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规范与要求

合集下载

测量工程中的地面控制点规范要求

测量工程中的地面控制点规范要求

测量工程中的地面控制点规范要求测量工程中的地面控制点是指用于定位和测量工作的具体位置或高程的点。

地面控制点的规范要求在测量工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测量工程中地面控制点的规范要求,以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和可信度。

一、地面控制点的选取在测量工程中,地面控制点的选取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需要选择一些具备代表性和稳定性的点。

这些点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 位置稳定:地面控制点的位置应该相对稳定,不受地质变化、建筑物拆除或改建等因素的影响。

2. 易于访问:地面控制点应该位于易于访问的地方,以便于测量人员能够方便地到达并进行测量。

3. 可见性好:地面控制点的周围环境应该开阔,没有遮挡物,以保证测量设备能够对其进行准确观测。

二、地面控制点的标志为了方便测量人员进行测量和定位工作,地面控制点需要进行标志。

标志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 醒目易识别:标志应该具备醒目的颜色和形状,以便于测量人员能够在远处就能辨认出来。

2. 耐久性好:标志应该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够经受住日晒、雨淋和其他外界因素的侵蚀,保持其可视性和稳固性。

3. 结构稳定:标志的结构应该坚固稳定,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和负荷,不易变形或损坏。

三、地面控制点的测量和记录在测量地面控制点时,需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记录。

以下是测量和记录地面控制点时的规范要求:1. 使用适当的测量设备:测量应该使用适当的仪器和设备,例如全站仪、GPS等,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2. 测量精度要求:根据不同的测量工程需求,对地面控制点的测量精度和误差要求进行明确和规定。

3. 数据记录完整:测量数据的记录应该完整、准确,并标明测量日期、测量人员等相关信息。

同时,还应该对测量数据进行备份和存档,以备后续参考。

四、地面控制点的监测和维护为了确保地面控制点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工作。

以下是地面控制点的监测和维护规范要求:1. 定期巡查和检测:定期对地面控制点进行巡查和检测,确保其位置、高程等参数的稳定性。

控制测量规范

控制测量规范

控制测量规范控制测量规范是指在实施测量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范和标准,旨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是关于控制测量规范的1000字说明。

一、测量装置的选用和校准测量装置的选用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的基础。

在选择测量装置时,应根据被测量对象的特点和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装置。

同时,还应关注测量装置的精度、稳定性、重复性等性能指标。

另外,为确保测量装置的准确性,还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校准和检定,以消除或减小测量误差。

二、测量环境的控制测量环境的控制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

在进行测量时,应尽量在无风、无震动、无干扰的环境中进行,以减少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此外,还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参数,以确保测量装置和被测量对象的工作条件符合要求。

三、测量方法和程序的规范测量方法和程序的规范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和可靠的重要保证。

在进行测量前,应明确测量对象、测量方法、测量步骤和所需测量数据等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测量程序或操作指南。

同时,还需严格按照程序要求进行测量,禁止任何违规操作或突破规定进行测量。

四、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是测量控制规范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测量时,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测量数据,并加以妥善保存。

同时,在记录测量数据时,还需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如数据平均、数据分析等,以获得更准确和可靠的测量结果。

五、测量误差的估计和控制测量误差的估计和控制对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根据测量装置的精度要求和测量对象的特点,合理估计测量误差的大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另外,还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或调整测量方法,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六、测量结果的报告和验证测量结果的报告和验证对于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获得测量结果后,应将其进行整理和报告,包括测量数据、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等内容。

另外,还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验证,即通过重复测量或与其他可靠测量结果进行对比,以确定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精确度与误差控制的规范要求

精确度与误差控制的规范要求

精确度与误差控制的规范要求在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精确度和误差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工程设计的可靠性都依赖于精确度的保证和误差的控制。

因此,对于精确性和误差控制的规范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领域的角度讨论精确度与误差控制的规范要求,以期对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和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测量领域中的精确度与误差控制规范要求在测量领域中,精确度和误差控制是关键的因素。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范要求。

首先,测量仪器应具备高度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仪器的精度一般通过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来衡量,并需要符合相关的国际或行业标准。

其次,测量过程应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例如在测量前进行校准和标定,确保仪器的正确性。

此外,对于大量测量数据的处理,需要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来评估误差,例如计算平均值、方差等,并进行误差分析。

综上所述,测量领域对于精确度和误差控制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

二、工程设计中的精确度与误差控制规范要求在工程设计中,精确度和误差控制对于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数学建模和模拟计算,以确定各种设计参数和要求。

这些参数和要求应该具备合适的精确度,以保证设计的准确性。

其次,在实际施工和制造阶段,需要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和工艺的稳定性,以降低误差。

例如,使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和先进的制造技术,以确保构件尺寸的准确性。

此外,在工程项目验收和运维阶段,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误差进行监控和控制。

综上所述,工程设计对于精确度和误差控制具有严格的规范要求。

三、科学研究中的精确度与误差控制规范要求在科学研究中,精确度和误差控制是确保研究结果可靠性的基础。

科学研究需要建立合适的实验方案和研究方法,以确保实验过程和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例如,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实验操作规范,减小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的影响。

此外,在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过程中,需要运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误差进行评估和控制。

施工控制测量规范

施工控制测量规范

2 施工控制测量(Ⅰ)场区平面控制:第7.2.1条场区的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场区地形条件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布置情况,布设成建筑方格网、导线网、三角网或三边网。

第7.2.2条场区的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

第7.2.3条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建筑场地大于1K㎡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二、建筑场地小于1K㎡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三、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第7.2.4条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4的规定。

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7.2.4第7.2.5条建筑方格网的首级控制,可采用轴线法或布网法,其施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轴线法。

1轴线宜位于场地的中央,与主要建筑物平行;长轴线上的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轴线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5cm;2放样后的主轴线点位,应进行角度观测,检查直线度;测定交角的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2.5″;直线度的限差,应在180°±5″以内;3轴交点,应在长轴线上丈量全长后确定;4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后测定,其测量精度应与长轴线相同,交角的限差应在90°±5″以内。

二、布网法,宜增测对角线的三边网,其测量精度,不应低于本规范第2.1.8条中四等三边网的规定。

第7.2.6条标桩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地冻线和场地平整的设计标高确定。

第7.2.7条建筑方格网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角度观测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7的规定;角度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表7.2.7-1二、当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定边长时,应对仪器进行检测,采用仪器的等级及总测回数,应符合表7.2.7-2的规定;采用仪器的等级及总测回数表7.2.7-2三、方格网点平差后,应确定归化数据,并在实地标板上修正至设计位置;四、建筑方格网竣工后,应经过实地复测检查,方能提供给委托单位。

测量工程师的规范要求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测量工程师的规范要求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测量工程师的规范要求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对于测量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合格的测量工程师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范要求,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帮助测量工程师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1. 校准和验证设备准确的测量需要依赖准确的设备。

测量工程师应确保所使用的设备经过定期校准和验证,以保证其准确性和精度。

校准是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确定设备测量误差的过程。

验证是通过与独立设备或方法进行比较,确认设备的测量结果是否可靠。

校准和验证的频率应根据设备的特性和使用环境而定,确保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保持准确。

2. 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在进行任何测量工作之前,测量工程师应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

这个计划应包括测量的目的、方法、数据采集和分析流程,以及报告和记录的要求。

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可以确保每个步骤都得到准确执行,减少操作错误。

此外,计划还应考虑到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 重复性测量和数据分析为了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测量工程师应进行重复性测量。

通过多次测量同一样本,可以评估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如果重复性测量的结果存在差异,需要对测量方法和设备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调整。

此外,数据分析是质量控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4. 始终遵循国际标准和规范测量工程师应始终遵循国际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国际标准和规范提供了统一的测量方法和要求,可以避免因不同实践而导致的误差和偏差。

测量工程师需要熟悉并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工作,确保测量过程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5.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作为测量工程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是保持有效质量控制的关键。

测量工程师应持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测量技术和方法,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通过参加培训课程、研讨会和专业交流活动,测量工程师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视野,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1.1适用于常规工程项目平面、高程首级控制测量。

1.2精密工程测量、轨道交通、变形监测等有特定用途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相应规范先进行技术设计,后施测。

1.3委托项目有详细技术要求的,应依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技术设计。

2.技术引用文件GB/T182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2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CH/T2007-2001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GB/T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CH/T1022-2010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1-2010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3.术语与定义3.1卫星定位测量利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接收多颗定位卫星信号,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方法,也被称为GPS静态定位。

3.2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建立的测量控制网。

3.3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时间间隔,简称时段。

3.4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

3.5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3.6异步观测环由非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3.7水准路线同级水准网中两相邻结点间的水准测线。

3.8区段水准路线中两相邻基本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

3.9测段两相邻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

4.基本规定4.1控制测量分平面控制测量与高程控制测量。

4.2平面控制测量,根据测区条件与精度要求,可采取卫星定位控制测量或导线测量。

4.3测区通视条件差,卫星观测条件满足规范要求的,采用卫星定位控制测量网;测区通视条件满足要求,卫星观测条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可采用导线测量方式施测。

4.4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与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4.5精度等级划分采用《工程测量规范》(GB20026-2007)标准。

平面控制网: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与一、二级,导线;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与一、二、三级;高程控制测量依次为二、三、四、五等。

测量工程师在测量精度控制中的规范要求

测量工程师在测量精度控制中的规范要求

测量工程师在测量精度控制中的规范要求测量工程师在测量精度控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任务是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控制和提高测量精度。

本文将讨论测量工程师在测量精度控制中应遵循的规范要求。

一、测量设备校准与维护在测量精度控制中,测量工程师应始终关注测量设备的校准和维护。

他们需要确保所使用的测量设备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并定期进行校准和检查。

测量工程师还应制定和执行设备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二、测量方法与程序为了确保测量精度,测量工程师需要熟悉并正确使用适当的测量方法与程序。

他们应了解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并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在实施测量过程中,测量工程师应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操作,避免人为误差的产生。

三、环境条件控制测量精度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因此测量工程师需要控制并记录测量环境的相关参数。

例如,温度、湿度、气压等都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测量工程师应确保测量环境的稳定性,并记录环境条件以供后续分析和校正。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在进行测量精度控制时,测量工程师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他们应有效地处理测试数据,排除错误数据和异常值,并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将帮助工程师评估测量精度,并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

五、质量管理体系测量精度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测量工程师需要熟悉和遵循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

他们应牢记质量管理的原则,并在实践中将其应用于测量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将帮助工程师确保测量精度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六、持续改进测量精度的控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测量工程师需要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测量精度。

他们应定期评估和审查测量方法与程序,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制定改善计划。

持续改进将帮助工程师不断提高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

结论测量精度控制对于保证产品和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测量工程师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要求与测量精度控制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要求与测量精度控制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要求与测量精度控制建筑工程测量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阶段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安全,因此,在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的规范要求,并严格控制测量精度,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一、测量规范要求1. 测量准确性:建筑工程测量必须具备一定的准确性,以保证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应采用准确可靠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同时要进行校准和正确使用,避免误差的累积。

2. 测量程序:测量工作应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包括前期测量准备、测量操作、数据处理等各个环节。

测量前应了解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合理的测量方案,并在测量中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3. 测量文件管理:建筑工程测量的结果和数据应进行准确的记录和管理,以备后期使用。

测量数据应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记录,包括相关的坐标、高程、距离等信息,并保留相应的数据备份,以免数据丢失或遗失。

二、测量精度控制1. 精度要求的确定:在建筑工程测量中,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确定合适的测量精度要求。

不同的工程项目可能有不同的精度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确定。

2. 误差控制:测量中的误差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合理的控制方法来降低和控制误差。

常见的误差控制方法包括:采用准确可靠的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增加测量观测次数并平均值等。

3. 精度评定:建筑工程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精度评定。

通过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和检查,评定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并确保测量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总结:建筑工程测量的规范要求和精度控制是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只有严格遵循规范要求,正确控制测量精度,才能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测量工作都需要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进行正确操作和控制,以有效地完成测量任务。

建筑工程测量的规范要求和精度控制,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应该得到工程参与方的共同关注和重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高程控制测量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高程控制测量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高程控制测量一般规定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依次为二、三、四、五等。

各等级高程控制宜采用水准测量,四等及以下等级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五等也可采用 GPS 拟合高程测量。

首级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选择。

首级网应布设成环形网,加密网宜布设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

测区的高程系统,宜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在已有高程控制网的地区测量时,可沿用原有的高程系统;当小测区联测有困难时,也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

高程控制点间的距离,一般地区应为 1~3km,了业厂区、城镇建筑区宜小于 lkm。

但一个测区及周围至少应有 3 个高程控制点。

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4.2.1 的规定。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及水准尺,应符合下列规定: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 i,DSl 型不应超过15″;DS3 型不应超过 20"。

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补偿误差△a 对于二等水准不应超过 0.2″,三等不应超过 0.5″。

水准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对于因瓦水准尺,不应超过 0.15mm;对于条形码尺,不应超过 0.10mm;对于木质双面水准尺,不应超过 0.5mm。

水准点的布设与埋石,除满足 4.1.4 条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将点位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的地方或稳定的建筑物上,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当采用数字水准仪作业时,水准路线还应避开电磁场的干扰。

宜采用水准标石,也可采用墙水准点。

标志及标石的埋设应符合附录 D 的规定。

埋设完成后,二、三等点应绘制点之记,其他控制点可视需要而定。

必要时还应设置指示桩。

水准观测,应在标石埋设稳定后进行。

各等级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4.2.4 的规定。

两次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

重测后,对于二等水准应选取两次异向观测的合格结果,其他等级则应将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较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取三次结果的平均数。

测量技术规范

测量技术规范

测量技术规范测量技术规范是指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应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以下是测量技术规范的一些重要内容:一、测量准确度:1. 测量仪器应具备必要的准确度和精度,能够满足具体测量任务的要求。

2. 在进行测量前,应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并保持其在校准有效期内。

3. 在进行测量时,应尽可能选择准确度更高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二、测量过程:1. 测量前应对测量对象进行准备工作,确保其在测量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测性。

2. 在进行测量时,应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步骤,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在进行测量时,应控制测量环境的影响,如温度、湿度、振动等因素,确保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三、数据处理:1. 在进行测量后,应对测量数据进行及时和正确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筛选、整理等步骤。

2.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应遵循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原则,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在进行数据处理前,应对数据进行备份和存储,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四、测量报告:1. 在完成测量后,应对测量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撰写测量报告。

2. 测量报告应包括测量目的、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等内容,并应以清晰、准确的方式呈现。

3. 测量报告应根据需要进行复核和审查,确保其完整、准确和可靠。

五、质量管理:1. 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应遵循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如ISO 9001等。

2. 应建立测量质量控制系统,包括测量标准、测量程序、测量记录等内容。

3. 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应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审核,以保证测量过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总之,测量技术规范是保证测量工作准确、可靠的重要保证。

在进行测量工作时,遵循测量技术规范的要求,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控制测量》课程标准

《控制测量》课程标准

《控制测量》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二、课程定位该课程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其他课程相互联系的纽带。

它是测绘工作者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实用技术,是进行所有测绘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学生可以掌握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测量任务所要求的精度,建立控制网,测定一系列地面控制点的位臵,并监测这些控制点随时间的变化量的能力。

它以《测量学》和《测量平差》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工程测量》、《数字化测图》、《地籍测量》等课程的基础。

该课程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三、设计思路本课程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根据测量的原则“先控制、后碎部……”,无论是测绘工作,还是测设工作,都要先进行控制测量。

该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将知识的提高与能力和素质的发展相联系,将知识转化为控制测量岗位能力和素质;学生在完成具体控制测量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的控制测量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和素质。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兼顾传统布网技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测绘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不同控制测量方法的具体工作过程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实际项目为导向,单项目教学采用模拟社会生产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于实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同时加强与校外生产单位的紧密合作,实现产、学一体化的内源型人才培养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控制测量规范及要求

控制测量规范及要求

第一部分茅荆坝(蒙冀界)至承德公路(第15标)控制网复测技术设计书一、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1)、《大广高速公路蒙冀界至承德高速公路GPS控制网成果表》(设计院交给的)(2)、《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5)、《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二、平面GPS、四等水准加密方法与精度要求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平面控制测量等级规定和本项目实际情况,隧道段控制网采用GPS观测方法时,精度按四等网技术要求施测。

为确保线路衔接的平顺性,加密点必须联测其相邻的GPS平面控制点。

平面加密控制网的施测精度控制按:加密GPS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70000,基线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7″的要求进行。

2.1具体精度控制标准2.2 四等水准施测技术要求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见表6.3-3.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符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三、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计划3.1 GPS复测组网实施为保证线路上所有控制点成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尽量保证点位精度的均匀性,平面控制网复测采用4太GPS接收机同时作业的观测模式,以此提高GPS观测网形的图形强度。

GPS 网各时段全部以边连接方式构网,形成由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

3.2 采用GPS测量方法的平面复测遵循与设计单位建网时相同的构网原则,本次GPS方法的控制网复测组网以大地四边形为基本构网图形组成带状网,采用边联式构网。

实际外业测量必须遵循基线组网设计所确定的作业模式,并在接收机或控制器上配置GPS外业观测参数,参与作业的接收机所配制的参数应相同。

每天出工之前,必须检查电池容量是否满足作业要求,数据存储设备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仪器及其附件必须齐全。

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在开始GPS外业观测前,必须确认天线安置基座的对中器合格,天线安置基座的对中精度要求为1mm。

(完整版)测量常用规范、规程主要技术要求、规定汇总

(完整版)测量常用规范、规程主要技术要求、规定汇总

常用规范、规程主要技术规定、要求汇总一、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1. 城市平面控制测量1.1 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或1954北京坐标系或城市坐标系。

1.2 城市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划分:GPS网、三角网和边角结合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

说明:⑴.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与结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0.7倍;⑵.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⑶.光电测距导线的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长至1.5倍,但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6cm。

当附合导线的边数超过12条时,其测角精度应提高一个等级;⑷.导线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1:3。

0d注:n为测站数。

⑴.凡超出以上规定限差的结果,均应进行重测。

重测应在基本测回完成后并对成果综合分析后再进行。

⑵.2C较差或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因测回较差超限重测时,除明显孤值外,原则上应重测观测结果中最大和最小值的测回。

⑶.零方向的2C较差或下半测回的归零差超限,该测回应重测。

方向观测法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方向总数的1/3时(包括观测三个方向有一个方向重测),该测回应重测。

⑷.采用方向观测法时,每站基本测回重测的方向测回数,不应超过全部方向测回总数的1/3,否则整站重测。

⑸.基本测回成果和重测成果,应载入记簿。

重测与基本测回结果不取中数,每一测回只取一个符合限差的结果。

⑹.因三角形闭合差、极条件、基线条件、方位角条件自由项超限而重测时,应进行认真分析择取有关测站整站重测。

注:1.往返较差应将斜距化算到同一水平面上方可进行比较;2. (a+b·D)为仪器标称精度。

2. 城市高程控制测量2.1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沿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2.2 城市高程控制测量方法与等级: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水准测量等级依次分为二、三、四等,首级高程控制不应低于三等水准。

控制测量规范及要求

控制测量规范及要求

控制测量规范及要求第⼀部分茅荆坝(蒙冀界)⾄承德公路(第15标)控制⽹复测技术设计书⼀、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1)、《⼤⼴⾼速公路蒙冀界⾄承德⾼速公路GPS控制⽹成果表》(设计院交给的)(2)、《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3)、《⼯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国家三四等⽔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5)、《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平⾯GPS、四等⽔准加密⽅法与精度要求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平⾯控制测量等级规定和本项⽬实际情况,隧道段控制⽹采⽤GPS观测⽅法时,精度按四等⽹技术要求施测。

为确保线路衔接的平顺性,加密点必须联测其相邻的GPS平⾯控制点。

平⾯加密控制⽹的施测精度控制按:加密GPS⽹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于1/70000,基线边⽅向中误差不⼤于1.7″的要求进⾏。

2.1具体精度控制标准2.2 四等⽔准施测技术要求四等⽔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见表6.3-3.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符合或环线的⽔准路线长度,单位Km。

三、平⾯控制⽹复测实施计划3.1 GPS复测组⽹实施为保证线路上所有控制点成果具有较⾼的可靠性和尽量保证点位精度的均匀性,平⾯控制⽹复测采⽤4太GPS接收机同时作业的观测模式,以此提⾼GPS观测⽹形的图形强度。

GPS ⽹各时段全部以边连接⽅式构⽹,形成由⼤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

3.2 采⽤GPS测量⽅法的平⾯复测遵循与设计单位建⽹时相同的构⽹原则,本次GPS⽅法的控制⽹复测组⽹以⼤地四边形为基本构⽹图形组成带状⽹,采⽤边联式构⽹。

实际外业测量必须遵循基线组⽹设计所确定的作业模式,并在接收机或控制器上配置GPS外业观测参数,参与作业的接收机所配制的参数应相同。

每天出⼯之前,必须检查电池容量是否满⾜作业要求,数据存储设备应有⾜够的存储空间,仪器及其附件必须齐全。

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在开始GPS外业观测前,必须确认天线安置基座的对中器合格,天线安置基座的对中精度要求为1mm。

控制测量规范大全

控制测量规范大全

控制测量 [图片]目的:提供控制基础和起算基准实质:测定具有较高精度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的点位控制点国家平面控制测量:一、二、三、四等国家高程控制测量:一、二、三、四等一、闭合导线1、定义:导线从一点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导线点,最后又回到原来的起始点,形成一多边形,称闭合导线。

该导线多用于宽阔地区的控制。

2、内业计算:2.1 闭合差计算和角度调整内角总和的理论值:∑β理=(n-2)×180°角度闭合差fβ:fβ= ∑β测-∑β理角度调整:角度闭合差按相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角。

2.2 坐标方位角计算α前= α后+180°-β右α前= α后-180°+β左2.3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理论上都应该等于零,而在实测边长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角度虽然经过调整,但不可能与实际相符,所以其代数和等于某一数值fx和fy,这个数值就是纵横坐标的增量闭合差。

即:fx=∑△x测fy=∑△y测其导线全长闭合差f为:f=√(fx2+fy2)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为:K=f/∑d=1/T2.4 坐标增量的调整由于计算坐标增量是采用经过调整后的导线角度,所以坐标增量闭合差可以认为主要是由导线边长的误差所引起。

因此,坐标增量闭合差可取相反的符号,按边长的比例分配到各边的坐标增量中去。

2.5 坐标计算:将起始坐标逐一加上各点坐标增量而得。

二、附合导线1、定义:导线起始于一个高级控制点,最后附合到另一高级控制点,称附合导线。

适用于狭长地区的控制。

2、内业计算:计算步骤和方法与闭合导线基本相同,只是在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上有差异。

2.1 闭合差计算和角度调整终边的坐标方位角:左角α′终=α始+∑测-n×180°右角α′终=α始-∑测+n×180°角度闭合差fβ:fβ=α′终-α终角度调整:角度闭合差按相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角。

2.2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理论上都应该等于终点和始点已知坐标之差,而在实际中往往不相符合,进而形成坐标增量闭合差fx和fy。

工程测量和控制制度

工程测量和控制制度

工程测量和控制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测量和控制活动,确保工程建设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法规标准。

2. 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测量和控制工作。

3.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建设工程,包括但不限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等。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专门的测量控制小组,负责全面的测量和控制工作。

2. 测量控制小组由专业的测量工程师和技术员组成,确保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3. 测量控制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测量计划、执行测量作业、数据处理与分析、成果报告编制等。

三、测量计划与实施1.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进度,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明确测量的时间、内容和责任人。

2. 测量工作应使用经过校准的仪器和设备,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 测量实施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记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四、质量控制与误差分析1. 对于重要的测量结果,应进行多次复核和比对,以消除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2. 对于超出允许范围的误差,应及时进行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 定期对测量控制过程进行质量评审,不断提升测量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五、数据管理与报告1. 所有测量数据应当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或被篡改。

2. 测量数据应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记录和存档,便于查询和使用。

3. 测量成果应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报告中应包含测量方法、结果及其分析评价等内容。

六、安全与环境保护1. 测量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在特殊环境下进行测量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鼓励采用环保型测量技术和设备,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七、监督与考核1. 建立测量控制工作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执行效力。

2. 定期对测量控制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其效率和质量,及时给予反馈和改进建议。

3. 对于违反测量控制制度的行为,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工程项目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测量工程中的规范要求与工程质量保证

测量工程中的规范要求与工程质量保证

测量工程中的规范要求与工程质量保证测量工程在建筑、土木、水利等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确保工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测量工程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并且需要进行工程质量保证。

本文将探讨测量工程中的规范要求及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一、规范要求1. 测量准确度要求在测量工程中,准确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不同的工程项目对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要求也不尽相同。

例如,在大型建筑项目中,对地基沉降的测量要求可能比较高,而在道路施工中,对地形的测量要求可能相对较低。

因此,在进行测量工作之前,需要明确各项测量的准确度要求,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设备。

2. 测量设备的规范为了保证测量工程的准确性,测量设备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

首先,测量设备应当具备高精度和稳定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测量设备还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并经过定期的校准和维护,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

3. 测量操作人员的要求测量操作人员是测量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他们需要熟悉测量操作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并具备一定的测量经验。

此外,测量操作人员还应掌握相关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操作和处理测量数据。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由具备专业资质认证的测量师来进行测量工作。

二、工程质量保证1. 质量检测与验收在测量工程中,质量检测与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质量检测包括对测量设备和操作的全面检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而验收则是对测量结果进行审核和评估,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管理与分析在测量工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析。

数据管理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整理等过程,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数据分析则是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获得有关工程质量的重要信息。

通过数据管理与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质量问题,提高工程质量的保障水平。

3. 质量控制与监督质量控制与监督是测量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它包括对测量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以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工程师的测量误差控制规范要求

测量工程师的测量误差控制规范要求

测量工程师的测量误差控制规范要求测量工程师在各类工程项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确保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测量工程师必须遵循严格的测量误差控制规范要求。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规范要求。

一、基本概念1.1 测量误差在测量工程中,测量误差是指实际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它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仪器的精度、环境条件、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等。

1.2 测量精度测量精度是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它通常通过测量误差的大小来衡量,误差越小,精度越高。

1.3 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的范围性指标。

它综合考虑了所有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包括测量误差和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

二、测量误差控制规范要求2.1 根据国家标准遵循规定作为测量工程师,首先要熟悉并遵守国家的测量标准和规范要求。

例如,在中国,国家标准《测量技术管理规范》对测量工程的组织、执行、评审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

2.2 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和设备测量仪器和设备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测量工程师应当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仪器和设备,并按照要求进行校准和维护。

2.3 建立科学的测量方案在进行测量工作之前,测量工程师应当综合考虑测量任务的特点、工程环境、测量对象等因素,制定科学的测量方案。

方案中应包括测量方法、仪器精度要求、测量点的布设等内容。

2.4 严格控制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对测量结果有重要影响。

测量工程师应当确保测量环境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控制并记录温度、湿度、照明等因素,以减小环境引起的误差。

2.5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测量工程师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管理者应当加强对测量工程师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2.6 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核测量工程师应当定期对测量结果进行质量评估,并进行内部审核。

通过评估和审核,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结语测量工程师的测量误差控制规范要求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证。

测量误差控制的规范要求

测量误差控制的规范要求

测量误差控制的规范要求在各个领域的实验室、工程项目以及制造业中,准确的测量是至关重要的。

测量误差的存在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决策、低效的生产或者是低质量的产品。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必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要求来控制测量误差。

本文将介绍测量误差控制的规范要求,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误差控制。

一、选择适当的仪器设备首先,确保选择适当的仪器设备是测量误差控制的基础。

选择仪器设备时,需要考虑测量的范围、精度和准确性要求。

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实验项目可能需要不同精度和准确性的仪器设备。

因此,在选择仪器设备时,需要全面考虑实际需求,并进行充分的评估和比较,确保所选设备可以满足测量的要求。

二、校准和验证仪器设备为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准确性,定期进行校准和验证是必要的。

校准是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检查和调整仪器设备的测量准确性。

验证是确认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测量结果与预期的符合程度。

在校准和验证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和程序,如使用标准物质、参照样品等,以确保测量误差得到有效控制。

三、培训和资质要求为保证测量误差控制的规范要求,人员培训和资质要求也是不可忽视的。

测量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操作技巧。

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和应用要求,需要对测量操作人员进行资质认证或授权。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员才能进行准确的测量操作,从而有效控制测量误差的发生。

四、标准化文件和程序制定和实施标准化文件和程序是测量误差控制的另一个重要要求。

标准化文件和程序可以有效规范和统一测量操作、记录和分析方法。

标准化文件应详细描述测量过程中的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测量操作。

此外,标准化文件还应包括信息记录和数据分析的要求,以便对测量结果进行有效的验证和分析。

五、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是保证测量误差控制的关键环节。

在测量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质量控制措施,如使用质量控制样品、定期开展内部和外部质量审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茅荆坝(蒙冀界)至承德公路(第15标)控制网复测技术设计书一、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1)、《大广高速公路蒙冀界至承德高速公路GPS控制网成果表》(设计院交给的)(2)、《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5)、《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二、平面GPS、四等水准加密方法与精度要求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平面控制测量等级规定和本项目实际情况,隧道段控制网采用GPS观测方法时,精度按四等网技术要求施测。

为确保线路衔接的平顺性,加密点必须联测其相邻的GPS平面控制点。

平面加密控制网的施测精度控制按:加密GPS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70000,基线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7″的要求进行。

2.1具体精度控制标准2.2 四等水准施测技术要求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见表6.3-3.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符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三、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计划3.1 GPS复测组网实施为保证线路上所有控制点成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尽量保证点位精度的均匀性,平面控制网复测采用4太GPS接收机同时作业的观测模式,以此提高GPS观测网形的图形强度。

GPS 网各时段全部以边连接方式构网,形成由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

3.2 采用GPS测量方法的平面复测遵循与设计单位建网时相同的构网原则,本次GPS方法的控制网复测组网以大地四边形为基本构网图形组成带状网,采用边联式构网。

实际外业测量必须遵循基线组网设计所确定的作业模式,并在接收机或控制器上配置GPS外业观测参数,参与作业的接收机所配制的参数应相同。

每天出工之前,必须检查电池容量是否满足作业要求,数据存储设备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仪器及其附件必须齐全。

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在开始GPS外业观测前,必须确认天线安置基座的对中器合格,天线安置基座的对中精度要求为1mm。

天线应利用脚架和天线安置基座直接实现队中—在开始GPS外业观测前,必须确认天线安置基座的管水准器合格,天线安置基座必须严格整平。

脚架必须稳定、牢固安置。

—如天线有指北定向标志,则应借助指北针或罗盘,在开始观测和观测过程中都使接收机天线指北标志指向正北方向。

—雷雨季节架设天线时,要注意防雷击。

雷雨过境时,应立即停止观测,并卸下天线。

GPS测量需要遵循的操作要点有:—观测组必须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时间开始同步观测。

当没按计划到达点位时,应及时通知其他组,并经观测计划编制者同意后对观测时段作必要调整,观测者不得擅自更改观测计划。

—经检查,接收机的电源电缆、天线电缆等各项连接正确,接收机设置状态和工作状态正常后,方能启动接收机开始测量。

—每时段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天线高丈量必须按接收机使用规定,从天线相位中心标志处丈量至地面点位标志,丈量的天线高是垂直高还是斜高必须在记录手薄上清楚的表明,且无论是垂直高还是斜高,直接丈量距离的误差在前后2次丈量中必须小于等于1mm,方取两次直接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作最终距离丈量的结果。

—不同时段的观测间隔期间必须重新进行天线安置基座的整平、对中操作,并重新丈量仪高。

—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应及时将观测站名、测站号、时段号、天线高等信息完整地记录在观测手薄上。

同时严密注意仪器的警告信息,及时汇报和处理各种特殊情况。

—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严禁进行一下操作:关闭接收机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改变接收设备预置参数,改变天线位置,按关闭和删除文件功能键等。

—静置和观测期间应防止仪器震动,不得移动仪器,要防止人员或其他物体碰动天线或阻挡信号。

—在作业过程中,不应再天线附近使用无线通讯。

当必须使用时,对讲机应距天线10m 以上,车载电台应距天线50m以上。

—经检查,一个点的全部观测任务已执行完毕,所有规定的作业项目已完全并符合要求,记录和资料完整无误,再将点位标志恢复原状态方可进行迁站。

四,四等水准网复测实施计划本次加密控制网水准施测涉及四等水准点9个三等水准点5个,和新加密四等水准点45个,往返测水准路线约15公里。

高程观测拟投入一台HDS8200X和一台DSZ2。

计划10天完成本次水准复测任务。

水准测量前、后需检查与校正i角,保证i角绝对值在作业过程中小于等于15秒。

水准测量必须采用与水准仪配套的水准标尺,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四等水准测量要求作业。

测量时应保证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减少仪器角对高差观测的影响,前后视距差需满足规范要求。

五》.主要测量仪器、设备以及软件配置见表备注:1)测量仪器、设备通过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检定合格;均在检定有效期内。

2)平差软件为通过国家科学技术鉴定认证的专业软件。

六、质量保证措施6.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实际就是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各岗位要把握岗位的质量关。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见图6.1-1图6.1-1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图6.2 质量技术管理措施1)准备阶段质量控制设计院交桩完成后,由项目总工派测量技术人员收集现有测量资料,并经实地调查、检查,分析后利用。

指派测量负责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测量仪器设备的室外调试、检修(测量配套设备)和材料准备,当精度和稳定性不符合要求时,及时维修或更换。

对参与本项目的全体测量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及项目开工培训,编写测量技术设计书、制定质量目标、检查要求等。

经审批通过后,对测量技术设计书、质量要求、安全生产进行交底、2)外业测量质量控制测量队、组长及测量人员严格按相关规范要求作业,确保测量记录真实、完整。

作业中如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引起资料数据不准确,立即停止作业,将仪器、设备进行维修检校后再重新作业,以免影响工期。

各类原始记录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规定记录,不得修改;(GPS)数据及时下载至计算机,由专人负责管理备份,登记造册,打印加工,并由相关技术人员签署,检查人员和项目技术负责人检验无误后签字验收,如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返工。

严格控制工序质量,作业人员对每一工序的成果进行100%的检查,避免将上道工序由质量问题的成果流入下道工序。

对已发生的不合格产品制定纠正措施,实施后项目技术负责人检验无误后签收。

3)内业工作质量控制每天观测回来及时处理的数据资料,在确认起算数据准确、技术指标符合相关规范规定要求后,进行各项原始记录存档并签收。

七、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7.1 高程加密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本次水准施测首先应检查各侧段(2个相邻水准点之间的水准路线)到往返测高差不符值,其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应重测该段水准路线。

相邻水准点间的高差计算时,取符合规范要求的往返观测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成果。

通过往返测高差不符值检查后,应与各侧段经检查合格的往返测高差不符值来计算本次水准施测整体的每公里高差偶然中误差,该数值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应重测部分(通常优先重测“往返测高差较差接近限差的侧段”)或全部的水准路线。

只有在通过上述两项检查,并认定本次四等水准施测为合格,方可进行施测高差与设计高差的成果比对分析。

当高差比对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差标准时,应追加进行一次高差比对超限测段的四等水准测量(往返测)以辅助确定该地段地标高程变动的真实存在。

外业观测的当天晚上,应对水准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方便及时发现问题和问题的及时解决。

7.2平面加密控制网施测数据处理和平差7.2.1基线检查本次施测获取的GPS观测数据需及时进行观测数据的处理和质量分析,检查其是否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要求。

原则上,外业观测的当天,应对观测基线进行解算,基线解算不合格时,要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基线的补测和重测。

基线解算合格时要进行基线的同步环、异步环和重复基线较差检核。

同步观测的基线向量边组成的同步基线环坐标分量闭合差应符合下示要求:WxWyWzW=由不同时段基线向量边组成的异步基线环坐标分量闭合差应符合下式:VxVyVzV同一基线向量边的重复性基线较差应小于2。

当检查发现观测数据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成果进行全面分析,必要时应补测或重测。

上述关于基线同步环、异步环和重复基线较差检核中“”为相应等级GPS网的中误差的精度指标,用下式表示:式中,d为以公里为单位的距离值(当进行同步环和异步环检核时,d为环平均边长;当进行重复基线较差检核时,d为基线长);a、b为GPS网的等级指标,其中a 为固定误差系数,b为比例误差系数。

当基线解算的各项要求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GPS网整体平差。

GPS平面控制网采用GPS随机处理软件进行基线解算和平差处理,基线处理时删除观测条件差的时段和观测条件ó差的卫星不让其参与平差。

7.2.2加密点基线网二维联合平差加密控制网的基线解算完毕后,首先在WGS-84椭球下,以施测后确认为点位稳定的GPS点的WG-84空间的三维直角坐标为起算数据对加密控制网进行空间GPS基线无约束平差,检查加密点基线向量网在无约束平差下获得的基线向量的改正数,GPS网的无约束平差获得的基线向量的改正数(V△x,V△y,V△z)的绝对值应在规定限差(3)之内。

对改正数超限的基线边可在满足数据均余度的前提下除掉。

之后,以施侧后确定为点位稳定的全部GPS点的设计平面坐标为强制约束条件,对加密点基线向量进行二维约束的联合平差,以获取各加密点的平面成果坐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