是要确定究竟要向个人输入什么样的知识或技能才能,才能保证他胜任这种职业劳动。
这是以人(及其所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为中心,来评价、选择和培养从业者。
练习律即通过大量的练习或实践来获得动作技能,这是在量方面对动作学习的要求。
它要求多次进行示范,让学习者模仿,多次发出运动指令,让学习者执行,也就是把刺激与反应作多次联接。
没有练习或实践就不可能有技能。
强化律即根据学习者动作反应的结果,对他施加某种力量,以便增强合乎要求的动作,削弱不合要求的动作。
外部强化是别人对学习者施加的强化替代强化则是通过强化一个学习者,而间接地强化其他学习者自我强化则是,学习者已经认可了某种学习目标和操作标准,或者自己建立了某种学习目标和操作标准。
在学习过程中,他就把学习结果对照这种目标与标准,如果达到了,他就作自我肯定,从而增强了继续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如果没达到,他就作自我否定,就会放弃自以为不合理的做法,寻求其他做法。
反馈律即通过让学习者知道动作学习的结果,来提高动作学习效果,这是对动作学习的质的要求。
知觉痕迹是对动作反应的暂时感知和短暂记忆,是在练习中获得的,是动作反应正确与否的一种即时的内部反馈系统,用来追踪和记录动作反应情况。
它所反馈的信息非常精细,包括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方面。
(四)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多选+判断)
(四)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多选+判断)职业学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是()。
*A、适应问题(正确答案)B、学习问题(正确答案)C、人际交往问题(正确答案)D、就业问题(正确答案)58、以下属于求职前期心理准备的是()。
*A、储备知识与技能B、调整心态并正确对待挫折(正确答案)C、正视现实,客观认识自我(正确答案)D、就业信息的收集与筛选59、职业学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是()。
*A、学习问题B、神经症(正确答案)C、心境障碍(正确答案)D、应激相关障碍(正确答案)60、以下哪些是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A、较强的独立性(正确答案)B、兴趣定向较早(正确答案)C、情感成熟较快(正确答案)D、自我效能感低(正确答案)61、以下属于教师心理素质的是()。
*A、知识素养(正确答案)B、道德情操(正确答案)C、社会成熟水平(正确答案)D、职业态度62、以下哪些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A、心理健康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正确答案)B、心理健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正确答案)C、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答案)D、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正确答案)63、以下哪些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A、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正确答案)B、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正确答案)C、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正确答案)D、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正确答案)64、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体现在()。
*A、心理健康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正确答案)B、心理健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正确答案)C、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答案)D、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正确答案)65、态度的成分包括()。
*A、认知(正确答案)B、情感(正确答案)C、行为倾向(正确答案)D、行为66、下列关于职业学校学生情绪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职业教育心理学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研究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揭示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更好的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深化改革服务。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观察被试的外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2、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3、调查法是以提出问题的形式搜索被试各种有关资料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
4、测验法是通过运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
5、特殊方法:工作分析职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一、具备一般职业素质。
1、具有现代观念。
2、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3、拥有一技之长。
4、丰富的工作经验。
5、良好的协作精神。
6、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积累相关的工作知识。
1、社会文化的积累。
2、工作环境。
3、个人经历。
三、培养关键能力1、职业行为能力。
2、交往合作能力。
3、方法能力。
4、心理承受能力。
5、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
中等职校学生总体心理特点:1、较强的独立性。
2、兴趣定向较早。
3、情感成熟较快。
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1、一年级:未脱离中考结果的影响;对学校生活未能完全适应;独立意识进一步增强。
2、二年级:心理断乳期的矛盾表现突出;进入职校生活适应期;竞争心理与无所谓心理并存。
3、三年级:面临毕业的困扰;自我要求放松;自我成熟感增强;喜悦与离愁掺杂。
智力理论: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
智力分维G因素(一般因素)和S因素(特殊因素)。
2、碧斯顿的群因素说。
计算能力,词的流畅性,记忆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知觉速度。
3、阜南的等级层次论。
4、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5、卡特尔的流通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6、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7、PASS模型。
非智力因素的功能:1、始动功能。
原始的诱因转化为一种心理需求,当这种需求与一定目标结合时,就产生为达到目标而努力行动的动机,激励人们积极行动。
27077职业教育与心理学 - 《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大纲
高纲1129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7077职业教育与心理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本课程使用教材为:《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崔景贵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职业教育学》,马建富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部分: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第一章绪论1.学习目的:通过学习,了解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发展的基本问题和对策;理解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和范畴,理解职业教育心理学与教师专业化的关系;初步掌握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原则和方法。
2.学习内容: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与教师专业化;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3.学习要求:识记以下名词:心理学、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师专业化、专家型教师、教学观摩、微型教学、教学反思、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职业教育经验总结法;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理解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理解职业教育心理学与教师专业化的关系,初步掌握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原则和方法。
4.学习重点: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与教师专业化和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职业教育1.学习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了解教育、学习和发展三者的关系;理解心理发展的基本内涵,建构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发展与职业教育的相互依存关系;树立科学的职校生心理发展观。
2.学习内容: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与职业教育的相互依存;树立科学的职校生心理发展观。
3.学习要求:识记以下名词: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建构主义、认知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辨证发展观;了解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遗传、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实践活动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了解教育、学习和发展三者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心理发展的基本内涵,建构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发展与职业教育的相互依存关系;树立科学的职校生心理发展观。
职业教育心理学学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教育心理学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B. 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C. 职业教育中个体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D. 职业教育的就业指导答案:C2.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什么?A. 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信心B. 个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C. 个体对他人的信任感D. 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感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学习动机B. 学习风格C. 职业技能D. 学习焦虑答案:C4. 职业教育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A. 明确学习目标B. 提供及时反馈C. 增加学习难度D. 设置合理奖励答案:C5.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A. 学习环境B. 学习材料C. 学习者的态度D. 学习者的性别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职业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答:职业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调整教学方法和环境,减少学生的焦虑和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 描述职业教育中“认知风格”的概念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答: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处理信息时所偏好的方式。
它影响个体如何接收、组织和记忆信息。
在职业教育中,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有助于教师采用更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8. 解释“职业适应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其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答:职业适应性是指个体在职业环境中适应变化、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性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满意度和职业稳定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职业教育心理学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答:职业教育心理学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帮助学生做出更合理的职业选择;其次,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再次,通过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目标;最后,通过研究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
职业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职业教育心理学概述职业教育心理学是职业教育情景中教师与学生及其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构造主义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复合体”,它致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识现象的“元素”设想心理元素结合的方式。
代表人物为冯特。
机能主义机能主义学派的创立者为詹姆斯。
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意识,心理学是对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意识状态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是思想流、意识流和主观生活流,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基本元素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容易破坏心理的整体。
相反,意识作为一个整体起作用,其目的在于使有机体适应其环境。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
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行为主义认为,具体的行为反应取决于具体的刺激强度,因此,他们把"S- -R" (刺激一反应)作为解释人的一切行为的公式。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他觉得意识就像一条生命的泉水,源源不断融入到我们的心中,所以他创造了一个概念叫意识流。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
其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需求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4)尊重需要;尊重别人和自尊自重(5)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格理论的核心。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及其生物学基础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意志心理的实质心理的实质: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里的源泉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四、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第三章心理发展与职业教育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心理活动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职业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职业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职业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方面的内容?A. 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B. 职业教育的学科体系C. 职业教育中个体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方法D. 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答案:C2.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职业教育中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A. 技能熟练性B. 职业适应性C. 知识系统性D. 职业目标明确性答案:C3. 在职业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心理辅导的目标?A. 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B.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C. 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D. 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答案:C4. 职业教育心理学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A. 只关注学生的技能训练B. 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C. 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职业需求D. 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答案:C5.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职业指导的内容?A. 职业规划B. 职业选择C. 职业能力培养D. 职业资格认证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答案: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职业教育中个体的心理特点、需求和行为模式的研究,为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和职业指导提供心理学依据,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
2. 描述职业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包括: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能力,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职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目标;通过心理测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建议。
三、论述题1. 论述职业教育心理学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职业教育心理学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研究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和职业选择;其次,通过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职业适应性,促进其职业成长;再次,通过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实现职业目标;最后,通过心理测评和反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建议,帮助其实现职业成功。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而职业教育学心理学作为研究职业教育过程中心理学问题的学科,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是研究职业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心理学问题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为职业教育的实施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涵盖广泛。
首先是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
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自我认同等都在发生变化。
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更好地指导他们的职业选择和发展。
其次是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
学习动机是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推动力,而职业教育的学习动机与一般教育有所不同。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还研究了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学习策略问题。
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方法,对于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从而指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的应用价值不言而喻。
首先,它可以为职业教育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学生心理发展、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还可以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通过对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关于职业教育政策的建议,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进。
职业教育心理学
职业教育心理学1.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 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以学校情景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 2.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一门应用科学3. 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职业院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一门应用科学4. 研究对象:职业教育教学情境、职业教育教学情境中的互动系统、职业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5. 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教育性、整体性、理论联系实际①客观性原则。
指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准确的反应事物的实质。
要杜绝主观臆断,防止想当然地做出结论。
②教育性原则。
研究者所选择的研究手段、方法、措施及内容都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有教育意义。
③整体性原则。
要求研究者在课题设计、材料分析、观点确立中,从全面、发展、联系的角度出发,防止片面、静止、孤立地分析问题。
6. 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①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
②调查法。
调查法的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如通过谈话要求学生本人做口头回答;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平时在家中的情况;通过查阅资料(如班级鉴定、教师评语、学生的作业等)进行分析。
常见的调查方式有问卷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等。
③实验法。
实验法释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④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是对少数人或个别人进行深入细微的研究,从中寻求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⑤教育经验总结法。
教育经验总结就是教育工作者根据平时自己工作实践的经验,通过分析综合作出总结,使它们上升到教育理论的程度。
7.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8. 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就是感受性感觉阈限:持续一定时间,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量,就是感受阈限二者关系:一般来说,感觉阈限越小,感受性越高,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例关系(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阈限绝对感受性: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绝对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二者关系: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3)、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受阈限差别感受性:刚刚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差别感觉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二者关系:差别感受性越高的人,引起差别感觉所需要的刺激差别越小,即差别感觉阈限越低,二者成反比例关系9. 感觉的现象及应用(1)、感觉的后像―正后象,看烟火时产生、负后象电影运用了感觉后像(2)、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3)、感觉对比(3)、感觉的空间积累与空间融合10.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各个属性的整体反映11. 社会知觉的四种偏差:(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指像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特点:先入为主(2)、近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特点:最近信息(3)、晕轮效应:当对一个人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特点:以点概面(4)、刻板印象(定势):人们对某一类人或某个社会群体所具有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印象,也叫定势――特点:固定看法 12. 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理解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 13.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1)、有联系又有区别(2)、区别从反映对象属性来看感觉反映某一事物个体属性知觉反映某一事物整体属性(3)、从生理机制来看感觉反映单一分析器活动结果知觉反映多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4)、联系:感觉是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发展14. 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15. 种类: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16.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17.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18. 种类:(1)、就内容来说,分为:语词逻辑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2)、根据人脑对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3)、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分为:内隐记忆、外显记忆(4)、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分为: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 19. 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和遗忘、再现20. 遗忘: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重现,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或重现的现象21. 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遗忘的较快,经过一定时间间隔后,遗忘逐渐缓慢下来,进程是先快后慢 22.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23. 后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24.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25. 想象: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26. 种类:无意想象、有意想象27.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动机(2)、问题的特征(3)、定势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4)、原型启发会促进问题的解决(5)、功能固着(6)、迁移影响(7)、情绪状态(8)、情绪状态(9)、个体特征28.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29.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简言之: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学习行为的一种内在推动力)30. 学习动机的作用:引发作用(激活作用)、导向、维持、调控31. 学习动机的理论:强化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成就动机理论、自我实现理论(需要层次理论)32. 强化理论: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结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的可能性。
职业教育心理学专题pdf
职业教育心理学专题pdf职业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专门研究在职业教育情境中,如何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理论来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学习和教学。
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应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职业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还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以及如何通过心理学原理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职业教育心理学的主要概念1.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力量。
职业教育心理学者认为,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2.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指个体如何获取、处理、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过程。
在职业教育中,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3. 社会情感学习:社会情感学习强调学生的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培养。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满意度。
三、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应用1. 个性化教学:通过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教师可以实施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2. 评估与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来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反馈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策略。
3. 职业指导:职业教育心理学者认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四、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心理学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关注如何利用新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及如何更好地将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相结合。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多,对多元文化和国际化视野的关注也将成为职业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五、结论职业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学科。
职业教育心理学
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心理学是学习应用心理学知识来解决职业发展和选择问题的学科,也是研究人们如何通过职业发展来实现自我实现的学科。
近些年来,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其研究成果得到了不少重要的使用。
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对职业发展阶段的研究、职业选择的研究和职业发展的研究。
职业发展阶段的研究旨在探索人的职业发展的规律、过程,以及发展的关键因素;职业选择的研究旨在探索如何阐明职业决策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做出正确的有效的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的研究旨在探索职业发展的循环模式和行为规律,并通过深入研究了解如何促进职业发展。
首先,职业教育心理学家在研究不同背景下职业发展的过程方面给出了重要的分析视角。
职业发展过程因个体、家庭和社会等多元素而异,而职业教育心理学家给出的分析框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职业发展的社会景观及其无形的规律。
其次,职业教育心理学提供的重要的指导性原则可以帮助人们在职业选择上更快、更有效地找到自己的方向。
例如,资质把握、自我认知、兴趣发展等,这些概念也可以作为指导性原则,指导人们做出正确职业选择。
此外,职业教育心理学还可以帮助人们通过个体心理学的客观观点来分析和处理职业发展的复杂情况。
只有通过心理学模型和维度来分析个体的价值取向、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等维度,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的职业发展问题。
最后,职业教育心理学还可以帮助学者了解如何有效地采取组织措施,增强组织中青年员工的职业发展力。
通过建立有利于职业发展的组织文化、鼓励职业发展的绩效考核和完善职业规划体系等,职业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重要的组织指导,从而有效地促进组织中青年员工的职业发展。
总之,职业教育心理学在学习应用心理学知识的职业发展和选择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学科。
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可以帮助个体高效、准确地做出职业选择,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提供职业发展的组织环境。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库及答案1.下列因素中,哪种因素引起的行为的持久变化属于学习。
( )A.有机体的成熟【正确答案】B.适应与创伤C.疲劳D.个体的经验2.皮亚杰认为,小学生的思维属于( )A.前运算阶段【正确答案】B.感知运动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3.在心理学上,鉴定一个人的性格可以采用( )A.卡特尔量表【正确答案】B.韦克斯勒量表C.比奈量表D.瑟斯顿量表4.斯金纳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A.认知目的说【正确答案】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5.一般来说,学习一篇文章之后,对这篇文章的记忆效果( )A.中间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正确答案】B.开头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C.头尾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D.结尾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6.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你认为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即学习“怎么做”的一些知识,是属于( )A.认知策略【正确答案】B.智力技能C.言语信息D.态度7.研究认为,为了提高复习的效果,第二次复习的时间应安排在()。
A.下课前【正确答案】B.学习当天的晚些时候或学习结束后的第二天C.一个星期后D.一个月后8. 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A.斯金纳【正确答案】B.霍尔C.桑代克D.加涅9.场独立与场依存概念的提出者是()A.卡特尔【正确答案】B.威特金C.吉尔福特D.奥苏贝尔10. 在班杜拉看来,决定道德行为的是( )A.年龄和教育【正确答案】B.情境和教育C.教育D.环境、榜样和强化11.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呈( )A.线性关系【正确答案】B.U型关系C.V型关系D.倒U型关系12. 学习了“角”这一概念后,再学习“锐角”的概念,这是一种( )A.派生类属学习【正确答案】B.关系类属学习C.总括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13. 一个学生特别擅长绘画,这说明他/她具有很好的( ) A.一般能力【正确答案】B.特殊能力C.认识能力D.实践能力14.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A.个性心理【正确答案】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性15. 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蓝色看起来觉得清凉的感觉的( )现象A 适应【正确答案】B 后像C 对比D 联觉16、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场依存型【正确答案】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17、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而是通过他自己的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而生成建构的,这种学习理论是( )A联结学习论【正确答案】B认知学习论C信息加工学习论D建构主义学习论18、在间隔式的强化程式中,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这属于( )A定时距式【正确答案】B变时距式C定比率式D变比率式19、小叶常常跟玩具、小草说话,她认为所有的物体都是有生命的。
第一章职业教育心理学概述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意义
一、心理学的历史沿革
结构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由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魏特海默、和苛勒 所创立。较行为主义稍早一年 格式塔(Gestal)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 他们主张人的心理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 质与意义 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第一章 职业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定义为“是一门研究学校 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 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 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 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 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意义
二、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的 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亦称“心理科学”。 心理学学科性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般把心理 学称为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 心理学不仅是一门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科学,也 是一门认识与调控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科学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机能主义主张研究意识和“意识流” 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机能 或目的是什么?” 意识的作用就是使个体适应环境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意义
一、心理学的历史沿革
结构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1913年 创立 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能够客观观察与测量 的外显行为而不是意识经验。行为不是由遗 传决定,而是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经被动 学习以后的结果 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 研究只限于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
职业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职业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B. 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C. 职业教育中的学生心理D. 职业教育的就业指导2.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学生的职业兴趣B. 学生的职业能力C. 学生的道德教育D. 学生的职业适应性3.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职业选择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最密切?A. 家庭背景B. 社会需求C. 个人兴趣D. 学校环境4.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将职业兴趣分为几类?A. 3类B. 4类C. 6类D. 8类5. 根据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以下哪项不是他提出的职业兴趣类型?A. 现实型B. 研究型C. 艺术型D. 社交型6.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因素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影响最大?A. 智商B. 情商C. 技能D. 学历7.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职业适应性是指什么?A. 学生对职业的喜好程度B. 学生对职业的适应能力C. 学生对职业的了解程度D. 学生对职业的期望值8.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学生职业选择的心理因素?A. 自我效能感B. 职业价值观C. 职业期望D. 家庭经济状况9.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是提高学生职业适应性的途径?A. 增加课程难度B. 提供职业咨询C. 减少实践机会D. 限制职业选择10.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职业指导的目标?A.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B.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世界C. 帮助学生做出职业选择D. 强制学生选择特定职业答案:1-5 C C C C D6-10 B B B D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职业教育心理学在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答:职业教育心理学在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为职业选择提供依据;其次,指导学生了解职业世界,包括职业的分类、要求、发展前景等,拓宽职业视野;再次,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包括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行为等,提高职业竞争力;最后,提供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和规划,促进职业发展。
职业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参考题
职业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参考题一、问答题1、心理发展有哪些规律?2、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矛盾有哪些?3、什么叫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有哪些规律?4、知识与能力的区别与联系?5、如何有效地培养职校生的职业能力?6、操作技能的形成主要经历哪些阶段?7、熟练的操作技能具有哪些特征?8、如何对职校生操作技能的练习进行指导?9、简述错误操作技能的心理技术有哪些?10、职校生实习的心理过程11、操作技能的练习曲线12、结合课堂心理气氛类型,谈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13、影响职校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因素有哪些?14、谈谈你对课堂互动模式及其构建的理解?15、简要分析职校生心理差异形成的原因?16、了解学生心理差异有哪些途径和方法?17、根据职校生的气质差异,职业教育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18、什么是职业品德?制约职业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19、什么是职业心理测验?它有什么特性?20、如何正确对待职业心理测验的结果?以上题目均为课本中的思考与练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并整理答案。
2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2、如何增强自我效能感?⑴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
要善于给学生提供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⑵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
要注意给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榜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榜样,增强自我效能感。
⑶恰当地运用外部强化。
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以强化,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学会判断自己能力的提高,增强自我效能感。
⑷使学生学会自我强化。
教师要通过示范教导等方式使学生学会确立合适的目标和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目标来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评价。
23、简述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
根据"控制点"和"稳定性”两个维度,维纳指出人们经常把成就行为归因于下述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
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
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学一、选择题1.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依据(C)A.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B.人才结构理论C.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D.社会人才需求和国民经济结构2.专业设置必须具有前瞻性,才能克服因人才培养周期性而导致的教育滞后性,这反映了专业设置的(D)原则。
A.发展性原则B.需要性原则C.统筹性原则D.适度超前原则3.旨在了解学生学习一个课题、一个单元的结果,作为改进后续教学和学习的参考是(B)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预测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4.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是(A)A.癸卯学制B.学徒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5.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培养目标的本质特征是(B)A.职业知识素质B.职业能力的获得C.职业意识的形成D.职业道德6.既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又要加强科学严格的管理,实现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这一原则属于德育原则的(A)原则A.教育与管理相结合B.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C.知行统一D.说服教育7.社会人才需求和国民经济结构是构建职业教育机构体系的(A)依据A.现实B.理论C.内在D.参考8.职业学校专业调整方式不包括(D)A.更新内容B.拓展功能C.推陈出新D.专业规划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被称为美国教育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C),该法以拨款的方式大大促进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A.《技术教育法》B.《巴尔福尔教育法》C.《史密斯——修斯法》D.《魏玛宪法》10.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多部门、多行业通过共同协作而完成的事业体现了职业教育的(A)A.协同化B.全民化C.办学层次高移化D.国际化11.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C)A.社会经济形态及产业结构B.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需要C.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学制、学历D.国家职业分类与职业技能标准1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人是(C)A.卡斯维尔B.坎贝尔C.泰勒D.斯腾豪斯13.求职者在初次就业或转换职业时所出现的失业现象是(D)A.短暂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技术性失业D.摩擦性失业二、名词解释1.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一种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适宜的职业教育活动,使受教育个体的综合职业素质得到和谐发展,成为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教育学一、选择题1.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依据(C)A.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B.人才结构理论C.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D.社会人才需求和国民经济结构2.专业设置必须具有前瞻性,才能克服因人才培养周期性而导致的教育滞后性,这反映了专业设置的(D)原则。
A.发展性原则B.需要性原则C.统筹性原则D.适度超前原则3.旨在了解学生学习一个课题、一个单元的结果,作为改进后续教学和学习的参考是(B)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预测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4.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是(A)A.癸卯学制B.学徒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5.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培养目标的本质特征是(B)A.职业知识素质B.职业能力的获得C.职业意识的形成D.职业道德6.既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又要加强科学严格的管理,实现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这一原则属于德育原则的(A)原则A.教育与管理相结合B.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C.知行统一D.说服教育7.社会人才需求和国民经济结构是构建职业教育机构体系的(A)依据A.现实B.理论C.内在D.参考8.职业学校专业调整方式不包括(D)A.更新内容B.拓展功能C.推陈出新D.专业规划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被称为美国教育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C),该法以拨款的方式大大促进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A.《技术教育法》B.《巴尔福尔教育法》C.《史密斯——修斯法》D.《魏玛宪法》10.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多部门、多行业通过共同协作而完成的事业体现了职业教育的(A)A.协同化B.全民化C.办学层次高移化D.国际化11.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C)A.社会经济形态及产业结构B.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需要C.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学制、学历D.国家职业分类与职业技能标准1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人是(C)A.卡斯维尔B.坎贝尔C.泰勒D.斯腾豪斯13.求职者在初次就业或转换职业时所出现的失业现象是(D)A.短暂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技术性失业D.摩擦性失业二、名词解释1.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一种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适宜的职业教育活动,使受教育个体的综合职业素质得到和谐发展,成为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活动。
2.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也称“经验课程”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为基础,选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的某些活动组成活动单元,以学生经验为中心设计各单元活动作业的课程类型。
3.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指的是职业教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价值追求。
4.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指职业学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
5.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职业教育研究是一种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研究方法,揭示职业教育规律,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活动。
6.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指个体从事某种职业多必须具备的并且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
7.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8.课程开发课程开发产生一个完整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课程分析、课程方案设计、课程内容编辑,课程方案实施,课程评价等步骤。
9.道德认知道德认知是对现实社会道德关系的理论准则、规范的理解和掌握。
10.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教学活动,收集事实信息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三、简答题1.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5个原则)1.适应性原则2.整体性选择3.开放性原则4.发展性选择5.可行性原则2.专业设置的步骤(6个步骤)(一)开展社会调研(二)职业-专业分析(三)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四)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五)教育资源分析(六)专业规划3.职业教育教学基本规律(6点)一般来说,教学的基本规律包括三个,即教与学相互依存的规律,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以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的规律。
(一)职业教育教学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二)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以真实性评价为主4.简述教学方法的类型(5个方法)(一)以语言传授信息为主的方法(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四)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五)以情感熏陶为主的方法5.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4个方面)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指个体从事某种职业多必须具备的,并且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
因此,职业能力的获得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培养目标的本质特征。
职业能力一般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个体自我意识在职业领域的体现,是个体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职业道德6.职业教育特点(5个特点)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大众性、终身性。
7.专业设置的内容(一)确定专业培养的目标与培养规格。
(二)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三)配置图书资料和实验实习设备(四)明确修业年限8.职业学校德育方法有哪些(5种方法)(一)榜样示范法(二)心里辅导法(三)职业指导法职业指导既是德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德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四)行为训练法(五)自我修养法四、论述题1.论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依据学生答案可酌情给分)(8个化)一,课程导向能力化二,课程目标多元化三,课程范围广域化四,课程实施实践化五,课程结构模块化六,课程管理弹性化七,课程评价标准化八,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化1.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1)教学对象的复杂性(2)教学活动的实践性(3)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从以上三点分别进行论述,每一点满分5分,根据大体内容可酌情给分)1.教学对象的复杂性职业学校教学对象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对象年龄、阅历层次的复杂性。
职业学校有青年学生,也有青年从业者,还有工作多年的成年人;二是教学对象学习、心理状况的复杂性。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目的、学习动机以及对所学专业(工种)的认识、情感等有着较大的差异,自然就存在着各种各样影响学习的消极因素,增加了教学的复杂程度。
2.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实践性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展开都以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实际职业能力为标准。
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是引领学生从学习阶段转向社会实践阶段的过渡,是帮助学生将高度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活动、服务于社会的过程。
因此,在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实习、实践的环节与要素,始终占有一定的比例。
这就使得职业学校的教学活动,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还是教学手段的选用,都呈现出鲜明的实践性特征。
3.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获得一种能满足某一职业或工作需要的职业能力,而不是追求理论水平,也不是学历文凭。
因此,其教学内容应该以程序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
程序性知识涉及经验和策略方面的知识,主要回答“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问题。
该类知识也称为过程性知识或操作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涉及事实、概念、规律、原理方面的知识,主要用于说明事物“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等问题。
也就是说,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以未来工作岗位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到使学生掌握一定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2.谈谈你对“双师型”教师含义的理解。
围绕“双师型”的内涵进行答题,答出我国学者对此提出的三种观点(“双证书说”、“双资格说”、“双层次说”)并加以阐述便可得满分。
关于“双师型”教师定义,许多学者众说纷纭,但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三种观点: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工程或技术职称;二是“双证书论”,认为具有工程师、技师等技术职务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即为“双师型”教师;三是“双素质型”或“双能力论”,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
或只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就可认为是“双师型”教师。
第一和第二种观点,对“双师型”教师的定义比较直观、简洁,一目了然,容易评价、判定、操作。
但这种理解,只是停留在字面解释上,简单地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双证”教师或“双职称”教师,即“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如“教师+技师(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等)”。
若依此指导实践,将会给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一是一些职业院校将“双证”持有者首肯为“双师”。
其实,有些教师持有的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与其所讲授的专业根本不对口,如持有会计师证书的教师,讲的是市场营销课。
二是有些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完全是通过书本学习,再通过理论考试获取的,缺乏实践性。
如注册会计师、律师的证书就不一定代表持有者的实践经验和能力,甚至有些技师、工程师也只是通过理论考试来获得。
三是由于职业院校重视教师的“双证”,导致一些老师不择手段地获取另一不中用的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枪手”代考等弄虚作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第三种观点从“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着手,对“双师型”教师概念进行理性的准确解释,它概括了“双师型”教师的本质内涵,适用于所有课程和全体教师。
缺点是内涵的实践性不明确,实践性的外教育心理学延过于宽泛,可操作性不强,若是没有建立一套全面、客观,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必然导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流于形式,停留在口头或“口号”上。
一、填空题1.职业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职业院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一门应用科学”。
2.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称之为教学策略。
3.根据迁移的内容,迁移可以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
4.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一定教材三者的关系,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三者构成一个“互动系统”。
5.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7.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在给高成就动机的学生呈现教学任务时,中等难度的任务是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8.职业院校教师心理素质的结构要素概况为文化心理素质、专业心理素质、人格心理素质、和社会心理素质四个小方面。
9.精加工指对要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例、推理或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
10.阿特金森将个人的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意向和避免失败的意向。
11.学习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2.内驱力是由于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产生的力求恢复稳态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
13.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与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矫治、预防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