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 重点整理
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国际传播
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国际传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国际传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国际传播作为一种强大的影响力和软实力手段,在推动中国的发展、增强国家形象以及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传播,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传播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领域的信息,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和合作。
中国政府通过政治领域的国际传播,传播其理念和共识,提升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
政府间的交流和外交活动,使中国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国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与合作。
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通过参与国际组织的决策制定和规则制定,推动自身利益和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在经济领域,中国通过国际传播宣传和推广其经济发展模式,介绍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成功的发展经验。
跨国公司在国际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制定国际传播策略和提供国际化服务,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扩展和发展提供支持。
此外,对外投资和合作项目的宣传,有利于吸引外资和人才,促进双边贸易和合作。
在文化领域,中国通过国际传播推广和传承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展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和传播。
电影、音乐以及文学等文化产品的国际传播,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此外,文化交流和人文交流活动,增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在科技领域,中国通过国际传播宣传和推广其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实力和成就。
科技成果的国际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吸引国际科技人才和合作伙伴,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
科技交流与合作项目,促进了中国科技人才的国际交流与培养,加强了国际科技界之间的互学互鉴。
总体而言,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国际传播在增强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以及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传播复习资料
1.国际传播的定义广义: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 。
具体而言,即政府、企业、组织、个人进行的跨越国界的信息传递过程。
狭义: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
2.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区别和联系区别:一、研究范围不同:国际传播是国与国之间越过地理的国境线的信息交流过程,文化基本相同的两个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国际传播;文化相同的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处于不同国家时,其交流也是国际传播。
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信息交流过程。
二、学术渊源不同:国际传播起源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跨文化传播起源于文化人类学。
联系:一、研究范围有交叉:跨文化传播要考虑国际关系因素,国际传播也要注意跨文化的因素。
二、二者互相依存:无论是通过大众媒介还是人际交流渠道,跨国的传播通常是一种跨文化传播。
三、二者的研究方向正在靠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跨国公司的增多和发展,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逐渐向组织机构间的跨文化交流,向国与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扩展,从微观向宏观方面发展。
而国际传播的研究也开始从大众传播向人际传播发展,即观察的角度从宏观走向微观。
两者关系日益密切。
3.20世纪60、70年代国际传播的发展研究现代意义上的国际传播,主要是十九世纪电子媒介产生以后。
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传播在美国成为一个研究的学术领域得到承认。
加拿大对国际传播的研究比较多。
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1964年,麦克卢汉出版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提出“地球村”和“信息时代”的概念。
196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传家会议,会上发送的出版物和会后发表的“关于船舶研究国际项目的建议”,被普遍成为国际传播研究的分水岭。
它注意到了“信息自由传播原则”加剧了信息富国和信息穷国之间的不平等。
20世纪70年代,一批在50-60年代摆脱殖民统治的亚非国家(不结盟国家)在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之外,还要求建立国际信息与传播新秩序。
1973年9月在阿尔及尔召开的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提出“关注大众传播领域里的工作”,以“促进不结盟成员国之间的信息的进一步相互交流”。
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
【新时代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一、概述随着我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有着许多新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本文将针对这一话题展开分析,以探讨新时代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内涵和特点1. 文化自信的凸显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在新时代更加注重文化自信的凸显。
我国传媒产品和传播渠道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展现我国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念,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了国际传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2. 多元话语的融合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在新时代不再是单一的传播形式,而是融合了多元的传播方式和媒体评台。
传统媒体、新媒体、社交媒体以及国际社交网络等多种传播渠道相互交织,形成了立体、多元的传播格局。
3. 和平发展理念的践行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在新时代更加注重和平发展理念的践行。
我国始终秉持和平、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通过国际传播宣传国家对外政策,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和共同发展。
4. 制度优势的展示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在新时代将我国的制度优势作为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成功经验被积极宣传和展示,为国际社会了解我国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思考。
5. 全球视野的拓展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在新时代积极拓展了全球视野,增强了对外报道的国际化视角。
我国传媒加大了对国际事务的报道力度,让世界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认识我国。
6. 共生共荣的倡导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在新时代更加倡导共生共荣的理念,强调世界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应当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
通过国际传播,传递我国对全球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和追求。
7. 信息传播的开放与透明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在新时代更加注重信息传播的开放与透明。
我国积极向世界传递我国的政策动向、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增强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认知和理解。
8. 文化输出的创新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在新时代不断创新文化输出模式,注重发挥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制定国际传播技巧
制定国际传播技巧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传播成为企业、组织和个人扩大影响力、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就如何制定有效的国际传播技巧进行探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受众、内容创新、跨文化沟通、多渠道传播、互动与反馈、语言翻译、危机公关和监测与评估。
一、了解受众国际传播的首要任务是深入了解受众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和信息需求。
通过对目标受众的细致研究,可以精准定位传播内容,提高传播效果。
为了更好地了解受众,可以采用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焦点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
二、内容创新在全球化背景下,内容创新是国际传播的核心。
要创造出既能体现本土特色,又能吸引国际受众的内容,需要关注全球趋势,结合本土元素,运用新颖的表达方式。
同时,要注意内容的可读性和易读性,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
三、跨文化沟通在国际传播中,跨文化沟通至关重要。
要充分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
在传播过程中,应注重传递普世价值,以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认同。
此外,可借助当地文化和元素,提高传播内容的贴近性和亲和力。
四、多渠道传播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多渠道传播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趋势。
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如社交媒体、新闻网站、博客等,实现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同时,要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和受众习惯,制定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
五、互动与反馈国际传播不仅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更需要与受众进行互动和反馈。
通过与受众的互动,可以及时了解传播效果,调整传播策略。
同时,积极回应负面反馈,化解危机,维护品牌形象。
六、语言翻译语言翻译是国际传播中的关键环节。
要选择专业的翻译人员或机构,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同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地道性和文化适应性,避免因语言差异造成误解或文化冲突。
对于某些国家和地区,还需注意当地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范。
七、危机公关在国际化背景下,危机公关尤为重要。
要建立完善的危机应对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危机事件。
在危机处理过程中,要保持透明度和一致性,积极与媒体和公众沟通,降低负面影响。
国际传播的原则策略
国际传播的原则策略国际传播的原则策略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地进行国际传播,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和策略。
首先,尊重传播规律是国际传播的基础。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结构和传播环境,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些差异,遵循当地的传播规律,以更加贴近受众需求的方式进行传播。
其次,着眼差异性是国际传播的关键。
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政治立场、价值观念等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需要制定差异化的传播策略,针对不同国家的受众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
此外,坚持“一国一策”原则也是国际传播的重要原则。
针对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制定具体的传播策略,包括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等,以适应不同国家受众的需求。
同时,聚焦国际关切的重大主题也是国际传播的重要策略之一。
抓住重要时间节点,找准中国与世界的共情点、价值汇聚点,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引导国际舆论,能够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在内容方面,坚持内容为王是国际传播的核心。
我们需要精心打造具有政治高度、思想深度、文化厚度的国际传播精品,提高传播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的需求。
在技术方面,用好网络传播“弯道超车”的巨大优势是国际传播的重要手段。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使用短视频、直播平台等新媒体,制作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的国际传播产品,能够提高传播的效率和覆盖面。
最后,构建分层的话语体系也是国际传播的重要策略之一。
考虑社会分层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分层的话语体系,对议题设置、传播内容、叙述方式、表达形式等各方面进行相应调整和优化,能够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国际传播需要遵循尊重传播规律、着眼差异性、坚持“一国一策”原则、聚焦国际关切的重大主题、坚持内容为王、用好网络传播优势以及构建分层的话语体系等原则策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和形象,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第13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13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1.什么是国际传播?国际传播的主体有哪些?答:(1)国际传播的含义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国际传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并与国家或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国际传播是一种古已有之的传播活动,自人类历史上出现国家以后就已存在。
国家元首的互访、外交家的斡旋与游说,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军事的交流、谈判与协商等等,都属于国际传播的范畴。
(2)国际传播的主体①国家——国家是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②国际机构(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以国家为单位建立的政府间常设机构,如联合国等.③超国家机构(supranational organizations)--指其决定在某种程度上或范围内对成员国政府拥有拘束力的国际机构,如欧盟、世界贸易组织等等。
④同盟或地区集团(alliances and regional blocs)——制度化程度不如前二者高,主要以条约或共同声明形式结成的、具有期限性的联盟组织,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前华沙条约组织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等等。
⑤跨国组织或运动(trans—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movements)——非政府的跨国组织或团体,例如教会、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奥委会、世界环保组织、世界妇女大会等等。
⑥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sub-national groups)——如政党、工会以及各种利益集团。
在许多场合,这些团体、组织或集团直接或间接对国家对外政策以及各种国际问题产生重要的影响.⑦个人——尤指那些在国际问题上拥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知名专家学者或舆论领袖2.什么是全球传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理解全球传播?答:(1)全球传播的含义在20世纪末,全球传播(global communication)问题成了举世瞩目的新焦点,也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国际传播”国际化
国际传播国际化一、引言国际传播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国际传播已变得愈发频繁和普及。
然而,仅仅进行国际传播是不够的,要真正实现国际传播的目标和效果,必须进行国际化的探索和实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国际传播的国际化问题,包括国际传播的定义、国际传播的意义、国际传播的挑战以及如何实现国际传播的国际化。
二、国际传播的定义国际传播是指信息、观念、价值观等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和传递的过程。
它是跨越国界、促进文化交流和互相了解的重要手段。
国际传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文化交流等。
国际传播的目的是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三、国际传播的意义国际传播对于国家和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国家而言,国际传播是树立国家形象、宣传国家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国际传播可以帮助国家拓展市场,增加国家的软实力,并提升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对于个人而言,国际传播可以实现个人的价值实现、增加个人的机会和挑战,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四、国际传播的挑战国际传播的国际化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是实现国际传播的阻碍。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体系,这就需要在传播过程中进行语言和文化的适应和翻译。
其次,国际传播还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信息获取和传播方面相对落后,这导致国际传播的不平衡。
此外,国际传播还面临着国家间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差异,可能会对国际传播产生影响,并增加国际传播的难度。
五、实现国际传播的国际化实现国际传播的国际化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
首先,要加强语言和文化学习,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学习多种语言和文化,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环境,并顺利开展国际传播工作。
其次,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建立跨国交流平台。
通过建立跨国交流平台,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实现国际传播的互利共赢。
(完整)国际传播
(完整)国际传播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国际传播)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国际传播的全部内容。
名词解释4*51、国际传播的概念(狭义、广义)国际传播是建立在承认国家界限的基础上的国与国之间的信息传播。
广义的国际传播包括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狭义的仅指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国际传播研究内容主要是主体研究、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2、软实力(soft power)(谁提出、核心概念)Soft Power的概念是1990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与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构成的“硬实力”相对.软实力主要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和国民凝聚力等要素组成。
软实力强调通过精神和道德诉求,影响、诱惑和说服别国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核心为国家影响力,主要包括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影响力。
3、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学者赫伯特·席勒提出来的。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一方面可以说是依附理论在文化层面上的延伸和深度挖掘,另一方面,它与依附理论的研究相互影响.席勒认为美国的跨国公司不断增长,主导了全球经济。
随着经济的增长,美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也在快速发展,逐渐渗透到全球。
美国的商业和军事组织在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国际传播系统中取得了领导地位,籍此美国等发达国家把第三世界国家拖入了所谓的现代世界体系,并把它们的文化价值观强加给第三世界国家。
4、批判理论批判理论是指法兰克福学派理论中的文化产业论。
关于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
关于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国际传播工作是指传播各国之间的信息、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工作。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传播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互利合作。
以下是国际传播工作的一些重要论述和指示:1.互信互利是国际传播工作的基础。
国际传播工作要建立在平等、互相尊重和互信互利的基础之上,推动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避免对他国的歧视和偏见。
2.多元文化交流有助于推动和谐发展。
国际传播工作应该重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元文化,加强文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包容、和谐、开放的国际氛围,促进各国文化的多元和兼容。
3.传播理念要本土化。
在国际传播工作中,要注重本土化,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灵活运用传播手段和渠道,以符合当地受众的需求和习惯。
4.善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国际传播。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国际传播工作可以更加便捷地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政府和机构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积极参与国际对话,塑造国家形象,提高国际影响力。
5.国际传播要注重故事的讲述。
故事是传播的重要工具,可以抓住受众的注意力,传递情感和价值观。
国际传播工作应注重挖掘和传播有深度、有温度的故事,让世界更加了解自己和他国。
6.强调国际传播工作的战略性和长远性。
国际传播工作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是战略性的工作,涉及到国家形象、文化输出、利益维护等多个层面。
国际传播需要长远规划和持续投入,而不仅仅是临时的宣传活动。
7.提高国际传播的专业性和素质。
国际传播工作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和运作,人才培养和专业训练是关键。
同时,国际传播从业者要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传播技巧。
8.加强国际传播的合作与联动。
国际传播工作需要各国政府、媒体、学术机构等多方合作,形成强大的传播力量。
建立国际传播的合作平台,开展合作项目,加强人员交流和学术研究,可以推动国际传播工作的有效开展。
以上是有关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
传播学总论重点归纳
传播学总论重点归纳一、国外传播学研究的发展1、1927年,拉斯韦尔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出版,较系统地研究了一战中的宣传。
2、1944年,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出版,系统研究大众传播与投票行为的关系,并且提出著名的“两级传播”理论。
3、1948年,拉斯韦尔发表了传播学的经典性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首次完整地提出传播的“五W模式”,确立了传播学的基本研究范围。
4、1949年,施拉姆编辑出版了《大众传播学》,第一次提出大众传播学的框架,汇集了前人有关大众传播的研究成果,是最早的大众传播学著作。
二、传播学的五位奠基人及其贡献1、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突出贡献:①拉斯韦尔是美国系统研究政治传播的第一人,是分析研究宣传的权威。
②拉斯韦尔开创了内容分析法,一种重要的传播研究工具。
③拉斯韦尔在进行宣传研究的同时,其研究领域也逐步扩大至大众传播。
④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拉斯韦尔还从外部功能上分析了传播活动的作用。
2、卢因对传播学的贡献:他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最早创造性地提出了心理学中的“场论”和“群体动力论”,这些理论成果对传播学的研究影响较大。
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及“把关”概念对美国传播学的建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层面和方法。
3、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①他开创了媒体效果研究的传统,这一传统成为美国大众传播研究中占有统治地位的范式。
他继续将他对传播媒介社会影响的研究扩展到美国的政治生活中。
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助手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还提出了“舆论领袖”和“两级传播”的概念。
②拉扎斯菲尔德试图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参与性观察和深度访谈、内容分析和个人传记、专题小组研究和焦点访谈结合起来。
③拉扎斯菲尔德还创造了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机构的原型。
4、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霍夫兰的学术成就集中在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的态度与说服之间的关系。
5、施拉姆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①施拉姆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
国际传播:重点整理
国际传播的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在传统媒体主导传播过程的情况下,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的传播”国际传播的主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国际传播主体也经历了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
国际传播主体的特征一、传播主体的性质不同政府通过媒体进行传播时,它既是传播者也是把关人,这是其他任何国际传播主体不具备的特性二、传播主体的影响力不同三、传播主体利用媒体的程度不同政府高于媒体对媒体具有控制和管理的权力,媒体对政府具有依赖性:媒体无不希望获得来自政府的权威信息,并借此显示自己的权威四、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不同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特点:(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传播行为的控制者)一、作为信息传播者的政府政府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政府是国家权力、国家意志的几种体现,是国家对外传播法定的“代言人”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尤为如此,政府的权威性决定了政府对核心信息的独占性,它可以通过自己掌握、控制的信息渠道获得有关事件全面、准确的消息。
二、作为信息控制者的政府(主体的权威性、信息的独占性、媒体的被动性、巨大的影响力)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职责:一、维护国家信息主权二、树立良好的国际传播形象三、将其他传播主体的行为纳入国家利益轨道四、积极采用新技术,保证国际传播的质量五、加强国际传播领域中的合作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变化:一、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二、信息控制方式的改变企业作为国际传播的主体特点:特点:1、企业传播是以赢利为目标的2、企业传播具有很强的目的性3、企业传播具有很强的选择性4、企业传播较少意识形态色彩从企业参与国际传播活动的范围和程度分:跨国企业(国际传播活动是经常性的和持续性的)和非跨国企业(国际传播行为带有偶发性和阶段性)从企业属性的角度可将企业划分为媒体企业和非媒体企业(也分跨国和非跨国)非跨国媒体企业:1、他们既是企业文化产品的生产部门具有市场取向和赢利诉求,同事也是公共信息的载体。
国际传播实施方案范本
国际传播实施方案范本一、背景分析。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传播在今天的世界中变得愈发重要。
国际传播不仅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也可以增进国际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国际传播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设定。
1. 提升国家形象,通过国际传播,树立积极向上的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2. 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国际传播,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共同发展进步。
3. 传播国家文化,通过国际传播,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国家文化,增进国际文化交流。
三、实施策略。
1. 多渠道传播,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外交渠道等多种途径进行国际传播,确保信息传达的广泛性和深入性。
2. 个性化定制,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传播策略,提高传播效果。
3. 提升内容质量,注重内容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吸引力,确保传播内容的质量和影响力。
4. 加强危机公关,建立健全的危机公关机制,及时有效地应对国际传播中可能出现的危机和挑战。
5. 增加对外交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性活动和组织,扩大国际传播的影响力和渠道。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国际传播计划,明确国际传播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制定详细的传播计划和时间表。
2. 资源整合和调配,整合各类传播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合理调配,确保国际传播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宣传推广活动,开展各类宣传推广活动,包括展览、演出、讲座等,提升国家形象和文化影响力。
4. 新媒体传播,加大对新媒体的投入和运用,包括建立国际社交媒体账号、开展网络直播等,拓展国际传播渠道。
5. 评估和调整,定期对国际传播工作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不断提升国际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
五、风险防范。
1. 信息失真,加强对传播信息的审核和把关,避免信息失真对国家形象和国际关系的负面影响。
2. 舆论风险,建立健全的舆论监控机制,及时了解和应对国际舆论动向,防范舆论风险。
国际传播:重点整理
国际传播:重点整理国际传播是指不同国家之间交流、传播信息、文化和价值观的过程。
这个过程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变得越来越密切,而这也就导致了国际传播的增加和影响力的扩展。
本文将重点整理国际传播的一些方面。
首先是国际新闻传播,这是国际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新闻传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新闻报道,另一方面是新闻评论。
新闻报道主要是关于各种事件的报道,这些事件可能是国内的,也可能是国际的。
而新闻评论则是对这些事件的分析和解读,既包括对事件当事人的看法,也包括对事件其中的价值和变化的解读。
新闻传播不仅能够让人们了解到各种不同的事件和情况,还能够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其次是文化传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已经变得越来越相似,而这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文化传播不仅包括风俗习惯和美食,还包括音乐、电影、艺术和文学等各种文化形式。
这些文化形式在国际传播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可以使人们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有更多的理解和认知。
接下来是广告传播。
广告传播不仅是在国内广告市场的竞争激烈,也是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激烈。
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广告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
这些广告公司要不断地寻求新的广告创意和新的广告方法,以更加有效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因此,国际广告传播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国际传播活动。
最后,是政治传播。
政治传播是指不同国家之间交换政治信息和政治思想的过程。
政治传播的目的是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以及在国际政治上的合作。
这种传播形式经常出现在国际组织内部,比如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等组织。
政治传播也经常出现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外交活动中。
这种传播方式不仅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间的政治思想和立场,还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合作和发展。
综上所述,国际传播对于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际传播包括新闻传播、文化传播、广告传播和政治传播等各种形式。
国际传播:重点整理知识讲解
国际传播:重点整理国际传播的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在传统媒体主导传播过程的情况下,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的传播”国际传播的主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国际传播主体也经历了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
国际传播主体的特征一、传播主体的性质不同政府通过媒体进行传播时,它既是传播者也是把关人,这是其他任何国际传播主体不具备的特性二、传播主体的影响力不同三、传播主体利用媒体的程度不同政府高于媒体对媒体具有控制和管理的权力,媒体对政府具有依赖性:媒体无不希望获得来自政府的权威信息,并借此显示自己的权威四、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不同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特点:(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传播行为的控制者)一、作为信息传播者的政府政府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政府是国家权力、国家意志的几种体现,是国家对外传播法定的“代言人”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尤为如此,政府的权威性决定了政府对核心信息的独占性,它可以通过自己掌握、控制的信息渠道获得有关事件全面、准确的消息。
二、作为信息控制者的政府(主体的权威性、信息的独占性、媒体的被动性、巨大的影响力)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职责:一、维护国家信息主权二、树立良好的国际传播形象三、将其他传播主体的行为纳入国家利益轨道四、积极采用新技术,保证国际传播的质量五、加强国际传播领域中的合作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变化:一、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二、信息控制方式的改变企业作为国际传播的主体特点:特点:1、企业传播是以赢利为目标的2、企业传播具有很强的目的性3、企业传播具有很强的选择性4、企业传播较少意识形态色彩从企业参与国际传播活动的范围和程度分:跨国企业(国际传播活动是经常性的和持续性的)和非跨国企业(国际传播行为带有偶发性和阶段性)从企业属性的角度可将企业划分为媒体企业和非媒体企业(也分跨国和非跨国)非跨国媒体企业:1、他们既是企业文化产品的生产部门具有市场取向和赢利诉求,同事也是公共信息的载体。
关于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
关于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现代国际传播工作对于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塑造和国际地位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传播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更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和利益的交流。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指示等角度,进行论述和分析。
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的交流和联系变得日益紧密。
国际传播工作不仅仅是宣传自己国家的形象和利益,更是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尊重。
良好的国际传播工作可以有效地提升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给国家的对外交往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当前的国际传播工作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多样化和多边化的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播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
国际传播工作已不再是单向的传递,而是需要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和传播途径实现互动和互动。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和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
这就要求国际传播工作者站在时代潮流前沿,灵活运用各种传播技术和工具,积极探索国际传播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传播工作需要注重文化自信和价值观念传播。
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文化的魅力和价值观念的传播。
国际传播工作者要积极宣传和传播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传统艺术和核心价值观念,展现国家的文化魅力和内涵。
要积极参与国际话语权的竞争,提高国际传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国际传播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国际传播工作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还需要有丰富的国际经验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面对国际社会复杂多变的情势,国际传播工作者还需要具备危机处理的能力和意识,及时、妥善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挑战。
国际传播工作是一个国家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传播工作总结
国际传播工作总结
国际传播工作是当今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涉及到国家之间的交流、
信息的传递以及文化的交流。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际传播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首先,国际传播工作在推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国家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便捷和高效。
这有助于不同国家之间更好地沟通和合作,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贸易摩擦等。
其次,国际传播工作在促进文化交流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各种文化形式,
如电影、音乐、文学等,通过国际传播工作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不同国家的人们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然而,国际传播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信息传递的失真和不平衡。
在
一些国际传播工作中,信息可能会被夸大或者歪曲,导致误解和不信任。
其次是文化输出的单一化。
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输出占据了主导地位,导致了文化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国际传播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首先是要加强国际传播规范,确保信息
传递的真实和公正。
其次是要加强文化多样性的传播,让世界各国的文化都能够得到传播和尊重。
总的来说,国际传播工作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国际传播工作,推动世界各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
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国际传播工作总结
国际传播工作总结
国际传播工作是指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工作。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传播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效地进行国际传播成为了每个国际组织和企业都需要面对的挑战。
首先,国际传播工作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和习俗,因此在进行国际传播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差异。
只有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才能够进行有效的传播。
其次,国际传播工作需要具备多种传播渠道的运用能力。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传播渠道变得多样化,国际传播工作也需要借助这些新的传播渠道来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
同时,传统的媒体渠道如电视、报纸和杂志也依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国际传播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渠道。
另外,国际传播工作需要具备危机公关和舆论引导的能力。
在国际传播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危机和负面事件,如何应对这些危机并进行有效的公关工作成为了国际传播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同时,舆论的引导也是国际传播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掌握舆论的走向,才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工作。
综上所述,国际传播工作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多种传播渠道的运用和危机公关、舆论引导的能力。
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够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希望未来国际传播工作能够不断发展,为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际传播知识培训
国际传播知识培训
1.国际媒体环境和趋势:介绍全球主要国家的媒体发展情况,探讨媒体趋势和变化。
2. 跨文化传播:探讨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和文化适应,如何有效地传达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 社交媒体和数字营销:介绍全球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探讨数字营销策略和实践案例,以及如何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有效的品牌推广和宣传。
4. 公共关系和品牌管理:介绍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品牌管理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5. 沟通技巧和应急处理:提供有效的沟通技巧和应急处理方案,帮助与客户、合作伙伴和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
通过本次培训,您将掌握国际传播的核心知识和实践技巧,提升自身传播能力和竞争力,为企业和个人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1 -。
国际传播工作总结
国际传播工作总结
国际传播工作是当今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
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变得日益紧密,国际传播工作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际传播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就,同时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首先,国际传播工作在促进跨国合作和交流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各国政府和
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通过国际传播工作,各国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得以更好地共享和利用。
这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为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其次,国际传播工作在文化交流和理解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国际传播
工作,各国人民能够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和传统,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这有助于消除误解和偏见,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和平与稳定。
然而,国际传播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信息传播的不对称性。
在国际
传播中,一些发达国家的信息传播能力远远超过一些发展中国家,这导致了信息传播的不平衡。
其次是文化差异的挑战。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如何在国际传播中更好地处理这些文化差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国际传播工作在促进跨国合作和交流、文化交流和理解方面取得了
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解决这些挑战,不断提升国际传播工作的水平,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际传播工作总结
国际传播工作总结
国际传播工作是指在跨国界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活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传播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一些国际传播项目,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国际传播工作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
在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员打交道时,了解其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深入了解对方,才能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我的工作中,我意识到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文化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其次,国际传播工作需要具备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环境和规则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在工作中,我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挑战,但通过灵活应对和及时调整策略,最终都取得了成功。
另外,国际传播工作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在跨国传播项目中,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每个团队成员都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共同为项目的顺利进行贡献力量。
在我的工作中,我学会了与不同背景的人合作,这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提升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
总的来说,国际传播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其中的诀窍。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取得更好的成绩。
国际传播工作的总结,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在这条道路上前行的决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传播的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在传统媒体主导传播过程的情况下,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的传播”国际传播的主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国际传播主体也经历了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
国际传播主体的特征一、传播主体的性质不同政府通过媒体进行传播时,它既是传播者也是把关人,这是其他任何国际传播主体不具备的特性二、传播主体的影响力不同三、传播主体利用媒体的程度不同政府高于媒体对媒体具有控制和管理的权力,媒体对政府具有依赖性:媒体无不希望获得来自政府的权威信息,并借此显示自己的权威四、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不同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特点:(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传播行为的控制者)一、作为信息传播者的政府政府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政府是国家权力、国家意志的几种体现,是国家对外传播法定的“代言人”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尤为如此,政府的权威性决定了政府对核心信息的独占性,它可以通过自己掌握、控制的信息渠道获得有关事件全面、准确的消息。
二、作为信息控制者的政府(主体的权威性、信息的独占性、媒体的被动性、巨大的影响力)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职责:一、维护国家信息主权二、树立良好的国际传播形象三、将其他传播主体的行为纳入国家利益轨道四、积极采用新技术,保证国际传播的质量五、加强国际传播领域中的合作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变化:一、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二、信息控制方式的改变企业作为国际传播的主体特点:特点:1、企业传播是以赢利为目标的2、企业传播具有很强的目的性3、企业传播具有很强的选择性4、企业传播较少意识形态色彩从企业参与国际传播活动的范围和程度分:跨国企业(国际传播活动是经常性的和持续性的)和非跨国企业(国际传播行为带有偶发性和阶段性)从企业属性的角度可将企业划分为媒体企业和非媒体企业(也分跨国和非跨国)非跨国媒体企业:1、他们既是企业文化产品的生产部门具有市场取向和赢利诉求,同事也是公共信息的载体。
它区别于其他生产物质产品为主、单纯盈利性的企业,政府必然通过法律规范进行监督管理 2、他们所传播的信息大多带有浓重的国家色彩和本体意识。
跨国媒体企业:(迪斯尼公司、新闻集团)1、提供各国实用的文化产品采取共同的语言符号和普遍接受的表现方式尽可能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和政治意味。
2、面向具体国家提供的文化产品采取本土化的经营战略与当地国清相通融,取得更大的赢利。
企业参与国际传播的形式:一、付费的商业广告推介企业产品,并在产品上市后提醒用户购买,宣传企业声誉和形象稳定老顾客吸引新顾客二、不付费或者少付费的公共关系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对企业不良行为给消费者带来的瞬时进行补偿,以求长期效益。
第三类跨国公司的国际传播:跨国数据资料流通(特点):集中型、发散型、跨国双向型、多国网络型。
作为国际传播的社会组织分两类:(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机构或团体)一、一般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指为实现某一目标、某一宗旨货为了进行某一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有许多国家或地区成员参与的非营利性组织。
(联合国,WTO)主权国家内的非政府组织:指为实现某一目标、某一宗旨货为了进行某一合作在一国范围内建立的非营利性组织。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二、政党组织:执政党的传播和非执政党的传播政党制度分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执政类型分:轮替执政型和长期执政型)政府新闻发布制度(代表政府)党的宣传部门(代表党)社会组织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特点:一、传播类型的多样性(各种专业行业团体都有各自传播的特性)二、传播主体的多层次性三、具有一定的国家色彩四、非赢利性和目的性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个人(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及其所具有双向交互式传播特点)发展:随着网络功能的不断开发与利用人们逐渐由分散的、游离的、互不相干的个体聚拢起来并因共同关注某一问题在网络空间结成的群体并对政治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自由人的联合体出自马克思)个人作为国际传播的特点:一、借助互联网传播的交互性:传、受角色于一体。
传播面狭窄二、身份的模糊性:控制难度大个人身份的模糊性和隐匿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信息传播的责任主体(给政府网络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高度的参与性:随意性强网络传播的互动性与隐匿性为人们无所顾忌的表达不同意见并寻求支持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而在传统媒体时期迫于群众舆论的压力,人们会自动放弃与表达相左的意见或观点,以便和大多数保持一致成为“沉默的螺旋”中的一份子。
个人作为主体的传播形式:网络新闻组、电子公告版系统、网络日志、、、、传播的未来走向:语言上的多样化、形态上的多样化、政府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国际传播的控制(出境信息的控制入境信息的控制国际组织的控制)出境信息的控制分:一、对不同传播主体的出境信息进行把关控制(主要解决如何将本国声音传播到其他国家以扩大影响促进合作交流,为本国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问题)二、出境信息传播与国内信息传播进行总体协调(主要解决如何如何消除外来信息中的有害部分,进行有效过滤和选择的问题)出境信息的控制模式:世界各国传播控制的强与弱不是禁止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处于不断的变化、调整之中。
出境信息的控制手段:1、行政手段的控制:行政机构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形式调节信息传播活动以达到逾期目的的一种控制手段。
形式有1、对媒体的创办进行审批2、直接或变相自主某机构3、在纸张或无线电频道进行有效的配给。
2、信息手段的控制:政府以其占有权威信息源的优势,通过操纵新闻发布、控制消息来源而形成对媒体控制的一种手段。
3、法律手段: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对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规范管理。
4、经济手段:政府通过参与股份控制股份通过税收、拨款和制定相关产业等方法,对信息传播活动实行间接控制的一种手段。
“控制的最佳标准”:1、理论与实践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2、国情的具体情况不同 3、客观事物处于不间断的发展中(最佳目标就是最适宜目标,最佳原则就是最适宜原则)入境信息的控制:(从内容角度分)《政治类信息:(带有浓重意识形态色彩,具有相当的政治敏感性)、经济类信息、军事类信息、社会文化类信息(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国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从国家关系的角度分:(友好国家、敌对国家、一般国家)从国家发展角度分:(和平状态、危机状态、战争状态)入境信息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文化殖民导致文化排挤(外来文化排挤国内传统文化)2、数字鸿沟拉大贫富差距(数字鸿沟即信息依赖、技术依赖、经济依赖)3、信息攻击威胁国家安全4、网络犯罪对入境信息的把关控制:1、完全封闭型:一国家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控制为主,一般没有相关新闻立法)2、相对封闭型:一国家行政控制为主,行政手段与法律为辅3、相对开放型:以法律手段为主,辅以行政手段4、完全开放型:现实社会还不存在国际组织对国际传播的控制:国际电信联盟wt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国际组织对国际传播的控制方式:1、制定规则 2、分配资源 3、调节争端国际组织对国际传播的影响:一、对发达国家的影响1、为发达国家开辟全球信息市场2、使发达国家占有信息资源优势3、发达国家因不均衡发展起摩擦二、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1、提供分享全球信息资源的条件2、形成对发达国家的依赖3、借此崛起(国际组织祈祷了重要的作用,没有他们在各国之间搭建桥梁、疏通渠道、建立秩序、解决争端国际传播就不能正常进行,信息传播的国际化或全球化就不能实现)国际传播的手段:一般性的编码、译码的基础上,还需要对信息进行二次处理,即进行跨文化的编码、译码以实现传播者与受众的语言转换和文化对接。
拉斯韦尔模式: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即“5w模式”拉斯韦尔模式扩展的意义:1、使国际传播研究特色更加突出2、使理论研究更加符合现实需要3、使国际传播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媒介语言的特质:1、规范化2、地道、精当3、新鲜(汉语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缺乏一致性)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对接:(分两方面)1、国际通行的认知、规范体系对接:反对恐怖主义,反对非正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维护世界经济秩序,是人类共同的道德伦理标准,是国际社会价值体系中的核心部分)2、传播对象国社会文化习俗对接:不但要符合人类文化或文明的共性要求,还要对具体对象国的文化特性予以高度的重视国际传播的内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的传播内容)政府传播的权威性内容:1、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制度、颁布的信息2、有关政府运转情况的信息3、有关国家重要事务和重大事件的信息4、有关国家发展的数据、资料和报告政府传播的一般性内容:1、宣传性的内容目的是为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法令、计划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向公众进行解释和说服工作,以期产生与政府意愿相一致的社会认知。
宣传是思想观念的导入,是主体力求客体产生相期态度与行为的一种舆论攻势。
2、公关性的内容公关是借各种手段制造声势、烘托气氛,以吸引外界的注意和媒体的报导。
政府公关是政府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有助于政府树立形象,扩大影响,获得国内外公众的信任与支持。
3、广告性的内容广告是以付费的方式制作并购买媒体特定时间、空间,控制性的投放信息(一般性的公益广告、带有招商引资性质的广告、配合大型活动、播出的广告)企业传播的广告性内容:(一类是产品服务广告一类是形象广告)企业传播的内容:企业选择传播媒体需要考虑到:1、媒体的种类(即投资问题)2、媒体覆盖面以及适应群体(专业化的传播频道)3、目标受众接受心理(以对象受众国所能接受的话语方式和表达习惯将广告呈现出来即本土化传播)公关性的内容:不是以直接的产品推销和赢利为目的,而是旨在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或对企业的不良行为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进行补救,以求长期效益和积累效果1、了解对象国的受众(企业公关目标在于当某一公众群体有可能成为企业产品消费群体时,企业通过品牌推广和各种宣传是这一部分公众尽快知晓,并产生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2、了解对象国媒体(了解对象国媒体的原则1、区分性原则2、适应性原则3、抓热点原则3、对企业形象准确定位(企业整体形象是国家形象与企业自身形象的统一)社会组织的传播内容:1、告知性内容2、劝导性内容(联合国是世界上国模最大、最具权威的组织)3、知识性内容(专业性的组织调研走向1、构成大中国传媒知识性内容的一部分2、与国际上同类组织进行交流)个人传播的内容:1、通信性内容2、闲谈性内容3、评论性内容国际传播的受众:国际传播受众的特点:1、广泛性2、复杂性(对华人采取强行同化的政策加速融入当地社会即本土同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