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 ppt课件
简约认识和了解佛教学习PPT模板
十 二 因缘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顺逆都互相缘生缘灭,故称十二因缘
01.无明缘行:无明(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由于无知产生出盲目的意志活动(行)。 02.行缘识:意志活动(行)产生心识(即精神活动)。 03.识缘名色:心识活动形成名(概念);色(物质形体)。 04.名色缘六处(又称六入):名色产生出“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 05.六处缘触(接触):“眼、耳、鼻、舌、身、意”与外界接触。 06.触缘受(感受、接受):“眼、耳、鼻、舌、身、意”与外界接触产生相应的“色、
5.正命:正确的生活方式,远离赌博、卖淫、看相、占卜等不正当
的职业和谋生方式。
6.正进:正确的努力,去恶从善,勤奋修行,不懒散度日。 7.正念:正确的念法,忆持正法,不忘佛教真理,时时以惕励自己。 8.正定:正确的禅定,专注一境,身心寂静,远离散乱之心,以佛
教智慧去观想事物的道理,获得人生的觉悟。
涅盘
密宗教法之四曼相大
所谓四曼相大即四种曼荼罗周遍于万法,摄尽万法之相状。
曼荼罗可以理解为密宗修行的坛场、道场。有轮圆具足、极味无比、
养育佛种、聚集圣众之义。密宗用来形容菩提境地万德圆满之佛果。密宗 行者在修法时,将曼荼罗作为观想的对象,然后将自己置身其中,将“我” 与“佛”变为一体,以达到即身成佛的境界。
五法印:在四法印外,再加上“一切法空”,成五法印。通常作: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一切法空,涅盘寂静。
大乘佛教则以诸法实相作为法印。
诸法实相: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的体相和理法。佛教认为,世俗 认识的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 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
四谛
佛学分享培训课件
八、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八六、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 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八七、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八八、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八九、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 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 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九十、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 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九一、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 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九二、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九三、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九四、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九五、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九六、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九七、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九八、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九九、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佛经里的人生哲学
难难总
于于是
处处自
世
实 际 上 是 难
事
实 际 上 是 难
己 的 世 与 事
一 切 的 外 在
以以都
放放只
开下是
心心诱
界事因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 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五、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六、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 得人生多少? 七、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八、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 没听到过是非。 九、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十、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十一、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十二、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佛学分享.ppt
四九、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五十、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 烦恼呢? 五一、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 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 像中的那么美好。 五二、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五三、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五四、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 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五五、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五六、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五七、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 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五八、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五九、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 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六十、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十三、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 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十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十五、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 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十六、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十七、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十八、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十九、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二十、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二一、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二二、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 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三、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 修行。 二四、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 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中国佛教哲学
《中国佛教哲学》教学大纲李虎群 编写615目录前言 (619)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 (619)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619)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619)序论中国佛教特色与学习方法 (620)第一节宗教的基础和宗教学研究 (620)一、宗教的基础 (620)二、宗教研究的基础 (620)第二节 中国佛教的特色和学习方法 (621)一、中国佛教的特色 (621)二、学习方法 (622)复习与思考题 (622)拓展阅读书目 (622)第一章印度佛教思想源流 (623)一、小乘兴盛时期 (623)二、大乘兴盛时期 (623)三、密咒兴盛的时期 (623)复习与思考题 (623)拓展阅读书目 (623)第二章 中国佛教思想源流 (624)第一节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佛教的特点 (624)一、取决于佛教自身的开放、含容性质。
(624)二、取决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和融摄。
(624)三、中国佛学至少有如下四个特点 (625)四、佛教在适应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屈从了其中的消极面,付出了影响至今的负面代价。
(625)第二节源流 (626)一、首先是传入阶段 (626)二、传播阶段 (626)三、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第三阶段,也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 (627)第三节中国佛教主要宗派介绍 (628)一、三论宗 (628)二、天台宗 (628)三、华严宗 (628)四、唯识宗哲学 (629)五、禅宗哲学 (629)复习与思考题 (629)拓展阅读书目 (629)第三章佛教基本理论 (630)第一节缘起性空 (630)616一、“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
” (630)二、缘起法和人生的关系 (630)三、性空与修学 (630)第二节四圣谛 (630)一、苦 (630)二、苦集 (631)三、苦灭。
苦灭道 (631)第三节《般若心经》解读 (631)复习与思考题 (631)拓展阅读书目 (631)第四章佛教修持法门(上):解脱道 (632)绪论 (632)一、佛法并不是一种在理论上单独存在的东西。
第3讲 佛教哲学
1,苦谛:人生的本质 (1)八苦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 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2)五取蕴苦 五蕴:色、受、想、行、识。 取:指一种固执的欲望、执著的贪爱。
2,集谛:痛苦的根源
(1)十二因缘说 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 有、生、老死。
(2)业报轮回说 三 业:身、口、意 六道轮回:地狱、饿鬼、畜生、 阿修罗、人、天。
最终理想,从一定意义上说,佛教的种种学说,最终都
是为了说明和论证涅槃寂静这一最高理想。
2,诸法无我
“法”,是指世间存在的事物。“我”,是主宰、自性、 实质和实体的意思。“我”是恒常不变的实体,具有主宰的 功能,既无集合离散,又无变化生灭,是独立自生的永恒不 变的主宰者。所以,“诸法无我”就是说世间一切存在的事 物都没有独立的不变的实体或主宰者,一切事物都没有起着 主宰作用的我或灵魂。换句话说,世界上没有单一独立的、 自我存在的、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合成 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佛教常说“一切 皆空”。
3,涅槃寂静
“涅槃”,一般指断灭“生死”轮回而后获得的一
种精神境界,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寂静”是指涅槃的状态。所谓“涅槃寂静”,就是要
远离烦恼,断绝患累,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境界。
涅槃寂静是三法印的终极,佛教提出诸行无常和诸法无 我,就是为了说明涅槃寂静的道理。涅槃寂静是佛教的
3,灭谛
(1)佛教最高境界——涅般
也译为“灭”、“圆寂”等。最初意义就是寂 灭,灭尽贪欲。
(2)两类:有余涅般和无余涅般
4,道谛
(1)八正道:正语、正业、正命、正念、 正定、正见、正思维、正精进。 (2)三学:
佛教元素PPT模板:佛教元素融入设计中,展现出宁静与智慧
02
佛教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
佛教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佛教色彩的运用
• 淡雅、和谐的色彩搭配
• 体现佛教的慈悲与平等
佛像、佛塔等元素的运用
• 作为主题,传达佛教设计理念
• 作为图案,装饰设计作品
禅宗风格的运用
• 简约、自然的设计风格
• 体现佛教的智慧与宁静
佛教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03
佛教色彩的运用
• 体现佛教慈悲,增加设计作品的温馨感
• 营造和谐舒适的视觉感受,提升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
如何提高佛教元素融入设计的效果
深入了解佛教文化,准确把握佛教元素的内涵
• 学习佛教知识,了解佛教元素的背景
• 研究佛教艺术,领略佛教元素的美感
结合设计主题,巧妙运用佛教元素
• 根据设计主题,选择合适的佛教元素
• 结合现代设计手法,创新佛教元素的表现形式
⌛️
注重佛教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和谐统一
• 处理好佛教元素与其他设计元素的关系
• 营造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提升设计作品的整体品质
05
佛教元素融入设计的未来趋势与展望
佛教元素设计的发展趋势
个性化、多元化的佛教元素设计
• 突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佛教元素融入设计:宁静与智慧的体现
DOCS
01
佛教元素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佛教元素的起源与发展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 由释迦牟尼创立,公元前563年诞生
• 旨在传播佛法,帮助众生解脱苦难
佛教元素的发展
• 从印度传播到东亚、东南亚等地区
• 融入各国文化,形成独特的佛教艺术风格
佛教思想简介PPT精选文档
烦恼,获得出世圣果,免除轮回之苦。 善恶不相抵消。需把握纯正的意志力,使
行为纯善,有慈爱、容忍、宽恕、不争、 不执的美德,为利他之善业。
7
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 ①把世界上的东西分作两类 有情(众生) 无情(没有生命或有生命而无性情)
5
缘起定律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缘起性 空,性空缘起”。
心法四缘:亲因缘,指自心中业识的种子; 无间缘,指众生攀缘之不断心念;所缘缘, 指一切外境;增上缘,指助力之缘。
色法二缘:亲因缘,亲近关系之缘;增上 缘,指助力之缘。
6
业力因果律
“业”,行为、造作之意。凡有意向的行 为,出自身、口、意的,都可以叫做业。
苦之中,故讲四谛。
15
↗天:天神,空死坠、水火风三灾等 三
∕人:八苦 等
善
∕修罗:魔神,天人鬼畜各随其类 道
六道 ---------------------------------------------
﹨畜生:苦役、充食、人杀
三
﹨饿鬼:恐怖、饥渴
恶
↘地狱:火坑、坚冰、刀山等
道
16
四谛
④四谛(di) 苦谛——现实存在的生老病死,一切皆苦。 集谛——痛苦来源于“烦恼和业力的聚集”。 灭谛——痛苦可以灭掉,通过办法达到涅槃。 道谛——达到涅槃的手段和方法。 达到涅槃(圆寂——圆满沉寂),即“可不生不死,常乐我
净,超脱轮迴,永离苦海”,从此“超凡入圣”,达到彼 岸世界,跳出三界、六凡,成为终生之佛。
世间法:人天二乘。人乘者,受持五戒, 以保来世不失人身。天乘者,力行十善, 而求享胜妙天福。此二者所求,仍属生灭 之世间法。
佛教基础知识PPT课件
三、想蕴: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对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 想蕴。(六想者,谓意识着色想色,着声想声,着香想香,着味想味,着味 想味,着触想触,着法想法也。
心 畜 生
菩 萨
声 闻
缘 觉
阿
修
天
罗
人
.
11
佛教的业果论:三业行为 (1)十界圣凡谁主沉浮?业就是行为活动的意思
1、从行为的施发者来说有三种:身业、口业、意业。 2、从行为的性质来划分也有三种:善业、恶业、无记业。 (2)佛教的业果流程——根尘识。 1、身口意三业是如何造恶业的?
.
12
是依着感官接触外境生起错误认知做出种种善恶夹杂的行为。佛教中叫做根尘相 对生妄分别而起惑造业 根指六根、尘指六尘、妄分别是指六识
此三界都是众生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以跳出这三界为目的。
.
22
佛教的宇宙起源观——缘起
事物之待缘而起,一切有为法,皆自诸多条件合和而起,小到个体生命,大 到宇宙都是由依因待缘而起,也就是因缘条件合和而现起这个纷繁复杂的世 界
佛教中有四因缘之说
因缘:主因、内因。
增上缘:助缘、外缘。
所缘缘:外缘是指外境,外境使人产生认识之缘,叫所缘缘。
.
4
佛教的生命观:十法界 佛教把生命层次分为十个等级:十法界 其中四种圣人和六种凡夫
.
5
六道凡夫简称“六凡” 通常所说的六道轮回,也指的是这六道
六凡
天 道
阿
人
修
道
罗
佛家思想 PPT
• 佛家的人格修养
• 作为同是追求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 的文化,佛教传入中国,扩大了中国 本土这种文化的外延,同时也丰富了 它的内涵。
• 一、发菩提心
• 发菩提心就是求“觉悟”的心,是 令自己也令一切众生具备根本大智慧 的心,即成佛的心,也即无我为他的 心。
• 2、语音学上。佛经 用梵文写作,其发音 高低变化严格,促进 了中原音韵学的成熟 ,同时也使中国人掌 握了汉语的声和韵。
• 三、对文学和艺术的影响
• 1、由于受到佛经梵文的发 音变化高低的影响,中国 的诗歌在合辙押韵上也逐 渐规范,出现了“永明体 (南北朝时期)”,继而 产生了七言、五言律诗, 为中国唐诗、宋词、元曲、 元戏剧的产生和发展作了 准备。
• 落帆江枫欲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
——王安石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 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 风雨也无晴。——苏轼
• 青莲居士——李 白 香山居士——白居易 • 莲峰居士——李 煜(南唐后主) • 半山居士——王安石 六一居士——欧阳修 • 范仲淹居士——范仲淹 东坡居士——苏 轼 • 淮海居士——秦 观 稼轩居士——辛弃疾 • 易安居士——李清照 六如居士——唐 寅 • 柳泉居士——蒲松龄 板桥居士——郑板桥 • 芹溪居士——曹雪芹 破尘居士——雍正帝 • 瓶庵居士——翁同龢 无竞居士——张之洞 • 太炎居士——章炳麟(国学大师)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一、对中国统一的影响
• 通过藏传佛教(密宗)和汉传佛教(禅宗 )来促进各民族的融合,将整个中国凝聚 在一起。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五世达赖 喇嘛、乾隆等人。
中国佛教文化PPT课件
过 去 世 燃 灯 古 佛
东 方 药 师 佛
西方阿弥陀佛
地藏菩萨
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
观音菩萨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
普陀山
峨眉山
九 华 山
著名寺院
藏经楼
祖师殿(或观音殿 、药师殿)
08年中原大佛竣工,总高208米, 用黄金108公斤,合金铜3300公斤, 特殊钢材15000吨 。
04年烟台南山大佛落成 ,释迦牟 尼座像,高38.66米,重380吨, 当时为世界第一锡青铜铸大坐佛。
11年,位于吉林敦化市的金鼎大佛举行 开光大典。金鼎大佛项目总投资3.8亿 元,为释迦牟尼坐像,总高48米,
我佛慈悲,钱财 乃他人之物
一个个新的世 界之最即将诞 生
十九岁与表妹成婚,育有一儿
四门出游
夜半出城
六年苦行
洗净积垢,接受牧女献糜,菩提树下七昼夜的入定静坐。
魔王阻扰
终成正觉
鹿野苑说法
佛祖涅槃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两汉之际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现 在学界相对比较认可的说法是汉哀帝 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汉明帝在 公元67年迎请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建 洛阳白马寺翻译《四十二章经》等佛 经。佛教开始加速传播。
佛教人物
佛•菩萨•罗汉
佛,是“佛陀”的简称,在梵文中,其意为“觉者”、“知 者”、“觉”。“觉”又有三层含义。自觉、觉他和觉行圆 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菩萨,是“菩提萨”的略称。在梵文中,意为“觉有情”, “道众生”、“道心众生”,指成就众生,有天上觉悟的 慈悲者。其修行只有“自觉”和“觉他”二品位,缺“觉 行圆满”,成就次于佛。
佛教文化PPT
第五部分
【输入您的小标题文字内容】
第五部分内容
输入标题文字内容
佛教文化PPT佛教文化PPT佛教文化PPT佛教文化PPT佛教文化PPT佛 教文化PPT
标题一
标题二
标题三
标题四
标题五
第五部分内容
单击输入标题 单击输入文本单击 输入文本
单击输入文本单击 输入文本 单击输入标题
第五部分内容
佛教文化PPT佛教文化PPT
单击此处 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 添加文本
第四部分
【输入您的小标题文字内容】
第四部分内容
佛教文化 PPT 佛教文化 PPT 佛教文化 PPT
佛教文化 PPT
第四部分内容
单击添加内容 单击添加内容 单击添加内容
单击添加内容
单击添加内容
单击添加内容
第四部分内容
B
A 单击此处添加内容 B 单击此处添加内容 C 单击此处添加内容 D 单击此处添加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第三部分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在此输入您的文字内容 在此输入您的文字内容 在此输入您的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在此输入您的文字内容 在此输入您的文字内容 在此输入您的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在此输入您的文字内容 在此输入您的文字内容 在此输入您的文字内容
佛教文化 PPT
佛教文化 PPT
佛教文化PPT佛 教文化PPT单击此 处添加你的文本
第一部分内容
单击添加 文本 单击添加 文本
单击添加 文本
单击添加 文本 单击添加 文本
第一部分内容
18 佛教哲学
諸 法 皆 同 幻 化 。 同 幻 化 故 〄 名 為
一 釋 道 壹 〄 著 神 二 諦 論 雲 : 一 切
安 澄 中 論 疏 記 引 山 門 玄 義 雲 : 第
從 本 以 已 來 〄 未 始 有 也 。
世 諦 之 法 皆 如 幻 化 。 是 故 經 雲 :
吉 藏 中 觀 論 疏 : 第 六 壹 法 師 雲 :
驗 之 〄 唯 性 空 之 宗 最 得 其 實 。 詳
轍 〄 標 玄 旨 於 性 空 。 以 爐 冶 之 功
未 濟 。 師 雲 : 安 和 上 鑿 荒 途 以 開
師 雲 : 格 義 迂 而 乖 本 〄 六 家 偏 而
若 詫 心 本 無 〄 則 異 想 便 息 。 叡 法
形 之 始 。 夫 人 之 所 滯 〄 滯 在 未 有 ;
戒 學
佛 法
1-43
1-42
慧 在 定 。
定 用 。 即 慧 之 時 定 在 慧 〄 即 定 之 時
智 慧 之 學 。 慧 能 : 定 是 慧 體 〄 慧 是
慧 學
是 謂 禪 定 。
離 相 即 禪 〄 內 不 亂 即 定 。 外 禪 內 定 〄
禪 定 〄 集 中 精 神 〄 了 悟 。 慧 能 : 外
故 雖 有 而 非 有 ; 有 其 所 以 不 無 〄 故 雖 無
不 有 〄 有 其 所 以 不 無 。 有 其 所 以 不 有 〄
于 何 而 可 物 < 然 則 萬 物 果 有 其 所 以
則 非 無 物 也 〄 物 非 真 物 ; 物 非 真 物 〄 故
謂 非 有 ; 雖 無 而 有 〄 所 謂 非 無 。 如 此 〄
得 在 於 神 靜 〄 失 在 於 物 虛 。 即 色 者 〄 明
佛教哲学
五. 思考
谈谈天台宗"一念三千"的思想. 八识包括那些内容? 谈谈华严宗的"四法界"? 谈谈禅宗对于佛教的变革.
�
2.从哲学上常讲的" ""实 2.从哲学上常讲的"名""实"关系来说明 从哲学上常讲的 万物的"不真" 万物的"不真".
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物 无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当 实,实不当名.名实无当,万物安在?
五. 物不迁论
1. 即动以求静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 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 静而非动以其不去.然则所造未尝异. 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 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 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 不从昔以至今.
二. 因果学说
1. 明报应论
无明为惑网之渊,贪爱为众累之府.二理俱游,冥为神用. 吉凶悔吝,唯此之动. 失得相推,祸福相袭.恶积而天殃自至,罪成则地狱斯罚. 此乃必然之数. 心以善恶为形声,报以罪福为影响.本以情感,而应自来, 岂有幽司?
2. 三报论
一曰现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 二曰生报.生报者,来生便受. 三日后报.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 (《三报论》)
一. 佛学的传入与六家七宗
1. 佛学的传入
据中国文献记载,佛教于公元一 世纪时传入中国,相传公元67年 (东汉明帝永平10年),开始有 汉译本佛经的出现. 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当时人们对 佛教教义的了解也只是把它看成 与中国黄老方术思想差不多的东 西.他们认为老子讲"无为", "去欲",佛教也讲"清净无 为","息心去欲". 或者把佛看做与中国当时流传的 神仙差不多.例如佛"身长一丈 六尺,黄金色,项中佩日月光, 变化无方,无所不入"(袁宏
佛教哲学
佛教的发展:
629年,玄奘从长安出发, 经今新疆北路和中亚抵印度, 带回佛典650部,翻译佛经74 部。所著《大唐西域记》在 国际享有盛誉。 754年,鉴真应日本僧人 邀请,前往日本东大寺建戒 坛,传播律宗。 671年,义净从广州出发, 从海路到达印度,学习佛法 十年,归途又前往苏门答腊 留学七年。他带回的佛典有 400多部。
2.绘画: 晋朝顾恺之、梁朝张僧繇
等画家的画;甘肃敦煌石窟壁画。
顾恺之:以形写神
观无量寿佛经变(敦煌壁画·唐)
3.雕塑:敦煌、云冈、龙门石窟,都是世界文化之瑰宝。
从北魏起又有各种石刻、木雕、金镂、漆塑、浇铸 等造像艺术,佛教摩崖刻像。形式多样,气魄宏伟。
4.建筑:历代佛寺不仅依照宫殿形式,而且 多有发展,成为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 建塔造像,也起源于佛教。
释迦牟尼 (江苏苏州灵岩山寺)
2.释迦牟尼去世 后的一百年,原 始佛教分裂为上 座部和大众部两 大派。此后一百 多年间,佛教先 后分裂成十八部 或二十部。
印度佛教胜地菩提迦耶纪念塔
3.公历纪元前后,出现大乘佛教 与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标榜:能运载无量众生 从生死大河彼岸达到菩提涅槃彼岸, 成就佛果。对教义自由发挥。 小乘佛教:追求个人解脱;拘泥 佛陀教义。
梁朝有寺院2846所,僧尼82700多人。北朝末 期的 国都洛阳有寺院1867所,江北整个地区有 寺院30000多所,僧尼约200万人。
大明寺(江苏扬州)
北魏文成帝和孝 文帝在大同云冈和洛 阳龙门开凿佛教石窟, 雕刻佛像,并资助译 经事业。 隋文帝杨坚多 次兴建寺院、佛塔, 还召请和剃度僧侣, 组织人力翻译佛经。
玄奘(唐)
藏传佛教
在西藏,唐初松赞干布就提倡佛教,8 世纪 以后逐渐形成喇嘛教。元以后逐步确立政教合一 的统治体制。 15世纪后,宗喀巴创立的黄教(格鲁派)成 为西藏佛教的主流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的基本教义
缘起性空的哲学基础 悲智双运的实践品格 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
•一个中心 成佛作祖
•二个基本点
放下、随缘、自在
缘起论、业力论 •三项基本原则(三法印)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真理是简单的
涅槃寂静 •四条教义总纲(四谛)
(三岁孩童说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研究方向:1.佛教哲学 2.宗教学原理
主要著作:《摩诃止观释译》、《中国文化辞典·宗教编》、《中国思想 家传记汇诠》、《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禅与西方思想》、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宗教卷。
个人研究风格:不尚空谈,不作违心之论,力图以史料和事实表达对中 国佛教的反省与前瞻。
佛教哲学
一、佛法、佛学、佛教
“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 “静处生定,获得实智慧以度一切。”(大智度论卷17) 对佛弟子言,修学佛法虽以正见为先,依正见 (闻思慧)
而起正信,依正见而修戒定,但最后仍以 (现) 证慧而 得解脱。所谓“先知法住智,后知涅槃智”是。佛教不离 禅定,不执着于禅定,在定与慧的关系上,更强调正见与 智慧的作用。但佛教的“见”、“慧”是在定的基础上的 直觉智慧,这是我们考察佛教哲学的基本前提。
甸、泰国、柬埔寨、
老挝等国。亦称巴
利语系佛教。
• 北传以大乘为主,
主要以陆地经帕米
尔高原传入我国,
再传入朝鲜、日本、
越南等国。
• 佛教真正成为世界
性的宗教,可以隋
唐佛教的全盛时期
为标志。北传佛教
分二支,即梵汉语
佛教哲学
系和藏语系佛教。
中国大乘 八大宗派
律宗
密宗
净土宗
法性空慧宗 性空唯名系
三论宗
法界圆觉宗 真常唯心系
佛教哲学
陈兵:《佛陀的智慧》,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二、佛教的形成和基本教义
社会背景与时代思想 佛教是宗教发展史上
最早取得世界性形态 的宗教。 佛教据传是在公元前 六至五世纪(约565485),由印度迦毗罗 卫国王子悉达多·乔 答摩创立。
佛教哲学
佛陀的出家、修道与传教
佛陀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 岁成道,之后传教四十五年, 创立佛教僧团和僧伽制度。 佛陀逝世后,弟子们因对他 的遗教产生歧义,逐渐分裂 成二十(一说十八)部派。 创始人逝世后,将其本人神 化而在教义上产生分歧,几 乎是世界各大宗教的通则。
佛教哲学
佛教哲学是为求得解脱作哲学论证的,其基础和前提就是对 世界和人生下一个批判性的判断,把人生存在的痛苦及对世 界认识的迷妄,归结为人与生俱来的烦恼与所知二障。烦恼 障是每一个人来自感性和欲望方面的迷妄,所知障是由于我 们知性层面上的语言概念、固有的知识体系所形成的偏见。 在佛教看来,由于我们内在精神的烦恼(惑),造成了我们 现在错误的行为(业),这种错误的行为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就造成我们现在不完美的生命状态,以及生命所依存的环境 (苦)。这就是起惑、造业、受苦的人生锁链。
这种苦的状态可以通过内心的变革来进行转变,表现为:转 识成智,转染成净,转凡成圣。透过修行实践,转化我们的 人生:从凡夫层次转化到神圣的层次,从污染的层次转化到 清净的层次,从我们有分别的识的层次,转化为更高的智慧 的层次。
由这种转换,达到佛教圣的境界及相应的圣果。小乘是阿罗 汉境界,大乘的境界是菩萨佛、教哲学佛的境界。
佛教哲学
佛教与人生
——佛教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一、佛法、佛学、佛教 二、佛教的形成与基本教义 三、佛学的性质与方法论特征 四、提升人生境界,构建和谐
社会
“佛”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先觉者
佛教哲学
王雷泉简介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 上海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1952年出生于上海。1978年春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 1984年留校任教,担任宗教学原理、佛教哲学史、 佛学原著选读、中国佛教史专题、禅学研究等课程。
佛教哲学
(二)佛陀说了些什么?
《法华经》方便品: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所 谓为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诸佛为解决众生的生死大事而来。一切法门的最 终目的都是教人了生死,这是全部佛教的出发点。 在文化本体论上确立了佛教存在于世的价值和基础。
┌──了断、了结。“灰身灭智”。
了生死之“了” ┤
└──了达、明了。世事洞明皆学 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佛教主要站在人类主体的立场,一切问题的设定、思索的 方向,以及评判认识的真伪等,皆由主体立场来决定。佛 教哲学对“真实”的认识,不仅仅限于“存在之学”,而 且具有价值论意义上的“当为之学”。对真实的彻证,也 就是解脱的完成。与真实对立的是虚妄,与道德价值上的 染、恶相连。存在上的“真”,与价值上的“善”紧密结 合。佛就是觉悟真理的人,成佛就是圆满人格的完成,佛 教的理想,用临济禅师的话来说,就是做一个“随处作主, 立处皆真”的“无位真人”。
义总纲﹔以对人的存在和现实境遇之缺陷作一切皆 苦之价值判断为出发点,而以证道成佛为信仰目标。 并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为基 本原则。 持戒﹑修定﹑证慧三无漏学,则为实现宗教目标的 实践程序,即“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
佛教哲学
佛教的分类、分期及传播
• 南传以小乘为主,
由斯里兰卡传入缅
佛教哲学
苦、集、灭、道
(一)缘起论 (二)业力轮回说 (三)三法印 (四)四谛说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我佛大比丘,常作如是说。
(法身舍利偈)
此有故彼有,此无则彼无; 此生己的解脱与整个人 类和器物世界联系起来。
佛教以如实观察世界的缘起论为哲学基础﹔ 以洞察人生负面价值并导向理想境界的四谛说为教
天台、华严、 禅宗 佛教哲学
法相唯识宗 虚妄唯识系
唯识宗
三、佛学的性质与方法论特征
佛陀悟到了什么? 佛陀说了些什么? 什么是不可说和不必说?
应该如何说?
佛教哲学
(一)佛陀悟到了什么?
从佛教哲学的发生学角度看,佛法源于佛陀的自内证。在 禅定的意识锻炼中,改变意识状态,在一种神秘的现观直 觉中领悟宇宙人生的实相。然后把定中所见形相用概念和 逻辑的形式显现出来。从早期佛经到大乘瑜伽行派,对此 都有详细的说明。
佛教,是一种智慧的宗教。佛 (Buddha),即觉悟的意思。
佛将自己所证悟的法进行言说, 并通过佛弟子们传承﹑弘扬,即 是佛法。
对佛法的学习和实践,就是佛学。
在社会中结成一定组织形式,修 行并推广佛法,就是佛教,即包 括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组织 等广义上的宗教。
按上述说法,佛教不仅是一种 解释宇宙人生的知识体系,也是 一种改造宇宙人生的实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