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对数学教学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提高对数学教学的认识
最近(时间)在南京师大附中有一个全国性高中新课程教学的观摩活动,我应邀对两节数学课的教学进行了点评。本文是根据点评整理修改而成。
我坚持认为,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还是“怎么认识教学”。现在搞新课改,要求用所谓新的理念来教学,我不赞成这个说法。一是不应是根据“新理念”来教学,而是应该根据“正确的科学理念”教学,不正确不科学的理念,即使新也不能用,而老理念只要正确、科学也可以用。二是教过去的教材,就不要用或不能用正确的科学理念来教了吗?所以本质的问题不是教材问题,过去的教材依然应该而且可以用正确的科学理念去教。如果说有了新课程,而没有正确的科学理念,那有什么用,还不是用那一套不正确、不科学的模式去教吗?所以每位教师对教学如何认识是最为根本的文题。
关于正确的、科学的数学教学理念,我提出以下几个方面仅供讨论。
1. “教什么”是指“教学生学什么”和“教学生怎么学”
数学教学首要的问题是“教什么”。如果把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迁移到数学教学中来,那么应该把“教什么”的含义发展一下,发展为“教学生学什么”和“教学生怎么学”。
过去讲“教什么”是把教和学混在了一起,现在看来,应该是“教学生学什么”,教——学什么!如果说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得听什么,那么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就不明确,很容易变成以教师为主宰。你把“学生学什么”作为教的内容,那关系就比较明确了,你要教学生的是“学什么”,就是引导学生去质疑,去发现,去探究,去归纳,去判断,去概括,……去把本来你要教的东西变为学生自己去探索他所应该学的东西。于是,原来你要他学的东西成了他自己要学的东西,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就自然出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充分发挥了。
教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应该是“教学生怎么学”。既然教学中要教学生学什么,当然就要教他怎么学。这就联系到这两节课的教学了。这两节课,教师开始提出的问题都很好。“指、对函数的关系”这节课,意在指导学生初步获得反函数的概念。教师先与学生共同复习指、对数函数的概念、性质,然后以“我们要养成学习了一些知识以后就把它们进行横向联系”的方法论意义的指导,向学生提出这节课的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打算怎样去思考呢?”这就属于“教学生怎么学”了。
这个问题提得比较开放,发散范围比较大,可供学生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比较大。什么样的关系不知道,怎么去研究它们的关系也不知道,问题里面所包含的方法性的选择很多(?)。教师并不是直接问学生:“这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呀?”这是不在一个层次上的两种问题。提的问题具有开放性,那么,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他首先就会想:我要找它们有什么关系,那我怎么去寻找呢?这不,方法论的思想出来了。接着,要寻找它们的关系,该从哪几个方面去寻找呢?噢,它们不都是函数吗,研究函数一般都是从定义域、值域、图像、单调性、奇偶性这些方面去进行的。这个是涉及方法论的问题,而不是直接问上面所说的那种后一个问题,那都是直白的问题。这就在涉及“教——学什么和怎么学”。
上面的两种问题,前者开放性大的问题,可以称为“元认知问题”[1],后面这种知识性强的问题,就称为“认知性问题”。认知性问题与要解决的问题更接近一些,如果是“1+1等于几”那就一点启发价值都没有。还有,“你打算怎么去研究,你想从哪些方面入手?”这不也是教他学什么和怎么学了吗?学什么,学研究的方法;怎么学,寻找适当的方法去探究发现知识。假如遇到一个问题,从来没见过面,怎么去研究?用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特级教师陶维林老师的话说,“老虎吃天,从何下口”?这又是方法论问题,即从哪些角度,从哪些方面去研究这个问题,那么,这就是教怎么学了。所以,每一节课知识固然重要,但最终
目标不应该是知识。尤其是这两节课,最终的目标是一般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但是,知识是载体,不能脱离知识这个载体。你说要教研究方法,那就只教研究方法吧。可是所谓脱离知识的单纯的研究方法那种东西并不存在,研究方法的学习不能脱离知识,必须以知识作为载体,知识是方法的载体,知识是方法的基础。所以数学教学一定是“离不开数学知识的”教学,但要实现最终目标是一般科学研究的方法——如何探索,如何发现,如何研究。
当然,关于“两个函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是他老师自己提出来的,照我的想法呢,最好还要再往前进一步——通过启发,让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复习了这两个函数的有关知识,你们下面想研究什么,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从而让学生提出教师想要提出的问题。如果通过启发能把这个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那最好。这种教学方式,我称之为“‘从无到有’的探究教学”。
什么是探究?“从无到有”才是探究,“从无到有”就是从不会到会,不懂到懂,不明白到明白的过程。一目了然的东西,不假思索就能知道的东西还需要探究吗?当然也要考虑到学生回忆这些知识后提不出问题来的可能,那就可以用稍微明确一点的问题启发:“你们看这两个函数是不是有藕断丝连的感觉?既然藕断丝连,那么你们看可以研究什么?”如果学生还不能提出问题,那再由教师直接提出问题。这叫做“分级提问”[2]。总之,老师要尽量通过启发,通过各种方式的启发,让学生来提出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将来如何应对新情境、新问题。说老实话,现在的学生解决老问题,那是没话说的,但是一遇到新问题就发毛了,什么原因呢?现实的教学中缺乏对这些方面的培养。
在“求方程的近似解”的第2节课里如何体现这种思想呢?这节课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让学生去探究发现“逼近”这个重要的数学思想。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而不是你教师把逼近的思想告诉他,然后他去逼近,逼近思想本身应该让学生去探索。这是我们平时反对的那种“教师告诉,学生接受”的灌输。事实上,能不能探索?能探索,因为前一节课已经研究了函数零点的概念,研究了函数零点附近两侧的函数值异号的特性,这两者就构成思考这节课问题的基础,就能成为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的生长点。因而,这节课的教学就应该建立在这个生长点上。
启发学生探索发现逼近的数学思想,这是一。二呢(能否去掉),就是解决“方法问题”。已经发现要用逼近的思想和缩小区间来逼近这个近似解,那么“怎么缩小区间”——寻找缩小区间的方法。缩小区间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任意地去想,不一定要二分法,0.618法也行,不过二分法更便捷一点。一些教师们认为,要培养学生解决新问题能力,教科书中缺少素材,或者只能通过解新而难的题,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其实教材上每一个新知识、新内容都是培养学生解决新问题能力的最好素材和最佳时机。
这堂课教学涉及到教材中的一些问题,这里我提一点个人看法。这段内容的第一节,题为“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3],这个标题是要阐述初中知识还是高中知识?它的实际内容其实是讲函数的零点,那标题不就是“函数的零点”吗?标题为“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讲的却是函数的零点,文不对题。这个还不算大问题。大问题是零点的定义不正确,怎么用方程的解去定义函数的零点?什么叫函数的零点,高等数学里很明确,函数值取零的自变量的取值就叫函数的零点。根本的还不是函数零点的定义问题,根本的是“为什么要讲函数零点”,这个思想没有体现出来。之所以引进函数的零点,根本原因是要用函数的观点统帅中学代数,把所有的中学代数问题纳入函数的思想下。用方程的解定义函数的零点,不是把这种思想完全搞反了吗?所以后面一节中,也就出现不用函数零点的思想去“求lnx = 3-x的解”,却去用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求解的混乱[4]。引入了函数的零点,解方程的问题就变成求函数零点的问题,于是方程就纳入到函数里来了。这样一来,初中学了那么多解方程的问题,原来到了函数里,只不过是函数的零点问题,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问题。几年里学的方程问题,到了函数里一下子就被解决掉了,这就是统一到函数思想下的好处,也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