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朝鲜特需”在战后日本经济复兴中的作用
朝鲜战争中日本的收益
论二战后中日本的崛起原因——以朝鲜战争为例内容摘要:二战大损日本的元气。
正当日本举国上下进退维谷之际,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给日本带来了的决定性转机。
战争不仅使日本经济军事得以复苏发展,还使日本摆脱了被占领的困境,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本文从这场战争给日本带来全方面的转机进行分析,探求日本崛起之谜,以求从中借鉴经验,供世人参考。
关键词:朝鲜战争日本主权经济一、日本快速摆脱被占领状态,恢复成主权国家。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对日本规定了严格的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目标,对日政策主要以惩治、改造为主,在对日议和上是坚持盟国合作、全面议和的原则。
美国最初设想是对日实施20年的军事占领,以报复日本发动了侵略战争随着东西方对立的日益加剧,美国的全球战略和远东政策需要作出新的调整,日本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相应地重要起来。
美国如果占领日本,就可以威胁苏联东部,同时也可以遏制中国。
而且一旦朝鲜战争爆发,动员日本的人力资源做后勤保障,就可以省下美国大批的人力物力的消耗。
反之,如果日本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就会使苏联建成一个完整的海外防线,到时苏联力量大增,美国将处于不利地位。
对此,麦克阿瑟曾直截了当地指出,“日本成为维护美英两国权益的前线基地”,成为“拦住共产主义东进和南进的壁垒。
”形势发展促使中苏走到了一起,在共同利益的推动下,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国以苏联盟国的角色加入东方阵营,导致了美国东北亚政策的转变。
就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公布的第二天,麦克阿瑟就宣布“必须采取果断行动与日本单独签订合约而无须俄国参加”,这表明了美国加快了对日议和的步伐。
1951年9月4日,52个国家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和会,中国、朝鲜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被排斥在会外。
在9月8日,和会签订了《对日合约》,苏联、波兰等国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对日和会实际上变成了美国与日本的单独会谈。
《对日合约》签订5小时后,美国又与日本签订了《美日安全保障条约》。
浅析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复苏 (1)
封面样式:学科代码:0101学号: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浅析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复苏学院:历史与政治学院专业:历史学年级:4014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6年5月14日浅析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复苏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削弱,整个国民经济几乎面临瘫痪,但由于日本采取产业结构调整,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引进外资等有效措施,加上美国的大力扶持和亚洲局部战争的刺激,使日本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并得到腾飞,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这让世界各国都叹为观止,尤其是我们国家正在快速发展阶段,对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尤为重要和有意义。
关键词: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主要原因、二战结束后,日本国民经济受到致命的打击和摧毁,几乎面临瘫痪。
然而,作为一个战败国,在一片废墟之上经历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经济腾飞,并且很快就爬上了国际社会金字塔的顶端。
对西方乃至全世界国家来说,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其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究,我想当时的主客观方面的因素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状况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日本这个亚洲小国40﹪的国民财富毁于战火,它在战前积累的财富几乎丧失殆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经济的崩溃导致社会的动荡和混乱,这与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其经济发展陷入一个漩涡。
作为东亚的一个岛国,一个自然资源极为贫乏的国家,要想在的二战的严重摧残中走出来,重新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是多么困难的事。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二战后,日本抓住“冷战”后世界经济高涨、国际贸易激增、国际金融稳定、国际油价低迷等有利环境和条件,根据本国国情,掀起了工业化高潮,创造了经济奇迹,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并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从1946年到1975年,其国民生产总值从109亿美元上升到4170亿美元,增长了几十倍,年增长率持续为10﹪以上。
早在1968年,日本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日本真的强大吗?---读《战后日本经济史》(3)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日本真的强大吗?---读《战后日本经济史》(3)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1,后发优势一般认为,由于朝鲜战争的特殊需求,日本迎来了经济的大发展。
但作者认为,这仅仅是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发优势”而已。
依照这个规律,20世纪8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和90年代之后的中国也同样实现了高速增长。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个因素加速了日本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2,重化工业适合1940年体制当时的前沿领域主要以钢铁、机电、造船、石油化学等重化工业为中心,非常利于大型企业利用垂直一体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而非市场的力量。
此时,强调个人对集体的奉献更胜于追求个人利益的1940年体制恰恰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用。
钢铁产量是衡量工业化发展程度的标准之一,苏联的钢铁产量自20世纪60年代就已赶上了美国。
当时苏联的经济体制顺应了那个重工业时代的需要,连信奉市场经济的萨缪尔森都不得不承认苏联的成绩。
3,劳动力成本低当时日本在世界经济中属于中等发达的国家,工资比欧美发达国家更低廉。
因此,日本通过大量生产成本低的工业产品,占领了发达国家市场。
作者假设,如果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中国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发展工业化,日本恐怕就没有机会实现高速增长了。
有人认为日本的高速增长是“出口导向型的依赖外需的增长”,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出口贸易额在GDP中始终只占15%以下。
而当今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这个数字依次为韩国42.9%、泰国58.1%、马来西亚73.1%、中国香港167.5%、新加坡138.7%,都是非常高的数值。
这表明日本属于完全不同的经济结构。
依靠外需牵引经济增长的现象只是在21世纪以后,才真正在日本出现的。
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日本,个人消费与公共投资的增加导致国内市场迅速扩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设备投资增加,而设备投资增加则诱发新一轮设备投资增加。
近代日本崛起的三大原因介绍
近代日本崛起的三大原因介绍日本当时的情势,以欧制美,以美抑欧,日本自己则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这就是日本近代迅速崛起的真正原因。
下面就让店铺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近代日本崛起的原因。
近代日本崛起的原因近代日本崛起的原因一、政治体制改革与日本经济崛起众所周知,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性质的主要体现。
近代日本国家第一部宪法,是1889年制定的《大日本帝国宪法》。
其核心是“天皇主权论”。
该宪法规定,“日本帝国是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天皇是国家元首,纵览统治权”,把天皇的权力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有两个好处,其一,谁控制了天皇,谁就可以做到“挟天子以令诸侯”,军部控制了天皇,把日本带到了万劫不复的法西斯深渊当中;其二,东窗事发之时,不用付任何责任,因为天皇是战时国家的最高军事统帅,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和最终决策者,同时天皇受到宪法的保护,因此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名义上的罪魁天皇没有判处绞刑,那么为天皇尽忠的日本军人,更不会认为自己所作所为有何不妥,因为他们是为天皇而战。
战后在美国监督下,日本经历了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
1946年颁布新宪法——《日本国宪法》首先对天皇权力做了明确规定。
宣布:天皇拥有了和普通人一样的人格,天皇已经不是一个神的概念,而是作为人的形象出现在现代日本的社会生活中。
同时名义上保留了天皇制,这使广大国民不至于失去长久以来的习惯和精神寄托,使人们在经济生产中有自由民主的精神又有精神上的皈依,这无疑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同时在宪法序言中庄严宣告:“日本国民……决心消除因政府行为再次发生战争的惨祸”。
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国民中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以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新宪法改变了日本政体,是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天皇由站前至高无上的国家主宰跌落为“日本国的象征”,以天皇专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转变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议会内阁制。
浅谈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一)
浅谈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一)论文关键词:日本经济崛起;经济重组;发展战略论文摘要: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为了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探索日本经济崛起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文章对“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做了探讨。
一、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一)战后十年经济的重建战后,日本为医治战争的创伤,把战时工业改组为平时工业,大体上花了10年时间。
一般认为,1945~1955年是日本经济的“复兴期”,即国民经济恢复和改组的时期。
战后日本经济的重建是从1946年秋实行“倾斜生产方式”开始走上轨道的。
同时,也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扶植。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推行了旨在铲除军国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民主改革,并强制日本拆迁工业设备赔偿战胜国。
一再削减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直接干预日本的经济结构的改组。
“道奇整顿”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在1949年度则首次由赤字转为盈余,货币发行量趋于减少,物价水平开始下降,猖獗一时的通货膨胀得到了缓和,为尔后的经济恢复创造了必需的前提。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掀起了一股采购物资热,这又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
整个经济生活空前活跃起来。
1951年,旧金山“和约”签订后,美国名义上结束了对日本的军事占领。
日本政府在实现“经济自立”的口号下,大力进行经济结构的改组和基础工业的建设,开始实施一系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措施。
在政府的鼓励下,各企业竞相增加投资,更新设备。
1951年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利用外资,进口设备也逐渐增多。
这段时期,日本的农业也有所恢复和发展。
这一年,日本的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战前水平,从而标志着战后经济恢复的大体完成。
(二)日本经济的现代化和高速度增长从1956年起,日本以赶超先进工业国家为目标,开始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新时期。
1956~1973年,日本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10%以上。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
税制与战后日本的经济复兴税收是国家财政的基本源泉,它是与国家同时降临于世的。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税收是统治阶级占有和挥霍劳动果实、维持统治的基本手段和依据。
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后,税收的这种本质并无根本改变。
但是,资本主义经济与它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以资本积累为基础,不断扩大再生产的发展经济。
因此,现代资本主义税收制度虽然未改变维护国家政权的性质,但其作用却更为广泛。
它可以极大地影响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影响企业等经济主体的投资、生产、销售、分配行为,甚至可以人为地导致国民经济出现短期波动,发挥调整功能。
总之,税收制度及其政策操作,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之一。
一般认为,理想的租税制度及其政策的操作,应遵循公平、普遍、稳定、简化的原则,然而事实上很难做到。
任何统治阶级要维护既得利益姑且不论,即便从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考虑,一定时期的税制也必然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倾斜。
日本战败后,经济已濒临崩溃边缘,资本积累不足是恢复生产、振兴经济的主要难题。
为了解决企业生产的资金问题,国家从财政上采取了种种特殊援助措施,而同一时期的税收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如果说国家财政投资政策是加快企业资本积累的外部推动力,那么,各种特殊减税措施便可称为增强企业自身内部积累和实力的催生素。
一、复兴期税制的变动过程战败后的日本税收,由于战前体制的破坏,生产急剧滑坡,物质供给绝对不足,通货膨胀日甚一日,百姓生活难、企业经营难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在“国家、企业和家庭经济收支皆为赤字”的状态下,税制紊乱,政策屡屡变更,税收没有保证。
1948至1949年间,NHK几乎每周日晚上都安排一次“星期日娱乐”专题节目,播放社会讽刺小品,其中就有内阁总理大臣吉田茂亲临税务署指挥“征税大战”的一幕。
这说明税收已构成当时社会矛盾的一个热点。
在推行道奇计划的1949年,日本的税收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严苛程度。
在日本即将战败的1944年,军国主义统治者为了进行垂死的挣扎,强征暴敛,国家税收率一度达到国民收入的24.1%。
朝鲜战争让日本大发战争财 助推日后经济腾飞
朝鲜战争让日本大发战争财助推日后经济腾飞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破坏了日本的社会经济。
正当日本经济进退维谷之际,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给日本带来了重大转机:地处朝鲜东邻的日本成为美军的军事基地和作战物资供应地,战争“特需”直接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战争不仅给日本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随之而来的政治影响也使日本经济间接受益,极大地助推了日本日后的经济腾飞。
在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史上,1945——1955年是一个关键时期。
其间,日本经济从战后满目疮痍的废墟中站了起来,恢复了元气,为50年代中期后的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时期中,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对日本经济产生了特殊的影响。
本文拟从这场战争给日本经济形势带来的转机、直接和间接的。
括驻日联合国军官兵的消费开支、向南朝鲜提供的物资以及外国有关机构支付的款项等。
这些都成为日本骤然间使“国际收支变为大幅度黑字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日本官方统计,从朝鲜战争爆发到1953年间,狭义的“特需”累计达12.8亿美元,广义的“特需”累计高达23.8亿美元。
至1995年,“特需”累计达到了35.3亿美元。
而且,在美国全力应付战争、出口量锐减的同时,被卷入“冷战”体制的西欧各国也因加速扩军备战而急需扩大进口,这也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大开方便之门。
以此为起点,日本的出口急剧增长,仅1950年7月份的出口总额即为7400万美元,比6月份增加18%,创造了战后日本月出口额的最高纪录。
“稳定危机”期间积压下来的约1000—1500亿日元的滞销商品竟也被抢购一空。
朝鲜战争爆发后的一年间,日本商品的出口价格反弹了43.5%。
“特需”带来的直接外汇收入,1951年为5.9亿美元,1952年、1953年分别都达到8亿美元以上。
日本外汇储备余额从1950年6月底的2.86亿美元,增加到1952年5月底的11.777亿美元,增长了4倍。
原本十分暗淡的经济形势突然间豁然开朗起来,难怪日本垄断集团及其代理人全然不顾朝鲜民族的苦难,为所谓“神风”来临欢呼雀跃。
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众所周知,二战期间日本在经济上受到重创。
可是为什么二战后日本可以迅速崛起呢?以下就是店铺整理的二战之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希望对你有用。
二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一)从外部环境方面来看。
一、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经济上、政治上的援助。
由于战败,不能再对侵略国进行各种资源的掠夺了,战后日本的对外贸易几乎完全中断。
这样,战前和战时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都失去了供应。
这时,为了援助日本的经济,美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性进口物资。
在日本整个进口总额中,1945年9月至1946年占63.2%,1947年占77.2%,1948年占了67.4%,1949年占了58.4%,1950年则为36.9%。
这些物资主要包括小麦、食物、化肥、棉花等,对当时处于绝境的日本经济渡过难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另外,美国对日本的态度,因其全球化战略的需要不断转变。
刚开始,美国对日占领政策为打击日本,使其军国主义永远不能抬头。
但是,后来的朝鲜战争、北约与华约的两极对峙以及越南战争等,日本都成了美国国际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棋,所以,其对日的政策,也就变为了扶持和利用日本,在经济上、政治上、科技上、军事上等重要方面,都给予了非常重要的支持。
这对于日本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朝鲜战争对日本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
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对于朝鲜和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沉重的灾难,但是对于日本来说,却因其有利的地理、政治因素,借些大发战争财。
由于朝鲜战争,离战场最近的日本不仅成了美军大量军用物资的生产工基地和供应基地,而且还成了为美军提供各种服务的基地。
为了战争的需要,美国出钱直接向日本订购大量的物资和劳务服务。
据统计,从1950年到1953年战争和停止,美国对日本的特需订货一共为23.9亿美元,占日本总出口额的50.6%;其中1951年占总出口额的43.7%、1952年则为66.1%、1953年为63.5%。
三、和平而稳定的国际环境。
朝鲜战争的大赢家:日本
朝鲜战争的大赢家:日本二战后,日本被美军占领,美军在日本推行各个领域的民主化改革。
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帮助日本走出经济困境,到1950年,日本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战后日本的第一部《经济白皮书》曾写到:当时“政府、企业、家庭皆有亏损”驻日盟军司令部朝鲜战争的爆发改变了这一切。
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需要大量的军需物资,但是从美国本土或者欧洲运来这些物资则费时费力。
当时的远东,只有日本有能力为美军提供军需物品。
在战争的压力下,美国不得不向这个仍然被美国占领的国家订购大量的作战物资。
美军订购的物资,包罗万象。
毛毯、帐篷、食物、弹药、飞机汽车部件等等。
不仅使得日本企业长期积压的货物被一扫而空,更救活了许多濒临倒闭的企业,特别是那些军工企业。
这一现象被日本称为“朝鲜特需”,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日本通过这一特需经济获得的收入达到36亿美元。
在战争结束后,这笔收入被用于扩大投资,雪球云滚越大,更加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复苏,或者说是崛起。
为美军维修战机的日本工厂然而,朝鲜战争给日本带来的好处不仅仅只是经济上的,还有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好处。
美国意识到,日本作为其在东亚的桥头堡,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生产能力,可以为其所用,将其作为嵌入东亚地区的一颗钉子,以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
于是,美国允许并且帮助日本建立了自卫队的前身:警察预备部队。
自卫队实际上就是一支军队,如果不是朝鲜战争,美国是不会重新武装日本的。
到今天,自卫队已经成为了东亚地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在政治上,美国结束了对日本的军事占领。
因为,美国要将日本变成他的盟国,就要让两国间存在平等的关系,而不是再将其作为一个被占领的国家。
于是在美国的主导下,1951年9月,49个国家在美国旧金山签订了《对日合约》,又称《旧金山和约》。
条约第6条规定条约生效后,所有占领国军队必须从日本本土撤离(今天的驻日美军不算是占领军)。
同时,美日两国间还签署了《美日安保条约》,条约恢复了日本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地位。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及其特征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及其特征【摘要】二战后日本经济在战争的废墟上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被称为“日本经济奇迹”。
然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以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至今。
本文从日本战后经济发展轨迹谈起,浅析高速发展的原因及其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进而分析日本经济模式在目前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及其走势,最后阐述过去无论运作多么良好的经济体制,如果不能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终会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桎梏。
基于此,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日本经济;日本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经济问题;展望目录一、战后日本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特征 (3)(一)经济复兴阶段(1945-1955) (4)(二)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 (4)(三) 经济稳定增长时期(1974-1990年) (4)(四) 经济衰退期(1991-2000年) (5)1.企业生产能力过剩 (5)2.科技创新的后劲不足 (5)3.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5)4.经济体制调整失误 (6)5.金融机构存在巨额不良债权 (6)6.财政危机严重,削弱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 (6)二、日本市场经济模式 (6)(一) 日本的产业政策 (6)(二) 日本的宏现经济政策。
(7)1.财政方面日本大部分财权由中央所掌握 (7)2.金融方面 (7)3.企业特点 (7)三、日本当前经济存在的问题 (7)(一)公司治理结构机能的衰退 (7)(二)长期雇佣体制阻碍了企业的改革与重组 (8)(三)主银行制导致企业经营效率的下降 (8)四、日本经济发展展望 (8)二战后日本经济在战争的废墟上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本文从日本战后经济发展轨迹谈起,浅析高速发展的原因及其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进而分析日本经济模式在目前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及其走势,最后总述过去无论运作多么良好的经济体制,如果不能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终会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桎梏。
浅析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毕业论文
浅析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内容摘要:从明治维新打开日本的国门,到二战后经济几十年的飞速发展,日本经济经历了一个迅速腾飞的阶段。
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是什么能使战后的满目疮痍迅速转变到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值得我们去深究和探析。
日本在战后的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业绩和表现,但从总体上看,其发展速度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宏观及微观经济效益也令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望尘莫及。
日本之所以能够从战败的废墟上迅速站立起来,随之又实现了经济的长期高度发展,这得益于战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条件,还受益于战后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更得益于美国的全面扶持及日本政府政策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为了发展经济,政府能够依据需要制定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各项政策,这些对我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另外,日本人追求至善、力求最好,精益求精的精神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和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的开放胸怀,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关键词:二战美国经济科学技术目录摘要 (1)引言 (3)一、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施全方位的扶植政策 (4)1.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 (4)2.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 (4)3.旧金山体制的构筑和建立 (7)二、教育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8)1.日本的教育制度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 (8)2.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高等教育体系完善 (8)3.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9)4.提出“造就人才”、“建设国家”的发展战略 (9)三、日本政府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和领导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101.政、官、企三方结合 (10)2.政府中设有大量审议会,协调各种经济关系 (10)3.充分发挥经济团体的作用 (10)4.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在经济恢复和发展中的作用 (10)5.企业推行集团主义经营方式,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 (12)四、科学技术是强大杠杆 (13)1.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 (13)2.重视以技术革新为内容的设备投资 (14)3.相对充足而廉价的资源能源供应 (14)五、长期保持政局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4)1.一党长期执政 (14)2.依照法律进行管理 (15)3.反对党和相对独立的新闻媒介有利于防止政府腐败和僵化 (15)4.政府的中坚工作人员稳定 (15)六、岛国地理文化与日本经济 (16)1.危机意识 (16)2.勤勉的劳作传统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16)3.良好的国民素质 (17)七、结语 (17)参考文献 (18)引言:日本,作为一个在二战后从战争的废墟中崛起的国家,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创造了长期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在1968年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朝鲜战争与日本的崛起_隋淑英
第16卷第3期2003年7月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 f Y antai U niversity(Phil 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Vol.16No.3Jul.,2003朝鲜战争与日本的崛起¹隋淑英(烟台大学学报编辑部,山东烟台264005)[摘要]朝鲜战争对亚太地区国家尤其是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日本战后崛起的开始。
以朝鲜战争为契机,日本恢复了国家的主权;走上了渐进的重整军备之路;不仅摆脱了经济的崩溃状态,而且为经济的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
战后日本的崛起除了朝鲜战争提供的机遇外,还得益于日本外交的现实主义传统。
以吉田为代表的战后日本领导人秉持只有务实的民族主义、没有原则的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审时度势、抓住机遇,采取正确的因应对策,充分利用战后美国强权下的和平所提供的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秩序,制订了正确的国家发展战略,全面融入西方社会,不仅为日本的重新崛起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上的保障,也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创造了/战败后再以外交反败为胜的例子0。
[关键词]朝鲜战争;日本;崛起[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194(2003)03-0340-062003年是朝鲜战争结束50周年,50年来,研究朝鲜战争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
但其中对于日本在这场战争中所受到的影响、日本政府如何利用朝鲜战争所带来的机遇,一般只是从某个方面孤立地加以分析,缺乏系统性,因而往往有以偏概全之倾向。
本文拟就朝鲜战争对日本的影响、日本政府如何因应、做出有利于日本国家发展的对策做一全面的分析,以期对日本的崛起之路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
一、日本获得了恢复国家主权的良机日本外交政策非常现实,那就是强权第一,这种现实主义是日本外交政策的最大特点。
日本这种只有务实的民族主义、没有原则的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亦即机会主义的外交政策在朝鲜战争期间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日本战后经济优异表现及其原因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后的日本经济处于极度混乱和疲乏的状态,严重的粮食危机和通货膨胀遍及全国,而日本就是在这样一篇所谓的“废墟”上创造了“经济奇迹”:用十年时间完成了经济复兴的任务,又用了十八年时间基本上实现了国民经济现代化,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期间还创造了连续20年GNP10.3%的增长率的神话,那么日本创造其经济奇迹的原因有哪些呢?在我看来------第一,国内外的有利条件在客观上起了积极作用。
在国内方面,首先是战后三十多年的政局的总体稳定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内环境。
其次战后美国占领军对日本进行了比较彻底全面的强势性的资产阶级民主化改革,如解散日本的武装力量,修改宪法,实行农地改革、教育改革,解散旧财阀等等。
这些都为资本主义经济在日本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在国际方面,首先日本得到了美国从资金、原料、技术设备以及“特需”订货等方面的经济扶植,其中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就是日本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重大契机,美国把日本变成侵略朝鲜的军事基地和作战物资供应地,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其次,日本得到以日美安全保障体制为主轴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保护,减轻了日本的军费负担,使日本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经济的单行轨道上奔跑。
第二、得益于日本政府对经济的有效的指导,支持和调节日本政府依靠经济专家制定各种具有法律效力的经济建设计划。
1949年首先制定了“经济复兴计划”,,此后每隔三至五年便制定以此新的计划,日本政府把和贯彻“经济计划”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一环,从而给予日本经济发展方向以强烈的影响。
此外,日本政府还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进行调整。
在经济景气过热时压缩社会需求,在社会经济衰退是增加社会需求,从而将经济引向了持久的增长。
第三、卓有成效地引进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日本政府一是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把外国的先进技术拿到手,在这方面,战后日本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即所谓的“吸收型战略”坚定不移地作为国策来推行。
日本在朝鲜战争中的作用 文档
日本在朝鲜战争中的作用作者:刘世龙| 时间:2009-10-3 | 来自:| 阅读:27人日本在朝鲜战争中的作用刘世龙【内容提要】日本的对外行为方式在平时和战时迥然不同。
20世纪50年代初的日本没有什么军备,然而朝鲜战争一爆发,一夜之间就成为美国的帮凶,反差之大,令人深思。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战场距离日本最近、日本卷入最深的一场战争。
日本在朝鲜战争中发挥了直接和间接的军事、经济作用。
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对美军发挥的直接支援作用有四:以扫雷方式直接参战;充当美军的前进基地;充当美军的后勤补给基地;参与对中、朝的禁运。
在朝鲜战争中,日本得大于失:它以直接和间接地卷入战争为代价,借机重整军备、发展经济,推行吉田路线。
【关键词】朝鲜战争/日美关系/特需/禁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迅速形成。
日本处于美国的占领下别无选择,只能奉行对美一边倒的方针。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坚决支持美国。
同年8月1 9日外务省发表的题为《朝鲜的战乱与我们的立场》的文件认为,日本在这场战争中袖手旁观就无异于"民主主义的自杀"。
该文件的结论是:"在朝鲜为民主主义而战,亦即为保卫日本民主主义而战。
"①在这种对美一边倒思想的指导下,日本在朝鲜战争中不遗余力地充当美国的帮凶。
以1951年缔结《日美安全条约》为标志,日美在朝鲜战争中建立了针对东亚大陆的军事同盟。
这个同盟的要害是:一旦在"远东"地区发生战争,驻日美军可投入战场从事进攻作战,而日本则为美军提供支援。
日美同盟的这一侧面在朝鲜战争中略具雏形。
在朝鲜战争中,日本的介入可分为直接支援和间接支援两个方面。
一方面,日本为了解除美军的后顾之忧,以迅速重整军备的方式间接地介入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界定了自己在战争中的间接支援作用:国家警察预备队间接地发挥对美战争支援作用,而非直接投入朝鲜战场。
战后时期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战后时期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一、两次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立时成了美烟的后方军需物资供应基地和武器、军械的修理厂。
日本由此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高达36忆美元。
这些“特需”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
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
二、日本政府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对战后时期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1、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日本在战后时期的战略目标是,将经济基础恢复到二战前的水准。
为此,日本制定了相应的规划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扶持政策。
例如1951年的《经济自立三年计划》等。
2、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为实现上述战略规划所确定的目标,日本采取了“倾斜生产方式”、“倾斜减税”、“倾斜金融”等对策,即在日本政府主导下,将有限的资源向煤炭、钢铁、电力等产业集中,优先发展能源和重工业。
这个时期制定的《外汇管理法》、《外资法》等,也都是为实现战略规划目标准备的法律,使战略规划法制化,在法律的保护下实现经济发展。
三、日本的管理方式1、终身雇佣制第一,日本企业普遍强调公司就是家、员工视企业为自己的家,与企业同命运共呼吸,对企业有强烈的归属感。
即使在经济萧条经营困难时期,企业也不会轻易解雇员工,员工和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信赖关系,这样便有利于确保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降低雇佣成本。
第二,由于实行了年功序列工资制,使得员工的工资在进入企业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这就加速了企业的资本积累,为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第三,因工龄的积累直接影响从业人员的收入,所以有效地减少了从业人员跳槽、离职的现象。
同时,因终身雇佣制的实施,企业不随便解雇员工,使得失业率大大降低,人们安居乐业,有利于社会治安,减少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
2、全员质量管理日本的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管理,发动企业全体人员参加,并要求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日本在朝鲜战争中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迅速形成。
战败国日本处于美国的占领下别无选择,只能奉行对美一边倒的方针。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积极充当美国侵朝的帮凶。
这主要表现在它为美军发挥前进基地和后勤补给基地的作用并一度以扫雷方式直接参战三个方面。
一、日本在朝鲜战争中一度以扫雷方式直接参战美国在二次大战后出于占领日本的需要,保留了旧日本海军的一支扫雷部队。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军出于其侵朝战争的需要,决定把这支当时拥有约100艘扫雷艇的日本扫雷部队部分投入朝鲜战场,以补其扫雷能力之不足。
1950年10月2日,美国远东海军司令部副参谋长阿利·A.伯克少将向日本海上保安厅长官大久保武雄提出日本扫雷艇到朝鲜三八线以北的元山配合美军作战的要求。
大久保深知这将意味着参战,事关重大,遂请示吉田茂首相。
吉田茂当即表示“与联合国军合作是日本政府的方针”,同意秘密出动扫雷艇。
[1]吉田茂在此处所说的“与联合国合作”实际上就是与美国“合作”,即充当美国的军事工具。
10月2日当天,大久保命令分散在各地的扫雷艇到下关集结。
这个所谓日本“特别扫雷队”的总指挥官是海上保安厅航路开启本部部长田村久三,下辖4个队,包括扫雷艇20艘、巡视船4艘、试航船1艘。
第一队的4艘扫雷艇在驶抵仁川后转赴海州。
第4队的目的地是群山港。
第2、3两队的359人分乘16艘船,在田村久三的率领下于10月10日驶抵元山。
同日,日本“特别扫雷队”开始扫雷作业,是为日本正式介入朝鲜战争之始,比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月19日入朝作战还早9天。
仅11月,日本就为美军完成327公里航道和607平方公里的停泊地点的扫雷工作,处理了27个水雷。
到同年12月日本扫雷艇结束扫雷作业时为止,日本先后有1200人,54艘船只(其中有46艘扫雷艇)在朝鲜5个港口元山、群山、仁川、海城和镇南浦从事扫雷作业,先后有两艘船只沉没,1人死亡,8人负伤。
12月15日,日本“特别扫雷队”正式解散。
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
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一、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之一。
1、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根据“杜鲁门主义”的战略,美国原想通过扶助蒋介石并使之统治中国,再以它为据点进行反共的战略。
由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使美国远东的战略而破产。
于是,日本在美国的亚洲战略中变得重要起来,即美国打逄使日本替代原来拟想中的蒋介石政权,而成为其亚洲的反共据点,为了实施这一新战略,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美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放宽了对日本的惩罚,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
建设“远东工厂”就是最好例证。
为了遏制苏联和中国革命的胜利,1948年1月美国提出了一个占领日本的新方针——“建设自主国家”,这个所谓的“自主国家”,实际上只不过是美国在亚洲的“远东工厂”的代名词。
为了建设“远东工厂”,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主张解除对多数军需工厂的指定赔偿,为了实现日本的复兴,美国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
建设“远东工厂”的重要一步就是使日本尽快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美国于1948年12月,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1949年2月还派底特银行董事长道奇到日本担任占领军当局的最高财政顾问,对日本经济进行整顿,制定了“道奇计划”把“稳定经济的九原则”加以具体化。
道奇的紧缩财政措施实行后,通货膨胀被抑制住了,日本经济也稳定下来。
开始向自由经济过渡。
2、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立时成了美烟的后方军需物资供应基地和武器、军械的修理厂。
日本由此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高达36忆美元。
这些“特需”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
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
无怪乎日本垄断资本家称朝鲜战争为拯救日本经济的“及时雨”,就连日本经济学家,不论学术观点如何,也不得不承认美国的侵朝战争是“救助日本经济之神”。
论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日语专业-毕设论文
中国某某信息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论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姓名: 00000班级、学号:日语0000、000号系 (部) :经济管理系专业:应用日语指导教师: 00000开题时间: 2009-6-03完成时间: 2009-11-082009年11 月 08 日目录课题论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一、课题(论文)提纲二、内容摘要三、参考文献论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0000摘要:战后日本利用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利条件,高速的进行资本形成,实现了以引进技术为主的技术革新。
在国内进行各项改革,全面调整国内形势。
实现了经济三个阶段的飞速发展,为日后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主要从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发展及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来论述。
关键字:日本经济复苏发展1.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发展战后日本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战后恢复发展仅用也10年就已经达到战前水平甚至超越战前。
之后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受经济危机阴影的笼罩1973年至今经济进入低速发展时期。
1.1从混乱中恢复战后初期,日本国内实行可农地改革、解散财团和劳资改革等一系列民主改革。
又得益于美国对日本政策的改变,日美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实现了政策的进一步改革。
美国政策的偏向让日本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
同时1950年开始的朝鲜战争特需订货,战后相对比较安定的国际形势等等因素。
日本经济也从1947年前后开始迅速发展,1948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7.5%,创下历史的最高记录。
国民平均消费额也达到了战前的标准,生铁、粗钢、化纤、电子、汽车等产品出现了巨大的增长。
从汽车产业来看,二战以前是日本汽车工业的萌芽期。
这一时期日本人开始造车,汽车工业刚开始萌芽,二战后,朝鲜战争的爆发给日本汽车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一时期之前,日本汽车产业非常弱小,以生产为主,轿车曙光初现。
国内汽车产量不到30万辆,而且大部分是卡车。
论_朝鲜特需_在战后日本经济复兴中的作用_夏晓辉
[收稿日期]2003-04-10[作者简介]夏晓辉(1972)),男,陕西杨凌人,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从事日语教学与日本历史研究。
第19卷第3期2003年5月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dong U niversity of T echnolog y(Social Sciences)Vol.19,No.3M ay.2003论/朝鲜特需0在战后日本经济复兴中的作用夏 晓 辉(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淄博255091)[摘 要] 1950)1953年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因战争需要,在日本进行了大量的军事订货和劳务购买,被称作/朝鲜特需0。
这一特殊背景下的产物,对战后日本经济复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日本迅速进入世界经济强国的助推剂。
[关键词] 朝鲜特需;军事订货;劳务购买;朝鲜战争[中图分类号]K 3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40(2003)03-0055-0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从战败的废墟中重新站起,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便实现了经济的复兴,并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历来广受世人重视。
纵观日本战后经济复兴之路,可以发现有很多外部和内部的原因。
一般来说,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然而又不得不承认,各种各样有利的外部因素的会合,的的确确对战后日本经济的复兴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朝鲜特需。
一、朝鲜特需发生前日本国内的经济形势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随即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
1946年,日本开始走上了经济复兴之路,但复兴之路的起点却是极其困难、悲惨的。
此时,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为战前(1934)1936年的平均值)的65%,工矿业生产仅为战前的28%,农林渔业生产仅为78%。
[1]在美国占领当局的主导下,日本采取了/倾斜生产方式0,即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作为恢复经济的突破口,优先发展。
到了1948年,日本经济摆脱了生产萎缩,走上了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但同时,也加剧了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