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卷及答案(2)
高中历史面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面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修建长城D. 焚书坑儒答案:ABCD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选拔了大量有才干的官员C. 加强了中央集权D.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答案:ABCD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中国航海家______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的联系。
答案:郑和2. 清朝末年,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是______,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答案:洋务运动三、简答题1. 简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及其意义。
答案: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是指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将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主导思想,排斥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
这一政策的实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思想文化,为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长期统治奠定了基础。
2. 描述唐朝“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答案:唐朝的“开元盛世”主要表现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和对外开放等方面。
这一时期,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文化艺术达到了高峰,同时,唐朝还积极与外国进行交流,吸收外来文化,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论述题1. 论述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农业方面,出现了新的农作物和耕作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手工业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生产技术和产品,如瓷器、丝绸等;商业方面,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和商帮。
这些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中国社会经济变革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 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
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面试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历史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描述:某位教师在讲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一课时,采用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课堂模式。
在课堂讨论环节,一位学生提出了一个与教材内容相悖的观点,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并非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
请分析这位学生的观点,并谈谈作为历史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第二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谈谈如何有效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图片、地图等辅助材料,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效果。
第三题题目:请结合你所教授的历史课程,谈谈如何将历史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第四题题目:请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内容,谈谈如何设计一堂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历史课,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第五题题目:请结合《史记》中关于孔子形象的描述,谈谈你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并阐述如何将这种理解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
第六题题目:作为历史教师,如何将抽象的历史概念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七题题目:作为历史教师,你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特别是当学生在课堂上发生争执时?第八题题目:请您阐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理解能力,并举例说明具体的实施方法。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如何运用史料教学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
第十题题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兴趣?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设计一节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课,适用于高级中学的历史课程。
要求: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导入、新课讲授、课堂活动、小结等环节。
第二题题目:设计一节关于《明清时期的经济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课程。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明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并能够分析这些变化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月全国教资统考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6.参考答案(1)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2)法国出现了财政危机,政府面临大量财政赤字。
(3)法国森严的社会等级使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4)启蒙思想在法国不断传播,民主革命的呼声日益高涨。
27.参考答案教师在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重视、熟悉、关心、理解、热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保障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人格,以平等的地位处理教学上的师生关系;要鼓励学生进行争论和探索,倡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与探究等。
为了更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活动效果,教师还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始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进行指导。
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活动主题开展活动,使学生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开拓学生的思路;对学生活动,教师要进行恰当、客观、全面的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既关注活动结果,也要关注活动的过程。
28.参考答案(1)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变学生被动式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在立足于初中历史教材的基础上,放眼高中历史教材,理清历史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历史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善于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师在立足于课标的基础上,要使高中教学目标与初中教学目标衔接。
教师应该在熟悉理解课标,并且对教材进行系统梳理归纳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教学目标体系。
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一方面贴近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水平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联系实际,使得学习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
(3)注意初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衔接,贯彻课改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全方面的提高。
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整理
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整理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1.题目: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2.内容:在雅典城邦中,旧氏族贵族实行专横统治,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对此非常不满,普通民众更是苦不堪言,很多人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尖锐。
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
他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务奴隶制等。
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维续进行改革。
他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等。
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分析从梭伦改革到克利斯提尼改革的进步性。
(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题目: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2.内容: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
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
但是,“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
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
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这一时期,商品种类迅速增加,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元朝交通发达,也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面试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有效地运用史料。
第二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特点,谈谈如何将“历史思维”的培养融入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第三题题目:请结合历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第四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特点,谈谈如何有效开展历史课堂讨论活动,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第五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特点,谈谈如何设计一堂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历史课堂,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第六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特点,谈谈如何设计一堂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教学课,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第七题题目:请谈谈你对高中历史课程中“历史观念”培养的理解,并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
第八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教学,谈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谈谈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高中历史教学。
第十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根据以下要求,设计一节高中历史课程教案。
要求:1.课题:《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共产党》2.学科:高中历史3.学时:2课时4.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第二题题目:请设计一节高中历史课,主题为“抗日战争”,课时为45分钟。
要求: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2.教学过程完整,包括导入、新课讲授、课堂活动、总结与拓展等环节;3.教学方法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4.教学板书清晰,重点突出。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题目:以下哪项不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实验法D. 史料分析法答案:C解析:高中历史教学通常侧重于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学习和理解。
讲授法是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讨论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史料分析法则是通过分析和解读历史资料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而实验法主要用于自然科学领域,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理论或发现新知识,不适用于高中历史教学。
2.题目: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首次实现了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制度?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元朝答案:A解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嬴政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了秦朝,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汉朝、唐朝和元朝都是在秦朝之后的历史时期,且都继承并发展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并非首创。
3.题目:下列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 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B.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C. 文艺复兴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D.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答案:C解析: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起源于意大利,其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近代欧洲社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但文艺复兴并非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而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4.题目:在《史记》中,关于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 实行分封制,巩固王权B. 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发展D. 血缘关系在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答案:C解析:《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高中历史面试题目及答案
高中历史面试题目及答案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
这一统一不仅在政治上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而且在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也实现了统一,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描述唐朝的“开元盛世”及其特点。
答案:唐朝的“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一个时期。
这一时期,唐朝的国力达到了顶峰,社会秩序井然,人民生活富足,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对外交流频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
3. 论述明清之际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明清之际的“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明清两朝实行的一种对外政策,主要表现为限制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的经济和文化,但同时也导致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交流减少,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长期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在科技、经济等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距逐渐拉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简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英国为了解决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中国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清政府为了维护国家利益,采取禁烟措施,引发了英国的不满,最终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鸦片战争使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支付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 描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6. 论述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及世界历史的影响。
高中历史面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面试试题及答案试题一:请简述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答案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经历了从井田制到均田制,再到土地私有制的演变。
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土地归国家所有,分给农民耕种,但农民没有所有权。
均田制在隋唐时期推行,国家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农民有使用权,但不得买卖。
到了宋代以后,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土地。
这种演变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土地集中,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试题二:请列举并解释文艺复兴时期三个主要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及其贡献。
答案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三位主要人文主义思想家包括但丁、彼特拉克和达·芬奇。
但丁以其代表作《神曲》对中世纪宗教观念进行了批判,提倡个人理性和道德自由。
彼特拉克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强调古典文化的复兴和个人价值,其作品《论人的尊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达·芬奇不仅是伟大的艺术家,也是科学家和发明家,他的多才多艺和对知识的渴求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类潜能的探索。
试题三:请描述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三:工业革命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在欧洲开始的一场技术、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革。
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社会阶级分化等问题。
工业革命还促进了全球贸易的扩张,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试题四:请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及其对20世纪世界格局的影响。
答案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复杂,主要包括民族主义、军备竞赛、帝国主义竞争和复杂的同盟体系。
战争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催生了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和国际联盟的建立。
战后的凡尔赛和约重塑了欧洲的政治版图,但同时也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种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20世纪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民族自决的兴起、国际政治格局的重组以及对战争的反思和和平主义的提倡。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面试历史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面试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谈谈你对高中历史教学的理解,以及你认为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第二题请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谈谈如何设计一堂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历史课,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三题题目:请谈谈你对“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理解,并结合具体案例谈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这一目标。
第四题题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第五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谈谈如何设计一堂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历史课,使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第六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
第七题题目:请结合历史学科特点,谈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八题题目:请简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阐述该历史事件在当今教育中的意义。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能力培养”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实施这一能力培养。
第十题题目:请结合历史学科特点,谈谈如何有效地在课堂上进行史料教学,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背景:假设你是一名即将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历史学科面试考生。
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能够根据课程标准设计有效的教学计划。
请你为高中历史课程中的“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辛亥革命”的主题设计一份详细的教案。
具体要求:1.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设计适合高中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3.规划教学流程,并说明每个环节的目的;4.提出课后作业及评价方式;5.教案字数不少于500字。
第二题题目:请根据以下教学背景,设计一节高中历史必修三《抗日战争》的教学教案。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简答题 3. 材料分析题 4. 教学设计题单项选择题1.据先秦典籍记载,有一位思想家在论述仁义问题时,提出“仁者无敌”“仁人无敌于天下”的观点。
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B.墨子C.孟子D.荀子正确答案:C解析:题目中的思想家提出“仁者无敌”“仁人无敌于天下”的观点,这与孟子的“仁政”观点一致。
老子的主要观点是道法自然。
墨子的观点是尚贤、兼爱、非攻等。
荀子的主要观点是隆礼、重法。
2.下列选项,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
①耦耕的推广②《九章算术》成书③党锢之祸④始设西域都护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正确答案:C解析:耦耕是西周时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①不符合题目要求。
《九章算术》经过长期补充和修改,在东汉和帝时期最终定型成书,②符合题目要求。
党锢之祸是发生在东汉末期的士大夫、太学生反抗宦官专权的政治运动,③符合题目要求。
西域都护的最初设立时间是在西汉宣帝时期,④不符合题目要求。
3.隋文帝时,以户等为依据征调赋税、力役,这一措施被称为( )。
A.租庸调制B.均田制C.输籍之法D.大索貌阅正确答案:C解析:租庸调制是唐朝初年政府制定的征收租税和徭役的赋役制度。
均田制是北魏时期的土地分配制度。
输籍之法是隋文帝时期地方按照中央划分的标准确定民户的户等等级并载入簿籍,作为征调赋税、力役的依据。
大索貌阅是隋文帝时期地方按照户籍记录对民众进行人口核查的历史事件。
4.下列绘画,反映五代南唐统治阶层奢侈生活的是( )。
A.B.C.D.正确答案:B解析:A项是《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唐朝中期贵族春游出行的盛况。
B项是《韩熙载夜宴图》,描绘的是五代南唐高官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历史场景,符合题目要求。
C项是描绘张骞出使西域的画作。
D项是《步辇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遣使节的历史场景。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特点,谈谈你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些核心素养。
第二题考生,假设您是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您所在学校开设了一门选修课《世界古代史》。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您发现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内容兴趣不高,参与度较低。
请问您将如何调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第三题题目:请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如何运用历史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第四题题目:请你谈谈对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第五题题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家国情怀?第六题题目: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如何设计一堂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班级历史公开课,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责任感?第七题题目:在讲解中国古代史时,如何向学生解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请列出至少三个关键点,并简要说明这些关键点对今天的世界有什么启示意义。
第八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谈谈如何设计一堂关于“抗日战争”的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第九题题目:请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第十题题目:请结合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历史与生活”教学理念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理念。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要求:根据以下教学情景,设计一节高中历史课的教学教案。
教学情景: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秦汉时期”的“汉武帝的大一统”章节。
学生已经对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有所了解,但对汉武帝时期的具体政策和影响认识不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武帝时期的主要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措施,掌握其大一统的历史意义。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高中历史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真题答案
1.答案: C。
孟子
2.答案: C。
②《九章算术》成书;③党锢之祸
3.答案: C。
输籍之法
4.答案: B。
韩熙载夜宴图
5.答案: A。
皇帝的参谋、秘书机构
6.答案: D。
王阳明
7.答案: D。
地少而人口众多
8.答案: A。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9.答案: C。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10.答案: D。
兴办新学
11.答案: A。
《文学改良刍议》
12.答案: D。
国民大革命
13.答案: A。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14.答案: A。
日寇侵略迟滞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15.答案: C。
昆明
16.答案: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7.答案: A。
领土的不断扩张
18.答案: B。
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19.答案: D。
《联邦宪法》
20.答案: A。
牛顿
21.答案: B。
索姆河战役
22.答案: D。
《舒曼计划》
23.答案: B。
南斯拉夫
24.答案: B。
时空定位法
25.答案: D。
②直观明了地呈现历史信息③展示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④对知识要素进行。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美国企图冲出美洲走向世界的扩张主义纲领是()。
A.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B.《四国条约》C.《九国公约》D.《凡尔赛和约》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3.“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薪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
A.确定了国家性质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5.对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为了维护政治统一而采取的文化政策B.本质上是封建文化专制C.汉武帝偏向董仲舒,是昏庸的表现D.儒家思想从此取得独尊地位,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6.下列朝代中,与秦朝最为相似的是()。
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7.隋朝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
A.九品中正制B.三省六部制C.三公九卿制D.议政王大臣会议8.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个盛世局面是()时期。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武则天统治D.光武中兴9.在汉语中,“鼎”被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
A.秦汉时期B.战国时期C.春秋时期D.商周时期10.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11.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枢密院、御史台和()。
‘A.中书省B.尚书省C.宣政院D.行省12.下列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成就中,由我国少数民族人民创造的是()。
A.《齐民要术》B.《四部医典》。
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面试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历史教育的看法也在不断变化。
有人认为,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历史知识,因此学校的历史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历史事实。
问题:作为高中历史老师,请你谈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平衡历史事实的传授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请给出具体的教学策略或活动案例来支持你的观点。
第二题题目:假设你是一位高中历史教师,学校安排你教授必修一《中外历史纲要》中的“五四运动”这一章节。
在备课过程中,你发现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不够深入。
请你设计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简要说明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第三题题目:请阐述“五四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并说明如果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授这一事件,您将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参与度?第四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第五题题目:请简述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并说明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对抗外敌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第六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教学,谈谈你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及其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第七题题目:请简述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并评价其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八题题目:请你谈谈如何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训练?第九题题目:请你简要阐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举例说明。
第十题题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教案设计题题目要求:根据以下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设计一节高中历史课的教案,内容为“五四运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影响;掌握五四运动的主要历史意义。
2019上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
2019上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一、考题回顾【多版本】1.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2.希腊地理位置,民主政治3.经济全球化4.中国古代工官和匠户制度(汉武帝盐铁专营)5.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6.一五计划7.中世纪天主教8.徽商9.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0.雅典和斯巴达11.文明的链接二、考题解析【例如:文明的链接】试讲题目1.题目:文明的链接2.内容:欧洲和亚洲之间很早就存在贸易往来。
15世纪,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西欧各国通过地中海到东方去的传统商路。
西欧各国为了获得东方的商品和黄金,迫切希望开辟新航路。
于是,从15世纪中后期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掀起了开辟新航路的热潮。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
同时,市场的扩大有力地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为了控制国内外贸易,英、法、荷等国建立了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就负有政治、军事等职责。
特权贸易公司的活动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新航路开通后,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英国的伦敦等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
随着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市场的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
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平均上涨4倍多,谷价则上涨了5倍。
价格革命加速了社会的分化,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封建地主因收取定额的货币地租,购买能力大不如前,财力和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
而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获益匪浅,他们一方面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商品生产,另一方面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价格革命也成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航路开辟后,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上半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高中历史第3页-教师.doc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高中历史第3页-教师资格考试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如期举行,在考后整理了“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面试真题”,供广大考生学习使用。
祝大家面试顺利!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高中历史《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用PPT播放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葬礼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并提问:对于英国首相你知多少呢?首相在英国到底是什么地位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责任制内阁形成过程教师播放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组阁的新闻短片,并提问学生:同学们知道英国的内阁是什么时候出现,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吗?教师出示相关文字材料: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找出英国责任内阁制发展的过程,补充完善PPT中的表格PPT出示如下表格(二)责任内阁制运作模式教师出示责任内阁制政府运作的相关材料,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并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责任内阁制运作过程中首相、内阁、议会之间的关系。
学生经过讨论,按小组展示讨论成果,老师带领学生以示意图的形式共同总结。
教师进一步追问:在责任内阁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两大行事原则,下面我们通过两个经典事例进行总结。
学生阅读后,师生共同总结:内阁实行集体负责,阁员在大政方针上与首相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首相也可不辞职,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三)两党制形成过程教师出示史料,并提问:刚才我们提到的内阁首相特蕾莎·梅属于英国保守党,除了保守党,英国还有工党。
保守党与工党往往交替执政,这也是英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
那么英国两党制的起源是什么?两党制是怎么发展的?环节三: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责任内阁制内容,老师带领学生归纳责任内阁制的特点并进行评价。
作业: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评价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小论文。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主要区别有哪些?【参考答案】性质不同:明朝的内阁是封建制度的产物,英国的内阁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上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2)一、高中历史《沉重的赋税和力役》题目来源:5月18日安徽省合肥市面试考题1.题目:沉重的赋税和力役2.内容:征收赋税是古代国家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障的主要手段。
事实上,古代帝国的富强和繁荣是以农耕者的艰辛劳动为基础的。
各个朝代征收赋税的比率和数额有所不同。
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说,秦始皇时代,曾经征收“泰半之赋”,农民要将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给国家。
古代中国赋税的名目繁多,田亩税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杂税以及各种附加税和临时性的征收。
地方政府也往往巧立名目,层层摊派,搜刮民财。
“征发无度”“无有定准”的赋税征收,使得农民承受着沉重的负担。
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农户除了向专制王朝缴纳赋税外,还承受着沉重的徭役负担。
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劳动者服事徭役,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
这些工程包括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国防工程、城市建设工程等公共工程,也包括为满足统治者奢侈消费需要而组织的宫室工程、陵墓工程等。
秦王朝修建的阿房宫和秦始皇陵,调用工役多至70万人。
服役者劳动强度极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朝廷的督责又非常严厉,因此劳役人员的死亡率很高。
秦代修筑长城的劳役人员中,死亡率高达三分之二;隋代营建东都洛阳的工程中,劳役人员死亡率也高达百分之四五十。
历代各种繁重的杂役,常常令农民无法忍受。
沉重的赋税往往使农民破产失去土地;过度征发的徭役,又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
这都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有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置。
(3)围绕沉重的赋税至少设置两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4)有必要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1.请列举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实行过的赋税制度(至少三个)。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应遵循哪些原则?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古诗导入。
教师讲述:在我们还是孩童牙牙学语的时候,我们的父母都会教我们古诗,很多同学学会的第一首古诗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从中我们能够读出农民的辛劳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进入学校之后,我们又学习了李绅的另外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从中我们又读出了农夫的悲惨境遇和生活的困苦。
究竟有哪些因素导致了我国古代农民的生活十分困苦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教师过渡:通过对教材的预习我们能够知道,除了天灾之外,导致农民生活困苦的因素还有“人祸”。
在我国古代农民身上背负了两个沉重的枷锁,分别是赋税和徭役。
(一)赋税教师介绍:所谓的赋税是封建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一定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
我国的赋税制度在很早就成型,并且税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教师出示材料,并提问:从材料中,能够看出我国赋税征收的什么特点呢?材料一秦简《田律》规定:“顷入刍三石,稿二石”。
《三国志·魏志·武帝记》记载,曹魏的赋税制度是:“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
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隋书·食货志》记载:“丁男一床,租粟三石,桑土调以绢、絁,麻土以布绢。
絁以疋,加绵三两。
布以端,加麻三斤。
单丁及仆隶各半之。
《清史稿·食货志二》:“自世祖定赋税之制,正杂欵繁多。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数额和比率上来看,各朝代有所不同,但是整体上来说赋税是比较沉重的。
比如秦始皇时代,农民要将收成的三分之二以上交给国家;从名目上来看,中国古代赋税的名目繁多,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田亩税和人头税,此外还有很多杂赋。
教师播放中国古代税收解说视频,并提问:从中我们又能够看出中国古代的赋税具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除了中央政府规定的赋税征收项目之外,地方政府往往也苛捐杂税,搜刮民财。
整个封建社会的赋税呈现出“征发无度”“无有定准”的局面,农民承受沉重的负担。
(二)徭役过渡:对广大贫苦农民来说雪上加霜的是,除了要向专制王朝缴纳赋税,还要承担沉重的徭役负担,又称力役,是无偿为封建王朝劳动的。
教师提问:这些劳动者主要从事哪些工作呢?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和教材内容进行思考。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营造了许多大型的土木工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公共工程,比如灵渠和大运河等水利工程,长城等国防工程,还有城市建设等;另外就是为满足统治者奢侈消费需要而组织的宫室工程和陵墓工程等。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现相关材料,提问:从中我们能够得出哪些信息?材料二秦……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
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人,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人。
秦代修筑长城的劳役人员中,死亡率高达三分之二;隋代营建东都洛阳的工程中,劳役人员死亡率也高达百分之四五十。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封建社会普通民众的劳役负担也十分沉重,劳动强度极大,造成的死亡率很高。
教师讲述:沉重的赋税和徭役负担使得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赋税负担往往使得农民破产失去土地,频繁沉重的徭役征发又使得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
(三)影响教师提问:沉重的赋税和徭役政策,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呢?从中我们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学生结合课前下发的导学案上呈现的相关文字和图片材料,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8分钟时间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之后,教师请学生进行补充完善,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归纳。
影响:农民的赋税成为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使大型工程得以成功营造,奠定了古代帝国富强和繁荣的基础;中国古代沉重的赋税和徭役使农民的生活贫困、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启示:国家的管理者要爱惜民力,顺应农时;要关注民生问题,重视“三农问题”,实行“德政”。
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2.作业:课后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实行过的赋税制度。
[板书设计]沉重的赋税和力役(一)赋税名目多,沉重(二)徭役公共工程、王室需要(三)影响1.富强繁荣2.社会动乱[答辩题目解析]1.请列举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实行过的赋税制度(至少三个)。
[参考答案]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隋朝和唐朝前期:租庸调制。
唐中后期:两税法。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期: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明朝后期:一条鞭法。
清朝前期:地丁银。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应遵循哪些原则?[参考答案]针对性原则:要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疑难而设计和提出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及时点拨,层层设问,指导学生一步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实现教学目的。
可接受性原则:课堂提问首先应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水平,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
也要注意从教学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个性特征出发,设计出适应其需要的问题,以符合其客观实际。
循序渐进性原则:要求教师按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地设计提问。
学生主体性原则: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作用。
在课堂提问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引导学生去探求真理;二是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三是欢迎学生发表创新见解,并予以及时鼓励。
二、高中历史《短暂的春天》题目来源:5月18日湖南省长沙市面试考题1.题目:短暂的春天2.内容: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较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
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
那时,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伏彼起。
特别是1915年为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这些因素使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
1912-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讲清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1.“民族资本”“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分别指的是什么?2.历史课外教学的组织方式有哪几种?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提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什么时期?在什么时候获得了初步发展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获得了初步发展。
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民族工业实现初步发展的原因,认识到是受到了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影响。
教师过渡:到了20世纪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其中在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这一“春天”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表现有哪些呢?“春天”有持续发展,迎来“夏天”的繁盛吗?引发学生思考进入课程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原因1.国内因素(1)教师提问:短暂的春天开始出现的时间是1912年,请同学们结合政治史所学内容,思考当时的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这件事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回顾政治史内容思考回答,师生总结:1912年正处于辛亥革命时期。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府,临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措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总之,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
(2)教师介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不仅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还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及发展,这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师展示相关史料,带领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强化对实业救国思潮的认识。
(3)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清华学校学生抵制、焚烧日货”的图片和当时烟草公司的广告词,并提问:除了刚才了解的辛亥革命的推动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在国内还有哪些促进因素呢?请同学们结合图片思考,图片中反映了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一因素?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使国内市场扩大,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空间。