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会计(第三章3)

合集下载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参考答案(成本管理会计)习题一完工产品制造成本=本期发生制造成本+年初在产品存货-年末在产品存货=(本期耗用直接材料+本期耗用直接人工+本期耗用制造费用)+年初在产品存货-年末在产品存货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单位:千万元本期耗用直接材料:年初直接材料存货 15加:本期直接材料采购 325减:年末直接材料存货 20 320本期耗用直接人工: 100本期耗用制造费用:厂房和设备折旧 80车间办公费用支出 35机器设备维修费 10动力费用 30车间管理人员薪金 60 215本期发生制造成本总额 635加:年初在产品存货 10减;年末在产品存货 5完工产品制造成本 640习题二⑴原材料的采购成本=585000元(元)⑵生产耗用的直接材料=64500+585000-58500=591000(元)⑶当年发生的生产费用总额=40500+1333500-33000=1341000(元)⑷生产中发生的直接人工=1341000-591000-441000=309000(元)⑸完工产品成本=1333500(元)⑹主营业务成本=142500+1333500-180000=1296000(元)⑺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总额=58500+40500+180000=279000(元)习题三⑴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定额成本(直接材料)=2000×5×4=40000(元)在产品定额成本(直接人工)=2000×80%×2.5×3.2=12800(元)在产品定额成本(制造费用)=2000×80%×2.5×1.1=4400(元)在产品定额成本=40000+12800+4400=57200(元)完工产品成本=(28000+12000+4000)+(164000+60000+20000)-57200=288000-57200=230800(元)⑵定额比例法(分配标准:定额耗用量(工时)或定额成本)直接材料分配率=(28000+164000)/(8000×5+2000×5)=192000/50000=3.84(元/千克)直接人工分配率=(12000+60000)/(8000×2.5+2000×80%×2.5)=72000/24000=3(元/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4000+20000)/ (8000×2.5+2000×80%×2.5)=24000/24000=1(元/小时)完工产品成本=8000(5×3.84+2.5×3+2.5×1)=2336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92000+72000+24000-233600=54400(元)分配标准:定额成本直接材料分配率=(28000+164000)/(8000×5×4+2000×5×4)=192000/200000=0.96直接人工分配率=(12000+60000)/(8000×2.5×3.2+2000×80%×2.5×3.2)=72000/76800=0.9375制造费用分配率=(4000+20000)/ (8000×2.5×1.1+2000×80%×2.5×1.1)=24000/26400=0.909完工产品成本=8000(5×4×0.96+2.5×3.2×0.9375+2.5×1.1×0.909)=2336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92000+72000+24000-233600=54400(元)习题四⑴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4×50%/(24+30+6)×100%=20%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4+30×50%)/(24+30+6)×100%=65%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4+30+6×50%)/(24+30+6)×100%=95%⑵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加工费用)=200×20%+400×65%+120×95%=40+260+114=414(件)在产品约当产量(直接材料费用)=200+400+120=720(件)⑶直接材料分配率=(4500+37590)/(2086+200+400+120)=42090/2806=15(元/件)直接人工分配率=(2070+12930)/(2086+414)=15000/2500=6(元/件)制造费用分配率=(1242+8758)/(2086+414)=10000/2500=4(元/件)完工产品成本=2086×15+2086×6+2086×4=31290+12516+8344=52150(元)在产品成本=42090-31290+15000-12516+10000-8344=10800+2484+1656=14940(元)习题五⑴分工序投料程度和约当产量计算表⑵原材料费用分配率=(5220+9780)/(3720+2280)=15000/6000=2.5(元/件)甲完工产品应负担原材料费用=3720×2.5=9300(元)甲月末在产品应负担原材料费用=15000-9300=5700(元)习题六产品成本计算单(加权平均法)产品名称:甲产品 2009年8月单位:元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210+80=290(件)直接人工的约当产量=210+80×50%=250(件)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210+80×50%=250(件)产品成本计算单(先进先出法)产品名称:甲产品 2009年8月单位:元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40(1-100%)+(250-80)+80=250(件)直接人工的约当产量=40(1-40%)+(250-80)+80×50%=234(件)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40(1-40%)+(250-80)+80×50%=234(件)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119.2×80=9536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人工)=26×80×50%=1040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16×80×50%=640完工产品成本(直接材料)=34800-9536=25264完工产品成本(直接人工)=6500-1040=5460完工产品成本(制造费用)=3920-640=3280案例题完工产品成本=(905000 – 230000)+550000+850000 – 157500=1917500 (元)单位产品成本=(1917500/10000+3000)=147.50 (元)利润=[3053000 - (1917500 - 442500 )-353000-660000] ×(1-30%)=395500(元)从上述的计算可以看出,约翰关于公司没有盈利以及单位成本远高于竞争对手的说法是错误的。

管理会计第三章变动成本法(DM)讲诉

管理会计第三章变动成本法(DM)讲诉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变动成本法 损益表 一、销售收入 完全成本法
=期初存货成本+当期产品成本-期 损益表 末存货成本
一、销售收入
减:销售成本 二、毛利
减:变动生产成本
二、边际贡献(生产阶段) 减:变动销管成本
减: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三、边际贡献(全部)
减: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四、营业利润
一、变动成本法概述
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第三,固定成本作为期间 成本处理,而不直接计入产品 生产成本,使会计核算更趋于 公平合理。 第四,非生产性成本—销售 成本及管理成本,也要分清变 动性部分和固定性部分。
变动成本法--内容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产品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计算各期损益的程序与结果不同 • 例2: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销售单价20元。 预计第一季度各月份产销量及存货数量为:
Æ Ú ú É ú Ï Ú Æ ³ õ ú ² Û Ê © Ä Ï î Ä ¿ æ » ´ õ £ ¨¼ þ £ © ¿ £ Á ¨¼ þ £ © ¿ £ Á ¨¼ þ £ © æ » ´ õ £ ¨¼ þ £ © » Â Ò Ô 0 10 8 2 þ  ¶ Ô 2 10 10 2 ý Â È Ô 2 10 12 0
完全成本法计算公式:
=期初存货成本+当期产本成品期末存货成本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 营业利润=销售毛利-期间成本 变动成本法计算公式:
管理成本
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 变动制造费用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
营业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管理会计实务-第3章变动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实务-第3章变动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

(3)变动成本法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以相关 范围内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固定不变为 前提条件,这在短期内是成立的。但从长期 来看,由于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品固 定成本会逐年上升,由于技术不断进步,产 品单位变动成本就会不断下降。而长期决策 涉及的时间长,必然要突破相关范围的限制。 因此,变动成本法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重点掌握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产生利润差额的原 因及利润的转换方法。
【技能目标】 能够熟练掌握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
能够熟练掌握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利润的转换方 法。
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
一、 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
为前提条件,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 容,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 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则是指在利润计算过程中,首先用销 售收入补偿本期实现销售产品的销货成本,从而确定销售毛利, 然后再用销售毛利补偿其期间成本以确定当期税前利润的过程。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不同
税前利润计算方法不同 损益表编制格式不同
计算出的税前利润有可能不同
1、税前利润计算方法不同。
二、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1.关于变动成本法应用的不同设想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有其各自优点和不
足,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双方的不足之处可 以通过对方来弥补。到目前为止,关于变动 成本法的应用,有3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采用“双轨制”,即在完全成本法 的核算资料之外,另外设置一套变动成本法的核 算系统,提供两套平行的成本核算资料,以分别 满足不同的需要。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参考答案(成本管理会计)习题一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单位:千万元直接材料:年初直接材料存货 15加:本期直接材料采购 325减:年末直接材料存货 20本期耗用直接材料 320直接人工: 100制造费用:厂房和设备折旧 80车间办公费用支出 35机器设备维修费 10动力费用 30车间管理人员薪金 60 215制造成本总额 635加:年初在产品存货 10减;年末在产品存货 5完工产品制造成本 640完工产品制造成本=本期发生制造成本+年初在产品存货-年末在产品存货=(本期发生直接材料+本期发生直接人工+本期发生制造费用)+年初在产品存货-年末在产品存货习题二⑴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元(元)⑵生产耗用的直接材料=64500+-58500=(元)⑶当年发生的生产费用总额=40500+-33000=(元)⑷生产中发生的直接人工=--=(元)⑸完工产品成本=(元)⑹主营业务成本=+-=(元)⑺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总额=58500+40500+=(元)习题三⑴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定额成本(直接材料)=2000×5×4=40000(元)在产品定额成本(直接人工)=2000×80%×2.5×3.2=12800(元) 在产品定额成本(制造费用)=2000×80%×2.5×1.1=4400(元) 在产品定额成本=40000+12800+4400=57200(元)完工产品成本=(28000+12000+4000)+(+60000+20000)-57200=-57200=(元)⑵定额比例法(分配标准:定额耗用量(工时)或定额成本)直接材料分配率=(28000+)/(8000×5+2000×5)=/50000=3.84(元/千克)直接人工分配率=(12000+60000)/(8000×2.5+2000×80%×2.5)=72000/24000=3(元/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4000+20000)/ (8000×2.5+2000×80%×2.5) =24000/24000=1(元/小时)完工产品成本=8000(5×3.84+2.5×3+2.5×1)=(元)月末在产品成本=+72000+24000-=54400(元)习题四⑴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4×50%/(24+30+6)×100%=20%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4+30×50%)/(24+30+6)×100%=65%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4+30+6×50%)/(24+30+6)×100%=95%⑵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加工费用)=200×20%+400×65%+120×95%=40+260+114=414(件)⑶直接材料分配率=(4500+37590)/(2086+200+400+120)=42090/2806=15(元/件)直接人工分配率=(2070+12930)/(2086+414)=15000/2500=6(元/件)制造费用分配率=(1242+8758)/(2086+414)=10000/2500=4(元/件)完工产品成本=2086×15+2086×6+2086×4=31290+12516+8344=52150(元)在产品成本=42090-31290+15000-12516+10000-8344=10800+2484+1656=14940(元)习题五⑴分工序投料程度和约当产量计算表⑵原材料费用分配率=(5220+9780)/(3720+2280)=15000/6000=2.5(元/件)甲完工产品应负担原材料费用=3720×2.5=9300(元)甲月末在产品应负担原材料费用=15000-9300=5700(元)习题六产品成本计算单(加权平均法)产品名称:甲产品 2009年8月单位:元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210+80=290(件)直接人工的约当产量=210+80×50%=250(件)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210+80×50%=250(件)产品成本计算单(先进先出法)产品名称:甲产品 2009年8月单位:元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40(1-100%)+(250-80)+80=250(件)直接人工的约当产量=40(1-40%)+(250-80)+80×50%=234(件)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40(1-40%)+(250-80)+80×50%=234(件)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119.2×80=9536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人工)=26×80×50%=1040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16×80×50%=640完工产品成本(直接材料)=34800-9536=25264完工产品成本(直接人工)=6500-1040=5460完工产品成本(制造费用)=3920-640=3280案例题完工产品成本=(–)++ – = (元)单位产品成本=(/10000+3000)=147.50 (元)利润=[ - ( - )--] ×(1-30%)=(元)从上述的计算可以看出,约翰关于公司没有盈利以及单位成本远高于竞争对手的说法是错误的。

管理会计 第3章

管理会计 第3章





已知:甲企业组织三种产品的生产经营, 20×6年全厂预计发生固定成本300 000万元,各种产品的预计销量、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等的计划资料如下页表所 示。 要求: (1)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 (2)测算20×6年该企业的综合 保本额; (3)画保本点图
甲企业计划资料
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
10% 10000 22 220000 120000 100000 45.5% 60000 132000 40000

10000 20 200000 120000 80000 40% 60000 150000 20000

10% 10000 18 180000 120000 60000 33.3% 60000 180000 0
3、单位保本点图
金额
BE
0
售量
4、现金保本点图



收入:非现金收入 现金收入 画保本点图 成本:现金成本 非现金成本 强调现金在经营中的重要性
有关因素变动的影响

可通过数学公式和图示进行分析 1、单价 2、单位变动成本 3、固定成本 (售量) 4、品种结构 5、多重因素同时变动

保本点图
利润 盈利区
BE 亏损 安全边际
销售量(件)
亏损区
3.2 确定条件下的CVP分析(仅指线性)

在售价、产销数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因 素确定的前提条件下研究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 的依存关系称为确定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数学分析方法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

用字母表示,公式如下: sx bx a P

管理会计实用教程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实用教程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第3章 变动成本法
3.1 变动成本法概述 3.2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

3.3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该法在
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变动成本法的 理论依据及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的具 体应用;掌握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计 算损益的过程;通过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 本法的比较,理解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及局 限性。
3.1 变动成本法概述
变动成本法
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 算上,只包括产品生产过 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 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 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 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 被视为期间成本而从相应 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
其特点是:
(1)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计算 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将产品的制造 成本按成本性态划分为变动性制造费 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认为只 有变动性制造费用才构成产品成本, 而固定性制造费用应作为期间成本处
为了较全面地说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对 损益的影响,再举一下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1.连续各期产量相同而销量不同
例3-4 假设某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生产,连续3 年的产量均为500件,而3年的销售量分别为 500件、400件和600件,单位产品售价为120 元,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年度总额为16 000元 ,且全部为固定成本。与产品成本计算有关的 数据: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 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为50元,固定性制造 费用为10 000元(完全成本法下每件产品分摊 20元,即10000/500)。
2.连续各期销量相同而产量不同。
例3-5 仍假设该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生产,连续 3年的销量均为500件,而3年的产量分别为 500件、600件和400件。其他条件与前例相同

成本管理会计

成本管理会计
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200×3=600(千克)
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100×2=200(千克)
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300×4=1 200(千克)
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2800÷(600+200+1 200)=1.4
甲产品应分配的实际材料数量=600×1.4= 840(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实际材料数量=200×1.4 =280(千克)
.
【例3—2】 现仍以例l资料为基础,计算结果如下: 材料费用分配率=2 800×24÷(600+200+1 200)=
33.6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600×33.6=20 16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00×33.6=6 720(元) 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 200×33.6=40 320(元)
①确定采购成本 ②确定材料消耗成本 ③确定存料成本
.
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 材料费用的归集是进行材料分配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做好材料费用的基础工作
◇材料成本的确定:采用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领用材料的原始凭证和材料费用的归集
其次,计量材料的消耗情况 第三,确定发出材料的成本
◇计划成本法下要结转发出材料负担的差异 ◇实际成本法下,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对于直接用于各种产品生产的材料费用,如果数量较少,
金额较小,根据重要性原则,可全部计入“制造费用”
.
2、间接计入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定额耗用量(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 ◇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 ◇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 ◇产品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系数比例法)
.


同学们注意理解以下概念:
1、消耗量定额与费用定额——指单位产品
上述两种计算方法结果相同,企业可根据自身具体情 况选择使用。

管理会计第3章 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第3章 变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信息:
只要增加产量,就可以降低产品成本。 1.能揭示外界公认的成本与产品在质的方面的归 属关系 2.有助于促进企业扩大生产,刺激其增产的积极 性
从降低成本的角度看:
由于变动成本法要求区分变动成本与固定 成本,可将其分解落实到有关责任单位,便 于开展业绩考核评价,调动各有关单位降低 成本的积极性;而完全成本法则可能歪曲各 部门努力降低成本的真实业绩。 【例3-8】
P47【例3-5】,比较变法、完法不同期间 的营业利润,此结论成立!
期间 项目 1.产 销量 与存 货量 (件 ) 期初存货 量Q1 本期生产 量x1 本期销售 量x2
一 0 3100 3100 0
二 0 4 000 3000 1000
三 1000 4 000 4 000 1000
四 1000 4 000 4100 900
【例3-8】两种成本法对降低成本方案的评价结论不同
已知:乙企业生产的单位产品所消耗的直接材料成本 为6万元,直接人工成本为3万元,变动性制造费用为
1万元,每期发生固定生产成本10000万元。基期的产
量为4000件。报告期有两套计划经营方案可供选择: 第一方案是生产5 000件产品,其他条件均不变;第 二方案是维持基期产量,但设法使本期直接材料成本 降低5%,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从降低成本的角度,分别按两种成本法评价上 述方案的优劣。
(3)期末存货固定成本总额<期初存货 固定成本总额
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变动成本 法计算的税前净利 差额=期初存货固定成本总额-期末存货 固定成本总额
四、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的水平不同
本期销 期初存 本期生 期末存 售成本 货成本 产成本 货成本
期末存 期末 本期单位 货成本 存货量 产品成本

成本管理会计第三章下

成本管理会计第三章下

材料进项税额=731+6.8=737.8(元)
借:材料采购
4,425
应交税费
737.8
贷:银行存款
5,162.8
计划成本法: (4)本月购进的甲材料300千克已经验收入库,月末
时结算凭证仍未到。先按计划成本入账,下月初用 红字冲回。
材料计划成本=300*25=7,500(元)
本月末:
借:原材料
7,500
5、账户设置: (1)如果企业低值易耗品业务比较多,可设置“低值
易耗品”一级会计科目; (2)如果低值易耗品业务不多,可在“周转材料”一
级会计科目下设置“低值易耗品”二级科目。 6、不同用途下低值易耗品摊销的处理: (1)对于生产领用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低值易耗品摊销
额作为间接费用先记入“制造费用”账户; (2)对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领用的低值易耗
借:原材料
3,300
贷:材料采购
3,300
计划成本法:
(3)采购甲材料180千克,结算凭证到达并办理付款手 续。付款总额为5,166元,其中货款额5,031元(其 中,价款4,300元,增值税731元);进货运费96.8 元(其中准予扣除的进项税6.8元);装卸费35元。材 料未到。
材料实际成本=4,300+(96.8-6.8)+35=4,425(元)
(1)甲、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
甲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50*6*10=9000(元)
B材料定额费用=150*8*8=9600(元)
甲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 18600(元)
乙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20*9*10=10800(元)
B材料定额费用=120*5*8=4800(元)
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 15600(元)

管理会计第三章变动成本法习题和答案解析东北财经大学第二版

管理会计第三章变动成本法习题和答案解析东北财经大学第二版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一、关键概念1.成本计算的含义2.变动成本法3.产品成本4.期间成本5.变动成本的理论前提6.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7.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8.利润差额9.两种成本法分析利润差额10.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 11.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 12.广义营业利润差额 13.狭义营业利润差额二、分析思考1.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有哪些?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在产品成本构成上有哪些不同?3.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相比有哪些区别? 5.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是什么?4.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相比在损益确定方面与哪些不同?6.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各是什么?7.在我国应用变动成本法有哪些设想?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内容的是()。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生产成本D.变动生产成本2.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

A.非生产成本B.期间成本C.产品成本D.直接成本3.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型固定成本的是()。

A.房屋及设备租金B.技术研发费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D.不动产税金1.若本期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则()。

A.本期生产量大于本期销售量B.本期生产量等于本期销售量C.期末存货量大于期初存货量D.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2.在相同成本原始资料条件下,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

A.相同 B.大 C.小 D.无法确定3.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内容的是()。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生产成本D.变动生产成本4.在Y=a+( )X中,Y表示总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X表示销售额,则X的系数应是()。

A.单位变动成本B.单位边际贡献C.变动成本率D.边际贡献率5.当相关系数r→+1时,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

A.完全正相关B.基本正相关C.完全相关D.完全无关6.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成本管理会计第三章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第三章答案

1、材料费用分配表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1400 —乙产品 95400 制造费用—一车间6000贷:原材料 1528002、注:将题目中“电力单价0.4元/千瓦时”改为“电力单价0.3元/千瓦时”。

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040 —乙产品 2160制造费用—一车间1200管理费用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30贷:银行存款105303、工资薪酬费用分配表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26000—乙产品54000制造费用—一车间12000管理费用17800贷:应付职工薪酬2098004、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算表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382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2000—机修2200销售费用1250管理费用3200贷:累计折旧124705、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一车间24759—二车间28875管理费用7266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39900—机修21000 6、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2009年7月31日单位:元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3500—机修19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1900—机修3500借:制造费用—一车间24775—二车间28763管理费用7362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41500—机修194007、(计划单位成本:2.10元/立方米,3.20元/小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2009年7月31日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3200—机修2100制造费用—一车间23620—二车间27220管理费用716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44100—机修19200借:管理费用29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1000—机修39008、年度计划分配率=234000/(19000*5+6000*7+8000*7.25)=1.2甲产品:1900*5*1.2=11400乙产品510*7*1.2=4284丙产品780*7.25*1.2=6786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1400—乙产品4284—丙产品6786贷:制造费用224709、(1)第1工序原材料投料程度=60*50%/100*100%=30%第2工序原材料投料程度=(60+40*50%)/100*100%=80%第1工序完工程度=3*50%/6*100%=25%第2工序完工程度=(3+3*50%)/6*100%=75%(2)直接材料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500*30%+1200*80%=450+960=1410件其他项目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500*25%+1200*75%=375+900=1275件直接材料分配率=982000/(3500+1410)=200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200*3500=700000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200*1410=282000元直接人工分配率=382000/(3500+1275)=80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80*3500=280000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80*1275=1020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477500/(3500+1275)=100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3500=350000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1275=127500元所以,完工产品成本=700000+280000+350000=13300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282000+102000+127500=511500元计算过程如下:(1)第1工序原材料投料程度=180/360*100%=50%第2工序原材料投料程度=(180+108)/360*100%=80%第3工序原材料投料程度=(180+108+72)/360*100%=100%第1工序完工程度=40*50%/100*100%=20%第2工序完工程度=(40+30*50%)/100*100%=55%第3工序完工程度=(40+30+30*50%)/100*100%=85%(2)直接材料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00*50%+200*80%+100*100%=50+160+100=310件其他项目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00*20%+200*55%+100*85%=20+110+85=215件直接材料分配率=364500/(500+310)=450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450*500=225000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450*310=139500元直接人工分配率=429000/(500+215)=600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600*500=300000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600*215=1290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572000/(500+215)=800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800*500=400000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800*215=172000元所以,完工产品成本=225000+300000+400000=9250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39500+129000+172000=440500元11、根据第10题资料,按定额比例法分配各项生产费用,直接材料按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列出计算过程)。

管理会计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第三章本量利分析计算分析题:1、单位贡献毛益:25-10=15贡献毛益率:15/25=60%变动成本率:1-60%=40%盈亏临界点销售量:15000/15=1000盈亏临界点销售额:15000/60%=250002、(1)安全边际量:600×25%=150,安全边际额:150×80=12000,(单价:40/50%=80)(2)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25%=75%(3)盈亏临界点销售量:600×75%=450,盈亏临界点销售额:450×80=36000 (4)利润:12000×50%=60003、(1)总收入:200×100+400×125+300×600=250000销售比重:A产品:8%;B产品:20%;C产品:72%综合贡献毛益率:8%×(1-60%)+20%×(1-56%)+72%×(1-70%)=33.6% 综合盈亏临界点销售额:20160/33.6%=60000元其中:A产品:60000×8%=4800元(销售量为48台)B产品:60000×20%=12000元(销售量为96件)C产品:60000×72%=43200元(销售量为72台)(2)预计利润:(250000-60000)×33.6%=63840元4、(1)单位变动成本:(355000-265000)÷(50000-35000)=6元固定成本:355000-50000×6=55000元盈亏临界点销售量:(125000+55000)÷(12-6)=30000单位盈亏临界点销售额:30000×12=360000元(2)安全边际率上年度:(35000-30000)÷35000=14.29%本年度:(50000-30000)÷50000=40%(3)利润:(54000-30000)×(12-6)=144000元(4)目标利润:(50000-30000)×(12-6)=120000元降价后单位贡献毛益:12×(1-10%)-6=4.8元降价后销售量:(120000+125000+55000)÷4.8=62500单位增长百分比:(62500-50000)÷50000=25%(5)降价2元后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125000+55000)÷(10-6)=45000单位降价2元后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45000×10=450000元保证150000元利润的目标销售量:(150000+125000+55000)÷4=82500单位5、(1)原营业利润=260000=200000*(10-VC)-680000所以VC=5.3(元)新营业利润=200000*(1+30%)*[10*(1-10%)-5.3]-680000=282000(元)(2)新销售量=(430000+680000)/ [10*(1-10%)-5.3]=300000(单位)案例一:1汽油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36354.33*78.10%/2.8=10140(升)元的利润水平不变,汽油和关联货品销售所需的贡献毛益必须是:8 064+2 240=10 304元或:11204-900=10304元由于汽油价格要发生变动,而其单位变动成本保持不变,故汽油的单位贡献毛益和贡献毛益率就会发生变动,因而,不能根据其原贡献毛益率来计算价格。

管理会计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管理会计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管理会计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四、本量利分析相关指标
• 注:①边际贡献代表一种产品为企业创利的能力。
• ②边际贡献有“制造贡献毛益”和“产品贡献 毛益”之分。通常,贡献毛益是指“产品贡献毛 益”
• 即: • 产品贡献毛益 = 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变动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制造贡献毛益
管理会计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V =50 000÷(50-30)=2 500件
•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贡献毛益率=(50-30)÷50×100%=40% V =50 000÷40%=125 000元
管理会计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二)多品种保本点的计算
• 是否保本量与保本额都能计算? • 总体只能计算保本额,不能用数量表示。 • 方法:加权平均法*、分别计算法、历史资料法
表示利润。
• A.M=px-(a+bx)
B.M=px-ax-b
C.M=px-bx-a
D.M=(p-b)x-a

【答案】:ACD
管理会计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 3、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产品的单位变动成
本下降会引起( )。
• A.单位售价降低
B.单位边际贡献上升
• C.边际贡献率上升
D.变动成本率下降
不亏、损益平衡的状态。在这一点上企业的销售收 入正好补偿全部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如下例:
管理会计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 盈亏临界点可以用实物量表示,称为盈亏临界 点销售量;也可用价值量(金额)表示,称为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保本点 表现形式
保本量 保本额
管理会计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品生产。固定成本可以在各种产品之 间进行合理分配的多种产品生产企业

管理会计第三章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本章练习题答案习题1假设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A,20X1到20X3年三年的销量均为2 000件,各年的产量分别为2 000件、2 200件和1 800件。

A产品的单位售价为400元;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均为固定成本,两项费用之和各年均为80 000元;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为20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30 000元。

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要求:不考虑销售税金,请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固定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各年的税前利润。

答案:各年的利润计算如下表所示:习题2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第二年的生产量分别为170 000件和140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140 000件和160 000件,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5元,生产成本资料如下:每件变动生产成本为3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1.30元,直接人工1.50元,变动制造费用0.20元;固定制造费用每年发生额为150 000元。

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之和为销售收入的5%,固定销售与管理费用之和为65 000元,两年均未发生财务费用。

要求:(1)分别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并确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

(2)具体说明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按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税前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

答案:(1)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下表:注:第一年生产成本=(3+150 000÷170 000)×170 000=660 000(元)第二年生产成本=(3+150 000÷140 000)×140 000=570 000(元)第一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 000÷170 000)×30 000=116 471(元)第二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 000÷140 000)×10 000=40 714(元)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见下表:(2)第一年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比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增加26 471元(56 471-30 000),是因为在完全成本法下,当年期末存货吸收了26 471元(150 000÷170 000×30 000)的固定制造费用并结转到第二年。

管理会计第三章

管理会计第三章

管理会计第三章管理会计第三章本量利分析3.1本量利分析概述3.1.1本量利分析的含义本量利分析是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关系进⾏分析的简称。

他是通过研究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间的依存关系,从⽽对⽣产经营活动进⾏预测、规划、决策和控制提供信息的⼀种定量分析法。

3.1.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成本性态分析的假定该假定要求要求企业所发⽣的全本成本可以按其性态确定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且变动成本与业务量成正⽐例变动,固定成本保持不变,就要求各成本要素的价格、⽣产效率、规模登都不发⽣变化。

⼆、销售收⼊完全变动的假定要求销售收⼊必须随业务量的变化⽽变化,两者之间保持线性关系,因此,产品的销售单价必须保持不变。

三、同⼀业务量的假定假定销售收⼊与总成本都以同⼀个业务量作为共同基础进⾏计算。

假设要求企业的产品都能售出,或者原有存货⽔平没有显著变化。

只有这样才能使变动成本法下的当期销售收⼊与当期所发⽣的所有变动和固定费⽤相配⽐。

四、产品产销结构稳定的假定在产销多种产品的情况下,盈亏平衡点会受到多种产品边际贡献率和产品产销结构的影响,只有在产品产销结构不变的基础上进⾏的盈亏平衡分析才是有效的。

【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常常被⼈们通俗地称作⽑利。

】3.1.3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利润(P)=销售收⼊-总成本=销售收⼊-(变动成本+固定成本)=px-(a+bx)=单位售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价-单位固定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p-b)x-a固定成本(a)、单位变动成本(b)、产量或销售量(x)、单价(p)、销售收⼊(px)、利润(P)3.1.4边际贡献及相关指标1、边际贡献,也称作贡献⽑益、贡献边际、边际利润或创⽴额,是指销售收⼊减去其变动成以后的⾦额。

三种表现形式:A、单位边际贡献(cm),是指某商品单位销售单价减去该商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以后的差额,反应的是单位产品的盈利能⼒。

考研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讲义 第三章 成本分析与成本管理

考研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讲义	第三章	成本分析与成本管理

第三章成本分析与成本管理第一节成本性态分析一、定义成本性态分析是针对不同成本项目分析其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其所包含的变动因素和固定因素区分开来,并分别归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二、分类(一)传统成本性态分析由于一些成本总额包含了变动成本,也包含了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

成本性态分析是针对不同成本项目分析其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其所包含的变动因素和固定因素区分开来,并分别归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1.成本性态分析的前提条件(1)单一成本动因假设(2)业务量相关范围假设(3)业务量的相关时期假设2.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方法总成本模型可表达如下: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或者:Y=a+bX(二)多动因下成本性态分析企业的成本动因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成本项目有不同的成本动因,甚至同一成本项目会有若干个成本动因。

因此,企业的总成本模型实际上是一个多元一次方程:Y=a+b1X1+b2X2+b3X3+…+bnXn三、意义(1)成本性态分析为变动成本法的应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2)成本性态分析是本量利分析的基础。

(3)成本性态分析结果可直接用于成本预测。

(4)成本性态分析有助于加强成本控制和正确进行业绩评价。

2324第二节变动成本法(一)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和理论依据变动成本法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产品成本只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而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在发生的当期全部从收入中扣除的成本计算方法。

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固定制造费用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以保持生产能力并使其处于准备状态而发生的费用,它的发生是与企业维持一定的生产能力联系在一起的,其多少与业务量的多少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因此,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上是与会计期间相联系的支出,应将其视为期间费用更加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费用定额5元,工时定额2小时。月末在产品
500件,原材料费用定额4元,工时定额1小时。生产
丙产品发生的费用资料如下表:

要求: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本月生产费用。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 2000 800 1500 4300 本月发生生产费用 12000 4000 6000 22000 本月生产费用合计 14000 4800 7500 26300
该公式又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B1:原材料于每个工序一开始时投入,则 某工序在产品投料率=(前面各工序累计材料消耗 定额+本工序材料消耗定额)/单位产品定额消耗 量 B2:原材料于每个工序开始以后逐步投入,则 某工序在产品投料率=(前面各工序累计材料消耗 定额+本工序材料消耗定额×50%)/单位产品定 额消耗量 其中,各工序结存的在产品在本工序的平均投料程 度按50%计算。
7
分配方式
1.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再 倒挤出完工产品成本。 包括: 不计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 年初数固定计算法、在产品按 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在产品按 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 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2.将本月生产费用之和,按 照一定比例在完工产品和 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同时求得完工产品成本和 月末在产品成本。包括: 定额比例法、约当产量比 例法。
18

有关计算公式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率
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 各项费用分配率 = 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
19
例: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为400件, 月末在产品80件,加工程度为50%。本月生产费用 资料如下:
16
(2)原材料于每个工序开始以后逐步投入,月末在产 品直接材料约当产量计算如下:
月末在产品 单位产品原材 数量(件〕 料消耗定额 100 120 140 360 70 80 100 250 在产品约 当产量(件) 14 52.8 112 178.8
工序 1 2 3 合计
投料率 70*50%/250*100%=14% (70+80*50%)/250*100%=44% (70+80+100*50%)/250*100%=80%
原材料费用的约当产量=80×80%=64
22
课后作业

[资料]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耗用的原 材料是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而B产品是随着加 工进度逐步投入的,其余资料见下表。
月初加本月生产费用合计 原材料 64 640 175 000 工资及福利费 26 460 79 800 制造费用 21 060 63 000
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2)每月实际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由完工
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共同负担。
2、适用范围: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 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
24
3、有关计算公式
直接材料费用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
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本月实际发生直接材料费用 完工产品定额材料费+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费
8
一、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

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特点:本月生产费用全部由完工
产品负担。

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
价值很低的产品,如食品行业。
9
二、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

特点:
1.各月月末在产品成本=年初在产品成本
2.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

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或数量较多,但数量稳定、
12
约当产量的计算
约当产量应按直接材料费、加工费(直接人 工、制造费用等)分别计算。 1、直接材料约当产量按投料程度计算

A、原材料于生产开始一次投料,月末在产 品投料程度为100%,则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
13

B、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逐步投料,在产品约当产量 按投料程度折算。
某工序在产品 投料率 该工序单位产品材料累计定额投入量 = 单位产品定额消耗量
22600 3700
企业的在产品是指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 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
4
在产品的含义
指从投产开始至尚未制成最终 产品入库的产品,包括正在加工过 程中的在制品、正在返修过程中的 废品、已完成一个或几个生产步骤 还需继续加工的半成品、已完工但 尚未入库的完工产品、等待返修的 可修复废品等。 狭义在产品仅指正在各个生产 车间处于相关生产步骤进行加工的 在制品。这里所讲的在产品是狭义 在产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完工产品实际直接材料=
完工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实际直接材料=
月末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
25
直接人工费用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
月初在产品人工费用+本月直接人工费用 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完工产品实际直接人工=
完工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分配率
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约当产量比例法
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定额比例分配法
完 工 产 品 成 本 结 转
在产品的含义
狭义的在产品 在生产车间内进行加 工的在制品,以及正 在返修的废品和已完 成本车间生产,但尚 未验收入库的产品 广义的在产品 不仅包括狭义在产品 ,还包括已经完成部 分加工阶段,已由中 间仓库验收,但还需 继续加工的半成品, 以及等待返修的废品
广义在产品 在产品
狭义在产品
在产品
一、在产品的定义:企业已投产、
但尚未完工的在制品和半成品。
二、企业月末产品数量的三种情况
(1)全部完工
(2)全部没完工
(3)部分完工、部分没完工
6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式
生产成本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期末余额+本期减少 即: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 =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21
(2) A产品所耗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投入全部材料 的80%,当产品加工到达60%时,再投入其余的20%。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费用 757.60 142 139 1038.60 本月生产费用资料 8522.40 2058 3381 13961.40 合计 9280 2200 3520 15000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64 40 40 完工产品产量 400 400 400 约当产量合计 464 440 440 费用分配率 20 5 8 完工产品成本 8000 2000 3200 13200 月末在产品成本 1280 200 320 1800
17
2、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约当产量按加工程度计算

A、若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产品在各工序的加工量 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前后工序加工程度可互相抵补,全 部在产品完工程度可按照50%确定; B、若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加工程度相差悬殊,在产品 完工程度应按各工序分别测算。公式如下: 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 (前面各工序累计工时定额+ 本工序工时定额×50%)/产品工时定额 其中,各工序结存的在产品在本工序的平均加工程度按 50%计算。
产品 完工产 在产品 完工百分 名称 品件数 件数 比(%) A B 120 300 40 100 37.5 50

[要求]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 并编制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五、定额比例法
1、定义 (1)产品的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 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
14

[资料]某产品经过三道工序加工完成,原材料于每个工序 一开始时投入。月末在产品数量及原材料消耗定额资料如 下表所示:
工序 月末在产品数量 单位产品原材料消 (件) 耗定额 1 2 3 合计 100 120 140 360 70 80 100 250 投料率 在产品约当 产量(件) ? ? ? ? ? ? ?
第三章* 生产经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3)
会计学院 周晓敏
第七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理解在产品的概念 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分配方式 分配方法
本章内容结构如图
在产品数量核算 在产品数量核算
生产费用 在完工产 品与在产 品之间的 归集与分 配
在产品数量的清查 在产品忽略不计算成本法 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完工产品与在 产品之间费用 分配方法
28
答案如下表:
摘要 直接材料 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 2000 本月发生生产费用 12000 本月生产费用合计 14000 定额费用、 完工产品 10000 定额工时 月末在产品 2000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 1.1667 完工产品 11666.67 费用分配 月末在产品 2333.33 直接人工 800 4000 4800 4000 500 1.0667 4266.67 533.33 制造费用 1500 6000 7500 4000 500 1.6667 6666.67 833.33 合计 4300 22000 26300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费用 757.60 142 139 1038.60 本月生产费用资料 8522.40 2058 3381 13961.40 合计 9280 2200 3520 15000
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分配本月生产费用。 (1)A产品所耗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2)A产品所耗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投入全部材料的 80%,当产品加工到达60%时,再投入其余的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