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高缩打印版

合集下载

道德经全文

道德经全文

道德经全文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

以下是其中的几章:第一章:道是无法被言语所描述的,名字也无法完全表达。

它是无形的、无名的,但却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它既存在于无形无物之中,又存在于有形有物之中。

这两种存在虽然不同,但都是神秘的。

这种神秘的存在被称为玄,是所有奥妙的门户。

第二章:世人都知道美和善,就会有其相反的丑和恶。

有的东西是相互依存的,比如有就会有无,难就会有易,长就会有短,高就会有低,声音就会有和谐和不和谐的。

这是不变的真理。

因此,圣人不会过多地言说,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教导人们。

他们不追求名利,不贪图物质财富,不让自己的心思乱糟糟。

他们通过无为而治理万物,让人们不再有私心杂念,让有智慧的人不敢轻举妄动,这样就能达到无所不治的境界。

第三章:不要过分崇拜才能出众的人,这样会引起人们的争斗。

不要过分追求难得的物品,这样会导致盗窃。

不要过分追求美好的事物,这样会使人心乱。

因此,圣人的治理方式是让人们的心思空虚,但身体得到滋养,让人们的意志虚弱,但身体强壮。

他们让人们无知无欲,这样就能让有智慧的人不敢妄为,也能让治理变得更加简单。

第四章:道是无形的,但是有时会被用来做某些事情,但并没有被用尽。

它就像一个深渊,似乎包含了一切。

我们无法知道它的起源,就像我们无法知道帝王的起源一样。

第五章:天地并不关心人类的善恶,它们对待人类就像对待一只狗一样。

圣人也不会过分关注个人的善恶,他们把人民看作一只狗一样平等。

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大桶一样,没有形状,但是容纳一切。

圣人也应该像大桶一样,虚怀若谷,但是行动坚定,像一个婴儿一样纯洁。

他们应该洁净自己,不让自己受到污染。

第六章:谷神不会死去,这就是玄牝。

玄牝是天地的根源,永远存在,但是不需要过多的维护。

第七章: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依赖自己的力量来维持生命。

圣人也是这样,他们把自己放在后面,而把人民放在前面。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私心,而是因为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私心。

道德经PDF打印版

道德经PDF打印版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ao:四声)。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shi:四声),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u:二声)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o:二声)龠(yue:四声)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in:四声)。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ji:一声)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jiu:四声)。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ci:一声)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he:二声),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丽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gu:三声),当其无,有车之用。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收藏)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收藏)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收藏)《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

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

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

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

”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

”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

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道德经pdf

道德经pdf

道 德 经 老子 著 道德经 ·1· 目录 老子第一章………………………………………………………5 老子第二章………………………………………………………6 老子第三章………………………………………………………7 老子第四章………………………………………………………8 老子第五章………………………………………………………9 老子第六章………………………………………………………10 老子第七章………………………………………………………11 老子第八章………………………………………………………12 老子第九章………………………………………………………13 老子第十章………………………………………………………14 老子第十一章……………………………………………………15 老子第十二章……………………………………………………16 老子第十三章……………………………………………………17 老子第十四章……………………………………………………18 老子第十五章……………………………………………………19 老子第十六章……………………………………………………20 老子第十七章……………………………………………………21 老子第十八章……………………………………………………22 老子第十九章……………………………………………………23 老子第二十章……………………………………………………24 老子第二十一章…………………………………………………25 老子第二十二章…………………………………………………26 老子第二十三章…………………………………………………27 道德经 ·2· 老子第二十四章…………………………………………………28 老子第二十五章…………………………………………………29 老子第二十六章…………………………………………………30 老子第二十七章…………………………………………………31 老子第二十八章…………………………………………………32 老子第二十九章…………………………………………………33 老子第三十 章…………………………………………………34 老子第三十一章…………………………………………………35 老子第三十二章…………………………………………………36 老子第三十三章…………………………………………………37 老子第三十四章…………………………………………………38 老子第三十五章…………………………………………………39 老子第三十六章…………………………………………………40 老子第三十七章…………………………………………………41 老子第三十八章…………………………………………………42 老子第三十九章…………………………………………………43 老子第四十 章…………………………………………………44 老子第四十一章…………………………………………………45 老子第四十二章…………………………………………………46 老子第四十三章…………………………………………………47 老子第四十四章…………………………………………………48 老子第四十五章…………………………………………………49 老子第四十六章…………………………………………………50 老子第四十七章…………………………………………………51 老子第四十八章…………………………………………………52 老子第四十九章…………………………………………………53 老子第五十 章…………………………………………………54 道德经 ·3· 老子第五十一章…………………………………………………55 老子第五十二章…………………………………………………56 老子第五十三章…………………………………………………57 老子第五十四章…………………………………………………58 老子第五十五章…………………………………………………59 老子第五十六章…………………………………………………60 老子第五十七章…………………………………………………61 老子第五十八章…………………………………………………62 老子第五十九章…………………………………………………63 老子第六十 章…………………………………………………64 老子第六十一章…………………………………………………65 老子第六十二章…………………………………………………66 老子第六十三章…………………………………………………67 老子第六十四章…………………………………………………68 老子第六十五章…………………………………………………69 老子第六十六章…………………………………………………70 老子第六十七章…………………………………………………71 老子第六十八章…………………………………………………72 老子第六十九章…………………………………………………73 老子第七十 章…………………………………………………74 老子第七十一章…………………………………………………75 老子第七十二章…………………………………………………76 老子第七十三章…………………………………………………77 老子第七十四章…………………………………………………78 老子第七十五章…………………………………………………79 老子第七十六章…………………………………………………80 老子第七十七章…………………………………………………81 道德经 ·4· 老子第七十八章…………………………………………………82 老子第七十九章…………………………………………………83 老子第八十 章…………………………………………………84 老子第八十一章…………………………………………………85 道德经 ·5·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拼音版_朗诵版_打印版

《道德经》拼音版_朗诵版_打印版

道德经第一章众妙之门dào 道kě可dào道,fēi非c hánɡ常dào道。

mínɡ名kě可mínɡ名,fēi非c hánɡ常mínɡ名。

wú无mínɡ名t iān天dì地z hī之s hǐ始;yǒu有mínɡ名wàn万wù物z hī之mǔ母。

ɡù故c hánɡ常wú无,yù欲yǐ以ɡuān观qí其m iào妙;c hánɡ常yǒu有,yù欲yǐ以ɡuān观qí其j iǎo 徼。

cǐ此l iǎnɡ两z hě者,tónɡ同c hū出ér而yì异mínɡ名,tónɡ同wèi谓z hī之x uán玄。

x uán玄z hī之yòu又x uán 玄,z hònɡ众m iào妙z hī之mén门。

第二章功成弗居t iān 天x ià下j iē皆z hī知měi美z hī之wéi为měi美,sī斯è恶yǐ已。

j iē皆z hī知s hàn善z hī之wéi 为s hàn善,sī斯bú不s hàn善yǐ已。

yǒu 有wú无x iānɡ相s hēnɡ生,nán难yì易x iānɡ相c hénɡ成,c hánɡ长d uǎn短x iānɡ相xínɡ形,ɡāo高x ià下x iānɡ相yínɡ盈,yīn音s hēnɡ声x iānɡ相hé和,q ián前hòu后x iānɡ相s uí随。

道德经全文(完美版)

道德经全文(完美版)

《道德经》全文0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0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03.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0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0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0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07.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08.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0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手?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道德经(正文)(已排版好可直接打印)

道德经(正文)(已排版好可直接打印)

道德经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老子》第一章dào 道kě可dào道,fēi非chánɡ常dào道。

mínɡ名kě可mínɡ名,fēi非chánɡ常mínɡ名。

wú无mínɡ名tiān天dì地zhī之shǐ始;yǒu有mínɡ名wàn万wù物zhī之mǔ母。

ɡù故chánɡ常wú无,yù欲yǐ以ɡuān观qí其miào妙;chánɡ常yǒu有,yù欲yǐ以ɡuān观qí其jiǎo徼。

cǐ此liǎnɡ两zhě者,tónɡ同chū出ér而yì异mínɡ名,tónɡ同wèi谓zhī之xuán玄,xuán 玄zhī之yòu又xuán玄,zhònɡ众miào妙zhī之mén门。

《老子》第二章tiān 天xià下jiē皆zhī知měi美zhī之wéi为měi美,sī斯è恶yǐ已。

jiē皆zhī知shàn善zhī之wéi为shàn善,sī斯bú不shàn善yǐ已。

yǒu 有wú无xiānɡ相shēnɡ生,nán难yì易xiānɡ相chénɡ成,chánɡ长duǎn短xiānɡ相xínɡ形,ɡāo高xià下xiānɡ相yínɡ盈,yīn 音shēnɡ声xiānɡ相hé和,qián前hòu后xiānɡ相suí随。

hénɡ恒yě也。

整理经典-老子道德经(word打印版)

整理经典-老子道德经(word打印版)

整理经典-老子道德经(word打印版)经典诵读-老子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第一章第七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故能成其私。

之門。

第八章第二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後相隨。

恆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第九章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去。

驕,自遺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三章第十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智者不敢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

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十一章第四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道盅,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第五章第十二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第 1 页共 8 页==经典诵读-老子道德经得之貨,令人行妨。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主题思想:道法自然。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现在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推崇和学习。

在当今的社会,压力不断的增加,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但是滋养我们心灵的场所特别少,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净化心灵的灯塔——《道德经》。

道德经全文共81章,5162字。

(注解便于阅读、理解,仅供参考,最好能在熟读融会贯通中自悟自得)《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如下第壹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

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

都可说是含义深远。

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第贰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道德经简文附带拼音打印版

老子道德经简文附带拼音打印版

道德经老子著d an【老子即李耳,字聃,或伯阳。

汉族,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约生活于前571 年至471 年之间。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故里鹿邑县亦因老子先后由苦县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县境内留下许多与老子息息相关的珍贵文物。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道德经》d d o ke d dof 百 ch dig d do ming k e ming f 百 非 道可 道, 非 常 道; 名可 名, ch 印g ming w u ming ti o n d i zh i sh i y d u ming w d n 常 名。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有 , 名 万w U zh i m u g U ch d ng w u y U y i gu o n q i mi d o物 之母 。

故 常 无, 欲 以观其妙ch dig y du y U y i gum q i j i d o c i li dig zh e tong 常 有, 欲 以 观 其 徼。

此两 者, 同 ch u e r y i ming tong w & zh i xu d n xu d n zh i y Ou 出 而异 名 ,同 谓 之 玄。

玄 之 又 xu d i zh d ng mi d o zh i m e n玄 ,众 妙 之 门。

gu o n ji d o第二 章 观徼ti o n xi d ji m zh i m e i zh i w e i m e i s i e y iji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矣; 皆 zh i sh d n zh i w e i sh d n s i b U sh d n y i y d u w u x i 知 善之 为 善 ,斯 不善矣 。

道德经全文完美打印版

道德经全文完美打印版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道德经编号打印版

道德经编号打印版

《道德经》全文0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0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03.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0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0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0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07.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08.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0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1.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老子《道德经》国学权威经典大字注音打印版(原文+译文)

老子《道德经》国学权威经典大字注音打印版(原文+译文)

wàn wù zuò yān ér bù cí
万 物 作 焉 而 不 辞,
shēng ér fú yǒu
生 而 弗 有;
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 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
wéi ér fú shì
为 而 弗 恃,
gōng chéng ér fú jū
功 成 而 弗 居。
抚育万物但不自恃己能, 立下了功勋而不自我夸耀。
称为《德经》,总称《道德经》。此书都可称得上经典 这是他认为的治理天下的最高原则。他主张治国需顺
名作,它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
应民心,符合天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治大
第一,宇宙。老子心目中的宇宙就是“道”,道 国,若烹小鲜,消除一己之心,使民众安居乐业,实
无所不在,周行不止;道是万物的根本;道是视之不见、 现无为而治,达到“小国寡民”的理想境界。 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无形物。他的这一思想,冲破
不 贵 难 得 之 货,
shǐ mín bù wéi d
不 见 可 欲,
shǐ mín xīn bú luàn
使 民 心 不 乱。
shì yǐ shèng rén zhī zhì
是 以 圣 人 之 治,
品读圣贤经典 开启智慧人生
安民第三
不推崇贤能之才, 使人民不争名夺位;
不以奇珍异宝为贵重之物, 使人民不做偷盗的坏事;
不炫耀可贪的事物, 使人民不产生邪恶、动乱的念头。
因此,有道的人治理天下的方法,
-6-
传承国学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xū qí xīn
虚 其 心,
shí qí fù
实 其 腹,
ruò qí zhì
弱 其 志,
qiáng qí gǔ
强 其 骨。

《道德经》全文+拼音+注释(打印)

《道德经》全文+拼音+注释(打印)
《老子》第二十三章
【解释】少说话是合乎自然法则的。所以,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到一整天,是谁使它这样的?是天地。天地(的狂风暴雨)尚且不能持久,何况于人呢?所以凡是从事于道的人:求道的就与道相同。求德的就与德相同,求失的就与失相同。与道相同的人,道也乐意得到他;与德相同的人,德也乐意得到他;与失相同的人,失也乐意得到他。不值得信任的,当然就有不相信的事情发生!
《老子》第二十八章
【解释】知道什么是雄强,却安守柔弱,甘作天下的沟溪。甘作天下的沟溪,永恒的德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初生的婴儿的状态。明知什么是明亮,却安守黑暗,甘作天下的模式。甘作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就不会丢失,回复到最终的真理。明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甘愿作天下的川谷。甘作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才可以充足,回复的纯朴,纯朴分散就成为器具,圣人们用它们是发挥他们的长处。所以,大的器具是完整的。

《老子》第一章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老子》第二章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助谐和,前和后互助跟从。因此,圣人以无为处理事务,实行无言的教导,万物自己发生变化而不为它开头。生长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老子》第二十九章
【解释】打算治理天下用妄为的办法,我看他是得不到什么的。天下诗歌神圣的东西,是不能妄为的。妄为的人要失败,想据为己有的要丢失。所以一切事物有前行的有后随的,有轻嘘的有急吹的,有强壮的有瘦弱的,有小挫的有全毁的。所以圣人要去掉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措施。

道德经(打印)

道德经(打印)

【谦德章第六十一】大国者下流。

天下之交。

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

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

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

则取大国。

故或下以取。

或下而取。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

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

大者宜为下。

【为道章第六十二】道者万物之奥。

善人之宝。

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

尊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

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

置三公。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

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

不曰求以得。

有罪以免邪。

故为天下贵。

【恩始章第六十三】为无为。

事无事。

味无味。

大小多少。

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

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

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

故终无难。

【守微章第六十四】其安易持。

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破。

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是以圣人无为。

故无败。

无执。

故无失。

民之从事。

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

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

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

而不敢为。

【淳德章第六十五】古之善为道者。

非以明民。

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

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楷式。

能知楷式。

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

与物反矣。

然后乃至大顺。

【后己章第六十六】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

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

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三宝章第六十七】天下皆谓我道大。

似不肖。

夫唯大。

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

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

宝而持之。

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慈故能勇。

俭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

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

舍俭且广。

舍后且先。

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

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

以慈卫之。

【配天章第六十八】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道德经原文拼音整理版(可直接打印)

道德经原文拼音整理版(可直接打印)

《道德经》第一章guān观miào妙dào 道kě可dào道,fēi非cháng常dào道;míng名kě可míng名,fēi非cháng 常míng名。

wú无,míng名tiān天dì地zhī之shǐ始;yǒu有,míng名wàn万wù物zhī之mǔ母。

gù故cháng常wú无,yù欲yǐ以guān观qí其miào妙;cháng 常yǒu有,yù欲yǐ以guān观qí其jiào徼。

cǐ此liǎng两zhě者,tong同chū出ér而yì异míng名,tong同wèi谓zhī之xuán玄。

xuán玄zhī之yòu又xuán 玄,zhòng众miào妙zhī之mén门。

第二章guān观jiào徼tiān 天xià下jiē皆zhī知měi美zhī之wéi为měi美,sī斯è恶yǐ矣;jiē皆zhī知shàn 善zhī之wéi为shàn善,sī斯bù不shàn善yǐ矣。

yǒu有wú无xiāng相shēng生,nán难yì易xiāng相chéng成,cháng长duǎn短xiāng相xíng形,gāo高xià下xiāng相yíng 盈(qīng倾),yīn音shēng声xiāng相hè和,qián前hòu后xiāng相suí随。

shì是yǐ以shèng 圣rén 人chù处wú无wéi 为zhī之shì事,xíng 行bù不yán 言zhī之jiào 教,wàn万wù物zuò作ér 而bù不wéi 为shǐ始,shēng 生ér 而bù不yǒu 有,wéi 为ér 而bù不shì恃,gōng 功chéng 成ér 而fú弗jū居。

道德经全文及释文

道德经全文及释文

道德经全文及释文《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老子所著,它以“道”为核心,阐述了天地万物的本源和宇宙的法则。

以下为《道德经》的部分原文及解释: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无,是形成天地的本始;有,是创生万物的根源。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丑恶的心灵在作崇;皆知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各种患得患失的主观意识。

但是圣人处于无区别心之无为境界,教化众生于不言之中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竭尽全力而不自恃已能不刻意招贤不稀罕难得之货使民众不为盗就不会产生动乱的动机。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解释:道似一个器皿可以装东西但是永远也装不满。

它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就是把它隐藏起来,使其光芒内敛像存在又不存在一样。

《道德经》原文和注释较长且多,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网站获取完整版。

道德经原文拼音整理版(可直接打印)

道德经原文拼音整理版(可直接打印)

《道德经》第一章guān观miào妙dào 道kě可dào道,fēi非cháng常dào道;míng名kě可míng名,fēi非cháng 常míng名。

wú无,míng名tiān天dì地zhī之shǐ始;yǒu有,míng名wàn万wù物zhī之mǔ母。

gù故cháng常wú无,yù欲yǐ以guān观qí其miào妙;cháng 常yǒu有,yù欲yǐ以guān观qí其jiào徼。

cǐ此liǎng两zhě者,tong同chū出ér而yì异míng名,tong同wèi谓zhī之xuán玄。

xuán玄zhī之yòu又xuán 玄,zhòng众miào妙zhī之mén门。

第二章guān观jiào徼tiān 天xià下jiē皆zhī知měi美zhī之wéi为měi美,sī斯è恶yǐ矣;jiē皆zhī知shàn 善zhī之wéi为shàn善,sī斯bù不shàn善yǐ矣。

yǒu有wú无xiāng相shēng生,nán难yì易xiāng相chéng成,cháng长duǎn短xiāng相xíng形,gāo高xià下xiāng相yíng 盈(qīng倾),yīn音shēng声xiāng相hè和,qián前hòu后xiāng相suí随。

shì是yǐ以shèng 圣rén 人chù处wú无wéi 为zhī之shì事,xíng 行bù不yán 言zhī之jiào 教,wàn万wù物zuò作ér 而bù不wéi 为shǐ始,shēng 生ér 而bù不yǒu 有,wéi 为ér 而bù不shì恃,gōng 功chéng 成ér 而fú弗jū居。

(完整word版)道德经,经典版

(完整word版)道德经,经典版

《老子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注本,楼宇烈校中华书局2008年12月第一版)○上篇·道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f ú)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shuò)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ǎi)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yí)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第十章】载(zài)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zhì)乎?天门开阖(hé),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篇·道经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

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三、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四、道冲,而用之久不盈。

深乎!万物宗。

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

湛常存。

吾不知谁子?象帝之先。

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

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门,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七、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

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八、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又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九、持而盈之,不若其以。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十、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人治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为雌?明白四达,能无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十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十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十三、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故贵身于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十四、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在下不昧。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

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後。

执古之道,以语今之有。

以知古始,是谓道已。

十五、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若朴,浑若浊,旷若谷。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能弊复成。

十六、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云云,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忘作,凶。

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没身不殆。

十七、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豫之;其次,畏之侮之。

信不足,有不信!由其贵言。

成功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十八、大道废,有人义。

智惠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十九、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二十、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忙□其未央!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春登台。

我魄未兆,若婴儿未孩。

乘乘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纯纯。

俗人昭昭,我独若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淡若海,漂无所止。

众人皆有已,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二十一、孔得之容,唯道是从。

道之为物,唯恍唯忽。

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

窈冥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然?以此。

二十二、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或。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岂虚语?故成全而归之。

二十三、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天地。

天地上不能久,而况于人?故从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

信不足,有不信。

二十四、企者不久,跨者不行,自见不明,自是不彰,自伐无功,自矜不长。

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有恶之,故有道不处。

二十五、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道大,天大,地大,王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十六、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如何万乘之主,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二十七、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常善救物,而无弃物。

是谓袭明。

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此谓要妙。

二十八、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

为天下蹊,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常得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得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为器,圣人用为官长。

是以大制无割。

二十九、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夫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接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三十、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

故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以,是果而勿强。

物牡则老,谓之非道,非道早已。

三十一、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惔而上,故不美,若美之,是乐杀人。

夫乐杀者,不可得意于天下。

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哀礼处之。

三十二、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王侯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天将知止。

知止不殆。

譬道在天下,犹川谷与江海。

三十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三十四、大道泛,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成功不名有。

爱养万物不为主,可名于大。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三十五、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

乐与饵,过客止。

道出言,淡无味,视不足见,听不足闻,用不可既。

三十六、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柔胜刚,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有利器,不可示人。

三十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下篇·德经三十八、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三十九、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其以贱为本耶非?故致数车无车。

不欲录々如玉,落落如石。

四十、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四十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善。

四十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惟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当以为教父。

四十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于无闻。

是以知无为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四十四、名与身熟亲?身与货熟多?得与亡熟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四十五、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塞,静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

四十六、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

四十七、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四十八、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无为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

四十九、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

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五十、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揩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五十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五十二、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知其母,又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

五十三、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

非道也哉!五十四、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

五十五、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蛰,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五十六、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