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研究》结题报告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研究》结题报告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的研究》结题报告佛山市禅城区东方村尾学校(2015年11月 30 日)摘要德育的实效性不高,德育过程缺乏美育的参与,是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德是美的内核,美是德的表象。
如何“创新德育工作观念、内容和方法”,构建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生活化、常态化德育体系,使中小学生喜欢德育,是我校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我校近几年开展“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中小学德育方式研究,就是试图通过构建美的课堂、开展美的活动、营造美的环境、塑造美的教师、练就美的领导、培育美的学生六个方面,丰富德育的内容,创新德育的形式,探索德育过程美育化的途径和方法,建构美在其中的生活化、常态化的德育体系,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全校师生“美的意识”初步树立,校园“美的文化”有所积淀,师生的精神风貌阳光向上。
实践证明,即使在一所民办学校中也是可以塑造“美的机体和精神”的,只要举办者和管理团队、教师队伍有着正确的教育理念,务实勤勉的教育精神,和美好的教育理想。
一、为什么进行这项研究?(一)大批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人才培养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
至2020年,我国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至2050年,将挺进中等发达的国家。
从现在算起未来50年,我国需要大批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教育肩负的历史责任光荣而艰巨。
究竟怎样培养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借鉴无数仁人志士的理论和实践,我们认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中小学德育方式,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二)进城务工人子女也需要“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接受美好东西的滋润。
我校地处佛山市禅城区的城乡结合部工业开发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相对城区比较落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由于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原因所致,这些可爱又可怜的孩子们缺少美的事物光顾。
我们是抱着一种对务工人子女恻隐之心的爱的情结提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旨在利用一切美的因素来使我们的学生也能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并且在一系列的美育学习和实际活动中培养美的人。
小学音体美中美育教育与学生发展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音体美中美育教育与学生发展的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智、体、美、艺术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这个决定表明了音体美在素质教育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在音体美教学中包含着诸多美育的因素,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正是进行美育的黄金阶段。
现阶段乡镇小学在音体美教学中对学生缺少美育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我们认为音体美学科中都能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更直观、更具体更具有时效性、推广性、带动性。
从03年11月起,我校音体美组开始进行近两年的保定市课题“小学音体美中美育教育与学生发展的研究的”。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定向、连续有序的研究。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深感对此课题研究与实践具有更加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1、《对小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研究》是我校近年来进行教育科研的主课题,也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其宗旨是通过充分挖掘小学教育教学中美的教育资源,确立素质化的“美的教育”目标体系和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创设一种和谐活泼的美的教育氛围,构建一系列更为科学合理并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美的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校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师生的综合素养。
在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比较,逐步完善并最终能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以美育人、提高素养、教育创新”的基本思路和具体系统的可操作的做法:建立“以美育人、教学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系,建立“寓美于德,教人求真”的现代德育模式体系,建立“以美育人、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体系,并最终创设“美的教育,以美育人”的氛围、形成美的教育机制和理念,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
2、“美的教育”的含义就是通过将美的教育活动渗透到音体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以美的语言教导人,以美的行为感悟人,以美的环境陶冶人,以美的画面情境及美的上课艺术激发人,从而全面提高学生道德、文化、艺术等修养,达到以美育人最终目的。
《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结题工作报告.doc
《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结题工作报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结题工作报告研究者单位:在《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这个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工作,现将我们的工作总结如下:课题的选题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学校工作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以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为载体,开展初中生的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在课堂中渗透,在细节中体现,在活动中发展,在家校联动中巩固,切实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道德教育既是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个人今后成长成材的必要保障。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表现不够积极,道德教育效果不尽理想。
此外,家庭、社会也没有为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都是制约现阶段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质量的因素。
因此,必须要客观看待道德中小学教育现状,探究提升道德教育质量的可行性措施。
课题的选题意义1.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客观要求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对外界事物的辨识能力较弱。
如果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法,提升思想品德课堂的兴趣性,给予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就可以使学生不断的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反之,如果学生不能接受到正确的道德教育和价值教育,就容易受外界不良信息的诱惑,形成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念,严重情况下还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通过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具备是非辨别能力和价值判断意识,提高对外界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这也是道德教育的目的所在。
2.是贯彻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现实需要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是教育基础,社会道德实践是关键。
美与思想品德的德育工作总结6篇
美与思想品德的德育工作总结6篇篇1一、引言在当前教育背景下,美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德育工作的新趋势。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围绕“美与思想品德”的主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旨在通过美的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内容概述1. 美育与德育融合课程设计2. 校园美化活动及文化墙建设3. 美德主题班会与演讲活动4. 美学与品德融合的志愿服务活动5. 美善心灵的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三、重点成果1. 设计并实施了美育与德育相融合的特色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审美、礼仪、公德心等多个方面。
学生不仅掌握了审美知识,也在实践中增强了道德修养。
2. 成功组织了数次校园美化活动,学生们主动参与到校园环境的美化中来,形成了爱护校园环境、讲究文明卫生的良好风气。
3. 通过美德主题班会及演讲活动,树立了多个典型美德人物和事迹,对学生群体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4. 组织了美学与品德融合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环保志愿服务、社区帮扶等,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美的力量与品德的重要性。
5. 结合社会实践,培育了学生们的美善心灵。
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到团结互助的美德和为社会服务的快乐。
四、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1. 课程融合难度大:美育和德育的内容各异,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是一大挑战。
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深入研究美学与德育的交融点,最终成功设计出一套融合课程。
2. 学生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对于德育活动不感兴趣。
为此,我们强化了激励机制,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开展活动,提高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社会实践效果不佳:在部分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不强。
通过加强与社区的合作,设计更符合学生实际的社会实践项目,增强了活动的实效性。
五、自我评估/反思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美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融合取得了明显成效。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更在品德教育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但也存在不足,如课程融合和社会实践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化和改进。
美与思想品德的德育工作总结5篇
美与思想品德的德育工作总结5篇篇1一、引言在德育工作中,美与思想品德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美育通过培养审美能力,提升个体的审美素养,从而间接促进思想品德的发展。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以美与思想品德为核心,全面展开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审美教育深入开展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以“发现身边的美”为主题的审美教育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参加绘画比赛、摄影比赛等活动,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学校还邀请了专业美术老师进行讲座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之美。
2. 思想品德教育扎实推进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我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友善、尊重和责任等品质。
通过开展“诚信教育周”、“友善待人日”等活动,学生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同时,学校还通过举办讲座、演讲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领悟思想品德的重要性。
3. 美与思想品德相结合的活动丰富多彩为了更好地将美与思想品德相结合,我校举办了多场丰富多彩的活动。
例如,“美丽校园,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让学生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培养了爱护自然、珍惜资源的品质;“美丽心灵,我是诚信好少年”活动,让学生在追求美丽心灵的过程中,践行诚信、友善等美德。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审美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部分学生仍存在审美疲劳现象。
其次,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环节有待加强,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拓展审美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我们将继续开展多样化的审美教育活动,如音乐节、戏剧节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校外艺术机构的合作,邀请更多专业人士参与学生的审美教育指导。
2.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环节。
我们将组织更多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领悟思想品德的重要性。
《美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美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课题研究总结《美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讨论》课题讨论总结本学年初,我校的《美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讨论》课题工作根据课题计划中的理念和精神,秉承理论联系实践的原那么,制定了:"把教育教学实践作为进行本学期课题讨论的主要途径,引领老师扎实讨论课题,从而进一步提高课题讨论质量'这样的讨论宗旨,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课题组成员扎扎实实、兢兢业业的开展了课题讨论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
现总结如下:一、通过审美化教学试验讨论,美育课题理念广泛的深入到老师们的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了以教学实践促进课题讨论、以课题讨论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课题组成员如蔡敏、李飞等老师都进行了审美化教学的示范,老师们通过听课和评课,以及听讲座,进一步理解了美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打破了狭隘的美育观,真正树立了正确的美育概念。
审美化教学的作用就在于以美育渗透德育,达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等。
在教学实践中,课题组成员探究着美育促进德育的如今,创新着德育的方式,查找美育与德育的最正确结合点,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课题组还进行了论文、试验课的竞赛,并推举蔡敏等老师参与区里竞赛,提高了老师们将课题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的技能,也对课题讨论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
二、开展了一系列的美育和德育相结合的活动,促进课题讨论的深化。
课题组与大队部等部门协商共同开展了一系列校内形状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同学的审美技能和水品,从而提高道德价值观。
如英语组排练英语舞台剧《骄傲的孔雀》,获得区一等奖;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会、科技周、音乐周等艺术节活动,让同学在各学科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德育教育,提高同学的素养;开展大型文艺汇演,通过学校环境布置、艺术展演营造美的环境,对同学进行德育;开展学校迎奥运画展,并参与省级竞赛等等。
这些校内外的审美实践主题活动,都是面对全体同学、提高同学审美素养,进而提高道德素养的有效途径。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课题研究方案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课题研究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思绪随着咖啡的香气飘散开来。
关于“以美养德以美育人”这个课题,我仿佛看到了一扇门,门后是一个充满可能与挑战的世界。
就让我用这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带你走进这个课题的世界。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1当前教育现状分析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国学生普遍存在审美能力不足、道德素养有待提高的问题。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审美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培养。
1.2美育与德育的关系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美育是德育的载体,德育是美育的内涵。
通过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道德素养;通过德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追求美。
1.3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美育与德育的融合路径,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道德修养。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2.1研究内容(1)美育与德育的内涵及其关系(2)美育在德育中的实践应用(3)德育在美育中的实践应用(4)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有效途径2.2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美育与德育的内涵、关系及其发展历程。
(2)实证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家庭、社区等场景,进行实地调查、访谈,了解美育与德育的实际应用情况。
(3)案例分析法:收集国内外成功的美育与德育融合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启示。
三、研究步骤与时间安排3.1研究步骤(1)文献查阅与梳理: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2)实证调查与数据分析:2023年4月至2023年6月(3)案例收集与分析:2023年7月至2023年9月3.2时间安排(1)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完成文献查阅与梳理(2)2023年4月至2023年6月:完成实证调查与数据分析(3)2023年7月至2023年9月:完成案例收集与分析四、预期成果4.1研究成果(1)明确美育与德育的内涵及其关系(2)梳理美育与德育的实践应用现状(3)提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有效途径4.2成果呈现形式(1)研究报告:详细阐述研究过程、方法和结论(2)论文发表:将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发表在相关期刊(3)实践推广: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道德修养五、研究团队与分工5.1研究团队(1)课题负责人:负责整体研究工作的策划、组织与协调(2)团队成员:分别负责文献查阅、实证调查、案例收集、数据分析等工作5.2分工(2)团队成员:根据各自职责,完成相关研究任务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课题中,我们将以美养德,以美育人,探寻一条适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之路。
小学德育美育工作总结报告
一、前言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德育和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本学期,我校在德育和美育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学期德育美育工作总结如下:二、德育工作总结1.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本学期,我校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
组织教师参加德育培训,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德育渗透。
2. 丰富德育活动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文化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强化德育考核本学期,我校对德育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将德育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美育工作总结1. 完善美育课程体系本学期,我校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实际情况,优化美育课程体系,确保美育课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本学期,我校选拔了一批具有美育素养的教师担任美育教学工作,并定期组织美育教师培训,提高美育教学质量。
3. 举办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本学期,我校举办了校园文化节、美术比赛、音乐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发展个性的平台。
4. 深化美育与德育相结合本学期,我校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通过美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对德育和美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智轻德、重智轻美的现象。
(2)美育活动开展不够丰富,学生的审美素养有待提高。
2. 改进措施(1)加强德育和美育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教师的认识。
(2)加大美育投入,丰富美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开展德育和美育相结合的课题研究,探索德育和美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五、结语本学期,我校在德育和美育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德育和美育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全套完整版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全套完整版1. 引言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健康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深入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供德育工作的全套完整方案。
通过该方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发展水平。
2. 课题背景在当今社会,道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由于传统道德价值观的褪色,个别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存在一定问题。
因此,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道德素养,成为当前教育体制的重要任务之一。
3. 课题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构建一套全面的德育工作方案。
通过该方案的实施,达到以下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意识。
4.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相关教育实践活动。
在文献综述阶段,我们对国内外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实施情况。
在问卷调查阶段,我们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德育工作的认知和需求。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以验证德育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 实施方案基于研究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德育工作全套完整方案:5.1 德育目标本方案的德育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增强其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和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和道德意识的提高。
5.2 德育措施本方案的德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置课程体系:制定德育课程,完善德育教材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接受程度;•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提高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搭建德育平台:利用校内外资源,建立学生社团、志愿者组织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德育实践机会;•建立评价机制:建立德育综合评价制度,全面评估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发展水平,从而推动德育工作的持续改进。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课题申报\初中美术课题申报《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课题结题报告《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课题结题报告11李心炎课题的研究背景众所周知,美术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审美观念,使学生能充分理解美的含义。
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学习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针对各个领域的学习目标及特点,分别制定附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德育渗透目标。
而在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工作中我注重德育目标的培养,让学生从各方面受到教育。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研究目的:1、通过研究增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学校教育中应将德育放在首位。
3、通过研究,在美术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1、美术教育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提高人文素养,优化人性,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2、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中学美术新课标指出,不仅强调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明确确立了道德修养、文化素养、情感态度的地位。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既要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术、敬业精神, 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教师高尚的品质,以身作则的形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终生受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让我们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真、善、美的情感空间,使他们在美术学习的同时接受德育教育。
三、课题的概念界定1、美术教育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中小学美育德育工作总结
中小学美育德育工作总结近年来,中小学美育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这些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首先,美育德育工作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音乐、舞蹈等课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同时,德育课程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案例教学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学校注重美育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通过举办各种艺术节、德育主题活动等形式,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和正能量的校园氛围。
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自信,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参观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
再次,学校注重美育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校积极开展家校合作,邀请家长参与美育德育活动,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家庭对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品德教育。
同时,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学校注重美育德育工作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
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美育德育教育水平和能力,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和创造力。
同时,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式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之,中小学美育德育工作在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家庭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希望各学校能够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为学生的美育德育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中小学美育德育工作总结
中小学美育德育工作总结
美育德育是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对中小学美育德育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
首先,我们在美育方面加强了对学生的艺术教育。
通过举办美术、音乐、舞蹈
等各种艺术活动,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艺术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其次,我们在德育方面注重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德育课程等,我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同时,我们也注重了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礼仪教育,让他们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我们在美育德育工作中还注重了家校合作。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我们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共同为学生的美育德育工作贡献力量。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积极参与艺术和德育活动,让美育德育工作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而是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
总的来说,中小学美育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和支持。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的美育德育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小学美育德育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中小学教学论文《以美启智以美育德》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是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的根本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注重美育熏陶。
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以绿色成长教育为统领,系统推进美育工作,以美启智,以美育德,让美育浸润每个生命。
我们健全组织机构,明确管理制度,优先经费保障,适时规划发展。
适应时代的需求,聚焦于学生的绿色成长,确立了艺术教育发展的四个着力点。
一、环境文化——开放童趣自由舒展“绿色成长教育”的校园环境应该是“教育的存在”、“为孩子的存在”。
我们在规范的基础上优先美育发展。
现有艺术教室20间;乐器680余件;演出服装千余套。
体育馆、多功能厅,都有专业的灯光音响设备,便于学生们进行舞台实践。
我们还把教室延伸到楼道:在“美术天地”,教师可以上写生课,孩子们可以举办个人画展;在“音乐空间”,孩子们可以可以演奏乐器,在小小的舞台上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校园内的花开四季、成长林、叠翠亭、空中“梦想花园”……无不使孩子们沉浸于多彩的大自然,时刻受到美的浸润,在玩中习得美、感受美、维护美、创造美。
二、教师团队——大气智慧自信优雅教师心灵的舒展会直接作用于学生,进而在学校形成一条绿色成长的“生物链”。
根据教师需求,学校安排了摄影、插花、软陶、扎染等艺术类通识培训;同时还开设了古筝、瑜伽、舞蹈、茶艺、书法等教师社团,教师们自主管理、自得其乐、各美其美。
基于学生的绿色成长,音、美工作坊的教师们围绕着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小课题研究。
共同研发完善美育校本成果:《指尖旋律》(钢琴)、《悠扬音律》(葫芦丝)、《快乐琵琶》等,其中《轻舞飞扬》还由学校舞蹈团的学生录制了示范光盘。
除了国内的培训,学校还选派艺术教师先后赴韩、美、欧洲进行学习。
在吸纳的同时,我们感觉更有责任把中国传统文化传递到不同国家,让她们更多的了解中国。
我们先后把书法、民族音乐、秧歌、绘京剧脸谱和编中国结等内容带进了国外的课堂和社区,教师们在实践中成长感悟,实现了双赢。
美术教育德育结题报告
美术教育德育结题报告背景介绍本报告主要探讨美术教育在德育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学科,不仅仅是传授技法和知识,还具有德育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报告将分析美术教育对学生德育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美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美术教育和德育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首先,通过研究美术,学生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欣赏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绪。
美术作品往往富有情感和思想内涵,通过研究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其次,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和构思,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学生需要提炼和表达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这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主思考和创造力,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和独立的思维方式。
另外,美术教育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美术教育中,学生经常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作品,需要在团队中与他人协调配合。
通过这样的合作经历,学生可以理解集体目标和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美术教育对学生德育的影响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德育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首先,通过研究美术,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和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绪。
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和欣赏能力。
其次,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美术作品的创作需要学生进行思考、构思和创造,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可以学会独立思考和寻找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另外,美术教育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美术教育中,学生常常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作品,需要在团队中分工协作。
通过这样的合作经历,学生可以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和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中小学美育德育工作总结
中小学美育德育工作总结
美育德育是中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品德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学校在美育德育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我们学校在美育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活动和课程,我们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艺术形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德育方面,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念,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活动,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学校的美育德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这给美育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一些学生对美育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艺术和品德的重视,这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一些阻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美育德育工作,努力克服困难,提升师资力量,丰富美育德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美育德育的熏陶下茁壮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美育德育工作是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而努力奋斗。
以德育人,以美育美——小学美术“综合·探索”课堂中教学与德育和谐共长
以德育人,以美育美——小学美术“综合· 探索”课堂中教学与德育和谐共长摘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小学美术课程除了承担着美育的重要任务,还承担着其他非美学意识教育的重要任务,例如德育。
每一门学科都是德育的实践场,每一位学科老师也都是德育的践行者。
在美术“综合·探索”课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机智,有效渗透德育内容,做到“立德树人”。
让一些像德育这样的非美学意识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让良好的优质资源在美术课堂中生长出来!关键词:综合探索;非美学意识;德育在小学阶段,学生们还处于道德意识的萌芽期,大部分学生的道德认知仍处于前习俗水平,道德品质正处于形成和发展的初期,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德育内容的渗透多多少少都会作用于学生们。
尤其是美术学科,因为美术课程有着直观形象的特点,它涵盖了人际交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三维目标关系,从而使该学科的非美学意识的渗透更为广泛、具体。
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理应在课程中从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学习行为上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从平时的教学实践出发,我就美术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和谐共长的具体途径和方法进行以下几点讨论。
一、培养学生积极观察生活的精神现行的苏教版美术教材“综合·探索”领域的内容丰富多彩,并且包含着大量的德育因素。
这些因素有些显而易见,有些则十分含蓄,需要我们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和德育因素,努力做到每堂课中或多或少的渗透德育的内容。
有些教材中具有明显的德育教育目的,属于显性德育教材。
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教材中的《风景如画》中,可以凭借多种媒体,与学生共同感受动人的画面、造型独特的建筑、一望无际的草原,蔚蓝的天空中雄鹰在展翅翱翔……就这样,美好的景物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按照学生意愿,指导学生构成画面,对照画面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家乡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者:
———————————————————————————————— 日期:
ﻩ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的研究》
结题报告
佛山市禅城区东方村尾学校
(2015年11月 30 日)
(二)进城务工人子女也需要“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接受美好东西的滋润。
我校地处佛山市禅城区的城乡结合部工业开发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相对城区比较落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由于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原因所致,这些可爱又可怜的孩子们缺少美的事物光顾。我们是抱着一种对务工人子女恻隐之心的爱的情结提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旨在利用一切美的因素来使我们的学生也能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并且在一系列的美育学习和实际活动中培养美的人。
(三)今天研究和实施“以美养德,以美育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宏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救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人文精神缺失的严重问题。
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时期伟大的美学家席勒,从美育的独特视角对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审美批判,在当代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尖锐地批判了所谓现代性所导致的人性分裂和艺术低俗的弊端。他说:“在现时代,欲求占了统治地位,把堕落了的人性置于它的专治之下。利益成了时代的伟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服侍它,一切天才都要拜倒在它的脚下”。席勒的这种批判是非常深刻和具有普适性的,即便在今天仍不失其价值。
(二度重视对学生的美育。春秋时期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美育取代宗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陶行知的美育思想和实践则要求把培养“真、善、美”的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把教育事业作为美的事业,把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作为教育者神圣的职责。
摘要
德育的实效性不高,德育过程缺乏美育的参与,是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德是美的内核,美是德的表象。如何“创新德育工作观念、内容和方法”,构建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生活化、常态化德育体系,使中小学生喜欢德育,是我校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我校近几年开展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中小学德育方式研究,就是试图通过构建美的课堂、开展美的活动、营造美的环境、塑造美的教师、练就美的领导、培育美的学生六个方面,丰富德育的内容,创新德育的形式,探索德育过程美育化的途径和方法,建构美在其中的生活化、常态化的德育体系,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全校师生“美的意识”初步树立,校园“美的文化”有所积淀,师生的精神风貌阳光向上。
实践证明,即使在一所民办学校中也是可以塑造“美的机体和精神”的,只要举办者和管理团队、教师队伍有着正确的教育理念,务实勤勉的教育精神,和美好的教育理想。
一、为什么进行这项研究?
(一)大批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人才培养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至2020年,我国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至2050年,将挺进中等发达的国家。从现在算起未来50年,我国需要大批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教育肩负的历史责任光荣而艰巨。究竟怎样培养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借鉴无数仁人志士的理论和实践,我们认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中小学德育方式,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当代中国,以居安思危的眼光来看,是繁荣现象下隐患四伏的社会,物质文明虽然一派繁荣,但精神世界却十分荒废空虚。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浮躁喧嚣的年代,我们时时刻刻能体味到我们的思想精神领域,在人们的道德、伦理方面发生的种种病变,自私、虚伪、冷漠、腐败等等在一点点侵蚀着、败坏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灵魂。
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而佛山市禅城区规划的“强中心”发展战略,要求中小学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德育工作置于区域和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育人质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的基础教育的现实要求。
作为一所面向务工子女的草根民办学校,顺应大势,风正扬帆,把自己的学校搞好,把自己的小环境搞好,通过不懈的努力营造一所民办学校“美的机体和精神”,为“美的社会建设”尽一点点绵薄之力,当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二、关于这项研究的现状、依据、概念的界定和意义、特点
(一)现状趋势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八个字是教育美学精神的一种概括。
目前教育界对教育美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出现了一些比较系统的理论方面的专著。如青年学者叶学良在1989年撰写了一部我国先期的教育美学专著——《教育美学》;江西师范大学的何齐宗在其专著《教育美学》中对教学美学的中心问题——“教育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还有《教育美学导论》(钟以俊、焦凤君、1991)、《教育美学》(崔光审、林逢祺、2000)等和一些分学科的美学专著,如《课堂美学初探》(周继尧、1989)等等。但是来自鲜活实践的行为研究比较欠缺。本课题试图紧密结合民办中小学的特点,侧重在常态的教育教学行为实践中怎样进行“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研究。
现代中国越来越重视美育。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这是党和国家最高层用红头文件的形式界定了美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也从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政策的支撑。
(三)概念界定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简单说就是用美涵养人的道德品格,用美培育全面发展的现代人。
从素质教育的构成来看,完美人格的塑造,优良品德的陶冶,健康个性的发展,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思想的培育,心灵的教化,生活的导引,做人的训导等皆在"以美养德"的内涵之列。“以美育人”,即用美的文化感染人,用美的艺术熏陶人,用美的形象塑造人,用美的活动引导人,用美的教育成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