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疾病诊疗规范
骨伤科踝关节扭伤诊疗规范
骨伤科踝关节扭伤诊疗规范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有明确的踝部外伤史。
2、损伤后踝关节即出现疼痛,局部肿胀,皮下瘀斑,伴跛行。
3、局部压痛明显,若内翻扭伤者,将足作内翻动作时,外踝前下方剧痛;若外翻扭伤者,将足作外翻动作时,内踝前下方剧痛。
4、X线摄片检查未见骨折。
(二)症候诊断1、气滞血瘀:损伤早期,踝关节疼痛,活动时加剧,局部明显肿胀及皮下瘀斑,关节活动受限。
舌红边瘀点,脉弦。
2.筋脉失养:损伤后期,关节持续隐痛,轻度肿胀,或可触及硬结,步行欠力。
舌淡,苔薄,脉弦细。
二、治疗方案(一)药物治疗1、回生第一丹每次1g,每日3次,适用于损伤早期;2、正骨紫金丹每次3g,每日3次;适用于损伤中后期;3、小活络丹每次1丸,每日3次;适用于恢复期。
4、扶他林片每次25mg,每日3次;5、萘丁美酮每次1g,每日1次;6、芬必得每次300mg,每日2次。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1、气滞血瘀型治法: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方药:桃仁四物汤加减。
归尾川芎赤芍丹皮香附元胡各3g 红花1.5g 桃仁25粒生地1.5g苏木20g 牛膝15g。
2、筋脉失养型治法:养血荣筋、活络止痛、补养肝肾。
方药:补筋丸加减。
当归15g,熟地30g,白芍药30g,红花15g,乳香15g,白云苓15g,骨碎补15g,广陈皮30g,没药3g,丁香5g。
(三)手法治疗1、基础手法患者仰卧位,医者位其旁(以外侧扭伤为例)。
(1)自下而上轻推踝关节3~5遍,摩、揉患部3~5遍。
(2)在损伤局部施一指禅推法3~5遍,一手按压痛点,另一手握住足趾部,做踝关节的屈伸旋转运动3~5次。
(3)一手托住足跟部,另一手握住足趾部,稍加活动后,快速地向远端牵拉,有时可闻及响声。
(4)点按阳陵泉、绝骨、昆仑、解溪、足临泣穴。
(四)针灸治疗:主穴阿是穴。
配穴,外踝疼痛为主症取丘墟、申脉、昆仑、悬钟、阳陵泉等,内踝疼痛为主症取商丘、照海、太溪、三阴交、阴陵泉等,内外疼痛则交替取以上配穴3~5个。
骨伤科髋关节脱位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催关节脱位酸关节由于臼盂较深,周围肌筋坚实有力,故比较稳定,发生脱位的情况很少见。
仅于特定体位下,受猛烈撞击时,偶有发生。
例如在屈麟屈膝位,膝部或臀舐部受到猛烈的暴力,可发生髅关节后脱位。
至于脆关节前脱位则更少见。
【诊断】1.股部外伤后,疼痛剧烈,患肢有典型的畸形,不能活动。
2 .髓关节后脱位患肢呈内收、内旋、微屈、短缩的典型畸形。
患肢的膝关节位于健侧大腿之上,不能被动分开,即“粘膝征”。
患肢的内踝及足的蹬侧几可贴近床面,短缩可达5cm左右。
触诊检查:股骨头位于股臼之后上方,臀上部显著隆凸,可触到移位的股骨大粗隆及股骨头。
3 .腕关节前脱位,股骨头位于闭孔,腹股沟下丰满,患肢呈外旋及轻度外展畸形,患肢延长约3cmo4 .根据特殊体位的外伤史及典型畸形,诊断不太困难。
应拍X线片,可明确腰臼边缘或股骨头是否合并有骨折。
【治疗】1.垂直牵引整复法用于髅关节后脱位,在腰麻下进行。
病人平卧手术床上,助手固定躯干,术者及另一助手将患肢拉直,并向足跟方向作垂直的、持续的牵引,即可得到复位。
在牵引过程中,为使牵引易于用力,术者可坐于手术床之一端,或站于床之足侧,用一足自病员裆内抵住患侧坐骨结节。
足蹬加牵引,易于复位。
5 .牵引推压整复法用于髓关节前脱位,在腰麻下进行。
病人平卧手术床上,一助手固定骨盆,另一助手一手托住患肢胭窝,另一手握持踝上,顺轻度外展位牵引,术者站于健侧,两手掌相叠,用掌根部压于脱位的股骨头上,向外侧推压,此时作牵引的助手,在牵引下将患肢内旋,即可感知复位声。
6 .复位后检查,患肢畸形消失,可处于中立处。
患肢长度与健侧相等,可被动伸屈患肢而无阻力(此时麻醉尚未消失)。
7 .复位后嘱病员卧床休息2周,并可在床上作不负重的患肢关节活动锻炼, 2周后练习扶杖行走。
骨伤科脊柱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脊柱骨折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舐椎、尾椎5个部分。
从侧面看,整个脊柱有5个生理弧度,颈椎、腰椎、尾椎各有向前的弧度,胸椎和舐椎则有向后的弧度。
颈椎、胸椎、腰椎骨折严重时,可损伤椎管内的脊髓及脊神经,可并发肢体的瘫痪,预后严重,但比较少见。
这里仅介绍比较常见的未并发瘫痪的下段胸椎及腰椎的压缩性骨折。
【诊断】1.病员从高处跌下,臀部或足跟着地,上下冲力集中于胸腰椎部,引起腰背部剧烈疼痛;或重物由高处落下压于病员肩背部,引起剧烈腰痛;或举重时用力过大,突然引起腰部剧痛者,均应考虑有脊柱骨折的可能性。
2.骨折易发生于第11~12胸椎或第1~2腰椎,尤以第1腰椎为多见。
此种压缩性骨折,系发生于椎体,由于受伤时腰部处于弯腰姿势,使椎体前部压缩较重,椎体后部压缩较轻,使椎体呈楔状变形。
该脊椎之棘突随之轻度向后隆凸。
3.病员伤后腰痛严重,不能站立及行走。
发生骨折的椎骨的棘突有轻度的后凸畸形及明显的压痛。
发生在胸椎部的骨折后凸畸形较明显,如发生在第3腰椎,棘突的后凸畸形常因生理的向前弧度而不明显。
4.注意有无瘫痪,双下肢肌力有无减退或消失,双下肢皮肤触觉是否迟钝或消失,有无尿潴留等。
5.骨折后第1周,可有轻度发热、大便秘结、缩性骨折少腹胀痛、脉弦紧、舌苔黄腻等症。
6.诊断时应摄正、侧位X片,明确压缩程度,有无椎板骨折和小关节脱位等情况。
【治疗】1.有典型外伤史的严重腰痛病员,考虑有胸、腰椎压缩骨折者,应嘱病员平卧,不宜起坐及站立。
在搬运伤员时,可用推滚搬运法,使病员仰卧于门板上或俯卧于帆布担架上,避免因脊柱弯曲而加重损伤,甚至并发脊髓或脊神经损伤(见图10-34)o7.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嘱病员平卧木板床,及早进行腰背肌力的锻炼,先作仰卧位的锻炼,继加作俯卧位的锻炼。
凡能积极进行锻炼的,腰背酸痛的后遗症较少,甚至可使压缩的骨折,得到程度不等的整复(见图10-35)。
8.局部外贴伤膏,口服逐瘀止痛通便药,常用药如当归10g,桃仁10g,枳实6g,黄苓6g,续断Iog,大黄Iog,泽兰12g,红花6g,制乳香10g。
骨伤科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颈椎病颈椎病或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
虽然颈椎的先天性畸形也可发生颈椎病,但绝大多数颈椎病人系进入中老年后,肝肾亏虚,筋骨退变,导致骨质增生、韧带肥厚等而引起相应的症状。
在外因方面,颈部扭伤、慢性劳损、风寒痹着,均可引发和加重颈椎病的症状。
【诊断】颈椎病的分型很多,目前比较常用的分型有:落枕型(或称颈型)、痹证型(或称神经根型)、痿证型(或称脊髓型)、眩晕型(或称椎动脉型)、五官型(或称交感神经型)等。
1.落枕型颈椎病颈背疼痛反复发作,发则颈项酸痛不适,延及上背部,重者俯仰旋转欠利,状如落枕。
初则发作3〜5天后缓解,很快又复发,渐发展至长期颈背酸痛而无明显的缓解期。
凡中年以后常发落枕,颈椎X片有骨质增生、生理弧度变直、韧带钙化等改变者,可明确诊断。
2 .痹证型颈椎病以一侧上肢疼痛、麻木为多见。
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化,关节囊松弛,椎间孔变窄,均可影响颈神经根而产生症状。
根据主诉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分作疼痛、麻木和萎缩三个亚型。
疼痛型:发病较急,肩臂疼痛较重,肌力和肌张力可略有减弱,多数为一侧发病,颈部酸痛,患者头部可微向患侧偏,以减轻症状。
夜间症状加重时可影响睡眠,睡眠时常选择较合适的卧位,或患侧在上的侧卧,或加高枕头的仰卧等,以求减轻症状。
麻木型:最多见,发病较慢,麻木以手指为主,或1〜2个手指麻,或5个手指均麻,少数两手均麻,或有上臂、前臂麻木不仁,致触觉迟钝,痛温觉减退。
唾眠时亦可因颈部姿势、肩臂所处位置不同而使症状加重或减轻。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颈椎纵叩试验可呈阳性。
萎缩型:很少见。
患侧上肢疼痛麻木均不严重,但患侧上肢肌力减弱,日久则大、小鱼际等肌肉萎缩,重则影响体力劳动。
3 .痿证型颈椎病起病很慢,先为双下肢麻木乏力,以致肢体沉重,肢冷难温,步履不灵,喜用拐杖助行,通过治疗休息,可以缓解,形成时好时坏、逐步加重的过程,渐致步态不稳、跛行。
后期可出现二便失控,难于行走,双上肢肌力减弱,形成瘫痪重症,幸较少见。
骨伤科增生性膝关节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增生性膝关节炎增生性膝关节炎亦称膝骨性关节炎,属退行性病变,广泛发生于50岁以上者,女性肥胖者较为多见。
【诊断】1.单纯疼痛型属早期症状,长途行走、锻炼过量常为诱发因素,常单膝发病,晨起下床行走感疼痛不适,活动几分钟后疼痛消失。
痛处微肿或不肿,局部不发热,有局限性压痛,伸屈基本正常,X片多无明显骨质增生。
如能减少运动量,不受风冷,症状可消失,缓解期或长或短。
2.肿痛发热型属病程中后期,常因劳累或受寒而加重发作,多两膝同病,或左膝重,或右膝重,难于长途行走,甚则跛行,不能下蹲,少数有静息痛,影响睡眠。
检查局部,肿胀明显,浮膑试验部分呈阳性;部分病膝虽较肿胀,系滑膜等组织病理性增厚,积液不多者浮骸试验呈阴性。
局部皮色正常,皮温可稍有增高。
患肢伸屈功能减退,伸直即感疼痛,屈曲可较正常者减少30°或更多。
X片上胫骨平台两侧、牌间崎、骸骨上下缘等均可见骨质增生。
3.单纯疼痛型和肿痛发热型均需和其他关节炎作鉴别。
本病血沉多正常,抗链“0”不高,类风湿因子阴性,HLA-B27阴性,X片膝部骨骼无吸收、破坏改变,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
【治疗】一、辨证论治单纯疼痛型用二藤汤,功能养血祛风,宣痹和络。
药物为全当归10g,丹参10g,鸡血藤12g,雷公藤10g,羌活10g,地龙10g,炒白术10g,制南星10g,白茯苓12g,生惹及仁15g,川牛膝10g,生甘草10g。
10剂为1疗程。
肿痛发热型用加味二藤汤,功能祛风宣痹,消肿止痛。
药物有全当归10g,丹参10g,鸡血藤12g,雷公藤10g,黄柏10g,地龙10g,炒白术10g,制南星10g,白茯苓12g,生惹及:仁15g,大力子10g,制乳香10g,生甘草IOgo10剂为1疗程。
说明:雷公藤为近年来广泛应用之药物,带皮全根每日常用量为10〜12g,去根皮仅留木质部分的根每日15〜25g,需严格控制用量,以免毒副作用。
二、外治单纯疼痛型可贴麝香追风膏或南星止痛膏。
骨伤科股骨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股骨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为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
由于老人股骨颈部骨质疏松,因此,在较轻的外力下,如行走时碰撞、跌倒,即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诊断】1.老人跌跤后,髅部疼痛剧烈,失去站立及行走能力。
2.患肢呈现外旋和短缩畸形。
骨折延长线与股骨干纵轴的垂线所成的角度>50。
者,属内收型,畸形明显,患肢短缩可达3cm左右,明显外旋。
骨折延长线与股骨干纵轴的垂线所成的角度<30。
者,属外展型,患肢仅有轻度外旋或短缩。
3.伤处瘀肿多不明显。
压痛以鼠蹊中部为明显。
如骨折发生于股骨颈之基底部,则局部瘀肿较重,压痛明显。
4.股骨颈不完全性骨折,患肢稍能伸屈,畸形不明显。
可作足跟叩击试验,如引起鼠蹊部明显疼痛,骨外展型内收型折的可能性较大。
股骨颈骨折5.X片可明确骨折的类型及移位情况。
无移位的骨折在X片上仅见微细的骨折线或仅有一侧骨皮质不连续。
个别病员X片无明显的骨折征,但老人跌跤后璇部疼痛,功能障碍,足跟叩击痛明显者,宜按不完全骨折处理。
【治疗】1.无移位的不完全性骨折,可作胶布皮肤牵引患肢,重量2~4kg,置患肢于轻度屈胸、屈膝和轻度外展位。
合适的牵引可以缓解骨折部位的疼痛。
6.牵引过程中注意勿使扩展板抵及床栏或滑轮,否则失去牵引作用,甚至使断骨移位。
如牵引后疼痛迅速减轻,则6~8周后可摄X片复查,如骨折线消失,可停止牵引,练习扶双拐行走。
7.对有移位的内收型骨折,可作手术治疗。
较常用的为空心钉内固定术,术后无需牵引,可扶双拐进行患肢不负重行走练习。
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因断骨愈合困难,可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髅关节置换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骨折线位于股骨大粗隆与股骨小粗隆之间的骨折。
由于这个部位的血液循环比较丰富,所以骨折后比较容易愈合。
【诊断】1.多见于老年患者,有外伤史,如从高处坠跌或重物撞击等。
受伤时患者常自己感觉有骨擦音。
2.患肢大粗隆周围瘀肿明显,触痛较重,患肢可有外旋及短缩畸形,或有轻度内收成角畸形3.患肢功能障碍,部分病员可触及骨擦音。
骨伤科急性腰扭伤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急性腰扭伤本病系指急性腰部软组织扭挫伤。
临床上很常见,发生的原因很多,例如劳动时由于身体姿势不正,用力不当,或倾跌、剧烈运动、腰部遭到撞击等,另外,弯腰拔鞋、咳嗽等亦可引起,因腰部经络肌肉在闪、挫中受到损伤,致气血循行障碍,突然发生腰痛、腰部强直等症状。
【诊断】1扭伤后腰部一侧或两侧立即发生疼痛,有的当时不明显,半天或一天后即显著加重。
疼痛剧烈时,不能前俯后仰和左右转侧,甚至不能行走,坐卧均痛。
翻身、咳嗽均受限。
2.检查时局部肌肉紧张,但无明显瘀肿,压痛点或广泛、或局限、或感深部痛,不易清楚触知。
3.由撞击、挫压引起的挫伤,局部可见肿胀或青紫瘀斑,疼痛及压痛均较明显。
严重的挫压伤,要排除骨折和内脏损伤。
4.腰扭伤或腰挫伤,如不及时治愈,或再受伤,拖延日久,则可转为慢性腰痛。
因此,伤腰后应积极治疗,避免重复损伤,防止演变为慢性腰痛。
【治疗】一、推拿疗法1点按腰阳关、肾俞、八醪部、痛点。
5.揉摩腰部两侧及痛区,拿捏腰部患侧肌筋,再作揉抹。
6.运腰协助患者作俯仰、转侧腰部、下蹲等运动10余次。
力量要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轻重适宜。
以上为对腰部扭伤之常用手法。
7.腰部挫伤以轻摩轻抹手法为主。
二、针灸疗法体针人中、委中、昆仑,并可在腰部两侧、环跳处拔火罐。
术后鼓励扭伤病人作弯腰、后仰、下蹲等动作,可以提高疗效。
个别腰部急性扭伤病人,自觉腰痛重,不能转侧,不敢站立及行走,可针刺两手背第4、5掌骨间稍靠近掌骨基底侧,边捻针,边鼓励病员下床站立。
站立时要两腿直立,腰肌放松,直立后再鼓励患者作室内行走,常可使腰痛得到迅速缓解。
耳针腰、腰椎、神门、皮质下。
三、辨证论治扭伤病人,气滞失宣,经络痞塞,治宜利气和络。
青木香、制香附、泽兰、延胡索、制乳香各IOg,桑寄生12g,红花6g,甘草3g。
挫伤病人,瘀肿作痛,筋膜损伤,治宜活血通络。
当归、泽兰、川牛膝、炒赤芍、络石藤各10g,红花6g,续断、制狗脊、丹参各10g。
慢性腰背痛【诊断】1慢性腰背痛临床十分常见。
骨伤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骨伤科诊疗规范锁骨骨折【诊断要点】1、有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的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5、骨折分类:(1)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的弓形。
(2)横断型骨折:多见成年人,骨折端可具有典型的重叠,近端向上后方移位,远端向下前方移位。
(3)粉碎型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1/3处有小骨片呈垂直移位。
6、证候分型:(1)气滞血瘀:外伤初期,血溢脉外,瘀于皮下筋膜,肿胀较甚,疼痛剧烈,压痛明显,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眩。
(2)筋骨未续:骨断中期,骨位已正,尚有瘀血未去,筋骨连接未坚,局部肿,瘀未消尽,疼痛压痛固定,功能活动障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
(3)瘀血凝滞:骨伤日久,肿胀消退,瘀血残留肌揍、关节,以至筋膜粘连,关节屈伸不利,舌红苔薄,脉结。
(4)气血亏虚:损伤后期,外伤筋骨,内伤气血,加之长期卧床伤血耗气,体质虚弱,短气、懒言、四肢不温。
舌淡苔薄,脉细缓。
(5)肝肾不足:损伤后期,断骨未坚,筋脉疲软,可出现肝肾不足之症。
偏于肝肾阴虚者,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或有烦躁失眠,五心烦热,盗汗,遗精,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偏于肾阴虚者,兼见形寒肢冷,神疲乏力,遗精早泄,月经量少,色淡,小便清长,夜尿频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疗要点】【一般治疗】1、手法复位:患者端坐,挺胸抬头,双手插腰姿式。
术者双手握其患者两肩外侧,以一膝顶住背部正中;双手向后徐徐扳拉,双肩外旋后伸挺胸,骨折移位可获整复。
亦可在助手维持此姿式下,术者直接按压其骨折端使之复位。
2、固定:(1)“∞”字绷带固定法:局部外敷伤科膏,于骨折处放一葫芦形压垫,压垫上再贴一膏药,两腋窝垫以软垫。
用大号绷带从伤侧肩后经腋下,绕过肩前上方,横过背部,经对侧肩后腋下至肩前上方,绕回背部至伤侧腋下,包绕8~12层。
骨伤科锁骨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锁骨骨折锁骨骨折多数因间接暴力引起。
如跌倒时肩部外侧着地或手掌着地,暴力传导至锁骨中段而发生骨折。
临床上儿童的锁骨骨折较多见,其中部分为青枝骨折。
【诊断】1伤后锁骨中部有明显的肿胀、疼痛。
2 .有错位的锁骨骨折,由于肩关节失去正常的支持能力,患肩出现下垂,局部能摸到畸形及骨擦音。
由于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内侧断骨多向上后方移位,外侧段向下前方移位。
重叠错位严重者,患侧锁骨外观较对侧缩短。
3 .由于疼痛,患侧肩关节不敢活动,使上臂的抬举受到限制。
4 .锁骨骨折多数发生在中1/3,个别锁骨外端骨折需与肩锁关节脱位区别,锁骨内端骨折需与胸锁关节脱位区别。
X片结合触诊可明确诊断。
5 .婴幼儿、儿童多数为青枝骨折,呈向图10-4锁骨骨折上成角,疼痛、触痛,家长叉抱患儿腋下时即典型移位引起疼痛啼哭。
【治疗】复位时患者端坐于凳上,两手叉腰,两肘向后,术者站于患者背后,左脚踏在凳上,用膝顶住患者背部之两胛间,两手扶持患者两肩,用力将患者两肩向后外上方作牵弓I,使患者胸部挺起,当重叠牵开时,另一术者可捺正锁骨之内侧端,使骨折获得复位。
由于锁骨骨折难于达到完全复位,如有轻度错位愈后不影响功能,不需强求解剖复位。
复位后局部放棉垫一块,用瓦形硬纸覆盖,用胶布自胸部至背将硬纸贴紧固定,随后再用横形“8”字绷带固定。
两腋下各放一块较大棉垫,以免腋部受压过紧。
对婴幼儿青枝骨折,一般不需要复位,局部敷伤科敷药后,用横“8”字绷带固定。
患肢屈肘90°,用颈腕带悬挂胸前。
虽愈合时局部可能有隆起畸形,但儿童在生长过程中会自行塑形矫正。
固定时间,儿童为2~3周,成人为4~6周,老年患者或骨折对位较差者,可适当延长固定时间。
在固定过程中,可嘱患者练习患侧腕关节、肘关节的活动。
在断骨愈合后,可练习肩关节的活动。
中医骨伤科工作制度
中医骨伤科工作制度一、患者接诊流程患者到达中医骨伤科门诊后,由导诊护士进行初步接待,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协助患者挂号。
医生在诊室内进行详细问诊,记录患者主诉、病史、外伤经过等,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等)或其他辅助检查。
医生根据问诊和检查结果,给出初步诊断,并制定治疗计划。
将诊断结果和治疗计划详细告知患者,并解答患者疑问。
二、诊断与治疗规范诊断应依据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确保准确无误。
治疗应遵循中医骨伤科治疗原则,包括手法复位、固定、药物治疗、功能锻炼等。
对于复杂病例,应组织会诊,集思广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康复与护理指南康复期间,医生应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护士和康复师应定期评估患者康复情况,提供必要的护理和康复指导。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锻炼,提高自我康复能力。
四、药品与设备管理药品管理:中药和西药应分类存放,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确保药品质量。
设备管理:医疗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医疗安全与质控严格遵守医疗安全制度,确保患者诊疗过程安全。
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控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六、医患沟通机制医生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解释治疗方案和预期效果。
鼓励患者提出问题,耐心解答患者疑虑。
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机制,持续改进医疗服务。
七、科研与教学管理积极开展中医骨伤科研究工作,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定期举办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八、紧急预案与处置制定中医骨伤科紧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患者意外情况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应熟悉预案内容,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响应、妥善处理。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骨伤科慢性腰肌劳损诊疗规范
骨伤科慢性腰肌劳损诊疗规范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
2、一侧或两侧腰骶部酸痛不适。
时轻时重,缠绵不愈。
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3、一侧或两侧骶棘肌轻度压痛,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
(二)证候诊断1、寒湿型: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
舌苔白腻,脉沉。
2、湿热型:痛而有热感,炎热或阴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减轻,尿赤。
舌苔黄腻,脉濡数。
3、肾虚型:腰部酸痛乏力,喜按喜揉,足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
偏阳虚者挑白,手足不湿,少气懒言,腰腿发凉,舌质淡,脉沉细。
偏阴虚者心烦失眠,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4、瘀血型:腰痛如刺,痛有定处,轻则俯仰不便,重则因痛剧不能转侧,拒按。
舌质紫暗,脉弦。
二、治疗方案(一)药物治疗。
口服:1、独一味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2、桂附地黄丸每次1丸、每日2次;3、扶他林片每次25mg,每日3次(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1.寒湿型:治法: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止痛。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9g 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地黄各6g。
2.湿热型:、治法:清利湿热,宣痹止痛。
方药:二妙丸加减。
黄柏12g 苍术10g 木瓜20g、薏苡仁15g、生地黄12g豨莶草18g。
3.肾虚型:治法:滋补肝肾,强筋健骨,通络止痛。
方药:杜仲汤加减。
梅肉、杜仲、北芪各15g 党参18g 枸杞12g 威灵仙15g 鸡血藤20g4.瘀血型:治法:通络活血,行气止痛。
方药:桃仁四物汤加减。
桃仁9g、红花、熟地、川芎各15g、白芍、当归、牛膝、杜仲各12g、落石藤20g。
(三)手法治疗A、基础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位其旁。
(1)在腰背部两侧施揉法、推法3~5遍。
(2)在腰部酸痛点及阳性反应物施拨法、按法3~5遍。
(3)揉或点按肾俞、大肠俞、委中、阳陵泉穴。
(4)擦腰骶部0.5~1分钟。
B、辨证手法1.寒湿型:扌衮八髎穴,拿、揉患侧小腿后侧肌群3~5遍。
骨科诊疗规范
急救固定【急救】原则是处理及预防休克,防止伤口污染,固定患肢,避免神经、血管进一步损伤。
1 . 对外伤患者首先判断有无休克及休克程度。
如有休克,应首先救治。
2 . 有活动性出血,须采取暂时性压迫包扎止血,必要时上止血带。
如上止血带者,应标示时间,并应视情况每半小时~1小时放松一次。
3 . 有开放性伤口,局部应先用无菌敷料或干净毛巾包扎,以减少污染。
4 . 情况不详时,不要盲目整复,保持伤员原来姿势护送到医院。
【固定】基本原则为固定损伤部位的上下关节。
1 . 头颈部损伤时:用沙袋、米袋等物置于颈的两旁,作临时固定。
严防头颈部前屈、后伸或左、右旋转。
2 . 单纯锁骨骨折可用三角巾托住前臂悬吊于胸前。
3 . 严重肩部损伤,在腋下先垫以软垫,然后将上臂固定于胸壁,再用三角巾悬吊在胸前。
4 . 肱骨骨折,可用夹板放于前后两侧,再将其固定于胸前。
5 . 前臂骨折,前后方用夹板固定,背侧板应超过腕关节,防止前臂旋转,然后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6 . 脊柱骨折,保持伤后姿势置于硬板床上,在悬空位置放进软垫,搬运时严防扭转或过屈、过伸腰部。
7 . 骨盆骨折,病者仰卧位置于木板床,骨盆周围不应放置重物,尤其在腹部耻骨联合处,必要时在骨盆两侧放置较宽木板,作为临时骨盆兜,以起暂时保护作用。
8 . 股骨骨折,用长木板,连同腰部平齐固定。
9 . 胫腓骨骨折,用木板四块、在患肢四周放置后固定,或将患肢固定于健侧,搬运时可作适当牵引,减少疼痛。
10. 踝、跖、趾骨折:局部绷带包扎,避免负重即可。
内固定技术内固定技术在骨科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四肢、骨盆及脊柱疾患的前后路内固定。
一、骨折常用内固定物的种类及适应症1、螺钉⑴种类:包括:①普通螺钉;②加压螺钉;③生物可吸收螺钉。
⑵适应症:常与接骨板联合应用,固定各种骨折、少数情况下,单独应用就能达到稳定骨折的目的,获得满意的效果,如内踝撕脱骨折、肱骨内髁骨折等。
2、接骨板⑴种类:①普通接骨板,种类较多,多为钴铬合金制成;②加压接骨板。
骨伤科胫腓骨骨折的中医诊疗规范
胫腓骨骨折的中医诊疗规范一、【定义】胫腓骨骨折是长管状骨折中最常见。
二、【诊断依据】1.病史多有明显外伤史。
多数为直接暴力所致。
部分骨折由间接暴力引起,儿童骨折多为不全或青枝骨折。
2.症状和体征伤后肢体肿胀、剧烈疼痛,局部严重疼痛,畸形,功能障碍,可触及骨异常活动及骨擦感。
极少数患者有发生脂肪栓塞综合症的可能。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及骨折类型。
三【证候分类】(1)斜形骨折(2)螺旋形骨折1.根据骨折的形状分为五种类型。
(3)横断骨折(4)粉碎性骨折(5)青枝骨折(1)上1/3骨折2.根据骨折的部位,分为三种类型(2)中1/3骨折(3)下1/3骨折四【治疗】1复位固定方法(1)夹板固定:①适应症:无移位或移位较少的新生儿产伤骨折。
②操作方法:将患肢用小夹板固定2-3周。
对移位较大或成角较大的骨折,可行牵引配合夹板固定。
(2)骨牵引法:①适应症:8-12岁的儿童及成年患者。
②操作方法:中上1/3骨折,用胫腓骨远端骨牵引;中下1/3骨折,用跟骨牵引。
儿童牵引重量约为1/6体重,时间约4周;成人牵引重量约为1/7体重,时间8-10周。
上1/3骨折应同时用小夹板固定。
牵引时间应注意患肢功能锻炼。
2.药物治疗内服药物。
按“骨折三期”辩证用药。
初期:可视病情给予通下逐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法治疗,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中期:给予活血理气,调理脾胃,必要时给则予补气血,益肝肾,壮筋骨治疗,方用三七接骨丸。
后期;给予补气血,益肝肾,壮筋骨,活血通经,温经通络之法治疗,方用养血止痛丸。
②外用药物。
整复后可外用活血止痛药物;后期功能锻炼时则重在按摩舒筋,配合下肢熏洗方。
五、【康复治疗】早期进行踝关节伸曲活动及股四头肌舒缩活动。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一、临床诊断要点1. 听诊、问诊、望诊、切诊相结合,全面了解病史、症状、体征等。
2. 根据患者表现进行病机辨证,确定病因、病位、病机。
3. 通过骨伤科常见检查方法,如X射线、CT、MRI等,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4. 综合分析临床资料,确立诊断,并进行相关治疗。
二、诊疗原则1. 注重整体观察,病情明确后,从整体上采用一贯的诊疗原则。
2. 中西医结合,根据病情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3. 强调个体化治疗,针对每位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 相互配合,中药和物理治疗等方法可以相互配合,以融合优势。
三、临床操作规范1. 根据诊断结果,明确治疗方案,包括用药、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2. 合理用药,选择适宜的中成药或中药治疗,注意剂量和用法用量,遵循药物治疗原则。
3. 物理治疗,如按摩、拔罐、热敷、针灸等,应由专业人士进行操作,注意操作规范。
4. 康复训练,根据病情和患者条件,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定期评估和调整训练方案。
四、病情观察与随访1. 定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记录相关信息,包括症状、体征、用药效果等。
2. 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医疗伦理和职业操守,保护患者隐私和权益。
2. 操作规范,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标准化。
3. 患者教育,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必要的治疗知识和注意事项,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以上为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的基本要点,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关专业文献和指南。
骨伤科膝关节扭挫伤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膝关节扭挫伤膝关节由坚实的韧带维持关节的稳定性。
关节腔内有十字韧带及内、外侧半月板,关节外侧及内侧各有副韧带。
扭挫伤时,可使上述韧带或软骨受伤,少数可并发轻微骨节错缝。
【诊断】1有外伤史。
受伤当时,整个膝关节或膝关节之一侧明显疼痛,迅速发生瘀肿,不能行走,稍可被动伸屈。
关节错缝者,强直于半屈位,拒绝作被动伸屈。
急性期过后,瘀肿减轻,疼痛局限。
诊查时要与骰骨骨折、胫骨上端骨折等相鉴别,可拍摄X片。
明显脱位者X片可以明确诊断,轻微错缝在X片上难以确定。
2 .内侧副韧带损伤,系膝关节猛烈外翻引起,膝内侧瘀肿疼痛、跛行。
如在伸膝位轻轻作膝关节被动外翻,可引起剧痛。
外侧副韧带损伤,系膝内翻或直接撞击引起,肿痛在膝外侧,将膝被动内翻时,亦可引起剧痛。
临床内侧副韧带损伤较多见。
3 .半月板损伤多数由膝关节突然扭转所引起。
外侧半月板损伤,肿痛、压痛在膝关节外侧,内侧半月板损伤之肿痛则在膝关节之内侧。
急性期过后,病人可缓慢行走,上楼或下楼时伤膝酸痛,且感乏力。
部分病人有交锁征,即在行走时可突然发生膝关节疼痛,不能继续行走,稍作休息并晃动膝关节,又觉很快缓解,可继续行走。
检查时,膝部或有肿胀,病程已久者,患肢肌肉萎缩,可作回旋挤压试验,病人仰卧,医生一手握患足,一手扶患膝,先使靛、膝屈曲,再使小腿内旋、内收,再在内收、内旋情况下伸直膝关节,如引起膝内侧疼痛,为内侧半月板损伤。
检查外侧半月板时,屈膝及酸,使小腿外旋、外展,在外旋、外展姿势下伸直膝关节,引起疼痛者为外侧半月板损伤。
4 .肿痛局限于膑骨下者,系膑下韧带及脂肪垫的损伤。
肿痛在骸骨之上部者,可能为腕上滑囊挫伤血肿。
【治疗】1膝关节扭挫伤急性期,肿痛不能伸屈者,要作一次被动的伸屈活动,可纠正轻微的关节错缝。
然后外敷伤科消炎膏,内服跌打丸,每次5g,早晚各1次。
肿痛重者,应卧床休息2周。
5 .急性期过后,局部可贴万应宝珍膏、伤湿止痛膏等。
症状进一步减轻时,可用熏洗方:海桐皮、伸筋草、桑枝各12g,五加皮、泽兰各IOg,苍术、红花各6g。
骨伤科胫骨腓骨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胫骨腓骨骨折胫、腓骨骨干骨折小腿发生骨折时,如暴力较小,则为单根骨折,以胫骨干骨折为常见,腓骨干骨折很少见。
暴力较大,则可发生胫、腓骨干双骨折,可有斜断、螺旋形、横断、粉碎性等区别。
【诊断】1相当多见的儿童胫骨骨折,骨折线多呈长斜形或螺旋形。
部分系骨膜下骨折,则无移位、畸形或骨擦音。
表现为小腿中段肿痛较重,不能站立或行走,足跟叩击痛明显,将患足稍作旋转时,亦有明显疼痛。
2.有移位的胫骨骨折或胫、腓骨双骨折,肿痛剧烈,且有骨擦音及畸形,患足多呈外旋畸形。
直接暴力引起者,胫、腓骨在同一平面骨折,多为横断。
间接暴力扭转受伤者,胫、腓骨骨折线不在同一平面,多数胫骨偏低,腓骨偏高。
3.由于胫骨前部位于皮下,位置表浅,移位的断骨尖端易戳破皮肤,成为开放性骨折,急救搬运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
断骨尖端隆起于皮下,尚未戳破皮肤者,急救搬运时可临时拔伸复位,夹板临时固定。
【治疗】1无移位的胫骨干骨折,敷药后,用五块夹板固定。
两块较窄,放于胫骨前崎之两侧,三块较宽,分别放于后侧、后内侧、后外侧,此三块较宽之夹板,应有适当弧度,以适合小腿外形,便于包扎固定。
4.有移位的胫、腓骨干骨折,稳定性差,应作跟骨牵引,在腰麻下整复。
整复时,由于腓骨中上段在负重及活动方面不起重要作用,且血运丰富,易于愈合,故整复重点应以胫骨为主。
病员仰卧,两助手作对抗拔伸,并使患肢处于150。
的屈膝位,因胫骨远端多移向后外方,故术者两手握住断骨远端向前内侧端提,助手将近端断骨向后外侧压,可获对位。
固定时,根据胫骨移位情况,在近端胫骨的前内侧及远端胫骨的前外侧放纸压垫,并于腓骨外侧的上下端各放纸压垫,然后用5块夹板包扎固定。
若断骨位置较高,夹板应超过膝关节,断骨位置较低,固定范围应包括踝关节。
5.对于开放性骨折,在清创整复对位后,作跟骨牵引,待创口愈合后,加夹板、纸压垫固定。
部分开放性骨折,清创整复后作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
6.整复固定后,要经常观察患肢远端血循环,注意调节扎带松紧度,定期照X片复查断骨对位情况,调节牵引重量。
骨伤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病多数发生于第4、5腰椎之间和腰5舐1之间的椎间盘。
当椎间盘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痛者,即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主要表现为一侧腰部疼痛,经臀外侧、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向下放射痛,病程较长,影响劳动。
2 .发病时部分病员有腰部扭伤史,先出现腰痛,三四天或一两星期后,疼痛转至一侧臀部,并向下肢后外侧扩散,此时腰痛转见减轻。
部分病人则无明显外伤史,而逐渐发生一侧腰腿痛。
个别病人两侧下肢均感疼痛。
3 .病情严重者常发生脊柱侧弯,站立时姿势IE偻,不能直立及后仰,行走困难,甚至扶杖亦不能行走。
夜间因痛影响睡眠,或不能直腿平卧,仅能屈膝侧卧。
4 .检查时,患侧的大肠俞、居醪、环跳、委中、阳陵泉或承山周围有压痛。
嘱病人仰卧位,作直腿抬高试验时,疼痛愈重者,抬高程度愈低。
病程已久的患者,病侧下肢肌肉多见萎缩,小腿及足背外侧可有痛觉减退,或自觉麻木畏冷。
5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虽然疼痛严重,但无发热或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髓、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多无障碍。
诊断时应与腰椎结核或其他可以引起坐骨神经痛之疾病作鉴别。
【治疗】一、推拿疗法病人俯卧,医生于腰部、环跳、居醪、承山等痛点作按压、拿捏、揉摩等手法,然后作扳腿、斜扳等手法(见腰麻推拿)。
隔日或每日治疗1次,15次为1疗程。
二、腰麻推拿对于病程长、疼痛重的病人,可于腰麻下作推拿。
腰麻推拿操作方法:按常规作好单侧腰麻,30分钟后开始推拿。
1病人仰卧,由医生及助手分别拉病人两足及两侧腋窝部作对抗拔伸,每次持续1分钟,作2~3次。
6 .将双下肢依次作直腿抬高至最大限度,在抬腿最高位置,将踝关节用力背伸3~4次。
7 .病人侧卧,医生以一侧手臂托住位于病人上侧之大腿,另一手扶住病员腰部,转动能关节2〜3圈后,将髅关节在外展30°位置下作向后过伸2次[即“扳腿”。
8 .病人仍侧卧,一人用两手掌推住病员上侧之上胸部,另一人用两手扶住病员上侧之骼骨翼部,两人同时作相反方向之动作,迅速而协调地将上胸部向后推,将臀上部向前推(即“斜扳”)。
中医骨伤科诊疗规范
中医骨伤科诊疗规范小夹板固定术【适应证】1. 四肢闭合性骨折,但骨折不稳定型者,应配合应用皮牵引或骨牵引。
2. 四肢开放性骨折已进行内固定者,如股骨髓内针固定后。
【注意事项】1. 所选择夹板长短、宽窄应当合适。
太宽不能固定牢靠,太窄容易引起皮肤坏死。
夹板应占肢体周径五分之四。
2. 应合理放置固定垫,并且位置要准确。
3. 应用夹板前应准确判断病人神经、血管等损伤情况,以利于观察。
4. 缚带要松紧合适,要求缚后所打的结可以上下移动1厘米。
5. 有计划指导病人作功能锻炼,并嘱病人随时复诊。
石膏绷带固定【包扎前准备】1. 物品:适当大小石膏绷带卷、温热水(约40℃左右)、石膏刀、剪、针、•线、衬垫物、颜色笔。
2.患者的准备:(1)向病者及家属交待包扎注意事项及石膏固定的必要性。
(2)用肥皂水洗净患肢,有伤口者先行换药。
【固定时注意事项】1. 先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用器械固定或专人扶持,并保持该位置直至石膏包扎完毕、硬化定型为止。
扶持石膏时应用手掌,禁用手指。
2. 缠绕石膏时要按一定方向沿肢体表面滚动,切忌用力抽拉绷带,并随时用手抹平,使各层相互粘合。
3. 在关节部位应用石膏条加厚加固,搬动时要防止石膏折断,过床后要用枕头或沙袋垫平。
4. 石膏包扎后应注明日期及诊断。
5. 石膏未干固以前,注意凸出部勿受压,以免凹陷压迫皮肤,引起压迫性溃疡。
6. 为加速石膏凝固,可在温水中加放少许食盐,天气潮湿可用电炉、电吹风等方法烘干。
7. 石膏固定应包括骨折部位的远近端二个关节。
肢体应露出指(趾)端以便于观察。
8. 术后应密切观察,尤其最初六个小时。
如有下列情况,应及时切开或拆除石膏:(1)肢体明显肿胀或剧痛。
(2)肢体有循环障碍或神经受压。
(3)不明原因的高热。
9. 石膏松动、变软失效,应及时更换。
10. 应鼓励患者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固定部位的肌肉应作主动收缩、舒张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骨伤科骨盆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骨盆骨折骨盆由舐椎及两侧的骼骨、坐骨、耻骨构成。
结构坚实,有保护盆腔脏器、承载体重等功用。
于受猛烈外力尤其是挤压伤时,可引起骨折。
临床上以耻骨骨折为多见。
【诊断】1车辆挤压、重物压伤或猛烈倾跌,使骨盆部受暴力冲击,引起会阴部或臀下部剧烈疼痛,不能行走,在耻骨上支、耻骨下支或坐骨结节部有显著压痛者,可能有耻骨或坐骨的骨折。
伤处可见瘀肿,同侧靛关节活动时有牵掣痛,但慨关节部位无压痛。
2.如疼痛在箭椎部,舐部有轻度肿胀或瘀斑,局部触痛明显,应考虑有舐椎骨折。
3.对耻骨、坐骨或舐椎可能有骨折的病员,可作骨盆挤压试验。
病员仰卧,医生用两手分别置于病员两侧骼骨翼上,由两侧向中线挤压,引起伤处剧痛者,说明骨折可能性很大。
4.由于耻骨、坐骨或舐椎骨折,除局部肿痛外,无论有无移位,很少查到有骨擦音。
因此,应尽量摄X片确诊。
5.严重的骨盆骨折,可合并有IK骼关节脱位、耻骨联合分离等。
此类病员可并发大量内出血和休克。
6.部分耻骨骨折患者,可并发尿道损伤,有尿血、尿痛、尿渗漏等症状。
(1)耻骨坐骨支骨折(2)耻骨坐骨支骨折(3)耻骨坐骨支骨折合并舐骼关节错位合并耻骨联合分离【治疗】1对于单纯的耻骨或坐骨或舐椎骨折,可以平卧木板床,用多头布带包扎固定骨盆部,以减轻疼痛。
耻骨、坐骨有轻度移位的,亦可用上述方法,一般不需复位。
2.对并发舐骸关节脱位的严重伤员,首先应防治休克。
全身情况较稳定时,可在全身麻醉下整复。
然后以附着于床顶的帆布兜带悬吊骨盆,使病员仰卧木板床上,骨盆稍离床面。
3.合并尿道损伤而出现尿血、尿渗漏的病员,应手术修补破裂的尿道或膀胱。
4.症状好转时,要注意锻炼两侧胸关节的伸屈活动,4〜6周后可练习下床扶拐行走。
骨伤科胸部扭挫伤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胸部扭挫伤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胸壁受外力撞击或挤压引起胸痛者,为胸部挫伤,在临床上很多见。
如由于挑担、负重、咳嚏或躯干旋转等动作而引起胸痛者,为胸部扭伤。
【诊断】胸部挫伤病人,局部肿胀轻微,甚至无明显肿胀,但疼痛明显,有固定的压痛点,于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加重。
部分患者挫伤于肋骨与肋软骨交接处,可有局部的轻度隆起。
胸部挫伤病人应与肋骨骨折相区别。
如有胸闷、气急、面色发细等严重症状者,应予吸氧等急救措施,见肋骨骨折。
胸部扭伤病人,扭伤之后,胸痛时作,痛处走窜不定,常无明显压痛,或有部位不固定的压痛,应与胸膜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相区别。
【治疗】一、辨证论治1胸部挫伤多系瘀血凝滞作痛。
治宜化瘀活血止痛。
方药举例:当归IOg,赤芍10g,丹参10g,郁金10g,延胡索12g,陈皮6g,枳壳6gO 加减:疼痛较重,咯痰夹血者,加制乳没各10g,茜草10g,仙鹤草12g0咳嗽痰多,咳时震痛者,加杏仁12g,制紫苑IOg,桔梗6g。
咯血多者应作胸部透视等检查。
2 .胸部扭伤多系气滞作痛。
治宜利气和络止痛。
方药举例:制香附IOg,延胡索10g,青木香10g,川苛6g,炒枳壳6g,生甘草6go 加减:疼痛较重,动作不利者,加乌药IOg,郁金10g,青陈皮各6g。
3 .胸部陈伤胸部扭挫伤之个别患者,胸痛经年累月,历久不愈者,即胸部陈伤,或称胸部劳伤。
多系瘀结不化,气滞失宣所致。
治宜散瘀利气。
方药举例:制草乌10g,当归10g,丹参10g,三棱10g,香橡皮6g,佛手片6g,降香3g0胸部陈伤病人,虽有长期胸痛,甚至思想负担很大,但体力正常,无其他兼证者,可鼓励病人解除思想顾虑,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战胜疾病。
二、成药及外治跌打损伤膏或伤湿止痛膏贴于痛处,痛重者并可用宽布带捆扎胸部。
云南白药每次服0.5g,每日4次。
跌打丸每次服1粒(5g),每日2次。
蛛帽丸每次服1粒,每日1次。
用于陈伤。
部分病人服螺耐丸后有腹痛腹泻反应,应停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伤科第一节颈椎病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5.X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二)症候诊断1.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2.气滞血瘀: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舌质暗。
脉弦3.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
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4.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
舌红少津,脉弦5.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
舌淡苔少,脉细弱(三)病理分型1.颈型:枕颈部同,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
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段改变。
2.神经根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实验、压头实验阳性。
颈椎X线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
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3.脊髓型:早期下肢发紧,行走不稳,如履沙滩,晚期一侧下肢或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
受压脊髓节段以下感觉障碍,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X线片示:椎间隙狭窄,椎体后援增生较严重并突入椎管CT、MRI检查示:椎管变窄,椎体后缘增生或椎间盘膨出压迫脊髓4.椎动脉型: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体位性猝倒,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X线片示: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
CT检查可显示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
椎动脉造影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5.交感神经型:眼睑无力,视物模糊,瞳孔扩大,眼窝胀痛,流泪,头痛,偏头痛,头晕,枕颈痛,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痛,血压增高,四肢凉或手指发红发热,一侧肢体多汗或少汗等。
X线片见钩椎增生,椎间孔变窄,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或有不同程度错位。
椎动脉造影有受压现象。
6.其他型:颈椎椎体前鸟嘴样增生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经食管钡剂检查证实)等。
二、治疗方案(一)药物治疗:急性期患者应首先低枕、仰卧休息3---5天,减少颈部活动。
如患为脊髓型颈椎病,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及时建议手术治疗。
患者在卧床休息的同时,应采用以下治疗方法:1、静脉滴注:5%葡萄糖250ml iv drip qd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 iv drip qd20 %甘露醇250ml iv drip qd地塞米松5mg(递减)iv drip qd五---七天为一疗程。
2、口服药物:(1)VB1、VB6等神经营养药物。
(2)、扶他林片每次25mg,每日3次。
痛点明显者:常用药物有1%利多卡因加强的松龙、维生素B1、B12、5%葡萄糖、丹参注射液,作痛点封闭。
慢性期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5--7天,进行上述治疗,症状基本缓解后,以入慢性期(缓解期)。
1、静脉注射:①、以颈部疼痛为主5%葡萄糖250ml iv drip qd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 iv drip qd20%甘露醇250ml iv drip qd②、以眩晕为主5%葡萄糖500ml iv drip qd天麻素注射液0.6g iv drip qd十天为一疗程。
2、口服药物:(1)、独一味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2)、芬必得每次300mg,每日2次;(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1、风寒湿型:治法:治以祛寒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蠲痹汤加减。
川桂枝、羌活、威灵仙、秦艽、川芎、当归尾各10g、葛根20g、天麻、炮甲珠各9g、炒神曲12g。
2、气滞血瘀:治法:治以疏肝理气,和血化瘀。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川芎、枳实、香附、陈皮、厚朴各10g、白芍、半夏各6g、甘草5g。
丹参15g、地龙12g、夜交藤20g。
3、痰湿阻络:治法:治以理气化痰,祛湿通络。
方药:温胆汤加减。
枳实10g、竹茹10g、陈皮6g、法半夏6g、茯神10g、太子参10g、麦冬10g、五味子6g、山药15g黄芪15g、胆南星6g、威灵仙15g、甘草10g4、肝肾不足型:治法:治以滋肾养肝,养阴通络。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熟地黄24g,山茱萸12g,山药12g,牡丹皮9g,白茯苓9g,泽泻9g,枸杞子9g,菊花9g。
木瓜20g,天麻12g5、气血亏虚型:治法:治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方药:八珍汤加减。
天麻10g、炙黄芪20、炙甘草12g、潞党参15g、炒白术15g、熟地20g、当归15g、白芍15g、鸡血藤25g。
(三)手法治疗1.患者俯卧位,医者位其旁。
(1)在颈部两侧施揉法、拨法或拿法3~5遍,点按风池、百劳穴。
(2)拨、揉项韧带3~5遍,重点施术于阳性反应物和压痛点。
(3)在两侧斜方肌施拿法、揉法或扌衮法3~5遍,点按肩井穴。
(4)沿脊柱两侧(胸1~胸7)施揉法、拨法3~5遍,点按肩中俞、肩外俞穴。
(5)在肩胛冈下部施揉法、扌衮法3~5遍,点按天宗穴、冈下酸痛点。
2.患者仰卧位,医者位其旁。
(1)揉锁骨下缘3~5遍,点按气户穴。
(2)拿、揉患侧上肢3~5遍,点按曲池、合谷穴。
(四)针灸治疗以颈夹脊及手足太阳、足少阳经为主。
取穴:风池、颈夹脊、天柱、肩井、后溪、合谷、外关(五)拔罐、刮痧治疗1、肩背部拔罐或走罐,每周1---2次。
2、风池、大椎、肩髃、曲池刮痧,间隔3---6天1次,以皮肤痧退为标准。
(六)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
1、颈椎牵引(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2、中频、中药熏蒸。
三、注意事项休息治疗及围领、颈托固定:颈椎病急性发作或初次发作的患者,要适当注意休息。
病情严重者宜卧床休息2~3周。
四、疗效标准1、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2、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
3、未愈:症状无改善。
五、功能锻炼1、回头望月:头颈向左(右)后上方伸展至极限位,好像仰望天空中的月亮一样,之后尽力向该方向牵拉,保持3~5秒。
还原。
2、往后观瞧:头颈向左(右)后下方伸展至极限位,眼看右(左)后下方(脚跟),之后尽力向该方向牵拉,保持3~5秒。
还原。
3、侧耳贴肩:头颈尽力向左侧(右侧)屈曲,左(右)耳向左肩(右)方向靠拢至极限位,之后尽力向该方向牵拉,保持3~5秒。
还原。
4、前伸探海:头颈向左(右)前下方伸探,眼看前下方地面,之后利用头部的自然下垂、下颌的向前探伸,尽力向该方向牵拉,保持3~5秒。
还原。
禁忌症: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部活动容易出现眩晕者,以及有急性神经根性症状的患者应慎用。
第二节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砖瓦工,网球运动员或有肘部损伤病史者2、肘外侧疼痛,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
做洗衣服、端茶倒水、扫地等动作时疼痛加剧,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3、肘外侧压痛,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为明显,前臂伸肌群紧张实验为阳性,伸肌群抗阻实验阳性。
(二)症候诊断1、风寒阻络:肘部酸痛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痛缓,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2、湿热内蕴: 肘外侧疼痛,有热感,局部疼痛明显,活动后疼痛减轻,伴口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儒数3、气血亏虚: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哦,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喜按喜柔,并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脉沉细二、治疗方案(一)药物治疗1、独一味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2、活血止痛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3、萘丁美酮每次1g,每日1次;4、芬必得每次300mg,每日2次。
5、0.5-1%的利多卡因注射液2-3ml和醋酸泼尼松注射液12.5mg 痛点局部注射,每周1次,共三次。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1.风寒阻络型:治法:祛风散寒蠲痹。
方药:小活络丹加减。
制川乌草乌、地龙、制南星、乳香、没药各5g2.湿热内蕴型:。
治法:清热化湿方药:三妙丸加减。
黄柏、苍术、川牛膝各12g 薏苡仁20g3.气血亏虚型:。
治法:益气养血方药:八珍汤加减。
人参12g白术、茯苓、当归各15g、川芎10g、白芍20g 熟地18g、炙甘草6g、加生姜三片大枣五枚(三)手法治疗1、基础手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医者位其患侧。
(1)在前臂桡侧施扌衮法、揉法、拨法或一指禅推法3~5遍。
(2)拿前臂桡侧3~5遍,点按曲池、手三里、尺泽、少海穴。
(3)一手拇指点按肘部痛点,另一手握住腕部做肘关节屈伸旋转运动3~5次。
(4)点按阳溪、肘髎穴。
2、辨证手法1.风寒阻络型:在肘外侧施擦法0.5~1分钟,点按风门、后溪、阿是穴。
2.湿热内蕴型:点按曲池、合谷穴。
3.气血亏虚型:点按内关、手三里穴三、疗效标准1、治愈:疼痛压痛消失,持物无疼痛,肘部活动自如2、好转:疼痛减轻,肘部功能改善3、未愈:症状无改善四、注意事项1.急性期,避免重刺激。
2.注意保暖,勿劳累。
第三节急性腰扭伤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
2、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
3、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及硬状,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
(二)鉴别诊断1.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腰部功能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腰部叩击试验、姆背伸试验、挺腹试验均为阳性,x线片可协助诊断。
2.腰椎压缩性骨折:有从高处跌落史或腰部间接暴力史,可伴有腹胀、便秘等症状,X线示椎体呈楔状改变。
3.肾绞痛:一侧腰背部绞痛,向会阴部放射,可伴有小便困难、血尿、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等症状。
(三)症候诊断1.气滞血瘀:闪挫及强力负重后,腰部剧烈疼痛,腰肌痉挛,腰部不能挺直,俯仰屈伸转侧困难,舌暗红或有瘀点,苔薄,脉弦紧。
2.湿热内蕴:劳动时姿势不当或扭闪后腰部板滞疼痛,有灼热感,可伴有腹部胀痛,大便秘结,尿黄,舌苔黄腻,脉濡数。
(四)病理分类1、腰骶关节扭伤:腰骶关节一侧或两侧压痛明显,骨盆旋转试验阳性。
2、骶髂关节扭伤:多为一侧的骶髂关节处压痛、少数可两侧损伤。
屈曲关节时骶髂关节疼痛明显,骶髂关节分离试验阳性。
3、骶棘肌扭伤:压痛点在损伤的骶棘肌处,可触及条索壮硬结。
4、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损伤的棘上、棘间韧带处压痛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